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

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
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

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

2008-01-20

摘要:CAN通信中,波特率、位周期内取样点数和位置可以编程设置,这些设置为用户根据其应用优化网络通信性能提供了方便。优化位定时参数,能够保证信息同步,保证传输延迟和时钟误差在极端条件下进行恰当的错误检测。本文说明位定时参数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CAN总线位定时同步延迟

引言

CAN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多主的异步串行通信网络。由于CAN总线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支持差分收发,适合高噪声环境,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并且Philips和Intel等半导体公司都有支持CAN通信协议的'集成器件。CAN总线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CAN通信协议中规定,通信波特率、每个位周期的取样位置和个数,都可以自行设定。这样的设计理念,为用户在自己的应用中,优化网络通讯性能提供了空间。为了通过设定位定时参数来优化网络通信性能,必须清楚位定时参数与参考时钟误差和系统内信号延迟的关系。如果位周期内的取样位置偏后,将能够容忍较大的信号传输延迟,相应的,总线传输距离可以延长;而如果周期内的取样位置接近中间,则可以容忍系统的节点间的参考时钟误差。但这显然是矛盾的,为了协调这种矛盾,必须对位定时参数进行优化位置。

图1 位周期结构图

通过对CAN总线位定时参数进行研究,找到矛盾的关键所在,就能够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面以Philips公司的独立通信控制器SJA1000为例,进行研究。

1 相关定义

1.1 位周期的组成

波特率(fbit)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数据位的数量,一般取单位时间为

1s。波特率由通信线上传输的一个数据位周期的长度(Tbit)决定,如下式所示。

Fbit=1/Tbit (1)

根据Philips公司的独立通信控制器,一个位周期由3个部分组成:同步段(tSYNC_SEG)、相位缓冲段1(tTSEG1)和相位缓冲段2(tTSEG2)。

Tbit=tSYNC_SEG+tTSEG1+tTSEG2 (2)

所有这些时间段,都有一个共同的时间单元――系统时钟周期(TSCL)。具体到SJA1000,TSCL由总线时序寄存器的值来确定。SJA1000有2个总线时序寄存器,即总线时序寄存器0(BTR0)和总线时序寄存器1(BTR1)。这2个寄存器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定义,共同作用决定总线的通信波特率。

总线时序寄存器0 定义波特率预设值BRP(共6位,取值区间[1,64]和同步跳转宽度SJW(共2位,取值区

[1] [2] [3] [4] [5] [6] [7]

中南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截图完整)

中南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数字基带信号 1、实验名称 数字基带信号 2、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 3 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 3 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3 (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3、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HDB 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 3 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 3 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 、AMI译码输出波形。 4、基本原理(简写)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 3 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 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 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 ? 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2个) ? 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 ? NRZ-OUT(AK) NRZ信号(绝对码)输出点/测试点(4个) 图1-1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CRY:晶体;U1:反相器7404 ?分频器U2:计数器74161;U3:计数器74193;U4:计数器40160 ?并行码产生器K1、K2、K3:8位手动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与帧同步码、数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目录 系统简介 (2) 实验部分 实验一数字信源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5) 实验二 HDB3编译码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11) 实验三 CMI编译码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20) 实验四光发送模块实验 (28) 实验五光接收模块实验 (35) 实验六数字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39) 1)方波信号和NRZ码传输; 2)CMI码传输; 3)HDB3码传输; 实验七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43) EL-GT-IV光纤通信教学实验系统简介 光纤通信教学实验系统是为了配合《光纤通信系统》的理论教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在这套系统上除了完成理论验证实验外,还可实现各种开发性实验,并可配合CPLD进行各模块的二次性开发。此外本实验箱,可扩展实验模块,实现通信原理的实验。 一、结构简介 光纤通信教学实验系统结构框图如下: 1310光纤收发模块1550光纤收发模块

