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08-04-15

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通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于2006年1月8日通过)

序言

从2006年到2010年,是通州区在本世纪前20年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通州新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十分重要的位置。《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后,通州区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的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奋斗目标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通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具体措施作了总体部署,集中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未来五年发展确定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通州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关于制定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及市委、市政府对通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的良好基础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北京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区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十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1.5亿元,年均增长17.3%,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300美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6亿元,年均增长2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5.2亿元,年均增长14%,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23.7亿元,年均增长10.5%。

(二)三次产业稳步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1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为8∶52∶40,基本形成工业为主导、建筑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彰显、现代农业得到优化的产业格局。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现代农业水平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着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养殖、籽种等产业,农产品加工、配送、出口创汇及观光休闲功能增强,设施、生态农业取得新发展。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开发区建设取得成效,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贡献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了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都市工业三大主导产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已具规模,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取得成果,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知名企业落户我区,工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商贸服务业繁荣,新型业态不断增加,家乐福、苏宁电器、易初莲花等知名连锁企业入驻。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基地初具规模。建筑业、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完成一批高品质住宅项目。外经外贸取得新成绩,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1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外贸出口创汇额实现3.2亿美元,年均增长42.2%。

(三)城乡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获得市政府批复,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方案及乡镇区域规划有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铁八通线和朝阳北路建成通车,区域交通更加便捷;运河西大街综合整治、运河东大街、京津公路平移、新华南北路改造和玉带河大街改造等工程相继竣工,北苑高架桥主体完工试通车,城市交通体系得到改善;新建了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运河生态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完成了中心城应急供水工程,实现了与北京城区供水联网。新建了通州污水处理厂,改造了新华大街开闭站,新建了6座110千伏变电站。完成天然气主干管线铺设,提高了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改善了农村供电条件,完成了通马路、凉水河大桥等五路五桥工程,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完成土地确权和税费改革,推行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项目库管理取得成效。建立健全园区管理组织机构,实行市场化开发建设,园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健全。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重新调整和明确部门职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完成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累计实施国家、市级火炬计划项目16项,星火计划项目52项,实施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106项,获得市、区科技成果奖117项。教育事业得到新发展,改、扩、新建一批中小学校,通州第一实验中学、潞河中学分校、教师研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50.2%。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完成了一批重点保护文物的修缮,完成了建国后首次修志工作,新编《通县志》出版发行。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战胜了“非典”疫情,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28.3%,达到了市级绿化美化园林城市标准,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首都文明区”称号。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四五”普法取得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维护了全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六)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00元,分别年均增长9.3%和16.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90亿元。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住房、汽车、旅游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劳动力年均向二三产业转移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低保、残疾人和特困户等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整体达到小康水平。

“十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了新水平,为“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北京新城区”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二、发展的历史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和谐通州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通州新城的开局起步时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此期间,通州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历史机遇。(一)新的功能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格局,通州处于长安街轴线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之上,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发展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为加快优质资源流动、推进新城建设、引导产业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通州作为北京重点建设的新城之一,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成为连接京津冀的枢纽。在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发展先机,搭建服务平台,必将在服务于主城区和东部发展带、服务于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奥运经济兴起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正在逐步兴起,与奥运概念相关的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新兴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州做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运河文化被确定为“人文奥运”六大景观之一,运河文化旅游将得到大力推广。奥运经济将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区发展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和增长速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力不足。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能耗、水耗还相对较高,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仍需进一步努力。(二)产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缺少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经济结构与新城功能定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比较分散,很难发挥聚集效应,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

(三)城乡差距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享有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四)优质资源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优质资源不足,社会管理方面存在某些薄弱环节,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五)城市承载能力不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产业承载能力不足,城市功能不强,高端人口集聚程度较低。旧城改造困难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公共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十一五”时期,全区发展面临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要牢牢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既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又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饱满的热情,愤发有为的斗志,努力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开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建设“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为主要任务,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新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布局合理、产业突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通州而奋斗。

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紧紧围绕“建设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的发展定位,承接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打造北京新城区基本框架,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达到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继续保持全区经济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1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基本形成与通州新城功能定位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12%,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

新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按照“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新城空间结构,高标准建设北京新城区基本框架。努力构建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中心,打造聚集现代文化资源、彰显运河文化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

水宜居新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各类污染得到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3%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社会实现全面进步。

2020年远景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10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城市管理能力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建成辐射京津冀地区,体现综合服务功能,相对独立的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新城。

三、“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

围绕奋斗目标和新城发展定位,“十一五”时期,全区要突出以下五大战略重点。

(一)有序启动新城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稳步、有序地启动新城建设,确保《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的落实。通过加快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动承接主城区的功能,集中力量打造通州新城框架。

(二)加快产业战略转移。以推动产业融合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高端、高效、高带动力、高辐射力的产业,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坚持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区域发展规划,全面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发挥本地区优势,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竞争,在大区域范围内,配套补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调整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产业。(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领域的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四)坚持持续循环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增长方式集约化,立足资源的高效利用,逐步建立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改善宜居环境,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城市。

(五)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与首都科研院所的联系,增强研究开发实力,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建设和谐通州。

