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之洞书目问答及其学术源流

论张之洞书目问答及其学术源流
论张之洞书目问答及其学术源流

论张之洞《书目问答》及其学术源流

郭向东

张之洞(一八七三~一九○九年)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光绪元年,他在四川学政任内,为诸生撰《书目答问》,于光绪二年(1876)写定问世。《书目答问》是为回答诸生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答”而撰。它是近百年来流传很广的一部指引治学门径的目录。研究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成就,对于研究中国古籍的目录版本和阅读古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旨,对张之洞该书作些探索,以求其体例蕴藏之义。

(一)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说,该书是随手记录而成,意在便于翻检,不是藏书家目录。所以不尽沿用前人书目条例。为了“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1]并希望开列各书,易买易读。各书选取的标准是“经部举学有家法,实事求是者。史部举义例雅伤,考证详核者。子部举近古及有实用者。集部举最著者”。

为了避免品种过多,内容芜杂。该“略例”规定。“凡无用者。空疏者,偏僻者,淆杂者。不录;古书为今书所包括者,不录;注译浅陋者,妄人删改者,

编刻伪谬者,不录;古人书已无传本,今人书尚未刊行者,不录;旧版旧抄,偶一有之,无从购求者,不录”。至于各种版本,“多传者,举善本;未见精本举普通本;未见近刻者,举今日现存明本”。整个书目,即按这个“略例”的要求收录编排。

《书目答问》在分类上,大体依照《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中又分若干类,每类中再分子目。经部分为正经正义。包括十三经四书五经合刻本、诸经分刻本、读本,别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乐、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一、论语、孟子、四书、孝经、尔雅、诸经目录文字音义等。小说包括说文、古文篆隶真各体书,音韵训话等。上述各类共收书570余种。

史部分为正史,包括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合刻本、分刻本、注补表谱考证。编年,包括司马通鉴、别本纪年、纲目、纪事本末、古史,别史。杂史,包括事实、掌故、琐记、载记、传记、诏令奏议。地理,包括古今地志、水道、边防、外纪、杂志。政书,包括历代通志,古今制。谱录,包括书目、姓名、年谱、名物。金石,包括金石目录、图录、文字、义例。史评,包括史法、史律。上列各类共收书590余种。

子部分为周秦诸子。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包括中法、西法、术数,杂家、小说家,释道家,类书等。该部共收书550余种。

集部首列楚辞,然后是别集。以时为序,汉魏六朝、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明、国朝理学家集、考订家集、古文家集等。总集,内分文选、诗、词、评点等。该部共收书460余种。丛书目分为古今人著述所刻丛书与清朝一人著述

合刻丛书,共收100余种。书后附有别目录,包括群书读本、考订、词章初学图书等。并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

在目录学领域里,张之洞认为最重要的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叙录。以及旧唐书经籍志、宋史明史艺文志等。至于文献通考中的经籍考,虽非专书,但提纲掣领相当重要。另如阮孝绪七录序目、文选注引书目、太平御览引用书目、三国志注引书目等,也很重要。其余如遂初堂、明文渊阁、焦竑经籍志、菉竹堂、绛云楼、述古堂、敏求记、天一阁、汲古阁、季沧苇浙江采进遗书、文瑞楼、爱日精卢各家书目,内容有详有略,质量有优有劣,都是些藏书家的目录,而不是必须求取的切要书录。至于书坊汇刻刊行者,亦可收作参考,但其中未经详核详校者,免不了有些芜杂。

张之洞出身科举,治学极为严格,学术根基相当深厚,无论经学、史学、小学以及古代文学等,涉猎颇为广博。因此,对于目录学的见解是可取的。在该书史部目录中,收录崇文总目辑释、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等。均注明作者或撰辑者,列明各种版本,如殿本、聚珍本、福本、杭本、大字本等。指出其中差别,以作选书者参考。

从当时来说,出版事业很不发达,石印铅印出版发行都比较落后,印刷条件极为有限。大量古籍不得不靠刻版印行。尽管这样,张之洞高瞻远瞩,十分强调刻书的重要。他在该书别录之后,附有“劝刻书说”,其中声称,德业学问不足过人者,莫如刊布古籍,如能不惜重费详校精刻,其书可以终古不废。因此他极力提倡,认为刻书可以“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者困蒙”,对于传播文化、方便学习、开展学术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说是终古不泯的善行,张之洞如此认真,用心可谓善矣!

上述经史子集丛书等目,共收书2320余种,品种比较多,分量相当重。张之洞认为,如能“分类以求,易尚易尽”。比泛滥无归者还算少的,要人们“当知其约,勿骇其多”。尽管这样说,这个精选的旧学书目,可以说博约适当,如果就此分类求书,逐一检读,恐怕要毕生勤奋皓首穷经。因此,治学者应该博览与精读互为配合,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二)

《书目答问》体现着张之洞早期的学术思想,即崇儒宗经,维护道统。如果究其渊源,大致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源于家庭与教育的影响。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廷琛,贡生,曾任四库馆腾录、知县等职。父名瑛,举人,曾任知县、知州、知府。家教比较严格,一般誉为知礼清正。张之洞诞生于遵义署内,幼年入读四书五经,聪慧攻读。用力甚勤。少年时代,曾受业于丁诵孙学习古文,得益最多。就吕贤基读经书,受刘书年读小学。受朱琦读古文学,于遵义府署受韩超读经学与史学。其授业诸君多为名师,如丁诵孙科举进士,翰林院诗讲。韩超,官至贵州巡抚。[2]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与教育的熏陶之下,博闻强记,融会古籍,逐步积累了学识,形成了信奉儒家的正统思想。