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1.数字信号源单元: 此单元产生码速率为170.5K的单极性不归零码(NRZ),数字信号帧长为24位,其中包括两路数字信息,每路8位,另外8位中的7位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通过拨码开关,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要传送的码信息并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2.AMI(HDB3)编译码单元: 此单元将数字信号源单元产生的NRZ码进行编码,通过专用芯片转换成HDB3码或AMI码通过切换开关切换,然后将编码后的信号又经过译码单元还原成NRZ码。 3.电话接口单元 此单元有两路独立的电话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过专用电话接口芯片实现语音的全双工通信。自带馈电电源。 4.PCM&CMI编译码单元; 此单元采用CPLD来实现PCM&CMI编译码电路,可同时完成两路信号的编译码工作。PCM模块可以实现传输两路语音信号,采用TP3057编译器。 5.可调信号源单元: 此单元包括两路频率800HZ—2KHZ可调的方波、正弦波、三角波。 6.串行RS232接口单元: 此单元配有RS232接口及信号端口TX和RX,可实现自发自收通信实验,两台计算机间的全双工光纤通信实验。 7.1310波长光发送单元: PHLC-1310nmFP同轴激光二极管。 8.1550波长光发送单元: PHLC-1310nmFP同轴激光二极管。 9.1310波长光接受单元: 10.1550波长光接受单元: 主要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小信号的检测与信号的恢复放大等功能。它主要有光检测模块、滤波放大模块组成。光检测模块采用PHPC-IS01-PFC,是PHOTRON公司的高性能光检测器件,输出可从DC到1GHZ。 11.数字时分复用光纤传输实验

CAN总线技术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 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 优点是将所有的线束由电脑集中控制,所有的控制指令由电脑变成数字信号,明显减少了各系统的的线束量,接头数量也相应减少,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现代汽车中所使用的电子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越来越多,如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巡航系统(ACC)和车载多媒体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系统和汽车的显示仪表之间,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系统之间均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如此巨大的数据交换量,如仍然采用传统数据交换的方法,即用导线进行点对点的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是难以想象的,据统计,如采用普通线索,一个中级轿车就需要线索插头300个左右,插针总数将达到2000个左右,线索总长超过1. 6Km,不但装配复杂而且故障率会很高。因此,用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取而代之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数据在串联总线上可以一个接一个的传送,所有参加CAN总线的分系统都可以通过其控制单元上的CAN总线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CAN总线是一个多路传输系统,当某一单元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单元的工作,CAN总线对不同数据的传输速率不一样,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和ABS等实时控制用数据实施高速传输,速率为1 25K波特-–1M波特,对车身调节系统(如空调)的数据实施低速传输,传输速率在1 0—1 25K波特,其他如多媒体系统和诊断系统则为中速传输,速率在两者之间,这样的区分提高了总线的传输效率。 数据总线如何能实现多路传输的呢?原来数据总线有三部分组成:1)数据传输线,2)地址传输线,3)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传送控制线。数据按CPU的指令以一定的模式传输到指定的地址,而传输模式是由软件控制的。 CAN总线式汽车仪表总成功能简介 慧聪网2005年4月29日14时0分 一、技术背景 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都采用了汽车总线技术。汽车总线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控制器、测量仪器等提供了统一数据交换渠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上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指挥的部件数量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装置、电控门窗装置、主动悬架等等。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车上的ECU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一种新的概念—车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CAN最早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按照ISO有关标准、CAN的拓朴结构为总线式,因此也称CAN总线。 CAN协议中每一帧的数量都不超过8个字节,以短帧多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高实时性;CAN总线的纠错能力非常强,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CAN总线速率可达到1Mbit/s,是一个真正的高速网络,总之将CAN总线应用在汽车中使用有很多优点。 1、用低成本的双绞线电缆代替了车身内昂贵的导线,并大幅度减少了用线数量。 2、具有快速响应时间和高可靠性,并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帧同步提取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帧同步提取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2014 年 06月13 日

目录 摘要 (1) 一、前言 (2) 1.1 CDMA帧同步背景 (2) 二、帧同步提取基本原理 (3) 2.1 CDMA含义 (3) 2.2基本原理 (3) 2.2.1发端用户数据成帧 (3) 2.2.2 收端帧同步提取 (3) 三、帧同步提取设计 (6) 3.1课程设计分析 (6) 3.2帧同步提取测试设计步骤 (7) 3.2.1实验箱设置 (7) 3.2.2“发端数据成帧”测量步骤 (7) 3.3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下 (9) 四、帧同步提取测试结果 (10) 4.1课程设计实物链接图 (10) 4.2“发端数据成帧”实验过程 (10) 4.3实测收端帧同步误码: (11) 五、课设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源程序) (14)

摘要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移动环境下点对点的传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那么对于给定资源应该采用什么多址技术使得有限的资源能传输更大容量的信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AMPS、TACS和NMT等体制。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IS-136(DAMPS)、PDC、IS-95等体制。一个典型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MS)、基站分系统(BSS)、移动交换中心(MSC)、原籍(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而这其中,多址技术便主要解决众多用户如何高效共享给定频谱资源的问题。常规的多址方式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数字通信时,一般总是以一定数目的码元组成一个个的“字”或“句”,即组成一个个的“群”进行传输,因此群同步信号的频率很容易由位同步信号经分频而得出,但是每群的开头和末尾时刻却无法由分频器的输出决定。群同步的任务就是要给出这个“开头”和“末尾”的时刻。群同步有时也称为帧同步。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帧同步的提取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CDMA 帧同步移动通信