(二)坚持落实规划、市场主导的原则。落实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促进良性发展。

(三)坚持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放宽视野,做好加快自身发展和主动服务区域两篇文章。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及城市建设等领域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互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四)坚持重点突破、突出特色的原则。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重点领域的资源配置,实现新的突破。发挥比较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高标准建设新城,充分体现通州特色,

树立新城品牌。

(五)坚持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的原则。认真履行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

(六)坚持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坚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部分战略构想和重点任务

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新城基本框架

“十一五”时期,按照新城空间布局,坚持统筹安排、梯度推进、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把握调控开发进度,创新建设模式,以运河为核心,启动五大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做强产业载体,聚集高端人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通州新城奠定基础。

(一)重点建设五大功能区

突出运河开发,建成具有滨水宜居特色的标志性城市核心区,优化提升旧城区,全力推进城市南拓,引导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东进,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全面带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运河核心功能区。加快运河景观建设,推进运河两岸向纵深开发,打造集旅游度假、商贸金融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运河核心功能区,规划建设功能设施齐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商务中心。加快运河两岸基础设施建设,迁建北关分洪闸,重建东关大桥,新建运河人行景观桥、玉带河大街跨运河桥,完成运河大桥建设,改造或建设东、西滨河路、玉带河大街东延线等工程。完成西海子生态示范公园、运河景观区建设。

主题休闲功能区。在新城西南部地区,发展以影视文化、娱乐休闲、专业会展为内容的商务娱乐新区。规划建设高科技与娱乐相结合、服务于东北亚区域、具有国际现代水平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适时启动专业会展、专业服务、住宅博览等功能性项目建设。

行政服务功能区。在运河东大街两侧地区规划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标志性市民休闲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学校、档案馆等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

商务总部功能区。在新城西北部地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与CBD功能互补的商务总部区。在温榆河沿岸开发建设低密度、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商务园。

医疗康体功能区。在六环路以东地区,建成综合医疗康体功能区。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医疗城,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进大型医疗康体、三级甲等医院等项目。

以重点功能区建设为带动,加快改造旧城区,推动南北大街等成片旧城区改造,新建一批节约型、环保型、花园式、智能化建设模式的居住小区。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注重优先拓展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新城功能和建设水平。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坚持“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较强承载能力的新城基础设施体系。

1.构建便捷畅通的城市交通体系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内部循环便捷、外联主路通畅、过境分流有效的交通体系。完善内部路

网循环,改造通胡大街、通惠南北路、西滨河路、怡乐中路等道路,建设外环西路、东滨河路;完善区域外联交通体系,建设通朝大街、壁富路,配合改建京沈高速路辅路,配合建设贯穿东部发展带高速路;有效分流过境车辆,实施宋梁路、潞苑北大街、六环路辅路等建设工程,建设温榆河大桥。

综合交通枢纽。搞好北京东站枢纽地区公共中心规划建设,同步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枢纽周围交通设施,建设土桥综合客运枢纽站。配合M6线和S6线建设,加强北京中心城和通州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

公共交通布设。配合北京市城铁公交线路建设,积极协调开通通朝快速、朝阳北路等跨区快速公交线路。以城市交通主干线为重点,完善联络线公交线网,建成2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承载能力。

停车设施布局。严格执行相关停车配建标准,加强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建设,推广立体或地下停车场所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枢纽站驻车换乘设施建设,在城铁土桥站和北苑站等重点地段设置公共停车场;在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等车流量大的区域集中布设公共停车设施,拓宽腹地停车空间,兴建立体或地下停车场所,缓解城区停车设施紧张局面。

交通管理系统。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更新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警示、隔离设施;完善提升信号灯控制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提高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

其它交通设施。在运河大街、新华大街等交通流量大的街道,兴建便民过街设施;合理布设街区路网,有效分流主路交通流量;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同步完成道路照明等配套设施建设。2.建立安全高效的能源设施体系

电力设施建设。实施电网改造,提高双路供电覆盖率。完善500千伏环网,建设500千伏枢纽变电站2座;完善220千伏配电网,建设220千伏变电站4座。实施新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安装500千伏安主变工程,为全区电力供应提供保障。

燃气设施建设。建设天然气供应干网系统,配合沿东六环路超高压管线、陕甘二线工程,新建通州门站和超高压调压站,建成高压管线11公里,中压管线124公里,形成完善的天然气供应覆盖网络,满足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天然气供应。

供热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联片、联网集中供热工作。完成燃煤锅炉设施改造工程,完成河东集中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工程,启动更新老城区供热管网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逐步实现无煤化供热。

3.形成保障充分的供排水体系

城市供水设施。加快新城自来水并网工程及供水管网建设,加大对市区引水进行调配,建设调蓄水厂一座,2010年日供水规模达到10万吨。建设通州新水厂。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区域供水管线建设。

雨污水排放设施。按照雨污分流制建设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回收处理,逐步改造现状合流管道,确保排水顺畅。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原则,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加快现状管网改造更新,对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新建河东污水处理厂等设施,提高通州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实施东方化工厂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市政中水利用系统,通过管网改造,逐步推进双管给水,大力开发中水再利用途径,提高居民小区景观、绿地养护再生水的利用率。

