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突围

合集下载

突围800字作文(精选22篇)

突围800字作文(精选22篇)

突围800字作文(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围800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围作文篇1人生需要突围,因为我们在人生路上随时会遇见障碍,我们需要突围以达成最初的目标。

突围需要勇气,人生一路不会总是平平坦坦的大道,有时路上也会荆棘密布,也会崎岖弯折,但是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以勇气为衣,智力为剑,披荆斩棘,越过种种险恶。

当初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在银行拿着不高的薪水: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是这却与他自己内心的远大报负有很大差距,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不顾别人的阻挠,毅然辞职,投身到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去,正是马云那视一切阻挠为无物的勇气,让他成功突围。

如今的他已不是整天为房贷操心的银行小职员了,是勇气成就了今天的马云。

突围需要毅力,人生的突围,很多时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需要长久的坚持,因此,毅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当初次居里夫人没有足够的毅力,那么镭的发现也许会再推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每天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积攒,前后凭他们自己的努力购买了七吨沥青,并在自家简陋的实验室,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工作,从那些沥青中提取出几克高纯度的镭。

若是没有毅力,又怎能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这高度艰难的技术性工作?若是没有毅力,有怎能坚持这可能没有任何回报的工作?若是没有毅力,又怎能有这世界性的大发现?是毅力让居里夫人能够在人生中突围,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科学殿堂?突围需要创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推动者,只有不断创新,人类才能前进,不至于被自然淘汰。

田忌赛马是人尽皆知的故事,田忌正是具有创新精神,跳出思想的枷锁,才能一相对的劣势胜利的。

若是当时,田忌也没有跳出思维的惯性,仍然在原地打转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而我们今天也缺少了一个精彩的典故了。

创新,帮助了田忌突围,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而他也为人们所熟知,没有被时间遗忘。

找寻·突围·和解从阿德勒的理论看自我人格构建

找寻·突围·和解从阿德勒的理论看自我人格构建

I读书会I名师新读找寻•突围•和解从阿德勒的理论看自我人格构建O唐泽霞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出了几个主要的观点:1.整体人格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在之中。

每一个体代表了人格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为其整体人格所塑造。

2.自卑与追求优越是人格形成的内驱力。

为了让超越自卑和追求优越朝着良善的方向发展,人格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人们构建“整体人格”和“追求优越”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依据自身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

换言之,不是客观事物而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决定了人们的行为。

“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这句看似平常实则关键的话.是一把打开阿德勒人格理论的钥匙。

经由这片钥匙打开的门,可以隐约窥见自我人格显现的幽径。

找寻:源自自卑某个冬日,校园里一角,一个小女孩,穿着一件脏兮兮的棉袄,看着其他同伴快活地玩着各种各样的课间游戏。

一个老师走过来,扌畧下一句话:“看这身衣服,够脏的!”小女孩分明感到老师说的是自己,连忙不好意思地转身躲进教室。

从此,她再也没有穿过那件棉袄。

这个小女孩便是幼时的我不知为什么,近来总是不止一次地想到那个情景。

那应该是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吧,在乡村里那座高高的山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学校里;不知从何时起,那个孤独、自卑、敏感的小女孩形象,仿佛成为生命中的某种镜像,随着岁月的迁移,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站在人群外看人群、习惯一个人行走的生存姿态。

写这段文字的我.已过而立之年。

无疑.那时的我,正走在“超越自卑”的路上,而“孤独、自卑、敏感”本就是同义词。

我的自卑源自哪里?我生在农村,是家中长女。

父母为了改善生活.在我五年级时便带着弟弟去大城市打工谋生.我便成为最早的留守儿童之一。

追溯我的童年,不够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尽管不缺少父母之爱但却因父母无意识地忽视而导致关爱匮乏的童年生活,当然还有敏感的天性,这一切造就了一个自卑、怯懦,却自尊心很强的我。

