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宋留清(1979),男,硕士,工程师,现从事油田开发研究,s o n g l q

2000@163.c o m 三[引著格式]宋留清.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5,37(7+8):49~53.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宋留清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摘要]气井不稳态试井数学模型一般采用拟压力进行处理求解,而煤层气采用拟压力处理扩散项时,将

拟压力代替兰氏方程中压力,这不仅不符合兰氏方程定义,在数值上也不能得到近似,由此产生较大误

差三通过拟压力兰氏方程计算值与真实吸附数据误差分析得到,在压力较低时,即煤层气生产中后期,

随着压力降低,拟压力兰氏方程引起的误差会越来越大三重新拟合吸附曲线,建立吸附量与拟压力关系

式三结果表明:运用兰氏方程进行曲线拟合时,压力越高,拟合精度越好,但低压时拟合误差最大能达

到90%;运用W e i l b u l l 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好,误差在10%以内三对韩城象山5号煤吸附数据进行

W e i l b u l l 函数拟合,相关系数达0.997,说明该拟合关系式可用于实际应用三[关键词]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兰氏方程;W e i b u l l 函数

[中图分类号]T E 3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5)07+08004905

煤层气单相气试井数学模型按照其发展阶段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瞬态解吸模型,采用修正的综合压缩系数去表征吸附气对割理气体流动的影响,将煤层气模型简化成常规单相气试井模型进行求

解[

1~4];第二类是非稳态解吸模型,尤其是采用拟稳态解吸模型[5~10],将煤层气试井模型转化成常规双重介质试井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求解三为考虑气体参数随压力变化,国外学者[5~7]采用压力平方处理的

方法,推导了煤层气双重介质不稳定试井模型,但该方法有其局限性:第一,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是气体黏度μ与压缩因子Z 乘积近似等于常数,应用试井模型时须预先分析压力与μZ 的关系,使得问题复杂

化;第二,该方法在储层压力较高时不适用,不能应用于所有煤层三国内学者[8~10]针对上述问题,借

鉴常规气藏试井数学模型,采用拟压力处理方法,使得模型适用性更强,问题也得到了简化,但是在处理扩散项的时候将拟压力代替兰氏方程中的压力项,这种代换没有依据,可能造成较大误差三笔者在分析拟压力代换产生误差的基础上,提出煤层气扩散方程拟压力处理方法三

1 扩散项处理时存在的问题

建立煤层气双重介质试井模型时,将割理控制方程与基质解吸扩散方程联立,运用拟压力对方程进

行线性化,但如何建立吸附量与拟压力的关系呢?前人[8~10]给出了吸附量与拟压力关系,但处理过程

中存在问题三

1.1 煤层气试井模型扩散项处理方法

假定煤层中为单相气流动且满足径向流,则割理中控制方程[8]为:

1r ??r r p μZ ?p ?r ?è???÷=?C t p 3.6K Z ?p ?t +p s c T 3.6K T s c ?V ?t (1)式中:p 为压力,M P a ;p s c 为标准状况下压力,M P a ;K 为渗透率,m D ;μ为气体黏度,m P a 四s ;Z 为气体偏差因子,1;T 为气层温度,K ;T s c 为标准状况下温度,K ;?为割理孔隙度,1;C

t 为综合压缩系数,M P a -1;V 为压力p 时基质吸附气量,m 3/t (煤);t 为生产时间,h ;r 为径向流半径,m 三

94四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5年8月第37卷第7+8期J o u r n a l o fO i l a n dG a sT e c h n o l o g y (J

.J P I )A u g .2015V o l .37N o .7&8

式(1)等号右边第2项为源项,表征从基质进入割理的气体量三由于煤层气从基质到割理的传递遵循扩散定律,采用拟稳态扩散方程[8,11]表示为:

?V ?t =1τ

V E -V ()(2

)式中:τ为吸附时间,d ;V E 为平衡时基质与割理面吸附气量,m 3/t 三煤层气吸附量与压力成正相关关系,满足兰氏方程[11]: V =

V L p p L +p

(3)式中:V L 为兰氏体积,最大吸附量,m 3/t (煤);p L 为兰氏压力,即达到最大吸附量一半时对应的压力,M P a 三对式(1)可用拟压力方法进行求解,拟压力m (这里称为标准压力)[8]定义为: m =μi Z i p i ?

p p 0p Z d p (4)式中:p 0为参考压力,M P a ;下标i 表示初始条件三联立式(1)二(2),式(1)左边项和右边第一项均可转化成拟压力的形式,需将式(1)中的源项和式(2)转化成拟压力形式,根据文献[8~10]的做法,将煤层气吸附方程写成拟压力的形式: V E =

V L m m L +m (5)式中:m L 为p L 对应的拟压力,M P a 三将式(5)代入式(2)中,得到吸附气量与拟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而代入连续性方程,可对方程进行求解三但式(5)是否成立,文献中并未讨论三1.2 问题分析1.2.1 煤层气吸附量与拟压力有关,但不一定满足原兰氏方程

由式(3)结合兰氏方程的推导过程[11],气体吸附量与压力p 二固气分子间力二气体分子质量二吸附解吸比例有关,因气体黏度μ二气体偏差系数Z 为压力函数,可以说吸附量与拟压力函数相关,但并

不表示它们之间也满足原兰氏方程三拟压力与压力量纲一致,但拟压力与压力并不成正比关系,不能简单代入原兰氏方程三

1.2.2 拟压力处理时引起气体吸附数据失真

运用实际吸附数据对式(5)进行误差分析三某区块煤层参数为:V L =20m 3/t ,p L =2.0M P a ,p i =2.8M P a ,μi =0.0113m P a 四s ,Z i =0.94三根据式(3)可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对应的实际吸附量三为了判断实际吸附量是否满足式(5),根据式(4)计算拟压力,做出拟压力与实际吸附量的关系图,见图1(a )中离散点三另外,根据式(5)计算得到对应拟压力m (p )时的计算吸附量,如图1(a )中实线三可见计算吸附量与实际吸附量存在明显差异,当拟压力小于1M P a (折合压力2M P a )时,计算值小于实际值;当拟压力大于1M P a (折合压力2M P a )时,计算值大于实际值,绝对误差最大约为3m 3/t 三说明式(5)计算得到的吸附量与实际相差较大三为了进一步说明,对其进行误差分析,相对误差计算结果如图1(b ),曲线分3段:Ⅰ段,压力0~2M P a

,随着压力增大,相对误差越来越小三Ⅱ段,压力2~4M P a ,随着压力增大,相对误差越来越大三Ⅲ段,压力大于4M P a ,相对误差基本稳定在20%左右,略有波动,随着压力增大,相对误差有减

