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

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

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

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

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

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1、个别走访。个别走访是向当事人、知情人了解情况。在采访对象配合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深入细致地了解。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选择被采访人应该为“当事”、“知情”,能够提供详实的情况。采访前要考虑在采访时向被采访人了解哪些问题,以及提问的角度、方式。采访时要尽可能具体了解事情的过程、状态,掌握核心问题,问询要自然简洁,问到关键处。如果是为写作人物而采访,还要细致地去感受和了解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走访时采访者应该端庄有礼,注意融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促使被采访者消除疑虑,进而配合支持,提供情况。融洽关系关键是调节气氛,化解被采访者可能有的疑惑、紧张甚至抵触情绪,使双方处在放松的状态中。

2、现场察看。现场查看是到事件现场实地察看,以获取对事件的感性印象和具体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一些细节材料。

3、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

采访小技巧——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2010-05-20 20:53:26)

转载

分类:记者工作篇

标签:

笔者

素材

采访对象

提纲

敬业精神

教育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敲门砖,任何采访,除了记者的现场感受,绝大多数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都需要从与被访者之间的问答中获取。因此采访中的问题设计、提问技巧,以及时机把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最终质量。

明确采访主题

采访的第一要义,就是确定本次采访的主题,明确受众希望从采访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就要把这个作为一个“主心骨”,提问要紧紧贴近心目中的主题,为达到目的,不忌讳问题的尖锐性,甚至不忌讳有可能给采访对象带来一定程度的窘迫。

提问必须精准

在人物专稿中,读者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因此,记者的问题必须提炼,需要提高质量。

何为高质量?就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比如采访一位在抗震救灾中立了二等功的战士,他的经历有什么特殊性?他在救灾中有哪些惊险经历?

提问要精准、明确。漫无边际的问题会让被采访者无从答起。一般来说,采访名人都会被要求事先提交一个采访提纲,有时受访者会对这些问题作书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当面采访时,记者就不要再就提纲上的问题发问,而应抓紧时间提一些新的问题。

把握提问的时机

要想方设法使受访者道出他们未向外界透露过的事情。这非常需要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中国文艺界有句很形象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采访上也十分适用。充分熟悉采访对象,至少要知道他最重要的特点,便于制定采访的主题和提纲,向被采访者提的问题也就随之提炼出来了。记者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将它们写在采访本上,到时候依次发问。有时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可以及时更改和补充。尽管记者为采访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须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见面时的表现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有关他的书面材料和他本人的真实情况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不等于他私下里不会傲慢无礼,难以接近。以往报道或传记中说他风趣幽默,善于表达,面前的他可能却是谨言慎语,沉默寡言。这时记者准备的问题也许派不上用场,那就需要临场发挥了。

提问时要做引导者

其实采访者不能只是听者,而应是一个引导者。在他不停的讲述中适时地插入你的提问,也就是你想要的素材。比如笔者去采访一位民间艺人,可是这位有个性的艺人怎么都不肯接受采访,任由笔者采取迂回战术,还是旁敲侧击,他都笑眯眯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后来,笔者又采访了一位老教师,这位老人话就特多,也很喜欢讲他过去的往事,可是他由着自己的思维讲,天南海北地说了一大通却没有讲到笔者想要的素材。很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在这个采访的过程中,笔者的失误之处就是采访时没有自己的主动思维。比如:在了解了那位民间艺人的大体情况后,可以先从外围采访,从各个方面了解他的性格,熟悉他的工作特点,从而收集他的有用的事例;而那位老教师,在他讲述的过程

