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观察 2008.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张永丽1,2 黄祖辉1

(1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 农村劳动力流动 述评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变迁,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推动了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但由于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还没有拆除,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就地转移的模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关于农村劳动力为什么流动、流动的条件、流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转移上,很多研究基于当时的社会实践,将“离土不离乡”视为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模式,强调以这种方式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例如,王向明,1985;王代,1986;韩俊,1987)。

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领域沉寂的局面,澄清了将农村劳动力禁锢在土地上的错误做法和认识,明确了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突破。但这仅仅是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一个引子,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存在着太大的局限性,没有对后来的研究留下很多影响和值得借鉴的东西。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门研究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末,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放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也不断扩大,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提供了可能。从1989年的“民工潮”到1992年南巡讲话,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跨区域向城市流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掀起了学术界研究的高潮。这一时期着眼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意义、规模、结构、特点、地理分布、社会经济影响及相关政策等课题的专门研究开始起步,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也渐次深入。

具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对前一时期研究的深化,主要是对*该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07BJL026)资助。

- 69 -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局限性及其引发的问题进行反思。多数研究倡导通过有效的规划与布局,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转移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研究的落脚点将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中国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1990;黄祖辉,1992;冯兰瑞,1993)。陈吉元(1990)的研究则首先超越了这一思路,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应采取“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对当时研究思路的一个极大突破。其二主要是以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研究为主,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应不应该大规模流动等价值判断的问题上。部分研究从管理者和城市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对城市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冯宪,1990)。但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推进,学术界的主流思想则强调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积极作用,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肯定,例如,任建平等人(1992)从要素流动的角度、王郁昭(1994)从增加农民收入和活跃农村市场的角度、赵树凯(1994)从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角度、蔡昉(1990)从国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对称的角度、杨涛等人(1991)从矫正各种扭曲的价格信号的角度,论证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有一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解决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必须打破城乡隔离体制,实施开通城乡、推进城市化的战略,这是这一时期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争论也推动了研究的不断深入。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局限于比较宏观的问题的一般性分析与描述,关于流动群体的微观个体行为较少关注;从研究方法来看,社会各界虽然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资料,但调查的规模、质量、范围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大部分文献仅局限于定性研究,并且是在先验的、带有明显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展开的,经验实证缺乏,理论层次比较低。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现在,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全面展开

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广泛性及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影响,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从199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组织较大规模的调查开始,到1994年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汇集了多种学科的多种研究力量,调查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形成了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标志着中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入,从前一阶段的概括性、一般性分析和描述为主,逐渐转向专题性研究,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口学的角度对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例如,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原因、方式、个体特征、职业、工作与生活环境、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等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与分析(赵树凯,1998;杜鹰等,1997;黄平,1997;白南生等,2002)。二是从流出地的角度,就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资金、技术、信息传递、农业发展、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杜鹰等,1997;赵树凯,1998;徐勇等,2003)。三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户籍制度、城乡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等一系列二元制度安排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流动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杨云彦等,2000;蔡昉等,2003;李强,2003;崔传义,2005)。四是从流入地的角度,就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城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迁等一系列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蔡昉等,1999;王桂新,2005),就农民工与流入地的冲突与整合等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定性研究(李培林,1996;刘传江等,2004)。

70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还有学者从流动者本身的意愿出发,就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倾向进行了专门研究(黄祖辉等,2004)。此外,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以及“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认为“民工荒”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的历史性转折(蔡昉,2007);也有研究认为“民工荒”仅仅是短期性、局部性、结构性矛盾。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和城市化相结合,指导思想主要是进一步消除城乡隔离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解决农业、农村内部矛盾,这一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大量研究不仅使人们得到了关于农村流动群体的概括性、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而且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相结合,对影响“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进一步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以大量的社会调查为基础,通过个案访谈、实地调查与统计抽样调查,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个别实证研究脱颖而出,这些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现象描述和利弊分析,而是尝试着诠释观察到的现象,揭示现象背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水平;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相关理论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推—拉理论、新迁移理论等,中国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问题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缺乏对研究对象的系统把握,缺乏对各种现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等。这一问题将在第三部分详细论述。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研究

