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1.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盛军、周红杰、闫希军、龚加顺、王宣军、严亮、赵明、方崇业、吕才有、郝淑美、罗朝光、张勇、李亚莉、王兴华、黄业伟、彭

春秀、秦向东、李姝谚、高应敏、刘俊辉、贾黎辉、赵友、崔廷

宏、周安凡、杨瑞娟、王天权、董祖祥、杨军、张颖君、王乐观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研究院、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树良种场、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中心、云

南东方不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云南滇红股份有限公司、保山

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西双版纳勐

海国宴茶厂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云南省现有茶园面积637万亩,总产量达36.58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23亿元,茶农800余万人,涉茶人口1100多万。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主持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为6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本项目从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入手,着重解决茶叶原料质量不稳定、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短、功效缺乏科学依据等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取得了普洱茶立体高效生态茶园、发酵技术和装备、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建立山地立体高效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合云南地形特点的山地茶园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推动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种植,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了茶园单位产值。1)选育茶树新品种2个,推广应用35万亩。2)进行茶园生态化改造,提高茶叶安全性和茶叶品质;3)以茶菌、茶药复合种植为代表的立体高效生态茶园种植技术,提高了茶园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较好

的生态效益。

2.创新普洱茶加工技术、标准和装备。创新普洱茶加工工艺、生产标准和装备,实现了普洱茶加工的清洁化、标准化和自动化。1)作为普洱茶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研制了与国家标准配套的普洱茶生茶、熟茶实物标准样。2)鉴定了17种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微生物,确定了主要发酵微生物和相关生物酶以及各类成分的变化规律;阐明了茶褐素的形成机理以及茶褐素的理化特征,建立了检测方法。3)创新了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和技术,开发出普洱茶清洁化、自动化发酵设备。

3. 揭示了普洱茶主要功效及其机理。1)阐明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的主要成分。2)确定了茶抗炎症的功效成分和分子靶点及其作用机制。3)阐释了氧化型茶多酚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内脏脂肪积累是普洱熟茶降脂减肥的基本机制。4)确认普洱茶具有增加骨密度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5)证实了普洱茶能够抑制黄曲霉等毒素的毒性。

4. 开发普洱茶系列产品,扩展普洱茶产业链。开发出速溶普洱茶系列、茶日化产品等深加工茶产品,拓展了普洱茶产业链。依据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开发了普洱茶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201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普洱茶降血糖保健品文号。

三、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四、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五、推广应用情况

1.选育普洱茶新品种2个,推广面积达30万亩;

2.生态茶园改造完成后通过(中国、欧盟)有机认证5.7万亩;

3.山地生态茶园技术推广应用135万亩;

4.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和技术创新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1.5亿元;

5.普洱茶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2亿元;

6.普洱茶系列酵素产品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

7.茶系列日化用品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8.普洱茶国家标准样制备产生经济效益1亿元。

六、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相关研究在Frontier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69篇,其中SCI索引文章41篇,专著9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0件。

七、项目曾获科技奖励

《普洱茶(熟茶)自动化发酵技术研究》获得2010年普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何月秋、姬广海、吴毅歆、李兴玉、岳艳玲、何鹏飞、胡靖锋、罗树荣、蒋仕波、赵志国、王树明、王贵斌、吴国星、易加洪、

肖文祥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云南星耀生物制

品有限公司;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本成果依托农业部行业计划(农业)项目“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针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害灾变规律、生防制剂研制及其防病机制、抗根肿病品种培育、根肿病防控技术规程及其示范,形成了以下的科研成果:

1. 明确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组成及病害灾变规律。明确了我国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其中致病力强的4号和7号为优势生理小种;创建了根肿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灵敏度达103个/g土,根肿病发生的休眠孢子阈值在104-105个/g土,依据检测结果,可预警田间根肿病发生程度;明确了病菌在种子萌发至20天内,主要破坏主根,加重了损失;不当的集中漂浮育苗是根肿病远距离传播和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浇灌地表水是根肿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2. 筛选出400多株根肿病潜在生防菌株,建立了芽孢杆菌属、溶杆菌属等为主的生防菌种库;初步揭示了枯草芽孢杆菌XF-1和抗生素溶杆菌的防根肿病机制,明确了生防菌能很快恢复土壤微生物平衡;完成了枯草芽孢杆菌XF-1和抗生素溶杆菌13-6的基因组序列分析,鉴定了XF-1菌株的抗菌活性CSN蛋白和PBT1蛋白、丰源素、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等脂肽类抗生素,根据PBT1基因的序列,建立了根肿病生防菌株的分子标记;首次分离并证明去

