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考研会计历程

合集下载

2016中山大学会计、审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复试专业课攻略分享

2016中山大学会计、审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复试专业课攻略分享

2014中山大学会计、审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

复试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重视。

建议本科不是会计、审计的同学,提早看专业课。

由于我本科就是会计,所以我看得很晚,我是在复试之前大概20天开始复习的。

先说专业课笔试。

2014年之前,专业课笔试考得很基础,都是些基本概念和理解,会计专业就考会计和财管最基础的知识,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之类的;审计就考会计和审计最基础的概念和理解。

所以我也是按照这个来复习的,但是今年比较奇葩,老师出了会计中财的内容,考试题型类似于CPA轻松过关上面的选择题,难度比中大会计本科生中财考试难度略低,但对于研究生复试来说难度已经比较大了。

审计相关考题考了些实务操作方面的,最基本概念之类几乎没有,两道问答题考得也比较非常规,但具体内容记不清了,我当时也不太会就乱写了。

会计相关考题都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计算为主,考得很细节,可参照轻松过关的计算题。

有单选、多选、计算填空(不让写计算过程,直接填空)。

单选题不会还可以蒙一下,多选题几乎就蒙不对了,计算填空更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因为只让填一个数。

今年考试结束,本科非会计专业的同学普遍表示会计相关题都是蒙的,有的根本连题都看不懂,其实可以理解,因为真的考得比较细节比较有难度。

[键入文字]【育明教育-广州分校】育明教育官方网站:不过不用担心,专业课笔试按比例折算完之后,大家相差不大的,几乎无差距。

按今年考题来看,基本就是会计题无法得分,审计题能得分。

可能会计科班出身的同学能稍微好那么一点。

接下来是英语笔试。

题型是单选题、改错题、阅读题、完形填空、翻译题。

单选、完型和阅读,个人觉得有了初试英语的底子,应该不是大问题。

改错就像初中那种,一句话,四个地方划线,问你哪里错了,个人觉得比较简单,只要你对基本语法有所了解基本没问题。

翻译题,如果你本科学过一些商科英文课程,应该对你来说不是特别难,听说有的同学背了CPA英语专业词汇,很是佩服,但是实际上不会考到那么难的词汇。

中山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研经验谈

中山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研经验谈

中山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研经验谈首先说一下未来的趋势,根据岭南学院老师的说法,未来几年金融学学术硕士的名额会逐年减少,而且大部分的名额会留给保研,而且有硕博连读的趋势,学术今年共20个额,保研12个,考研8个;另一方面,专业硕士的名额会继续增加,今年一共是73个额,其中保研59个,考研14个,考研的14个中,一志愿5个,剩下都是学术调剂过来的。

复试分数线今年学术的复试线是400,专业的复试线是362(我说的是实际的复试线,官方公布的那个线没意义),调剂专硕的分数大概是385-400之间,具体的可以到岭南学院主页信息发布栏去看。

总体说来,今年的分数偏高,如果没记错,学术的分应该是岭南学院历史第二高位(曾经有一年402),专硕第一年考,不做评价。

有些人预计由于今年分很高,所以明年报学术的人会减少,所以分数会降下来,我并不这么认为。

今年的分数高有其特定的原因,例如今年的数学三非常简单,认真复习过的同学基本都可以上140,政治的难度也不大,加之今年岭南学院金融系的报考人数仍旧很多,因此分数高可以理解,但今年的高分只会刺激明年的考生更加努力复习,把目标指到400,因此,我甚至可以预见,明年即使试卷变难,学术的分也不太可能低于400。

另一方面,有同学觉得牛人都去报学术了,专硕的分会不会低一些,我的看法是,这个理论只适用于今年,明年就不会了。

事实上,看一下今年的录取分,专业硕士一志愿8个人参加面试,只录了5个,其中除了最后一名是363之外,其余四个初试分数都达到390以上,其中三个上了400,有谁会觉得这个分低?至于没有招满的名额,岭南学院的做法是从学术落榜生中调剂过来,换句话说,即使专硕的面试分比学术低很多,你还是要和那些低分的学术落榜生PK,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明年专业硕士的分数必然会上去,想再来一次360过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上分析只为个人愚见,权作参考。

第二,关于有些同学问到专业硕士的前途如何,我想任何一个理性人都很难就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作为第一年招生的专业,没有人能预计它的未来,我只能说目前岭南学院的老师的设想是很好的,而我们报考专业硕士的人只是选择相信他们的设想,仅此而已。

历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各专业汇总-中大考研难不难?-中大考研哪些专业最好考?

