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乘加和乘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8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

第8课时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数量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正确计算。 2.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数量,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正确列式并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并进行“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根据图意,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看懂图意,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看图解决问题。同学们知道了解决问题,先看懂图意,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解决,最后检查解答是否正确。今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数学解决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一:提出问题写算式 课件出示第57页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主题图,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三句话说清图意。 1.小鹿图,用减法解决问题:(1)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几只小鹿?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述图意,先同桌说,再指名说。(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几只小鹿?)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怎样算?请你列出算式。

生: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师:为什么用减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这里有9只就是小鹿的总数,跑掉了的3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剩几只就是另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2.蘑菇图,用加法解决问题: (1)先出示一堆蘑菇,写上6,像这样给出了数字6,就不必一个一个地去数了,计算时就可以直接用。再出示2个蘑菇,让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问题,老师最后选定“一共有多少个?”并在下方画上括号,标出问号。 (2)让学生用三句话说清图意:树根下有6个蘑菇,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3)学生自己填空,集体交流。 3.关于白鹅: (1)关于白鹅,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会看图表达:一共有8只白鹅,游走了3只;还剩下多少只? (2)引导;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怎样写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怎样计算?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让学生说清题意。(特别是右边一个,两只母鸡是作为干扰信息的。) 2.作业: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可以从沙堆、小黄桶、小朋友、铲子)来提问,让学生先说清题意,再解决问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你学会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图中告诉我们的数量,写数学算式,解决问题。 (求一共,用加法。求还剩,用减法。) ●教学反思 1.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

0856.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 解决问题(4)(导学案)

第8课时解决问题(4)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工程问题的特征。 2、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42页例7,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知道在完成某项工程中,涉及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与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就是工程问题。 自主学习: 写出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2、修一条长2400米的路,由甲队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由乙队单独做8天可以完成。甲队1天可以修(),乙队1天可以修();如果两队合作共要修()天。 合作探究: 例7、修一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完成? 阅读与理解 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知道两队独修所需时间,求合作完成需要的天数,但这条路的总长度是未知的。 分析与解答 求合作完成所需时间,必须知道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和,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的和=合作的工作时间 1)假设这条道路总长为()千米。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 2)再次假设这条道路总长为()千米。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

3)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 回顾与反思 小结:用分数来解决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用整数来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相同,所用数量关系相同;在用分数解决工程问题时,通常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拓展练习:一条水渠长3.3米,甲单独修要5小时完成,乙单独修要6小时完成。两人合作,要几小时可以修完? 提示:解决工程问题时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要同意,要么都用具体的量,要么都用分率表示。 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辆卡车8小时运完一批货物,5小时云玩玩这批货物的()。 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一起做要9天完成。甲乙一起做,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乙单独做要()完成。 3)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教案

_五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第_4章(单元)节 4 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无 学具准备:无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学生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区分,然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 学生的分类,把假分数取出来,让学生观察。 2.观察以上的假分数,根据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这一特征,假分数可 以分为几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如下总结: 揭示课题:假分数又可以改写成怎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带分数及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板书:带分数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 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 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1.认识带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1)一个同学在吃橙子时说“我吃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 (2)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到:“一个半”是1+1 2 的和,也可以写成 11 2 。板书:1 1 2 (3)引导学生观察1 1 2 ,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板书: (4)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分别板书:1 1 2 2 1 2 1 3 4 。 (5)提问:什么是带分数? (板书: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6)认识带分数的读法。 1 1 2 读作:一又二分之一 1 3 4 读作:一又四分之三 全班同学把其余两个带分数一起读出来。 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大。 2.出示教材第54页例3,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 指出:这里都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 (1)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学生思考:①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②如何化简。 学生发言: 3 3 =1 8 4 =2 请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8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 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能够从图文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难点:掌握一步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教学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先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通常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两个小组一共13人,我们组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另一组有几人,即从两组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整式的加减3.4整式的加减3.4.3第1课时去括号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3章整式的加减 3.4 整式的加减 3.去括号与添括号 第1课时去括号 [学生用书P81] 1.(a-1)的相反数为( ) A.a-1 B.a+1 C.1-a D.-a-1 2.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A.x+2(y-1)=x+2y-1 B.x-2(y-1)=x+2y+2 C.x-2(y-1)=x-2y-2 D.x-2(y-1)=x-2y+2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 A.3b-a B.-a-b C.a+3b D.-a+b 4.-[a-(b-c)]去掉括号后为( ) A.-a-b-c B.-a-b+c C.a+b-c D.-a+b-c 5.[xx·株洲]计算:3a-(2a-1)=__ __. 6.在括号前填入正号或负号,使左边与右边相等. (1)y-x=_ __(x-y); (2)(x-y)2=__ __(y-x)2; (3)(x-y)3=__ __(y-x)3. 7.计算:(x-y+z)-(x-y-z)+(x+y-z)=__ _.8.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3(5a+4)-(3a-10); (2)(8a-4b)-(4a+4b-c)-2a;