小的趋势三该煤储层压力处于Ⅰ二Ⅱ段,压力2~2.8M P a 时,相对误差平均为10%;压力0~2M P a 时,相对误差变化较大,从0变化到90%以上三说明在煤层气生产中后期,随着压力降低,拟压力兰氏方程造成的误差会越来越大,影响气井产能预测及试井三

误差分析案例虽仅是一个特例,但不论从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来说,运用拟压力兰氏方程会造成

吸附解吸数据严重失真,带来不必要的分析错误三四05四 石油天然气工程2015年8月

图1 拟压力兰氏方程误差分析

2 吸附量与拟压力关系模型

尝试重新拟合吸附数据与拟压力关系,减小直接运用式(5)带来的误差,对比了3种函数拟合结果,并进行讨论三

2.1 兰氏方程拟合

拟压力兰氏方程造成原吸附数据失真,要使用拟压力,同时又要保证吸附数据的真实性,必须重新拟合吸附曲线,得到吸附量与拟压力之间的关系三图2(a )为运用兰氏方程拟合吸附数据结果,拟合关系式为:

V E =a m b +m (6)拟合得到参数:a =16.032m 3/t ,b =0.379M P a ,相关系数为0.944三这里的a 不再是原兰氏方程中的最大吸附量V L ,b 也不是拟压力定义中的m L m L =μi Z i p i ?p L p 0p μZ d p ?è???÷,两者都只是拟合关系式中的参数,不具有原来的物理意义三对兰氏方程拟合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如图2(b )所示,压力在2~4M P a 范围内,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比未拟合时降低了4%;而当压力小于2M P a 时,相对误差仍然变化

很大,变化范围为0~89%,运用该拟合关系预测气井生产后期产能及试井误差大三

图2 运用兰氏方程拟合吸附气量与拟压力关系

15四第37卷第7+8期宋留清: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2.2 对数函数拟合

图3(a )是运用对数曲线拟合的吸附数据结果,拟合关系式为: V E =a l n m +b (7)拟合得到参数:a =2.0749,b =10.945,相关系数为0.9909三图3(b )为相应的误差曲线,当压力大于2M P a 时,相对误差平均为2%左右,压力小于2M P a 时,相对误差为10%左右,特别地,当压力接近地层废弃压力时(0.3M P a )时,相对误差90%以上,但整体来说,拟合效果较好三

图3 运用对数曲线拟合吸附气量与拟压力关系

2.3 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

图4(a )是运用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的吸附数据结果,拟合关系式为:

V E =a 1-e b 四m c ()(8)拟合得到参数:a =17.378,b =-0.964,c =0.398,相关系数为1.000三图4(b )为相应的误差曲线,当压力大于1M P a 时,相对误差均在1%以下,压力小于1M P a 时,相对误差不超过8.5%,与对数曲线比较,拟合效果更好

图4 运用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吸附气量与拟压力关系

2.4 讨论

对比以上3种函数拟合相关系数及误差曲线可以看出,通过兰氏方程拟合吸附量与拟压力关系可以减小吸附量评价误差,对于生产早中期压力较高时,只要保证误差在10%以内,可运用兰氏方程拟合;

而当生产中后期压力较低时误差较大,不建议应用三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对于不同压力范围吸附量误差均最小,应用时不受生产时期限制,推荐应用三四25四 石油天然气工程2015年8月

图5 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韩城象山5号煤等温吸附数据结果

3 实际应用效果验证

选用韩城象山5号煤吸附数据[

12],储层压力为2.39M P a 三计算相应压力下的拟压力,用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吸附量与拟

压力之间关系,如图5所示,得到关

系式:

V E =618.3711-e -0.027四m 0.208()(10)相关系数为0.997,表明W e i b u l l 函数拟合精度较高,能够用于实际应用三4 结论与认识

1)煤层气扩散方程拟压力处理时,采用拟压力代替兰氏方程中的压力没有依据,会引起计算吸附量与真实吸附数据出现偏差三模拟表明:压力较大(2M P a 以上)时,相对误差为10%~20%;压力较小时(2M P a 以下),相对误差变化较大,最大能达到90%以上三说明在煤层气生产中后期,随着压力降低,拟压力兰氏方程造成的误差会越来越大三

2)煤层气试井数学模型采用压力处理会使问题复杂化,且不能适用于所有煤层;采用拟压力处理适应性更强,但为了保证吸附数据的真实性,须拟合吸附量与拟压力之间的关系三通过研究发现:运用兰氏方程进行曲线拟合时,压力越高,拟合精度越好,但低压时误差较大;运用W e i l b u l l 函数进行拟合时,拟合效果最好,误差10%以内,能够运用于气藏全部生产历史三

[参考文献]

[1]K o l e s a r JE .T h eu n s t e a d y -s t a t e n a t u r e o f s o r p t i o n a n d d i f f u s i o n p h e n o m e n a i n t h em i c r o p o r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o a l [J ].S P E 15233,1986.[2]S e i d l e JP .L o n g -t e r m g a s d e l i v e r a b i l i t y o

f a d e w a t e r e d c o a l b e d [J ].J P T ,1993,45(6):564~569.[3]S p i v e y JP ,S e m m e l b e c kM E .F o r e c a s t i n

g l o n g -t e r m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d e w a t e r e d c o a l s e a m s a n d f r a c t u r e d g a s s h a l e s [J ].S P E 29580,1995.[4]B u m bAC ,M c k e e CR .G a sw e l l t e s t i n g i n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d e s o r p t i o n f o r 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a n dD e v o n i a n s h a l e [J ].S P E 15227,1986.[5]E r t e k i nT ,S u n g W .P r e s s u r e t r a n s i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a l s e a m s i n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m u l t i -m e c h a n i s t i c f l o wa n d s o r p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a [J ].S P E 19102,1989.[6]A n b a r i c iK ,E r t e k i nT .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s t u d y o f p r e s s u r e t r a n s i e n t a n a l y s i sw i t h s o r p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a f o r s i n g l e -p

h a s e g a s f l o w i n c o a l s e a m s [J ].S P E 20568,1990.[7]A n b a r i c iK ,E r t e k i nT .P r e s s u r e t r a n s i e n t b e h a v i o r o f f r a c t u r e dw e l l s i n c o a l b e d r e s e r v o i r s [J ].S P E 24703.1992.

[8]卢德唐,文延东,曾亿山,等.定产量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计算[J ].天然气工业,1998,18(3):47~52,8.[9]李涛,何应付,曹丽丽.煤层气渗流规律与压力特征分析[J ].中国煤层气,2006,3(2):16~20.

