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大数据

中医药与大数据
中医药与大数据

中医药与大数据

——信息化时代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培训体会

“大数据”这个新词,近两年曝光率颇高。字面意思好像谁都看得懂,却又似懂非懂。

谷歌预测流感趋势,微软预言奥斯卡奖,多次成功后,大数据被传得神乎其神。到底怎么解释?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我国核心技术研发现状如何?大数据和保护隐私间怎样平衡?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中医,从古到今,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也像很多灿烂的传统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中医的“古”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今”互相融合、彼此促进,让中医在当下焕发新的魅力?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在人类医药学史上作出很大的贡献,还曾经在世界医药学史上有很多“第一次”的创举。不过,在创造了无数辉煌和“第一”的同时,中医药也有着自身的弱点。天人相应、取类比象,具有不精确性;治病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方法单一、主观,缺乏客观性、恒定性及标准化……通俗地讲,对于同样的病,不同的中医开的药可能不一样,而西医开的药是一样的。作为一名中医学者,刘良认为,中西医的这种差别,是医学哲学和治疗理念的差别:“人的身体状态在变,环境条件在变,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相对也在变。西医讲究群体治疗,某些病、某些药的治疗和研究采用的都是现代世界公认的研究方法。中医有所长,但也有所短。”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也应该与中医药发展紧密相关。刘良认为,数字化是现代科学的象征,这正是中医药的弱项,但又是中医药现代化所必需的。

“大数据”越来越被人们熟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刘良认为,在中医药这种复杂体系下采用高新技术来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其实更大,更需要引入“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方法,“数字化、智能化、个体化中医药诊疗系统的建立,将使传统中医药产生历史性变革。”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医药实验室里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药的基因条码技术、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与鉴定技术、单细胞分选和纯化技术、活细胞及分子显微成像可视化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脂组学技术……这些看上去与传统中医药距离特别遥远的高新科技,都在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得到有效的应用。

不仅如此,现在中医药还把人参的种子送上了太空,“不是为了宣传什么,而是中医药有很多领域需要去想,需要去做,你主动去想了、去做了,机会就多了。送人参种子上太空,就是希望找出它的优势基因,便于育种和培育出人参的

新品种。只要去努力对接,中医药就会有很多新技术。

中医药学能够发展2000多年长盛不衰,是因为有确实的疗效。但是为什么大家总是对中医怀疑呢?关键在于中医疗效证据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撑。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医药学所有的诊疗过程数据化,把中医诊疗的结果数据化,把中医与病人的沟通数据化,中医就真正成为以大数据支撑的令人信服的学科了。

当前,数据已经渗透到所有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潜在应用价值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人们思维的变革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随机小样本向全样本转变,二是从精确性向混杂性转变,三是从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转变。也就是说,在小数据时代简单范式下,人们往往会将各种复杂事物简单化、静止化,通过精确的抽样小样本,追求因果关系,回答“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复杂范式下,人们借助各种信息手段,往往会在复杂事物的过程中,通过混杂的全样本信息,首先探求相关关系,用大数据来回答“是什么”。而且往往依据“是什么”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非常多的临床和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如大家熟悉的来自2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古代经典名方,临床使用只要方证对应,相关关系明确,常常可以救治危重大病。尽管到目前为止,研究其物质基础的不少,但其复杂关系中的“因果关系”却始终没能阐明,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临床的使用。大数据时代思维变革,将会使人们从追求因果关系的渴求当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找复杂数据中的相关关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工作、看待生活。

2000多年前,张仲景并没有做我们现在这么多的实验,但是他写出了《伤寒论》。他在序言中说自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实他就是把大家已经积累的经验数据化了,在里面抽取了有关中医防治伤寒病的方法。《伤寒论》至今我们还在应用,对整个中医学界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大数据时代中医药的变革,还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有数据;二是有了这些数据怎么用,要有思维;三是从哪个地方用这些数据,要有技术。很多人跟着老中医学习,拿着本记,靠自己的脑子进行总结,这都是很有限的。

