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三章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实验室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病毒核酸与抗原的直接检出以及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临床医师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综合判断可能为何种病毒感染,留取适宜的标本送检。

一、检材的采集与送检

病毒性疾病通常采集血液、鼻咽分泌液、咯痰、粪便、脑脊液、疱疹内容物、活检组织或尸检组织等。

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的,要求:

(一)尽早采取

在发病初期(急性期)采取,较易检出病毒,越迟阳性率越低。

(二)部位适宜

由感染部位采取,如呼吸道感染采取鼻咽洗漱液或咯痰;肠道感染采取粪便;脑内感染采取脑脊液;皮肤感染采取病灶组织;有病毒血症时采取血液。

(三)冷藏速送

病毒离活体后在室温下很易死亡,故采得检材应尽快送检。若距离实验室较远,应将检材放入装有冰块或干冰的空器内送检。病变组织则应保存于5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污染检材,如鼻咽分泌液、粪便等应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或庆大毒素等,以免杂菌污染细胞或鸡胚,而影响病毒分离。

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采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第一份尽可能在发病后立即采取,第二份在发病后2~3周采取。血清标本放4℃-20℃保存,试验前血清标本以56℃30分钟处理去除非特异性物质及补体。无菌性脑炎患者也可取脑脊液检测特异性lgM。

表23-1 病毒检材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关系

采取标本的时期检查病毒及其成分测定抗体

潜伏期及前驱

刚发病或急性期

恢复期及康复期

较难查见

最多查见

很难查见

未增多

未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明显增多(常超过4倍)表23-2 供病毒分离的检材

临床表现常见病毒帮助诊断有用的检材

呼吸道感染腺病毒

巨细胞病毒

流感病毒

咽试、肛拭

咽试或含漱液、尿液

咽拭或含漱液

副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合胞病毒咽拭含漱液

咽拭、粪便或肛拭

咽拭或含漱液、鼻咽洗液

出疹疾病柯萨奇病毒

巨细胞病毒

埃可病毒

EB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

粪便或肛拭、咽拭

咽拭或含漱液、尿液

粪便或肛拭、咽拭

咽拭或含漱液

病灶棉拭或吸取液、咽拭

咽拭或含漱液、尿液

咽洗液、鼻咽拭

病灶棉拭或吸取液、咽拭

脑炎虫媒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麻疹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血液、脑脊液

脑活检、脑脊液、疱疹棉拭或吸取

脑脊液、咽拭或含漱液、尿液

粪便或肛拭、咽拭、脑脊液

无菌性脑膜炎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腮腺炎病毒

脑脊髓液、粪便或肛拭、咽拭

脑脊液、粪便或肛拭、咽拭

脑脊髓液、口颊粘膜棉拭

失天或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尿液、咽拭或含漱液

咽拭或含漱液、尿液

病灶棉拭或吸取液、回拭

眼部感染腺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结膜棉拭、咽拭、肛拭

结膜棉拭、病灶棉拭或吸取液、咽

其它感染

巨细胞包涵体疾病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心包炎、心肌炎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柯萨奇B病毒

埃可病毒

尿液、咽拭

尿液、咽拭

咽拭或洗液

心包液、粪便、咽拭

心包液、粪便、咽拭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病毒的分离

病毒分离的一般程序是:

检验标本→杀灭杂菌(青、链霉素)→接种易感的动物

→出现病状

鸡胚→病变

→鉴定病毒种型

(血清学方法)

或死亡

细胞培养→

细胞病变

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血浆、血清)可直接接种细胞、动物、鸡胚;无菌组织块经培养液洗液洗涤后制成10~20%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接种;咽洗液、粪便、尿、感染组织或昆虫等污染标本在接种前先用抗生素处理,杀死杂菌。

1.细胞培养用分散的活细胞培养称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所用培养液是含血清(通常为胎牛血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的平衡溶液,pH7.2~7.4。细胞培养适于绝大多数病毒生长,是病毒实验室的常规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Primary cell culture) 用胰蛋白酶将人胚(或动物)组织分散成单细胞,加一定培养液,37℃孵育1-2天后逐渐在培养瓶底部长成单层细胞,如人胚肾细胞、兔肾细胞。原代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可用于产生病毒疫苗,如兔肾细胞生产风疹疫苗,鸡成纤维细胞产生麻疹疫苗,猴肾细胞生产脊液灰质炎疫苗。因原代细胞不能持续传代培养,故不便用于诊断工作。

二倍体细胞培养(Diploid cell cultune) 原代细胞只能传2-3代细胞就退化,在多数细胞退化时,少数细胞能继续传下来,且保持染色体数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迅速,并可传50代保持二倍体特征,通常是胚胎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如WI-38细胞系)。二倍体细胞一经建立,应尽早将细胞悬浮于10%二甲基亚砜中,大量分装安瓿贮存于液氮(-196℃)内,做为“种子”,供以后传代用。目前多用二倍体细胞系制备病毒疫苗,也用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工作。

传代细胞培养(Continous cell culture) 通常是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如Hela 、Hep-2、Vero细胞系等),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细胞生长迅速,可无限传代,在液氮中能长期保存。目前广泛用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工作,根据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选择敏感的细胞系使用。

表23-3 病毒增殖用部分细胞系及来源

细胞系名称来源

二倍体细胞系

HDCS

MRC-9

WI-38

传代细胞系Hela

Hep-2 Vero

BHK 人胚肺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人上皮细胞猴肾细胞

地鼠肾细胞

淋巴细胞培养(Lymphocyte culture)正常成熟的淋巴细胞不经特殊处理不能在体外传代培养。然而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却能在体外持续传代,这是病毒转化细胞的例证,也是分离出EBV的标志。T淋巴细胞在加入T细胞生长因

子(IL-2)后可在体外培养,为研究人类逆转录病毒(HIV、HTLV)提供了条件,HIV在T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形成多核巨细胞。

2.动物试验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常用小白鼠、田鼠、豚鼠、家兔及猴等。接种途径根据各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而定,可接种鼻内、皮内、脑内、皮下、腹腔或静脉,例如嗜神经病毒(脑炎病毒)接种鼠脑内,柯萨奇病毒接种乳鼠(一周龄)腹腔或脑内。接种后逐日观察实验动物发病情况,如有死亡,则取病变组织剪碎,研磨均匀,制成悬液,继续传代,并作鉴定。

3.鸡胚培养用受精孵化的活鸡胚培养病毒比用动物更加经济简便。根据病毒的特性可分别接种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脑内或静脉内,如有病毒增殖,则鸡胚发生异常变化或羊水、尿囊液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常用于流感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的分离培养;但很多病毒在鸡胚中不生长。