中,其实采访者不能只是倾听者,而应作为引导者适时地插入提问,获知想要的素材。

人物专访新闻范文

保持劲头追梦不止 ——访自治区优秀毕业生xx 作者;xx 寒意早已褪去,暑意渐渐袭来。河畔微风中拂动的青柳,耳畔传来的淡淡的离别的笙箫。 这就是2013年的夏天,也是属于陈力根的毕业季。 2009级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陈力根同学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他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是毕业生在学校拍照留念的身影,不禁忆起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怀揣设计之梦前行 刚上高中不久,陈力根就选择了学习美术,坚定艺术高考是他的唯一出路。他觉得自己来到这里是个偶然,当时他已参加了几所学校的考试,只是抱着陪朋友再考一次的心态参加了民大的校考,可戏剧性的是他考上了他的朋友却没考上。 在入学不久的班干部竞选时,那位学长给他发来“别让我失望”的短信让他信心倍增,他勇敢地走上讲台,并顺利成为2班的班长。 怀揣感恩之心前行 他曾经是个青涩的少年,也有过紧张与迷茫,但在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下,成长中的挫折也算不上什么难事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大一时第一次给全班开班会,少许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处事不惊,这一路上他怀揣着对亲人、朋友和同学的感恩之心前行。 “点点的回忆,给我的是温暖,我们的笑,我们的累,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团结……”陈力根在回忆大一时光如是说到。陈力根的班级是2班,“我们”指的便是2班全体同学,一个团结的班级是学生时代最让人有幸福感和自豪感的事情。2班在入学军训时的苦和汗水最终凝结成军训合影留念上的欢呼与欢笑,是大学的开始,是2班家庭的开始,是梦的开始;与可爱的教官离别时留下的不舍的泪水,因为感恩,所以就此拥抱;还有班级的聚餐,全体男生在一起的喝

浅谈报纸人物专访的采写

内容摘要:人物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一种纪实性报道,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体裁。现在很多报纸都设有人物专访专栏,目的就是增强报纸的魅力,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同时更能凸显人物专访在报纸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掌握了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和了解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么它对广大读者来说不但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且也对我们媒体记者素质的提高更是一种挑战。本文通过四个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为怎样成功采写人物专访文本作为参考。 关键词:人物专访采访对象访前准备访问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业余时间里看报纸也成为人们的习惯。各家报纸怎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呢?怎样才能抓住人们的新闻欲来作为自己最大的卖点呢?于是,人物专访这种纪实性报道体裁成为各家报社老总们重点安排采写的体裁之一。 纵览关于人物专访定义、分类的各种说法,尽管各家概括不同,但也有其一致之处:选准人物专访对象,进行专题采访;人物专访的真实性原则不容忽视;人物专访要有现场感,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人物专访是记者带有明确的目的,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写就的稿子,不能和本报专访划等号。但人物专访与通迅却有共同之处,即与消息相比可以较为详细和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惟独不同的是人物专访却有自己的特点——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采写成功的人物专访呢?本文从采访对象的选择、专访前的准备、专访的访问技巧和采写人物专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新闻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人物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要从是否有新闻价值着手,所采访的人物应是最近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有关系的人,如历史变动时期涌现出的风云人物,某一新闻事件中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外国或外地来访的政治家、艺术家和其他知名人士,获得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一举成名的新秀等。 如何选准人物专访的对象,直接关系到一篇人物专访的成败,人物专访的对象选准了,写成的报道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有更多的读者群。但是,人物专访不是随便地采访一个人,而是需要经过精心的选择。怎样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可以说是一门学问。一般来说,选择人物专访对象大致有以下几种人物:

人物专访范例

人物专访范例 《大学: 我用“幸运”来翻译》 一个广东出生的孩子在小学时把偶然得到的一盘英语磁带一直听到烂为止——后来因为左宗棠、李达,他选择了湖大,进入了人才济济的有“中国语言学又一村”的外国语学院——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他开始了翻译之路——成功晋级湖南卫视举办的“翻译之星”的预赛和复赛,虽然该节目后来不了了之,他却成为了另人难以忘怀的风景——虽然没有进入省级英语演讲比赛,却成为了历年英语演讲比赛最帅气的主持人。。 第九届湖南省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得主陶莹评价她的朋友: 学习活动都玩得转,经历丰富. 一个学妹说: 他为人低调,做事高调 学院的老师说: 他素质全面. 与邓晓君的第一次非亲密接触是在2003年湖南省第9 届英语演讲比赛上.当时那个身着西服的帅气男主持人以纯正的英式吸引了评委和观众们的不少注意力,他就是邓晓君.而第二次看到邓晓君这个名字是在今年公布的保研名单上——他被保送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 这一次采访是在十月中下旬。邓晓君以一身休闲装出现,展现了他有别于英语演讲比赛上英姿飒爽的另一面——平常、放松、更重要的是一种亲和力。邓在谈话中也笑言到: “学弟学妹不叫我学长,都叫我Ai。” 当记者问到邓晓君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评价时,他不假思索的说: “幸运。”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邓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幸运儿”。但又觉的这幸运却