数据本身就是一种事实,它代表着对某个事件的描述,它是可以记录、分析和重组的。数据化就是把一些现象转变成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如何把中医药每次的临床过程数据化?大数据这种高新技术能不能很好地用到中医里面来?能不能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这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中医药学就成了一个真正有大数据支撑的学科。同时,我们如果能够解决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中医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数据+精准医疗

大数据+精准医疗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都将在医疗行业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 一、临床操作 在临床操作方面,有5个主要场景的大数据应用: 1.比较效果研究 通过全面分析病人特征数据和疗效数据,然后比较多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找到针对特定病人的最佳治疗途径。 基于疗效的研究包括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CER)。研究表明,对同一病人来说,医疗服务提供方不同,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不同,成本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精准分析包括病人体征数据、费用数据和疗效数据在内的大型数据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临床上最有效和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医疗护理系统实现CER,将有可能减少过度治疗(比如避免那些副作用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不足。从长远来看,不管是过度治疗还是治疗不足都将给病人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以及产生更高的医疗费用。 2.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目前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医生输入的条目,比较其与医学指引不同的地方,从而提醒医生防止潜在的错误,如药物不良反应。通过部署这些系统,医疗服务提供方可以降低医疗事故率和索赔数,尤其是那些临床错误引

中医药大数据进入加速发展期,未来应用潜力超过万亿元年

中医药大数据进入加速发展期,未来应用潜力超过万亿 元/年 【导读】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纲要》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此外,纲要还提出,要按照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作部署,在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中,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政策为中医药大数据的爆发进行了充分的铺垫,通过这篇报告带您了解中医药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以未来潜力。 一、中医药大数据发展现状 1.中医药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 中医药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二是数据类型复杂。收集这些庞大、多类别的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将其盘活,可以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大数据”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与科研,将给这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政策鼓励中医药大数据的发展 2015年以来,国务院发布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放宽中医服务准入、放开中药制剂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同时,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医药大数据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种种政策利好为中医药大数据产业即将迎来的爆发期进行了充分的铺垫。

资料来源:九次方大数据整理 图 1中医药发展政策梳理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对中医药大数据进行了详细规划 2015年,国家启动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确定“十三五”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国家中医药智慧云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推动中医药政务协同系统、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系统;实现省、市(地)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20%的三级中医院、30%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和50%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高等院校接入云平台,实现重要的各门类的中医药业务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以及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将中医药大数据的规划进行了细化:

中医药大数据建设价值研究分析报告

中医药大数据建设价值 研究分析报告 2018年3月26日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大数据在中医药理论的价值 (3) 1.1、大数据对中医药理论的价值 (3) 1.2、大数据对中医药古籍整理的价值 (3) 1.3、大数据对中医药文献的价值 (3) 1.4、大数据对中医药理论体系评价 (3) 2、中医药药理大数据分析 (4) 2.1、现代药理成份大数据 (4) 2.2、古方大数据 (4) 2.3、现代制药大数据 (4) 3、大数据对中医药领域诊断的价值 (5) 3.1、病理分析大数据 (5) 3.2、人体组织细胞群分析大数据 (5) 3.3、致病微生物群大数据分析 (5) 3.4、体外环境与体内体质大数据分析 (5) 4、中医药临床治疗大数据分析 (6) 4.1、临床治疗案例大数据 (6) 4.2、临床科研 (6) 5、结语 (6)

【前言】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如何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将给中医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中医药领域服务相结合,将有力推进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创新的机会;充分利用大数据促进中医药领域临床和科研的发展,将为中医药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仅以此献给伟大的医疗工作者。 1、大数据在中医药理论的价值 1.1、大数据对中医药理论的价值 中医药理论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其中中药理论建立在传统的经验统计学基础上,中医理论的基础类似理论数学的假设推理和实证;随着群众对慢性病公认的疗效以及祖辈代代相传,得到了很好的保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对事务的实证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需要得到认可,都需要通过实验/实例证明。因此,为了更好的证明中医药理论的有效性,现代社会需要保存大量中医治疗的实例与过程记录,同时通过亲身体验者的实例检验和治疗结果大数据记录来保证理论的可信度。 1.2、大数据对中医药古籍整理的价值 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世世代代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古籍而得不到共享。如何快速有效的查阅、翻译古籍以及备注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有利于建立一个充分共享的中医药古籍电子图书馆,同时对古籍进行有效的保存、阅读、翻译、应用和备注。 1.3、大数据对中医药文献的价值 现代社会,无数医学工作者撰写了大量的中医药学术著作,如何让这些学术著作充分保存和编目和应用具有巨大的意义。中医药文献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共有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无数医疗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 1.4、大数据对中医药理论体系评价 中医药理论一直处于现代人无休止的争论中,某个论题的争论往往是没有结果的,因此,