其二源于他的科举出身与仕途经历。张之洞十六岁中举,后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与四川学政,提督学政,要有学术职衔方能充当,任期内与督抚平行。《书目答问》略例,即署名“四川提督学政侍读衔翰林院编修张之洞”,上述略历,大都是有关文化教育的职务与学术活动。在翰林院期间,他曾与陈宝琛、张佩伦等结交,以清流文衡评议时政。以“忠君爱国”为标榜,

以“维持名教”为己任,从而博得了清廷的信任和赏识。其幕僚辜鸿铭,即誉称张氏为“儒臣”。《书目答问》中反映出来浓厚的崇儒宗经思想,是与作者学官仕途的亲身经历紧密相联的。

其三是当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朝入主中原,由于自身文化落后,对汉人既歧视又恐惧,为了箝制反满思想,大兴文字之狱,重者株连九族,一案甚至牵涉万人之多。一些士大夫为了远避祸害,明哲保身,不得不埋头故纸,考据训诂,却也形成了乾嘉考据学派。其后,西洋侵略势力一再进犯,大清帝国江山震荡,皇朝内部惶恐不安。因此,对一些知识阶层,采用牢笼政策,或以科举升官,或以参予议政,籍以缓和满汉之争。太平天国的燎原之势,更是震撼了清廷统治,南国多省兵患,一片混乱不安。而学术上困守乾嘉考据。思想上禁锢于伦理道义之章,确实已经于世无益。张之洞尽管深受儒家影响,也相当重视考证训诂,“汉字所要者二:一音读训诂,一考据事实。音训明。方知此字为何语;考据确,方知此事为何事,此人为何人,此物为何物。”[3]但是,面对着上述的情势,更认识到经世致用的意义与作用,“若读书者既不明理,又复无用,则亦不劳读书矣。……士林美质,悉造成材。上者效用于国家,其次亦不失为端人雅士,非欲驱引人才尽作书蠢也。”[4]人人都变成了蛀书虫,还有什么用呢?

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整个社会处于风雷激荡之中。两次鸦片战争后,清廷暂得喘息之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残酷镇压。英雄们被淹没在血泊之中,由于出现了所谓“同光新政”,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正当此际,从《书目答问》收书品种中所反映的学术思想看,尽管收录了少数西方新书品种,与历代目录表现出根本的不同,多少隐现着新思想处于催化萌芽之中,但基本上是崇儒宗经、维护道统和忠君爱国、经世致用。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常常处于形式繁多的质量互变之中。特别是在形势风云激变之际,考察人事,尤应注意具体分析。比如,当中法战争时,张之洞出于忠君爱国的热忱。对异族侵略力主抵抗,积极坚决毫不退让。他及时组织边防海防,购置枪弹武器,调拨供应后勤物资,起用冯子材老将,不断取得抗法胜利。为此,清廷以“广西关外以各军屡获大胜,张之洞拨军筹晌,用奏肤功,着赏戴花翎。”[5]正是因为这样,博得了“天下之望”[6]的赞扬。张之洞忠君爱国,尽管是忠于封建帝王,爱的是大清帝国,但当异族侵略江山浸血的严重局势下,力主抵抗,保家卫国,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符合爱国主义精神的,这种行为,是和他经世致用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开始,《书目答问》对应读何书谈的多,对致用方面,虽也有所注意,但分量较少,如对《新译西洋兵书五种》,认为“皆极有用”。其后,时光前跃,形势变化,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所表述的思想观点,也有所发展。可谓流长演变,诸如兴办书局刻印书籍,成立书院召生授读,发展了更多方面的洋务思想,力主废科举兴学堂等,都是他学术思想的体现。

为了实现刻书广学的宿愿,张之洞在署理两广时成立了广雅书局。令门人缪荃孙在京访求应刻书籍。当时计划刊印经学经解、补史考史,以及外国记述有关洋务、海防等方面的新书。后来书局停办,到了民国初年,书局改为图书馆。“番禺徐绍荣董理图书馆事,择版式划一者,得一百五十余种,录为《广雅丛书》,[7]关于史学者九十三种,别为史学丛书。

历代目录之学,无论汉志隋志丛目简目,自有体裁义例。自近代以来,东西方日渐交往。文化学术交流也日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书目答问》收录了有关西方水师海防的兵书,也收录了几何、代数、微积分等数学书籍,介绍虽然

肤浅。但决不意味保守盲目排外,而是择善而以兼收并蓄,从目录学收书的品种变化来说,这确是一次创举。特别是张之洞署理两广后,广交博识,成立了洋务局专人司事。对西学西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西政西学,果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微,为之固亦不嫌”。他认为用古法练兵,用民船抵挡外洋战舰,当然是不行的,认为只以发明火药而自傲,而不加紧制造枪炮,那是自欺,所以主张“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能这样,也不必尽是引经据典,尽去徽之于古人古文。“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梯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8]

(三)

《輶轩语》是《书目答问》的姊妹篇。专讲治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科举部分已完全失去意义。岁月流逝,春华秋实,认识也在提高。其后,张之洞认为科举制度“不通今古,不切经济,”“久盛而实衰,法久而弊起,”[9]所以极力主张废科举兴学堂。他提出新教育的精神是因材施教,体用兼备,不可偏废,要点是:“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政治、史学、政事、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二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庋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艺、光、化、电、西艺也。才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敏捷而年少者宜西艺。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三曰宜教少年:学算须心力敏者;学图须目力好者;学格制、化学、制造,须颖敏者:学方言,须口齿清便者;学体操,须气体精壮者”。[10]