也实在没我们想象的简单。 邓笑言自己“大一时是典型的好孩子”。在大学这个放纵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中,他并没有因脱离高考的枷锁而放纵自己。邓晓君入校的第一年就是跳着“上课——上自习——上网”的三步舞。他承认,是自己心头一直存有的紧迫感让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他自己说后来“沉不住气”参加了社团活动,却也都是跟学习有关——口协和翻译协会。 邓晓君说他热爱湖大,因为湖大为每个人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在湖大校园里,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位“贵人”。或者说是邓的努力、塌实、好学的“千里之才”引来了伯乐。谭琼玲,大一时讲授综合英语。谭老师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邓的特质,为这个充满才气的学生指明方向: “以后做翻译吧。”这句话为邓未来的道路打下基础。 邓的第二位“贵人”时大二时上口译课的王胜利老师——也是湖大唯一的同声传译。王老师的国字脸经常使人感到严厉而产生敬畏感,但在邓的眼中,那却是“父亲般的感觉”。 因为邓的办事认真,不怕困难,王胜利老师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广东来的学生,并且在他的身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爱心。同学甚至戏称王老师都把邓“当成干儿子”了——当邓成为省级英语演讲比赛的候选人时,王陪着他在岳麓书院被讲稿;当邓在主持英语演讲比赛间隙吃共间餐时,王把自己的肉排夹给他。。。。。。而又有太多的师生点滴是我们的拙笔无法付诸纸上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 在老师的点拨培养下,邓打出了比别人更坚实的鼓点。连年的甲等奖学 金、“游子情”专项奖学金、连年的“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 与别人的“哑巴英语”相比,英语和翻译在邓的身上真正作到学以致用。扎实的功底让他的内秀充分外化。大一时,就作了湖大综合英语的网络教程配音员。大二校级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专业组第二名的成绩,虽然与省级比赛失之交臂,卓然的势力仍使他成为湖大举办的省级赛的英文主持;虽然自己觉得不擅长表演,却在学校英语话剧比赛上因“李尔王”获得官方承认,成为BESTL EADINGACTOR;拥有优美声线的他被长沙本土品牌“蓝猫”邀请,做 相关教材的英语配音,从而挣了不少伙食费;中韩足球对抗赛中,担任志愿者翻译组组

人物专访:如何叫人过目难忘

人物专访: 如何叫人过目难忘 人物专访特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专访报道。所谓新闻人物,系近期引起社会广泛注意的人物,或重大新闻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这种报道形式以作者与被采访人物的谈话为主,有机地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现场场景,以达到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目的。 选准访问对象至关重要 人物专访的传播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人物的新闻价值。换言之,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具决定性意义。 《人民日报》自 2008年7月18日起,隆重推出“昔日的陈述今日的现实”栏目,一连数天刊登对8位申奥功臣的专访。开栏的编者按写道: 在北京奥运会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7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做最后申奥陈述的8位陈述人——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何振梁。他们在异常激烈的申办竞争中,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北京终于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7年前的陈述,7年后的现实。重温申奥成功的场景,讲述激动人心的故事,介绍当时的陈述如何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本报今起推出…… 上述访谈对象无疑均为顶尖级的,加之访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颇能引人眼球。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周胜林总结说,人物专访的访问对象主要有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与问题有关的专家、学者、领导、权威人士等。 收集资讯草拟采访提纲 在专访之前,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人物访谈高手杨澜的回答是:

“准备,不厌其烦地充分准备。我觉得进行采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能做的所有准备,迅速跨过年龄、地位、资历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感。” 笔者认为,好的采访提纲系充分准备的结晶。采访提纲必须得到充足的资讯支持,对被采访者的资讯收集、了解与整合在人物报道中十分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报道质量。一个经验之谈是,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其中包括背景材料与知识资料,如果对方是知名学者,须了解他(她)最近的研究重点、活动情况和其感兴趣及最反感的问题。 越是重大的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越应该周密,书面提纲越应该细致。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意大利当代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学习,她每次采访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每次访问都像“学生准备大考”,有时要阅读好几公斤材料。在向别人提出无数问题之前,先向自己提出所有问题。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提高质量的问题。所谓高质量问题,即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詹国枢强调,记者水平的高低就看你能不能摸准读者的胃口,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找到他们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千方百计去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提问的方式,一个基本的路径当为先开放式,后闭合式,内中渗入尖锐的问题。杨澜专访金庸,所提的问题就很棒,问出了这位传奇人物的过往今昔。 阅罢专访,读者获悉: 著名作家金庸尊重现实,不改《鹿鼎记》结局;杨澜通过设问与追问,证实金庸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取笑训导主任而被勒令退学,显露叛逆锋芒;金庸投身政治,历经两次风波;现追求平淡,希望侠义永存。 采访时重观察记录话语

人物专访采访稿范文

人物专访采访稿范文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为大家搜索的,欢迎大家阅读。 先时间地 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 ___家 ___: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 ___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___: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

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___:(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 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 ___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___: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___: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 ——以校团委百名优秀校友采写为例1、人物通讯的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 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断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 2、内容选取 a、抓住人物身上“亮点”:最闪光的性格;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特征。以此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但不要千篇一律,把校友都写成一个模型。 b、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 # 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要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 c、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

通讯不是依靠抽象空洞的说教和赞美,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征服读者的。有时你费劲心思堆积了一些形容词诸如“孜孜不倦、发奋图强、勇于创新”等来赞美人物,不如人物一句质朴的语言或一个细小的动作更传神。 d、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人物专访是一种新闻通讯,而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它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即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 3、采写过程 (1)前期准备 a、采访前先广泛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书面材料,网络资源,走访校友的老师、同学、亲朋、同事等),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有可能的话和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把人物写活。 b、拟订采访提纲。 ¥ C、配备纸、笔、相机、录音笔或MP3等采访工具。 (2)进行采访

采访策划范文篇一:人物专访策划

采访策划范文篇一:人物专访策划 一、1节目名称:访谈录。 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叶老师这个万千老师的缩影而了解大多数老师的思想,从而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采访对象:体育老师叶建宝。 4采访对象简介:北方民族大学体育老师,选修课教集邮学。教学成绩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 5采访时间及地点:20xx/12/24体育部办公室。 6采访的主题:了解老师的教学生涯,解密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7采访方式:采用预约座谈方式采访。 8采访步骤:通过一个问题打开局面然后由外到里逐层深入,悟出老师的思想精髓。 9提问提纲:A为什么选择教体育,当初为何选择体育这个专业? B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做出这么多成绩,背后有哪些心酸的故事? C在上个月月末的宁夏省大学生篮球赛中你作为我校男篮的教练,在获得男子第二名的好成绩时您当时有啥感想? D半决赛打得异常激烈,双方比分不相上下,您是怎样领导队员直至最终进入决赛?

E您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同学们有这么喜欢您,现在学校评“我最喜爱的老师”,您的票数遥遥领先,您是不是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您如此成功? F许多人认识您是因为您的体育特好,其实您还是个集邮爱好者,为啥爱上集邮,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代、带课? G在这几年教集邮课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H您在上课的过程中从不请假,自己有病,老父亲住院您都没请假。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风雨无阻,带病上课?。 二、采访前期工作: 1、利用通信手段提前一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于其本人。同时将时间、地点、采访时长告知对方并达成共识。 2、采访前准备必须证件、器材等相关物品。如照相机、采访本、录音笔、等。 3、收集被采访者个人资料。 三采访后期: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访谈的问答记录。 四、可行性分析: A. 采访需提前几天预约,否则被采访者由于公务,采访可行性不高。 B. 对于问题提法得当,有技巧,有取舍。本次采访成功率将不低。

2020年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

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 “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