LIN和CAN车载网络介绍

浅谈车载网络 为了在提高性能与控制线束数量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基于数据网络的车内信息交互方式——车载网络。 车载网络采取基于串行数据总线体系的结构,最早的车载网络是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基础上建立,如通用汽车的E&C、克莱斯勒的CCD等车载网络都是UART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由于汽车具有强大的产业背景,随后车载网络由借助通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集成的通用串行数据总线,逐渐过渡到根据汽车具体情况,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中定制专用串行数据总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规范车载网络的研究设计与生产应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下属的汽车网络委员会按照数据传输速率划分把车载网络分为Class A、Class B、Class C三个级别:Class A的数据速率通常低于20Kbps,如LIN,主要用于车门控制、空调、仪表板;Class B的数据速率为10Kbps~125Kbps,如低速CAN(ISO 11898),主要是事件驱动和周期性的传输;Class C的数据速率为125Kbps~1Mbps,如高速CAN(ISO898),主要用于引擎定时、燃料输送、ABS等需要实时传输的周期性参数。拥有更高传输速率的MOST和FlexRay主要适用于音视频数据流的传输。 目前与汽车动力、底盘和车身密切相关的车载网络主要有CAN、LIN和FlexRay。从全球车载网络的应用现状来看,通过20多年的发展,CAN已成为目前全球产业化汽车应用车载网络的主流。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CAN 数据总线又称为CAN—BUS总线,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Bosch 公司开发,作为一种由ISO定义的串行通讯总线,其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同年,Bosch公司正式颁布了CAN 技术规范,版本2.0。该技术规范包括A和B两部分。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信,采用单片机作为直接控制单元,用于对传感器和执行部件的直接控制,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通信速率可达1Mbps。 CAN-BUS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件:CAN控制器——用来接收微处理器传来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传给CAN收发器,同时CAN控制器也接收来自CAN收发器传来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传给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CAN收发器——接收CAN控制器

通信实验思考题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思考题P1-4: 1、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在整个通信原理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位同步和帧同步是数字通信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按照确定的时间顺序,逐个传输数码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码元,在接收端必须有准确的抽样判决时刻(位同步信号)才能正确判决所发送的码元。位同步的目的是确定数字通信中的各个码元的抽样时刻,即把每个码元加以区分,使接收端得到一连串的码元序列,这一连串的码元序列代表一定的信息。通常由若干个码元代表一个字母(符号、数字),而由若干个字母组成一个字,若干个字组成一个句。帧同步的任务是把字、句和码组区分出来。尤其在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中,信号是以帧的方式传送的。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是通信的任务,因此,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2、自行设计一个码元可变的NRZ码产生电路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答:设计流程图如下。 提示:若设计一个32位的NRZ码,即要求对位同步信号进行32分频,产生一路NRZ码的帧同步信号,码型调节模块对32位码进行设置,可得到可变的任何32位码型,通过帧同步倍锁存设置的NRZ码,通过NRZ码产生器模块把32位并行数据进行并串转换,用位同步信号进行一位一位输出,循环输出32位可变NRZ码即我们的设计完毕。 实验二思考题P2-4: 1、实验时,串/并转换所需的帧同步信号高电平持续时间必须小于一位码元的宽度,为什么? 答:如果学生认真思考,可以提出没有必要一定小于一位码元的宽度。如24位的数据在串行移位时,当同步信号计数到第24位时,输出帧信号,通过帧信号的上升沿马上锁存这一帧24位数据,高电平没有必要作要求。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考虑问题。 2、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实现串/并转换?请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原理图及各点理论上的波形图。 答:终端模块采用移位锁存的方法实现串/并转换,此方法目前是最好的方法了。 实验四思考题P4-6: 1、在分析电路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本实验HDB3编、解码电路只能在输入信号是码长为24位的周期性NRZ码时才能 正常工作? 答:因为该电路采用帧同步控制信号,而1帧包含24位,所以当NRZ码输入电路到第24位时,帧同步信号给一个脉冲,使得电路复位。HDB3码再重新对NRZ码进行编译。且HDB3码电路对NRZ进行编译的第一位始终是固定的值。 因此HDB3编译码电路只能在输入信号是码长为24位的周期性NRZ码才能正常工作。但是由于HDB3码很有特点,现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观察HDB3如何进行编译码,我们对电路进行了改正,去掉了帧同步控制信号,所以现在对任意位的NRZ码都可以进行编码。 2、自行设计一个HDB3码编码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答:根据HDB3的编码规则,CPLD电路实现四连“0”的检测电路,并根据检测出来的结果确定破坏点“V”脉冲的加入,再根据取代节选择将“B”脉冲填补进去。原理框图如下: 3