(二)分离病毒的鉴定

1.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征

(1)细胞致病作用(Cytopathogenic effect,CPE)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退形性变,表现为细胞皱缩、变圆、出现空泡、死亡和脱落。某些病毒产生特征性CPE,普通光学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上述细胞病变,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预测性诊断(表23-4)。免疫荧光(IF)法用于鉴定病毒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细胞内的病毒或抗原可被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着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斑点状黄绿色荧光,根据所用抗体的特异性判断为何种病毒感染。

表23-4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征

病毒增殖指征

CPE病毒

小RNA病毒

单纯疱疹病

腺病毒

副粘病毒HIV

非CPE病毒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风疹病毒

鼻病毒细胞园缩、单层破坏

细胞肿大变园

细胞变园堆积成葡萄状

多核巨细胞(合胞体)

红细胞吸附现象

干扰并阻止其他病毒(如ECHO病毒)的细胞致病作用

(2)红细胞吸附现象(Hemadsorption phenomenon)流感病毒和某些副粘病毒感染细胞后24-48小时,以细胞膜上出现病毒的血凝素,能吸附豚鼠、鸡等动物及人的红细胞,发生红细胞吸附现象。若加入相应的抗血清,可中和病毒血凝素、抑制红细胞吸附现象的发生,称为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这一现象不仅可作为这类病毒增殖的指征,还可作为初步鉴定。

(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phenomenon) 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以干扰另一种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增殖,这种现象叫干扰现象。前者为不产生CPE的病毒(如风疹病毒)但能干扰以后进入的病毒(如ECHO病毒)增殖,使后者进入宿主细胞不再生产CPE。

2.病毒感染性的定量测定

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 ,PFU) 测定这是一种测定病毒感染性比较准确的方法。将适当浓度的病毒悬液接种到生长单层细胞的玻璃平皿或扁瓶中,当病毒吸附于细胞上后,再在其上复盖一层溶化的半固体营养琼脂层,待凝固后,孵育培养。当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后,每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在单层细胞中产生一个局限性的感染细胞病灶,病灶逐渐扩大,若用中性红等活性染料着色,在红色的的背景中显出没有着色的“空斑”,清楚可见。由于每个空斑由单个病毒颗粒复制形成,所以病毒悬液的滴度可以用每毫升空斑形成单位(PFU)来表示。

(2)50%致死量(LD50)或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的测定本法可估计所含病毒的感染量。方法是测定病毒感染鸡胚,易感动物或组织培养后,引起50%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小病毒量,即将病毒悬液作10倍连续稀释,接种于上述鸡胚,易感动物或组织培养中,经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或鸡胚病变,如绒毛尿囊膜上产生痘斑或尿囊液有血凝特性,或易感动物发病而死亡等,经统计学方法计算出50%感染量或50%组织细胞感染量,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病毒感染性滴度。

3.病毒形态与结构的观察病毒悬液经高度浓缩和纯化后,借助磷钨酸负染及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病毒颗粒,根据大小、形态可初步判断病毒属那一科。还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病毒核酸组成、基因组织构、序列同源性比较加以鉴定。

4.血清学鉴定用已知的诊断血清来鉴定。补体结合试验可鉴定病毒科属;中和试验或血凝捣蛋制试验可鉴定病毒种、型及亚型。从病人检材中分离出病毒株,应结合临床症状,检材来源及流行季节等加以综合分析,并应注意混杂病毒、隐性感染或潜伏病毒的混淆,须用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作血清学试验,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才有意义。

三、病毒核酸及抗原的直接检出

(一)直接检出病毒核酸

1.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临床病毒学中报速诊断方法通常是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抗原,然而核酸分子杂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斑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广泛用于检测呼吸道标本,尿标本中的病毒核酸。标本滴加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病毒DNA结合到膜上,在原位进行硷变性处理后,有放射标记的已知病毒DNA片段杂并,两条单股核酸按硷基到补原则结合成双股,经放射自显影,阳性结果出现斑点状杂交信号。含轮状病毒的粪便标本经热变性处理,点到膜上,使用轮状病毒体外转录的放射标记探针做斑点杂交,敏感性高

于ELISA。肠道病毒也可用互补的DNA探针做斑点杂交。

目前核酸分子杂交不但用来检测急性病人标本中的病毒DNA,也用于检测不易分离培养的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整合感染病人标本中的病毒DNA。

2.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法。先将待检标本DNA热变性为单股DNA做为模板,加一对人工合成的与模板DNA两端各20个硷基互补的引物,在耐热DNA多聚酶作用下,使四种脱氧核苷按模板3ˊ端引物向5ˊ端延伸DNA链,经20~40个循环,可使1个拷贝的核酸扩增至106以上,经琼脂糖电泳,可见到溴化乙锭染色的核酸条带,扩增片段的大小取决于两引物的间距。此法较核酸杂交敏感、快速,已用于肝炎、AIDS、疱疹病毒感染诊断,尤其适用于不易分离培养及含量极少的病毒标本,有较大应用前景。

(二)直接检测病毒抗原

1.免疫荧光(IF)技术如前所述IF可用于细胞培养病毒的鉴定,也适用检测临床标本中病毒抗原,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先用特异性抗体与标本中抗原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从而间接识别抗原。可取咽喉脱落细胞,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抗原;取病灶刮片或脑活检标本,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取尿沉渣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等。近年来使用单克隆抗体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免疫酶法(IEA)原理与应用范围同免疫荧光技术,IEA是用酶(通常是过氧化物酶)取代荧光素标记抗体,酶催化底物形成有色产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不需荧光显微镜,便于推广使用。

3.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有竞争RIA和因相RNA二种方法。竞急RIA 是同位素标记的已知抗原与标本中未标记的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特异性抗体的试验,将形成的复合物分离出来,用放射免疫检测仪测定放射活性,同时与系列稀释的标准抗原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出待检抗原的浓度。因相RIA是用特异性抗体包被因相以捕获标本中的抗原,然后加入放射性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测定放射活性,得知抗原的量。RIA是最敏感的方法,已用于测定粪便中甲肝病毒、轮状病毒抗原及血液中乙肝病毒抗原。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先将特异性抗体包被(吸附)到塑料微培板孔中以捕捉标本中相应抗原,然后加入酶标特异性抗体,相应抗原被夹在抗体之间,当加入酶的底物后显色,显色程度直接反映了标本中病毒抗原的量。因其敏感性接近RIA,又不接触放射性物质,已被多数实验室采用。

此外,对难以分离培养,形态特殊且病毒数量较多的标本,可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法直接观察,是一种快速诊断与鉴定病毒的方法,如轮状病毒、乙肝病毒。

四、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病毒感染后通常诱发针对病毒一种或多种抗原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效价升高或lgM抗体出现有辅助临床诊断的价值。

(一)补体结合试验(CF)CF分二个阶段:1.抗原与抗体(一个为已知,一个为待检)混合,加入定量补体,若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则补体被消耗;2.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溶血素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若补本已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完全结合,没有剩补体存在,那么绵羊红细胞不会溶血,结果为阳性,说明待检标本中有特异性存在,出现阳性结果时血清标本最高稀释度为抗体的效价。反之为阴性结果。由于补体结合抗体产生早,消失快,适于诊断病毒近期感染。(表23-5)。