历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各专业汇总-中大考研难不难?-中大考研哪些专业最好考?

历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各专业汇总-中大考研难不难?-中大考研哪些专业最好考?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报录比可以反映各个专业的热门程度和报考难度,不过不能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

逸仙中大考研网为各位考生们汇总了中山大学2014-2017年的考研报录比,借此考生可以对中山大学各个专业的报考难度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不过单凭报录比评估各专业的考研难度往往不够准确,所以考生们还可以点击中山大学考研在线咨询入口,免费提问中大研一研二的学长学姐或经验丰富的考研老师们。

逸仙中大考研网还提供中大各专业历年考研真题,详情点击请历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汇总阅览。

2017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招生院系学科专业学科方向报名人数录取总人数其中录取免试生人数090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020100理论经济学04(全日制)西方经济学19 2 1090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020100理论经济学05 (全日制)世界经济 6 2 0090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020200应用经济学02(全日制)区域经济学133 20 1100 岭南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01(全日制)政治经济学 4 0 0100 岭南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04(全日制)西方经济学30 0 0100 岭南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05 (全日制)世界经济 3 0 0100 岭南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06(全日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 0 0100 岭南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69 (全日制)不分方向0 6 62016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招生院系学科专业学科方向报名人数录取总人数其中录取免试生人数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基地)020100 理论经济学04 西方经济学16 3 0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基地)020100 理论经济学05 世界经济14 2 1 逸仙中大考研网链接地址:http:// /中山大学考研在线咨询入口链接地址:http:// /news/details.aspx?id=3023历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汇总链接地址:http:// /kaoyan/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020200 应用经济学02 区域经济学101 17 2中山大学考研2015年分院系专业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

mpacc初试经验教训及相关看法

mpacc初试经验教训及相关看法

mpacc初试经验教训及相关看法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上篇:一、写在开篇的两个问题二、我的考研之路三、各科的经验教训一、写在开篇的两个问题1.关于考不考专硕?国家线一出,论坛上就开始热闹了。

A区350,可以说是有点过分。

各种各样的帖子让2012打算考MPAcc的同学胆怯了。

我想说的是,国家都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继续扩大专硕招生,缩减学硕比例。

各个名校的会计学硕招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某些高校不招学硕,只招专硕,比如中山大学,而招学硕的学校保送生占了极大的比例,百分之七八十那是正常的。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客观地去审视现在的形势,学硕的数学三今年虽然简单,但是不能保证明年也很简单。

很多人复习了以后都能拿130,但是我想说那些人都是复习了一整年,每天抱着全书在图书馆的24小时自修室里面泡的人啊,他们才会有这样的成绩啊。

如果你们不能这样坚持下来,又没有良好的高等数学功底,那还是建议你们考专硕吧。

虽然说现在的形势对于专硕是有点不太公平,但是只要你认真复习了,考到个高分,难不成那谁能够把A区分数线划到370吗?我觉得350已经是极限了。

还有,其实实际上很多34所的分数线都是比这个要低的,所以了解一下你心仪的学校的分数线,特别是要了解保送的情况,一般学校或者学院网站都会公布,而且很早说,多问一些师兄师姐的意见,再决定要考哪个学校吧。

论坛就是你们要经常利用的地方,还有可以加入一些Q群,多找人一起交流吧。

2.专硕是否会被鄙视?这个也是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

而通过一年的考试和复试的过程,可谓深有体会。

很多考学硕的人都很鄙视专硕,特别是牛人,被调剂去专硕的时候会非常不快。

不过会计硕士相对来说被鄙视的程度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可以说,很多鄙视专硕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是在不了解,不懂行情。

有时候听到他们这样说的时候确实是很愤怒,不过没有办法,跟那些人争论其实很没有意义。

所以,只有锻炼好自己才是王道。

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学习,毕业之后找一份比他们找的要好的工作,就让他们羡慕妒忌恨去吧!二、我的考研之路1.选择学校决定考研是在大三上学期末,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一类人。