帧同步提取试验

帧同步提取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帧同步的机理 2、熟悉帧同步的性能 3、熟悉帧失步对数据业务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帧同步过程观察; 2、误码环境下的帧同步性能测试; 3、帧失步下对接受帧内的数据信号传输的定性观测。 三.实验仪器 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 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原理与电路 在TDM复接系统中,要保证接收端分路系统和发送端一致,必须要有一个同步系统,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帧定位同步系统是复接/解复接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帧定位系统中要解决的设计问题有:1)同步搜索方法;2)帧定位码型设计;3)帧长度的确定;4)帧定位码的码长选择;5)帧定位保护方法;6)帧定位保护参数的选择;等等。这些设计完成后就确定了复接系统的下列技术性能:1)平均同步搜捕时间;2)平均发现帧时间;3)平均确认同步时间;4)平均发生失帧的时间间隔;5)平均同步持续时间;6)失帧引入的平均误码率,等等。 通常帧定位同步方法有两种:逐码移位同步搜索法和置位同步搜索法。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的解复接同步搜索方法采用逐码移位同步法。逐码移位同步搜索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调整收端本地帧定位码的相位,使之与收到的总码流中的帧定位码对准。同步后用收端各

分路定时脉冲就可以对接收到的码流进行正确的分路。如果本地帧同步码的相位没有对准码流接收信号码流的帧定位码位,则检测电路将输出一个一定宽度的扣脉冲,将接收时钟扣除一个,这等效将数据码流后移一位码元时间,使帧定位检测电路检测下一位信码。如果下一位检测结果仍不一致,则再扣除一位时钟,这过程称“同步搜索”。搜索直至检测到帧定位码为止。因接收码流除有帧定位码型外,随机的数字码流也可能存在与帧定位码完全相同的码型。因此,只有在同一位置,多次连续出现帧定位码型,方可算达到并进入同步。这一部分功能由帧定位检测电路内的校核电路完成。 无论多么可靠的同步电路,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强干扰、短促线路故障等),总会破坏同步工作状态,使帧失步。从帧失步到重新获得同步的这段时间(亦称同步时间)将使通信中断。误码也将会造成帧失步。因此,从同步到下一次失步的时间因尽量长一些,否则将不断的中断通信。这一时间的长短表示TDM同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抗误码造成的帧失步主要由帧定位检测电路内的保护记数电路完成,只有当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帧定位码位置多次检测不到帧定位码,才可判定为帧失步,需重新进入同步搜索状态。逐码移位同步搜索法系统组成框图见图1所示。 语音信号的中断时间短于100ms,将不易被人耳分辨出来。但对某些数据终端传输却是不允许的。为能让学生能深入了解在有误码的环境下帧失步、同步和抗误码性能,在复接模块内专门设计了一个错码产生器(3种类型误码),通过错码设置跳线开关SWB02(E_SEL0,E_SEL1)选择不同的信道误码率(分别约为4×10—3、1.6×10—2和1×10—1)。学生能够观测到复接/解复接具有抗误码性能,即在小误码时帧同步锁定状态,加大误码帧帧失步,进入帧同步搜索(扫描)状态;另可测试不同误码和帧失步对话音业务的影响和观测对数据业务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首先将解复接模块内的输入信号和时钟选择跳线开关KB01、KB02设置LOOP(自环)位置,使复接模块和解复接模块连接成自环测试方式;将复接模块内的工作状态选择跳线开关SBW02的m序列选择跳线开关M_SEL1、M_SEL2拔下,使m序列发生器产生全0码,将错码选择跳线开关E_SEL0、E_SEL1拔下,不在传输帧中插入误码。