(一)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基本特征

关于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流动劳动力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这方面的争议也比较小。研究结论表明,就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来看,年轻、未婚、男性和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往往更偏好于流动;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女性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上,外出者的教育程度明显高于非外出者(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1999;赵树凯,1998;杜鹰等,1997);在流动的方向上,主要流出地是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地,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的各省市,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李培林,2003);就农民工的社会群体特征来看,流动者基本以寻求职业、增加收入为目的,主要来自低收入地区的中等偏低收入农户;在流动方式上,他们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就业,但无法实现永久性迁移,而是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即按照季节、经济周期,甚至是政策周期,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流动(杜鹰等,1997;蔡昉等,2003);在职业活动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在流动机制上,以自发流动为主,并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沿着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人际关系向外流动(杜鹰等,1997;赵树凯,1998)。

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特征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其意义在于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微观分析,辨清什么人流动、为什么流动、如何流动以及流向哪里等问题,使人们获得了一个关于流动群体的概括性认识,同时也为其它专题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机与原因

7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72关于人口迁移的动机和原因是现代西方人口迁移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内学术界围绕中国宏观社

会经济特征与流动者的个体特征两条主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借鉴伯格(D.J.Bogue) 的“推拉”理论、托达罗(Todaro)的绝对收入假说、伊斯特林(Easterlin)的相对地位变化假说等理论成果①,来解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

大量研究从中国体制转轨的制度背景出发,揭示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1994)的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流动的“推力”,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是农民流动的“拉力”。李强(2003)运用大量的社会调查资料及统计分析说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即“经济收入驱动力”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但中国的户籍制度锁定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和目标,从而对这种驱动力产生了消解作用,形成特殊的生命周期,即年轻时外出打工,年龄大了以后回乡。周其仁(1997)将宏观背景与微观差异结合起来,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体制的选择,外生地决定着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容量,而农村劳动力累积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与经历有关的个性特征,就农民对“流动”机会的反应以及反应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蔡昉、都阳(2002)利用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否不仅决定于他们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差距,还决定于他们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方法规范、视角独到的文献脱颖而出,这些文献分别从微观个人层面和家庭层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分析了家庭耕地面积、人力资本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对流动决策和流动收入的影响(赖德胜,1998;赵耀辉,1997;朱农,2002;都阳等,2003)。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水平。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动因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研究的学术性、实证性、规范性在整个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即遵循一般的人口流动规律,同时也受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影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研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一些政策取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流动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正在向多元化、动态化方向演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关于体制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中国流动人口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也是相关政策制定的核心。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献颇多,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现有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分析了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与相关政策取向。

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最本原性的制度安排,户籍制度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壁垒造成的流动农民工的边缘化问题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学术界一致认为,户籍制度是造成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业、地位、身份存在明显选择性,以及大多数流动人口不能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进而形成循环流动的重要原因(杜鹰等,1997;张车伟等,2002;蔡昉等,2003;李强,2003)。很多研究借助不同地区和不同范围的社会调查资料及个案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的存在将城市劳动市场分割为正规和非正规农村劳动力市场,大量农民工只能进入非正规市场或次级农村劳动力市场,在职业、行业、岗位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限制,在工资、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公民享受同等待遇(赵树凯,1998;李建民,2002;蔡昉等,2003)。现行城市

①伊斯特林较早地借用相对经济地位假说来解释人的经济行为,即相对收入决定人的行为,所谓相对收入是指一个人根据一个内在化的期望生活标准对收入做出的评价,或者是一种社会决定的生活水平对收入做出的评价。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公共服务及其管理体制仍然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然而,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却被排除在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体系之外,难以和城市居民同样获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子女教育等基本权利,进而使他们依然游离在城市边缘,难以实现与输入地的融合(李强,2002;刘传江等,2004)。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策性问题,消除城乡体制和制度差异,建立公平、开放、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几乎成为大多数研究的落脚点。