取血时期

血清稀释倍数及试验结果

抗体效价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发病2~3内血清发病2~3周后血清+

+

+

+

+

+

-

+

-

+

-

-

-

-

1:8

1:32*

*此例的抗体效价升高4倍,有诊断意义。

(二)中和试验(NT)在活体或活细胞内测定病毒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致病力的试验。试验时:①须先测出病毒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②随即取活病毒与被试血清按不同比例混合,放置1~2小时让其充分中和;③将病毒与血清混合液注入各组动物、鸡胚或组织细胞培养管内培养;

④根据动物、鸡胚死亡数或细胞病变的管数,计算出百分比(%),然后再计算这些试验对象中的半数免于死亡或免于致病所需要的最少量血清(或最大量的病毒),就是该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称为50%终点的中和效价)。诊断病毒性疾病时,须取病人双份血清同时做对比试验,病后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也必须超过病初血清4倍以上,才能确诊(表23-6)。用此法鉴定病毒时,须将病毒分别与免疫血清及血清正常血清(对照)混合做对比试验,免疫血清比正常血清多中和50~100倍剂量的病毒,才能断定是该病毒。、

表23-6 病人双份血清的病毒中和试验结果(组织细胞培养的中和试验)

试验病毒(用100个TCLD50)①病人血

清(取血

时期)

活病毒+稀释血清对细胞致病

50%终点血清

中和抗体效价

③(血清稀释

倍数)

1:5 1:10 1:20 1:40 1:80

1:

160

甲病毒病初(2

日)

0000 00++ ++++ ++++ ++++ ++++ 10(1:10)病后(20

日)

0000 0000 0000 0000 00++ ++++ 80(1:80

说明:①TCID5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

②每种稀释度接种4支组织细胞培养管;0=未出现细胞致病作用;+=出现细胞致病作用。

③此例的病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比病初血清增高8倍,有诊断意义。

病毒中和抗体的特异性高,持续时间久,以往受显性或隐性感染后,血中可长期存在中和抗体,所以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免疫水平研究,但因试验方法繁杂,耗用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较多,故一般不作常规使用。

(三)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T)某些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脑炎病毒等)能凝集红细胞,而抗体与这些病毒结合后却能阻止它们的凝集,若双份血清有≥4倍以上滴度增高,也可用于诊断这类病毒感染。本法简便、快速、经济、特异性高,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等。

(四)lgM捕捉ELISA特异性lgM出现于病毒感染的早期或病毒感染的活动期,因此可从急性期病人单份血清中检出特异性lgM,这是病毒感染实验室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实验中先用u链血清包被微培板孔,用以捕捉血清标本中的lgM类抗体,再加入特异性病毒抗原及酶标抗体以证实特异性lgM的存在。现已广泛用于病毒病的早期诊断。在先天性感染中,lgM检测有特殊意义,因l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发现抗病毒lgM提示为宫内感染。

第二节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免疫预防

(一)人工自动免疫

1.减毒活病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s)选用抗原性与野毒株一致而稳定无毒或显著减毒的活病毒突变株做为疫苗。可筛选自然减毒株,或在多种宿主中连续传代培养诱导出减毒株。接种活病毒疫苗近似自然感染,在宿主中可繁殖,仅接种一次便可较长时间刺激抗体产生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并可产生局部抗体。目前推荐使用的减毒活病毒疫苗见表23-7。

表23-7 预防人类病毒性疾病的疫苗

疾病疫苗来源病毒状态

使用方法

脊髓炎质炎麻疹

腮腺炎

风疹

乙型肝炎乙型脑炎狂犬病人二倍体细胞系

鸡胚细胞培养

鸡胚细胞培养

鸭胚或人二倍体细胞

血源纯化HBsAg、酵母表达

重组HBsAg

地鼠肾细胞培养

地鼠肾或人二倍体细胞

减毒活病毒株

减毒活病毒株

减毒活病毒株

减毒活病毒株

病毒亚单位

灭活病毒

灭活病毒

口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活疫苗的不利之处在于:①在接种者体内增殖中有恢复毒力的潜在危险性;

②野毒株感染可干扰疫苗株的免疫效果;③老年人、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④保存期、有效期有限。

目前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减毒活疫苗,如使用无毒的牛痘苗病毒作载体,将期望表达的外源基因插入,构建成重组痘苗病毒,发展为安全有效的多价

减毒活毒疫苗。现已构建出表达HBSAg、HSV-gD、HIV-gp120等重组痘苗病毒,动物试验安全有效。

2.灭活病毒疫苗(Killed virus vaccines)将纯化的病毒用甲醛处理灭活其感染性,而不损伤病毒结构蛋白,做为一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完整的病毒,可诱生循环抗体,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应注意的是:①制备中确保无残留的活病毒;②加强免疫或后续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对外源性蛋白质的超敏反应;③对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病毒病预防效果不佳,不能产生足够的局部免疫力;④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较差。

3.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s) 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囊膜或衣壳的蛋白质亚单位,除去核酸而制成亚单位疫苗。目前用基因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经纯化制备出亚单位疫苗。在酵母菌中表达的HBSAg已投放市场。

(二)人工被动免疫

常用免疫制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病人恢复期血清、胎盘(两种)球蛋白及细胞免疫有关的转移因子等。常用于甲肝、麻疹及脊液灰质炎的紧急预防,可使病情减轻或不出现症状。

二、药物治疗

(一)化学疗剂

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少特效治疗药物,原因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凡能杀死病毒的药物,同时多对宿主细胞也有损害。随着分子病毒学研究的进展,目前能对药物抑制作用的确切靶位作出鉴定。理论上,病毒复制的任何环节均是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位。现已发现一些药物有治疗价值,允许使用的有无环鸟苷,金刚胺、碘苷、三氟尿苷、腺苷、病毒唑、叠氮胸苷等,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且或多或少有细胞毒性作用。

1.核苷类似物

无环鸟苷(Acycloguanosine, Acyclovir)为脱氧鸟苷的类似物,该药被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借助病毒DNA多聚酶,掺入病毒DNA中,阻断DNA链的延伸。对编码TK的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治疗作用,而对不编码TK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不敏感。磷酸化的无环鸟苷对宿主细胞DNA多聚酶亲和力较低,较少影响宿主细胞。已用于治疗原发性疱疹性角膜炎,但对复发性疱疹损伤治疗效不佳;全身用药可预防潜伏感染的复燃,对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病人的活动性疱疹感染也有治疗作用。此外,与无环鸟苷类似的甲基鸟嘌呤衍生物丙氧鸟苷(Ganciclovir ,dihydroxypropoxymethyl guanine, DHPG) ,体外实验表明对巨细胞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巨细胞病毒严重感染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机理不详。