羟基丰源素C17、巴马汀和吩嗪类化合物对根肿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研制出1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防根肿病功能漂浮基质和丸粒化的生防种衣剂,前两项分别获得农业部生物农药登记证和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

4.培育出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CR0701”和“滇白1号”,并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推广应用。

5.构建了以生防制剂及抗病品种为中心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控技术

体系,制定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近三年在云南和陕西累计推广75.4万亩,占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重病区面积50%以上,新增产量91.74

万吨,获得利润8.45亿元;少用化学药剂150.8吨,节药1131.1万元,增收节支总额8.6亿元。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件,制定地方技术规程1项和中央七套科普宣传片1部,发表学术论文 32 篇,其中SCI 刊源论文12 篇。

综上所述,该成果围绕蔬菜安全生产,建立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工作全面系统,创新性强,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上述成果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3.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南地方猪肉品特性形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

主要完成人(单位):葛长荣(云南农业大学)、贾俊静(云南农业大学)、赵素梅(云南农业大学)、陶琳丽(云南农业大学)、

潘洪彬(云南农业大学)、黄英(云南农业大学)、

荣华(云南农业大学)、张曦(云南农业大学)、

曹振辉(云南农业大学)、高士争(云南农业大学)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在国家和云南省各类项目支持下,围绕云南地方猪肉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

参照国际猪肉品质评价指标和方法,采用中国行业标准研究测定了云南地方典型猪种肉的物理、化学及感观指标,系统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发现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具有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滴水损失小;肌肉总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色鲜红、滋味鲜美、香味浓郁等优良种质特性。(二)揭示了云南地方猪种优良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在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品种间影响肌纤维特性、肉品特性相关功能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机制,筛选出多个影响脂肪沉积、肌内脂肪沉积的功能基因,阐明了肌内脂肪和嫩度等主要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三)挖掘与鉴定了云南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克隆了乌金猪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挖掘和筛选了功能位点,鉴定了一批与云南地方猪种肉品质相关的主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可作为我省,乃至我国地方猪种肉品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为我国多分子标记联合计算育种值在地方猪种选育中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了地方猪种改善猪肉品质的分子营养调控技术

以揭示的分子机理为指导,结合动物营养代谢的基础理论,首次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确定了为获得最佳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阐明了调控猪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机制,建立了改善肉品质的分子营养调控技术。

本研究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内、外期刊共计发表论文64篇,累计引用次数为508次,其中SCI收录14篇,累计影响因子24.061,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086,SCI收录文章累计引用次数达235次;1篇英文文章被MEDLINE 数据库收录,它引次数为25次;49篇论文被CNKI数据库收录,累计它引次数达248次;取得发明专利1项。培养了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各1人次;3人次被遴选为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晋升教授职称,2人晋升副教授职称。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人;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该领域构建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对促进云南地方猪种的安全高效优质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葛长荣,负责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参与完成了肉品质特性评价等研究工作;

贾俊静,参与完成了肉品质评价、UCP1、UCP2和UCP3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多态性检测等研究工作;

赵素梅,参与完成了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肌纤维类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脂类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数据处理等工作;

陶琳丽,参与完成了配方设计、猪的饲养以及利用综合模糊评判方法确定猪最适日粮营养水平、数据处理等工作;

潘洪彬,参与完成了肉品质评价、脂类代谢相关基因以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等工作;

黄英,参与完成了肌内脂肪细胞的培养、脂类代谢相关基因以及肌纤维类型表达水平的检测等工作;

荣华,参与基因表达水平及多态性检测工作;

张曦,参与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饲料的配制,猪的饲养,数据处理等相关工作;

曹振辉,参与动物饲养试验,日粮配制等相关工作;

高士争,参与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参与完成了脂类代谢基因表达的检测等研究工作。

