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3修订版全一册选择题及答案,带多选

毛概2013修订版全一册选择题及答案,带多选
毛概2013修订版全一册选择题及答案,带多选

毛概2013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C )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 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3.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4.党的( D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v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16.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 A )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D、十六届六中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 C )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18.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关键在( 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19.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核心在( B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0.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本质在( C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22.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B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23.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2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B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A )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26.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C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B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B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B )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 )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B )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C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B )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D、国家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

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 C )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 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 经济斗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D )。

A.农民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 中国无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 BC )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国民素质的低下

E、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AD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CD ) 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E、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CDE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E、革命前途不同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 )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 B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 CD )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 BCD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C )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10、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ABC )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 、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C )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C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B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C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 )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B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B )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 B )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

D、一化两改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 D )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C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 )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ABCDE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

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BCD )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BCDE )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BCDE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 AB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第五章

多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 AE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时期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E、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CD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阶级斗争

3.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BDE )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D )

A、社会性质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5.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BDE )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ABD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代表作是 ( A ) A.《论十大关系》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 C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D )

A.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疑虑,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 B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

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 C )

A.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本质是 (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计划经济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 C )

A.社会主义的特征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的目的8.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9.“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 D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0.“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 ( A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发展商品经济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 C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 C.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过渡到共产主义

1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 ( A )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14.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 C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技术装备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高素质的劳动力1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明确了社会生义发展的方向

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C )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革命

17.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 A )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社会

1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 )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实践

19.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 A )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20.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C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 ACE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指( ABCDE )。 A.抓住机遇 B.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 E.保持稳定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就要坚持和完善( ABCDE )。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E.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BCDE )。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道路

C.民民主专政

D.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下列哪些选项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BD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BC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富强 B. 民主 C. 文明 D.进步

9.社会主义改革是( ABD )。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

10.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 BC )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BCD )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1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 ABD )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BCD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

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4.实现共同富裕是 (ACD )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

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 ABD ) 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

1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 ( CD )

A.共同富裕

B.市场经济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占主体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BCD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 ABCD )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19.建国,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 ( CD )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愚公移山》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 ( ABCD )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 C )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B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 D )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D )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

1.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 A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C )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

提出( D )的新概念

A、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经济混合

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B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D )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

济应当是( C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B )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10.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C )

A、需要

B、资本

C、劳动

D、工作能力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 B )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1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B )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

13.分配方式是由( A )决定的

A 、生产方式 B、交换方式 C、消费方式 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

1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 D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15.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B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

1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1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D )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共同富裕

1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 B )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9.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D )

A、物质生产增长向精神生产增长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 )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多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政府职能上,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E、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经济成分

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经济成分

E、股份制经济

5.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C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E、公有资产在全国各地、各种产业中都占优势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 BD )

A、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B、是人们的谋生手段

C、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D、还存在着重大差别

E、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 ABCDE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福利性分配的收入

D、风险收入

E、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8.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 ABCE )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B、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C、资产收益

D、通过福利性分配得到的收入

E、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要素的有( ABCDE ) A、资本 B、劳动力 C、土地 D、技术 E、信息

10.在我国现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手段应当是( AB )

A、诚实劳动

B、合法经营

C、行业封锁

D、部门垄断

E、地方保护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有( ABCDE )

A、保护合法收入

B、取缔非法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整顿不合理收入

E、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12.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E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与社会互助

E、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13.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上一条( ABCDE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14.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BCDE )

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D、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E、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

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5.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E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村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6.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BCDE )

A、集成重新

B、自主创新

C、重点跨越

D、支撑发展

E、引领未来

多选

1.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结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CE )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社会分配的公平

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ABCDE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E、沿边和沿江地区

3.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E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目的

E、稳定是前提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

D、国务院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B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民主主义专政

4.我国的根本政体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民主集中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体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近年来,我国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B )

A、乡一级

B、县一级

C、村一级

D、市一级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C )