[10]栾振辉,蒋伟.单相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2):30~32.[11]傅雪海,秦勇,韦重韬.煤层气地质学[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96~115.[12]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编辑] 黄鹂四35四第37卷第7+8期宋留清:煤层气试井模型拟压力处理方法探讨

煤层气井试井研究的意义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气田及煤层气开发0专项支持,课题编号2009ZX05038001。[作者简介] 赵培华,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层气排采技术及研究项目管理工作。 [联系作者] 刘曰武,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渗流力学及油气藏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力学所,邮政编 码:100190。 煤层气井试井研究的意义 赵培华1 刘曰武2 鹿 倩1 徐建平3 蒋 华3 韩旭东 3 (1.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28; 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3.大港油田测试公司 天津300270) 摘要 从国内外对煤层气井试井的主要认识的分析出发,对煤层气试井技术研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介绍;从了解煤层储层特征、煤层动态变化、措施效果评价、合理工作制度制定等方面,论述了煤层气井试井技术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煤层气 试井 煤层 两相流 0 引 言 煤层气排采是煤层气开发技术的核心,决定了煤层气开发是否成功。煤层气排采制度是否合理是制约着单井产量提高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要制定合理排采制度,必须了解煤层的特征、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煤层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状况等。煤层测试技术是了解煤层动态变化的主要动态手段之一,它通常被称为煤层气藏开发工程师的/眼睛0。煤层气井生产测试成果是可以提供煤层的特征参数描述、进行煤层措施效果的评价、分析煤层气井之间的连通情况、确定煤层分布的非均质性、得到各煤层的产出状况、区域压降效果,以及不同开发阶段的煤层中的流体分布状况等,是充分了解煤层气藏动态变化规律重要技术手段。煤层气井生产测试资料的分析成果可以为煤层气藏数值模拟、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提供第一手重要资料,对制定合理排采工作制度,保证连续、稳定排采,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煤层气井生产测试技术是确定合理排采制度、进行合理高效煤层气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 目前,世界上已有74个国家进行了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工作。据国际能源机构(IE A )预计,世界 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260@1012m 3 ,其中90%分布在5个国家,资源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俄罗斯(113@1012 m 3 )、加拿大(76@1012 m 3 )、中国(36.8@1012 m 3 )、美国(21.2@1012 m 3 )和澳大利亚(14@1012 m 3 ) [1~2]。目前,世界上开发煤层气有地面开 采和井下抽采两种方式。由于井下抽采的效率远低于地面抽采,而且井下抽采的煤层气中甲烷含量要比地面抽采的低,所以本文用煤层气年产量作为各国煤层气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时,未考虑煤层气井下抽放的部分。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年产量最高的国家,其煤层气发展程度居世界首位,其次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俄罗斯虽然煤层气资源量最为丰富,但由于本国常规天然气资源供应还很充足等原因,煤层气开发未得到充分重视,煤层气发展程度远远落后其他国家。中国煤层气虽然地面年产量低,但井下抽采量非常高,2008年的单年井下抽采量达到53@108 m 3 ,是目前世界上煤层气井下抽采量最高的国家。 我国煤层气开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意义:1提高煤矿生产安全;o改善大气环境;?缓解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等。我国的煤层气地面开发工作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由于无论在甲烷浓度还是甲烷回收率上煤层气地面开发都明显高于井下抽 2010年12月油 气 井 测 试第19卷 第6期

煤层气井动力洞穴完井工艺

2000年6月油 气 井 测 试第9卷 第2期 煤层气井动力洞穴完井工艺 顾维军Ξ王 倩 (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在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领域中,特别是在煤层气井的完井工艺和方法上常见的有套管完井、主力煤层段的裸眼完井和主力煤层段的洞穴完井等。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构造特征,选用的完井工艺及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目前的工艺水平的基础上尽快让煤岩储层的吸咐气解吸出来,并具有工业价值,造福人类。动力洞穴完井工艺技术从钻井、完井、排水采气的整个工序过程与其它完井方法相比,具有不进行单相注入Π压降试井和压裂等措施就可以达到单井面积降压、恢复和提高煤层渗透率等优点。该工艺方法同样适用于煤层割理发育,物性较好、封盖条件好、厚度大、含气量及解吸率高的中低挥发份(中高煤阶)的煤岩储层。 地面设备及工具要求 1.井架高度不低于16m的50~80t修井机一台。 2.波纹S- 3.5动力水龙头一套(包括液压操作系统)。 3.适用73mm钻杆的旋转防喷器(SF18210)一套,其中包括20d作业的密封跟件。 4.63.5mm四方钻杆1根、73mm钻杆数根、101.6mm~108mm钻铤4~6根、152.4mm三牙轮钻头一只。 5.压风机3~4台及相应的连接管线,排量10m3Πmin,型号为S210Π150或S210Π250型。 6.400或700型水泥车一台,40m3储水罐一个。 7.修井机水龙带为25~35MPa的高压水龙带。 8.放喷管线末端为139.7mm套管,不得少于20m。 9.预定气压吞吐作业时间15~20d(作业吞吐范围按煤层水平距离30m估算)。 10.注入气压管线试压不得少于25MPa。 11.井场所有设备及工具按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颁布的标准摆放,便于施工作业,并且符合HSE管理体系要求。 地面作业流程及洞穴完井管柱结构 动力洞穴完井地面作业流程及完井管柱结构见图1。 Ξ顾维军,男,1981年毕业于华北石油学校钻井专业,长期从事井下试油、测试、修井作业以及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地址: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邮政编码:062552。

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是认识和评价煤储层的重要手段,基于试井结果和统计资料,从煤层破裂压力、试井渗透率及储层压力三个方面分析了贵州某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區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储层破裂压力较大,渗透率普遍偏低,现有技术条件煤层气资源开发有一定难度。 标签:煤层气;试井;破裂压力;渗透率;储层压力;贵州 引言 试井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藏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煤储层信息最主要、最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煤层气试井技术源于常规油气,但由于煤储层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常规油气试井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应用受到限制,有的技术甚至不能采用,有些方法需要改进[1]。实践证明,注入/压降试井适合我国的煤层气试井方法[2],可以获得煤层的储层压力、渗透率及地应力等重要参数。文章将通过贵州某矿区的煤层气试井结果,分析该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1 区域地质背景 贵州省煤及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全省预测2000m以浅煤炭资源量2463亿吨,居全国第5位,2000m以浅、含气量大于4立方米/吨可采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1511.59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22%左右,同样评价标准下的煤层气资源量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二[3]。研究矿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乌蒙山区,扬子地台南西缘,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理论储量172亿吨,其中800m以浅资源量约35亿吨,居黔西南之首。区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普安县南部的青山向斜内,中部的旧普安向斜东端、碧痕营背斜西端及北部晴隆向斜北西翼有少量分布。沉积环境海陆交互,二叠系龙潭组为该县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泥质灰岩为主,夹薄层菱铁矿,其中含煤12~55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8层,一般为瘦煤、贫瘦煤、贫煤及无烟煤。 统计资料显示[4],研究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8立方米/吨,介于5.33~26.47立方米/吨之间,平均12.18立方米/吨,且随着埋深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煤层气资源理论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2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结果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煤层气试井测试组在研究区对2口井(A井、B 井)7个煤层(A井3#、9#、12#、17#、19#,B井18#、19#)进行了注入/压降试井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贵州某矿区煤层注入/压降试井结果