事实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陈金永(2006)利用公安部、国务院等大量的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改革的前景。也有部分研究从中国体制转轨的进程出发,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研究认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的社会功能已逐渐减轻,文凭、技术证书、技能、工作阅历等在人口流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市场按户口等制度性因素分层正在转变为按照市场机会和人力资本分层,人力资本对城市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赖德胜,1998;李强,2002;孙立平,2003);朱宇等(2005)的研究认为,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转型,外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式、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今后人口的流迁模式更多地取决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收益、定居成本、社会保险和就业稳定性等因素。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除户籍制度外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和新障碍,也提出了学术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体制转轨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很多研究自然地将这一问题置于政治经济学或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进行考察,从而更加清晰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问题。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依然存在以下不足: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与经验分析,政策建议仅局限于政策取向研究,在提出比较系统的可行性政策及政策实施的成本和收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的影响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学术界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给予了很大肯定,并就资源重新配置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以流动劳动者与城市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为主线展开,目前依然存在一些争议。

多项研究表明,以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效率,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世界银行(1997)估计,1980~1997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率占16%。蔡昉、王德文(1999)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0.23%,并且农村劳动力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流动还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重要源泉。王桂新(2005)通过对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统计资料的计量分析表明,中国人口的省际流动是推动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东部地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5%。刘乃全(2005)建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动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产业聚集的非均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农村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边际产出水平是下降的,但其贡献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

73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引起了关于农民工是否挤出城市劳动力的争论,甚至很多城市对农民工关闭了大门。农村流动劳动力与城市社会的冲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首先,经济学界就农村流动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是否存在就业竞争和替代效应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劳动参与率高达76%,大大高于城市63.6%的水平,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只能进入城市非正规市场,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他们与城市劳动力之间形成了互补而不是竞争替代关系。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蔡昉等,2003;王桂新,2005)。传统的二元分割体制对城市劳动力起着保护作用,但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进入,对城市原有的用工制度和福利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杨云彦等,2001;蔡昉等,2003)。同时,社会学界就流动农民工是否与城市社会存在冲突,是否会引发城市贫困、犯罪、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认为,进城农民工属于边缘性群体,他们进城的过程是城市文明和社会不断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以城市为参照系调整自己行为方式的过程(李培林,1996)。也有研究通过个案分析表明,由于社会分层等原因,农民工有很强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这种感觉引导不当可能形成反社会情绪并导致行为失范(李强,1995;李汉林,2003)。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居住,与城乡结合部形成利益共享与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唐灿等,2003)。此外,输入地经济发展对劳资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吴江等,2005)。

历史地看,农民工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比较充分的。但有关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冲突和融合问题,需要将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主题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研究方法大多采用静态比较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上。

部分研究借助于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选择性理论,认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尤其是大批青壮年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的“精英流失”(黄平,1997;石磊,2005)。农村劳动力流动导致土地抛荒和忽视农业生产现象的出现,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趋势,使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曾绍阳等,2004)。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给农村治理、婚姻家庭和农村养老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大量研究则肯定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杜鹰、白南生(1997)利用四川、安徽两省的调查资料,通过外出户和非外出户的数据比较和计量分析表明,由于外出户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并不必然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很多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使输出地的资源和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农村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收入效应和减贫效应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1994;赵树凯,1998;都阳等,2003;马忠东,2004)。赵耀辉(1997)利用1996年农业部农研中心在四川省的调查资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那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村劳动力,优先选择的转移领域是农村非农产业,而不是异地转移,这一结论明显有别于农村“精英流失”的观点。李实(1999)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和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抑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一般收入再分配政策无

74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法替代的积极作用。龚维斌(1998)运用社会学分析框架,考察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但正面影响占主导地位。邓祖善(1997)、庾德昌等(1999)、崔传义(2004)通过个案研究表明,回流农村劳动力对农户、流出地、城市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民工潮”的发展已进入“创业潮”阶段,并提出了“一潮带三潮”的发展模式,即“民工潮”带动“开发潮”、“建设潮”和“创业潮”。但农业部农研中心通过个案调查与抽样调查研究后,对农村劳动力回流总体上持否定态度,研究结论表明,回流人群与仍然外出的务工人群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回流者往往是城市就业失败后被迫的选择,回流后生活水平显著下降,外出的意义大于回流(白南生等,2002)。

