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农业创意类型经验及启示

国外的农业创意类型经验及启示
国外的农业创意类型经验及启示

国外的农业创意类型经验及启示

摘要:创意产业与农业的结合,就产生了“创意农业”的概念。但国外的农业创意并不是从创意产业的兴起才开始的。笔者收集了国外农业创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介绍了国外在农田景观、农业节庆、农业主题公园、科技创意等方面的创意类型。总结了国外在依托规模产业发展创意农业、挖掘创意项目的文化传承性与民众参与度、与生活和工作高度融合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中国发展创意农业的启示。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农业;类型

20 世纪90 年代在全球兴起了一种新型产业———创意产业。英国将其定义为“是指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1]。创意产业与多个产业产生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与农业的结合,就产生了“创意农业”的概念[2]。但国外的农业创意并不是从创意产业的兴起才开始的,也没有以“创意农业”的名称来刻意发展,更未见有相关的文献研究。笔者对北京创意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归纳了农业创意的途径、类型、模式等[3-4]。反过来,以“特征”、“途径”、“类型”为线索来搜索国外农业创意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整理,以期

从中获得对中国发展创意农业的有益启示。

一、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就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创意农业具有以下4 个显著特征。

1.对农业的依附性

创意农业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包括农业的生产全过程(产中、产前、产后)、农业投入品(技术、品种及物资等)及产出品(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等,通过文化开发和科技手段作支撑,形成创意农业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脱离了农业的创意就不能称之为创意农业。

2.富含创意

正如创意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富含创意、智力密集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特征。创意是一种智力劳动,创意农业产品凝聚着人的创造力。

3.高附加值

创意农业产品融入了科技、文化、生态、艺术等要素,不再局限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具有了科技、文化、生态、服务等多重附加值。

4.产业融合度高

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农业是多种产业的融合,具有多个产业的特征,所生产的产品是新思

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

二、国外农业创意的类型

国外农业创意有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在各个国家几乎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其中,农产品创意类型[3]与国内的情况差不多。除农产品创意类型外,国外主要还有以下5 种农业创意类型。

(一)农田景观

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国外的这种创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花卉打造壮丽的花田景观,一种是在农田打造艺术图案。

1.花田景观

花田景观的代表是荷兰的春季花海和法国的薰衣草花海。荷兰的花卉种植面积大,素有“欧洲花园”和“鲜花之国”之美誉。每年春季各色鲜花盛开,大地被鲜花覆盖,花田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大拼图,又宛若满载水彩的调色板,十分壮观和美丽。荷兰的春天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花田中不时有风车、农庄、小城堡等点缀其间。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连片种植的薰衣草打造出令人震撼的田园美景,

营造出“花的海洋,香的世界”,薰衣草盛开时节,整齐的花垄伴随着山坡地高低起伏,点缀着树木、房屋,呈现出优美的画面,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2.农田艺术图案

农田艺术图案的代表有3 种。一是英国的麦田怪圈,二是日本的稻田艺术,三是美国的玉米迷宫。英国最早的麦田怪圈是1647 年在英格兰被发现的。麦田怪圈的形成至今是个谜。但英国人即利用了麦田怪圈的神秘感,人为创造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麦田怪圈,吸引游客参观。麦田怪圈遍及全世界,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无处不在,但绝大部分在英国。日本的稻田艺术是通过插播、套种等方式使稻田在大地上呈现出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作物成长的不同阶段,颜色不断改变,呈现出“四时风景各不同”的景观。稻田艺术画的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有风景、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动漫人物、动物等。日本稻田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比麦田怪圈更具吸引力。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有自然条件优越的玉米生产带。美国人在玉米田里创造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玉米迷宫。在种植玉米之前,先设计一个迷宫图案,按图种植玉米;待玉米长成后,就成了一个玉米迷宫,供游客娱乐参与。这些精心设计制作的迷宫让无数人晕头转向,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玉米迷宫的图案有人物、动物和奥运会标志。目前,这玉米迷宫已经发展到了包括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在内的