压力恢复测试报告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厂井压力测试解释报告 测试单位:大庆纽斯达采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测试目的 (1) 二、基本数据 (1) 三、地层参数及流体性质 (1) 四、测试情况 (2) 1、测试仪器参数 (2) 2、测试施工情况 (2) 五、解释结果 (2) 附测试原始曲线图及解释分析图件 (5) 附测试原始数据 (6)

一、测试目的 为了解该井地层压力以及地层参数,决定对该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以确定该井地层情况并采取一定的增产措施。 二、基本数据 表1 测试井基本数据 三、地层参数及流体性质

四、测试情况 1、测试仪器参数 表3 仪器参数 2、测试施工情况 2012年6月3日使用电子压力计对该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仪器分别在400m、450m、500m、550m处停留5min进行压力梯度测试,14:00将仪器下到目的层位583m处开始测试。6月27日起出压力计,完成测试。 五、解释结果 (一)点压测试结果 (二)模型选择

1、井的模型: 2、油藏模型: 3、边界效应: (三)恢复曲线解释结果 油层中部温度: ℃ 表4 解释结果 从分析结果看: 1、本次压力恢复试井选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仪器性能参数完全满足此类型试井对量程和精度的要求。从试井曲线来看,压力数据连续光滑,解释图表得到的各流动段数值点密集、无跳动,数据可靠性好。解释时选用目前行业权威的Ecrin试井软件,解释可信度高。 2、该井压力恢复测试前,分别在m、m处进行压力、温度梯度测试,由测试资料分析,压力梯度为MPa/100m,认为此井段流体为油、气及水组成的混合物。

煤层气井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及应用

收稿日期:20020705 作者简介:陈志胜(1969-),男,河南内黄人,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和煤层气试井研究. 第32卷第1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o l.32No.12003年1月 Jo ur nal o f China U niver sity of M ining &T echno log y Jan .2003 文章编号:1000-1964(2003)01-0053-04 煤层气井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及应用 陈志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西安 710054) 摘要: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新区内煤储层参数资料和实际应用情况,研究了微破裂试验的测试工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介绍了微破裂试验的测试方法、设备组合、施工程序以及数据分析解释,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微破裂试验在煤层气井测试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新区,注入压降试井测试前进行一次微破裂试验,可以获取有用的储层信息,为煤层气井的试井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关键词:煤层气井;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P 618.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煤层气勘探事业的发展,试井测试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微破裂试验作为注入/压降试井的一种辅助测试方法,在煤层气试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勘探开发新区,煤层气勘探井非常少,储层参数资料有限,这给试井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微破裂试验提供了一种揭示真实储层的方法,是煤层气井试井设计及试井施工的重要依据. 微破裂试验是在小型压裂试井技术[1]的基础上,结合煤储层特点逐步发展完善的一种测试方法.早期微破裂试验主要目的是获取煤储层闭合压力,测试工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对测试工艺技术逐步进行改进和完善,伴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微破裂试验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储层信息,为准确编制试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储层参数.目前,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已在我国许多煤层气勘探开发区应用. 本文从微破裂试验测试实际应用的角度,对测试工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改进工艺技术、优化设备组合,减少微破裂试验对随后进行的注入/压降试井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关井后期的数据分析,以获取更多的储层参数. 1 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 1.1 测试方法 微破裂试验是一种瞬时压裂煤层的测试方法,通过向目标煤层注水,依此产生一个压裂煤层的瞬 时压力脉冲,根据注入流量的变化,在确认煤层被压裂后井底关井,观测压力变化趋势.采用压力计记录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和确定储层的参数性质.微破裂试验测试中需 特别考虑的因素: 1)注入流体的选择[2]:注入流体是造成煤层污染的一个因素,由于流体中固体颗粒对煤层孔隙的堵塞而导致煤层孔隙的连通性降低,因此对注入水的水质应加以控制,可选用清水注入,以防止对煤层造成伤害. 2)注入流体体积的控制:大量的流体进入煤层后对煤层(特别是低渗透的薄煤层)的恢复非常不利,通过优化泵注设备,在满足瞬时压裂煤层的前提下,减少注入时间,控制进入煤层的流体体积. 3)测试时间的选择:测试时间的选择原则:缩短注入时间,延长关井时间.在测试过程中缩短注入时间,可以减少注入流体体积,煤层产生的裂缝小,因此关井后裂缝很快闭合;另外,适当延长关井时间,有利于地层压力的恢复,对随后进行的注入/压降试井分析不会产生太大影响.1.2 地面设备 微破裂试验所需的地面设备包括注水泵、储水罐、流量计、压力表、回流阀、截流阀及高压管汇.其中注水泵是关键设备,为确保在很短的时间内压裂煤层,通常采用高压大排量注水泵,以满足微破裂试验的测试需求,同时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进入煤层

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

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 第一部分油气井试井 第一章稳定试井 第一节油井稳定试井 一、原理 达西定律告诉我们:平面径向流的井产量大小主要决定于油藏岩石和流体的性质(即Kh),以及生产压差。因此,测出井的产量和相应压力,就可以推断出井和油藏的流动特性, 这就是稳定试井所依据的原理。 稳定试井也可称为产能试井。其具体做法是:依次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待每种工作制度下的生产处于稳定时,测量其产量和压力及其它有关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绘制指示曲线、系统试井曲线、流入动态曲线;得出井的产能方程,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合理工作制度和油藏参数。 本章主要介绍自喷油井的稳定试井。 二、测试方法 (一)定工作制度 1.工作制度的测点数及其分布 每一工作制度以4~5个测点较为合适,但不得少于三个,并力求均匀分布。 2.最小工作制度的确定原则 在生产条件允许情况下,使该工作制度的稳定流压尽可能接近地层压力。 3.最大工作制度的确定原则 在生产条件允许情况下,使该工作制度的稳定油压接近自喷最小油压(例如,取0.3~1.0Mpa)。

