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

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府、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腹按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并用手掌在背腰部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然后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臀部及下肢后侧的肌肉群,轻抚几次,每次5分钟。5、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患者的背面,按摩风池、肩井穴,再按揉背

部,并轻抚几次,这一套动作进行5分钟。

(四)其它

1、吞咽障碍训练:练习咀嚼动作和吞咽动作。

2、言语治疗:口形训练和唇舌功能训练(如发音)。言语不利根据中医理论可分两型:风痰阻络型方用解语丹,成药可用散风活络丸;肾虚精亏型方用地黄饮子。

3、心理障碍康复:心理护理是根据中风患者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进行的有效护理。家人应该用真挚的感情与患者交往,了解患者,掌握患者适应能力、性格、不同阶段心理状态。通过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物质帮助、宽慰、鼓励,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及行为。对患者任何一点微小进步要给以赞扬,给予精神鼓励。可以配合中医的情志调摄法、气功等疗法来改善病人的心身。

只有适当地锻炼才有好的效果。因此,中风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1)持之以恒:每日至少锻炼一次,坚持不懈,否则锻炼的效果不易巩固。

(2)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运动的难度和运动量。

(3)因人而宜:要根据各自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活动量。

(4)劳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心跳过快(每分钟不能超过140次)及心律紊乱,防止

血压过高,避免屏气动作及过度用力。如果运动后出现肌肉紧张,说明运动量已经过大。要适当减少。

(5)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6)加强正常肢体及躯干功能的锻炼,以代偿残肢功能。(7)预防废用综合征,防止肩发僵、肢体挛缩畸形等后遗症。

(8)装配假肢及矫形器。对截肢者装配假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对某些肢体畸型、运动异常的患者装配适当的矫型器,可以预防畸形进一步发展,补偿功能活动。对行走不方便的患者,可配备手杖。

(9)在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时,要学习使用辅助装置及简单工具。

(10)要按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原则进行锻炼,运动量开始要小,病后数周再开始功能训练。

另外,中风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体力活动显著减少,胃肠道蠕动相对减弱,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易发生便秘,因此,给瘫痪病人进行饮食调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必须满足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需要。②多饮水、多食半流质食物。③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④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控制食盐、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如蛋类、动物内脏和肥肉等)的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物。