(3)-3x 2 +(3x -4x 2 )-(2x 2 -3x +6); (4)7(a 2 b -ab )-2(a 2 b -3ab ). 9.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3(2s -5)+6s ; (2)3x -??????5x -? ????12x -4; (3)6a 2 -4ab -4? ????2a 2+12ab ; (4)-3(2x 2 -xy )+4(x 2 +xy -6).

六年级第四单元第4课时

编写人:张华审核人:岳彩杰审批人:杨泉上课:20 14 年10 月日 班级:6年级组别:姓名:导学案编号(016 ) 课题:Unit 4 Let’s Go on a Picnic 第4课时 [学习范围。目标] (5mins) 1,范围:Part B Read and act, Part C Look and write; Choose , complete and act. 2, 目标:1、复习本单元的所有词汇、短语与句型。 2、通过小故事的学习与表演,增强同学间互助与分享的意识。 【预习案】(5mins) 1)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How do they pick the grapes? Where do they put the grapes? Who they give the grapes to? 2) 选词填空。 How ____ we pick the grapes ? ( shall / will) Where _____ I put them ? ( shall / will) What _____ we do ? ( shall / will) 预习要求: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探究案】(10mins) 探究一:Why not stand on my nose? 为什么不站在我鼻子上呢 Why not? 意为“为什么不…呢?”表示建议,后接动词原形,与why don’t you do sth. ?意思相同,可以替换。例如: Why don’t you come with us ? = Why not come with us? 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去呢? 练一练: 1._____ ______ ( 为什么不) give then to our friends? 2.______ ______ _______(为什么不)give them to our friends ? 3.Why not ____ ____ _____ ______ (去野餐) with us ? 4.Why don’t you _____ ____ _____ ( 拍照) here? 探究要求 要求组长做到:1.限时、分工、讨论。 2.提醒组员标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 设计主题:设计者:人教版八年级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A 1a-1c) 罗荣萍 工作单位:德化中心学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Unit5单元的第一课时,从学生现实生活切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电视节目的喜好,并通过练习来了解各种电视节目的名称,主要以听说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关电视节目类型及表达喜好程度的单词或短语 2.学习有关表达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偏好的句型,初步感知不定式做宾语的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谈论流行文化,了解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和自己的喜欢。注意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大力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生动,融知识于竞赛游戏、调查采访以及小组活动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参与率高,以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掌握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 2. 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3.使学生掌握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I don’t mind them.”学会描述自己的喜好以及制定合理的计划。 教学难点 1.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2.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并且学会谈论计划。

《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引出和理解乘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几道复习口诀的题,根据算式说出口诀,根据口诀说出算式。(部分出示) 3×5=15 4×3=12 二四得八一七得七 2.看图列式。 出示3组木马,每组都有3个人,问:一共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

二、探索新知 1.导入 继续出示3组木马,再出示1组木马,但是有2个人。问:一共坐了多少人? 2.自主探究 认真思考,你会怎么解决这道问题。请将你的算式写到纸条的背面。 可能出现的答案:3+3+3+2 予以肯定,且板书。 3×3+2 予以肯定,且板书。 教师追问: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代表什么?谁可以给大家解析一下? 3.个人展学 请至少2位同学上讲台根据主题图为大家解释这个式子的意义。 3×3表示坐满的三个木马共有9个人,2表示没坐满的那两个。他们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 4.一题多解,引出乘减 教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解决这各问题?(谁的式子和这个不一样) 3+3+3+3-1=11(人)予以肯定,且板书。 3×4-1=11(人)予以肯定,且板书。