考研:会计学专业解析

考研:会计学专业解析

考研:会计学专业解析当下正是大家择校择专业的时间段,小编在这里想提醒大家,在决定要不要跨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未来要学的专业,才能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会计学专业解析:一、会计学专业介绍:会计学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管理学专业招生院校介绍:目前,全国招收会计学专业的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等627所院校。

其中拥有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有9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这九所高校的会计专业历史久远,学科沉淀深厚,实力很强。

三、管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厦门大学为例),会计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02)现代管理会计与企业理财(03)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04)国际会计(05)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06)会计信息系统(07)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2、培养目标厦门大学会计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四、会计学硕与会计专硕的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初试经验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初试经验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初试经验中大的431综合大纲可在招生目录所附的科目说明或者岭南/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招生说明上看到。

考试的范围包括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投资学。

初试题目出的不难,计算多为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论述题多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要以理解为主,不要去背书。

那些机构出的金融硕士参考书题目与中大真题气场不符,可以不必去做,意义不大。

先说货币金融学,我用的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和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教程》。

胡书框架完整且不厚,是对米书的很好补充,但是对于开头一些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段落可以直接跳过。

课后习题均不用去做。

岭南学院陈平老师写的那本《国际金融》不错,也符合中大431的命题重点。

另外可以补充看艾特曼的《国际金融》的前11章。

因为还要看投资学,涉及诸多重复内容,罗斯的《公司理财》看1-8,13-18章就可以了,习题也不用去做。

投资学是13年的考纲上新加的,博迪的《投资学》较难且厚,涉及诸多推导对于专业课考试来说无需掌握,看的时候抓结论,对繁杂演绎可忽略。

看5-23章就可以了。

《投资学》课本第5-11,14-23章的练习可以做做,答案可从网上下载英文版,对英文专业词汇不熟悉的同学也可购买机构出的习题详解。

该书课后习题平均难度大于中大真题。

另外说一下博迪的《金融学》,这本书是管理学院复试的参考书目——真的是仅作参考,因为复试的笔试题和这本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本书的内容都包括在公司财务和投资学里了,可看可不看。

总的来说,专业课的复习最关键的是方向。

方向不对,花再多时间也难得高分,要把握好方向就要结合真题来看书。

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会计学考研难度排名

会计学考研难度排名

会计学考研难度排名————————————————————————————————作者:————————————————————————————————日期:会计学考研难度排名01. 北京大学02. 北京交通大学03.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04.大连理工大学05. 东北财经大学06.复旦大学07.哈尔滨工业大学08. 湖南大学09.华中科技大学10.吉林大学11.暨南大学12. 江西财经大学13.辽宁大学14. 南京大学15.南开大学16. 清华大学17. 上海财经大学18. 上海交通大学19. 四川大学20. 天津财经大学21.天津大学22. 同济大学23.武汉大学24. 西安交通大学25.西南财经大学26. 厦门大学27.浙江大学28.中国海洋大学29. 中国人民大学3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2. 中南大学33. 中山大学34.中央财经大学35. 重庆大学36.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37. 北京科技大学38. 首都经贸大学39. 对外经贸大学40.山西财经大学41.浙江工商大学42.哈尔滨商业大学(无排名先后)工商管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01.清华大学02. 中国人民大学03.厦门大学04.西安交通大学05. 中山大学会计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01.中央财经大学02.上海财经大学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4.东北财经大学05. 西南财经大学“考会计硕士,选凯程”!凯程会计硕士2014年考入北京地区会计硕士共25人,其中本科是三本的5人,本科二本的11人,本科一本的学生9人,考入的学校有人大中财贸大财科所北工商北交大北国会等学校,(其中曾sh同学获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经过1年远程+面授集训,从0基础跨专业开始辅导,扎实辅导,严格管理督导,家长汇报制度,确保学生在凯程学习进展顺利.1.清华大学难度:★★★★★性价比:★★★★★不指定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和参考材料,不划定考试内容范围,也没有往年真题可以借鉴,所以准备起来没什么针对性;录取率2%,这就够吓跑一堆人的了。

中山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中山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中山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中山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一.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