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

人物采访稿范文1000字

人物采访稿范文1000字 人物采访稿范文1000字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人物采访稿范文1000字(灯光由暗变亮,最后聚集在低着头的主持人身上。)主持人: (抬起头)欢迎收看“焦点访谈”,今天的焦点是热。气温高达3990,热映中的(头文字D),人们期待的BEYDND的激情演绎,还有“超级女声”一路抓升的人气,今年夏天可真是热呀!然而Z省Y市X 村人们的心却是一片冰凉。下面请看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剪贴下来的报道。(头转向大屏幕,手也伸向大屏幕)(屏幕上显示如下内容)本报讯Z省Y市的X村是一革命老区,这里森林筱盖面积广阔,物种丰富,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满目的碧绿,令人陶醉。这里还有一条大河流经,河水清澈,鱼虾成群。由于地形、植被等原因,这里气候宜人,即使是夏季,气温仍保持在28X左右。可是由于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本地资源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经济没能得到迅速发展,X村人民仍过着贫穷的生活。希望当地政府能优先发展X村的经济,使革命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莽莽的森林,森林边上有几十座破旧的瓦房。)(本报记者: XXX 1998年7月16日)本报讯在气候宜人的Z省Y市X村,即使天气很凉爽,只有299C,但村民们心里却非常火热,因为Y市准备大力发展经济,并决定优先发展X村,大力开发本村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希望X村人民能迅速走上致富的道路。(本报记者:

XXX 201X年8月6日)本报讯: 自从Y市大力发展经济以来,革命老区X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使得X村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过度砍伐森林,使得X村的森林覆盖面积减为原来的50%,加剧了水土流失,气候变得异常,气温达到390 0(附一张照片,照片上森林被砍伐了很多,土地裸露,河流显得有些混浊。)(本报记者: XXX 201X年6月28日)主持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X村的情况,本报记者到X村进行了采访,下面请看记者带回来的报道。记者: 今天真是热呀!如果不是问村民,我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混浊、温度似火的地方是X村。可事实就是这样: 前些年这里还是一个森林遍布、河水清澈、气候宜人的地方,可现在却成了这般模样。为什么?哎,还是找村民问吧。(记者找到了几个正在栽树的村民)记者: 各位乡亲,前些年这里不还挺好的吗?可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村民甲: 是呀,前些年这里多美呀!十里八乡没有赶得上这儿的。可现在呢,竟变成这个鬼样子。(初中作文)村民乙: 听说好像是砍树给砍坏了,可是不砍树,我们能有今天这生活吗?村民丙: 我也听人家说,树是好东西,不能乱砍。如果砍后再补种上,也行。不过我们以前没有种,现在才开始种树,不知道晚不晚。记者:

人物专访具体工作流程(样本)

人物专访具体工作流程 第一次会议:分工合作,对人物背景作调查和了解。 第二次会议:安排专访前后的具体工作,综合各干部及干事所要提出的问题,整理成稿。提出在专访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次:专访过程中,一人负责主要提问,其余人员负责记录。其中一项环节为记录人员提问。 第四次会议:总结汇总笔记,交流心得感受。提出在专访文章写作中的要求。 第五次会议:讨论修改专访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文章中不好的地方。 第六次会议:最后定稿。 第七次:拿给被专访人看稿,是否符合其要求。 第八次:人物专访总结大会。每位参与人员各写一份总结报告。 人物专访的基础写作模式 一、题目:打造题目:借名发挥、借时代热点发挥等 二、开头:1、开门见山 2、引出先谈名字、兴趣、特点、业绩、环境等后 见其人 3、欲扬先抑 三、构思:1、并列式:工作、学习、生活……并列写,或是其中一 类中的成分并列写

2、记叙式:按事情发展过程写,注意过度自然、精炼 3、问答式:设计问题,注意记录时帮受访者组织语言 4、递进式:从低到高以个人成就或事业发展过程为主线 四、结局:1、呼应:与文章形成首尾呼应或中心呼应 2、展望未来:适用于记叙、递进式 3、没有结局:适用于问答式 五、文笔:目的是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1、优美:柔化人物、使画面唯美 2、幽默:有意义地打造语言,改造文句形式,以观点为 卖点,使文章幽默风趣增加可读性 3、对比:多用对比的语句,突出中心和人物特点 专访稿件的写作流程 第一步、整理出专访笔记,要求忠实于被访者的原话 第二步、构建文章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应可同时应用于问题的设计第三步、把所有内容补充进已构建的文章框架 第四步、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内容 第五步、通过文学语言对文章进行润色加工 第六步、交由负责人审核或集体讨论后定稿