多个国家。

(二)农业节庆

农业节庆是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将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融入传统节日或主题庆典中而开发的节庆,通过农业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会展、贸易及文化等行业发展,是“农业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意。农业节庆是体验式和消费式相结合的农业创意类型,常常兼具吃、玩、赏、教等多项功能,其中吃、玩等休闲娱乐功能尤为显著。如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种植面积达7 000 多hm2,占全世界产量的65%[5]。荷兰各地在郁金香花开季节都会举办郁金香花节,节日期间活动丰富多彩,最著名的就是花车巡游。义工们用鲜花做成各式花车,浩浩荡荡地在街道巡游,当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夹道驻足观看。也有花农将自家车用鲜花装饰后加入游行队伍。最早的郁金香花节至今已举办了60 多届。北荷兰省还会举办“鲜花马赛克”比赛,家家户户用鲜花“绘”出各种图画,比创意、比技艺,由游客进行评比。

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是著名的香草胜地。薰衣草种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每到薰衣草盛开的季节,各个小镇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薰衣草节。最著名的就是蒙特利马薰衣草节。节日期间,小镇居民都会穿上20 世纪的服装,载歌载舞,乘坐着100 年前的脚踏车、马车,把各种薰衣草产品(花茶、精油、香皂、蜡烛、化妆品、干花等)和其他特色农产品

拿到集市上去卖。

美国得克萨斯州帕萨迪纳市的草莓节一年一度。每年的草莓节开幕式上都会推出一款“得州码”的巨型酥饼,其中2005 年推出的面积达177m2 的草莓酥饼,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开幕式上,第一块酥饼以拍卖方式卖出,其余酥饼按每块2 美元现场出售,所得全部资金捐赠给当地基金会作为助学金。这种拍卖方式和公益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和品尝。

(三)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主题公园是通过对特定农业主题的整体设计,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在一起,对农业主题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展示,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使游客获得一气呵成的游览经历,兼有休闲娱乐和教育普及的双重功能。

国外农业主题公园创意最成功最著名的当数荷兰的库肯霍

夫公园。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主题公园[6],占地32hm2,公园内郁金香的品种、数量、质量以及布置手法堪称世界之最。每到三四月鲜花盛开的季节,这里都将举行为期8 周左右的花展,公园内除了大片的花海之外,还有展馆内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花展、花卉的栽培示范活动、插花艺术展等,更少不了绘画和摄影展。此外,还有特别为儿童

设计的探险之旅、花园迷宫、牧场等活动。公园里当然也少不了郁金香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库肯霍夫公园自2006 年起设置了开园主题。每年的开园主题各不同,主题会体现在园区的整体设计上。其中,2008 年的开园主题即为“中国—北京2008 奥运会”,公园内每个角落都体现出中国元素,其中“紫禁城花园”是以紫禁城为灵感而布置的,还有一个展出中国普通街道实景画的展览,以及一个奥林匹克展。在公园的入口用郁金香花制作了一条巨大的中国龙图案。设计师们还设计出用中文和奥运会运动项目命名的花卉造型等。公园还举办各式各样的与中国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娱乐活动,搭建了一个中国茶馆和一所奥林匹克酒馆。

(四)科技创意

科技创意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意,改变传统农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形象。作为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在农业科技创意方面也令人耳目一新。“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7]。垂直农业就是建造摩天大楼,既不是写字楼也非商品住宅楼,而是令其变身为垂直农场,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垂直农场不仅仅可以拓展城市里的农业空间,而且还可以作为城市一景为美化城市作贡献。美国多个城市都进行了城市农场设计方案评

比。目前,美国、法国和以色列都有了垂直农场的雏形,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在进行垂直农业的试验。尽管人们目前还无法从市场上买到垂直农场生产的农产品,但垂直农业的提出,将传统农业由大田中的平面生产转变为向空中发展,这种思维跳跃不失为农业生产空间的重大创意突破。

日本人多地少,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科技创意是日本农业科技创意的主题。植物工厂就是这类创意的典型代表。植物工厂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植物生长的适宜环境,进行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的人工控制的农业生产系统。植物工厂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土地的依赖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也像工业生产一样,有了生产车间和流水线。日本还将这种植物工厂小型化(如冰箱般大小),可以放在居民家中、写字楼内或会议室内,将农业与工作、生活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在日本较为普遍的阳台农业和屋顶农业,就是利用阳台和屋顶空间进行农业种植,既可以体验种植的乐趣,也可以享用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同时也能美化居室和工作环境。三、国外发展创意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一)发展经验

