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对我国的启示

?128?商业研究2006/17

有外资企业581家,占10%左右。但是,外资企业的纯资产占巴西制造业总资产的25.5%。制造业是巴西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门,但制造业中外资比例高达30%。目前,外资已成为巴西经济的绝对主导,巴西全部汽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业,60%以上的电力工业都在全球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1。外资企业凭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同巴西国内企业展开竞争,使许多巴西国内企业被排挤和吞并,一些重要行业如制药业等甚至被外资所垄断。

2.政府部门对国内市场高度保护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巴西以高保护方式转向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等的“进口替代”生产。它们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外国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发展民族经济。但由于它们对国内市场实行高保护政策,特别是重点保护和发展国有企业,较少关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和创新;立足内部市场消费的生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生产规模的限制,投资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弱已成为许多企业难以克服的痼疾。

巴西通过长期、全面和消极被动的体制性干预,吸收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虽在一段时期内也能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纯粹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它不仅形成了一种靠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再扩大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且建立起了一种僵化的、缺乏活力和竞争性的封闭和半封闭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必定会陷入处处设防的被动境地,不但不能有效地利用外资,反而会被外资利用和控制‘51。

3.外资来源结构相对不合理

在巴西的外资中,美国资金占绝对比重,尽管来自欧盟的资金逐步增加,但美资的地位仍不可动摇,使得巴西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一旦美国经济滑坡,巴西经济必受影响。

三、巴西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启示

(一)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要谨慎

我国由于市场欠发达,竞争机制尚未成熟,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几乎都需要国家的保护,但保护要适当。,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在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弱的情况下,在重点发展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部门吸收外资,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也许得到的只是投资国要淘汰的三四流技术。产品一旦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要转向出口必将困难重重。今后要进一步落实“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对确实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的原材料项目,可以继续开放国内市场。

(二)积极引导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长期以来,我国外资政策一直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应改变过去过多投资于沿海地区的作法,将外资投向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投向农业领域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等,以此不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区结构和产品、产业结构。

(三)加大引进北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目前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仍偏向少数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以北美、日本和欧盟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是当今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其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规模大,而且技术含量高,其投资主体一般为大型跨国公司。我国要在今后的引资工作中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更多更好地吸引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关晋勇.投资巴西到足球之乡分一杯羹[N].经济日报,2003—09—05.

[2]卢圣亮.利用外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江时学.外资何以青睐巴西[J].嘹望新闻周刊,2001,(7).

[4]李光荣.“外资崇拜”和“拉美化之忧”[J].南风窗,2004,(11).

[5]陈才兴.拉美主要国家吸收外资的成效、教训和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1998,(3).

(责任编辑:习文)

巴西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汤丹花, TANG Dan-hua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刊名:

商业研究

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2006,""(17)

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5条)

1.关晋勇投资巴西到足球之乡分一杯羹 2003

2.卢圣亮利用外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1997

3.江时学外资何以青睐巴西 2001(07)

4.李光荣"外资崇拜"和"拉美化之忧"[期刊论文]-南风窗 2004(11)

5.陈才兴拉美主要国家吸收外资的成效、教训和启示 1998(03)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郭晓倩巴西和墨西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比较研究2007

综观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性。而巴西和墨西哥作为拉美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两个国家,难免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外国投资地。墨西哥是第三世界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2003年人均GDP达到6230美元,就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看,在拉美位居第一,被公认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尽管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起伏很大,但其经济的增长与外资的引入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两国与外资的关系都是既合作又冲突的。

本文就是从巴西和墨西哥吸引外资的不同历史时期着手,研究不同时期两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在发展本国产业、对于外资政策以及利用外资对两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异同点,并通过两国FDI吸收评价模型预测两国今后发展形势。

巴西和墨西哥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曾经既是利用外资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二战后,两国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时期,不约而同地大量引进外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本国的新兴产业,巴西经历了“经济奇迹”的六年,墨西哥经济也飞速的发展,两国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恰当的外资政策给两国带来的效果却是伤痕累累。过度的依赖外资并没有给两国一直带来实惠,而相反却产生了危机。因此,改变外资政策则成为两国的首要任务。它们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多次调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修订外资政策,调整与外资的关系,对外资加强控制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外资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其消极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

巴西和墨西哥两国的发展历程给了人们不少值得深思和有益的启示,国家要发展,必须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但开放不能是简单的打开国门,引进外资也不能让外国资本任意地长驱直入。要充分发挥国家的职能,实行“宏观的计划调控和微观的自由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利用和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工程,投向尚不发达的内地和农村地区,以点带面、以沿海带动内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除经济改革外,政治改革、体制改革、社会改革一定要跟上;对外资的政策既要敢于放开,又要敢于管理;政府机构应当精简,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能削弱。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外资的利用带给这两个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足以给后人更多的警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巴西和墨西哥两国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更多、更有效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为本国经济服务,并抓住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大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从而带动整个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要投资地区。

2.期刊论文张博然外国直接投资对巴西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4)

外国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扩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桥梁,也是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受益最大的一种投资方式.作为拉丁美洲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目标国--巴西,每年吸取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外国公司对拉丁美洲直接投资的资金.以生产技术的转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巴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过程中获取先进生产技术方面的得与失,探讨巴西在市场、政策和金融管理方面如何进一步作好吸引外国投资等问题.