二、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

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脑血管病患者约有80%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偏瘫痉挛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模式。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等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进行的运动训练,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方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以达到恢复肢体运动的目的。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为治疗手段来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比如说利用陶艺制作来训练手指的精细动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07T10:13:36.3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罗志平[导读] 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罗志平 (哈尔滨市夏氏骨伤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中单纯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针灸治疗,1疗程为1个月,在3个月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灸;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51-02 中风临床上也被称为卒中,产生该病症的原因较复杂,且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主要有饮食作息不规律、脾气暴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主要有猝然昏厥、嘴歪眼斜、身体行动功能缺失等等,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2.3±5.8)岁,患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2.3)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4.2±4.7)岁,患者病程1~10年,经诊断,患者均符合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其主要成分为当归、桃仁、地龙和黄芪等,若患者的中风后遗症时间较短,则可采用水蛭、桑枝和穿山甲等药物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若患者有较为显著的心悸或心阳不足的症状,应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入艾灸草和桂枝对患者进行治疗。若患者后遗症时间较长,则应加入续断、牛膝、杜仲、肉苁蓉和熟地黄等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若患者出现半身不遂且伴有言语不清的症状,则应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入全蝎、石菖蒲、天竺黄、远志和天麻等多种成分,从而起到祛风除痰,醒脑开窍的作用[2]。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针灸1次/d,时间为25min,12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且中间应休息2d,此后对患者进行继续治疗。在急性期当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以泻为主。而在恢复期应以补为主,此外还要对患者开展艾灸治疗。在针灸时应做好针具的消毒工作,准确找到穴位,必要时可标出穴位的位置。患者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在针灸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针灸时主要的取穴部位为胃经俞穴、随症配穴和胆经穴等,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针灸治疗方式。 1.3 疗效评价 患者临床病症和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水平,可实现独立生活和自理记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有所好转,能够扶杖行走或能够实现基本生活行为自理记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记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风在临床上属于急性脑血管意外,该病症死亡率较高,此外存活的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的后遗症,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十分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救治和处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康复的几率,改善预后效果[4]。在针灸辅助治疗中,患者受损受损的神经与堵塞的脉络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进而也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确认患者是缺血性中风后遗症还是出血性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在急性期应采取强刺激的针灸方式,以阳经穴为主;在恢复期治疗中针灸的力度应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治疗中还应取阴经、阳经穴位积极开展辅助治疗[5]。但在治疗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患者患病的时间越长,针灸治疗效果也就越差。针灸治疗时患者患病的时间最好在6个月以内,针灸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就越好。 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针灸辅助治疗渐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疗法的应用也使得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首先应对患者的病症类型予以确定,采用针灸方式治疗中风偏瘫时,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则针灸是应采取强刺激的方式,针灸操作主要集中于阳经穴位。若患者处于恢复期,针灸的力度应较轻,针灸的位置主要集中于阴经。在治疗中应坚持尽早治疗的原则[6]。一般而言,发病6个月内进行针灸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补阳还五汤能够十分有效地抑制凝血酶。此外,其对血管壁还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同时还能释放抑制因子,这些因子会在皮下组织内与血小板黏结在一起。此外其还能十分有效地起到抗血栓以及止血的作用[7]。所以对于中风后遗症采取针灸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安全、有效等多个优势,其在临床应用中可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也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8]。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 (1)中经络 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 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16T15:50:48.7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孟宪梅 [导读] 随着对中风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 孟宪梅(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中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6700)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75-01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患,因其发病急促,变化多端,如风性善行而数变,类比而称为“中风”。其发病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故有眩晕、指麻等先兆症状。 由于中风时病情轻重不同,分为病在经络与病在脏腑两种类型。病在经络时病位浅,病情轻,仅表现瘫痪症状,如偏瘫、面瘫等。病在脏腑时病位深,病情重,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精神神经症状及瘫痪症状。 中风后遗症是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终身残疾。针灸是首选的康复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200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男104例,女96例,年龄在10~77岁之间,小于30岁6例,30~50岁10例,51~60岁24例,61~70岁110例,大于70岁50例。病程小于l月130例,l~6月30例,6月以上~l年10例,脑血栓形成140例,脑栓塞28例,脑溢血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 2 治疗方法 2.1 明确治疗原则中风后遗症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组织的损害,且其损害面积的大小,部位的差异,病程的长短,均与日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关系,促进大脑组织损害的康复,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目的。故针灸方法应遵循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辅的治疗法则,以起到标本兼治。 2.2 针刺治疗采用传统针灸法。参照杨长森主编《针灸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头皮针平刺,采用捻转手法进针,针体直刺进针,采用提插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补法。根据病情常取以下穴位:①醒脑开窍:取百会、人中、太冲;②流涎、口眼歪斜,眼不能闭合,取地仓透颊车、大迎、承浆、迎香、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③上肢不能活动或上举困难,取肩井、巨骨、天宗、肩髎、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④指不能伸握时,取合谷、后溪、内关透外关、大陵、阳池、八邪等;⑤下肢不能活动或抬高困难时,取环跳、秩边、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⑥踝关节不能背屈、跖屈时,取解溪、太冲、绝骨、昆仑等。 2.3 针灸时机脑血栓形成所致后遗症者,在病情稳定后即可接受针灸疗法治疗。脑出血所致后遗症者,则在病情稳定10天后再实行针灸疗法。 2.4 灸疗配穴中风后遗症如出现肢体浮肿或关节肿痛,灸法能起到较好的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作用,并以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等灸疗仪器大面积灸为宜。 2.5 功能锻炼治疗同时,强调功能锻炼,要求早期下床锻炼,患肢不能活动者,嘱家属对患肢进行被动活动。 3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肢体活动自如,言语清楚,生活自理,能参加适当的劳动;显效:肢体活动有明显恢复,肌力较疗前上升2度,可自行走路,言语较清楚,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进步:肢体活动范围和功能较疗前有改善,肌力较疗前上升1度;无效:疗后元明显进步。 4 治疗效果 200例中,基本痊愈160例(80%),显效26例(13%),进步10例(5%),无效4例(2%),其显效率为93%。70岁以上治愈率低;病程短,治愈率高;左侧偏瘫治愈率高于右侧;弛缓型高于痉挛型;性别与疗效无明显差异。 5 体会 随着对中风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其致残的基本表现是由于肢体运动的障碍而引起日常活动能力的降低或丧失,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风偏瘫常用针刺手法,并配合功能康复训练,是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的产物,强调从偏瘫早期开始介入针灸治疗对疗效有很大关系,也与病轻的轻重、体质好坏及患者情绪、家属的护理有关。因此,要经常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能动的肢体鼓励作功能锻炼,对瘫痪肢体要经常作被动活动,尤其肢体远端的功能往往恢复较慢,医生、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疾病要有耐心和坚强的意志。 笔者发现偏瘫患者,很大一部分平时身体健康,所以,高血压病被忽视或不注意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发生偏瘫,而平时血压很高的病例,因坚持长期治疗,发生偏瘫较少。因此,应定期体检,及时治疗,以预防偏瘫的发生。