关于新校学制、教学内容、课堂设置,张之洞曾与刘坤一会奏,提出了具体

计划。新学校的体制是:(一)蒙学。八岁以上入蒙学,其课程为识字,蒙学歌诀,五经一两部,由绅董自办。(二)小学校。由州县官办,学生由十二岁以上入学,习普通学,兼习五经,学会地图及粗浅算法,三年毕业,高等小学校,亦由州县官办,学生十五岁以上入学,课程为经书、策论词章、代数、几何、地图绘法、外国政治学术。兼学外国一国文字,三年毕业。(四)中学校。十八岁高等小学毕业,取为附生者,入中学校,由官府办,习普通学。有经史、地理、策论词章、公牍书记、文字学、精深算法、航海驶船法、中国历史兵书、外国历史律法、格致等学。兼习外国一国之语言文字之较深者,。三年毕业。(五)高等学校。由省设立,分十七个专门,为经学、史学、格致、政治、兵事、农学、工学,各认习一门。人人皆须兼习一国文字。入学资格以十八岁以上中学毕业者为原则,并另设武备学堂或炮兵学校,及农、工、商、矿专门学校,均为三年毕业。

另如,科举学校合一:各级学校毕业,自高等学小校以上,均经考试及格,授以科名,文武合一:各级学校均习兵式体操,加以兵事科目,且准营弃营兵,投考文科学校。建教合一:毕业学生,经考试合格,即授之官职,以免学无所用,且可应国家远设所需。政教合一:中学以上各级学校,均习政治律法,俾入仕途。重视职教:省城有农、工、商、矿等专门学校。注重实习:高等各类学校毕业。无论在局、在营,均见习或实习一年。[11]

从上列教育体制的具体内容看,张之洞的学术思想,比在《书目答问》中体现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从单纯的古籍旧学,发展到新旧兼容,中西并蓄。吸收了西方教育的精华,加上中国的传统。其中文武、建教的合一,职教、实习的重视,在当时来说,应该承认他是颇有见识的。

正是由于这些主张,他曾将两湖书院改为两湖大学堂,创建了湖北学堂和高

等小学校若干所。同时,将自强学堂改为语言学堂。“学额一百五十名,择旧班学生品端文优者留学。学科为英法德俄日五国方言,及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习每国文字者,各三十名,五年毕业,以养成外交人才为主旨。[10]并选派高才生赴日本学师范、学实业,还创办了学堂应用图书馆。还奏请专设学务大臣,重订学堂章程,等等。“其尤要者,则设学堂,停科举,奖游学,皆次第行焉”[10]这对于当时兴办学校教育事业,确实起了积极促进作用。比以往的崇儒宗经,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

1898年戊戍变法。维新守旧各执己见,以致帝党后党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先时,张之洞曾赞同并支持变法,列名强学会和资助时务报。当兹旧学日渐失时,新学日益昌明之际,新旧两派互为争议。张之洞向有信奉经学儒家为正宗,所以不同意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观点。张素称忠君爱国,赞同君权至上,所以反对梁启超关于民权的言论文章,也就成了必然现象。为此,他撰成了《劝学篇》,洋洋洒洒数万言,阐述他的观点和主张,他在该书序言中说,“乃规时势,守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人士,海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当时《劝学篇》呈送清廷,使张之洞曾经赞助变法的活动得以“免议”。从其内篇的具体情况看,如“同心”说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而贤才众多,则国势自昌。如“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欲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如“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数。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如“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10]这样强调“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当然是不适当的,而“斥民权之乱政”则是错误的。

《劝学篇》的中心思想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即坚持君主专制的政治

制度,借取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便维护与加强统治,这不仅是学术思想,也是张之洞当时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叶德辉等撰写《翼教丛编》,将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当时“时务报、湘学报”上的许多文章逐条驳斥,“而张之洞亦著《劝学篇》,旨趣略同。”[10]正是这样,张之洞站在维护纲常名教坚持封建帝制的立场,成了变法维新运动中的一股逆流。

清代末季,社会环境纷乱多变,反映在学术领域里的活动,也呈现出许多不同情况。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有识之士,有的创办书院,召生授业,形成了某一学派。有的刻书校勘,成为收藏若干万卷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有的既收藏,又治学,成为名流学者。张之洞情况不同,他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从刻苦读经到科举及第,后进入学官仕途,自奉较为清廉,政绩亦较清明,对文化教育亦有所建树。他自己说过,“鄙人立身立明之道,无台无阁,(执政皆台之属,言路皆阁之属)无湘无淮,无和无战。其人忠于国家者,敬之;蠢于国家者,恶之;其事利于国家者,助之;害于国家者,攻之。中立而不倚,论卑而易行。当病而止,而不为其太过,奉公而不为身谋,期有济而不求名,此则鄙人之学术也”。[10]所以“名流文士多趋之。”时人品论张之洞为“儒臣”,意即既信奉儒家。又有品德学问。他先是文官学政,继是督抚重镇。最终是中枢军政大臣。而张之洞“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10]

综上所述。《书目答问》是一部精选的古籍书目。所收多采历代名著,对初学有指导作用。尽管作者自称“非是著述”。但具有学术性。收书时择善而从,增添收入了西方新学品种,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举。因此,该书在近代目录学史上,正处于新旧交织之际,应当肯定它的意义。其中所列名书,对当前治学文史,仍有参考意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时,把它列入“国学基本丛书”是有根据的。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之洞是一位旧学造诣很深的学者,这不是过誉,