汽车CAN_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

汽车CAN/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 汽车CAN/LIN总线系统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流程、测试标准和测试工具,掌握专业的总线分析和测试工具的使用技术,开发测试软件并将它们应用到测试过程是对中国汽车厂家和汽车工程师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CAN/LIN总线设计、仿真、分析和测试工具。 恒润提供CAN/LIN总线测试方案和在这些工具平台之上的测试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进行CAN/LIN总线方面的测试。这些工具包括用于CAN/LIN网络系统和电控单元仿真和测试的工具CANoe;记录、评价CAN总线信号电平的工具CANscope;CAN总线干扰生成工具CANstress;CAN总线数据记录器CANlog。 汽车总线测试流程 概括的讲,汽车总线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 制订测试计划。制订测试计划是测试开始前必须的工作,包括了测试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的资源、遵从的标准以及工具等方方面面,是测试顺利实施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有:目标;总体测试策略;测试的完整性需求;具体规则(如何时停止测试);资源需求;职责(如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检查);测试用例库;测试标准;工具(CANoe, CANscope, CANstress, CANlog);测试软/硬件配置;系统集成计划。 2.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需要直觉又需要专门技术。 3. 测试向量。包括测试向量和分解每一个测试用例。 4. 测试过程。经过授权的专业人员系统地执行测试。 测试步骤如下:1).单元测试(White Box, Glass Box, check code correctness;2).集成测试(Bottom Up, Top Down, Big Bang, Sandwich;3).功能测(Black Box,perspecification,component。 测试工具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环境和和辅助的硬件测试工具两部分。 软件测试环境 在汽车总线网络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软件测试环境是CANoe。CANoe (CAN Open Environment)是德国VECTOR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它能支持总线开发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设计、仿真到最终的分析测试和产品的售后服务。CANoe实现了网络设计、仿真和测试的无缝集成,其开发、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

通信原理实验 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形成及其传输 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同步系统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第周星期第大节实验名称: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形成及其传输/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同步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PCM30/32系统帧结构的理解。 2.加深对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 3.加深对PCM30/32系统话路、信令、帧同步的告警复用和分用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1.ZH5001A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2.20MHz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一)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形成及其传输 1.发送传输帧结构观测 (1)(2) m序列输入的序列为全0 所找的帧在图上标注了。 (3)调整开关信号。 箭头所指为改变的开关信号。

(4)调整m序列 什么都不接是全0可以看清,接时,可以看清。接M_SEL1和两2.发送帧同步指示的观测 可以观测到已经同步 3.解复接开关信号输出的观测 4.解复接m序列数据输出观测 接M_SEL0 & M_SEL1 接M_SEL0 接M_SEL1 全不接 只要接M_SEL0接收就看不清,全1(M_SEL0)和全0(都不接)都可以

(二)自定义帧结构的帧同步系统 1.帧同步过程观测 (1)输入全0码 可以同步 可以同步 (3)将开关信号设置为帧定位信号,将KB01拔出插入 左边是假同步,右边是真同步。说明开关序列边位帧同步序列以后会影响

2.在误码环境下的帧同步性能测试和数据传输的定性测试(1)通过设置,使信道的误码率为1*10^-1 无法同步,同时观察LED灯,发现LED灯闪烁无规律。 (2)通过设置,使信道的误码率为1.6*10^-2 仍旧不能同步。 (3)通过设置,使信道的误码率为4*10^-3 在误码率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同步。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AMI/HDB3)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 、HDB 3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 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3(AMI )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 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三阶高密度 双极性码(HDB 3)、整流后的AMI 码及整流后的HDB 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 3/AMI 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AMI 译码输出波形 三、 基本原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EL-TS-M6)、AMI/HDB 3编译码模块(EL-TS-M6)。 BS S5S4S3S2S1 BS-OUT NRZ-OUT CLK 并 行 码 产 生 器 八选一 八选一八选一分 频 器 三选一 NRZ 抽 样 晶振 FS 倒相器 图1-1 数字信源方框图 010×0111××××××××× ×××××××数据2 数据1 帧同步码 无定义位 图1-2 帧结构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信源模块和HDB3/AMI 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 2、 插上模块(EL-TS-M6),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FS 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进行下列观察: (1) 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NRZ-OUT 和BS-OUT ,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倪洁 实验时间:2015年12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验二帧同步信号提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帧同步的提取过程。 2.了解同步保护原理。 3.掌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动态和维持态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时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了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帧同步码应具有良好的识别特性。本实验系统帧长为24比特,划分三个时隙,每个时隙长度8比特,在每帧的第一时隙的第2至第8码元插入七位巴克码作为同步吗。第9至24比特传输两路数据脉冲。帧结构为:X11100101010101011001100,首位为无定义位。 本实验模块由信号源,巴克码识别器和帧同步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信号源提供时钟脉冲和数字基带脉冲,巴克码识别器包裹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其余部分完成同步保护功能。 三、实验内容 1.观察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状态。 2.观察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态和捕捉态 3.观察帧同步器假同步现象和同步保护器。 四、实验步骤 1.开关K301接 2.3脚。K302接1.2脚。 2.接通电源,按下按键K1,K2,K300,使电路工作。 3.观察同步器的同步状态 将信号源中的SW001,SW002,SW003设置为11110010,10101010,11001100(其中第2-8位为帧同步码),SW301设置为1110,示波器1通道接TP303,2通道接TP302,TP304,TP305,TP306,观察上述信号波形,使帧同步码(SW001的2-8位)措一位,重新做上述观察,此时除了TP303外,个点波形不变,说明同步状态仍在维持。 4.观察同步器的失步状态。 关闭电源,断开K302,在开电源(三个发光二极管全亮)。使帧同步码措一位后再将