叠氮胸苷(Azidodeoxythymidine, AZT) 为合成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阻断前病毒DNA合成,从而抑HIV的复制。HIV逆转录酶对该药的敏感性较细胞DNA多聚酶高100倍,对AIDS病人有治疗作用,但该药有较多毒付作用,包

括骨髓抑制,停药后可恢复。

阿糖腺苷(Adenine arabinoside, ara-A) 为腺嘌呤的衍生物,作用机理不详,可能是抑制病毒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对细胞的毒性较阿糖胞苷小。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局部治疗,静脉给药对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感染疗效明显,疱疹性脑炎如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ara-A 效果明显。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血像不正常、静脉炎。允许在体内使用是因为在治疗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宽的范围。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 ara-A静脉滴注,未发生严重的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

碘苷(Iododeoxyuridine,IDU ) 又称疱疹净,为尿嘧啶的类似物,抑制疱疹病毒TK并可掺入病毒DNA中,同时也影响宿主细胞DNA合成。临床上用于HSV 角膜损伤的局部治疗,是最早使用的抗病毒药物。

三氟尿苷(Trifluridine) 作用机理同磺苷。局部用药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对耐碘苷的疱疹病毒株有效。

病毒唑(Ribovirin virozole) 又称三氮唑核苷,结构与鸟苷类似,是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活性,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体外试验表明对多种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小颗粒气溶胶施放装置用于治疗流感,也允许以气溶胶形式治疗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静脉用药已证明对拉沙病毒感染有效。主要副作用是贫血,停药后可恢复。

2.其他类型抗病毒药物

金刚胺(Amantadine)一种合成胺,阻断甲型流感病毒吸附或脱壳。预防性用药后有明显保护作用,但对乙型流感及其他病毒无效。金刚乙胺(Rimantadine)为金刚胺的衍生物,活性相似,但较少出现失眠、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三)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

许多中草药对病毒性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或直接抑制病毒增殖,或通过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各类较多,如:板兰根、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黄芩、紫草、贯众、大黄、菌陈、虎杖等,有待深入研究与开发。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17025 2017)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 17025:2017)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competence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018 年 09 月 01 日实施

前言 本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本准则包含了实验室能够证明其运作能力,并出具有效结果的要求。符合本准则的实验室通常也是依据GB/T 19001(ISO 9001, IDT)的原则运作。实验室管理体系符合GB/T 19001的要求,并不证明实验室具有出具技术上有效数据和结果的能力。 本准则要求实验室策划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应对风险和机遇是提升管理体系有效性、取得改进效果、以及预防负面影响的基础。实验室有责任确定要应对哪些风险和机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使用本准则作为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基础。为支持特定领域的认可活动,CNAS 还根据不同领域的专业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特定领域应用说明,对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释,但并不增加或减少本准则的要求。 申请CNAS 认可的实验室应同时满足本准则以及相应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准则的附录是资料性附录,不构成要求,旨在帮助理解和实施本准则。 在本准则中使用如下助动词: ——“应”表示要求; ——“宜”表示建议; ——“可”表示允许;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注”的内容是理解要求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化验室三废处理 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总称。又可称为“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其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有些还是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如果不进行处理随意排放,将会污染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若将其回收利用,还可改善环境卫生。 目前我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为了防止污染,保护环 境,实验室也在加强对三废的处理。根据国家发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八号)、《危险废弃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01年12月28日国标GB18591 200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4号令)的有关规定,汇集一些实验室常见三废的处理方法。我们所提废弃物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废弃物。 一、处理原则 根据实验室废弃物的特点,应做到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处理方法应简单易操作,处理效率高,不需要很多投资。 1.化验室废气的处理及排放 对于无毒害气体,我们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气体,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处理。 1.1汞蒸气的处理和排放 (1)对贮存的液态汞,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应在汞液 面上覆盖化学液体,如甘油、50g/L硫化钠(Na2S?9H2O溶液,

无条件时可选择用水覆盖。 (2)对于溅落的汞(如打碎水银温度计、水银压力计等)撒硫磺粉或200g/L的三氯化铁溶液(每平方米使用300m— 500mL),使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干后扫除。 1.2其它废气的处理和排放 (1)化验室的少量废气(主要有盐酸蒸气、硝酸蒸气、硫酸酸雾、有机物蒸气、溴蒸气、氨蒸气等)应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被空气稀释。 (2)产生的毒气量大时必须经过吸收处理,然后才能排出,例如:对于碱性气体(如NH3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对于酸性气体(如SO2 NO2 H2S等)用回收的废碱进行吸收处理。另外,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大的气体,只要 找到合适的溶剂,就可以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3)对某些数量较少,浓度较高的有毒有机物可于燃烧炉中供给充分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废渣的处理 分析检验产生的一般废渣(如纸屑、木片、碎玻璃、废塑料等)直接排往实验室垃圾桶。 废液处理产生的沉淀以及其它有害固废物转交指定管理人员妥善保管。 废液通过集中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应按危险物品进行安全处置或统一妥善保管。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一) ●考点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常见病毒的感染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 【内容讲解】 第一节概述 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极小,可通过细菌滤器,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仅含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外被蛋白质衣壳或还有包膜。 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在临床微生物感染中,近75%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形态结构 1.大小和形状: 大小:测量单位用纳米表示,一般在20-300nm之间。 形态大致可分为: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弹形、砖形、蝌蚪形等。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 2.结构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病毒的增殖 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

以特殊的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增殖。 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 组装与成熟、释放6个阶段。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 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环境不利于它的复制,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不能组装和释放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缺陷病毒: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干扰现象:当两种不同的病毒或两株性质不同的同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6: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噬菌体 以细菌、真菌等为宿主,能引起细菌等裂解的病毒。 噬菌体特异性识别细菌表面受体,可用于进行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两种后果: 溶菌周期和溶源性周期。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措施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实验室排污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由于其排污比较分散,排污量小,而且成分复杂,一般不采用工业化的处理方法。根据排污特点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特制定化学实验室的“三废”处理措施。 1、废气 (1)对可能产生毒害性较小的气体的实验,放在通风橱内操作、废气通过排气管道稀释排放到高空大气中。 (2)可能产生毒害性较大的气体的实验,通过吸收瓶吸收转化处理,稀释排放。如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氯气Cl2、硫化氢H2S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2、废液 (1)废酸、废碱采用中和方法,用水稀释后排入污水管道。 (2)一般盐溶液直接排放,含有有害离子的盐溶液进行化学法转化处理后稀释排放。贵重金属离子的溶液,采用还原法处理后回收。 含氰化物的废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10 以上,再加入3% 的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CN—含量高的废液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先用碱调至pH值大于10,再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在pH10以上加入使CN—氧化分解。 含汞盐的废液: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调至pH8~10,然后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将水中的悬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中的含汞量降到0.02mg·L-1以下,可直接排放。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铬废液量较大的是废铬酸洗液,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继续使用。方法是:先在110~130℃下不断搅拌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后,冷却至室温,缓缓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1000mL中加入10g左右,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注意不要加过量),边加边搅拌,然后直接加热至有三氧化硫出现,停止加热。稍冷,通过玻璃砂芯漏斗过滤,除去沉淀,冷却后析出红色三氧化铬沉淀,再加适量硫酸使其溶解即可使用。少量的洗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将废渣埋于地下。 含砷废液:①加入氧化钙,调节pH 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或调节pH10 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熔、低毒的硫化物沉淀。②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含铅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含镉废液的处理: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17025实验室认可准则