也不是偏爱,而是事实。

反映在该书里的学术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不断演变,有所发展。其具体内容先是崇儒宗经,维护道统;继而是忠君爱国,经世致用;最后形成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注释:

[1]张之洞《书目答问》,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一页。

[2][7]见许同羊编《张文襄公年谱》

[3][4][8][9][10][11][14][16][17]见《张文襄公全集》。

[5]胡钧编《张文襄公年谱》卷二、第十三页。

[6]康有为《戊戍变法》第一三四页。

[7]同注[2]卷三,第五十三页。

[10]张春霆编《张文襄公治郑记》。第十三页。

[12]《清史稿》张之洞列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四十一册,第一二三八○页。

[13]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第一四一页。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转自《社科纵横》1996年第4期

(翔龙教育赵先举提供)荆门市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

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道题,每道题3分) 1.C 2.A(流线型再接再厉宣泄走投无路事必躬亲) 3.B(“不绝如缕”的使用实际上是两个固定的对象,它只能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4.A(B.句式杂糅,删“产生的原因”,将“经过”改为“被”;C.“近”“左右”重复,任删其一;D.语序不当,“详细的规定”与“深刻的说明”互换位置。) 5.D(国籍是西班牙。)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C(“术士作…啸?主要 ..是用来召鬼”错,文中刘根用“啸”来召鬼,这只是“啸”在行施巫术时的一个用途,并不能说明术士用“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7.B (由第二段第一句“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可知,B项无因果联系。) 8.A (B项,“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项,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项,“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1分,共5小题) 9.A (廷: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廷试时”。) 10.D(③是“朝士的言论”;⑤表明张之洞的清廉刚正,而不是表现他“敢于大言”。)11.B(主张“科举取士”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思想保守”分析也不符合原文主旨,属于无中生有。) 12.⑴所录取的人士很多是杰出的人才,被他录取,成为他门生的人,都暗自高兴能够从他那儿获得做学问的途径。(“取”“游”“私”各1分,大意正确1分。) ⑵一旦黄河以北铁路建成,三晋的道路就可以和井陉连接,关中、甘肃的车马货物就可 以聚集到洛口。(“河北”“辙”“骖”各1分,大意正确1分。) 13.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每正确断开一处给1分,共5分。)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 原创:马骝精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清末正是大变局时代,张之洞出任地方督抚之时,清朝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而且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加之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官场上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卖官鬻爵严重,清朝的国势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虽然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有见地的官员开展洋务运动,但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的技术不能相互匹配,洋务运动在轰轰烈烈开展了近30年后,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中体西用为理论根本的张之洞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于洋务企业都是官办企业,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冗员过多、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产值低下、产品没有竞争力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湖北工业的发展,而作为湖广洋务运动领军人物的张之洞虽然看到了种种缺点,但由于见识与思想的局限性并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文章对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综述了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张之洞与百日维新;张之洞与清末新政;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界更好的了解研究的不足,推动对张之洞其人及思想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标签: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研究綜述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末名臣,晚晴洋务派代表人物。近年来随着史学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张之洞的研究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近三年来,关于张之洞研究的文章近百篇,另有5本专著出版。 一、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 关于张之洞其人综合性研究的主要有:胡克夫、陈旭霞、戴逸、吴剑杰等等,各有侧重。 胡克夫,陈旭霞的著作《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变迁,文化结构变迁,教育制度变迁,军事制度变迁,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思想领域变迁等这些方面为经,以燕赵近代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路径抉择与约束条件为纬,分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实践,以此揭示引发近代燕赵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由裂变向质变的主因。[1] 在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戴逸《清代人物研究》的书中,从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张之洞的历史功绩,张之洞从官脉络清晰,基本按时段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2]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研究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张之洞其人的一个侧重点,许多学者如蔡红、石文玉等等进行了关于其中体西用思想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期刊和学位论文等。近三年来,一些学者也尝试从一些侧面挖掘其更深刻的内涵。 学者谢放从学术与政治文化层面比较梁启超与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异同,并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两者思想的分野和对立。[3] 张勇从《劝学篇》这个角度认为,其主旨思想“中体西用”起到了汇通中西、平衡新旧的作用。张之洞所建构的“兼采中西而又调和新旧”的文化结构,在近代中国社会实际上演绎成一种文化实践,其重要价值在于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转型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活动目的: 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设计海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联系武汉音乐学院院办、武汉方志馆等处,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3.联系有关专家、学者,以获得支持。 活动过程: 201×年×月×日,张贴暑期海报,学生报名。7月7日,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校多媒体室集合,由教师简要地介绍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地方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毛泽东曾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所办洋务在武汉取得的成就最多。武汉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够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由此确定以“张之洞与武汉”作为这次假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这次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即师生分头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有的同学在武汉方志馆借阅到《张之洞评传》及《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有的同学在武汉档案馆借阅到《大武汉旧影》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了翻印,有的同学还通过因特网查阅到了史学界对张之洞研究的最新成果。接下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集,初步了解史学界对张之洞的研究状况及张之洞在武汉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制成了宣传栏。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议绘制一幅清末武汉三镇图,将张之洞创办的厂矿企业及学校标于图中,可以增加立体方位感。于是使用学校所拨经费购买了木板、油漆、排笔等工具,由学生主笔,在地理老师、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以《武汉历史》上的清末武汉地图为底稿绘制了放大后的清末武汉地图,并且进行了配色、着色,从而使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工厂、学校等跃然图上。 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今昔,感受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连续三天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对武昌、汉阳、汉口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如在参观汉阳铁厂旧址时,有一学生提出了:“张之洞为何要将铁厂建在龟山下、汉江边?”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面对眼前依稀能辨认出旧貌的历史遗址,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对这一处工厂的选址进行了论证。在各地的考察中,同学们还纷纷拿起照相机记录了他们初中生活中的这一段旅程。实地考察后休息了两天,29日学生到校交流各自的体会。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不见高明但其思想已开始进发出理性之光。有些问题虽然提出来,但学生们一时无法解决,对此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同时表示将帮助学生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的作者、湖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由学生进行访谈。学生们的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略论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及其影响_谢清溪