中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1.4证候特征: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痰证:口多黏涎或咯痰,鼻鼾痰鸣,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头昏沉,舌体胖大,苔腻,脉滑等。 血瘀证:头痛肢痛,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010-02-22 17:09:57)/中风后遗症康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医按摩康复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资料: 采样81例,都是经过省、市级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诊断正确的中风患者,并且经过各大医院治疗后,中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只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6岁。从发病到第三个月36例,其他为发病4个月以上者。对侧松弛性偏瘫者17例,上肢屈曲、内收64例,下肢呈直伸58例,腱反射亢进49例,手足麻木72例,言语不利36例,口眼歪斜24例,吞咽困难18例,思维迟钝36例,联想困难42例,记忆减退12例,烦躁抑郁16例。 二、治疗方法: 1 按摩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2 按摩要穴:风池、风府、夹脊、环跳、阳陵泉、丰隆、绝骨、丘墟、肩贞、外关、后溪。 3 按摩操作: (1)患者健侧卧位,患肢搭在患侧髂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云门到尺泽、从肩髃到曲池两线。 (2)术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肩贞到小海、从肩髎到肘尖两线。前臂滚揉三角肌。 (3)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上之下肢屈曲,在下之下肢伸直,双下肢交叉成“4”字形。患侧上肢尽量上举,肘部曲曲,前臂尽量放在耳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压揉拨闹俞穴、肩贞穴以及小圆肌、三角肌后缘。再用肘尖点按患者环跳穴。然后,再用肘前部在患者患侧背腰部延夹脊脉从上向下依次施按压手法数遍。 (4)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患肩,拇指按揉肩前部,同时另一手患者患肢腕部,令患者患肢肘关节曲曲,前后被动活动、旋转肩关节。 (5)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小腿前外侧阳明经路线数遍,点按揉拨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等穴。从上向下立拳叩击小腿前外侧。 (6)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掌至上而下平推背腰部太阳经,在用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患者患侧臀部从髂嵴到坐骨结节数遍,在用肘前部按揉底髂关节数遍。然后将患者患侧下肢曲成“4”字形,用肘尖点按患侧环跳穴。在将患者下肢伸开,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年龄在11-53岁之间。 1.2操作方法 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 1.2.1基础护理 在中风患者患病之前,大多数患者患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中风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自身抵抗力差,容易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应尽量避免风寒,出门是要注意慎天气变化,避风寒,生活中不能太过劳累。对于患者的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病室环境温湿度要适宜,定时打开病房窗户通风,对于年老体弱,及其鼻饲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对于痰多粘稠难咳患者,要要遵照医师的安排服用化痰药物,以及可以采取配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叩背来进行排痰。尽可能让患者训练膀胱自行排尿,医护人员定时给患者使用便盆或尿壶,进行排尿,对于尿潴留患者可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必要时要通过行留置导尿;患者要尽可能保持阴部皮肤清洁干燥。对于便秘者,要采取腹部按摩并配合治疗便秘中药进行服用。医护人员要做好每日晨晚间重点观察病人的排便及血压脉搏呼吸情况,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的稳定情况可以通过观察血压平稳状况,对于血压过高患者要防止出现脑溢血的复发,而对于血压偏低要做好防止脑梗塞的再发呼吸不畅通,对于痰多患者,要及时吸痰防止病人窒息,有不少患者昏厥,主要是因为在排便过程中太用力所造成的。 1.2.2心理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案 主讲人:张志明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且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也不断增多,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中国传统医学之中药、针灸、推拿疗法是本病症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药、针灸、推拿、保健康复等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学综合证治研究总结如下。 本病症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组织的损害,其损害面积的大小,部位的差异,病程的长短均与日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损害面积越大,时间越长,康复预后也就越差。本病的中医康复治疗应以促进大脑组织损害的康复为第一目的。 立法应遵循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辅的治疗法则。经过临床验证,我们认为补阳还五汤仍是本病首选的中药方剂,葛根、石菖蒲对脑血管的供血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是醒脑开窍的重要药物,可常用且剂量宜稍大,每剂以葛根50~100克,石菖蒲20~30克为宜;再者黄芪、党参可益气养血、周行全身,亦应多用,并以大剂量为佳。每剂以黄芪100~250克,党参100克为宜。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