论中医药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方法研究的意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5), 282-28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26884.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26884.html,/10.12677/tcm.2018.75047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ethod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in TCM Hanqing Zhao, Zhiguo Wang* 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Aug. 18th, 2018; accepted: Aug. 26th, 2018; published: Sep. 3rd, 2018 Abstract Multi-source isomerism is on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large data. It is a h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to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ased on data. Building a generalization model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solve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and shares and extends the sco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the large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high. Many problems, such as rich semantics, uneven distribution and poor objectivity,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me-th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large data is discuss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is discussed. It is the original caus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arge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future, and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multi-source isomer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ethod of large data fus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Keywords TCM Informatiz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Big Data,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Fusion 论中医药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方法研究的意义 赵汉青,王志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8月18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26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3日 *通讯作者。

医疗大数据及精准医疗

医疗大数据及精准医疗 谢邦昌 台北医学大学管理学院及大数据研究中心院长/主任 大数据的趋势以及价值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也改变了许多企业经营的方式,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势必是一个大挑战,能否将大数据的力量从危机到转机就要看现代经营者有没有转变传统型态的思维 首先什么是大数据传统数据一年的数据量大概为3TB左右,以现今数据来说一天的资料量为50TB,由这简单的数据量差就可以得知传统数据跟现今数据的差异多么庞大,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庞大之下,不管是银行业、传统零售业、社会建设公共方面甚至是医疗保健产业对数据处理、分析方式以及经营企业的模式将会有所改变。 在过往的医疗诊断历史,到医院看病时必须耗费许多时间等待看诊,而医生看诊又要再花费时间。当医生要求病患拍摄X光片或检验时,又要再花额外许多时间诊断。而在现今医疗信息高度发展的台湾,看诊程序从网络挂号、候诊顺序、诊间病历调阅、医师医令、处方开立、放射影像存取、检查检验数据储存等,无数的数据信息便在医院中传递、交换、储存。同时大多数的生理检验信息在你回诊时得以从电子病历中检索,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息处理,在台湾我们只要花费少许的时间如一个早上便完成了,而这一切正是仰赖医学信息分析与医疗大数据的交换处理。 医学大数据的产生,主要归功于医疗设备数字化及电子化病历发展两大领域的突破,透过仪器数字化,医院得以获得更多病人疾病与健康信息纪录。而在病人医疗诊断方面,为了完善纪录病患个人资料、诊断数据与过往医疗纪录等,即促成了电子病历系统发展。医学大数据发展由过去纸张记录、纸本信息数字化、医学纪录储存到现今多信息整合,其数据量有着爆炸性的成长,不仅由过去个人社经信息、诊断信息等文字媒介,更拓展到多媒体影像信息,如X光影像,动态视讯影像信息,如核磁共振MRI以及电讯号信息,如心电图等等,这些庞大医学数据的汇集与高度整合技术能力,正是台湾医学信息领域发展领先的原因,同时更显得医学数据发展的多元应用及其重要性。 而由医疗健保产业来说,个人医疗信息终端的产生给医疗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连结了传统医院、政府(社会保障)、保险公司、药物生产公司等相关产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圈。将互联网+医疗保健去建构一个智能的健康系统,在整个健康系统下会有智能的合作伙伴,包含医院、医生、诊所、学术中心、保险公司、药厂、医疗设备制造商、政府等相关人员等,接着产生出个人化的护理体系,其中包含个人健康、成本节约、提高效率、病人教育、增强通信、绩效度量、

XXX市中医药大数据项目建设内客(共享)