SO17025/实验室认可目录一实验室认可的意义6 1. 什么是实验室认可?6 2. 在实验室认可活动中的实验室有什么涵义? 6 3. 实验室的顾客有哪些? 7 4. 我国为什么要推行实验室认可? 7 5. 与实验室认可有关的组织有哪些?8 6. 使用认可实验室如何有益于政府?9 7. 认可实验室是如何得到国际承认的?9 8. 实验室为什么要申请认可?10 9. 实验室是否需要申请多重认可?11 10. 实验室申请认可需满足什么条件?11 11. 实验室认可是完全自愿的吗?12 12. 认可和认证有什么不同?12 13. 实验室认可和ISO9000 认证有什么关系?13 14. 实验室认可对全球测量一致性起什么作用?14 15. 实验室认可和合格评定有什么关系?14 二质量要素的理解16 16. 为什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6 17. 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在实验室中各担负哪些职责?16 18. 纠正措施的实施由技术管理层负责,还是质量主管负责?16 19. 质量主管是否应对检测/校准质量承担领导责任?17 20. 在检测/校准活动中,实验室员工应对顾客的什么信息承担保密责任?17 21. 如何绘制组织结构图?18 22. 实验室可分配的资源和可使用的权利有哪些?18 23. 什么是二级法人的实验室?19 24. 二级法人的实验室如何做到质量活动的公正性?19 25. 组织结构的功能是什么?20 26. 如何进行实验室的组织设计?20 27. 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什么?21 28. 实验室如何加强质量管理?22 29. 监督员如何实施日常质量监督?22 30. 质量管理部门和监督员的工作有何不同?23 31. 怎样做到“足够的”监督?23 32. 监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

1目的P URPOSE 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即实验室“三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SCOPE 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废弃物的标示、储存、收集、处理、资料的建立等。 3责任RESPONSIBILITY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配备“三废”处理所需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及批准相关措施和规定;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三废”处理的具体方案及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 安全员负责具体处理实验室产生的综合废料,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废”处理。 4程序PROCEDURE 4.1实验废弃物的产生 4.1.1检测人员进行各项实验时应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数量,并依实验废弃 物管理作业规范做好分类、收集等工作,并尽可能考虑处理成本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4.1.2实验废弃物包含 :①化学品空容器,②过期与报废化学品,③研究、试验等产生的 化学废弃物,④沾染化学品的实验器皿、耗材等废弃物,⑤化学废气⑥生物样品废弃物。 4.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标示及暂储存 4.2.1实验废弃物除洗涤用的低浓度废液之外,均不得倾倒于水槽,应妥善收集、标示交 仓库统一保存和处理。 4.2.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4.2.2.1实验废弃物应依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具兼容性的实验废弃物应分别收集 储存; 4.2.2.2兼容性:实验废弃物与容器、材料接触,或两种以上实验废弃物混合,不应发 生下列效应:产生热,产生激烈反应、火灾或爆炸产生可燃性流体或有害流体,造成容器材质劣化;产生可燃、有毒气体。 4.2.2.3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弃物由检测人员分类收集,根据废弃物类别分别倾倒于实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 17025:2005)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六月

目录 前言 (2)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管理要求 (4) 4.1 组织 (4) 4.2 管理体系 (5) 4.3 文件控制 (6)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7)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8)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9) 4.7 服务客户 (9) 4.8 投诉 (9)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10) 4.10 改进 (10) 4.11 纠正措施 (10) 4.12 预防措施 (11) 4.13 记录的控制 (11) 4.14 内部审核 (12) 4.15 管理评审 (13) 5 技术要求 (13) 5.1 总则 (13) 5.2 人员 (14)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15)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16) 5.5 设备 (19) 5.6 测量溯源性 (21) 5.7 抽样 (23) 5.8 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24) 5.9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25) 5.10 结果报告 (25) 附录 ISO/IEC 17025与 ISO9001:2000 的条款对照 (30) 参考文献 (32)

前言 本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本准则包含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为证明其按管理体系运行、具有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所必须满足的所有要求。同时,本准则已包含了ISO 9001中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检测和校准服务有关的所有要求,因此,符合本准则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也是依据ISO 9001运作的。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的要求,并不证明实验室具有出具技术上有效数据和结果的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准则,也不意味其运作符合ISO 9001的所有要求。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使用本准则作为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基础。为支持特定领域的认可活动,CNAS还根据不同领域的专业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特定领域应用说明,对本准则的通用要求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释,但并不增加或减少本准则的要求。 申请CNAS认可的实验室应同时满足本准则以及相应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准则的附录是信息性的,不是要求,旨在帮助理解和实施本准则。

第五节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第二章病毒 第五节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畜禽病毒性传染病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疫病,给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除少数如绵羊痘等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变作出诊断外,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的确诊,必须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诊断,以确定病毒的存在或检出特异性抗体。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和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一样,都需要在正确采集病料的基础上进行,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包涵体检查、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的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试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等。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病毒病病料采集的原则、方法以及保存运送的方法与细菌病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方法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病毒材料的保存除可冷冻外,还可放在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保存,液体病料采集后可直接加入一定量的青、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以防细菌和霉菌的污染。 二、包涵体检查 有些病毒能在易感细胞中形成包涵体。将被检材料直接制成涂片、组织切片或冰冻切片,经特殊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这种方法对能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包涵体的形成有个过程,出现率也不是100%,所以,在包涵体检查时应注意。(能出现包涵体的重要畜禽病毒见表2-3) 表2-3 能产生包涵体的畜禽常见病毒 病毒名称感染范围包涵体类型及部位 痘病毒类 狂犬病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副流感病毒III型 马鼻肺炎病毒 鸡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人、马、牛、羊、猪、鸡等 狼、马、牛、猪、人、猫、羊、 禽等 犬、猫、猪、牛、羊等 牛、马、人 马属动物 鸡 鸡 嗜酸性,胞浆内,见于皮肤的棘层细胞中 嗜酸性,胞浆内,见于神经原内及视网膜的神经节 层的细胞中 嗜酸性,核内,见于脑、脊椎旁神经节的神经原中 嗜酸性,胞浆及胞核内均有,见于支气管炎、肺泡 上皮细胞及肺的间隔细胞中 嗜酸性,核内,见于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肺间 隔细胞、肝细胞、淋巴结的网状细胞等 嗜酸性,胞浆内,见于支气管上皮细胞中 嗜酸性,核内,见于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中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病料接种动物、禽胚或组织细胞,可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供接种或培养的病料应作除菌处理。除菌方法有滤器除菌、高速离心除菌和用抗生素处理三种。如用口蹄疫的水疱皮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时,将送检的水疱皮置平皿内,以灭菌的pH7.6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数次,并用灭菌滤纸吸干、称重,剪碎、研磨制成1∶5悬液,为防止细菌污染,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IU,链霉素1000μg,置2~4℃冰箱内4~6h,然后用8000~10000r/min速度离心沉淀30min,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12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学习要点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检材的采集与送检 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原则是:①早期取材;②注意无菌操作;③正确处理含菌标本;④低温保存与尽快送检。 2.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动物接种 (2)鸡胚接种 (3)组织培养: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系 (4)病毒增殖的指标:①细胞的变化;②红细胞吸附;③干扰现象;④培养基pH改变。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1)中和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 (3)血凝抑制试验 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1)形态学检查法:光学显微镜检查法;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2)免疫学检查法:检查病毒抗原;检查病毒特异性IgM (3)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病毒感染的预防 (1)人工自动免疫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①灭活疫苗;②减毒 活疫苗;③基因工程疫苗;还有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2)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动物免疫血清、人血清丙 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2.抗病毒治疗 (1)抑制病毒穿入与脱壳金刚烷胺

