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5982051.html,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作者:汤妙吉

来源:《现代情报》2016年第06期

〔摘要〕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师生需求,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不

完善。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应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服务用户为本,确立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用户个人空间管理、联盟移动学科咨询、多角色交流互动这五个持续发展方向为建设目标,在管理后台、资源云计算处理、联盟咨询、个人移动学科服务客户端四个方面开展面向信息构建与读者体验的研究。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6-0100-03

〔Abstract〕Currently,the discipline service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not fulfill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ervice platform is imperfect.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service platforms of librar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ich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be intelligent-service-oriented for the users.With f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s,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loud collection of discipline resources,the intelligent browsing and retrieval of resources,the management of the personal spaces of users,the mobile discipline advisory of the union and the multi-role interactions,as its construction goals,research target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ders experienc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he backstage management,the cloud computing and processing of resources,the advisory of the union and the personal mobile discipline service client.

〔Key words〕discipline service;university libraries;intelligence platform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向所在单位的各院系、各专业提供的一种深入服务,要求各图书馆配备的学科馆员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内工作人员整体信息素质水平偏低、人员结构复杂、信息服务能力不到位等问题。尽管近些年各家图书馆加大了对高职称与高学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进,在实际运用中仍旧缺乏能满足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高校图书馆单纯靠某一个学科馆员来完成对口学科的服务是不太现实的,学科服务由学科团队来完成是我国图书馆目前开展学科服务最主要方式[1]。不过,这

种服务方式也存在着师生对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质量与能力保持怀疑态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用于检索数据的时间跨度长、精力大,投入产出比不协调的问题。

1 国内外学科服务现状

面对学科服务,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已开始建设自己的数据仓库,为研究者提供保存、共享及许可数据资源的设施,以便能够被他人发现及使用。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方案V2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方案V2.3 目录 一.方案概述 (2) 1.1引言 (3)

1.1.2.2 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3) 1.1.3 建设重点 (4) 二.设计原则 (6) 2.1运行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可选择 (6) 2.2健壮性 (6) 2.3易用性 (7) 2.4扩展性 (7) 三.技术路线 (7) 3.1管理系统技术 (7) 3.2系统化的业务流 (8) 四.系统特点和创新点分析 (8) 4.1特点和创新点概述 (8) 4.2系统网络结构图 (10) 五.模块功能介绍 (10) 5.3 标签转换系统 (12) 5.4 图书电子标签 (13) 5.5 RFID安全防盗门 (14) 一.方案概述

1.1引言 图书管理系统,能进行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实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图书馆管理系统合运用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可以通俗的简化的描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三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图书管理系统方便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并使其能够更有效的管理书库中的图书,实现了传统的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建设目标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1)在馆图书实现快速定位,快速查找文献。2)具备图书文献引导标识系统科学、简明。 3) 简化借还书流程。实现智能化的图书借还流程,提高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信息读写的可靠性、借还书的高速快捷。4)提高借阅人员的满意度,同时把图书馆工作人员从日常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1.1. 2.2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有效降低一线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馆藏管理能力。1)还书归架。借助自助设计研发的智能书车,使得还书归架工作效率大增。 2)巡架工作。便携式RFID阅读器容易查找不在架上或者乱架的图书,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摘要:论述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性和馆藏特色资源建设,阐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外界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指出了提高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以及硬件和软件建设途径,从资源、人才和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障碍与原因分析》一文中,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些障碍,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清除这些障碍才能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其数字化建设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 1 资源是图书建设的核心 数字化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数字化资源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将文本、图片、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库、光盘等载体中,最终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检索的这类信息资源,它是相对传统的非数字化信息资源来说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结合自身院校的专业特点、资源需求和学科发展,注重资源结构体系的合理化,以保证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归纳起来,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1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以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为目的。因此,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数据库。 1.1.1 自建数据库(传统馆藏数字化)自建数据库主要是指将本馆所拥有的传统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如保存的报纸期刊、古籍、特色书籍、教师教材与课件、精品课程录像等。自建数据库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以方便读者使用为基本前提,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遵循一定的规范。 1.1.2 购买数据库购买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保证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购买时需要注意结合本校实际需求来购买。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本院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数据库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尽量少;数据资源质量好,便于读者阅览、查找、下载和打印[2]。较常见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涵盖的信息知识面广且全,质量相对有保障。此外,一些特殊院校,如医学院,也需要