4.其它工作制度的分布 在最大、最小工作制度之间,均匀内插2~3个工作 制度。 (二)一般测试程序 1.测地层压力 试井前,必先测得稳定的地层压力。 2.工作制度程序 一般由小到大(也可以由大到小,但不常采用)依 1 图1—1油井指示曲线类型 次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测量其相应的稳定产量、流压和其它有关数据。 3.关井测压 最后一个工作制度测试结束后,关井测地层压力或压力恢复。 三、线性产能方程及其确定 图 1—1直线型指示曲线I可用以下线性方程表示: (6—1) q,J,pp 3式中:q——产量,m/d 3 J——采油指数,m/d?MPa Δp——生产压差,MPa P

煤层气DST试井方法应用与研究

地质勘察 / GEOLOGICAL SURVEY 煤层气DST试井方法应用与研究 张兆鑫 王德伟 范云霞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在煤炭勘查阶段针对勘查钻孔测 试必要的煤层气(瓦斯)参数是相关勘查规范所要求的,然而, 常规勘查钻孔不能满足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方法及设备的基本 要求,要想达到规范要求,只能专门设计煤层气井,使钻探成本 大幅度增加。而DST测试是借助钻具将压力计送入井下,直接 获得煤层气动态参数,参数真实可靠,解决了在煤炭勘查阶段对 煤层气参数的获取工作。本文有针对性的介绍了将油井DST测 试技术进行工艺改进、新的理论计算和工具组合后,成功在普通 地质钻孔进行煤层气动态参数测试的一套优质高效的测试技术。 关键词:DST测试;开关井;压力 1、前言 DST(drill stem test)—钻杆地层测试是使用钻杆或油管把带封隔 器的地层测试器下入井中进行试油的一种先进技术。它既可以在 已下入套管的井中进行测试,也可在未下入套管的裸眼井中进行 测试;既可在钻井完成后进行测试,又可在钻井中途进行测试。 DST测试减少了储层受污染的时间和多种后续井下工程对储层的 影响,可以有效保护储层,是对低压低渗和易污染油气层提高勘 探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利用DST试井理论和方法在钻孔 中通过测试获取储层温度、压力、压力系数,依据优化的软件系 统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求取地层渗透率、煤层的有效渗透率、地层压力、表皮系数等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评估气井储层性质,分析气井的生产能力,了解气藏动态,进而对煤层气储层地质开发作出评价。 2、试井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 自1967年伯尔和韦克利成功研制并获得美国专利的世界第一套地层测试器以来,地层测试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成套的先进地层测试器,逐渐满足了陆地和海上油井及天然气井测试技术的各种需要。在美国从事地层测试技术开发研究和设测试备制造的诸多公司,其设备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结构各异,各具特色,但是,其地层测试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地层测试技术,90年代颁布了行业规范,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探井试油,现今已达到了试油总层数的80%以上,提高了我国试油技术的整体水平,加快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地层测试进入了煤层气试验井领域。煤层含气性和储层特征检测,是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期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煤层含气性相关参数在已往的勘查、开采阶段,通过钻孔及矿山取样均可获得,而煤层气储层资料,在煤矿山开采前的地质勘查阶段,需通过试井测试获取。 3、DST试井基本原理 用钻具(钻杆或油管)将压力温度记录仪、筛管、封隔器、测试阀、等工具一起下入待测试层段,让封隔胶筒膨胀坐封在测试层上部,将其它层段及钻井液与测试层隔开,然后由地面控制将测试阀打开,让地层流体经筛管的孔道和测试阀流入测试管柱,通向地面;关闭测试阀,钻具内的压力记录仪记录下关井压力恢复数据;整个测试过程记录在机械压力计的一张金属卡片上和电子压力计的储存块上,根据压力,温度记录仪和电子压力计录入的压力温度数据,可以计算出地层和流体的特性参数,并能够及时对储层作出评价、解释测试层的特性和产能性质。 4、DST试井能够测试的有效参数 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之后,利用钻具(钻杆或管柱)将地层测试器下入待测层段,进行地层测试,获取动态下的地层流体样品类型,产量,地层压力随测试时间变化曲线、压力衰竭等各项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提取、分析、计算,可得到以下几项主要参数: (1)渗透率:这是实测的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的平均有效渗透率。 (2)地层损害粘度:由于地层被钻井液或固井液等侵入以及地层部分被打开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井筒附近的渗透率降低,造成产量减少,通过测试可以计算出地层堵塞比和表皮系数。 (3)油气藏压力:通过关井测得的压力恢复可以外推出测试层油气臧的原始压力。 (4)测试半径: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地层流体发生物理位移,对一定距离的地层将产生作用,这个距离称为测试半径,也称调查半径。利用这个参数可以确定井距大小。 (5)边界显示:在测试半径内若有断层或地界存在,可通过压力变化分析计算出距离,另外借助于其他资料,也可以确定边界异常的类型。 5、DST试井的工作程序 首先将封隔器、过滤器、旁通器、多流器(包括控制器、开关阀等)等组成完成的测试器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钻杆端部下入待测井中。当测试器下放到预定位置(测试层位),让封隔器坐封。如果井深小于800米,此时需要通过井台进行增压,使封隔器坐封严密。如果测试井很深,地层压力很高,则需要在管柱内冲水,此法称之为水垫。水垫的高度以控制初开井诱喷压差为150 ̄200个大气压左右时来确定。然后进行初开井,此时打开测试阀门,进行诱喷,目的是通过强烈的引流作用,冲开地层堵塞,一般初开井的时间为5 ̄10min。紧接着进行初关井,此时需关闭测试阀门,迫使地层压力恢复。一般初关井的时间为初开井时间的2 ̄4倍,从而测得 NATIONAL CULTURAL GEOGRAPHY64

煤层气井不稳定试井解释项目

comet3, f.a.s.t cbm都可以 我目前主要用COMET3软件,另外做煤层气数值模拟的软件还有Eclipse、CMG、FAST软件等,这是一些较为熟悉的煤层气软件。目前comet3是做煤层气最专业的软件,不过这个软件需要购买,目前还没有破解版,其它几款软件已有破解版,可在论坛下载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煤层气行业的试井软件,大多是从石油天然气行业借鉴过来的,其引用标准也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标准相似。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试井解释软件。F.A.S.T CBMTM煤层气储层分析系统Saphir试井解释软件PanSystem试井解释分析与设计软件Work Bench 1.8.2试井软件 ,如果采用常规试井的方法,在开井期间则很容易造成水、气同出,且由于储层渗透率相对较低,压力恢复时间过长,在测试过程中很难准确取得煤储层的地层真实压力,所以就使试井解释很难准确的确定储层参数。 我公司拟在柿庄南区块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专题“柿庄南区块高阶煤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1)柿庄南区块低压煤储层注入/压降试井方法研究;(2)柿庄南区块压前排采生产压力不稳定试井方法研究;(3)利用排采生产资料解释渗透率方法研究;(4)编制3口井注入/压降试井 及3口井压前排采生产压力不稳定试井施工设计; DST测试:测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是低渗的话(流体进入钻杆测试器的体积就会笑),测的结果就不准确。 1:压前不稳定试井:(1)目前在CNKI,根据调研的参考文献,没有人做过压前不稳定试井;(2)如果做的话,有一个问题,压前地层压力大于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这个煤层气井主要产水,只有当地层压力低于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时,煤层气井才会产气。 地面注入设备 地面注入设备包括注入泵、储液罐、高、低压管汇、压力表等,目的是将储液罐中的液体以高压注入井中。 利用注入泵:将地层水注入地层中去(注入一天左右),让储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然后再关井一段时间(关井5天左右)。问题:注入液体过程,可能导致地层破裂,影响试井解释结果,表皮系数为负。