第三部分、大数据中心实施计划进度安排 一、建设原则和策略 XXX市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是推动我市创建智能化的中医药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与管理服务体系,成为中医药大数据的集成、存储、管理及利用的中心,运用大数据服务决策、服务业务、服务民众。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设。系统建设将遵循如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XXX市中医药大数据中心是我市中医信息化方面的基础性平台,以总体规划为基础,分步、分层有序地稳步推进系统建设。 (二)坚持四个导向,注重实用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价值导向。不是为建数据中心而建,而是建设与临床、科研和中医现代化需求结合,建设一部

分使用一部分,根据使用情况再迭代建设。 (三)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机构间管理上达成共享,共享的动力是互惠共赢,要有能保证共享的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达成。要管理和技术上都要创新出符合中医数据共享的模式,统一指标体系和共享方式,引导和促进信息共享和利用。 (四)强力推动,分工负责 目前各部门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牵涉到与多个部门和各级卫生机构,涉及面广波及范围宽,中医局必须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保障数据中心的建设和采集工作的推进。成立对应的管理机构出台相关行政文件要坚持加强领导和协调,各部门和参与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推进建设。 二、实施周期: 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

三、目标计划: 1115 (1)一朵云 建设基于0penStack 技术搭建XXX 中医云平台,将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的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打通数据资源交互通道,通过制定数据来源标准、数据及数据元的标准、分类术语编码的标准等,加快建设一套完善的中医药大数据标准体系,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生产、贸易数据资源互通,促进中医药信息的采集、共享和畅通。 第1年 中医药大数据中心 XXX 中医药云平台 中医馆项目集成 中医电子病历系统 重症防治管理 平台

医疗大数据+AI是推动精准医疗和临床科研的新引擎

融合论坛INTEGRATION FORUM 58软件和集成电路SOFTWAR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从1987年从业到现在32年了,我是第一次以医疗行业企业经营者和专业人士的身份来跟大家分享。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讲,国家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建设工作纳入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当中,这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属性和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医疗行业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抓手、正确有效地推进医改进程指出了路线和方向。目前医疗行业的大数据需求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数据来源多样化。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的是HIS (医院信息系统)、LI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E M R (电子病历)、PAC 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数据,但常常忽视患者遗传背景、基因、环境等信息。现在整个医疗行 业,专业纵向细化深入、横向碎片化发展趋势非 常明显。 二是关注角度多样化。除了关注治疗效 果,我们还要关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状态、并 发症、死亡率,关注医院救治过程的执行状况 以及收费情况。 三是知识和工具多元化。对医疗救治的认 识,已经从经验积累向数据积累转化,需要医 生在成长过程中重视方法论的培养,包括必须 熟练掌握计算机工具,学会对海量信息进行处 理。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于1956年在美国达特 茅斯大学首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中提出,最早的 医疗场景落地探索尝试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 —海南沃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庄严 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是有效精 准数据+优秀算法,将碎片化医 疗数据化零为整,将医疗救治 从经验积累转化为数据积累, 以此服务临床科研、提升医技 能力,打造“健康中国”。 医疗大数据+AI 是推动精准医疗和临床科研的新引擎

中医药与大数据

中医药与大数据 ——信息化时代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培训体会 “大数据”这个新词,近两年曝光率颇高。字面意思好像谁都看得懂,却又似懂非懂。 谷歌预测流感趋势,微软预言奥斯卡奖,多次成功后,大数据被传得神乎其神。到底怎么解释?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我国核心技术研发现状如何?大数据和保护隐私间怎样平衡?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中医,从古到今,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也像很多灿烂的传统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中医的“古”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今”互相融合、彼此促进,让中医在当下焕发新的魅力?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在人类医药学史上作出很大的贡献,还曾经在世界医药学史上有很多“第一次”的创举。不过,在创造了无数辉煌和“第一”的同时,中医药也有着自身的弱点。天人相应、取类比象,具有不精确性;治病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方法单一、主观,缺乏客观性、恒定性及标准化……通俗地讲,对于同样的病,不同的中医开的药可能不一样,而西医开的药是一样的。作为一名中医学者,刘良认为,中西医的这种差别,是医学哲学和治疗理念的差别:“人的身体状态在变,环境条件在变,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相对也在变。西医讲究群体治疗,某些病、某些药的治疗和研究采用的都是现代世界公认的研究方法。中医有所长,但也有所短。”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也应该与中医药发展紧密相关。刘良认为,数字化是现代科学的象征,这正是中医药的弱项,但又是中医药现代化所必需的。 “大数据”越来越被人们熟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刘良认为,在中医药这种复杂体系下采用高新技术来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其实更大,更需要引入“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方法,“数字化、智能化、个体化中医药诊疗系统的建立,将使传统中医药产生历史性变革。”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医药实验室里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药的基因条码技术、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与鉴定技术、单细胞分选和纯化技术、活细胞及分子显微成像可视化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脂组学技术……这些看上去与传统中医药距离特别遥远的高新科技,都在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得到有效的应用。 不仅如此,现在中医药还把人参的种子送上了太空,“不是为了宣传什么,而是中医药有很多领域需要去想,需要去做,你主动去想了、去做了,机会就多了。送人参种子上太空,就是希望找出它的优势基因,便于育种和培育出人参的