有两件事情我始终记忆深刻。

17 孤独之旅-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7 孤独之旅-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茬( chá ) 觅食( mì ) 撩逗( liáo ) 掺杂( chān ) 温顺 歇斯底里 胆怯( qiè ) 戳破( chuō )
字词清单
抠( kōu ) “嘻与”“区嘻 别家嘻开哈。底哈”的
嬉闹( xī )
空旷(kuànɡ)
炊烟( chuī )
乖巧
驱除( qū )
镰刀( lián )
重叠
置之不理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 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这极致的孤独,对人物来说意味着什么? 极致的孤独,既包括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情感世界 的孤独,也有对未来的茫然和恐惧。这对人物来说,意味 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 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 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 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 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眺望( tiào )
狗吠( fèi )
肥硕( shuò )
逃窜( cuàn )
稠密( chóu )
• 多音字 ( liáo )撩逗
撩 ( liāo )撩起
( pò )迫切 迫
( pǎi )迫击炮
• 形近字
粹( cuì )纯粹 悴( cuì )憔悴
掺( chān )掺杂 渗( shèn )渗透
• 词语集注
“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续表
时间 ④放鸭初期
⑤放鸭中期 ⑥经历暴风雨
心理变化
语句
寂寞、孤独、“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想家
仍然寂寞, 逐渐习惯

残雪作品评价

残雪作品评价

残雪作品评价残雪的小说是真正的现代派作品,与以前的作家不同,她不是停留在意识的层次上,更多的是写人的潜意识,她的小说没有笨拙的模仿,没有矫情作态的浅薄卖弄,一切都是从心底喷涌出来的真性和真情,她是靠先天的气质投向超现实主义。

残雪根本就不打算在现实的经验世界里构造自己的小说视野界,而是在梦幻中寻求描写的题材,所展示的根本不是视角领域里多元的客观现实,而是幻觉视象中客体实在性被改造和破坏的主观现实。

《苍老的浮云》是作者对人情世相深切内心体验的一种变形的外化。

小说的各类人物以荒唐的举动,呓语的倾吐,把矫饰在人际关系上的种种伪装撕得粉碎。

人类不再是理性规范下的言谈举止。

作者撕去文明人的面纱,把人类在非理性的聚集之下所表现的丑恶、卑陋、缺陷写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在残雪的小说中,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屋中人”的形象,这个人感到全社会(包括陌生人、同事、上级、下属和家庭成员)都对他怀有敌意;大自然也参与到环列周遭的敌对者行列,而不再是一双公正仁慈的巨手安排出来的漠视人间的物质存在,大自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成了刺穿、窥探、威胁、破坏的象征。

这个人捐弃了他觉得无法继续生存的世界,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艾理森等笔下的人物那样逃进自己精神的小屋苟安活命。

可以把残雪的“屋中人”看作上述二位外国作家描写的“地下人”“看不见的人”的中国版。

残雪可以说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神遇。

注意:这里面并没有模仿,有的只是原创。

在小说《突围表演》中,残雪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梦魇和阴影收集起来,苦心制造了一个自动演出其全部腐败、乏味又罪恶、凶残的吃人迷宫——“五香街社会。

”在经营这座迷宫的全过程中,作者以惊人的克制力借助反讽佯谬的方式置身局外,而将巨大的批判激情深深渗透在迷宫里一砖一瓦直至它的整个结构。

读者在进入这个虚构的“五香街社会”里,深味着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恐惧。

读残雪的小说,总会感受出人性的“恶”来。

忍受孤独最后成功的例子

忍受孤独最后成功的例子

忍受孤独最后成功的例子孤独是人类在生活中难免会经历到的一个状态,无论是因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各种原因,人们经常会陷入孤独中。

但是,有一些人能够在孤独中坚持,最终变得成功。

本文将列举一些忍受孤独最后成功的例子,说明成功与孤独的复杂联系。

一、斯蒂芬·金斯蒂芬·金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文学圈中一度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然而,他在年轻时也曾经历过孤独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他出生在一个低下的家庭,母亲长期失踪,父亲酗酒,这导致他很早就离开家庭去独立生活。