煤层气开发钻井工艺及设备选择方案讲解

煤层气开发钻井工艺及设备选择方案 APE OGGO 李向前 2010-12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Coal Bed Methane/CBM。煤层气俗称“ 瓦斯”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甲烷通常是由水压支撑在煤层气中。煤层气的主要组成部分(95%是天然气。因此,煤层气具有热值/每立方米与天然气几乎一样,可与天然气混合运输。

煤层气就像天然气,相对便宜,是清洁燃料。 CBM 是 21世纪重点发展的替代能源。 CBM 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在中国潜力巨大。 煤层气储量 中国煤层气产业数据概览: 36.8万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 12% 41. 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产区面积 2010年地面产量为 15亿立方米; 2015年地面产量为 110亿立方米; 2020年达240亿立方米。 中国 9大煤层气富集盆地: 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滇东黔西、二连、吐哈、塔里木、天山和海拉尔等含气盆地(群、 121个含气区带。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资源分布集中,适于开发资源比例大, 煤层气产业刚刚起步,煤层气市场逐步步入商业化阶段,煤层气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有效勘探开发可以对常规天然气形成重要补充。 目前能够商业化的煤层气主要目标市场为山西沁水、韩城、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 储存特点:低渗透,低压力,开发难度较大。 煤层气开发与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不同

煤层气开发流程 -地面开发 第一步:勘查规划(国家投资带动外资 第二步:招商引资(区块开采权:中石油,中联,煤业集团第三步:钻井、固井、压裂、排采(承包商承包:煤田地质勘探队; 钻井工程公司等等 第四步:运输(井口压缩机,管道输送 第五步:应用(煤层气发电,加气站,工厂,民用

试井解释报告模板

试井解释报告 第一部分试井解释的理论基础 以均质油藏压降试井为例详细阐述现代试井解释的方法、步骤(包括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说明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均质油藏垂直裂缝井所包含的流动阶段、流动阶段的近似解、以及各流动阶段的诊断曲线、特种识别曲线和导数曲 线的特点并画出示意图 第二部分试井解释报告 一、测试目的 确定地层参数,掌握油气藏的动态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井筒储存系数C; 2、确定地下流体在地层内的流动能力,即渗透率和流动系数。 3、评价井底污染情况 4、确定原始地层压力; 二、基础数据 如图2-2-1、2-2-2、2-2-3所示为油井定产量生产时压力降落数据。 油藏和井的基本参数见表2-2-1 o 2-2-1

图2-2-1

图 2-2-2 Field Margins Help Metric Production History Cancel Data Fa nt Header Fa nt Print ASCI File H k zorT : j l - Vertical!/ lime Cum lime Pressure Gas Rate ; hr hr kPa 10^m^d 22 21.2936 19298 00 21 4603 19422 00 21 6270 19465.00 25 21.7936 1949500 21.9603 19538 00 22.4603 19684 00 28 22.9603 22 9603 19794 00 29 23 4604 23.4604 19867,00 30 23.9604 23.9604 19932,00 31 32 34 丄 图 2-2-3 三、解释结果 1、 常规方法 ①早期纯井筒储存阶段 3 结果如图 2-3-1、2-3-2 所示,C=1e-1m ; C D =99.136 ; ②径向流动阶段 结果如图 2-3-2 所示,k=0.358mD ; kh=15.732mD ? m; s=-0.547

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及应用

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及应用 学号: 2010050031 姓名: 张恒

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及应用 摘要:试井测试是目前能够准确获取煤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重点 介绍了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并对各种试井测试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评价。结合煤层渗透率及储层压力的特征,探讨了试井测试方法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煤层气;试井方法;应用 0引言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离不开煤层气试井,它是对煤层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工艺方法,它在确定煤层基本参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储层的评价参数,为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潜能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但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在储集、运移、产出机理方面与常规油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目前试井测试的方法很多,主要依赖于常规油气井试井技术,尽管一些常规试井方法可用于煤层气试井测试,由于煤层气在储集、运移、产出机理方面与常规油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试井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煤储层具有低压、低渗的特点,即煤层的储层压力和渗透率普遍较低。本文通过对煤层气常用试井方法研究评价,结合我国煤储层特点,探讨煤层气试井方法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1]. 1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 煤层气试井测试方法有很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试井测试方法主要有DST测试、段塞测试、注入/压降测试、水罐测试,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等 1.1DST测试[2] DST测试利用钻杆地层测试器进行,依靠地层流体的流动、产出和压力恢复的过程求取地层参数,是认识测试层段的流体性质、产能大小、压力变化和井底附近有效渗透率以及目的层段被污染状况的常用手段。煤层气井DST测试目的与常规油气井有些不同,由于煤层气多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储层中,因此煤层气井DST测试主要是了解煤储层中水的能量、割理的渗透能力、储层压力以及判断原始游离气是否存在,为下一步的改善措施提供参数依据。DST测试方法常用于渗透率和储层压力较高的储层中。 图1 DST测试半对数曲线示意图 1.2注入/压降测试[3] 注入/压降法试井是一种单井压力瞬变测试,或称不稳定试井,可以估算测试层和测试井的