4.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余建新、刘淑霞、曾维军、张耿杰、李成学、郭晓飞、葛兴燕、龚涛、陈飞林、王红伟、郑宏刚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研究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10余年研究与攻关,系统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技术理论,创建了以治水治土为中心的耕

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中低产田治理技术方法。

中低产田治理是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基于“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中低产田治理理论与技术主要适用于平原区。云南省山丘区占国土面积的94%,耕地以坡旱地为主,占总耕地78%,耕地水土流失和工程性缺水严重;坝区占国土面积的6%,耕地以水田为主,占总耕地22%,低洼农田排水不畅;而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5%,主要集中于坡耕地与坝区渍水农田,水已成为长期制约中低产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和生态改善最直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地区中低产田治理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现有成熟的中低产田治理理论与技术难以系统性解决该区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问题。

针对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问题,系统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技术理论,创建了以治水治土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中低产田治理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以下创新:(一)提出的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理论,揭示了云南省高中低产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创建了生态环境中“土地-水-植物”资源利用三角形稳定关系模型,为中低产田治理的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创建的山丘区缺水坡耕地生态带梯田同构与水分调配技术体系,创新了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内槽式梯田与生态带水分利用、田间道路高效集水输水、快速组装渠道构建等关键技术,首创了无筋结构水池构建方法,为解决坡地缺水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创建的坝区渍水农田多维立体排水与控水技术体系,创新了低洼农田耕层重构立体结构排水、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解决坝区渍水难题的综合技术措施。

三、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一)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二)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本项目由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1.云南农业大学

项目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对主要科技创新1、2、3做出贡献,具体为:

(1)负责项目的立项、论证及总体方案设计,首次提出以治水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整治技术理论与技术方法,制定了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2)组织实施了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了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技术、内槽式梯田与合理集水、用水的生态带一体构造技术,首创了无筋结构水池构建方法、快速组装渠道构建技术,创新了田间道路高效集水输水技术,创新了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技术、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技术,提出了低洼渍水农田耕层重构立体结构排水技术;

(3)协助成果示范应用。参与制定了项目成果的示范应用技术方案,为成果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中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成果第二完成单位,主要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和示范应用,贡献如下:(1)负责制定技术转化和示范应用流程;

(2)负责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技术、无筋结构水池、快速组装渠道、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等技术性能指标实地测试与验证;

(3)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编制成果推广技术文件,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中示范应用了技术成果。

四、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应用上述创新理论与技术,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中进行实践,该工程每年治理中低产田200万亩,极大地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成果应用后,新增粮食产量5.3亿千克/年,农民增收300-500元/人?年,新增净产值10.6亿元/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 2篇、EI收录 3篇;出版专著2部、科普作品2部;编制行业标准1部。

五、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5.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藏鸡、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机制

主要完成人(单位):苟潇(云南农业大学) 张浩(中国农业大学)

杨舒黎(云南农业大学) 毛华明(云南农业大学)

严达伟(云南农业大学) 鲁绍雄(云南农业大学)

鲍海港(中国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

项目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及3项国家自然基金的大力支持下,首次以藏鸡胚胎为胚胎模型、以茶马古道滇藏线连续海拔犬种为群体对象、以藏猪

为出生后个体模型,紧密围绕高原动物低氧适应,历经10年,系统深入开展了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酶活性、蛋白结构、表达调控、遗传效应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获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藏鸡具有提高孵化率的遗传效应(约20%),藏鸡胚胎是低氧适应的胚胎模型;藏鸡胚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未表现低氧适应性,且血氧含量仍不足;藏鸡胚胎型血红蛋白α D 亚基突变(Met-32D(B13)-Leu)增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为低氧功能位点。藏鸡胚胎具有高的糖酵解能力,其糖酵解关键酶(PGK,ALD-C)基因调控区新增加了低氧应答元件(HRE);藏鸡胚胎具有强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其ND5基因C1627A突变提高了胚胎脑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

2、藏獒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3g/L)的遗传效应;EPAS1和HBB基因是藏獒低氧正选择信号最强的基因,藏獒与高原民族存在低氧趋同进化;藏獒血红蛋白HBB基因Gly-α13-Ser和Leu-α14-Met位点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仍正常(96%);藏獒EPAS1基因位点G305S对PAS-B