城市防洪设施。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温榆河、通惠河、北运河城区段防洪设施,有计划地改造旧城区防洪减灾系统。分步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确保河道通畅,提高防洪能力。

4.推进城市环卫、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卫。实施“两场一站”建设工程,完成西田阳垃圾填埋场综合处理二期工程,新建一处垃圾填埋场,实施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构建现代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与回收利

用体系。

邮政通讯设施。合理布设城市邮政设施,增加邮政网点;完善繁华街区、交通枢纽、居民区的邮政报刊亭布局,加强居民区邮政局所的配套建设,实施邮政“户箱工程”。开通邮政信息服务网,建立通讯基站、通讯塔,实施电信局综合工程,新建万门模块局所,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的信息通讯网络。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严格执法,加强城市综合治理。认真贯彻城市管理法规条例,理顺城管监察管理机制,充实城管综合执法队伍,提高城管执法的科技含量,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按照城市形象绿化、美化、净化的标准,开展城市形象综合治理工作。针对环境卫生、景观维护、户外广告、沿街设施、停车占道等城市管理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齐抓共管,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全民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动员各行各业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形成政府、社会、居民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大城市管理宣传力度,健全城市管理责任制,加强媒体和群众监督,实行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措施,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创新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进城市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广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模式,鼓励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公开竞标参与城市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组织建设,使社会服务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起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性、技术性事务;改革城市管理运行模式,逐步推行购买服务,切实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二、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十一五”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现代都市农业结构,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推动都市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重点突破、都市工业强力支撑、现代都市农业有效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并举,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拓展新兴服务业,以高标准、强辐射的大项目为带动,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基地、专业服务中心和总部集群。

发展多层次文化产业。聚集现代文化资源,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包装印刷、书画原创、文化创意、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为主要支撑的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聚集全国图书、音像出版发行行业,发展图书展示、交易、仓储、配送业,打造辐射全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中心。依托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吸引包装印刷企业入驻西集开发区,打造辐射北方地区的包装印刷中心。依托文化艺术资源,打造集居住、休闲、创作、学术交流、艺术品交易于一体的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依托运河文化优势,在运河源头发展各类古玩、艺术品经营拍卖市场。依托北京文化中心资源优势,引进和培养创意人才,推进科技、智力和文化相结合,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具有一定优势的文化产业格局。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以贸易、物流、会展、中介咨询、研发创意等专业服务项目为内容,依托京津冀交通枢纽优势,发展面向环渤海地区的生产性专业服务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成公路—海运国际化物流枢纽,提升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建设区域采购分拨、货物集散和交易结算中心,推动现代化的物流业发展。大力引进具有较强辐射效应的知名品牌,带动发展文化会展、房产会展、贸易会展、科技会展等品牌突出、影响深远的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产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支持民营经济投资,努力引进国际教育资本,发展面向环渤海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产业。

着力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业。大力支持和引导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新城北部商务园,承接CBD 总部商务向后台转移的需求,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在运河中心区,依托运河城市段的

高品位景观,利用长安街延长线的区位和商务优势,积极支持引导金融、商贸企业总部。在南部专业服务中心,利用专业服务产业聚集优势和地处京津冀交通要塞的便利条件,积极吸引流通企业总部、外贸企业总部。适应总部商务需求,积极支持发展金融服务、研发创意、电子信息、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引进欧洲品牌直销中心等大项目,聚集欧美知名时尚品牌,发展高标准商业贸易。整合提升区内商业档次,发展特色商业服务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结构、提高品位,完善景观与设施配套,发展高品位的房地产业。依托运河文化品牌以及各具特色的度假村,结合景观水系建设,开发建设包括景观旅游、特色餐饮、健身娱乐等设施在内的综合性休闲产业。借助大型医疗产业化项目带动,发展集医学研究、康体服务、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康体医疗服务业。

服务业项目重点布局在新城五大功能区,专业服务项目和欧洲品牌直销中心等大型项目布局在京沈高速沿线。

(二)扎实推进都市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都市工业。以都市工业为核心,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北京卷烟厂、家居产业示范园、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引导发展烟草、家具家装、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新型建材等行业。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做优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激光加工、仪器仪表等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环保设备、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与其相关的汽车电子、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积极培育新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潜力领域。

继续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依托现有基础,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不断壮大两大基地。壮大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做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整合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完善准入制度,研究制定入区企业奖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增长动力,做好龙头产业延伸和配套服务,引导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增强品牌效应。加快物流基地开发建设。以拓展服务空间为重点,积极融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逐步辐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代物流,衔接区域产业链条,增强物流枢纽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完整的商服配套体系,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加快建设四大园区。重点建设西集工业开发区,加大投资,高标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宣传,重点招商,高起点谋划园区产业发展,着力引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项目,启动建设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发展面向区域的包装、印刷、研发、设计一体化的高端印务产业,不断提高都市工业的技术含量。加快通州工业开发区南扩区的开发建设,以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为龙头,建设高标准都市工业园。以环保产业园区为载体,支持环保产业研发,扩大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加强技术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进永乐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新型产业。