在他成为一名作家之前,他曾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失败。

在那段时期,他曾经做过一些看似低质的工作,例如清洁马桶和送货员。

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心理的调整,他将不会坚持下来。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孤独和挑战是我们成为成功人士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文森特·凡·高文森特·凡·高是著名的荷兰画家,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的困境,包括暴力和贫困生活等。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中最重要、最独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但是,在他成为一位著名画家之前,他经历了很多孤独。

凡·高经历了人生的辛苦并表现在了他的绘画风格中。

他的艺术作品有着浓烈的情感和内心反思。

他的作品主题中多是一些孤独的景象,如一个独自思考的人物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人类的创作过程中,孤独是很常见的状态。

三、查尔斯·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是著名的英国作家,他的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他曾经在英国文学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一途上,他是自学成才的。

他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家中兄弟很少,多是女孩子,他的父亲因不良行为被赊欠债务入狱。

他被迫放弃学校教育,开始自学经济学和英文。

在自学的道路上,他很少和人交往,这对他的后期文学事业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孤独感和绝望情绪。

世界最杰出的25位短篇小说大师

世界最杰出的25位短篇小说大师

世界最杰出的25位短篇⼩说⼤师(2016-06-06 20:38:06)1、爱伦·坡(1809-1849)美国⼩说家,美国侦探⼩说和科幻⼩说始祖。

名作有《厄舍古屋的倒塌》《⿊猫》等。

2、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现实主义⼩说家。

名作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3、欧·亨利(1862——1910),美国⼩说家。

世界三⼤短篇⼩说巨匠之⼀。

名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常春藤叶》《⼆⼗年以后》等。

4、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现实主义⼩说家。

名作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热爱⽣命》等。

5、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代”作家代表⼈物,1954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

名作有《⽼⼈与海》《乞⼒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鸣》《太阳照常升起》等。

6、福克纳(1897——1962)美国意识流⼩说⼤师,1949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

名作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圣殿》《⼋⽉之光》《献给爱⽶丽的⼀朵玫瑰花》等。

7、弗兰纳⾥·奥康纳(1925-1964)美国⼥作家。

代表作有《智⾎》《好⼈难寻》《上升的⼀切必将汇合》等。

8、麦卡勒斯(1917-1967)美国⼥作家。

名作有《伤⼼咖啡馆之歌》《⼼是孤独的猎⼿》《婚礼的成员》等。

9、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说家之⼀”,“简约主义”⼤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的短篇⼩说作家”。

代表作有《⼤教堂》《请你安静些,好吗?》《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等。

10、契诃夫(1860-1904)俄国短篇⼩说⼤师,世界三⼤短篇⼩说巨匠之⼀。

代表作有《套中⼈》、《⼩公务员之死》、《变⾊龙》、《万卡》等。

卡森·麦卡勒斯_百度百科

卡森·麦卡勒斯_百度百科

卡森·麦卡勒斯卡森·麦卡勒斯(CarsonMcCullers),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乔治亚州府哥伦布,十七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创作,十九岁开始构思,二十二岁完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

麦卡勒斯一生倍受病痛折磨,十五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

之后,她经历了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

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中文名:卡森·麦卡勒斯外文名:Carson McCullers出生地:乔治亚州府哥伦布出生日期:1917年2月19日逝世日期:1967年9月29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主要成就: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黄金眼睛的映象》展开编辑本段生平经历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乔治亚州府哥伦布,是一个珠宝店主的女儿,娘家姓史密斯,原名露拉·卡森·史密斯,她在13岁时就把名字中令人尴尬的露拉去掉了。

1937年,嫁给了同乡利夫斯·麦卡勒斯。

卡森·麦卡勒斯从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时从父亲处得到一台打字机,立志成为作家。

十七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创作,十九岁开始构思,二十二岁完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

卡森·麦卡勒斯重要作品还有《伤心咖啡馆之歌》、《黄金眼睛的映象》、《婚礼的成员》等。

其中,《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

她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如《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等。

麦卡勒斯一生倍受病痛折磨,十五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

之后,她经历了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

1967年8月的一个下午,她因脑部大出血,陷入昏迷。

孤独主题的文学作品

孤独主题的文学作品

孤独主题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关于孤独主题的文学作品:
1.《远大前程》(大卫·柯波菲尔德):描写了一个年轻人的孤独和追求的故事,他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被排斥和孤单,在追寻个人意义和幸福的路上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