基于高校信息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研究

基于高校信息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08T09:08:59.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作者:王洪海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适应信息化智能时代的发展,以往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模式都是以人为主,几乎不存在智能化的应用,无论是读者借阅图书、还是图书管理者的管理都是纯人工进行,这样工作不仅繁杂而且效率低下,很明显,现代化的今天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在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结合当代信息化的趋势进行建设,本文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必然性出发,对高校图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 25303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适应信息化智能时代的发展,以往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模式都是以人为主,几乎不存在智能化的应用,无论是读者借阅图书、还是图书管理者的管理都是纯人工进行,这样工作不仅繁杂而且效率低下,很明显,现代化的今天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在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结合当代信息化的趋势进行建设,本文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必然性出发,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智能化建设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能化 引言:处在网络全覆盖的时代,高校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随处可见,生活被信息智能化的工具所包围,图书馆作为学生用来增进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场所,也因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广大高校学生的需求。本文主要是对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智能化的建设进行研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利用高校资源。 一、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坚持大势所趋,积极树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理念,智能服务的应用与建设已成为高校的首选不可避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图书馆作为教育科研的基本工具,必须尽快进行改革,现代高校图书馆必须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支撑,以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平台的建设为支撑,为师生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自身在高校教育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主动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机遇,进一步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效益,创新服务方式,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用与教育服务中,而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的大背景下,适应科学,为新时期人才选拔培养带来更多科学有效的帮助,这也是未来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和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必须以服务为核心,借助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使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价值,为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和建筑发展服务。 二、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智能化建设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了适应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实现现代和智能化改造。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完善,才能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智能化信息图书馆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以下是我们对当前形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一)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许多影响智能管理的地方缺乏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相应培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智能图书馆的管理中,对图书管理领导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图书馆理员不懂计算机知识,有的也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也没有对他们进行过一定的培训,所以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些因素将影响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 图书馆智能化的建设也对图书馆管理者的信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设是为了改变和拓展图书馆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而设计的。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毕业于文献信息专业,在高校等各大图书馆,信息技术水平远不够。再者,由于以前的高校图书馆员主要聘用的是家庭成员,他们对于智能化的使用普遍不高,影响了新型智能技术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二)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模式落后 一些图书馆管理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对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相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加强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有能力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对智能化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限制了智能化的发展。面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对待,而不是全盘否定,因为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也有一些优势,比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图书借阅量,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实施智能化管理,突出智能化管理的效益。传统的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式,在传统的建设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图书馆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促进了图书馆的信息智能化建设和应用,继续探索适应信息智能时代特点的图书馆建设的新模式, 三、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为了建设一个智能图书馆,图书馆员必须扮演多重角色。主要角色是:管理者,负责收集和管理自动记录的信息;传播者,使用收集到的信息回答用户的问题;教育者,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提高用户理解和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可见,智能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队伍建设必须适应智能图书馆的需要。考虑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的不足,图书馆在未来增加人员时,应着重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高水平的计算机基础和完备的图书情报等能力,搭建图书馆发挥信息平台的平台,使引进的技术人才能够参与到今天的智能图书馆建设中来,将成为未来智能图书馆建设的中坚力量,并将建设一支一流的智能图书馆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要做好馆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实行人才队伍的长效培养机制。同时馆员在工作中要自觉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支具有一定信息水平和专业水平的高素质队伍,能够在科学管理、规范高效的图书馆业务中开展工作,对深入推进和发展智能图书馆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二)优化智能化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就智能图书馆管理与建设系统而言,不应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而应不断创新变革,与时俱进,向不同层次进行发展式跨越,这体现了图书馆的信息智能化管理,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中,管理者要有独具一格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敢于想象,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体现一定的公共性,同时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要有一定的