1.依托规模产业发展创意农业

综观国外的农业创意,更多的是在规模产业上做文章,如荷兰的郁金香,法国的薰衣草,美国的玉米、南瓜、草莓等,进一步扩大了规模产业的影响,通过一产与二、三产的融合,

提升了规模产业的附加效益。

2.注重创意项目的民众参与度

农业创意项目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参与度。如荷兰的花车巡游吸引了大量的志愿者参与花车的制作,鲜花马赛克比赛也吸引了普通花农的踊跃参加;再如,美国草莓节上巨大的草莓酥饼分成小块由游客品尝,收益用做慈善事业,这些举措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与。

3.注重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

风车是荷兰传统农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不管是在花田景观的点缀中,还是在花卉主题公园中,抑或是花车上,都可以见到风车的影子,强化国内居民和外国游客对风车的印象。日本在紫阳花节中,设有俳(pái)句比赛。俳句是日本的独有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五、七、五三行)组成[8]。这样的比赛既丰富了农业节庆的内容,也传承了古典文化。

4.农业创意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传统农业的生产场所是在大田,而创意农业则将农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管是盛大的农业节庆,还是城市中央的垂直农场、越来越小型化的植物工厂,都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二)对中国的启示

1.打造地方创意农业的标志性产品

国外的创意农业开发较早(最早的农业节庆已有60 多届),并已形成创意农业的标志产品,如美国“得州码”草莓酥饼、荷兰的花车巡游、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景观等。中国各地的创意农业应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进行设计包装,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意农业标志性产品,并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在这一方面,南京的农业嘉年华[9]、成都的“五朵金花”[10]、陕西汉中的油菜花节等都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2.开发节庆标志产品,打造农业节庆品牌

借鉴美国草莓节上的“得州码”草莓酥饼、荷兰郁金香花节上的花车巡游等,打造农业节庆的标志性产品,提升农业节庆的知名度。北京大兴西瓜节上的“全国西瓜擂台赛”、江苏盱眙龙虾节上的“万人龙虾宴”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节庆标志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农户(自觉加入创意活动)和游客(自觉参与创意活动)的参与度。农业节庆标志产品与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品牌等相结合,综合打造农业节庆品牌。

3.全产业链创意开发,提升创意农业效益

荷兰对郁金香、法国对薰衣草产业的创意开发是全产业链开发的成功案例。生产环节中,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打造主题公园或举办花车巡游;加工环节中,提炼精油、制作干花制品等;与三产融合的环节中,以节庆和主题公园等方式实

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了对产业的深度开发与提升。尤其是法国薰衣草的加工产品种类之多(食品、饮品、药品、化妆品、清洁用品、装饰品等),用途之广,值得中国借鉴。

4.注重创意项目的文化传承性与新颖性

不论是日本的稻田艺术,还是美国的玉米迷宫,都十分注重项目的创新性与文化传承性。日本的稻田艺术多以本国的山水、历史人物、神话人物等为题材;美国的玉米迷宫图案也多是本国的历史人物、卡通人物,甚至是总统候选人头像。这些题材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既有文化韵味,也有现代气息,能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这些经验尤其值得中国“短寿”玉米迷宫加以借鉴。

5.加大对创意农业和中国文化的宣传

创意农业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要利用各种媒体和举办各种创意大赛等途径,加大对创意农业的宣传,引导社会对创意农业产品(或项目)的关注,进而形成消费习惯。文化创意是农业创意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加大对中国(农业)文化的宣传,培养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审美和浓厚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跟着洋文化走,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农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 (4):16-21.

[2]王爱玲,刘军萍,任荣,等,农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 (增刊):72-74.

[3]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 (10):29-32. [4]王爱玲,刘军萍,秦向阳.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创意途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 (14):409-412. [5]宋淑运.漫话荷兰郁金香[J] .中国花卉园艺,2003(10):32-33.

[6]盖宁.郁金香与荷兰库肯霍夫公园[J] .当代世界,2007(6):63-64.