2

结构域有热稳定作用,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5g/L)的遗传效应。

3、藏猪本地驯化,具有独立遗传背景;藏猪具有降低Hb浓度的生理效应;藏猪TMPRSS6基因第10内含子缺失1个低氧应答原件(HRE),缺失型等位基因频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导致该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且CGTG缺失具有降低Hb浓度(10 g/L)的遗传效应,为低氧适应功能位点。

4、本研究首次以藏鸡胚胎为胚胎模型、以茶马古道滇藏线连续海拔犬种为群体对象、以藏猪为出生后个体模型,开展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酶活性、蛋白结构、表达调控、遗传效应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均为动物低氧适应研究范例;由于茶马古道连续海拔畜种为我国仅有,相关抗逆性状遗传机理研究成果体现为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揭示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生理与遗传机制,发掘低氧适应功能基因和位点,为云南高原山地动物种质创新和开发奠定了分子基础。

5、项目共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论文20篇,SCI总影响因子45.36,单篇影响因子达14.63,他引总次数184次,SCI他引次数总计145次,影响因子超过5.0的引文13篇,被Nature genetics引用3次。出版《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基础》专著1部(30万字)。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苟潇:负责国家自然基金-藏猪,完成了藏鸡血液氧运输、藏猪遗传背景及藏獒全基因组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第一作者)。

张浩:负责国家自然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项目,设计并研制了藏鸡自动化低氧模拟孵化设备,完成了藏鸡胚胎孵化及以及藏猪低氧适应性相关研究。发表SCI 收录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并列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5篇)。

杨舒黎: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完成了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有关生理数据分析及部分候选基因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第一作者)。

毛华明:参与设计了本项目,完成了藏猪遗传背景分析及藏獒基因组学的部分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并列第一作者1篇,并列通讯作者1篇)。

严达伟:负责国家自然基金-藏獒,完成了连续海拔犬种的群体生理数据分析,获得了藏獒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3g/L)的遗传效应。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并列第一作者)。

鲁绍雄: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参与了藏猪种群历史研究并完成了HIF调控通路部分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并列第一作者)。

鲍海港: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完成了藏鸡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等研究,获得了藏鸡胚胎具有强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其ND5基因C1627A突变提高了胚胎脑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第一作者)。

代表性8篇论文

1.Gou X, Wang Z, Li N, Qiu F, Xu Z, Yan D, Yang S, Jia J, Kong X, Wei Z, Lu S, Lian L,

Wu C, Wang X, Li G, Ma T, Jiang Q, Zhao X, Yang J, Liu B, Wei D, Li H, Yang J, Yan Y,

Zhao G, Dong X, Li M, Deng W, Leng J, Wei C, Wang C, Mao H, Zhang H, Ding G, Li

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six dog breeds from continuous altitud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altitude hypoxia. Genome Research, 2014, 1308-1315 (IF=14.63,他引:37)

2.Yang S, Zhang H, Mao H, Yan D, Lu S, Lian L, Zhao G, Yan Y, Deng W, Shi X, Han S,

Li S, Wang X, Gou X. The local origin of the Tibetan pig and addi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Asian pigs. PLoS One, 2011, 6(12): e28215 (IF=4.092,他引:16)

3.Bao HG1, Zhao CJ, Li JY, Wu Ch*. Association of MT-ND5 gene variation with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and NADH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Tibet chicken embryos, Anim Genet, 2007, 38(5):514-6. (IF=2.64,他引:1)

4.Bao HG, Wang XY, Li JY, Wu CX*.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hypoxia on glutathione

and activities of related enzymes in livers of Tibet chickenand Silky chicken. Poult

Sci. 2011 , 90(3):648-52. (IF=1.728,他引:3)

5.H. Zhang, X. T. Wang, Y. Chamba, Y. Ling, C. X. Wu. Influences of hypoxia on hatching

performance in chicken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Poultry

Science, 2008, 87: 2112-2116 (IF=1.66,他引:11)