着力发展四大产业聚集区。宋庄临空经济聚集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空港物流、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配合商务、旅游、生活服务等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台湖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包装印刷、出版发行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聚集区。聚富苑民族工业聚集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亦庄新城的产业优势和有利的民族扶持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漷县产业聚集区,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打造都市工业聚集区。

(三)做优做精都市型现代农业

提升优势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绿色蔬菜、林果花卉、籽种、养殖等主导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25万亩,林果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苗木花卉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粮食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重点发展籽种和优质粮种植,养殖业逐步从新城规划范围区域迁出,向周边地区发展。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送一体化产业,加快农业向工业、服务业延伸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流通配送企业,重点引进发展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现有龙头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社区配送网络。发展一批都市观光农业和都市体验农业项目,完善都市农业旅游接待服务,提高都市农业旅游的经营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升农业的生态保障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形成高效实用的农业节水体系。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与维护,继续提升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平。实施生物覆盖,加强裸露农田治理。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力度,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实施灌区配套与更新改造工程,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农业的支持服务体系。继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鼓励发展行业协会,提高对农业和农民的社会服务水平。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强化金融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展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生产力促进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健全动物防疫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健全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加强技术支持与基础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应用能力,为发展质量安全、生态环保、高效节约的现代化都市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时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为目标,积极发展乡镇经济,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推动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提高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协调推进旧村集并以及中心村与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和新城有序转移。

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已纳入城区范围乡镇的发展。永顺镇和梨园镇要按照新城建设标准,着力改造城中村,加快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步伐,做好新型社区建设,提高新城建设用地利用率,加快镇域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面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潞城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快特色乡镇的建设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市化步伐,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宋庄镇着眼形成未来城市功能聚集区,实施文化兴镇战略,以低密度、低层、独院式建筑为主,建设高档生态园林镇。漷县镇加快西区开发,完善东区功能,打造以都市工业为主的工业重镇,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型小城镇。西集镇是带动东南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着力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基本建成东南部经济中心镇。张家湾镇挖掘古运河文化,进行文物保护,建设承载部分城市功能的运河文化特色小镇。台湖镇配合新城南部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承载都市商贸休闲娱乐功能的特色小镇。马驹桥镇重点推进镇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建成现代化精品城镇。永乐店镇加快镇中心旧房改造,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绿色生态小城镇。于家务乡以完善区域生活性服务设施为主,建设民族特色小镇。

推进旧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设。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旧村改造,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并。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城中村向社区转化;加快小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规划范围内的旧村改造,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并;其他暂时没有条件进入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自然村,加大精品村建设力度,启动一批新村建设,推广农居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立后评估制度,实施严格监督和科学的程序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十一五”末,力争完成50个村的旧村改造,启动现代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2-3个中心村,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的农村新型社区。(二)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

结合新城规划和建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调整乡镇产业结构,发展富有特色的乡镇经济。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继续强化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同时,向突出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延伸。在城区周边,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配送等行业,在其他地区,大力发展蔬菜、果品、花卉等设施农业,以及林菌间作、生态养殖等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继续发展农村工业。本着“整合资源、改造提高”的方针,加大盘活闲置资产力度,结合旧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设,整合零散用地,科学确定产业聚集地土地集约利用标准,推动镇村企业向产业聚集地集中。优先发展利用农产品原材料、带动农民增收、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加工工业项目,以及适合本地条件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项目,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在纳入新城范围的乡镇,突出发展服务业。以小城镇为核心,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做到乡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放心示范商店。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解决农村商品质量问题,保证农民的消费安全。鼓励农民进入服务业,引导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企业,重点发展旅游、商业、文化等行业,形成一批规模大、有潜力的私营服务企业,搞活农村经济。

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力度。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力度,实施一二三产业联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农民就业,五年累计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以上。同时,鼓励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善乡村道路网络与质量,建设漷永路、宋郎路、孔兴路、张采路、张凤路、铺大路、潞西路、觅西路、于觅路及其配套设施。打通连接区域外的道路交通网络,实施京榆旧路二期、亮徐路延长线、通香路、京台路西延等道路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配合道路建设,实施张采路、张凤路跨凉水河大桥,及潮白河友谊大桥等桥梁建设工程。逐步完善交通管理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加强农村生活用水工程建设。推进变电站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提高农村用电保障能力。发展农村通信,推进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扩大入户普及率。加强农村防灾体系建设,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做好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健全乡村公共消防设施。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全区农村垃圾密闭收集、运转和无害化处理,完成改厕工程,创建2-3个“国家卫生镇”和一批“国家卫生村”,创造优美、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教育与卫生工作。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大政府投资支持,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新建一批农村中、小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带动辐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改扩建工作,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连锁服务网络。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室、图书室、老年活动站建设力度,实施“居家工程”,推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坚持文化下乡,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体育活动,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逐年提高筹资标准,参保农民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和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在全区逐步建立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其它保障形式为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完善农村管理与服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农村的管理和引导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建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公司,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稳定高效的支农机制。