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

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

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

二.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

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

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

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力的另一个原因。

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三.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

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

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个梦,始终记挂,无法忘怀。

有一条路,遥远艰辛,曲折回环。

考研,我终于从此岸走到了彼岸。

(一)前期备考考研,大一时就有的念头,因为中考高考留下的遗憾和不甘。

到大二犹豫了,担心自己想考研是潜意识的逃避。

一段段忙碌之后,大三也快结束了,决心还是要考,为曾经的梦想,为一种自我超越,为更高的起点和所向往的生活。

至于专业问题,一直在想要不要继续读生物,还是转到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如心理学、生态学、园林设计、环境工程等等。

暑假回了一趟家再来到学校,却开始考虑并选择了会计。

综合种种情况,可以说它比较适合我吧,我像是发觉了自己跟它的渊源。

确定要报考中山大学的会计硕士(mpacc)时是八月中旬,除去九月一整月实验课的时间,只剩下四个月复习,而我会计基础为零。

后来还看到中大mpacc计划缩招,只有20个名额,其中十余个保送,全国统考只招8到10人。

就凭着学习能力方面的一点自信,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坚持着这个选择。

当然想过跨专业考会计的风险和艰辛,但不愿退缩,总是逃避困难会让我看不起自己。

接下来很快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了,意料中与意料之外的。

学习专业课的困难,乱七八糟的杂事,持续的失眠,大大小小的病,爷爷去世,对一切怀疑,情感困扰,爸爸病倒……哭过几次,但似乎比想象中冷静坚强。

晚上睡不着,郁闷烦躁之余继续看书;生着病时拖着疲惫身心认真按时去做实验;知道爷爷去世,家里一片乱的那几天,还可以对着电脑赶企业实习报告,只是遇上的那个中秋成了悲伤的节日。

爷爷他们都希望我能考上的,我要尽快排除干扰牵绊,往前走。

十月,风平浪静了一阵子,开始投入规律的备考生活。

每天早早去讲堂七(学校唯一一个全天开放的小自习室),关掉走廊外的灯,改黑板上的倒计时,给我的盆栽浇浇水,然后读英语,看书做题做笔记。

下午复习完和锦芝去跑步,或者打网球,练普拉提。

晚上再回讲七继续复习。

我是习惯做事慢吞吞的人,为赶上紧凑的计划,经常连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没,甚至一天三餐中的两顿在路上吃。

辛苦常有,但至少觉得充实快乐。

然而又有一门麻烦耗时的实验课,打乱了刚上正轨的复习,更影响了心态。

任务那么重,时间已经那么紧,研友们天天按时按点来复习,我们却还得时不时往实验室跑。

怨从中生,觉得复习不完,考不上了。

冬天也来了,虽不是千年极寒,但却是我从未曾遇过的冷。

厚厚的衣服,围巾,手袜,保温杯,热水袋,后来还带去一个又大又厚的披肩叠着当毯子盖在腿脚上,都不知有没给讲七的其他同学笑话呢。

就这样,依然会冷,双手长满冻疮,红一块肿一块惨不忍睹。

(呵呵,允许我夸张一点)(二)艰难冲刺现场确认报名的日子到了,距离初试只有剩两个多月。

压力太大,一个人的战场,兵荒马乱让人害怕,但我更怕再次失败。

某天凌晨三点多赶完一拖再拖的实验报告后,找回一些信心。

倒计时60,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次,客观上没有很多阻碍,复习复习,不知怎么的却总想不开了。

常容易分心,看不进书。

挣扎着,调整着。

网球课快考试,我也就顺便以练网球作为一种发泄,在早上天刚亮或傍晚时对着墙使劲挥拍,一打就一个钟,不懂节制时两三个小时,终于从只能对墙打一两个到三五十个,提前通过考试。