6.Gou, X., Li, N., Lian, L., Yan, D., Zhang, H., Wei,Z., Wu, C. Hypoxic adaptation of

hemoglobin in Tibetan Chick embryo: high oxygen-affinity mutation and selective

expression. Comp, Biol, Physiol., 2007, 147(2): 147-155. (IF=1.651,他引:9)

7.H. Zhang, C. X. Wu, Y. Chamba, Y. Ling. Blood characteristics for high altitude

adaptation in Tibetan chickens. Poultry Science, 2007, 86: 1384-1389 (IF=1.603,他

引:19)

Bao HG, Zhao CJ, Li JY, Zhang H, Wu CX. A comparison of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ibet chicken and Silky chicken embryonic brain. Poultry Science, 2007, 86(10): 2210-2215 (IF=1.603,他引:6)

6.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乃明、包立、甄晓云、夏运生、张仕颖、苏友波、段红平、史静、宁东卫、秦太峰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该成果是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面临污染风险严重的实际需求,在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环保部科技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历时7年系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成果核心内容如下:

1.以昆明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云龙水库和松华坝水库为研究对象,创新了水源地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明确了水源地污染负荷的来源与构成比例,为科学控制水源区面源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2.针对水源保护区实际筛选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内容包括氮磷高效利用作物品种+生物有机肥+土壤磷素激活剂;其中筛选出3个氮磷高效利用的

玉米品种,3个氮磷高效的大麦品种,研制的土壤磷素激活剂可以实现在减半磷肥的情况下来保证玉米产量不减产的技术措施,为减少磷肥投入,减轻农田径流磷素污染负荷开辟新的技术途径。

3. 针对水源区坡地红壤分布比较普遍的实际,研究了红壤坡耕地不同生物梗组合对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提出了混播黑麦草+紫花苜蓿的最优控制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的技术模式。

4.研发的低位氧化沟+农田排水地埋式净化装置的处理技术,可以确保农田径流水在进入水库之前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净化处理,有效降低了入库的氮、磷污染负荷。

5.针对农田固废和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发明了农田固废堆肥装置和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炉新技术,并实现推广应用,为减轻农田固废和垃圾对水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6.成果共获得6项目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著与培训教材3部,培养研究生7名,相关技术已在全省饮用水源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经第三方组织专家进行的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在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方面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主要完成人(单位):徐俊驹(云南农业大学)、

谭宁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杨生超(云南农业大学)、

赵红梅(云南农业大学)、

沈勇(云南农业大学)、

秦小萍(云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

项目“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以山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科学发现:

1、新颖结构倍半萜和酚性化合物的发现

从四种山姜属植物中共分离和鉴定了一系列倍半萜、木脂素、二苯基庚烷等化学成分,其中新化合物25个,包括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和降倍半萜等成分17个、8-9’相连的木脂素和倍半木脂素等新化合物9个。

2、NO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倍半萜类化合物显示较好的NO合成抑制活性,其活性范围在4.6-17.9μg/ml,并揭示了桉叶烷型倍半萜的构效关系。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开展山姜属植物NO 抑制活性研究。

3、抗肿瘤活性

8-9’相连的木脂素显示了较好的A549、Hela等肿瘤细胞毒抑制活性,其IC50值范围在1.53-13.05 μg/ml。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山姜属植物木脂素类成分的肿瘤细胞毒抑制活性筛选。

4、杀线虫活性

对苯乙烯内酯和二苯基庚烷类酚性成分进行杀线虫活性筛选,其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显示较好的杀线虫活性,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山姜属植物杀线虫活性筛选。

项目在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Fitoterapia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代表性论文经国内外系统检索,被Nat. Prod. Rep.、J. Nat. Prod.等国际期刊引用,引用频次累计为78次。

科学价值:项目分离和鉴定了多个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和酚性成分,并对其NO抑制活性、肿瘤细胞毒活性、线虫毒杀活性进行了筛选,其科学发现点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有较强的创新性。其中NO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肿瘤细胞毒和炎症的发生机制相关。因此项目的研究成果对山姜属植物其它新的药理活性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可为合理、可持续开发

利用丰富的滇产山姜属植物资源和进一步的云南特色创新药物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徐俊驹,负责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对重要发现点1、2、3、4均有突出贡献;

谭宁华,对重要发现点1、2、3有贡献;