(2)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核苷类化合物(疱疹净、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病毒唑、 叠氮脱氧胸苷、拉米呋啶等);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沙喹纳伟、英迪纳伟等);IFN及其诱生剂等。 (3)免疫制剂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治疗性疫苗等。 (4)抗病毒中草药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倍体细胞 2.细胞病变效应 3.红细胞吸附试验 4.血凝抑制试验 5.减毒活疫苗 6.灭活疫苗 二、选择题 A1型题 1.从患者体内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的错误 ..做法是: A.在发病早期采集 B.选取正确部位取材 C.标本冷藏 D.标本尽快送实验室 E.疾病恢复期取材 2.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 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 3.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 4.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A.抗毒素 B.抗病毒化学疗剂 C.中草药 D.疫苗 E.抗菌药物 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抗原 B.人工被动免疫不能用于治疗

CNAS-RL01:2011《实验室认可规则》

CNAS-RL01 实验室认可规则 Rule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i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实验室认可规则 1 前言 1.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开展认可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权威信誉、廉洁高效。1.2 认可规则是CNAS认可工作公正性和规范性的重要保障,CNAS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章程》制定本规则。 1.3 本规则规定了CNAS实验室认可体系运作的程序和要求,包括认可条件、认可流程、申请受理要求、评审要求、对多检测/校准场所实验室认可的特殊要求、变更要求、暂停、恢复、撤销、注销认可以及CNAS和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 2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CNAS和检测实验室、校准实验室认可活动相关方应遵循的程序规则。 3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3.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章程》 3.2 ISO/IEC 17011 《合格评定—认可机构通用要求》 3.3 CNAS-R01 《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3.4 CNAS-R02 《公正性与保密规则》 3.5 CNAS-R03 《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规则》 3.6 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 3.7 CNAS-RL03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收费管理规则》 3.8 CNAS-RL04 《港澳台及国外机构受理政策》 3.9 CNAS-CL06 《量值溯源要求》 3.10 CNAS-CL07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 3.11 CNAS-CL31 《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52: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CN A NAS-C Applicat Compe CL01《ion of C etency o 中C 《检测和应NAS-CL f Testing 国合格评 NAS-C 和校准应用要L01《Ac g and C 评定国家CL52 准实验要求 ccreditat Calibratio 家认可委室能力tion Crite on Labor 员会力认可eria for ratories 可准则》the 》 》

前言 本文件旨在明确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相关条款的具体实施要求。当本文件中对特定条款的要求与专业领域的应用说明不一致时,以专业领域应用说明的要求为准。 本文件作为实验室认可的强制性要求文件,与CNAS-CL01同步应用。 本文件中的条款号与CNAS-CL01相对应,因此并不连续。 本文件是2014年首次制定。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4.1 组织 4.1.1 实验室或其母体机构应是法定机构登记注册的法人机构,一般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社会团体法人。 a) 实验室为独立注册法人机构时,认可的实验室名称应为其法人注册证明文 件上所载明的名称;实验室为注册法人机构的一部分时,其认可的实验室 名称中应包含注册的法人机构名称。政府或其他部门授予实验室的名称如 果不是法人注册名称,不能作为认可的实验室名称。 b)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机构时,检测或校准业务应为其主要业务,检测或校准 活动应在法人注册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 c) 实验室是某个组织的一部分时,申请的检测或校准能力应与法人机构核准 注册的业务范围密切相关。 4.1.4 当实验室所属的机构还从事检测或校准以外的活动时,实验室质量手册中不仅应明确实验室自身的组织结构,还应明确母体机构的组织结构图,显示实验室在母体机构中的位置,并说明母体机构所从事的其他活动。 4.1.5 g) 实验室应关注对人员的监督模式,确定可以独立承担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可以通过质量控制结果(见CNAS-CL01中 5.9条款),包括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等方式对人员实施监督,做好监督记录并进行评价。监督人员应有相应的检测或校准能力。 4.1.5 h)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可以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也可以由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管理层,其技术能力应覆盖实验室所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 4.2 管理体系 4.2.1 如果实验室是某个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的管理体系已覆盖了实验室的活动,实验室需将该组织管理体系中有关实验室的规定予以提炼和汇总,形成针对实验室活动的质量手册和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果针对实验室建立单独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还应覆盖所有为支撑体系运作的所有相关部门,质量手册应由对实验室和相关部门承担管理职责的该组织的负责人批准。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4.1 必要时,实验室应给客户提供充分说明,以便客户在申请检测或校准项目时能更加适合自身的需求与用途。

ISO17025-CNAS-CS01实验室认可准则新员工培训试题参考答案(最全面版)