略论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谢清溪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清末新政中,不论在文教、军事、工商以及政治等方面,张之洞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他在清末新政中最突出的成绩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在他的努力之下,废除了科举制度,并使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得以确立,使学校教育迅速得到发展,使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播。 [关键词]张之洞清末新政作用影响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诸如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维新与清末新政、立宪运动等他都身历其中,特别是在清末新政中,张之洞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作一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能有所裨益,舛误之处,乞望专家斧正。 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被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扼杀以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维新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觉醒,坚定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信念;另一方面,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人民大众的反帝斗争愈风起云涌;同时,维新派在变法失败后康梁等逃亡海外,由“保皇”而后转向立宪;清政府于庚子之役后,面对内外加剧的危机,亦深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1901年1月,清政府颁布维新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欲求振作,须议更张。”诏书说:“世有万祀不易之理,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声言要“取外国之长”,“去己之短,” “壹意振兴。”并要求各军机大臣,各地督抚及出使各国大臣,“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条议以闻。”[1](P.4601-4602)这道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张之洞积极地投入其中,成为清末新政的主角。 为了筹办新政,清政府于同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督办政务处”的主要任务是参酌中外政治,列成条文,汇编成典,供朝廷参考。是年7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联衔上奏,提出其变法主张,先后上《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和《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合称“变法三疏”,亦即著名的“江楚会奏”。在“变法三疏”中,张之洞针对“上年京畿之变,大局几危”的严重形势,强调了变法的必要,指出“不变何以为国。”[2](P.10)在文教、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改革文教,这是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最为显著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是废除科举制度和制定新的学堂章程。 张之洞在“兴学育才”过程中,深感科举制度对培养选拔人才的束缚,主张变革科举制度。他认为“救时必自求人才始,求人才必自变科举始。”“科举制度自明至今,行之已五百余年,文胜而实衰,法文而弊起。”[3]“今日国蹙患深,才乏文敝若非改弦易辙,何以拯此艰危。”[4](P.2-15)因此,他主张“将科举一事”,“酌量变通。”[5](P.2-15)在《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他提出了变革科举的办法:(1)设文武学堂。认为此乃“救时首务,振作大端。”(2)酌改文科,递减科举旧额。“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讲求实学,考取有据,休用兼赅,有裨时用。”(3)停罢武科。张之洞认为,武科落后于时代,“硬弓刀石之拙,固无益于战争弧矢之利,亦远逊于火器。”[6](P.2-19)主张选拔“晓枪炮火精”,“诸营阵之法”[7](P.2-19)的良将。根据张之洞的建议,清政府1901年8月宣布废除武科教育,取消“八股文程式”,在四书五经之外又增加了政治、时事策论等考试内容。尽管如此,科举取士仍为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众所争趋,学校教育仍得不到很大发展。于是,张之洞会同袁世凯得不到很大发展。于是,张之洞会同袁世凯于1903年3月,再次奏请递减科举。他认为“致治必赖乎人才,人才必出于学校,”而“足以为学校之的而阻碍之者,实莫甚于科举。”[8](P.7-8)科举是“就已有之人才而甄拔之,未尝就未成之人才而敦成之。”[9](P.2-19)因此,只有大兴学校,才能培养以济时用的人才。对于科举制度,即使不能骤废,“亦当酌量变通”,“分科递戚”[10](P.7-8)。此折上奏后,未有覆议。同年11月,张之洞与茶庆、张百熙联衔上奏,再次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张之洞指出,各省学堂之所以未有大的进展,原因在于“经费难筹”,“经费所以不能捐集者,由科举未停。” “必须科举立时停罢,学堂办法方有起色。”他把科举与学堂分析对比后指出:“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但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各学堂课程,于中学尤为注重,凡中国向有之经史文理诸学,无不包举靡遗,凡科举之所讲习者,学堂无此不优为,学堂之所兼通者,科举皆未所备。”[11](P.24-25)因此,他建议“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分减中额三分之一”,计划十年即1912年减尽,以后生员皆出于学堂。他还对旧日举贡生员的安置,提出具体方案,以减少变革科举的阻力。但是,张之洞在变革科举的过程中发展,“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则“学堂决无大兴之望”,“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按清廷计划,十年后取士尽归学堂,科举停后,也须多年人才始盛。方今“强邻环伺,岂能我待”。因此,张之洞会同袁世凯,于1905年8月上《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建议停罢科举,广兴学校。认为只有“广学育才,化成民俗”,才能“内定国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12](P.57-59)。