试井分析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1.表皮效应:由于钻井液的侵入,射开步完善,酸化,压裂等原因,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形区域,这个区域的渗透率与油层不同因此,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产生一个附加的压力降,井底受污染相当于引起正的附加压降,井底渗透性变好相当于引起一个负的附加压降,将这种影响称之为表皮效应。定义表皮系数)ln()1(S w skin skin r r k k -=,表征井底的表皮效应。这个附加压力降用无量纲形式表示,得到无量纲压力降,它用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之为表皮系数。 2.井筒储集系数:对于开井和关井时,由于原油具有压缩性和油套环空中液面的升降等原因,造成地面和地下的产量不相等。PWBS —纯井筒储积阶段。用“井筒储集系数” p V dp dV C ??≈=(物理意义:井筒压力变化1MPa ,井筒中原油的变化的体积为C 立方米)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的压缩原有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3.测试半径: 4.有效半径:不完善井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井底附近的渗流面积发生改变,可以把不完善井假想成具有某一半径的完善井,其产量与实际产量相等,此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折算半径或有效半径 s w we e r r -=,s 为表皮系数,w r 为井筒内径。 5.裂缝的储能比:ω为弹性储能比,是裂缝的弹性储能与整个系统弹性储能之比。 裂缝孔隙度占总孔隙度比例越大,ω值也越大。 6.窜流系数:λ为其大小反映基岩中流体向裂缝窜流能力,基岩渗透率大,或裂缝密度大,λ值越大。 7.无阻流量:无阻流量:井底流压(表压)降为零(绝对压力为14.7psi )即一个大气压时,气井达到最高的极限产量,这时的产量称为气井的无阻流量AOF 。 8.流动系数----kh/μ 9.导压系数:t C k φμη=,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压力传播的面积,用来表征地层流体压降的传播速度。 10.叠加原理:如果某一线性方程的定解条件也是线性的,并且它们都可以分解成为若干部分,即分解为若干个定解问题,而这几个定解问题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相应的线性组合,正好也是原来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那么这几个定解问

煤层气

煤层气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的等温吸附特性参数、煤层气含量、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以及有关煤岩煤质特征的镜质组反射率、显微组分、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相应的测试分析技术有: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容量法)、煤层气含量测定、煤层气试井和煤岩煤质分析等。 煤的高压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和指导煤层气井排采生产的关键技术参数,等温吸附数据测定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煤层气开发项目的成败和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煤是具有巨大内表面积的多孔介质,象其它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碳一样,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煤层气以物理吸附方式储存在煤中,主要证据有:甲烷的吸附热比气化热低2—3倍(Moffat &Weale,1955;Y ang &Saunders,1985),氮气和氢气的吸附也与甲烷一样,这表明煤对气体的吸附是无选择性的;大量试验也证明,煤对气体吸附是可逆的(Daines,1968;Maver 等,1990)。 结合国内外资料,推荐吸附样粒度为60—80目。 煤的平衡水分—当煤样在温度30℃、相对湿度96%条件下,煤中孔隙达到水分平衡时的含水量。 测试平衡水平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储层条件下煤的含水情况,为煤的吸附实验做准备。 煤层气含量—指单位重量煤中所含的标准状态下(温度20℃、压力101.33kpa)气体的体积,单位是cm3/g或m3/t。它是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过程

中计算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预测煤层气井产量的重要煤储层参数之一。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直接法(解吸法)和间接法(包括等温吸附曲线法和单位体积密度测井法)。在直接法中,保压取心解吸法是精确获得原地煤层气含量最好的方法。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 煤心煤样的煤层气总量由三部分气体量构成:一是损失气(lost gas),二是实测气(measured gas),三是残余气(residual gas)。 损失气量估算主要采用美国矿业局直接法(USBM法),该法假设煤中气体解吸可理想化地看作球形煤粒中气体在恒温下扩散,可以用扩散方程来描述,球形煤粒内气体的初始浓度为常数。Grank(1975)给出了各种不同几何形态和边界条件的扩散方程的解。其解析解表达式为: △G cm=[203.1G ci D]-G cl t r 式中△G cm—累计实测解吸气含量,cm3/g G ci—初始气含量,cm3/g D—扩散系数,cm2/s R—煤粒的特征扩散距离,cm G cl—损失气含量,cm3/g 该解吸解表达式表明,早期的累计解吸气量与时间平方根成正比,这就是估算损失气量的理论依据。不过,大约20%以上的吸附气体解吸逸散后,这种估算损失气量的方法所依据的数学意义就变得不准确了。 USBM法确定的零时间起点与钻探取心时使用的循环液的类型有关。当用清水或泥浆时,零时间认定为煤心被提升到一半孔深的时刻,即认为煤心被提