5.小组合作,探究式意 以同桌为小组,讨论一下,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假设有4组都坐满。3×4=12,但多算了一个人,所以减1。 至少叫3位同学说说这各式子的意义。 6.教师精讲,指点运算顺序 乘加、乘减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口诀计算。 大家看这两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式子有些不同,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这个不仅有乘法还有减法。那么以后再这样的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法。大家可要记住哦。(板书: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 第一题: 1.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一题。学生打开课本在书上完成。独立思考。 2.展示两种算法,且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列出算式的意义。 3.及时点评 第二题: 1.完成题单上的题。 2.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说出计算顺序。(先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3《整式的加减》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01基础题 知识点1整式的加减 1.计算(6a2-5a+3)-(5a2+2a-1)的结果是( ) A.a2-3a+4 B.a2-3a+2 C.a2-7a+2 D.a2-7a+4 2.化简5(2x-3)+4(3-2x)的结果为( ) A.2x-3 B.2x+9 C.8x-3 D.18x-3 3.用2a+5b减去4a-4b的一半,结果是( ) A.4a-b B.b-a C.a-9b D.7b 4.减去-2x等于-3x2+2x+1的多项式是( ) A.-3x2+4x+1 B.3x2-4x-1 C.-3x2+1 D.3x2-1 5.化简:(x2+y2)-3(x2-2y2)=____________. 6.计算: (1)(-x2+5x+4)+(5x-4+2x2); (2)(3a2-ab+7)-(5ab-4a2+7). 7.化简求值:(5a+2a2-3-4a3)-(-a+3a3-a2),其中a=-2. 8.给出三个多项式:X=2a2+3ab+b2,Y=3a2+3ab,Z=a2+ab,请你任选两个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知识点2整式加减的应用 9.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是2a+3b,另一边长是a+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2a+16b B.6a+8b C.3a+8b D.6a+4b 10.一根铁丝的长为5a+4b,剪下一部分围成一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则这根铁丝还剩下____________.11.已知某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m+n,另一条边长比这条边长大m-3,第三条边长等于2n-m,求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 12.某校有A ,B ,C 三个课外活动小组,A 小组有学生(x +2y)名,B 小组学生人数是A 小组学生人数的3倍,C 小组比A 小组多3名学生,问A ,B ,C 三个课外活动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02 中档题 13.若A =5a 2-4a +3,B =3a 2-4a +2,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 B B .A >B C .A <B D .以上都可能成立 14.一家商店以每包a 元的价格进了30包甲种茶叶,又以每包b 元的价格买进60包乙种茶叶.如果以每包a +b 2元的价格卖出这两种茶叶,则卖完后,这家商店( ) A .赚了 B .赔了 C .不赔不赚 D .不能确定赔或赚 15.某商场一月份的销售额为a 元,二月份比一月份销售额多b 元,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10%,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总计为____________元;当a =2万元,b =5 000元时,第一季度的总销售额为________元. 16.化简求值: (1)(ab -3a 2)-2b 2-5ab -(a 2-2ab),其中a =1,b =-2; (2)2(3b 2-a 3b )-3(2b 2-a 2b -a 3b )-4a 2b ,其中a =-12 ,b =8;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第8课时解决问题(2) 课题: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 32×12= 22×14=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搜集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 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反思: 以下为赠送文档:

二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4单元第4课时-乘加乘减-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4单元第4课时 乘加,乘减 一、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1. 【解析】:看图可知,一共有4串辣椒,前3串每串上有5个,第4串有4个,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我们可以先求前3串上共有的辣椒:3个5是多少,列乘法算式为:5×3=15个,再加上第4串上的4个,一共有辣椒:5×3+4=19个。 【答案】:5,3,+,4,19. 2. 【解析】:看图可知,这里的小朋友,有的在玩儿,有的在讨论问题,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3个人一组的,有3组;另外还有2个小朋友,先求3个人一组的3组共有多少人,再加上另外的2个小朋友,就是总人数。列乘加算式为:3×3+2=11。 【答案】:3,3,+,2,11. 二、小火车开来了。 × = × = 3×4-1= 4×4+2= 2×4+1= 5×2+2= 4×2-5= 5×5+4=