在张之洞等人的倡议下,清政府于1905年下令:“自丙午(l906)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3](P.57-59)这样,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学制度终于废除。废除科举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张之洞对废除科举制度付出了巨大努力,其功绩不可磨灭。 张之洞对清末文教改革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参与制定新的学堂章程,制定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学制,即颁行全国的“癸卯学制”。 在“癸卯学制”之前,已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了1902年学制“壬寅学制”。但朝中大臣意见不一,于是清政府著令重新修订。张之洞素以“知学”著称,特别是在湖北“兴学育才”,名震遐迩,被称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14](P.21)清廷遂派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重订学堂章程。实际上,重订学堂章程的任务主要由张之洞承担,“癸卯学制”主要出自张之洞之手。经过张之洞重订,“癸卯学制”比“壬寅学制”更加完 【黑龙江史志2008.12】 史志鉴研究17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2004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4  第26卷第1期Journal of Ya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 l126N o11?历史研究?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徐碧薇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摘 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日战争中他筹防所辖的湖广、两江,却不援助在前线作战的北洋军队;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他的保台计划和实践也以其个人声誉和仕途为转移。因此,在中日战争期间,张之洞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这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中日战争;筹防地方;以夷制夷;保台 中图分类号:K25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4)01—0084—05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中法战争十年之后,清廷与官员是否通过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而在中日战争中表现得成熟,能够有效地对付日本?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张之洞作为分析对象。张之洞曾在中法战争期间两广总督任上亲自主持过抗法斗争,中日战争期间他虽然未在军事前线,但此间他署两江总督,是后方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他对待战争的认识、处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地方官员的态度。①通过该研究,不但有助于对张之洞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对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作更全面的分析。 一、力筹湖广、两江,却不援北洋 1894年初,中日在朝鲜撤兵问题上交涉无效,战争一触即发。5月,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及沿海防务,对中国海军的基本弱点深表忧虑。在李鸿章看来,北洋所有之实力,“以之自守,尚可勉足敷用;战于境外,虽蕞尔日本,胜算亦所难必。”[1](P2252~2254)这种认识是符合中国军备实际的。然而京中士大夫对中日争端几乎皆主强硬,清流人物尤其慷慨陈言,力持战议。[2](P64)从现有的资料看,张之洞并未在战前有明确的和或战态度,直到战争爆发,他始终都保持沉默。不过从6、7月间张之洞与津海关监督盛宣怀之间频频电报往来、探听清廷对战争态度的举动来看,②他试图以清廷中枢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当清廷下令沿江沿海各督抚预为筹防时,他便以十分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备军备战中去了。 张之洞备军备战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筹防湖广和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徐碧薇(1978—),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①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总体比较少,主要有冯天瑜《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主战言行评析》(《江汉论坛》1984年第5期);田锡富:《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卢世菊《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张之洞》(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文章对张之洞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筹防地方、谏阻议和、力图保卫台湾等言行以及其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作了描述,而对于张之洞的行为与战争全局的关系、张的言行的出发点、张的言行是否适合当时的时势等则没有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文章比较一致地认为张之洞的言行代表了甲午战争中主战派官员的爱国情感,其所作所为值得肯定和赞扬,对此本文有不同的观点。另外李国祁的《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对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以夷制夷”政策作了细致深入的描述(包括战争期间的外交策略和战后的“保台”行动),不过较少涉及到容闳的政策等;石泉的《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一书对张之洞在保台期间的活动也有所论述,由于李国祁和石泉的论述较为详细和精道,本文不再详述其内容,而着重分析他们较少涉及到的张之洞采纳容闳的观点试图购船密袭日本的策略及其出发点、张之洞在台湾问题上态度转变的原因等。 ②7月23日,他致电盛宣怀:“……日来情形若何?内意及傅相意若何?彼使尚在京否?”盛宣怀当日便回电:“上主战,派翁、李会议,内外臣尚合拍。惟倭势猖獗,不受调停,恐弄假成真。使未下旗”。此后,盛宣怀将前线军情悉数告知张之洞、刘坤一等后方的封疆大吏。陈旭麓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甲午中日战争》(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0页。