整体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多数研究依然是一般性、描述性研究,比较系统规范的经验性研究依然缺乏。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观察时间、地点、范围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所运用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受到很大限制,研究结论也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的影响是复杂的,哪些是正面影响?哪些是负面影响?如何对正面影响因势利导?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全面的调查与研究。

(六)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与“民工荒”问题的产生

中国长期以来被认为处于刘易斯模型所描述的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但2004年以来由东部地区产生然后波及全国的“民工荒”现象出现后,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求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尝试着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

首先,学术界就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蔡昉等(2007)通过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得出一个基本判断:一个从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农村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这一结论预示着结构性、局部性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中国时常发生,从而对中国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战略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观点认为“民工荒”是短期性、局部性、结构性、区域性的矛盾。例如,章铮(2005)运用统计分析,在对中国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农村劳动力与乡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分别从总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对农民工供给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民工荒”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还有研究认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存在着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冯等田,2007),而大量农民工在非公有制领域就业,因而中国的用工并不存在大的问题。刘传江等(2006)通过对流动者微观个体行为的分析表明,农民工群体已经出现了分化,第二代流动者的流动动因、流动行为和生活期望完全不同于第一代,他们对职业选择和务工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城市就业环境改善不明显背景下“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大量研究从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出发,认为制度缺陷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持续低下并拖欠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研究认为,工资水平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的工资粘性是大量农民工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提高工资水平势在必行(包小忠,2005;丁守海,2006)。王美艳(2005)通过对本地和外来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机会和报酬的经验研究发现,二者不仅在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同等岗位内的工资也存在很大差异,转轨时期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全是歧视性工资存在的根源。另一项计量研究发现,本地和外来农村劳动力55.2%的工资差异是由歧视性因素造成的(谢嗣胜等,2006)。史晋川等(2007)就所有制形式对中国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要素的价格扭曲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农民工工资低下的原因从一个独特而现实的视角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所有制约束下要素价格扭曲是“民工荒”等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75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76还有一些研究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居住权利、教育权利等制度偏差的视角对“民工荒”产生

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城市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农民工权益屡遭侵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农民工通过用脚投票的形式退出市场,部分农民工改变流动方式,通过换企业或者换区域的二次流动进行自我保护,从而造成用工短缺(梁雄军等,2007)。事实上,不论从任何角度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问题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学术界就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制度建立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但将农民工纳入城市还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然是一个难题。

对“民工荒”问题探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涌现出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就研究方法来看,宏观的、整体性的分析较多,从微观个体角度考察农民工的流动决策和流动行为的研究依然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对中国是否到了“刘易斯转折点”等关键性、战略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三、中国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众多的研究文献,分别从流动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流动的动机和原因、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深入。

(一)从理论层次来看,需要构建符合中国实践的一般理论

虽然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研究系统而深入,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对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这些研究没有观察到一个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人口迁移现象,因而没有从体制变革的角度构建迁移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些模型本身不能直接为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提供准确的框架。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没有提炼出一般化的理论或分析模型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有效解释;专题性研究比较多,但缺乏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进行总体性的抽象与概括。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体制转型等更高的层次,构建符合中国实践的一般理论,揭示农村劳动力流动、要素配置、经济发展、结构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规范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中国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大量的社会学研究对流动群体的特征及其与城市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和描述,关注到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方方面面,但对于这些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缺乏抽象的、宏观的、系统的研究。经济学界有部分研究尝试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解释各种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但这类文献相当有限,大部分研究仍然局限于一般性描述和分析,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学则主要侧重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而忽视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结合,提高研究的规范化程度,是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一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从研究内容看,需要对实践中提出的焦点问题进行突破

随着城市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突出和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涉及城乡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如何建立公平、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获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得平等的就业权;如何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护体系,完善城市用工制度,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如何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化的轨道;如何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避免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异产生新的边缘化等问题,成为继户籍制度后新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实践迫使社会各界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需要在各项制度改革的时机和条件、目标模式、实施路径、操作步骤等现实而急迫的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四)从研究思路看,需要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