四、扩展社会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时期,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引导公共服务均衡化,大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打造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按照全市标准,结合新城和村镇建设,调整中小学教育布局,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幼儿园所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建设示范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组织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完成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教育信息化达到市先进水平。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史家小学、北京二中、北京育才学校等一批知名学校分校。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形成发达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职教资源,新建高水平的区级职业教育高中校,筹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以成人学校和市民文明学校为依托,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的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体制多样化,推动校校、校企“联姻”,充实职教资源,借助企业技术优势,产学研相结合,加大职业培训和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打造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

发展高等教育。优化高等教育办学环境,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大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力度。

(二)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规划建设科技大厦,积极吸引主城区科技资源向通州聚集。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信息平台与创业孵化体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普及率。

(三)推动人才强区战略

优化人才环境,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建立面向区域的人才服务平台。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引才引智工作,拓宽引才引智途径,逐步扩大各级各类人才规模。科学培养和使用人才,发挥人才在促进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人才信息库和人才市场建设,鼓励发展社会高级人才中介机构,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文化馆新馆、运河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推进中国书画创作中心和中国民间艺术基地建设,新建一批文化室、图书室,建立健全网络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各种娱乐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加强文物的恢复、修缮、重建工作,力争一批文物申报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通州区志》编纂工作。

提升体育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设通州区体育活动中心和两座体育休闲

公园,健全奥体公园设施,改造体育田径场,着力推进大众化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推进基层文体活动中心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

(五)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新建公共卫生大厦,组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加快急救站建设,完善120急救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快捷的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区”。

完善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名院引进工作,完成中医医院等医疗设施建设,推动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健全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十一五”末,全区所有社区都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

(六)促进其他事业发展

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筹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全面优化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关心关怀残疾人事业,筹建残疾人活动中心,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档案、气象、地震、人防、史志、红十字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全面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通州

“十一五”时期,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平安和谐通州。(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都市工业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容量。积极推动社区创业工作,鼓励在社区内建设商业、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工作岗位,建立和完善社区培训组织。“十一五”时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平台,规范职介市场行为,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加强就业和从业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中高级技能人才在劳动者中的比重。加强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职能到位、市场作用入位、社区功能归位的各尽职能相互促进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组织,构建居民生活的三级单元,把基层政府组织和生活服务、治安等内容统一到社区建设中来。促进村镇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社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达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事业,为居民提供福利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等服务项目。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十一五”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95%和90%,继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扩大覆盖面。推进福利社会化,建立健全公办福利机构为主体、其它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严格执行城市低保标准,努力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等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全区的城域网,建设通州区信息资源中心,建成通州区公用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全面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立完整的城市建设管理基础数据库。建立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完善、扩充应急指挥中心,全面建成通州区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有线电视网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商务。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档案、人才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参与监督作用。强化民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依法推进村(居)民自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完善行政程序,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内部矛盾排查调处,确保信访事项及时、有效地在区内控制和解决。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加强市民学校建设,把市民学校办成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教育基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把创建文明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环境良好、邻里互助友爱的新型社区;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推动以诚信服务为重点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实施文明区创建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区。

(七)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邪教组织和恐怖组织的破坏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创安和科技强警,健全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建设通州区看守所及区法院调解大厅。完善城市防灾系统,严格执行抗震、消防等重大灾害设防标准,建设应急避险场所,建立区级中心救灾储备库。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严防各类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一五”时期,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定规则、确立标准、强化监管、优化发展环境和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上来,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一站式”服务,建立更加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公务员法》,提高公务员素质,增强综合执法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法制和信用建设,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整合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建立产业筛选评价机制,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整合职能,延伸服务,建设创业服务中心,构建以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宣传推广为内容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积极服务,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和

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与管理。扩大融资担保机构规模,提高担保能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推进各项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一批行政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探索增加农业投入的新机制。不断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合商业重组改造。加大行业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建立国有经济“四大板块”,继续抓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合理调整。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五大体系。在改革中,保障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改革,创新投资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供热、供水、供气等项目建设。改进政府投资安排与使用方式,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建立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程代办服务制,推进全程代办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落实,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决策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规范和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适时启动乡镇机构改革。纳入城区的乡镇,逐步启动办事处功能。

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城市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区、街、社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大力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明确区、乡镇两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逐渐推行环卫、园林、市政等管理工作下移,形成目标明晰、齐抓共管的局面。

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区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实现财权事权相统一。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政支出向农村和困难群体的倾斜力度。积极探索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模式,对政府非经营性资产实行统筹管理,建立政府资产实物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推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开展试点。稳步推进教师聘用合同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多种办医模式,推进医疗行业的投资多元化和服务多样化。大力推动文化领域改革。

(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实施以都市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有选择的吸引外资战略。不断拓展引资领域,扩大交通、文化、旅游、会展等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促进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吸引大型跨国企业在通州设立总部、研发机构和结算中心,力争在引入世界500强企业上实现突破。

扩大对外贸易。调整、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加大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积极拓展优势产品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创汇额年均增长15%。设立中小企业出口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研究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出口的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一批名牌出口产品和骨干型创汇企业。