[7]刘烨,张玉坤.垂直农业建筑浅析———以绿色收获计划为例[J] .新建筑,2012 (4):36-40.

[8]郑民钦.季语所发生的俳句美学考察[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23 (4):54-59.

[9]田亦平,陈奕捷,范子文.南京农业嘉年华考察报告[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26 (2):12-17. [10]章继钢.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报告[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 (6):47-51.

作者:王爱玲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时间:2010-04-24 作者:韩斌,李笠来源:资源网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贫困和贫民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贫民窟或者类似贫民窟问题的困扰。一个明显的规律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贫民窟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曾在发达国家发生;同时,当今的发达国家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贫民窟问题,贫民窟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而消失。 正因如此,全球应对城市贫民窟挑战的政策具有了一定的延续性,并大致经历了几个“住房战略”演变阶段,即,住房供应和清除贫民窟→场地和服务→贫民窟的升级改造→使用权保障。 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膨胀,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土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农村土地逐步被 蚕食,大量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痼疾。 在这个渴望和谐的时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国外城中村(贫民窟)改造历史和经验 1.1 巴西 在巴西,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的或不合法的居民区中,常常占用公共土地。据统计,贫民区人口约占里约热内卢全部居民人口的25%。这些贫民区是一些外来打工者的家园,但是其卫生条件极差,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和犯罪的侵扰。 1.1.1在社会政治以及地理上把贫民区纳入这些城市。 80年代初期,许多城市努力规范或把贫民区纳入到城市有机体内,从法律上认可它们。巴西在全国范围实行了新的规划措施,允许把某些居民区指定为“特殊社会利益居住区”,以便于规划和对各个区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要求。 1.1.2保证投资支持贫民区的改造 政府改变了过去反对贫民区的做法,无偿向居民提供建筑材料和资金。巴西应用经济学会199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794个市政当局制定了贫民区或“非正规居民区”的改造计划,其中约506个市政当局的改造计划包括在不同形式上实现土地占有的规范化。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_王左丹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王左丹 (华南师范大学党办,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在国际志愿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志愿服务起源地美国、英国以及与我国地域文化相似的日本、韩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参与全民化、管理体系化、运作市场化、教育课程化和研究阵地化的模式,探析以上四个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例案,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 大学生志愿服务;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3)07-0095-03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WANG Zuo -dan (Party Committee Offi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610631) Abstract :Voluntary service has been flourishing in the USA and the UK )places of origin for voluntary service,and Japan and Korea )places si milar to China in regional culture.It has achieved greatly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managemen t systematism,marketiz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 m and research base.By analyzing some successful cases i n the above four countries,experience would be abstracted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Key words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experience; enli ghtenment 收稿日期:2013-05-29 作者简介:王左丹(1962-),女,辽宁宽甸人,华南师范大学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综观世界,第三部门的勃兴,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发挥了很好的/补台0功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国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0水平已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第三部门以志愿组织为主体,其成员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生力军。为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主要有两条进路:一是借鉴志愿服务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二是借鉴地域文化相仿的亚洲发达国家经验。欧美发达国家推介美国、英国经验;亚洲发达国家推介日本、韩国经验。 (一)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美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历史悠久,归结起来,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16世纪中叶的萌芽发端期、工业革命后的形成确立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成熟发展期和目前的深化拓展期。 据5美国志愿者活动6报告(2008年7月7日由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公布)统计,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 以上的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间约81亿小时,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推动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社区服务。英国的/做起来0、/千年志愿者0等计划皆以社区为单位,大力提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区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专业咨询、假期或课后陪伴等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和促进就业结合。例如, /马克社区0(Community Mark)积极推动就业劳工投入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行列,贡献个人经验与专业,协助解决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推动服务弱势群体。部分大学生志愿组织主要以提升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意识为目标,进而改善其志愿服务品质,并且为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提供相关服务资源。四是发展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公共事务的开展,借此推动并发扬志愿服务文化。 (三)日本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青少年教育、终身教育及国外援助等 第32卷第7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1321No 172013年7月 JOURN AL OF HUAIHU A UNIVERSITY Jul .2013