三、解决问题。 1. 3元 1元 王琪买5个冰激凌和3支雪糕,20元钱够吗? 【解析】:先计算出5个冰激凌多少钱,再计算出3支雪糕多少钱,然后把5个冰激凌和3支雪糕的钱加在一起,如果大于20,那么20元钱就不够,如果小于或等于20,那么20元就够。 5个冰激凌,每个3元:3×5=15元; 3支雪糕,每支1元:1×3=3元。 5个冰激凌+3支雪糕:15+3=18元,18<20,所以20元钱够。 【答案】:3×5+1×3=18,18<20,答:20元钱够。 2.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你能写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解析】:第一种方法:先数一数,一共有4排,前3排每排5只,第4排4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猴,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前3排的只数,就是3个5是多少,再加上第4排的4只,就是一共有多少只。列乘加算式为:5×3+4=19只。 第二种方法:一共有4排,前3排每排5只,第4排4只,我们可以把第4排也看作5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就是求4个5是多少,列乘法算式为:5×4,最后要减去第4排多加的1只,所以一共有多少只,可以列乘减算式为:5×4-1=19只 【答案】:5×3+4=19(只)。答:一共有19只小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数的顺序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4课时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交 流,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你知道了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知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他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出示例4:100以内的数目表。 师: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二、教学新授 1.教学例4。 (1)师: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

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请看100以内的数目表,它是按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吗? (2)学生填数。 (3)汇报、展示。 (4)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①涂一涂。 a.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 b.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c.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师:十位是3的数与个位是3的数有什么区别? 生: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这样的数都是三十几的数;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都是几十三的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表示什么吗?

生1:99的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十位上也是“9”,这个“9”表示9个十。 生2:22的个位上的数表示2个一;十位上的数也是2,表示2个十。 …… ②找规律。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数的顺序表,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从表里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双数,第二行是填单数。 生2:从横行看,第二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1,第三行前9个数十位上都是2……一直到第10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9。 生3:从竖行看,第一列的个位上都是1,第2列的个位上都是2,第3列的个位上都是3……第10列的个位上都是0。 生4:从左往右看,每一行的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 生5:从上往下看,每一列的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10。 ③应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表解决问题。师: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38 师: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48 师:你能根据数的顺序表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时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第8课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听一听古代故事: 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

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理。 问:他这样做合理吗? 接着讲:执行官他要乘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聪明的执行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钾了小偷。 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了。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问1:莫比乌斯带是什么样子的? 师问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师问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活动二: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每个同学拿出一根长方形纸条。 看,这是根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根神奇的纸条呢。 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说:四条边两个面) 2.同学们能将它两头对接起来吗? 3.小组活动。同学们拿出①号纸条试着做一做。 4.小组同学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对接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8和9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8和9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判断. 图中有8个。 2. (2分)判断对错 0加上4等于0.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2分) 3. (1分)看图写数。 4. (5分)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4分)填一填. 6. (12分)计算 4+2=________3+2=________7+0=________8+0=________ 4+3=________3+3=________7+1=________8+1=________ 4+4=________3+4=________7+2=________8+2=________ 7. (5分)填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看图写数。

三、按要求涂色 (共1题;共5分) 9. (5分)看数划去小。 四、列算式解答 (共7题;共45分) 10. (5分)我会写算式. 11. (5分)按要求凑数. 凑9