(四)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加强东部发展带经济协作。积极推动与东部发展带各地区的产业协作,实现错位竞争与差异化发展。配合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物流基地对东部

发展带、京津冀都市圈的辐射能力,加强与空港物流基地的合作,形成区域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区域便捷交通体系,建成东部发展带的复合型交通走廊。

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周边省市在产业发展、道路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逐步建立政府间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流平台。配合完成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第二道高速公路建设,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跨区域的交通干道,加强与三河能源合作。加强市场合作,促进跨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

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建设宜居节约新城

引导人口合理增长,着力解决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供需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宜居节约型城市。

(一)加强人口的引导和管理

承接主城区新增人口。新建和改造公共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教育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提高高端人口承载能力。“十一五”末,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90万人以内。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统一政策,支持城区人口向周边和小城镇疏散;新增城市人口重点向产业功能区和小城镇集中,形成新城、小城镇、农村人口密度的梯级分布格局。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通过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通过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吸纳优秀科技、文化、管理人才。

(二)搭建循环经济基本框架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依托,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强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采用先进技术,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典范,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建立完善的产业评价机制,优先发展占地少、能耗低、水耗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都市产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

实施园区生态化工程。积极推进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引入补链企业,实现园区资源消耗最小化。严格执行入园企业准入标准,建立企业副产物交换机制、能源梯级转化和废物、废水综合利用系统。“十一五”时期,通州工业开发区和环保产业园区建成生态示范园区。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改善能源结构,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扩大应用领域,有计划、成规模地开采地热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推进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实施新河灌区再生水利用工程,全区节水灌溉率达到100%。现有工业企业普遍实行节水技术改造,制定各行业用水标准,实行严格的节水评估筛选制度。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工艺改造,推进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力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三)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

大力推动景观水系建设,美化区域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景观水系建设。完成运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配套景观,实施师姑庄橡胶坝等工程。加强对凉水河、凤港河、萧太后河等重点河道的治理,强化河道功能,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强化新城绿化建设。以城区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新建道路、重点道路及主要水系两侧的绿化建设。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对公园和街区景点进行改扩建,在城区形成5处集

中绿地公园。通过拆房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大力发展垂直绿化,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继续推进镇村绿化美化建设,建成一批园林式镇村、花园式单位。

完善绿化隔离带,继续建设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六环路、温榆河和运潮减河绿色生态走廊的绿化美化。实施“平原治沙”工程,提高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能力。完善农田林网体系建设。

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健全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加强地下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多途径涵养地下水。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提高中水利用率。推广清洁燃料,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控制扬尘污染;发展集中供热,减少煤烟型污染,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提高道路、住宅的减噪抗噪设计标准,控制噪声污染。加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实现危险废弃物定点处理,实施禽畜粪便综合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本规划经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成为通州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及各级政府权限内批准各类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注重从组织协调、政策导向、项目安排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精神,组织好各级各类规划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分工。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相关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三)建立考评机制。改革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改进年度及阶段性考评办法,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四)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加强规划实施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提高市场主体把握市场运行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推进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政策保障

(一)扩展市场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改善需求结构,引导鼓励消费,扩展市场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二)健全财政体制。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强化政府投资引导,财政投入支持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运用财政手段,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三)合理供应土地。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领域和落实空间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在土地供应上优先考虑和安排。

(四)开发人力资源。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新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构筑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优化提升人才结构,重点培养、引进符合通州产业调整、新城建设和社会事业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的人才。

(五)加强政策协调。落实各项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现行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特别是重点新城建设的若干政策;加强各项政策间的衔接协调,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三、项目保障

(一)注重加强项目衔接。“十一五”时期,全区将实施一批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重大工程项目,各专项(乡镇)规划都要安排相关的项目,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原则,建成科学的项目支撑体系。

(二)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根据“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统筹安排工程建设进度。2008年以前,重点完善道路交通、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旧城改造;2008年以后,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的各项工程。

(三)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积极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督,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制定实施项目建设质量保障、安全保障、工期保障,做到基础设施项目适度超前,产业发展项目确保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优化布局。

四、机制保障

(一)加强公共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加强公共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完善公共管理体系和政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二)开展规划评估。定期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提出评估改进意见,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好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搞好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在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相互衔接,形成对“十一五”的有力支撑。

(四)落实功能定位。依据区县功能定位和新城规划,科学确定各乡镇功能定位,落实全区主体功能,体现各乡镇特色,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五、规划调整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通州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它重要原因,致使原规划内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时,区政府可以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调整,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对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外需的主要途径,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1.4倍。5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5.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7%,进口年均增长16.1%,高于预定目标。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7.8%,其中,进口增长18.5%,进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13.9%,但我国依然是全球对外贸易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降幅远低于全球贸易降幅。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进