张之洞的人生教学文案

张之洞的人生

晚清第一功臣——张之洞 关于张之洞的传记,仔细看过,他的确也是个人物,我想早期的清流唯他一人得以幸存非偶然,后来他所建立的铁厂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内迁,可见发挥了很多年的作用,而且在一个人人贪墨的社会里,能够做点实干的事情真的很难很难,从他后来不许后人从政可以看出他实在是受够了。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晚年自号抱冰。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见其一生战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19世纪80年代从保守的清流党转化并跻身洋务派行列,1889年就任湖广总督,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期在湖北及武汉地区掀起了洋务事业的高潮,被称为洋务运动的殿军”。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局、布纱丝麻四局等军民用机器工业的兴建,新军的编练、新式学堂的开办、游学生的派遣等耸动中外的实绩,都成就于这一时期;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开放思想,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

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 以中国 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军入华,不胜不休”这在 当时是正确的主张。 毛泽东曾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 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 虽然说张之洞这些积极的做法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之洞作为当时的腐败王朝清朝的重臣和封建地主阶层代表人物,其思想里仍然具有封建落后意识,并

试论张之洞的为政之道

试论张之洞的为政之道 张之洞是一个让人产生困惑的人。阅读其在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劝学篇》,再比较其本人的所作所为,会发现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颇为令人费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张之洞,从文化生命内核这个维度对张之洞进行了人文意义上的解读,以试图理解其看似矛盾而合理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上张之洞的本来面目。 标签:张之洞;中庸;为政之道 一、令人困惑的张之洞 张之洞是一个让人产生困惑的人。阅读其在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劝学篇》,再比较其本人的所作所为,会发现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按照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解读文本、理解对象、体验生命”的思路来理解张之洞这个对象,似乎存在不少困难。说他是爱国者,为何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即将入京)之时,他和刘坤一等一道策划“东南互保”,出卖“粤汉”、“川汉”铁路权益?说他是封建王朝的卫道士,一个典型的忠君者,为何当朝廷需要他“北上勤王”时却宣布“东南互保”,置朝廷命令于不顾?再者,就忠君而言,他忠的是哪个君?是封建统治名正言顺的以光绪为代表的“帝党”之流还是对他曾有过赏识提拔之恩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之流?说他食古不化,他又主张“知变”,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文化;说他崇洋媚外,他又提出“器可变,道不可变”,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概言之,这是一个矛盾的人,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虽“盖棺”已久,但尚无“定论”。 二、张之洞的为政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一个普通的儒家士子以科举而进入官场,从不掌握实权而自命清高的“清流”到掌握朝政大权的“洋务派”,从力举和声援维新变法的开明官员到反维新、反义和团的中坚分子,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点:张之洞是一个颇识时务的人。他对时局的把握和自身利益之间的关联之间的权衡,对一个儒家士人的固有坚持与适度的变通之间的把握,无不显示出一种儒家的精神已经深深渗入他的生命内核与骨髓,我们把此种精神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语出《中庸》第二十七章,原文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认为,这是对张之洞为官处世之道的最好概括,张之洞的所有看似矛盾之处均可于此处得到解释。那么何谓“中庸”呢?从古汉语习惯“中”字前置用法,似可理解为“庸中”,表面意思即为平常之中、平庸之中。但孔子把它称为“至德”,子思称之为“圣人之德”;自宋元以后,更被视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其意绝非如此简单。我们认为,“中庸”绝不是一种无能的平庸,而是一种内敛的高明;虽是一种高明之道,但它却通过平常表现出来。这正是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 清末新政是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参见相关的综述论文,但是,在中国。或者在整个华人历史界,清末新政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非常离奇的景象,但这类事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海峡两岸的个别历史学家引用中国第一档案馆的史料,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所谓康有为和梁起超的“公车上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绝大多数华人历史学者依旧在散布谎言,有的在相关专著中继续扯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上,华人历史学者基本是儒教传人,而儒教华夷之分侵入骨髓,明明在撒谎也在所不惜,这是儒教的老传统了,儒教弟子们撒谎不认为是可耻的,而是认为在维护儒教的神圣,比如,孔子删诗,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书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儒教把持的“历史”撰写很多是假的,但儒教弟子不脸红。二是政治上的,民国的建立,以摧捧明朝贬低清朝为其基本论调,而我党是几个阶段,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等,也就是继承了孙文的革命。台湾和香港的更是维护民国的中国历史“定义”。因此,从文化和政治两方面看。今天的华人历史学界基本是在否定和丑化清代为目标。 清末新政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最伟大的事件。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过是进行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 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 1840年,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将中国带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160年来,中国屡经变革,愈挫愈勇。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凡是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几乎无不试验过,中国成了各派政治理论的试验田。政权组织形式,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是一党专政还是轮流坐庄?是虚君共和还是开明专制?等等,都经过实践的检验。

张之洞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学术论文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发展的贡献 系别:物流与信息管理系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许泳杰 学号:13101509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1年 1月 29日

摘要:张之洞是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其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功臣。 关键词:张之洞、贡献、武汉、实业、学堂 正文: 一、在战事中的贡献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无疑是正确主张 二、大办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即卢沟桥——汉口,后来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武汉三镇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军事工业基地。 他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 毛泽东曾经说过:“重工业不能不提张之洞”。1895-1913年,武汉地区有厂矿28家,仅次于上海的83家,多于天津的17家和广州的15家。资本总额1724万元,仅次于上海的2387万元,多于天津的579万元和广州的431万元,均居全国第二,武汉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此后闻名天下(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还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 (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 大家好!从古代一直到现代,有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家,也有在教育方面有独特创新的教育家。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端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教育家,他颁布了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对废除封建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颁布这个章程的这位著名教育家在其他方面,比如在清代的社会政治改革、经济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教育家就是清末的张之洞。 张之洞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在1903年11月26日,和荣庆、张百熙拟定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他在教育方面最大的贡献,也是他在教育改革方面重要的贡献。这个章程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布执行的近代学制章程,对于废除1300年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 以我们说张之洞在清末教育史上堪称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主持的这个教育改革博采了外国学制的优点。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虽然闭关锁国是当时的政策,但是也阻挡不了国外先进文化、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所以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或者在教育行业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对 西方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见识或者理解。

(二)张之洞的教育实践 这样就对传统教育的科举、书院、私塾开始实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书院、私塾、科举制度是比较盛行的,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癸卯学制的颁布实际上是把教育当中的一些形式加以改革了。这个章程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的中学学堂、学校的优点突出出来了,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中学学堂分开,设立不同的机构。高等师范和高等学堂开始分设,师范又有不同的等级,根据老师的层次,比如小学老师、中学老师、高中老师、大学老师。师范分为初级、优级这样两个级别。 初级收小学毕业生,小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到初级师范院校来学习,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在小学任小学老师,这是当时的一个改革措施。优级收初级师范毕业生和普通中学毕业生,这是培养初中老师和普通中学老师的师范院校。所以在当时高等师范和高等学堂就开始分设了,这样一个分不同层次培养教师的模式就出现了。 这个章程颁布前,全国政府主办的学校还挺少的。章程颁布之后,到1910年,官办学校,我们叫公办学校就非常多了。可见这个章程的颁布对清末的教育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学校增多了,学生就必然增多了。求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扩大,功劳应该是谁的呢?就是张之洞的。 张之洞功不可没,在1907年的时候,他被升任为学部大臣