2.《一个人的朝圣》(保罗·柯艾略):讲述了一个广告公司高级主管辞职后的彷徨和孤独,他决定从法国步行到圣地亚哥德孟加拉港,在旅途中经历了身体和精神上的考验,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体验到了真正的自由。

3.《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个孤独的青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内心世界。

他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无法与人沟通,因此感到孤立和困惑。

4.《马克西姆·铁托的返回》(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讲述了一个苏联作家由于意识形态分歧被迫流亡国外的经历。

在他流亡期间,他面临着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并与自己的思想战斗,感到孤独和无家可归。

5.《从我的窗口看去》(阿尔贝·加缪):讲述了一个法国官僚因被送往一个无法逃离的城市而陷入孤独的故事。

主人公通过观察窗外的生活和思考哲学问题来抵抗孤独。

这些作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人类的孤
独体验和对孤独的思考。

他们通过故事和角色的构建,让读者能够深入思考人类的孤独感觉,以及如何在孤独中寻找意义和与他人建立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突围
生命短暂,就如一朵花;而不同的人生境界就像不同的花。

在萧索中自立,是菊花;凌寒而怒放,是梅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莲花。

苏轼的人生深受儒道佛三家影响,也经历了菊、梅、莲三种境界。

菊花——蜕变始于孤独
盛开在萧索的秋季,盛开在百花凋零的季节,菊花是那么的特立独行。

然而,这种个性为它带来尊敬的同时也势必带给它孤独,而苏轼的传奇正是始于孤独。

一场“乌台诗案”,让你从人生的巅峰骤然跌入谷底。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你光芒耀眼、卓尔不群,但外露的才华也为你招来了嫉妒与仇恨。

带着官场文坛一起泼来的污水和满腹冤屈,你只能在漆暗的牢笼中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惨淡的月光映衬着往日的浮华,监狱里你孤独的背影更显得悲凉。

你将所有的孤独藏进了一首《卜算子》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当你在监狱中又看到一轮明月,当曾经的浮华与今日的惨淡一起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的心中是否感到了一种空虚和迷茫?
每个人都品尝过孤独,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你“高处不胜寒”的深意?假如你在迷茫中归于消沉,你将变得平庸,历史也不会为你长鸣。

但你却开始了反思,开始了一场蜕变和突围,此时的你也许不知道,正是孤独让你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梅花——逆境突围
凌寒怒放,芳香依旧,梅花是逆境中傲然挺立的强者。

你被贬到黄州时正值寒冬,你的心中一定十分悲凉。

此时的你,满身疲倦满身狼狈,满心侥幸满心迷茫。

你的脚上带着枷锁,
步履蹒跚;心中也承着负担,心事重重。

然而,逆境并未将你击倒,你没有消沉,你在山水间舒展心情。

但假如你仅仅寄情于山水,你将与那些消极避世的迁客骚人一同被遗忘在山水间,此时的你还有着儒家积极的心态。

你在游玩之中从未停止对人生的思索。

这是你艰难的蜕变的过程,但艰难背后,一个隐约的新的苏东坡已经呼之欲出。

莲花——超拔于世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是花中的君子。

蜕变后的苏东坡是全新的苏东坡,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拣尽寒枝不肯栖”的高贵。

有多少是是非非就有多少大彻大悟。

在偏僻的黄州,你在静坐修禅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你在潮起潮落、阴晴圆缺之间学会了珍惜。

你褪去了往日的浮华,你深知:名声与利益只是身外之物,淡泊与静定的心境才是你的追求。

你感悟到了生命的本质:“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在修禅的过程中,你不但超拔于得失,超拔于世俗,也超脱于人生的短暂了。

你在偏僻的黄州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净土,你在时间与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你也就找到了永恒。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如你所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你短暂的一生带不走你精神与品格的活力,你的心却常存于世间。

每当后人触到你的灵魂,触到你深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复杂的精神世界,总会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感悟。

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