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2020年) 到2020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2%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60人年 百万人年专利授权量达到3000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 人才贡献率达到60% 12大重点工程 ●汇聚500名人文社科大师 ●培育100位国际级科技领军人才 ●打造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绿色产业人才队伍 ●建立1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培养资助千名“长城学者” ●培养选拔引进100名卫生学科带头人 ●培育10至20名世界级产业领袖 ●全面推行首席技师制度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等级评价体系 ●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将达到8万人 ●开展大规模党政干部教育培训 ●每年扶持培养千名青年拔尖人才 【目录】 一、首都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指导方针 (三)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一)确立向人才发展倾斜的资源配置格局 (二)确立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三)确立人才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格局 (四)确立人才工作综合配套推进格局四、重大任务 (一)发挥教育在人才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推进人才国际化发展 (四)推进人才集群化发展 (五)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 (六)完善人才投入体制机制 (七)完善人才引进和社会保障制度 (八)优化引才聚才的地方品质 (九)建立人才优先发展工作体系 五、重点工程 (一)“人文北京”名家大师培养造就工程 (二)“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三)“绿色北京”人才支撑工程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 通州新城规划的功能定位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近年来,通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是奥运之年,也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之年,市委市政府对通州发展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新城建设非常关注,各种优质资源加快向新城涌动,通州新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我们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2008年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高水平建设新城在“新”字上做文章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的要求,突出体现新城建设的新理念、新形象。 加快新城三大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承载能力。一是继续完善开放式路网体系建设。打通与首都机场 联络,完成壁富路──通顺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配合完成京津二通道、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工程,实施京榆旧路、张凤路、徐尹路等工程;优化城区道路循环,实施环路改造等工程;加强通 州生态商务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朝阳北路东延、潞苑北大街、六环西辅路等工程。二是加快建设与新城需求相适应的市政公用设施,加快推进旧城区燃 煤锅炉房整合和河东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完善天然气管网,继续推进电气化区建设。三是引进优质资源,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潞河中学分校等名校建设; 推进北京市中医院与通州中医院合作办医;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引进大型文化、医疗服务 等设施,增强城市功能。 做足水文章,打造滨水生态环境。近些年不断加强水系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完成运河城市段11.2 公里的生态景观和环境建设,形成北京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文化景观。今年启动建设运河二期万亩滨 河森林公园,构筑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温榆河生态景观,实施温榆河滨河公园工程,构建水绿交融 的滨水生态商务环境。实施京津城际铁路、京津第二高速绿化工程,打造京津绿色走廊。配合建设北京 市东南郊水网工程,逐步实现北运河、凉水河等“五河十渠”的互联互通,促进水系循环,改善生态环境。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实施北运河城市段水环境改善示范项目,实施通惠河北岸截 污工程,启动河东10万吨中水厂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启动重点地区开发,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超前谋划,加快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政策,依法规范征地拆迁工作。推动新城运河核心功 能区、通州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重点地块一级开发和土地入市工作,适时启动北苑地区、 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重要节点开发建设,为重大功能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加快产业发展在“好”字上做文章 落实通州新城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好字优先,加快发展。 发挥现代物流业聚集优势,打造面向环渤海的区域物流品牌。现代物流业是通州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特色,近年来着力提高物流业的聚集度和贡献力,初步形成“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2) 二、形势要求 (3) 三、发展思路...........................................5(一)指导方针.................................................5(二)总体目标. (6) 四、主要任务...........................................7(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7(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10(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17) 五、保障措施..........................................18(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18(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9)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20(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20) 前言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以至今后十年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

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按照中组部关于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 1 一、发展现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全行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42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571万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共有技能人员1420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800万人,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38万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竞赛奖励、享受国务院和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数达到14142人;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大人才评价与发现力度,评选出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大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面对日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解决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科技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 2 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有关目标要求。二是人才的专业与地区分布不够合理。现有人才尤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勘察设

通州区运河规划方案

项目概况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区位于北京东部门户——通州,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规划面积15.8k㎡,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区域内还设置了媒体制作、文化会展交流、商务商业、办公、高档酒店、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为将来北京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并将其建设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新文化产业基地。 1.1区域位置 通州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首都北京的东大门,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它在北京大都会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步由中心圈层式的发展转向轴向多点式的发展。在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建设框架,并提出将城市发展的重心向东部城市带倾斜。通州作为其中东西发展轴和东部城市带的交点,承担北京未来城市副中心功能,是未来北京城市建设的焦点。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古为漕运、仓储重地,是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历史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由于项目地块处于未来城市商业、金融、办公、居住的中心区域,周边已经形成旅游度假、文化娱乐、居住等设施用地,因此用地不同,地段对景观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横跨运河的数座桥梁对地块景观也造成一定影响。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起北运河与温榆河交界处,南至六环路,西达滨河西路,东至滨河东路,并包括西海子公园以及滨河西路核心广场段,规划面积170h㎡。 2设计原则 (1)滨水空间的重点处理原则 突出城市中心区滨水特色,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2)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 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扬天下的京杭运河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题材。设计中,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 (3)景观与防洪要求的统一 运河防洪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因此,设计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景观与工程满足美观与安全要求。 (4)景观空问与土地利用的平衡 用地的平衡也包括经济的平衡,因此设计必须考虑项目可操作性,即除了满足社会效益,还要满足经济效益。 (5)和谐统一的场地特征 不同地块有不同的场地特征,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场地之间也应强调和谐统一。 (6)分期实施的原则 设计实施要按照城市发展需求逐步实施,确保分期实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5)简介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75年,国务院讨论和规划“五五”和“六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同年,召开了多次计划工作的务虚会,研究和确定经济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大足区统计局 2017年2月27日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协调改善民生事业,实现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1.5:57.3:31.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7.2和3.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64.8%和30.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3%,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423545万元,比上年增长5.4%;畜牧业产值202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524公顷,比上年增长2.4%;油料种植面积19066公顷,比上年增长5.9%;蔬菜种植面积18057公顷,比上年增长3.5%。 全年粮食总产量43.9万吨。蔬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6.4%。油料产量4.7万吨,比上年增长7.5%。肉类总产量6.4万吨,比上年下降3%。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832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规模工业总产值610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48户;工业品产销率为98.7%,比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904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总资产贡献率为29.8%,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2%,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4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建筑业总产值1262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1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5191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5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4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5.6%。第二产业投资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305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6.1%。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批发零售业937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2213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录 序言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四、重大政策 (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五)文化名家工程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