某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某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某市级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与设计,阐述了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的系统配置、体系结构、集成方式。【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 1.引言 当今国际上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可以供选择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设备配置以及应用软件种类繁多。使用单位通常较难对智能化智能化系统的系统配置、体系结构、集成方式和对新技术产品的选型作出快速地决断和得到最优化的实施方案。 因此,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环境与制约条件来一体化综合集成智能化智能化各子系统,集国内外各制造厂家产品之长,采用好各种先进技术,把握住合理的设备配置,让整个图书馆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备在总体上发挥最大的运行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 2.工程概况 某市级图书馆建筑总面积约2.6056万m2,地上4层(面积约1.9131万m2)、地下1层(面积约0.6925万m2)。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防火分类等级(一)类,防火等级(一)级。 3.设计思想 设计所按照的原则 公共图书馆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是实现和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知识和信息基本需求的建筑之一,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的框架理念 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应依据图书馆建筑的特点进行定位,并按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等为设计宗旨,完善其智能化智能化功能,将本建筑物建设成为江苏省宜兴市文化中心的一个亮点,同时让图书馆成为体现社会全面文明进步的窗口之一。 设计的目标 将某市级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集智能化、数字化、绿色环保化及数字城市信息节点于一身的文化建筑。 设计的基础平台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方案三篇.doc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方案三篇 第1条 目前,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24小时还书机、室内自助还书机、充电、取消、检查一体机、射频识别自助借还设备、智能库存、定位等智能自助设备。这种设备是由公司独立开发的,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其中,自助借还图书设备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授权,并通过了国家CCC认证和欧洲ce技术认证。 本发明的电子智能图书馆设备不仅基于条形码磁条技术、简单的射频识别技术,而且创新性地实现了条形码和射频识别智能识别的双标签智能产品,使用户享受到射频识别的便捷和磁条条形码的安全。 自助设备的使用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使工作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其他高级服务,符合当前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2 、方案概述1.简介1.1当前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图书馆传统的图书流通管理采用磁条和条形码系统。磁条是一种安全功能,条形码是一种收藏识别功能。 磁条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低,手工处理图书借阅或归还、书架、排架困难,藏书清点繁琐耗时,劳动强度大,服务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1 .2 FID在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特别是在运动过程中,它实现了快速+高效+安全的信息读取和存储,

并具有信息载体身份的唯一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表显示了射频识别和条形码之间的比较功能。射频识别标签条码一次读取多个目标√X读取移动目标√X可写√X是否需要激光扫描X√使用寿命(10万次√在恶劣环境下使用√X防水功能√X内置防盗位置识别功能√X收集工具√X移动库存功能√X阅读器自助多借多还系统√X自助还书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表1射频识别标签与与条形码相比,图书馆具有以下优势:1简化图书借阅和归还流程,提高流通效率。条形码的图书借阅和归还过程仍然需要在扫描条形码之前手动打开图书的标题页和条形码的位置。 这种操作过程既繁琐又低效。 同时,条形码容易磨损或脱落,影响借书和还书的效率,也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射频识别可以在阅读器的读写范围内随机放置多本书,实现一次借阅或归还操作,是条形码操作效率的几倍,大大提高了效率。 2与复合磁条和永久磁条兼容无论它们最初是复合磁条还是永久磁条,射频识别都可以与它们兼容。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可以直接粘贴到书籍中,而无需去除书籍中的磁条,可以大大减少更换工作量和对书籍的损坏。 3 .大大减少图书清点和检索的工作量,依靠手工清点图书,尤其是书柜图书的清点过于繁重和低效。 图书馆员在检查书架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记忆对书籍进行分