医疗大数据及精准医疗

医疗大数据及精准医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疗大数据及精准医疗 谢邦昌 台北医学大学管理学院及大数据研究中心院长/主任 大数据的趋势以及价值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也改变了许多企业经营的方式,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势必是一个大挑战,能否将大数据的力量从危机到转机就要看现代经营者有没有转变传统型态的思维 首先什么是大数据传统数据一年的数据量大概为3TB左右,以现今数据来说一天的资料量为50TB,由这简单的数据量差就可以得知传统数据跟现今数据的差异多么庞大,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庞大之下,不管是银行业、传统零售业、社会建设公共方面甚至是医疗保健产业对数据处理、分析方式以及经营企业的模式将会有所改变。 在过往的医疗诊断历史,到医院看病时必须耗费许多时间等待看诊,而医生看诊又要再花费时间。当医生要求病患拍摄X光片或检验时,又要再花额外许多时间诊断。而在现今医疗信息高度发展的台湾,看诊程序从网络挂号、候诊顺序、诊间病历调阅、医师医令、处方开立、放射影像存取、检查检验数据储存等,无数的数据信息便在医院中传递、交换、储存。同时大多数的生理检验信息在你回诊时得以从电子病历中检索,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息处理,在台湾我们只要花费少许的时间如一个早上便完成了,而这一切正是仰赖医学信息分析与医疗大数据的交换处理。 医学大数据的产生,主要归功于医疗设备数字化及电子化病历发展两大领域的突破,透过仪器数字化,医院得以获得更多病人疾病与健康信息纪录。而在病人医疗诊断方面,为了完善纪录病患个人资料、诊断数据与过往医疗纪录等,即促成了电子病历系统发展。医学大数据发展由过去纸张记录、纸本信息数字化、医学纪录储存到现今多信息整合,其数据量有着爆炸性的成长,不仅由过去个人社经信息、诊断信息等文字媒介,更拓展到多媒体影像信息,如X光影像,动态视讯影像信息,如核磁共振MRI以及电讯号信息,如心电图等等,这些庞大医学数据的汇集与高度整合技术能力,正是台湾医学信息领域发展领先的原因,同时更显得医学数据发展的多元应用及其重要性。 而由医疗健保产业来说,个人医疗信息终端的产生给医疗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连结了传统医院、政府(社会保障)、保险公司、药物生产公司等相关产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圈。将互联网+医疗保健去建构一个智能的健康系统,在整个健康系统下会有智能的合作伙伴,包含医院、医生、诊所、学术中心、保险公司、药厂、医疗设备制造商、政府等相关人员等,接着产生出个人化的护理体系,其中包含个人健康、成本节约、提高效率、病人教育、增强通信、绩效度量、预防等相关内容,使得人们有着更健康的社会。 经常听到的医疗云、照护云以及健康云都是运用云端技术结合大数据去提供健康咨询的服务。在网络普及下,人手一台智能型手机让这些云更能够去发挥,客户只需要使用健康感知的终端,其中包含穿戴型装置、爱睡宝、电视机以及相关的智能型测量装置,就能够让亲人、医生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得知目前的身体状态,不仅如此,还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