LIN总线

LIN简介 LIN协会创建于1998年末,最初的发起人为为宝马、Volvo、奥迪、VW、戴姆勒-克莱斯勒、摩托罗拉和 VCT等,五家汽车制造商,一家半导体厂商以及一家软件工具制造商。该协会将主要目的集中在定义一套开放的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车辆中低成本的内部互联网络(LIN,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s),这些地方无论是带宽还是复杂性都不必要用到CAN网络。LIN标准包括了传输协议的定义、传输媒质、开发工具间的接口、以及和软件应用程序间的接口。LIN提升了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并且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角度而言,都为网络中的节点提供了相互操作性,并可预见获得更好的EMC(电磁兼容)特性。 LIN补充了当前的车辆内部多重网络,并且为实现车内网络的分级提供了条件,这可以有助于车辆获得更好的性能并降低成本。LIN协议致力于满足分布式系统中快速增长的对软件的复杂性、可实现性、可维护性所提出的要求,它将通过提供一系列高度自动化的工具链来满足这一要求。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Bus是一种串行通讯总线,它有效地支持汽车应用中分布式机械电子节点的控制。它的使用范围是带单主机节点和一组从机节点的多点总线,其系统结构如图 1-1所示。 图 1-1 LIN Bus系统结构 LIN Bus系统主要特性有: ■单主机多从机组织(即没有总线仲裁),配置灵活; ■基于普通UART/SCI 接口的低成本硬件实现低成本软件协议; ■带时间同步的多点广播接收,从机节点无需石英或陶瓷谐振器,可以实

现自同步; ■保证信号传输的延迟时间。可选的报文帧长度:2、4 和8 字节; ■数据校验和的安全性和错误检测,自动检测网络中的故障节点; ■使用最小成本的半导体组件(小型贴片,单芯片系统)。 ■速度高达20kbit/s; LIN网络由一个主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从节点组成,媒体访问由主节点控制--从节点中不必有仲裁或冲突管理。可以保证最差状态下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 LIN相对于CAN的成本节省主要是由于采用单线传输、硅片中硬件或软件的低实现成本和无需在从节点中使用石英或陶瓷谐振器。 LIN物理层 总线驱动/接收器的定义遵循ISO 9141单线标准,并带有一些增强性能。总线为单线传输,"与"总线通过终端电阻由电池正极节点(VBAT)提供。总线收发器采用增强型的ISO 9141实现标准。总线可以取两个互补的逻辑值:主控值其电压接近于接地端,代表逻辑值"0",退让值其电压与电池电压接近,代表逻辑值"1"。 总线采用上拉电阻作为终端,主节点的上拉电阻为1kOhm,从节点的上拉电阻为30kOhm。电阻需串联一个二极管以防止由于本地电源泄漏对总线产生的干扰。从节点的终端电容通常值为 CSlave= 220pF,主节点的电容要更高以使整个总线的电容小于从节点的值。 由于采用单线媒质传输,最大的传输波特率被限定在20kbit/s以内。该值为从满足信号同步而不产生冲突的最高值,到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而要达到的传输最低值之间的实验中间值。最小的传输波特率为1kbit/s--这有助于避免在实际中产生超时冲突。 LIN协议 通过LIN总线传输的实体为帧。一个报文帧由帧头以及回应(数据)部分组成。在一个激活的LIN 网络中,通讯通常由主节点启动,主节点任务发送包含有同步间隙的报文头,同步字节以及报文标志符(ID)。一个从节点的任务通过接收并过滤标志符被激活,并启动回应报文的传送。回应中包含了1到8个字节的数据以及一个字节的校验码。 传输一帧所花费的总的时间是发送每个字节所用的时间,加上从节点的回应间隙,再加上传输每个字节的间隙时间(inter-byte space)。字节间隙是指发送完前一个字节的停止位后到发送下一个字节的启动位之间的时间。 LIN协议的核心特性是使用进度表(schedule table)。进度表有助于保证总线不出现过载的情况,他们同样是保证信号定期传输的核心组件。在一组LIN节点中只有主节点任务才可以启动通讯保证了行为的确定性。主节点有责任保证与操作模式相关的所有帧都必须分配了足够长的传输时间。 LIN信息是以报文的形式传送的。报文传输是由报文帧的格式形成和控制的。报文帧由主机任务向从机任务传送同步和标识符信息,并将一个从机任务的信息传送到所有其它从机任务。主机任务位于主机节点内部,它负责报文的进度表、发送报文头(HEADER)。从机任务位于所有的(即主机和从机)节点中,其中一个(主机节点或从机节点)发送报文的响应(RESPONSE)。 帧内部间隔(inter-frame space)是从上一帧发送完毕后到下一帧启动发送间的时间间隔。帧由帧间间隔以及接下来的4到11个字节域组成。 一个报文帧如图 1-2所示,是由一个主机节点发送的报文头和一个主机或从机节点发送的响应组成。报文帧的报文头包括一个同步间隔场(SYNCH BREAK