中国大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田园综合体5大成功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其实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横跨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中国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领域,将成为今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早在2012年底的时候,我国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咨询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有5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详细信息如下: 1、无锡田园东方 田园东方是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落地案例,是田园综合体的先行者。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国内首个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于2016年3月份启动,项目规划总面积6246亩,于4月初启动建设,力争通过3至4年全面完成。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2、多利成都农庄 成都多利农庄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总共占地2700多亩,其中农业用地1950亩。其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在成都近郊中极具竞争力,具有集优质有机蔬菜种植、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为一体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已完成投资5.2亿元,实施了8.1万平方米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已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来体验乡村风光、有机蔬菜种植以及乡村酒店等特色旅游。 3、蓝城农庄小镇 宋卫平魂牵梦绕的“农庄”,终于有了第一个实体。农庄占地面积约20亩,主体是一栋落地约500㎡的中式宅院。户外,便是前庭、后院、菜园,再到大片农田和果林的“庭院园田”四级体系。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总结报告-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精品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 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 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 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 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 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 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 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 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 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 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 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 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 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 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 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 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 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 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 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 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 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 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 “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 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 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

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山合水易: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和教育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亲子农业“成为农业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模式,诸如农业嘉年华、亲子采摘、农业教育课堂模式等应运而生。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一系列旅游及休闲农业政策的出台、2.5天等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也令亲子游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乐趣被禁锢在室内或者虚拟世界,忽略了大自然带来的教育。而亲子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过程中开发兴趣、学习知识,让家长近距离观察到儿童的兴趣所在,给予儿童发展正确的引导。这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和儿童教育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欧美的亲子农业园,更像是大自然学园、农业乐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基地。台湾亲子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利用,使其成为亚洲亲子农业的典范。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农业起步较晚,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欧美和台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本文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亲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从而为我们发展亲子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欧美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他们认为,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

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农业创意节庆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日本人多地少,国土可居住面积比例小,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很近。在观光休闲旅游方面,日本84%的游客会选择本市周边或是邻近城市的休闲观光景点。日本休闲旅游的发展十分重视对当地休闲农地、森林资源、河海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以及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活用,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而日本的亲子农业巧妙的将生产、加工、销售与观光体验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循环的商业模式。此外,日本还有通过对生产性农场进行改造升级成为亲子农业的农场(琦玉农场),他们往往通过细致贴心的设置。主题形象鲜明,以及精准独到的定位和清晰的分区而能打造出深受儿童喜欢的亲子农场,赢得不错的口碑,从而持续盈利。 ◆台湾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富有文化特色。相比世界其他地区,台湾的亲子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明确的农业细分主题,比如三星村以葱文化为主题,走马濑农场以兰花为主题。台湾亲子农业以农为本,在规划、管理和布局等方面都相当到位,其寓教于农的方式使其广受欢迎。台湾亲子农业的发展一般包括主题深入型,精细农业与文化体验结合型,情景消费型,农业生活分享型等。 ◆日本亲子农业借鉴◆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作者:李文明谢颜信息来源:《世界农业》发布时间:2015/05/11 浏览次数:25次 摘要:韩国和波兰两个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大农业扶持和补贴力度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培育农业后继力量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准确洞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解决好“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经验借鉴 一、韩国和波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韩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近几十年来,从“绿色革命”到“新村运动”,再到“汉江奇迹”,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致力推动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扭转了工业化初期拉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迈入农业现代化之路。韩国农村人口近几十年来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1970年韩国农村人口为1442.2万人,1990年减少至666.1万人,2011年继续下滑到296.5万人,与1970年相比,减少了近80%。与之相应,韩国城市化比例趋于提高,但近十多年来增速趋缓,逐步进入城市化稳定阶段,2013年韩国城市化率为91%,比2012年略有降低。 韩国人多地少且山地多,耕地资源短缺,近年来,耕地面积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韩国农地总面积173.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不到1/5。稻谷是韩国农业生产政策的核心,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农地面积的50%,平均每户拥有稻田面积约为1.2hm2,大米供大于求,而玉米、小麦和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小麦自给率仅为0.5%,玉米自给率约为1%,大豆自给率在8%左右。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机械供应方案,目前水稻产业机械化接近100%。为调动农户水稻生产的积极性,韩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稻农收入补偿项目,将市场价格与设定的目标价格之间差额的85%补偿给农民。政府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和扶持力度,重视亲环境农业发展,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部冲击,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韩国农业以小规模适度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农场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形态。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减少,家庭农场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由1970年的248.3万户下降到2010年的117.5万户,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总体上趋于提高,由1992年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26hm2增加到2010年的1.58hm2。但是由于总体耕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阅503 转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