练网球用去不少时间,我在来回路上是边走边记单词。

汗水流过之后,心情变好可以继续看书,啃那些看了一遍遍还是陌生的知识点。

倒计时的数字减得飞快,讲七的书越堆越高,人越来越多,每晚图书馆闭馆后涌来的人找着所有能坐的位置,深夜都少见有空。

我早上七点前起床,晚上一点以后睡,每天待讲七的时间长达十五个小时。

在从讲七回宿舍的那段路,走过了一个个凌晨,走过晴雨暖寒。

记得大多时候是有美丽星空陪伴的,朦胧眼睛对着闪烁星星,美好的愿望梦想那么近,那么近,它们在微笑呢。

而寒风呼啸,大雨倾盆的夜晚就难以感觉到诗意了,再怎么蜷缩身子都避不过风雨,冰冰冷,湿漉漉。

对了,宿管值班的阿姨那里还有我n次的晚归记录,多得她们后来不用我登记,或者是已经睡了。

当时我就想,以后回想这段经历,我会自豪的O(∩_∩)O~最后的冲刺来临,但复习得并不理想。

专业课,难的一部分还常看不进。

联考综合,数学逻辑做得最多,勉强还行,可最担心的写作部分没练过,底气底蕴都不足。

英语,所谓的强项,可复习那么久的阅读没明显提高,错项之多让我几次抓狂想把书本撕掉,另外翻译写作又还没开始看。

政治,看得最少,与计划差得最远的一科,如何不心虚……若不能很好地安排并完成这个冲刺,我无疑会一败涂地!只剩30天了,说过去就过去的4个星期。

我把自己弄得过于紧张,于是敏感、焦虑、神经质、悲观、放纵等坏毛病全出来了,而且又开始不停地吃零食。

之前轻了十斤,到后来可能重了二十斤吧。

每天很累,很困,但就是没办法让自己好好休息,即使一个字看不进,也不会在十二点半前回去睡。

头痛越来越频繁,又一个崩溃边缘。

怀疑自己,怀疑考研的决定,想放弃。

做过一个梦,我在考场中已失败,专业课考试结束时的卷子大片大片空白,怎么办呢,接下来科目还考吗,我要为此付出怎样代价,怎么才能找回曾经那份自信,我该何去何从……一下子惊醒。

不,不要这样!其实紧张的肯定不止我自己,许多研友或多或少有相似情况,听说有人放弃了,当然更多的默默忍受着,坚持着。

某天后桌跟我说她前一天大哭一场然后好受多了,引得当晚我也很想很想哭,拿了一盒抽纸走到讲七外面一个角落,把所有委屈辛酸翻出来让自己开始哭,可泪水和抽咽并没能持续多久。

真绝望,看来这办法也行不通。

在寒风中呆站了半个小时,冷了静了,回去看书。

只剩半个多月了。

做模拟题,心惊胆战地对答案,到最后不敢怎么做模拟卷,怕被打击得不上考场。

已经有同学撤离队伍,弃考了。

在论坛看了篇去年高分考上清华mpacc的牛人写的文章,里面强调备考最后阶段的状态最重要,一定要相信自己,不管还有多少书没看完,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放弃,停止。

这让我警醒,是的,在这关键时候必须坚定,相信自己。

我真的很认真地继续复习。

然而,又一个不是梦的噩梦,家里再次出事,在讲七外听着电话就失声哭了。

对生活,产生一种深深的恐惧。

我被推下了悬崖,只有双手抓着一块石头,还是长刺的。

想放手了,那么多年受够了。

但是,我不仅是为自己而活,这次考研也不是为我一个人。

如果放弃,太对不起亲爱的爸爸和妹妹。

为了不疯掉,什么都不再想。

无论如何,不要放弃,不能放弃。

接着复习,我只要坚持考完就好。

2010年最后一晚,再次对自己说,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相信会的。

想起一句话,命运会将丰硕的果实馈赠给那些含着泪微笑的灵魂。

最后十余天,整理、浏览笔记,熟悉考试题型,准备联考及英语作文材料和模板,背政治,查考试地点,打印准考证……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原来一天可以做那么多事,觉得再给我们一个星期甚至只是三两天、半天,复习都可以完成得更好。