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规律,由于受体制转轨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大量研究倾向于从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中寻找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并将解决问题的途径集中在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方面。但从实践来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体制转轨过程是相互促进的,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大门已逐渐向农民打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程度越来越高,但农民工依然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往返于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循环流动方式,而不是随着职业的转换实现永久性迁移。可见户籍制度只是一个方面。那么,除了户籍制度约束之外,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的退出?在城市又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的进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进程,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究竟怎么走?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从争论的焦点来看,需要对一些争议进行进一步的澄清

目前,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问题、中国是否到了“刘易斯转折点”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等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是复杂的,即有社会影响又有经济影响,即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无论何种影响都会导致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特别是正面影响已经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那么正面影响有哪些?如何因势利导?负面影响有哪些?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再比如,中国是否到了“刘易斯转折点”问题是一个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如果是,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做出怎样的战略调整?再比如,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农村劳动力流动反过来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是什么?如何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制订相关政策并合理引导?这一系列问题首先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准确的判断与回答。

(六)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来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跟踪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变化,使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中国体制转轨的进一步推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主体也由第一代向第二代转换,特别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后的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在成长环境、价值观念、流动动因、行为方式、生活预期等方面和上一代存在很着大差异,他们的流动必将出现新的趋势、新的特征。对于这些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趋势,需要从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向明:《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1985年第1期。

2.王代:《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问题讨论会观点综述》,《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12期。

3.韩俊:《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业模式议》,《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4期。

4.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中国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

7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1期。

5.黄祖辉:《中国农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6.冯兰瑞:《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改革》1993年第4期。

7.陈吉元:《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10 期。

8.冯 宪:《农民进城问题,认识和对策》,《改革》1990年第5期。

9.任建平、赵龙跃:《90年代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10.王郁昭:《关于农民跨区域流动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

11.赵树凯:《正确对待农民流动》,《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1期。

12.蔡 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杨 涛、蔡昉:《农户兼业行为与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11期。

14.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15.杜 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16.黄 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18.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9.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0.蔡 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

21.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2.崔传义:《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市就业》,《中国劳动》2005年第5期。

23.蔡 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24.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年。

25.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6.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27.黄祖辉、钱文荣,《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年第2期。

28.蔡 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9.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研究报告》,1999年。

30.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

32.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33.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34.赖德胜:《教育、农村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35.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36.朱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7.都 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

38.张车伟、Albert Park:《“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

39.李建民:《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及其对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

4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1.陈金永:《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人口迁移》。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8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42.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载于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3.朱宇、杨云彦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7期。

44.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 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8页。

45.刘乃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杨云彦、陈金永、刘塔:《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武汉调查”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发现》,《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期。

47. 李 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48.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于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9.唐灿、冯小双:《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载于《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0.吴江、刘行前:《劳资关系与经济发展》2005年第5期。

51.黄 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2.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曾绍阳,唐晓滕:《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2004》,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4.马忠东等:《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55.赵耀辉:《跳出农门:中国农村人口到城镇迁移决策》。载于蔡 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6.李 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57.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

58.邓祖善:《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化》,《农业经济与技术》1997年第1期。

59. 庾德昌、王化信主编:《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年。

60.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

61.章铮:《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62.冯等田:《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于结构特征和区域市场可竞争性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四期。

63.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

64.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

65.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66.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7.谢嗣胜、姚先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68.史晋川、赵自芳:《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6期。

69.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浙、闽、津三地外来务工者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王 晶)

79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

绪论 (2)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2)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2) 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3) 3、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3)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4) 1、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远大于企业的需求 (4) 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工作选择的余地小 (4) 3、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面临着制度障碍 (5) 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边缘群体 (5) 5、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 (5) 6、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5)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监督和引导 (5) 1、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变迁过程 (6) 2、地方政府要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6)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 (7) 4、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宏观调控流动人口 (7) 5、加强对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地位 (8) 6、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8) 7、完善农民工养老金制度 (9) 六、小结 (9)