实验室认可培训试题参考答案 1、我所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什么? 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2、请解释质量方针。 科学——科学是本单位一贯遵守的原则,全体人员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检测技能与管理水平,确保检测操作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结果可靠; 准确——认真执行作业程序,严格控制检测过程,准确度满足检验要求; 公正——保护客户的技术所有权,独立诚实地开展检验; 高效——承诺的各项服务到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3、为什么制定公正性声明? 为保证本单位检测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4、如何建立管理体系? 根据准则要求与单位情况,编写质量体系文件,建立组织机构,配备充分的人力资源,按照准则与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做好记录。 5、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层次:质量手册;第二层次:程序文件;第三层次:作业指导书;第四层次:记录表格,以及有关规章、标准、检测/校准方法、图纸、软件、规范、规程等。 6、业务受理员在受理客户委托时应做哪些工作? 送样检测的常规例行任务由客户以委托书形式提出,由业务受理员负责评审,并通过填写《产品质量检测委托书》予以确认,如委托的检测任务不能确定能否承担,则报知相关检测室,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在委托书上签署意见。业务受理员负责对送检样品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验收,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并负责将样品及其资料传递到检测室。 7、客户要求参观时应如何处理? 接到客户的参观请求后,应报分管所长批准,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参观与其有关的检测工作。 8、供应商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提供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工作的服务商;提供计量检定或校准的服务商。 9、培训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人员培训的内容应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与检测专业技术知识两方面。 10、如何做好培训有效性评价? 评价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监督评价来实施,如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观察、内部或外部审核等来证明人员的能力,进而证明人员培训的有效性。 11、什么叫纠正和纠正措施? 纠正和纠正措施是不同的,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什么叫预防措施?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我系实验室承担着学院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等化学实验及生化、微生物等生物类实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物(特别是化学实验),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实验室“三废”排放的特点和现状,本着适当处理、回收利用的原则,处理实验室“三废”。 1.废气 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稀释后排至室外,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然后才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被吸收后排出。 2.废液 一般无机废液: 我们根据废液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密闭存放;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贮存时间不太长,贮存数量也不太多;存放地有良好通风。将废液pH值调节为3~4,再加入铁粉,搅拌30min,用碱调pH值至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清液可排放,沉淀物以废渣处理。废酸、废碱液通过酸碱中和。 对有机溶剂废液根据其性质尽可能回收。 废有机溶剂的回收与提纯: 从实验室的废弃物中直接进行回收是解决实验室污染问题的有效方 法之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一般毒性较大、难处理,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来看,采取积极措施回收利用。回收有机溶剂通常先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将洗涤后的有机溶剂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加以精制、纯化,所得有机溶剂纯度较高,可供实验重复使用。 2.1石油醚 先将废液装于蒸馏烧瓶中,在水浴上进行恒温蒸馏,温度控制在81±2℃,时间控制在15~20min。馏出液通过内径25mm、高750mm玻璃柱,

内装下层硅胶高600mm,上面覆盖50mm厚氧化铝(硅胶60~100目,氧化铝70~120目,于150~160℃活化4小时)以除去芳烃等杂质。重复第一个步骤再进行一次分馏,视空白值确定是否进行第二次分离。经空白值(n=20)和透光率(n=10)测定检验,回收分离后石油醚能满足质控要求,与市售石油醚无显著性差异。 2.2乙醚 先用水洗涤乙醚废液1次,用酸或碱调节pH至中性,再用0.5%高锰酸钾洗涤至紫色不褪,经蒸馏水洗后用0.5%~1%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以除去过氧化物,最后用蒸馏水洗涤2~3次,弃去水层,经氯化钙干燥、过滤、蒸馏,收集33.5~34.5℃馏出液,保存于棕色带磨口塞子的试剂瓶中待用。由于乙醚沸点较低,乙醚的回收应避开夏季高温为宜。对于某些数量较少、浓度较高确实无法回收使用的有机废液,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经中和至近中性(pH=6~9)时才排放。对一些颜色较深的液体我们采取循环使用等方法,来节约试剂减少污染. 3. 含汞、铅、镉、砷、铜等重金属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对实验室内小量废液的处理参照以下方法。 3.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撒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或极谱分析操作不慎将汞撒落在实验台、地面上等)必须及时清除。用滴管、毛笔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的薄铜片、粗铜丝将撒落的汞收集于烧杯中,并用水覆盖。撒落在地面难以收集的微小汞珠应立即撒上硫磺粉,使其化合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升高锰酸钾溶液中加5mL浓盐酸),过1~2h后再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干后再清除干净。应当指出的是,三氯化铁水溶液为对汞具有乳化性能并同时可将汞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的一种非常好的去汞剂,但金属器件(铅质除外)不能用三氯化铁水溶液除汞,因金属本身会受这种溶液的作用而损坏。 如果室内的汞蒸汽浓度超过0.01mg/m3,可用碘净化,即将碘加热或自然升华,碘蒸汽与空气中的汞及吸附在墙上、地面上、天花板上和器物上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三废处理规定 编号:RCCDC-HF002- 2014 1为了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和染菌器材处理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的健康相关产品、生物样品、中毒样品、终止保存的菌(毒)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实验废弃物等。本制度也适用于可重复使用的染菌器材的处理。 3实验室废弃物采取分类收集处置的原则,由产生废弃物的科室、技管科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管理。 4各类废弃物的处理 4.1各类食品、饮用水、卫生用品等检验后其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虽不符合但其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按体系文件规定的保存期满后,液体类经稀释后由下水道排放,固体类经毁形后按生活垃圾倾倒在中心集中的垃圾存放地,统一清运处理。 4.2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医疗废物,按下列方法处理: 4.2.1所有污染材料应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中高压灭菌。 4.2.2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应分类收集,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且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2.3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和病毒阳性标本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4染菌玻璃试管、玻璃吸管、滴管、镊子等:经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后,对试管进行清洗、晾干。 4.2.5染菌的一次性平皿、移液头等:经煮沸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4.2.6病毒类病源性培养物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ISO17025实验室认可准则--考核试卷

包 , ISO17025 实验室认可准则考核试卷 姓名: 工作部门: 考试地点: 培训时间: 阅卷人签字 考试时间: 评语 合格 □ 有缺陷 □ 不合格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问答题 总分 一. 多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 45 分) 1.ISO/IEC17025-2005规定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括使用 所进行的测试和校准。 ①标准方法; ②非标准方法; ③实验室制定的方法。 2.取样记录必须包括 。 ① 取样人的识别; ②取样程序; ③环境条件(若有关) 3.如果实验室的工作要偏离测试和校准方法则只要在这种偏离已经 后才允许存在。 ① 被文件化; ②经过技术验证经过批准;③ 被客户认可。 4.如果经评价认为实验室的不符合工作 时,必须立即运行纠正措施程序。 ① 比较严重; ②可能再次发生; ③对实验室的运行与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 5.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必须由 的人员承担。 ① 经过培训; ② 具备资格;③ 尽可能独立与被审核活动。 6.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层全面负责 。 ① 技术工作; ② 所须资源供应;③ 体系管理工作。 7.实验室采取纠正措施必须 入手。 ① 纠正错误; ②调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③ 确定有关人员的责任。 8.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必须有 批准发布。