煤层气试井现场测试异常情况及处理

煤层气试井现场测试异常情况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8-12-13T09:24:19.73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7期作者:李军 [导读] 煤层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煤层气试井非常重要,在现场测试过程中,由于设备、钻孔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轻则测试失败,重则设备损坏,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李军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煤层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煤层气试井非常重要,在现场测试过程中,由于设备、钻孔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轻则测试失败,重则设备损坏,甚至发生工程事故。文章总结了各种异常情况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煤层气试井;现场测试;异常处理 1煤层气测井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测井方法和仪器设备。煤层气传统的测井评价方法,还是使用常规油气藏测井技术。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明显的测井响应特征。现阶段,国内外常用的煤层气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可分为四类:以体积模型为基础的储层解释法;以常规天然气储层评价为基础的定性识别法;以神经网络模型及以概率统计模型为基础的储层评价法。本文所述方法为第一种:以体积模型为基础的储层解释法。 2煤层气试井问题 煤储层与常规油气储层不同,表现在:1)煤层孔隙系统分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两种,构成了煤层的双重孔隙系统。且煤岩胶结性差,割理、裂隙发育,并形成复杂的割理裂隙系统,使煤储层强度弱,易碎、易坍塌。2)煤储层孔隙小,孔隙比表面积主要与微孔有关,微孔的发育使煤的孔隙表面积增大(1g煤的表面积可达100~400m,因此煤层中甲烷气主要吸附在煤层孔隙的外表面,游离态的气体较少,且多分布于节理缝和天然裂缝中。3)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孔隙半径小,迂曲度大,毛管作用明显,自吸作用强烈。因此钻井、完井、固井以及储层改造工作中易造成煤层污染。4)煤储层中,欠压、常压、超压的压力情况都存在,但是大多数的煤储层以欠压为主。5)非均质性、应力敏感性强,同一地区储层特征和地质特征不同,同时由于煤储层的裂缝系统和割理发育很好,应力的较小变化会引起渗透率的强烈变化。煤储层的以上特征,给煤层气的开发带来了各种难题,也决定了煤层气开发中所采用的试井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同时由于煤岩的机械强度低、易破碎的特征,造成煤岩取芯难度大、伤害程度评价困难。 3煤层气试井异常情况 3.1注入量大钻孔环空返液 正常测试时,压力加至0.5MPa,观察到注入量较大,几分钟后,钻孔环空返液。当时分析可能是油管或封隔器发生渗漏,封隔器坐封力不够造成的。请示现场监理后,决定重新对油管和封隔器进行试压,以检查其密封性。提出压力计,下入关井试压工具后开始试压,压力10MPa,观察20min,压力不降,说明油管和封隔器不渗漏。压力计重新下井注入,环空依然返液。决定解封封隔器,上提油管。封隔器提出地面后,拆开检查未发现明显损伤,组装后地面试压正常,确认非测试工具原因。通过岩心观测,发现煤层顶板岩石裂隙垂直发育,导致封隔器上下贯通,环空返液是由钻孔本身的地质因素造成的。通过与甲方、现场监理的沟通,认为本煤层的测试已不能获取有效的煤储层参数,故取消此煤层的现场试井作业。(2)测试数据异常。设备下到预定位置后,按规范设计要求完成了现场测试,但回放数据出现异常;封隔器胶筒、芯轴、凡尔、密封圈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对测井资料、现场岩心仔细分析,发现煤层顶板坐封有一小段位置,由于钻探原因,造成相对于其他井段井壁不规则、井斜,导致封隔器未完全实现坐封,在恢复阶段孔内井液压力部分叠加,曲线异常。明确故障原因后,试井队换封隔器重新选择位置坐封,测试效果良好,取得的压力数据完整可靠。 4煤层气试井的研究进展 4.1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方法的应用已经由来已久,在求取煤气层储层参数方面占有特有的优势,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评价流体产出能力及液性,评价储层原始地层压力及温度;获取煤层的有效渗透率、原始地层压力、表皮系数及调查半径等参数。但由于煤层埋深浅、井壁松软等因素的影响,给测试过程及分析范围带来不同程度的限制:①受井壁松软的制约,注入/压降测试时,长时间注水会使裸眼井壁坍塌,封隔器及管柱极易被埋;②注水及关井时间较短,测试范围受限,同时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无法获取更多的储层参数以及远井区域信息;③封隔器上下压差小,难以坐封。坐封后作用于胶筒面积的上下压差小,且作用面积有限,产生向下的力小;④井壁岩性主要以泥岩、泥质砂岩为主,砂岩段很少,给封隔器坐封带来一定风险。 4.2流体注入诊断法 此项技术方法是在封隔器座封完全封闭储层下,井底放入高精度压力计记录储层的压力变化,在地面的高压泵快速压裂储层,在压裂储层后,向储层注入流体一段时间,在确认稳定排量后,关井开始压降测试,压降时间控制在注入时间的3~5倍,测试结束后,上提井底压力计,回放数据,通过时间方法分析压力数据得出储层的基本参数,并且完成整个流体注入诊断测试。具体的测试步骤如下:①检查试井测试装置设备;②测试设备下井,封隔器座封;压裂、流体注入测试。测试开始对储层进行压裂,保证在储层压裂后,开始流体稳定排量的注入,注入时间一般控制在30~120min,以及当流体注入排量达到2m3以上,开始关井压降测试,压降关井时间选择注入时间的5倍;在压降测试结束后,上提井底高精度压力计,回放压力计数据,如果数据没有异常情况,封隔器解封,上提管柱。 4.3变产量试井方法 变产量试井方法是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改变水和气的产量,同时监测井底压力变化。一般用在第一口井。DST测试也叫钻杆测试,常用于渗透率比较好和储层压力较高的储层中。煤层气是吸附在煤基质的微孔中的,与常规油气不同,因此DST测试的目的也不同,在煤层中主要是为了了解割理中水的能量与割理的渗透能力,储层压力以及判定原始游离气是否存在。水罐测试与注入压降测试相比成本较低,测试成功率高,对有效渗透率测试准确,避免了将地层压裂,但是测试时间长。适用于低压,渗透性较好的地层。 4.3封隔器的选型应用 液压膨胀式封隔器由接箍、中心管、上接头、胶筒、浮动接头、坐节和筛管组成。其特点:(1)适用于各种深度的井孔;(2)胶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试井分析-第二章 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

第二章 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
第一节:试井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试井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试井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四节:试井分析的基本过程
1
姚约东

第二章 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 第一节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无因次量 2、压力降落与压力恢复试井 3、井筒存储效应 4、表皮效应 5、试井曲线与曲线特征 6、压力导数 7、探测半径 8、试井模型 9、流动状态
姚约东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无因次量
?有量纲的物理量会因为使用者采用不同的单位制而使该物理量的数值有 所不同。
kh( p ? p ) D 1.842 ×10 ?3 qμB 量纲,无量纲量是这一物理量与别的物理量的组合。
无因次压力 无因次时间
kh( pi ? p ) pD = 1.842 × 10?3 q μ B
tD = 3.6kt 2 φμ ct rw
i ?有量纲量的无因次化,就是引进一个新的量,使该物理量无因次化或无 p =
无因次距离 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rD =
CD =
r rw
C 2 2π φ hct rw
姚约东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无因次量
1、无因次量
无因次化存在多种形式,以无因次压力和无因次时间为例:
无因次压力
kh( pi ? p(r , t )) pD = 1.842 ×10?3 q μ B
无因次时间
pwD =
kh( pi ? pw ) 1.842 ×10?3 q μ B
3.6kt tD = 2 φμ ct rw
t DA
3.6kt = φμ ct A
t Dxf =
3.6kt φμ ct X 2 f
姚约东

12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Q CUCBM 0401-2002中联公司标准)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UCBM 0401-2002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 2002-06-12发布2001-06-12实施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1

目录 前言 (173) 引言 (174) 1范围 (17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75) 3测井作业的任务及测井项目 (175) 4测井仪器、质量及环保 (176) 5测井资料处理解释 (181) 6测井图件及附表 (182) 7提交资料时间 (18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测井仪刻度误差标准表 (18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几种岩石骨架、物质及流体的测井参数表 (185) ATIAS 1456双接收器声幅测井仪在套管中的实验数据 (185) 附录C(规范性附录)XXX井测井解释报告格式(略) 附录D(规范性附录)岩石符号(略) 附录E(规范性附录)测井图件格式(图E.1~图E.8)(略) 图E.1 XXX井标准测井图 图E.2 XXX井综合测井曲线图 图E.3 XXX井综合测井解释成果图 图E.4 XXX井综合测井解释曲线图 图E.5 XXX 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图 图E.6 XXX井压裂效果测井图 图E.7 XXX井井身投影图 图E.8 XXX井综合测井曲线现场合成图 172

本标准是煤层气测井作业企业标准,由于煤层气与石油天然气储层特性和产出机理不同,因此,采用的测井方法和技术也存有差异。在总结国内外测井作业经验的基础上,对煤层气测井作业的任务、项目、仪器、质量、环保、资料处理、解释和验收等内容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绳仁、张遂安、孙含森、唐兴智、贺祚仁 本标准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解释。 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