新闻采访策划书——人物专访

新闻采访策划书——人物专访 一、1.节目名称:访谈录。 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周老师这个万千老师的缩影而了解大多数老师的思想,从而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采访对象:音乐老师周丹 4.采访对象简介:主教钢琴选修、主修、视唱练耳。教学成绩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 5.采访时间及地点:2013/1/5音乐学院教师办公室。 6.采访的主题:了解老师的教学生涯,解密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7.采访方式:采用预约座谈方式采访。 8.采访步骤:通过一个问题打开局面然后由外到里逐层深入,悟出老师的思想精髓。 9.提问提纲:A为什么选择教体育,当初为何选择体育这个专业? B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做出这么多成绩,背后有哪些心酸的故事? C在钢琴比赛“长江杯”中获最佳指导老师,您当时有啥感想? D半决赛气氛异常激烈,您是怎样指导学生直至最终进入决赛? E您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同学们又这么喜欢您,现在学校评“我最喜爱的老师”,您的票数遥遥领先,您是不是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您如此成功?

F许多人认识您是因为您的音乐特好,其实您还是个集邮爱好者,为啥爱上集邮,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代、带课? G在这几年教集邮课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H您在上课的过程中从不请假,自己有病,老父亲住院您都没请假。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风雨无阻,带病上课? 二、采访前期工作: 1、利用通信手段提前一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于其本人。同时将时间、地点、采访时长告知对方并达成共识。 2、采访前准备必须证件、器材等相关物品。如照相机、采访本、录音笔等。 3、收集被采访者个人资料。 三采访后期: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访谈的问答记录。 四、可行性分析: A. 采访需提前几天预约,否则被采访者由于公务,采访可行性不高。 B. 对于问题提法得当,有技巧,有取舍。本次采访成功率将不低。 五、注意事项及备注: 1. 对提问问题为基本问题,若准备前已经可靠得知,可略过。可即兴追问问题。

英雄赞歌——人物专访新闻评析

对《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的评论 一、原文: 英雄赞歌 --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冯春梅朱玉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丁晓兵身上。 他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突然他发现,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后撤,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他又一次拔出了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 战友们把着担架,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野战医疗队恰好路过此地,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了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大夫护士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 壮士断腕,动地惊天--这是为年轻的侦察兵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进攻--直面困难 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他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抄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做出了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是负伤以后,一只手怎么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 丁晓兵在全连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着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丁晓兵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

成功创业人物访谈范文参考

成功创业人物访谈范文参考 一道龙虾月入50万!“陈小虾”炼成记 在四川、重庆等其他西南地区,老百姓都有在夏天喝夜啤酒吃江湖菜的习惯,而小龙虾则是当地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吃小龙虾的旺季是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陈竹旺和李沅埙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把“校草陈小虾”的名号打出去就看这三个月的了。 2014年4月,“校草陈小虾”在绵阳涪城区正式开业了。 开业没多久陈竹旺就带着他部分团队去了成都、南京、武汉等一些做小龙虾好的地方去考察,不断调试陈小虾的口味。品类也由开业最初的7道菜变为了现在的15道菜,不仅增添了新口味还加入了新菜品。 “对于做餐饮的老板来说,除了产品自身的口味,食品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沅埙告诉我们,他们店铺里的虾子都是由陈竹旺亲自到市场上去挑选,下锅之前还要清洗三遍。“洗虾子的过程,只要消费者愿意都是可以看到的,对于食品安全这一块我们十分重视。” 这些宣传推广活动对于陈小虾品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李沅埙告诉我们这应该和他们工作经历相关,“陈竹旺以前是做活动策划执行的,脑子很活泛,我是当兵的,所以执行力很强。”这样默契十足的配合对于才开始创业的一对年轻人实属不易。 小龙虾的旺季如期而至,而对于陈竹旺和李沅埙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两兄弟起早贪黑的去市场挑选虾子,买菜,和掌勺师傅一起研究新菜品,培训团队,学习管理,李沅埙甚至开始学习做小龙虾,“不懂不怕,但干了就要钻进去,餐饮要求就是精细,我知道我们能做的更好。”