A、在野党

B、执政党

C、参政党

D、在朝党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D ) A、先决条件 B、基本动力 C、根本基础 D、客观需要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多选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C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C、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主集中制

E、爱国统一战线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它们的领导力量相同

B、它们的性质相同

C、它们的作用、职能相同

D、它们的历史使命相同

E、它们的形式相同

3.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 ACE )

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B、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 ABCDE )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

D、中国致公党

E、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ACE )

A、前者是后者依据和前提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政权性质,后者是政府机构

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BCD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7.依法治国,是( ABCDE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标志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C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机关

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E、最高领导机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C )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2.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包括( ABCDE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

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06年10月,( D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多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CDEF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E、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提出的举

措包括( ABCDE )

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础

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E、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3.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可以概括( BCDE )

A、市场主导

B、党委领导

C、政府负责

D、社会协同

E、公众参与

第九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思想

1.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2.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C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3.“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 A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4.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行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 D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提出两岸尽快实现“三通”的是( A ) A、《告台湾同胞书》 B、叶剑英九条方针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6.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是在( C ) A、979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4年

7.1985年3月,( C )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D、六届人大四次会议8.“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B )

A、和平统一

B、一个中国

C、两种制度

D、50年不变

9.特别行政区中将来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是(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都可以

10.《中英联合声明》与《中葡联合声明》分别签定于( A ) A、1984年和1987年 B、

1983年和1986年 C、1985年和1988年 D、 1984年和1986年

11.《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B )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12.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是在( C )

A、1999年10月1日

B、 199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9年12月1日13.1995年1月30日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的是( A ) A、江泽民 B、李鹏 C、朱镕基 D、李瑞环

1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B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

斗》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5.2005年3月,( C )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A、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B、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D、十届人大四次会议

多选

1.英国强占香港是通过( ACE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E、《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 BE )

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

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E、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3.台湾问题是( CDE )

A、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E、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4.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属于“四目”问题的有( ABCD )A、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D、双方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E、双方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5.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党的三大任务是( ADE )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E、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 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DE )

A、用武力方式解决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E、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十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C )

A、新原则

B、新秩序

C、主题

D、新格局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

3.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

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这一关系指的是( B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

4.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会见

( A )

A、印度代表团

B、缅甸代表团

C、印尼代表团

D、越南代表团

5.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C )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多选

1.毛泽东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的著名论断有(ABCDE )

A、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B、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C、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D、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E、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2.和谐的世界应该是( ACDE )

A、民主的世界

B、繁荣的世界

C、和睦的世界

D、公正的世界

E、包容的世界

3.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 ABCD ) A、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和强权政治 B、树立新安全观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维护世界多样性 E、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BDE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

E、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C )

A、小资产阶级

B、中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一个独立的阶级

2.在“四个尊重”,核心是( A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其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大陆范围内的联盟的基础

4.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D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5.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C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多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DE)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D、进城就业的农民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E、岗位流动加快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 ABCD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E、各民族共同繁荣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D )党的领导

A、重视

B、服从

C、统一

D、改善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多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BC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DE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概2练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练习科目:毛概第二章 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A、A封建社会 B、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C资本主义社会 D、D奴隶社会 正确答案为:B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A、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B推翻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C、C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D、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统治正确答案为:C 3、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 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D中华民族号封建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A 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B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C、C农民阶级民主革命 D、D城镇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为:A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14 B、1915

C、1916 D、1917 正确答案为:D 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A1918 B、B1919 C、C1920 D、D1917 正确答案为:B 7、()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A、A十月革命 B、B五四运动 C、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D、D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为:C 8、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理论。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正确答案为:B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综上全部 正确答案为:D 10、()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A、封建主义