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向了城市,成为了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从建国到改革开发之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革开发之后,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基本特征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监督和引导的措施。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具有农民户籍的“农民工”跨乡镇、区域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发生分离,在中国突出表现为,80年代开始的每年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的“民工潮”。 劳动力流动本身的原因有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差别、经济周期的波动、国际间资本流动、人尽其才的愿望等。具体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 众所周知,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突出的国情,并且大约65%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另外,耕地面积也逐年减少。因此,这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 (2)典型的二元结构调整的要求 国家在建国后一直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战略,虽然使工业部门体系逐渐健全,但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随着时间推移,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也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曾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而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实

计算机文化基础答案

1. 简述计算机的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2.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3. 一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是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表示的,在计算机内部 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 4个字节中。请写出该地址对应的 4个二进制数。 4. 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什么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机器指令通常有哪些类型 6. 简述操作系统的形成过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7. 进程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涉及到进程的一些操作 8. 在 Windows中,启动一个程序有哪几种途径 9. “文件”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义文件名和扩展名 10. 注册表的功能是什么 11. 利用 Delete键是否能够安全卸载某个应用程序为什么 12. 在 Windows中,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哪些形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1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软硬件)。 1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16.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说出 OSI七层协议的名称。 17. 什么是 Internet,举例说明 Internet上有哪些应用 18. Internet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是什么 19.在网络应用中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有什么好处 20. 在 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21.什么是 HTML 什么是主页 22. 目前 Internet上主要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如果利用它们查找所需的信息 23.什么是电子邮件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4. 计算机病毒通常由哪些危害请具体介绍你在自己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上利用了哪些软件工具或使用了哪些方法防治计算机病毒的。 25. 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doc张甲佳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完整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胡荣 内容提要: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10个乡镇913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作者认为,随着农户收入的提高,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经济越是发达,收入差距也越大。地域因素和不同收入来源都对农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还表明,是否党员和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户收入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则对农户收入具有正面积极影响。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社会转型作者:胡荣,男,1962年生,博士,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导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日益扩大。有关统计表明(参看唐平、曹蓉,1996),自1980年至1985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农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分别为16.4%、14.6%和12.9%。尽管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地区差距则不断扩大。1980年,中、西部农村居民与东部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分别为37元和46元,到1995年收入绝对差距则扩大到724和1066元。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引起了许多相关学者的注意。张平在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平等时,试图回答乡镇企业在农村收入不平等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差距既来自区域内也来自区域间,其中区域间收入差异对总的不平等贡献在加大,而区域间收入差距加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间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即各个区域间农村非农化就业机会上的不均等(张平,1998)。赵满华、窦文章(1997)在归纳农村居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几个特征时,也谈到不同区域之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原因分析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分析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导言 (3)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3) 2.1 可支配收入扩大 (3) 2.2 消费差距扩大 (5) 2.3 储蓄差距扩大 (7) 3. 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7) 3.1 公共产品的涵义及特性 (7) 3.2 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差异的表现 (8) 3.2.1 城乡教育资源不对称 (8) 3.2.2 城乡基础设施不平等 (9) 3.2.3 城乡医疗保险不均衡 (10) 3.3 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路径 (10) 3.3.1 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3.3.2 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11) 3.3.3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1) 4. 结论与思考 (11) 4.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11) 4.2 按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明确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 (12) 4.3 根据效率原则、灵活多样地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12) 参考文献 (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历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储蓄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并从教育、基础设施及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方面来探讨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制定与落实公共产品分配与供给的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公共产品供给差异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居民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改革初期分别增加了49.0倍和37.6倍;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1978 年为209. 8 元, 2009 年扩大为12021.48元①。针对这种状况, 不少专家、学者从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和性质、以及收入差距过大的不良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与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城乡收入数据进行分析,从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来探讨其对城乡差距扩大的贡献,并依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1978 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 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 ①上述数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 进入世纪年代后,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了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年, 全国普通收入者的年平均收入为元,而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 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的水平.而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常,消费的差距也在加大。研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不同分析农村与城市的情况可以给予国家政策的一些建议的依据。 二)理论模型的综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就被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 对凯恩斯消费理论, 其他经济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即他认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 的永久收入决定. 文主要对该地区消费支出(应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该地区消费支出与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因素对其影响水平。通过对比得出差 距。三)理论模型的设定 影响消费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择收入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在这个指标中, 收入能够促进消费的增长, 但是过多的消费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多少有利于国内消费总值的增长。因此, 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原因, 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外还有很多.例如:就业情况,零售 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都可能对居民的消费有影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收入,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还有的在运用截面数据与时间数据的差异并不大. 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不列 入模型, 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到随机扰动项中.选择在统 计年鉴中"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能真实有效地分析该地区消费现状,特意对该地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对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作回归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导致城乡的发展很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通过模型分析以期得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模型途径 RESEARCH ON THE IN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ine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Bu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at is,the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not the sam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Nowadays,our country has been one of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among urban and rural. It has influenced the progress ofsociety with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This model is hoped to fi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lve out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tic model. Keywords: ine inequality; model; way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提纲 (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 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彭巨水 (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本文借鉴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方法,首先利用高低比较法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了2000年—2006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结论;接着指出这种“小”只是一种“相对公平”,而且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于产生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字: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 R esident’s Income Gap in Gan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drawn the relevant methods on studying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to analyses the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in 2000-2006, have the basic conclusion that the income gap of rural residents in Gansu Province is small by using the high-low comparative law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method at first. Then point out that such a "small" is only a "relatively fair", and the regional income gap between farmers have the increasing trend. Finally, analyses the reason about farmers’ income gap between regions, 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关注甘肃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对甘肃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也是多方面的。樊宝平,张静(2006)通过对甘肃与西北其他四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民纯收入方面的对比,揭示了甘肃农民收入的差距。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增收对策[1]。李永波,魏永红(2007)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表明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并且认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7JA790045。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本科目要求考生在数据结构方面: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或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二、考试的内容 (一)线性表 1.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线性表的实现: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2.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4.栈和队列的应用 5.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1.树的概念 2.二叉树: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3.树、森林:树的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 4.树与二叉树的应用: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1.图的基本概念 2.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邻接矩阵法,邻接表法 3.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4.图的基本应用:最小(代价)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五)查找 1.查找的基本概念 2.顺序查找法 3.折半查找法 4.散列(Hash)表 5.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2.插入排序 3.起泡排序(Bubble Sort) 4.简单选择排序 5.希尔排序(Shell Sort)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9.9. 《 目 录 》 摘要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现状 2. 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因素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在与将来 5. 政策建议 作者:李牧群 (Li Muqun) 首席研究员 刘金贺(Liu Jinhe)首席研究员 马兹晖(Ma Zihui)首席研究员 李萌(Li Meng)研究员 SERI: Hyunkuk Cho 首席研究员 审阅:刘晋硕(Liu Jinshuo) 首席研究员