听战友们说着各自家人的叮咛嘱咐,心里有点难受,我多希望能听听爸爸他们温暖的声音,有力的支持安慰,但还是不敢打电话回去。

没什么了,一切等考完再说。

12、13号,头痛了两天,这次在晚上十二点前回去睡下。

14号早上,精神还好,头也不痛了。

去讲七的路上和晓霞走着,回头时刚好看到身后壮丽的日出,好预兆哦,朝阳把云朵都染成金黄,灿烂了我们的笑容。

通往远方的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三)战场上的两天15号,第一科是政治。

我在的考室,30个考生缺考13个。

开考了,前一晚紧张看和背到一点多的基本没直接考到,但差不多也能把答题卡填满。

下午考英语,前面比较顺利,而写作文时脑子短路,有一个钟的时间居然写不完第二篇。

出考场时心在发抖,明白了为什么考完英语到第二天进考场的人又会少一批。

晚上的复习很纠结,那么多要看怎么看得完,如果第二天只考一科我应该会通宵了。

16号,上午是联考综合。

逻辑比平时都难,害得做数学时间太紧,第一篇作文匆匆完成,到写第二篇只剩十几分钟了,不能放弃不能停笔,思考都用不上了,只顾写啊写,最后少一百多字。

考三科的人解脱了,我们还有下午最后一战。

吃过饭后到医学院复习,要考的会计专业课都还没背过,对着书本和笔记真不想看,觉得是一塌糊涂了……但不能这么想,只差一点点了,坚持就是胜利。

浏览着,能看多少是多少,准备进考场时还在看。

去到那我发觉自己上午考完居然忘带走身份证,幸好它还在我考试的座位上,没在的话不用考了……准考证写着会计这科可以用普通计算器,而监考老师说我带那个不是普通计算器,好在后来监考组长说没问题,要不那一堆堆六七位数的计算怎么办……还有件要命的事,答着题时发觉手机竟然还留在身上,刚好有几条短信它在我衣服口袋里振动!我手机一直是静音状态,就中午怕同学打电话找不到我刚调成振动,还好是振动,若是有铃声一响,无话可说,直接作为作弊处理。

我位置是最后一排,平时都有监考老师坐在我旁边不远处,那时她刚好走上讲台,要不也就会听到我手机振动的声音……一个个有惊无险啊,GOD BLESS!题目不算太难,名词解释和简答很多是我前一晚和中午刚好看到的,有东西能写,至于最后两道分析论述题,看不懂,大概地写了几行字。

完全不敢说考得好,但没有上次梦到的和考前担心的那么糟吧。

时间来到2011.1.16 17:00,整理卷子装进试卷袋,封口,等老师收试卷袋。

最后一科也考完了。

收拾东西离开考场时一直一直发抖,绷紧了几个月的神经还放松不下来,不敢相信考完了……我坚持考完了!坐公车回校的路上,热泪盈眶,想有个怀抱抱着哭……晚上去锦芝宿舍,两个女生躲在里面看电影,喝红酒尝试酒醉的感觉,迷糊又清醒地谈论着这场考研带给我们的疼痛蜕变。

无论成败,经历过,不后悔。

(四)初试后的纠结等待初试告一段落,放松之后,感觉良好的人踏踏实实准备复试,觉得无望进复试的人收拾心情去找工作或准备再战,而大多处于两者之间的,悬着颗心等成绩同时就在闲散生活、继续复习和找工作的矛盾中徘徊再徘徊。

原来,漫长的心理战远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开始。

过了个无聊郁闷的春节,提前回到学校。

我是偏向于准备复试,要不就算过了初试也心里没底,怕会栽在复试(对于跨专业考生,这太可能了)。

可是,看书复习吧又做不到专注,都不知能不能进复试……进不了的话不是白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吗,到时才开始找工作会更难。

心静不下来,到底要不要用等成绩的时间写简历,留意招聘信息,去二月底的招聘会体验一番……想啊想,然后什么都不想去做了。

无聊中做得最多的就是上考研论坛看帖子,或者去图书馆看杂志。

有忽然想通的时候,试着“拒绝焦虑,享受等待的过程”。

其实,生活中没有过渡,每一天都应该开心度过。

在成绩出来前,就算我不准备复试,也不理会找工作的事,就这样看看闲书写写字,调整好心态不也很好吗?何必非得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弄得内心一片慌乱。

话虽如此,稍微调整放松心情后,还是抓紧时间继续复习吧。

但节后的复习状态太不行,冷冷清清的讲七也完全没有昔日研友们奋战的气氛。

看会计英语,直犯困。

看中级财务会计,很多不懂,再次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读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