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南昌市西湖区统计局 (2017年3月1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四梁八柱’,建设‘幸福西湖’”工作主线,大力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激情工作,精干实干,一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幸福西湖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06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297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613326万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0.00∶22.69∶77.31调整为2016年的0.00∶22.30∶77.70。人均生产总值87545元,较上年增长7.4%。 非公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400896万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0.4%提高到51.6%。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总收入89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4702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

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5563万元,增长121.2%;营业税28476万元,下降44.1%;企业所得税25720万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16964万元,增长4.3%;城市维护建设税8680万元,增长5.2%;房产税5666万元,下降5.7%;印花税4059万元,增长76.3 %;城镇土地使用税1118万元,下降6.7 %;土地增值税10929万元,下降3.2%。 财政支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主要支出项目有:教育48854万元,增长12.5%;科学技术3106万元,增长34.3%;文化体育与传媒2898万元,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51411万元,增长17.1%;医疗卫生18333万元,增长9.9%;节能环保881万元,增长32.5%;城乡社区事务60958万元,增长4.1%;农林水事务2421万元,增长20.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104万元,增长18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76万元,下降22.6%。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3%,衣着下降0.2%,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娱乐增长3.4%,医疗保健增长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RPI)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上涨6.3%,饮料、烟酒上涨0.2%,服装、鞋帽下降0.9%,纺织品下降1.0%,文化办公用品上涨2.2%,日用品下降0.4%,体育娱乐用品上涨0.7%,交通、通信用品下降4.7%,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五年规划对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之“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外需的主要途径,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倍。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增长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倍。5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其中,出口年均增长%,进口年均增长%,高于预定目标。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其中,进口增长%,

进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但我国依然是全球对外贸易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降幅远低于全球贸易降幅。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提高到%;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达到29728亿美元,增长%。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进出口均比“十五”末增长倍。 (二)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促进贸易基本平衡,切实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认真履行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并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分批取消了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格局因此更趋平衡,外贸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亿美元历史高点后开始回落,2009年下降到1957亿美元,2010年进一步减少到1831亿美元。5年间,贸易不平衡度(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6年的%、2007年的%、2008年的%、2009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 (三)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十一五”期间,在加大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思想指导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5年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大幅超过加工贸易%的年均增速。201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4887亿美元,比“十五”末增长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提高到%;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1578亿美元,比“十五”末增长%,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下降到%。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方面看,2010年,工业制成品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山西省委、省政府9月30日颁布了《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路新理念,深刻理解我省人才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人才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制定实施了《山西省2006—2010年人才开发工作规划》,着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党管人才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人才资源规模有所扩大,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人才环境不优,选用人才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引进人才方面仍需加强,等等。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未来5-10年,是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特别需要各类人才去引领、去支撑、去奋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是吸引凝聚人才的大舞台,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开发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在人才政策、环境上不断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我省人才事业新局面,尽快形成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二、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三月

目录 序言 (1)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3) (一)总体要求 (3) (二)战略举措 (3) (三)发展目标 (5) 二、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8) (一)明确区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 (9) (二)“一副三组团”都市新区布局 (10) (三)“一区三走廊”产业发展布局 (12) (四)“一网三通道”交通网络布局 (14) 三、增强竞争能力,建设经济强区 (15)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5)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7) (三)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8) (四)创新产业提升发展路径 (21)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区 (23)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3) (二)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24)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6) (四)节约利用要素资源 (27) 五、发展社会事业,建设文化名区 (29)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9)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 (30) (三)建设科技强区 (32) (四)建设教育强区 (32) (五)建设人才强区 (33) (六)建设卫生强区 (33) (七)建设体育强区 (34) (八)强化老幼妇残事业 (34) 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余杭 (37) (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7) (二)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39) (三)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39) (四)着力打造平安余杭 (40) 七、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 (42)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 (二)强化城镇建设和管理 (44)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5) 八、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新区功能 (46) (一)加强交通市政道路建设 (46) (二)加快给排水设施配套 (47) (三)加紧能源项目实施 (48) (四)加速信息网络构建 (49) (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50) 九、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