车辆CAN总线概述(完整版)解析

一.CAN总线简介 1. CAN总线的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洲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车辆电子信息化程度的也不断提高。当时,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是基于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但是传统的线束式汽车电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电子信息功能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制约现代汽车电子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德国Bosch公司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可以被挂接在该总线上,经过试验,这一总线能够有效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并且能够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所以在1986年Bosch公司正式公布了这一总线,且命名为CAN总线。 CAN控制器局部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它具有很高的网络安全性、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简单实用,网络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环境恶劣、电磁辐射强和振动大的工业环境,因此CAN总线在诸多现场总线中独占鳌头,成为汽车总线的代名词,CAN总线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7年Intel公司生产出了首枚CAN控制器(82526)。不久,Philips公司也推出了CAN 控制器82C200; 1991年,Bosch颁布CAN 2.0技术规范,CAN2.0包括A和B两个部分 为促进CAN以及CAN协议的发展,1992在欧洲成立了国际用户和厂商协会(CAN in Automation,简称CiA),在德国Erlangen注册,CiA总部位于Erlangen。CiA提供服务包括:发布CAN的各类技术规范,免费下载CAN文献资料,提供CANopen规范DeviceNet规范;发布CAN产品数据库,CANopen产品指南;提供CANopen验证工具执行CANopen认证测试;开发CAN规范并发布为CiA 标准。 1993 年CAN 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1993年,ISO颁布CAN国际标准ISO-11898; 1994年,SAE颁布基于CA N的J1939标准; 2003年,Maybach发布带76个ECU的新车型(CAN,LIN,MOST);

通信综合实验

第二篇 通信原理实训部分

一、三模块工作过程 1.1PCM/ADPCM模块 PCM/ADPCM编译码电路在JH5001-4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的PCM/PAM模块中。 PCM/ADPCM编译码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PCM/ADPCM编译码处理。实验时采用ADPCM模式:进行ADPCM编译码(编码速率32kbps)。 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部分中,PCM/ADPCM电路对用户接口2的信号进行PCM编码,并将译码后的模拟信号送入用户接口1。其功能组成框图见图2.2.1所示。 图2.2.1 PCM/ADPCM电路框图 PCM/ADPCM电路原理图见图2.2.2。 PCM/ADPCM模块电路工作原理:该模块由编码电路、译码电路组成。在编码电路上发送信号经运放U501A(TL082)放大后进入U502(MC145540)进行PCM或ADPCM编码,编码主时钟为BCLK(256KHz),编码输出为DT_ADPCM(FSX为编码输出的帧脉冲信号),编码之后的信号送入: (1)PCM/ADPCM译码单元; (2)送入复接解复接模块; 在译码电路部分,对输入的PCM或ADPCM编码信号进行译码,在接收帧脉冲FSX和编码主时钟为BCLK主时钟的作用下送入U502(MC145540)译码,译码之后的模拟信号经运放U501B放大输出,送到用户接口模块1。 U503是20.48MHz晶体振荡器,供MC145540内部信号处理使用。 实验时ADPCM模块各跳线开关设置如下: 1、跳线开关K501(用于选择正常的发送话音信号还是测试信号),当K501置于1_2 时(左端),选择来自用户2接口单元的话音信号;当K501置于2_3时(右端)选