2013修订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精装版

第一章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可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历史地位与理论功能:毛泽东思想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开创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20世纪创造性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二,当代价值与实践效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先导,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P75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新任领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有梦想,有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实现追求则值得研究。 历任领袖在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梦想,60年前的梦想是赶英超美,50年前的梦想是解放全人类,40年前的梦想是四个现代化,30年前的梦想是致富,20年前的梦想是小康,10年前的梦想是和谐。从历史可以看到,梦想越宏观,越不切实际,则越不可能实现,不但不能实现,而且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前的梦想显然比改革开放的梦想更宏大,但历次政治.运动让人民蒙受苦难,国家经济陷入崩溃。 中国梦的梦想提出了民族复兴,谈到复兴则应该研究民族是如何衰落的,近代以来,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将原因归于对方的船坚炮利,但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则是在装备领先于对手的情况下失败的,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中国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以外,根本的落后是政治制度的落后,民间的仁人志士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遭到了慈禧为首的当局的拒绝,百日维新的失败使国家失去了第一次复兴的时机,等慈禧等权贵领悟过来,试图重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时,历史已不给机会,辛亥革命的枪声彻底终结了沿袭千年的封建专制。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毛概重点整理 2017修订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 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 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 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答: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六.邓小平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概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 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B、全面实现小康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多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毛概课后习题(2013年修订版)(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1.《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 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C.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 A.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C.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 D.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4.坚持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能。 A.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C.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D.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 5.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因为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就是要( ABCD )。 A.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B.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D.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8.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BCD )。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9.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 BCD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2013修订版毛概习题 - 第一章

201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B)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张太雷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3.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B)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 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3.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1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A)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毛概书后思考题与答案2013修订版

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3修订版 第一章思考习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思想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是怎样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总的来看: (1)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 积极因素 j,调前国内夕卜一切和桓园素"为社貪主萤*呈服务. 2,提出社佥主义敘涪妊徴的目林a 3庭社命宝义丈ftit设上+毛準东捉出*崔思总丈把领城,必预玺44马更 恩圭艾的昂孚地住;在艺术和科学聂境,晏坚持“百花齐社,育常争鸣"时 青卅;在对持中外尤化亦面,看坚持“吉寿令同”,“洋为屮州“,“菲 阵出斷*1的力出,枕料地堆承屮国KAttfctXIt.呢收世齐齐反族吋強址.建 设社倉主丈丈化「 (2)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多次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 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将“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作为判断人

毛概判断题(答案已标注)

毛概判断题(答案以标注,有√的是对,没有的是错) 1.“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2.“一国两制”最先解决了香港问题。√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地位. 5.1930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就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7.1941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文章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8.1948年,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少了两件东西:政权和民心。 9.1949年10月,新中国的诞生,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上成熟. 10.1978年,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1.1980年,邓小平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要充分研究如何搞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2.1989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命题 13.1990年中央作出了开发和开放东北三省的战略决策。 14.2005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1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16.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是指个体和劳动者的收入。 1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新的中产阶级。√ 18.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最好的途径是提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对他进行鼓励和支持,又要对他监督和限制。 20.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科技与创新。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2.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3.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24.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25.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中英联合声明》 26.邓小平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2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为解决香港问题 28.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中指出,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 29.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是指南北问题√ 30.邓小平指出,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势力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013修订版 毛概复习题四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人才 B、创新 C、科学技术 D、中共产党 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毛泽东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9、提出“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领导同志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 1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经验。 A、美国 B、西欧 C、苏联 D、南斯拉夫 12、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段话说明了()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D、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在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上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思想的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1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提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思想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B、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毛概试题及答案

毛概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A.经济上的领导 B.政治上的领导 C.文化卜的领导 D.军事卜的领导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 D.群言党与一言党相结合 6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 D.思想路线 7.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A.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 9.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毛概2013版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核心,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基础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再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2013年修订版毛概复习(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跟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要紧的。因此,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 5.简述中国共产党的两次伟大革命和两次历史性飞跃。 答:(1)第一次革命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1921年至1956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结果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第二次革命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伟大革命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革命属于体制革命,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理论成果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

毛概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 C )。 A. 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2. 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B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 到一点,就是( D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D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邓小平在党的( B )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8.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哲学思想是(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C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0.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B )。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1.党的第( D )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D.十七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D )。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C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发展 14.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C )。 A.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B.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D.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5.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