3.期刊论文巴西投资与经贸风险分析报告-国际融资2010,""(4)

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巴西是拉丁美洲外国直接投资主要吸收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不断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外资流入的政策,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4.期刊论文谢兴龙.师萍.李晓峰.XIE Xing-long.SHI Ping.LI Xiao-feng外国直接投资(FDI)与出口的关联度分

析--基于三个转型经济国家的比较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

利用线型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印度、巴西的FDI与出口和出口竞争力的关联度,结论是FDI与印度的出口的关联度最强,与巴西的关联度最弱,中国位于中间.这3个国家中出口竞争力与FDI的关联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印度、中国和巴西.流入印度的FDI与出口和出口竞争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主要原因是印度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含量高的FDI.在印度投资的FDI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很大一部分投向信息产业,其产品大都是出口外向型.在巴西大量的FDI是市场寻求性,FDI只是增加了资产,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没有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流入中国的FDI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追求廉价的劳动与资源成本为首要目的,技术的先进性就有水分,有70%的FDI是以设备原材料作为资本投入的,但对核心技术进行保密.所以,这些FDI对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帮助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口产品依然是以低廉的价格为其主要特征.

5.学位论文邴雪梅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2004

全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概述".在阐述国际直接投资基本含义和主流理论学派观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引资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转移效应,进而指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解决中国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等经济发展瓶颈的必要性.第二章:"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问题与成因".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如:外国直接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加剧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果不明显,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外国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交易行为严重损害中国经济利益;外国直接投资大量增加,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以及外资企业将高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对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等.并深入剖析了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不够;在外资政策制定上存在偏差以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调控与约束不力等原因.第三章:"其他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借鉴".在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总体概况的基础上,以巴西和印度为案例,重点研究了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典型经验与做法,进而总结出其

明确有效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技术以及安全性等最优化指标体系,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量化管理,并探讨了提高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效率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创造国内外投资者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以及加大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调控与监管力度等措施.

6.期刊论文谢兴龙.师萍.李晓峰.潘胜利.XIE Xing-long.SHI Ping.LI Xiao-feng.PAN Sheng-li国际直接投资和

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基于三个经济转型国家的比较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在中国、印度和巴西这3个经济转型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中国、印度和巴西.实证结果表明,印度的吸收能力最好,巴西最差,中国位于二者之间.流入印度的FDI只有中国的1/13.8,是巴西的1/3.4.但其经济增长率达到5.5%,大大高于巴西,较好的吸收能力是其重要原因.此外,不同类型的FDI对这3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不同的作用.中国吸收的FDI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技术溢出效应也不很明显;巴西的FDI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并购,这样FDI增加了现有的资产,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对增长的贡献不大;流入印度的FDI是技术密集型,集中在信息领域,但其规模较小,对经济整体影响并不突出.由此认为,这3个经济转型国家只有培养出卓越的人力资本,增加吸收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利用FDI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学位论文陆正华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1997

该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外国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FDI流入中国的特点及中国GDP、就业、税收、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影响.该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讨论了FDI成为刺激世界经济流量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并以拉美国家的巴西、墨西哥和东亚国家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第二部分:分析了全球FDI发展趋势及FDI流入中国的趋势及和持点,揭示其行为动机.第三部分:建立关于FDI的理论模型,并是用理论模型分析了FDI对东道国经济支配的程度与它所做的贡献关系,揭示了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从而隐低了东道国经济的独立性,并面临垄断的然险.第四部分:从FDI对中国经济影响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FDI对GDP、就业、国际收支及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第五部分:针对中国吸收利用FDI过程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该论文的基本结论是:FDI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8.期刊论文巴西投资与经贸风险分析报告-国际融资2008,97(11)

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巴西是拉美外国直接投资主要吸收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巴西政府鼓励外资进入,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9.期刊论文巴西投资与经贸风险分析报告-国际融资2006,""(7)

投资状况与风险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巴西是拉美外国直接投资主要吸收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巴政府鼓励外资进入,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10.学位论文关君二战后汽车产业赶超战略的国际比较研究2006

汽车产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了民族独立后,也纷纷把发展本国的汽车产业放在了十分重要位置上。实践证明,二战后新兴的汽车产业发展国多采用了赶超战略,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者,可首推日本和韩国;失败者,如巴西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为什么都可称作赶超的汽车发展战略,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昵?

中国开始了新一轮汽车产业赶超的征程。我们不要陷入再一次失败,而是一定要成功。这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智和智慧。研究汽车产业赶超问题,需涉猎发展经济学其中特别是赶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其中特别是跨国公司理论、产业经济学以及技术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需从多维度、多侧面研究发展中大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实现赶超并不只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一个国家生产多少台汽车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数量的上升也不能代表产业竞争力的上升,只有拥有本国独立知识产权,拥有雄厚的发展汽车所需的资本、人力、技术和经营诀窍以及基于这些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才能真正称得上赶超。

赶超经济理论不同于比较优势理论。如果遵照比较优势理论考虑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思路和结论只能是:我国具有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而缺乏技术与资本。因此,就应当建立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国劳动力,而尽可能少地使用本国的资本与技术的汽车产业。然而,这意味着建立的是汽车的加工、组装产业。但是,这种劳动力的优势并不能形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劳动力只有在与本国的技术、资本等要素结合而形成产品时,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在商业发展史上,只有在外部环境和技术发生了变化的条件下,后发国家才能克服先发国家的优势实现赶超。一种可能情况是后发国家开发出比先行国家更先进的技术。技术与市场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就意味着占领了市场;另一种情况是外部环境发生了有利于后发者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解决汽车产业的赶超问题需要从汽车产业技术的赶超入手。

发展汽车产业的技术有两种途径,但是都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需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或者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赶超,或者通过模仿实现赶超。技术的引进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汽车技术发达国家一般都不会直接将技术转让出去,而大多选择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但是,这种外国直接投资是否会给东道国来技术?外资对技术赶超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汽车产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解释了汽车产业的赶超战略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日本、韩国、巴西以及中国的赶超经验的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

引证文献(1条)

1.何菊香.汪寿阳金砖四国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管理评论 2007(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f1247130.html,/Periodical_syyj20061703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