12. (5分) (2019一上·天等期中) 13. (5分) (2018一下·云南月考) 在的右边画3个,在的左边画4个。 和一共有多少个? 14. (5分)按图意列式计算。 15. (10分)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用去一些后,第一根绳子还剩8米,第二根绳子还剩9米.哪根绳子用去的多?多几米? 16. (10分)我会写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最新)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以及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3.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成几份?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2)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几个? 列式:12÷3=4,12里有3个4.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钱,总的价钱。)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人8元。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8=7(个)。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第9课时 解决问题(1)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9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教材P15例8及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熟练并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0.9×0.9×1O0 1.25×0.5×8 1.86×3.04+0.14×3.04 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千克肉26.5元。 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 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 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15页表格。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4: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的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精品教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知道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图形关系 的奥秘。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难点: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框架课时安排7课时第4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边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第38页的四幅图(伸缩门、衣帽架、升降机、扩缩尺),找出这些物体中的平行四边形。用笔描出一个。 2、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容易变形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好后你拉一拉四边形的木框,发现了什么? 4、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平行四定性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一些特征,那么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观察并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愿意把你的测量结果与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师:根据每组对边间的距离相等,想一想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师:平行四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长方形、正方形。 学生描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这些物体容易变形。 学生举例。 生1:我测量的结果是上下两边间距离都是2厘米,左右两边间的距离都是3.2厘米。我发现每组对边间的距离都相等。 生2:我测量的结果也是每组对边间的距离都相等。生:因为我们学过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间的距离相等,就说明对边是平行的。 生: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话题是难忘的事件,通过学习学生学会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学会讲故事。能正确使用连词when和while,能恰当运用过去进行时结构进行提问和叙述。如何使用过去进行时,使用when、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进一步熟悉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的搭配使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本单元难点是体会while和when在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用法上的区别和用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描述事件。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go off,pick up,fall asleep,die down,have a look,make on e’s way,in silence,take down,at first 2. 掌握重点句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 I was reading in the library. While Linda was sleeping,Jenny was helping Mary with her homework. 3. 能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4. 能听懂有关过去发生事件,能简单描写过去发生的事件 二、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具体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采用角色扮演、情景交际和小组互助型学习法,并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灾害面前要更团结,更友善,更懂得互相帮助。 教法导航 采用直观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法导航 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与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在老师的引领下相对独立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1a-2d 第2课时:Section A 3a-4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e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课时教案 1

新人教版七上整式的加减:第7课时:整式的加减(4)

随着括号的添加,括号内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 第7课时:整式的加减(4) 教学内容:课本没有“添括号”内容,整式的加减过程中要用到。文档设计者: 设计时间 : 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 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项。 3.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 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练习: (1)(2x―3y)+(5x+4y); (2)(8a ―7b)―(4a ―5b); (3)a ―(2a +b)+2(a ―2b); (4)3(5x+4)―(3x―5); (5)(8x―3y)―(4x+3y―z)+2z ; (6)―5x 2+(5x―8x 2)―(―12x 2+4x)+5 1; (7)2―(1+x)+(1+x+x 2―x 2); (8)3a 2+a 2―(2a 2―2a )+(3a ―a 2); (9)2a ―3b+[4a ―(3a ―b)]; (10)3b―2c―[―4a +(c+3b)]+c 。 二、讲授新课: 1.添括号的法则: ①观察:分别把前面去括号的(1)、(2)两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对调,并观察对调后两个等式中括号和各项符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例题: 例1:做一做: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项: (1)x2―x+1= x2―(__________);(2) 2x2―3x―1= 2x2+(__________);(3)(a-b)―(c―d)=a-(________________)。(4)(a+b―c)(a―b+c)=[a+( )][a―( )]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14a+47a+53a;(2)214a-39a-61a. 解:(1)214a+47a+53a=214a+(47a+53a)=214a+100a=314a。 (2) 214a-39a-61a=214a-(39a+61a)=214a-100a=114a。 例3: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 (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此题是添括号法则的直接应用,为了更加明确起见,在解题时,先写出3a―2b+c=+( )=―( )的形式,再让学生往里填空,特别注意,添“―”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解:3a―2b+c=+(3a―2b+c)=―(―3a+2b―c) 紧接着提问学生:如何检查添括号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直至说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添括号法则检查,一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去括号法则检查肯定学生的回答, 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用去括号法则检查添括号,正如同用加法检验减法,用乘法检验除法一样 例4: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 (1)括号前面带有“+”号;(2)括号前面带有“―”号 解:(1)x3―5x2―4x+9=x3―5x2+(―4x+9); (2)x3―5x2―4x+9=x3―5x2―(4x―9)。 说明: ①解此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确认x3―5x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是―4x、+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②再次强调添的是什么——是( )及它前面的“+”或“―”。 例5:按要求将2x2+3x―6: (1)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和;(2)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差。 此题(1)、(2)小题的答案都不止一种形式,因此要让学先讨论1分钟再举手发言。通过此题可渗透一题多解的立意。 解:(1)2x2+3x―6 =2x2+(3x―6)=3x+(2x2―6) =―6+(2x2+3x); (2)2x2+3x―6 =2x2―(―3x+6) =3x―(―2x2+6) = ―6―(―2x2―3x)。 三、课堂小结: 1、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这两个法则在整式变形中经常用到,而利用它们进行整式变形的前提是原来整式的值不变。 2、去、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这里括号里各项变不变号的依据。法则顺口溜: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