认识大众车系CAN数据总线系统

一、填空题 1.由于汽车不同控制器对CAN总线的性能要求不同,大众汽车的CAN总线系统设定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个局域网。 2.大众汽车的CAN网络中,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_________的拓扑结构,这样当控制单元损坏或通往 某控制单元的导线断路时,不会影响其它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流。(较难) 3.在驱动系统CAN总线的信号波形中,在显性状态时,CAN-H线和CAN-L线的电压分别约为________V和 ________V,在隐性状态时,这两条线的电压均为________V,这个电压也称为________。 4.CAN-H信号和CAN-L信号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干扰的影响。 5.在舒适系统CAN总线中,只有关闭点火开关且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睡眠模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难) 6.舒适系统由一个_________和至少两个_________单元组成。 7.中央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诊断总线用于_________和相应_________ 之间的信息交换,它被用来代替原来的K线或者L线的功能。 9.差动信号放大器用于处理来自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信号,还负责将转换后的信号送至控制单元的 _________。(较难) 10.一个信号要从一个总线区域进入到另一个总线区域,必须把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改变,使其能够 让另一个系统接收。 11.最初数据总线的两个末端有两个终端电阻,而大众车系使用的是________,即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________ 和其他控制单元内的________。 12.诊断总线通过________转接到相应的________上,然后再连接相应的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 二、判断题 1.VAG1551、VAG1552、VAS5051和VAS5052都可以诊断虚拟K线。() 2.在点火开关关闭的情况下,为了降低耗电,连接在CAN数据总线上的控制单元被置于睡眠模式。() 3.舒适系统中的故障逻辑电路会通知控制单元现在收发器是工作在正常模式下还是单线模式下() 4.舒适系统可以单线运行,无终端电阻,有分散的电阻,位于系统内的各个控制单元内,且具有不同的电阻()(较难) 5.网关除了具有交换各种总线信息的功能外,还可以改变信息的优先级。() 6.为了便于测量,驱动系统CAN总线的长度不应超过10m。() 7.CAN总线系统里面还存在LIN系统,其传输速率为20kbit/s,整个CAN总线系统最大可承载1000 kbit/s () 8.驱动CAN总线系统和舒适CAN总线系统中的CAN-H和CAN-L之间都不通过电阻相连,而是彼此独立作为电 压源来工作。() 9.LIN数据总线是CAN数据总线的子网,它只有一根数据线,一个主控制单元最少可以连接16个子控制单元。 () 10.当两条CAN总线CAN-H和CAN-L其中一条线断路时,整个驱动系统将无法进行工作。() 三、选择题 1. 下列对驱动系统CAN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由15号线激活 B. 采用双线式数据总线 C. 可以工作在单线工作模式 D. 传输速率为500kbit/s 2. 当错误计数累计超过____时,控制器不再允许发送信息;当累计超过___时,控制器自动与总线脱离。() A. 127 255 B. 128 256 C. 126 127 D. 255 127 3. 如果电压降到以下,哪些不属于车载网络系统控制单元采取的措施的是()。 A.提高发动机怠速转速 B.接通后窗加热装置 C.关闭座椅加热装置 D.降低空调压缩机功率 4. 在舒适系统CAN总线中,下列哪些动作不能识别到唤醒命令()。 A. 打开点火开关 B.激活闪烁报警装置 C. 车门、后备箱盖、车前盖和点火钥匙的状态发生变化

CAN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对于一般控制,设备间连锁可以通过串行网络完成。因此,BOSCH公司开发了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并已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 (ISO11898),其总线结构可参照I SO/OSI参考模型。同时,国际上一些大的半导体厂商也积极开发出支持CAN总线的专用芯片。通过CAN总线,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由串行数据线连接起来。它不仅仅是将电缆按树形结构连接起来,其通信协议相当于ISO/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可根据协议探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因电磁干扰而产生的数据错误。CAN网络的配制比较容易,允许任何站之间直接进行通信,而无需将所有数据全部汇总到主计算机后再行处理。 二、CAN在国外的发展 对机动车辆总线和对现场总线的需求有许多相似之处,即较低的成本、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和在恶劣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可靠的工作。奔驰S型轿车上采用的就是CAN总线系统;美国商用车辆制造商们也将注意力转向CAN总线;美国一些企业已将CAN作为内部总线应用在生产线和机床上。同时,由于CAN总线可以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医疗领域、纺织机械和电梯控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三、CAN的工作原理 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读取时,这种配置十分重要。 CAN总线的报文发送和接收参见图1。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 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由于CAN总线是一种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因此很容易建立高水准的控制系统并灵活地进行配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CAN总线中加进一些新站而无需在硬件或软件上进行修改。当所提供的新站是纯数据接收设备时,数据传输协议不要求独立的部分有物理目的地址。它允许分布过程同步化,即总线上控制器需要测量数据时,可由网上获得,而无须每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独立的传感器。 四、位仲裁 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就必须将数据快速传送,这就要求数据的物理传输通路有较高的速度。在几个站同时需要发送数据时,要求快速地进行总线分配。实时处理通过网络交换的紧急数据有较大的不同。一个快速变化的物理量,如汽车引擎负载,将比类似汽车引擎温度这样相对变化较慢的物理量更频繁地传送数据并要求更短的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