认 ( ( 任 ( ( ① ② 主要管理者; ②实验室主任;③ 实验室的上级领导。 9.除非 ,否则实验室要为分包的工作向客户负责。 ① ② 客户指定分包方; ②管理机构指定分包方;③ 分包方愿意承担责任。 10.实验室采取纠正措施的力度必须与 相适应。 ① ② 问题的严重性;② 问题的危险性; ③实验室管理者的要求。 ① ② 停止使用; ②单独放置或加贴明显的停用标签或标记;③立即清理出实验室。 二. 三. 判断题(每题1 分,共 35 分) 1.实验室的客户可以依据本认可准则对实验室能力进行确( 。 ) 2.实验室的运作应符合有关规定和安全要求。 ) 3.实验室本身必须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 4.实验室的质量手册中必须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经理的作用和责( 。 ) 5.实验室的作废文件必须销毁,不得保留。 ) 6.实验室必须事先将分包协议书面通知客户。 )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沂南县卫生防疫站 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 1.定义: 腐蚀性(Corrosive):在接触人体组织后可造成肉眼可见损伤的任何物质。 锐利物(Sharps):能够造成刺透或撕破的废物。此类废物包括针、刀、玻璃或塑料碎片。 废物(Waste):使用者不再使用的一切物质。可产生于生物活动、日常生活或科研活动。 2.化学废物安全处理:本章所涉及的废物因其化学特性而具有危害性。 3.1 化学废物的特性:为了正确地处理化学废物,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对化学废物的产生及其危害程度加以分析和确认。有害化学废物的危害通常可分为可燃性、腐蚀性、活性和毒性。 3.1.1 可燃性废物: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的燃点通常低于60℃或具有一些可引起火灾的其他特性。非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可通过磨擦、吸湿或自发化学反应而造成火灾,或在燃烧时剧烈、持久。此类废物如:有机溶剂、烷烃、硝酸盐及过氧化物等。 3.1.2 腐蚀性废物: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有害废物一般为强酸(pH≤2)或强碱(pH≥12.5)或具有腐蚀钢材的能力。如: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铵等。 3.1.3 活性废物:活性有害废物包括了那些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巨变、能与水剧烈反应或有爆炸可能性的化学废物。氰化物或亚硫酸盐废物,及能产生毒气、蒸气或烟的废物也属于活性废物。如:碱性金属、固体苦味酸、氰化物或亚硫酸盐溶液。 3.1.4 毒性废物:一切可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急性或慢性中毒、对环境有潜在污染性的废物。 3.2 废物安全处理:有害化学废物从其产生到处理完成的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安全。 3.2.1 废物分离:有害化学废物不能与一般废物、无害化学废物、放射性或感染性废物相混合。稀释通常不能使有害化学废物的毒性减低。有害化学废物在产生后应分别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必需混合时,应注意不兼溶性。 3.2.2 工程控制:为保证有害废料在产生、堆集和保存期间不发生意外、泄漏、破损等,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通风措施、相对封闭及隔离系统、安全措施、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 3.2.3 操作控制:实验室应有完备的处理技术,以确保仪器、工作面和防护设备的污染在最低水平。实验室管理者有责任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培训,工作人员有责任向实验室管理者报告不安全的工作因素。 3.2.4 包装和标签:在化学废料的产生、处理、堆集和保存期间,对其包装及标签要求如下:根据废物种类使用废物容器、使用“有害废物”的标签或标记、在任何时候都确保废物容器的密闭性。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3-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习题 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25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测试题一、名词解释 1.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 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3.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 4.干扰素(interferon) 5.聚肌胞(poly I:C) 6.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7.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8.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 二、填空题 1.病毒在宿主个体间的传播途径有传播和传播;而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方式有播散、播散和播散。 2.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和三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感染。 3.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包括和两种类型。 4.病毒感染细胞后 ,可经作用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导致肿瘤。 5.人干扰素分为、、三型,分别是由、和产生。 6.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等特点。 7.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等。 8.能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物质主要是和。 9.中和抗体可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 ,阻止病毒的和。 10.病毒引起的显性感染包括、两种。 11.病毒引起的持续性感染除慢性感染外还有、。 12. 和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 13.减毒活疫苗保存,灭活疫苗保存。 14.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适于培养病毒,而虫媒病毒的培养需选用鸡胚接种。 15.分离胃肠道病毒可采集和标本。 三、选择题 1.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 A.吸附; B.脱壳; C.扩散; D.复制; E.释放; 2.病毒由局部向远离侵入门户的其他部位传播主要是通过淋巴血液系统及 A.向组织间隙扩散; B.沿神经扩散; C.水平传播; D.细胞与细胞融合; E.垂直传播;

实验室认可程序规则

实验室认可程序规则 1前言 1.1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为:DILAC,以下简称国防认可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开展实验室认可(以下简称认可)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1.2认可程序是国防认可委认可工作公正性和规范性的重要保障,国防认可委依据《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章程》编制本规则。 2适用范围 2.1本规则适用于承担国防科技工业检测和校准任务的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的认可。 2.2本规则规定了国防认可委认可体系运作的程序,包括认可条件,认可流程,暂停、恢复、撤销认可以及获准认可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是国防认可委认可活动的程序规则。 3引用文件 3.1DILAC/J01:2008《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章程》 3.2ISO/IEC17000:2004《合格评定—术语和总则》 3.3DILAC/J03:2008《专门委员会管理规则》 3.4DILAC/AR02:2008《公正性与保密规则》 3.5DILAC/AR03:2008《认可标识与认可证书管理规则》 3.6DILAC/AR04:2008《申诉、投诉与争议处理规则》 3.7DILAC/AR05:2008《评审员与技术专家管理规则》 3.8DILAC/AR06:2008《实验室认可收费管理规则》 3.9DILAC/AR07:2008《能力验证规则》 3.10DILAC/AR08:2008《量值溯源要求》

3.11DILAC/AR09:2008《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 4定义 4.1实验室:从事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机构。 4.2实验室认可:对检测和/或校准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作出一种正式承认的程序。 4.3认可条件:申请人为获得认可资格必须满足的全部要求。 4.4申请人:正在寻求认可的机构。 4.5获准认可机构:已获得认可资格的机构。 4.6暂停认可:使部分或全部认可范围暂时无效的过程。 4.7恢复认可:被暂停认可的获准认可机构,在规定的期限内已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经确认后,恢复认可资格的活动。 4.8撤销认可:取消全部认可的过程。 4.9评审:依据特定标准和(或)其它规范性文件,在确定的认可范围内,对申请人和获准认可机构的管理体系和申报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 4.10监督评审:为验证获准认可机构是否持续地符合认可条件而在认可有效期内安排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 4.11复评审:在认可证书有效期结束前对获准认可机构实施的全面评审,以确定是否持续符合认可条件,并将认可延续到下一个有效期。 4.12认可评定:根据认可条件对在文件评审、现场评审或认可规则允许的其他来源得到的客观证据进行符合性审查,以做出认可或维持认可与否的决定。 4.13观察员:为特定目的派出的对评审活动进行现场观察的人员,不参与评审工作。 4.14咨询:参与申请人与获准认可机构以获得认可为目的的任何活动。5认可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