国内外农庄四大案例模式及案例

国内外农庄四大案例模式及案例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市民农庄的发展在国内外有着典型的发展模式和实例,绿维文旅通过对意大利托斯卡纳度假农庄:政府支持型的发展模式;法国专业农庄: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德国市民农园:田园梦想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机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等实例分析,为当前市民农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一、意大利托斯卡纳——度假农庄:政府支持型的发展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 1、农庄概括 托斯卡纳的农庄一般为私人庄园,主要为游客提供居住服务,辅以游泳、骑马等休闲活动服务。与一般的便捷酒店相比,农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历史性:在政府农村改造计划后,人们把原本破旧的别墅、农舍、磨坊、修道院翻修为农庄; 乡土性:多使用天然材料与乡土元素进行建造装饰。农庄内提供乡土生活的基本家具设施,多数农庄无豪华装饰与设备; 体验性:提供家庭生活必备的设施与个性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游客按家庭日常居所的方式度假,不被房主打扰; 租期:一般租期较长,主要满足较长时间的度假需求。租期以“周”为单位。

传统建筑的乡土改造使得每个农庄都具有历史唯一性,并在不自觉中构筑出传统“意式生活”的基础环境与氛围。而较长的租住时间与不被打扰的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像当地人那样生活”的深度体验式度假。 2、发展模式:政府支持 在托斯卡纳,农业旅游是国家应对城市化的一种政策,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策略。政府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农业旅游进行顶层设计,并对农业旅游的主要载体农场进行操作层面的详细规定。 在农业与旅游的顶层设计中,官方有意控制农业旅游发展的规模,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1989年,在国家层面颁布了《农业旅游发展保障法》(1989、2002、2009三次修订),明确了农业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确定了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与农场主职责、权利,规定了农业旅游发展的方式与步骤,界定了农业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政府通过专门网站提供托斯卡纳地区农业农庄(农场)及各种旅游路线信息。托斯卡纳地区农场网站的设计与内容如下:

国外农业流通现代化及其经验借鉴

国外农业流通现代化及其经验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流通模式常被视为农业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导向,其经验多有可借鉴之处。美国在地多人少、物产富饶、大规摸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凭借强大的工业支撑、发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资本密集型农业流通模式;日本在地少人多、资源短缺、农户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凭借工业、政策引导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农业流通模式;国情介于美日之间的法国,通过发展农村超市和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者兼顾型农业流通模式。中国特色农业流通的发展方向不是对美日法三国模式的加减取合,而应充分考虑国情特色和国家实力,充分发挥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潜力。 关键词:农业流通;美日法模式;启示 农业现代化由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的组织方式(包括经济体制)现代化和流通现代化3个方面组成。从现有的文献看,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方面入手研究农业现代化的比较多,较少有学者将农业流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部分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探讨西方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农业流通现代化方面探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流通现代化,国内外普遍认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虽然有一些公认的标准和内容,但因各国的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其所采取的步骤和措施亦有所差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流通现代化道路。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农业流通代表模式。 (1)资本(资源)密集型,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劳动力不足、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其农业流通现代化的道路为农业投入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农产品购销体系完善,流通环节较少,区域专业化的产地集中销售。 (2)劳动密集型,以日本、韩国等国为代表。其基本国情是地少人多、自然资源匮乏、耕地不足。因此,这些国家的农业流通现代化的道路为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型农业协作组织,重视农业教育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农民就业的兼业化。 (3)两者兼顾型,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为代表。各国的基本国情是工业较为发达,劳动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因此,其农业流通现代化的道路为两者并举,即:重视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推进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化和集中化。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这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为更好地了解和借鉴已实现农业流通现代化的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选取美国、日本、法国3 种不同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作为参照,去粗存精,为我国的农业流通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提供参考。 1 美国模式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面积约937万km2,人口约3亿。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20%。农业人口约为800万,占全国总人口2.67%。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工农业生产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榜首。农牧业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高,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果以及多种肉、蛋、奶产品。粮食产量占世界的20%。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均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可编辑版】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牌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这个中国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过熟练地在美国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地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面对他不懂地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眼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办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起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中国家长问孩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东西呢?”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在一个是他综合使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业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可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得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地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合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动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没自身的文明?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他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没有想到他到底又多少实践操作能力,到底对学习又多高的兴趣。改变评价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广阔的社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我看美国教育的初步启发。 附送: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当中,申请者会发现学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供2至3封信,对于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信应该是来自其高中老师、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的,而信的内容也应该是从学科成绩到标准化考试再到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人员在审