部,从解剖学分析,两穴均处于脑后颈部之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体表处。此二穴能使针感通过枕骨大孔、延髓中枢到达颅内,直接起到改善脑组织功能的作用。研究证实,针刺风池、风府穴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浆纤溶活性增强。因此我们认为风池、风府穴是本病症针灸治疗的主要穴位,且针刺此二穴时,还应掌握一定的针刺手法及适当的深度,方能发挥最好的治疗作用。经临证研究我们体会,采用“留气法”效果较好,深度以1.5寸为宜。其余肢体穴位应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为主,用补法以调和气血,振奋阳气,再酌加阴经穴位以柔筋通络,配合保健穴以扶正治瘫;关节肿痛可选配关节周围穴位以通利关节功能。此外,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本病患者在临证治疗的同时,家庭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风所致的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是最令老年患者担心的,年轻一些的患者则往往对此症有绝望的心理,因此通过家庭保健的心理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及主被动运动环节,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返社会。

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一、概述: 中风后遗症系指脑血管意外经临床治疗后,病情稳定,生命征平稳,一般是发病后两周或者一个月以后,仍存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等症状,相当于脑血管意外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二、病名中风病,中医疾病编码(BNG080) 脑梗死后遗症,西医疾病编码(I69、3)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主要治法。 1、风火上扰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②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生地、钩藤、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丹参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牛黄清心丸等。 2、痰瘀阻络证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①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中成药: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欣麦通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于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于运动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09-16T14:12:49.9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俊惠 [导读] 西安秦华中医院运动功能丧失或者弱化在中风后遗症比较常见,可加重患肢的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肢运动机能的发育。 王俊惠 (西安秦华中医院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到2013年2月选择在我院康复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由治疗师对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干预,干预周期为 30天。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7.6%,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运动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干预后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有利于提高运动功能,为其康复提供服务与帮助,从而提高其干预效果。 【关键词】针灸;中风;后遗症;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93-02 中风是一组发展迅速,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当前中风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不过约75%的幸存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1]。运动功能丧失或者弱化在中风后遗症比较常见,可加重患肢的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肢运动机能的发育。在干预方法中,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都各有一定的疗效,已在临床得到用和开展[2-3]。本文具体探讨了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于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8月到2013年2月选择在我院康复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0例,纳入标准:具有神经功能缺损、肢体障碍的临床表现;年龄在25~75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孕期妇女或者妊娠期妇女。其中男267例,女233例;平均年龄56.49±5.23岁;平均病程4.29±1.38年;病残程度:1级345例,2级100例,3级5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由治疗师对患者常规康复训练,主要为肌肉力量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干预,取穴脾俞、阿是穴、肾俞、气海俞、秩边、环跳、腰3-5夹脊穴,诸穴得气后均采用泻法,留针30min,按照1次/日予以干预。同时根据灸法干预,患者平卧,于百会穴处施灸,感热流直入颅内约3寸,患者可感头颅温暖舒适,灸感持续3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百会穴皮肤表面。15日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病残程度进行判定,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四个级别。 运动功能评定: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选择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其是将上、下肢、手和手指运动等的功能评价综合起来的一种定量的评测方法,FMA得分越高,反映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的两两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的两两对比采用卡方分析,P<0.05代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7.6%,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 250 90 100 48 12 95.2% 对照组 250 20 30 144 56 77.6% P ? ? ? ? ? <0.05 2.2 运动功能评定 经过观察,干预后两组的运动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干预后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定(分,x±s) 组别例数(n) 干预前 ?干预后 治疗组 250 12.32±7.67 21.32±6.41 对照组 250 12.12±7.97 17.76±7.17 P ? >0.05 <0.05 3.讨论 中风后遗症是指在中风急性期过后患者遗留的功能症状及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情况。其中平衡功能缺陷是导致患者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中风后遗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为患肢负重能力下降,双下肢承重的对称性受到破坏。中医康复学强调中风后遗症患者功能的恢复应着力提高运动整合水平,促进控制肌肉运动的高级神经的重建[5-6]。 针灸推拿是临床常用的中医理疗方法,其以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深受医患的青睐。针灸在改善机体内部环境,对其肝、肾功能予以调理,不仅能够加速疾病的康复,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7]。本研究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7.6%,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运动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干预后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对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共识 (2017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 2008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 1 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 或 MRI )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 24h 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 CT或 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 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 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