张之洞译文

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 黄兴涛 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以往,不少学者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事。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欣赏,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1900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文本,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帝国主义分子丁题良的《花甲忆记》也选录了《劝学篇》。[①]”但有关此书被译成西文的具体情况,却未见有更多的中文记述。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该书到底有哪几种译本,它何以被译成西方文字,又究竟受到怎样的评价,却不甚了解。 《劝学篇》的法文译本出现在1898年。译者为西班牙耶稣会士管宜穆(Jerorme Tobar, 1855~1917)。管宜穆1880年来华,曾任职于耶稣会江南教区,著有《中国与外国宗教》一书,并将开封犹太人的碑文译成法文。1898年冬,他在《中法新汇报》(I'Echo de Chine)季刊上连载了《劝学篇》的法文译本。是年底,该译本在上海由东方出版社作为“东方系列”的一种正式出版。《中法新汇报》的主编在译本的序言中称,管宜穆是“最早以外国语言翻译此书”的人。就译本的独立出版而言,应当说这一说法大体不差。1908年,该译本经过修订,又出了新版。新版对初版的翻译作了提炼,有所删节,同时补充了原本所漏掉的段落,在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Henri Cordier, 1849-1925)的帮助和指导下,该书的中文原文也随译文附在了每页下端。实际上,这是一种法文和中文对照本。 在1898年的法文译本序言中,译者对张之洞的爱国和所谓“慎重改革”精神,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赏。他指出,张之洞属于那种将爱传统同爱国视为一事,传统对他们来说即意味着祖国的那一类中国人。“人们常说在中国不存在爱国主义,这是经不起检验的。”序言还把当时中国主张改革的“爱国者”分为两类:一类以康有为等为代表,“希望骤然彻底地改变一切,将帝国一下子抛在改革的路上”;另一类则以张之洞等为代表,“更加慎重,步子迈得小些,以一种更持久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其所推重的显然是后一种改革态度和方式。序中还历述了张之洞在中国的铁路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声言“很久以来,西方人已经知道应还给张之洞精神以公正的评价”了。因此,序言最后认定,“无论如何,该书是鼓舞人心的”。1908年,该译本重版后,管宜穆在序言中依然保持了此种评价,但在表述上,似更加注意介绍该书的客观影响,亦即注重该书对于西方认识近代中国改革的“中国学”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该书的文学价值。序言写道: “《劝学篇》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对它的任何赞美都是多余的。本书的作者张之洞,因其超人的才华、担负的重任及为他的祖国所做的一切而闻名遐迩。他在书中所探讨的课题,即关于中国的革新,以及他所末取的方法和提出的建议,这一切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我在此并不想谈作者那朴实、有力、引经据典而富于历史感的文笔,实际上,本文确实堪称现代文学的杰作。《劝学篇》的出现和它所产生的重大反响并不令人吃惊。它在很短的时间里多次再版,并被译成法文和英文。与此同时,一些详细介绍它和对它进行理性评论的文章,也相继在外国杂志土发表了……10年后,张之洞的《劝学篇》仍未失去其现实意义。它提醒欧洲读者注意中国在步入进步道路上的这一起点,并表明了北京政府想要达到的目标。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一些虚夸不实的改革方案所进行的修正。我们出版于1898年的译本早已销售一空,而读者们仍然渴望读到此书。因此,现决定将译文修订再版。” 如果就在杂志上开始连载的时间而言,《劝学篇》的英文翻译可能并不晚于法文。自1898

湖北与中国近代史

湖北与中国近代史 ———漫谈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近代化历程时,讲到有“四个不能忘”,其中有一句是“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主席的这一句评价充分凸显了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而正是湖北为这一改革巨擘提供了实现宏伟蓝图的沃土。 生平简介 他是清朝廷的忠臣 十五岁中解元,二十六岁中探花,从此进入宦场,并一步步成为晚清“朝廷柱石”。19 89年任湖广总督,任期十余年内,积极开展“湖北新政”,后来居上,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巨擘。他始终将“保国、保种、保教”奉为圭臬,以巩固清统治为出发点,求变革之道。他一生清廉克己,谋事为国不为私。 他是经世致用的学者 张之洞自幼酷爱读书。科举考试是打开他仕途的敲门砖,而各种雄辩的奏折是他晋升的奠基石。他出版多部有自己真知灼见的学术作品,使之广泛传播。他能够将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论化,为改革扫清道路。 稳健的改革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是他最重要的身份了。张之洞的改革规模大,改革方法合理,改革步伐稳健,改革效果显著,这些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得出的结论。 张之洞的思想 思想是人行动的指挥棒,先了解下他的思想,再来看他的改革措施。关于他的思想,从两点便可见一斑。张之洞的理论核心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句已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为许多改革家奉行。这句话来自他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原文是这样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一方面批评那些顽固派不知通,一方面批评维新派不知本。而他这种思想也为慈禧太后所接受,为他的政治生涯打好了基础。另外是他作的一首传家诗,“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津通为世用,明道守如珍。”前两句不消多说,后两句也充分体现了他的革新思想。“津通”,即要开放,知变通,这样才能处于有利地位。“明道”,即高尚的思想,当然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是始终不能丢弃的。这与“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契合的。 张之洞与湖北新政 张之洞与汉口市政改革 张之洞督鄂以前,汉口官办市政未能积极应对汉口开埠后城市面临的新形势。张之洞积极倡导改革市政,以寻求更好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设立新的市政管理机构,强化省政府对汉口市政的管理。 1899年设立夏口厅,为新的汉口市政管理机构之一。从此行政建制比以前相对独立,城市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 1904年,设立汉口警察局。警察局是一个管理职能繁多的市政机构,警察制的设立标志着汉口开始拥有一个崭新的城市社会日常控制体系。 第二,整体布局并大规模地开展汉口市政工程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