《 概 要 》 2003年起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但事实上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着上亿的剩余劳动力。最近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妨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因素的存在,农民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方面是农村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无法持续吸纳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日趋活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加之城市工作收入显著高于在农村务农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农。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造成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安全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人群一样的城市公共服务,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问题更是增添了农民工在城镇生活的难度。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劳动密集程度低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通过从收入水平低的地区向高收入水平地区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消除地区不平等和减贫都有积极作用。 进城务农无论是对农民工自身还是对其家庭,以及城镇原有人群都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进城打工提高了劳动力本身的回报和对自身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城市的容纳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民工产生不满和失意,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严重。同时城市的犯罪案件增多及社会治安混乱等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 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外向经济依赖严重的中国经济影响明显,企业破产或以及产能过剩加剧了就业压力,政府出台解决就业的措施对农民工失业潮效果甚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大量失业在所难免,农民工的失业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经济和社会矛盾。 从未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演变趋势上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将长期存在,但每年新增进城务工人数将有所下降。从转移方向和目标行业来看,中西部地区将更多的吸引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而得益于东部沿海城市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仍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该地区城镇的第三产业务工 农民工向城镇岗位的转移是对城镇劳动力的有效补充,但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有待提高,提升劳动者素质应当成为政策制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城镇建设的速度无法容纳大批农民工,长期而言应当依托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分流城镇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应该充分考虑对失去土地农民的保障;长期而言解决农村-城镇劳动力大范围迁移的根本方法是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