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 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 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 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 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 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方药为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①推荐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势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势 发表时间:2011-11-01T10:37:18.8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建利[导读] 缺血性中风为颅内外的供血动脉一过性或持续性闭塞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脑血管疾病,同时可能引起脑组织软化或坏死 王建利 (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广天乡卫生院 467100)【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430-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及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将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脑活素30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注,1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脑复康8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 (5%)静注,1次/d,主旨为抗凝、聚集血小板、调节精神、改善微循环;治疗组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5d,比较神经缺损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精神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9.42±1.62 vs 12.48±2.74,P<0.05)且总效率高于对照组(91.8% vs 75.5%,p<0.05)。结论中医在中风后遗症临床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应在适当时机予以发挥。【关键词】中风后遗症中医干预疗效 缺血性中风为颅内外的供血动脉一过性或持续性闭塞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脑血管疾病,同时可能引起脑组织软化或坏死,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世界首位,中风后遗症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在临床治疗中西医通常采取直接、迅速的方法进行调控和改善,因西药本身具有一定副作用和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的同时采取中医进行合理干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8-2010年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94例,入院时均进行MRI、CT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干预组患者49例。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59-74岁,平均63±5.3岁,患者病情:重型15例,中型20例,轻型10例;对照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4±5.90岁,病情:重型15例,中型19例,轻型1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干预组患者上肢瘫痪18例,下肢瘫痪12例;对照组患者上肢瘫痪16例,下肢瘫痪9例。两组治疗前进行精神损伤评分。所有患者病程平均4个月-2年。两组患者数据在发病时间、年龄、精神缺损、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脑活素30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注,1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脑复康8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5%)静注,1次/d,周期为15d。中医干预组分为四种不同方子进行干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患者,其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舌苔薄而白腻、脉玄滑;此类患者根据其症状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治疗根本,用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鸡血藤、水蛭等成方,头晕目眩重症者可加石决明和菊花入药,痰多加入全瓜蒌、浙贝母调和。阳亢风等,淤滞脉络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头痛、面红,观舌:暗红、苔微黄,脉象玄有力;此类患者以平肝为主要目的,同时活血通络,以天麻、钩藤、菊花等,配石决明、夏枯草、川牛膝、地龙等成方进行治疗,患者若肝火盛则入龙胆草、黄芩,痰多加入胆南星、竹茹、天竺黄进行调和。阴虚风动,瘀血阻络型患者除伴随基本症状外令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心足心发热,观舌:质红,舌苔少或稀脉细玄;针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养阴为主,选用生地黄、玄参、麦冬,配生牡蛎、珍珠母、紫丹参、生白芍、女贞子和地龙等成方进行治疗,并心烦失眠加入莲子心、酸枣仁,稀苔阴虚入龟甲、阿胶加以调和。最后一类为气虚血瘀,此类病例除基本症状外合并气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肿胀;观舌:色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的主要目的为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以生黄芪、当归、红花、地龙、川芎等入方,气虚患者入党参,脾虚入茯苓、白术、焦山楂,同时去当归等。疗程同对照组15d,两组分别用药期间检测肝功等基本指标。在用药过程中同时配合针灸刺穴进行治疗,上肢瘫痪患者选取合谷、阳溪、手五里、曲池,下肢瘫痪患者取髀关、伏兔、足三里、内庭、等进行针刺穴位配合治疗 疗效判断:根据“中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判断,观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判定为治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退,部分生活自理,可独立缓慢步行,判定为治疗显效;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可扶持站立,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判定为好转;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出现病情加重、死亡现象,可判定为无效、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采用X-±s比较分析,p<0.05具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见表2-1,治疗前后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14.19±3.05vs 9.42±1.62, 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9.42±1.62 vs 12.48±2.74, P<0.05)。两组疗效比较详见表2-2,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 vs 75.5%, 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也有所不同,干预组患者气色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缺损程度评价(表2-1) 组别 n 治疗前治疗后 干预组 49 14.19±3.05 9.42±1.62*△ 对照组 45 15.04±3.12 12.48±2.74 * 干预组疗效对比p<0.05, △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表2-2) 项目 n 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干预组 49 26 11 8 4 45(91.8%)* 对照组 45 5 11 18 11 34(75.5%) *p<0.05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

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