数字人文时代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开题报告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主要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e15982051.html,puter science and humanities[M].Digital Cognitive Technologies:Epistemology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3. [2]王晓光.数字人文与智慧数据[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02):32-33. [3]赵生辉.国外档案领域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浙江档案.2015(9):14-17. [4]周谦豪,戴泽钒,朱奕帆,等.inBooks数字人文工具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海图书馆 开放数据的微信小程序[J].图书馆杂志,2019,38(02):47-54. [5]董聪颖.穿梭千年:数字人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J].档案管理,2018(2):45-47. [6]Angela Repanovici,Mihai Turcanu,Luciana Cristea,等.Smart library:RFID implementation in libraries[C].Proceedings of the 8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data bases.2009. [7]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7-11. [8]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Smarter Library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J].图书馆 学刊,2010,032(007):8-10. [9]吴加琪.数字人文兴起及档案工作的参与机制[J].档案与建设,2017(12):12-15. [10]孙琴.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7(04):66-68. [11]周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J].图书馆工作与研 究,2018,No.268(06):52-55. [12]袁爱莲.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智库时 代,2019,000(016):P.271-272. [13]马茂华,陈倩.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河北科技图 苑,2017,030(004):9-13. [14]张宸,吴廷照,戴平,等.大数据智能可视化在北美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建 设,2017(8). [15]杨鹤林,李宾,朱前东.从创客空间到数字人文场所: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iSpace建设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8,000(003):56-62. [16]温旭.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理念下的校史建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 [17]孙显斌.数字人文与数字图书馆建设[J].2017. [18]董园园.基于智慧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J].齐鲁师范学院学 报,2019,034(001):P.99-103. [19]刘倩,付方方.智慧时代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规划探析\r——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J].科技资讯,2019,017(006):191-192. [20]滕斌.新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贵图学苑,2018. [21]谭璐.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信息生态模式研究%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Model of Intelligent Librar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00(006):120-123. [22]李若,邓学军,张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规划实施对策研究[J].情报科 学,2019,037(007):113-117. [23]赵冉.数字人文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2). [24]曾蕾,王晓光,范炜.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18,044(001):17-34. [25]杨鹤林,李宾,朱前东.从创客空间到数字人文场所: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iSpace建设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8(3):56-62. [26]高媛.数字人文时代高校人文社科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 刊,2019,039(007):42-43,46.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状况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状况分析 随着新经济的迅猛发展,谁将新知识迅速转化为资本,谁的经济就能快速发展。而知识的进步又依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数字图书馆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难以计数的项目和成果,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应用逐渐地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王建文,2005)[1]。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们的需求,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正在走数字化的道路,向新型的、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至今,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统一、完整的定义,对其称谓也多种多样,如电子图书馆( Electronic Library)、无墙图书馆( No wall Library)、网络图书馆( Net Library)、虚拟图书馆( Virtual Library) 等(周发容,2006)[2]。那到底数字化图书馆的目前的现状如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成对高校有什么重要意义?各高校在数字化建设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1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状况 数字图书馆的前期,称为电子图书馆,它包含有电子模拟信息和资料,此外,数字图书馆又称虚拟图书馆、网上图书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没有时空限制、便于使用超大规模的知识信息中心(倪晓仑,2009)[3]。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来源包括艺术、科学和第二手资料(记录和传播发展学术活动)等开放式学术,它的使命是开发、储存、提供、获取和用电子方式收集那些可以用来学习艺术、建筑以及人类其他领域的高品质的数字图像及相关材料(Donald Waters,2001)[4]。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较晚,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各不相同。从整体上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已迈开数字化步伐,正在实施“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该计划是国务院文化部倡议,以国家图书馆、北图、上图、南图、深图等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为参与主体的试验示范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从内容上和技术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数字图书馆原型,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讯网,依托即将建成的“金图工程”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网络服务,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样板(丛淑丽,2003)[5]。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2009年1月第6卷第2期 ·教育论坛·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 为知识的殿堂——— 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 载体——— 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 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 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袁平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数字化是当代图书馆的鲜明特征,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作者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 展的主体方向、人力资源、硬件建设、组织创新和基本原则等若干问题,并进行阐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 )-103-02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实现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以上仅是我们在基护操作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具体方法有待不断完善,愿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吴雪,冯美丽.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J].现代护理,2005,11 (1):72. [2]农碧燕.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培养中等实用型人才的应用[J].右江医学, 2002,30(6):547. [3]张萍.实施开放性护理技能教学法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16):81-82. [4]陈秀兰,李新辉.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垦医 学,2003,25(1):54-56. [5]姜莉鸣.探索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 学版,2006,23(3):69-70. [6]罗坤华,聂颖.护理本科生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医教育, 2006,25(1):67-69. [7]林静.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实施的构思[J].中国现代 医生,2007,45(24):129,140. [8]史瑞芬,黄谨耘,曾丽芳,等.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操作技术教学改 革[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17-119. [9]张芳.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 (12):113,115. (收稿日期:2008-09-01) 103