国外环境保护地做法及经验启示

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摘要:如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环境法执法、提高公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文化、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等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境执法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球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密切。人类是地球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对某一圈层施加的影响,将会通过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其他圈层产生作用,针对某一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也会对其他圈层产生影响。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水圈、土壤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所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环境发展现状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 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2、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其 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和谐社区建设也相应地成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短暂,缺乏一套完整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步伐,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社区建设的实践和特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 1、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 计划性、规范性强。美、加两国的社区建设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 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 特别是上世纪年代联合国社区发展后, 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进而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 大多数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 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 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发展计划、廉价住房计划、济贫计划等等。但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社区事物官员介绍, 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 又要划船, 现在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 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 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美国纽约, 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有明确的分工。 2、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 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机构组织组成, 他们称之为“三大版块”或叫做“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 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亿元, 占全年财政支出的。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 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 确定下一年的财政资助三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政府通过制定标准, 发执照等进行管理, 民间团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本文列举了部分国外大 学在建设创新团队上的经验,分析了中外大学在这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得出 了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经验启示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规划、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高 校不仅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还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科技产业 化的生力军。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 营造等。高校以推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有效结合为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 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加强科技创 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日趋形成。但也应 当看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技 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较难产生重大成果或突破;技术转移上的困难对科研工作有负面影响。欧美各国 大学在激励科研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比我国走过更长的路,有许多值得借 鉴之处。 一、科技经费的来源 各国投入大学的研究与开发经费,2007年美国为494亿美元,2004年日本为149.3亿美元。2008年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为654.5亿人民币,折合为96亿多美元,显然,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对高校的科技经费投入有很大的差距。而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 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 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综观欧美国家大学科研经费的来源,可以发现主要的资金渠道源自企业、政府和各种非 盈利性基金组织,其中企业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此外,大学通过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创造的专利许可收入对科研创新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英国的做法是,政府在投入经费时执行选择性措施,奖励高质量的研究。英国大约有 180所大学,但通过公开竞争,英国研究理事会25%的资金援助都流入了4所大学,这一点 能直接通过这4所大学在国际排名中的突出地位表现出来。工业界也对参与大学学科研究的 战略意义有充分认识。一方面,行业在大学里投入资金,资助长期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 大学帮助行业分担风险,并且提供了一个在中期内行业领域不会关注的研究环境。由于各行 业的时间有限,基本上无法参与基础研究;许多大公司都已削减了内部研究项目,并且选择 将研究实验室建在大学旁边。以剑桥地区为例,剑桥地区是欧洲最大的公共研究基地,一直 吸引着跨国公司的研究实验室进驻。 德国的科研工作主要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部门中进行:高等院校、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以 及工业企业,整个创新体系的特点是,众多研究机构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中游的应用研究再 到下游的技术开发与成果产业化工作的承接转换十分清楚。德国高校有着“科研与教学统一” 的优良传统,全国约有高等院校350所,其中综合性大学90多所,专科大学180所左右。 德国有四大科研组织,包括马普学会(MPG)、弗郎霍夫学会(FHG)、赫尔姆霍尔兹研究中心(HGF)和莱布尼兹学会(WGL)等。此外还有若干非大学的研究所和大量的企业研发机构。这些 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机构根据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较明确的研究领域定位,分工 明确,相互补充。其中马普学会以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著称于世,而弗郎霍夫学会则 以应用研究为主,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 技术转让。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