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习惯于提出问题_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吉林教育·综合1-2/2012

3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不能仅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问题在学生成长中起着其它教学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提问题,或以自己提问包办代替,这和新课程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正如法新社所说中国学生在提出问题这方面缺乏培养。我们认为,让学生习惯于提出问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让学生习惯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论证 (一)培养主动学习精神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发现学习的过程,适应环境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过程。

问题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探究精神,它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你教我学的模式,“使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发现学习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让学生提出问题,改善了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的发现,改变了学生等教师“喂”的状态。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主导作用。老师的占有不一定变成学生的占有。教师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唤起了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内因真正发挥作用。它改变了过去教师的习惯把问题抛给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为自己提出问题或向老师提出问题,这在教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

学习过程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思维起源于问题。思维的实质就是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奥斯本曾说过:“人类从问号中得到的启示,比句号中得到的多。”问题虽然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其教育智力开发的价值更高。特级教师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学生提出问题恰巧为他的每一种做法提供了机会。它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开发,发掘学生潜力。学生提问题,可以多角度训练思维。如果学生轻易地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意味着过早放弃独立的思考权利。

在学生的成长中有两种思维非常主要,即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对某个问题提出多种独特答案的能力,它包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

精心推敲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充满着反思和超越,本身就是发展和建树的过程,也是挑战相对权威、相对真理的过程。学生提问题在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培养了这两种思维,使学生具有怀疑精神,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确是非的智慧头脑。提问题的实质,就是对固有答案的怀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培养求异思维,其中不乏闪耀着创新的火花。由此,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它克服传统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弊端。虽然有问题不一定等于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三)学生知识内化的需要

《学记》和现代心理学都认为:没有通过思考而识记下来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掌握了的知识,这种知识记、诵再多,没有思考、理解,会仍然摆脱不了“罔”的状态。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是摆脱“罔”的最佳方式。建构主义认为:认知是学习者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它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构建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同化和顺应。提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意义建构,通过非机械的方式完成实质性的联系。它有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弄清知识的原委,避免机械记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一部分通过师生的学习,自动解除,但仍有一部分“惑”,即问题,学生无法解除。学生提问题,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解决学生学习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思维深入的难点和结症。学生提出问题,满足发展程度不同学生的需要。学习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满足他们吃不饱的状态,优先发展,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学的不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解决学习上的“拦路虎”。同时,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避免了做“无用功”。 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假想问题,和课堂具体应用存在着差距。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和成年人不一样,成年人认为简单,他们接受起来却不一定那么顺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弥补教师预设问题的不足,及时解决,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学习差产生一部分的原因:某些问题处于潜伏状态或发现而没有提出,就更谈不上解决,影响学生今后知识的接受。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

让学生习惯于提出问题: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德惠市第九中学 刘 辉 高洪梅

吉林教育·综合1-2/2012

33

来自于预设,而更多的来自于生成。学生提出问题为生成提供了更多的精彩。学生提出问题为构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往往又提出新的问题。在循环往复中,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在“发现—提出—解决又发现—提出”中提高。虽然学生在提问题中会经历挫折和失败,但在其中获得的真切体验会不知不觉成为学生今后发展和创新的有效积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以问题为纽带,推动学生的不断自我超越。特别在提倡创新的今天,能够提问题,新颖的,往往是那些好奇心强的、创造力强的学生,他们是民族的希望,更具有培养的潜在价值。 二、让学生习惯于提出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求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里的核心就是要学会提问。《论语》内容多数是学生提问,孔子回答。而美国的教师一上来就是问“有什么问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是基础

教师给学生提问题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完美的或标准的答案。课堂教学不追求一步到位,要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不把目标锁定在一个知识点上。教学民主,给学生创造机会。如教师应该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俯下身子问一问,走下讲台看一看。不能包办代替,这不是帮助学生发展,而是扼杀天性。 (二)培养学生要善于提问题是难点

教师培养学生在有疑处及时发现问题,不要一闪而过。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和自己进行对照,讲课的重点,联想比照的方式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是课改的目标。其次,培养学生设计书面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第三,培养学生平时设立《好问集》,及时把不会的问题收集起来,这是一种有效、快捷的办法。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知识积淀,这样为提出问题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的问题进行建构是条件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建构。教师出示材料让学生讨论——提问题。提的问题要不同,培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育心理学表明,当人处在困惑的情境时,被引发的动机更强烈。假如我们解答了所面临的问题,紧张就会随之消失,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境,不愤不启,让学生处于思维的积极主动状态。教师要有适当的启发、铺垫,恰当的点拨。有时教师可以有意识故意出错,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

(四)正确认识学生提的问题是关键

充分认识学生提问题的价值,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偏”与“怪”的问题。许多教师不反对学生提问题,但认为学生提问的问题脱离书本,课外的问题没有用。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因为一是知识往往是综合运用;二是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所以提问题不能人为设置界限。“怪”、“偏”孕育着新奇,是学生强烈求知欲的表现。科学的发展,是由幼稚、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严密的。即使是科学家一开始也不可能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都是反复不断修改而提出的。学生如果主动提问题,甚至提出了与教师相左的见解,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冲破某些不必要的拘束,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目标

让学生尝试交流合作或自己解决。学生提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当着学生大家面提出,教师然后加以鼓励,激发其他的学生的热情。所提的问题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 总之,我们的教学,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完美句号,还要有问号。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提问题,是追求真实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使我们的学生“动”起来。

(作者刘辉系省骨干教师)

[责任编辑 刘云程]

联合国曾对人的知觉进行过相关测试,发现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进行感觉可分为三种类型: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或混合型)。通过测试结果发现,约7%的人属于听觉型,11%的人属于视觉型,约有80%的人属于动觉型,即用多种感官对外界进行感觉。并非说哪一种类型好,哪一种类型不好,而是我们应认识到多数人是用多种感官对外界进行感觉的。如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是满堂灌,将会只有少数同学受益,效果是最差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对学生进行知觉性测试,了解学生各属于哪一种类型,而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类型的帮助或辅助,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合称感知。感知是认识过程的简单形式,但它却是复杂认识过程的基础。基于知觉的整体性,合理地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业,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调动多种感官 促进协调发展

马红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