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

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也步入了信息化智能管理的领域。图书馆智能化管理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数字媒体技术种类繁多,是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图书馆模型的建立,以及图书馆平台构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多种技术,如将网页设计技术,数据库原理以及二维码扫描技术等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同时本文也通过运用3D建模技术对图书馆模型实现三维建模,通过建立图书馆模型能更直观的了解图书馆的构架,再通过网站平台的融入,即可以清楚地定位为图书馆文献的位置。因此,在实现了对图书馆服务智能化的同时,也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快速便捷的个性化服务,进而努力实现以人文本,读者至上的最高宗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 3D建模技术 目录 第 1 章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工作 (1) 1.3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2) 1.4本文的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2) 第 2 章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与相关技术介绍 (3) 2.1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3) 2.2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 (5) 2.3图书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7) 2.4本章小结 (9) 第 3 章 3D建模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 (10) 3.13D建模简述 (10) 3.2对图书馆的3D建模 (11) 3.33D建模图书馆的模型展示 (13)

3.4本章小结 (13) 第4章高校图书馆网站平台的设计 (15) 4.1 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的需求分析和相关技术 (15) 4.2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 (16) 4.3 图书馆网站平台页面的实现 (19) 4.4 图书馆网站智能技术的应用 (22) 4.5 本章小结 (24) 第5章总结与展望 (25) 5.1工作总结 (25) 5.2研究展望 (25) 参考文献 (26) 引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高校图书馆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提供了至关重要场所,它的发展关系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在如今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年代,我们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对于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本文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来对图书馆进行了构建,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研究技术需我们更进一步深究。从而使师生读者们在查阅资料和学习中能更加便捷,更加有效。以此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需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工作 近年来,国内图书管理系统自动化已经拥有了近30多种,对于它们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加加大力度的发展自己,为自己图书馆系统的相关技术取得更多进步。对于他们国外先进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从而来提升我们自己。虽然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都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国外发证

智能化图书馆商业计划书模板

智能化图书馆商业 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 “智能图书馆”商业计划书参赛小队: 雄鹰队 小队成员: 李文通王玉彬孔李洁 指导老师: 朱振方王培培

目录 概要--------------------------------------------------------------4 1.执行摘要-------------------------------------------------------4 1.1公司简介--------------------------------------------------------------------4 1.2产品服务--------------------------------------------------------------------4 1.3主要经营范围--------------------------------------------------------------5 1.4商业模式--------------------------------------------------------------------5 1.5投资收益评价--------------------------------------------------------------5 2.市场分析-------------------------------------------------------6 2.1市场定位--------------------------------------------------------------------6 2.2目标客户--------------------------------------------------------------------6 2.3市场容量--------------------------------------------------------------------7 2.3.1市场调查分析---------------------------------------------------------7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其管理