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额达到了40万元,这让他们兄弟二人十 分振奋,在龙虾旺季的三个月里,“校草陈小虾”的营业额更是达 到了平均每个月50万的销售额。 “虽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但也不差。”2014年的冬天,校草 陈小虾的两家店铺就这么走过来了,新店开张后分流了客流量很多 客人都去了新店,后来老店生意也不好了,新店生意也一般在今年 6月份,他们决定关掉分店!李沅埙说,分店虽然没给他们带来收益,却给他们的创业之路上了生动的一课。急功近利怕是创业起始的大忌,始终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至关重要,要想做 好产品,做好品牌,稳扎稳打才是第一步。 如今的陈小虾无论是在菜品质量,味道量化上已经较为完善,下一步即将是实现战略扩张,陈小虾团队同时也希望更多热爱餐饮行 业的人加入进来,全国连锁的路上将不在孤单。 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 的1/6左右。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 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 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有了自己 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 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 送到宿舍门口。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 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当别的外卖网放 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人物新闻采访稿

人物新闻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新闻采访稿范文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

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如何写人物访谈记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

人物采访稿范文6篇(优秀版)

《人物采访稿范文》 人物采访稿范文(一): 微笑医路心灵羁绊---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十分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超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就应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

大学生职业生涯范文人物访谈总结报告-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范文人物访谈总结报告 -报告 篇一:大学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总结报告-报告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范例 访谈时间:年月日 访谈方式:当面采访 访谈人: 被访谈人:某科技集团研发处黄某 被访谈人简介:黄某,硬件工程师。毕业与于福州大学,在大学毕业后直接签约冠捷,成为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发人员。经过几年的打拼。黄某终于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突破,从一名普通不起眼的研发人员成为研发处主管,也实现了他职业发展的成功。黄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就是:实干,敢干+机遇。正是他的这种实干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 访谈内容: 问:因为高校扩招的原因,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素质? 答:在学校,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你可以多上网,在网络上多接触一些最新的信息,多学习涉及广告的知识内容等。在外面,你一定要跟周边的人去学习,哪怕人家只是比你早一天进入公司。因为他的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去学习。

问:现在很多求职者选择进什么样的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进一家公司是否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我想问一下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的发展前景或晋升机会如何? 答:这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俗话说,鸡窝是养不住凤凰的,如果你是凤凰的话,你早晚都会跳出狭小的鸡窝的。但有些公司,如果你没有能力的话,你就只能做一个职工,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领导人。就像你做的这样一份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或是一份生涯规划,如果你做不到的话,那你就没有办法了。但是人都有这样向前发展的想法是没有错的。所以能力真的很重要。 问: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这个行业比较有帮助? 答:总的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书上的知识永远赶不上技术的发展,所有如果你向在这个行业有好的发展的话,就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东西,要多动手,这样能学到的东西比你课程上所能学到的多很多。 问:我们专业在大三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实习,在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准备?答:首先梳理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做到扬长补短。其次有目的地提前锁定一些目标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关注和调研,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可以阅读一些人际交往或社交礼仪的知识,力求在细节方面也做到位,也可以向往届师兄师姐讨教实习的一些鲜活的经验,以利于

浅谈新闻采访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浅谈新闻采访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摘要]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资料和访问新闻人物,知情人物的活动;新闻写作,则要求准确、鲜明、及时地将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表达出来。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的首要环节,是新闻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要写出好新闻,首先要采到好的材料——抓到好的题材,挖掘好的事实,反映出好的主题思想。这个“好”,就是要体现出更高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否则,将一一落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采访后的写作,只能实现新闻事实所固有的价值,而不能“拔苗助长”地“提高”新闻事实所不具备的任何“价值”。从这一点看,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关键词]:新闻采访写作 在整个新闻生产的工序中,新闻工作者从发现新闻线索到最后传播出去,需要经过许多环节,而新闻采访处于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以写作和传播新闻为目的,其成果则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新闻作品。 1、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1.1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究其本质来说,具有明显的调查研究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的观点,新闻采访的主题是记者,客体(对象)是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采访从性质而言,就是记者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访问、观察、调查、对比、分析的一种业务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强烈地干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由事实到新闻,新闻采访是第一个环节。 1.2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