杨生超,对重要发现点1、3、4有贡献;

赵红梅,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沈勇,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秦小萍,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8.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高原山区无人机农业遥感与植保飞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建雄、龚爱民、余杨、陈齐斌、魏宾、马世臣、周芳梅、王莉、张辅霞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绿飞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易门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研究了无人机低空遥感的地物光谱特征,研发了九通道多光谱相机、姿态控制系统及相机定标装置,构建了马铃署、玉米、小麦等高原山区农作物的低空高分辨率(厘米级)多光谱特征数据库;研究了低空遥感植被指数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响应,基于植被指数进行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并构建基于植被指数的农作物生长模型;根据不同生长期农作物的低空高分辨率多光谱特征,获取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的遥感信息,研究多时空尺度下的农作物空间分布动态变化机理及驱动力机制并构建高原山区农作物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

开发了符合云南及西南地方实际的植保无人机并构建配套植保服务体系,把飞防作业纳入农业综合防治体系,致力打造全面专业的云南农业植保无人机科学

防控服务。使高原山区农业病虫灾害高发、农业种植土壤、环境、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和缓解,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应用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较适用于云南及西南地区多山地农业地形。单机每天作业面积可达300亩,节省农药30%,节水98%,对作业者无农药接触的健康风险。

研发了沟渠水用于农药喷洒的水处理工艺,开展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和扩展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内吸式农药施药作业时,延长农药雾滴的蒸发时间,增大雾滴覆盖面积,以增加叶片对农药有效物质的吸收;对于非内吸式农药,则相反处理,以减少吸收和减少农残。

项目推广应用:完成无人机农业遥感面积2万Km2(3000万亩),完成无人机植保飞防面积50万亩。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获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项目人员及排序:王建雄、龚爱民、余杨、陈齐斌、魏宾、马世臣、周芳梅、王莉、张辅霞。

项目人员对本项目的贡献:

王建雄(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植保无人机研究;

龚爱民(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

余杨(云南农业大学):农药雾滴蒸发和扩展;

陈齐斌(云南农业大学):农药雾滴蒸发和扩展;

魏宾(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农业遥感;

马世臣(昆明绿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植保;

周芳梅(云南农业大学):无人机植保;

王莉(易门县农业机械管理站):无人机植保;

张辅霞(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

9.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辣椒种质资源部分重要性状的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邓明华(云南农业大学)

朱海山(云南农业大学)

霍金龙(云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辣椒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我国栽培面积世界最大,每年栽培面积约130万hm2。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在育种中至关重要。阐明辣椒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特性是育种家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十几年来项目组在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辣椒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特性,深入研究。获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胞质雄性不育机理:首次克隆了不育系2个能量代谢基因NADP-ICDH、TPI,发现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保持系差异较大,研究发现不育系总呼吸速率和ATP及NAD+-NADH含量低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因能量供应“短缺”使小孢子发育进程受阻引起小孢子败育;同时不育系花药发育过程中抗氰呼吸速率过低,导致电子超量泄漏,抗氧化酶系统和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出现功能异常,导致了不育系花药活性氧异常积累引起质膜过氧化而导致小孢子败育;首次克隆了雄性不育相关候选基因atp6、COXII、cob、psbB,发现雄性不育相关候选基因

ORF507只在不育系、F

1、F

2

等携带不育胞质的材料中表达,证实ORF507与雄性

不育有关。

2. 紫色辣椒呈紫色机理及光合特性:首次克隆了12个紫色辣椒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CHS、F3H、UF3GT、Gβ2、ArcA1、ArcA2、AN2、UPA20,CaWRKY30,TAF10和TAF13的完整编码序列。研究表明:其时编码序列、空表达和蛋白活性与花青素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紫色辣椒的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光系统1和2活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浓度都高于野生型,紫色辣椒因光吸收较低,热耗散和抗氧化活性高而具有较好的耐光氧化能力,可用于辣椒光合特性的改良。3.起源进化研究:收集种质资源700多份,隶属于13个种。发现野生种的种子特征和萌发特性,花粉粒大小与形态,逆境(水、旱、低温、弱光)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叶片解剖结构等与栽培种差异明显,可以并应用于辣椒起源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