科技信息 1.引言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革命和计算机网络革命已席卷全球,网络信息、电子刊物以其快速、简捷、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必须由原来的传统服务方式向数字信息服务方式转变。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配套的文献保障系统成为各国政府、高等院校及图书馆的共识。与此同时,人们期待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方式。这一些都在驱使图书馆建设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1997年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为开端。经过十年的运作,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作为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子项目,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总体框架内进行自主建设,在各省的院校间业已建立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并在相应的规约基础上形成了一定规模。从各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看,目前联盟规模在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也处在不断完善之中;数字资源日益丰富,硬件设施逐步升级;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资源利用率不断上升;对外影响不断扩大,但同时部分院校由于资金匮乏、势单力薄,有些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陷入了步履维艰的尴尬境地。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构建的基本要求 2.1引进和自建数据库 引进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走数字资源完全自建的道路。不同高校图书馆会因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承担区域中心等任务的不同,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不同的数据库。 在引进一个数据库之前,要对数据库覆盖面、与本校学科结合的程度、读者需求、数据库公司的实力、是否有更好的替代产品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大型的综合型数据库,一般比较昂贵,对硬件设备有较高要求,采用包库购买方式是比较理性的选择。数据库商一般会将用户购买的资源以光盘方式交给用户,也可以考虑将数据库升级为本地镜像站点。 自建数据库是体现本校特色极佳的方法,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建数据库之前,要做好充分调研,了解目前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本校的学科特色是什么,数字资源获取的途径是否畅通等。处于图书馆数字化初期的学校,可按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对重点发展学科做好前期资源积累准备工作,待条件基本具备立刻启动建设项目。在建库过程中,坚持按标准建设,遵循客观性、完整性、一致性、规范性等原则。 2.2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可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图书馆内部的自动化集成管理即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的建设应尽量做到选型一致,以使维护量减少,技术支持到位,而精心施工则是保证网络长期畅通的有力手段。第二方面是图书馆局域网加入到校园网并通过Web 服务器在校园网内提供馆藏信息、读者信息、新书报道、提出采访建议、预约借书、网上数据库检索等多种信息服务,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第三方面,连通国家信息网络乃至国际信息网络参与全国乃至国际性资源共享。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和文献信息资源及数字化建设,初步实现系统的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基本建成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2.3组织模式与个性化服务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包括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 个性化服务包括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页面整体效果设计及制作,为用户提供感观上更为合理的设计风格、板块分布、主题与点缀物的互相衬托效应,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通过引导使用户了解系统的内容,如提供如何使用系统的信息,强调颜色与画面,提供系统说明、帮助和出错信息说明;另外,还要正视用户差异,包括要造就不同水平用户的操作,适于不同速度的操作,方便的设置水平和速度以适应个人情况。 2.4人力资源要求 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数据库建设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经验交流,保持信息沟通渠道通畅,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因此,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 3.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所谓人本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本管理推进了管理理念、组织形式以及服务方式的变革,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注意建设与数字化进程配套的图书馆文化,提高组织的柔性化,改善馆员激励,重视读者的作用,将有效实施人本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构建图书馆数字化体系结合起来,实现人本管理的创新。 3.1建设与数字化进程配套的图书馆文化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大潮中,数字化图书馆必须加强建设反映图书馆数字化趋势和要求的新文化。而要建设这种新文化,需要不断总结和推广数字化的成功经验,需要采取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需要推动建立新的行为准则,需要推动和不断加强馆员培训,推动全体馆员素质的提升等等。 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及由此带来的创新,使人在提高服务水平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在图书馆内部应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不拘一格选人才,包括既懂专业又懂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图书馆有勃勃生机和创新活力。 3.2提高组织的柔性化 图书馆数字化要求组织要有充分的柔性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馆员有很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是图书馆各类有形资产中最具柔性的资源,要求馆员完成以前需由采购、编目、加工以及服务等馆员等分别完成的工作,因而工作范围和部门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他们更多地以项目小组形式工作,每个人都参与决策的制订,有问题时共同协商。这些将促使业务处理过程更专业化,同时还可以减缓陈旧性,提高决策合理性,减少传统结构中存在的多界面。 3.3改善馆员激励机制 在团队式工作条件下,人的自我价值已不再在于权利和等级,而在于创造和工作。馆员对级别、地位的看法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和能力将构成图书馆价值的基础。组织的核心由职权转向人际关系能力和善于把握方向的能力。通过改善激励体系和方法并科学有效地实施,一定能使馆员各尽其用、发挥特长与潜力,人人能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取得他应得到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4.面临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已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而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基础理论建设滞后于图书馆的发展 我国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早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在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理论并存、多种模式并生的状态。 4.2经营模式的困扰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开放与不开放、开放程度大小、是否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管理者。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本校的教学、科研,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向社会开放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对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也是大势所趋,只是缺少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规范,以及规范开放度大小的合理标准。 4.3信息来源与资源共享不完善 图书馆数字化势必要求大容量的、全面的、多样化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的支持。但由于高校图书馆之间缺乏数字交流的平台,数字化的资源共享还做得很不够,实质内容并不多,馆与馆之间,所谓的共享仅停留在提供目录等简单的交流层面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数据库都存在着一些诸如信息不全面,内容重复,更新周期长等不足。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特色化、专业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4.4资金不足,制约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情况稍好一些,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书价上涨过快,再加上有限的资金使用不当,以致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出现严重的入藏率下降,质量下滑的问题。有的高校为了应付检查评估,可能某个阶段突击购书、进设备,造成重复购书,设备利用率不高,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其管理 青岛农业大学姜翠娥 [摘要]本文阐明了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要素及管理重点,并对现阶段高校图 书馆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管理 (下转第97页)— —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