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油墨换色及清洗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标题:油墨控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油墨控制管理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立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墨采购管理1.1 确定油墨品牌和型号: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机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油墨品牌和型号。
1.2 质量检验:在油墨到货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颜色、粘度、干燥速度等指标。
1.3 存储管理:将油墨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或者受阳光直射。
二、油墨配制管理2.1 配制标准: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机的特性,确定油墨的配制标准。
2.2 混色管理:控制好油墨的混色比例,避免浮现色差。
2.3 混合均匀:在配制油墨时,要确保各种颜色的颜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浮现颜料沉淀或者分层现象。
三、油墨使用管理3.1 油墨调试:在使用油墨前,要进行油墨调试,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控制用量: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生产工艺,控制好油墨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3.3 清洗保养:及时清洗印刷机的油墨系统,保持系统清洁,延长设备寿命。
四、油墨废弃管理4.1 废弃处理:对于废弃的油墨,要及时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2 回收利用:可以考虑对部份废弃油墨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4.3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油墨废弃物,保持生产环境整洁。
五、油墨质量监控5.1 质量检测:定期对油墨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
5.2 质量记录:建立油墨质量记录档案,追溯油墨的使用情况。
5.3 持续改进:根据油墨质量监控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油墨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语:建立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印刷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希翼通过对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认真执行,印刷企业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墨作业指导书

油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油墨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作业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油墨作业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油墨作业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油墨作业之前,作业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油墨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充足且符合要求。
- 清洁印刷设备,包括印刷机、刮刀、印刷板等。
- 准备好所需的辅助工具,如刷子、擦拭布等。
2. 调配油墨根据印刷品的要求,作业人员需要将油墨进行调配,确保颜色、粘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具体的调配方法如下:- 根据印刷品的色彩要求,选择适当的颜料。
- 将颜料与适量的溶剂混合,搅拌均匀,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和粘度。
3. 油墨上机在将油墨上机之前,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调配好的油墨倒入油墨槽中。
- 通过调整印刷机的油墨供给系统,确保油墨的供给量和压力稳定。
- 调整印刷机的印刷压力和速度,以确保油墨均匀地覆盖在印刷板上。
4. 油墨回收在油墨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需要进行油墨的回收工作,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具体的回收方法如下:- 将未使用的油墨倒回原来的容器中,确保密封好。
- 清洁印刷机和相关设备,以防止油墨残留。
- 将用过的擦拭布等辅助工具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油墨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止油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损害。
- 避免将油墨溅到眼睛或口腔中,如有意外发生,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2. 质量控制- 定期检查油墨的质量,如颜色、粘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 在作业过程中,及时调整印刷机的参数,以确保印刷质量稳定。
3. 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印刷机和相关设备,以防止油墨残留和堵塞。
- 对油墨槽、刮刀等部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油墨颜色不符合要求可能原因:颜料选择错误或调配不当。
油墨作业指导书

油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油墨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油墨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而编写的指导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为油墨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二、作业准备1. 材料准备:a. 油墨: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种类和颜色。
b. 印刷材料:如纸张、布料等。
c. 清洗剂:用于清洗油墨工具和设备。
d. 工具:包括刮刀、刷子、印刷机等。
2. 工作环境:a. 保持作业区域整洁,清除杂物和易燃物。
b. 通风良好,确保作业区域空气流通。
三、作业流程1. 准备油墨:a. 打开油墨容器,搅拌均匀,确保油墨质地均匀。
b. 根据作业需求,添加适量的稀释剂或者增稠剂,调整油墨的粘度。
2. 准备印刷材料:a. 将印刷材料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b. 清洁印刷材料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3. 油墨上机:a. 使用刮刀将适量的油墨涂抹在印刷材料上。
b. 使用刮刀均匀刮平油墨,确保油墨薄厚均匀。
4. 印刷:a. 将印刷材料放置在印刷机上,调整好位置和张力。
b. 启动印刷机,确保印刷材料平稳通过印刷机。
5. 油墨清洗:a. 印刷完成后,即将清洗刮刀和刷子,避免油墨干固。
b. 使用清洗剂彻底清洗印刷机和印刷材料。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避免油墨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2. 尽量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作业,避免油墨挥发物对身体造成伤害。
3. 注意火源安全,禁止在油墨作业区域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4. 遵循油墨容器上的使用和储存说明,避免油墨泄漏和污染环境。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机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总结油墨作业指导书通过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油墨作业人员提供了准确、安全的作业流程。
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能够提高油墨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油墨作业指导书将持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作业需求和技术发展。
印刷机清洗原理

印刷机清洗原理
印刷机清洗是指清除印刷机设备内部的油墨、污渍和其他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的目的是保持印刷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印刷质量,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印刷机清洗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洗溶剂:印刷机清洗通常使用溶剂来清除设备内部的污渍。
常用的清洗溶剂包括酒精、醚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能够迅速分解油墨和其他污渍,以便彻底清洗设备。
2. 清洗方式:印刷机清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手动清洗、自动清洗和循环清洗等。
手动清洗需要操作人员使用刷子或海绵等工具进行清洁,自动清洗则是通过机械系统将清洗溶剂喷洒到设备表面,并利用喷淋和刷洗等方式进行清洗。
循环清洗则是将清洗溶剂循环流动,不断清除污渍。
3. 清洗频率:印刷机清洗的频率通常根据生产线的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如果设备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或在使用不同颜色的油墨时,清洗的频率会增加。
清洗的频率也可以根据印刷质量的要求进行调整。
4. 清洗部位:印刷机清洗需要特别重视清洗印刷机的关键部位,如墨辊、水墨转印部件、涂布系统和印刷机的表面等。
这些部位容易沾污油墨,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确保印刷机的正常运行和印刷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印刷机清洗是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印刷质量,通过选用适当的清洗溶剂、采用合适的清洗方式、确定清洗频率以及重点清洗关键部位,可以有效地清除油墨和污渍,确保印刷机的高效工作。
印刷厂(印务公司)作业活动工艺步骤

印刷厂生产工艺流程
(1)制图、制版、显影: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图样,在通过 CPT 制版、显影后即得到
印刷需要的印版,制版过程为激光制版。
(2)切纸: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和轮转印刷,平版印刷需要用切纸机对
纸张进行切割,轮转印刷直接印刷即可,无需切纸机进行切割。
(3)印刷:利用印刷机在纸张上印刷图案及文字说明,项目印刷工序使用的油墨为
大豆油墨,油墨使用前无需添加稀释剂,印刷时油墨中少量助剂挥发产生有机废气。
印刷换色时会使用洗车水对印刷机及印刷版清洗,即用抹布沾取洗车水对印刷机、印刷版进行擦拭,清洗工序中洗车水中的有机溶剂挥发至空气中,油墨则残留才抹布上。
(4)覆膜:将包装类产品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覆膜又称“过塑”、“裱胶”、
“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膜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到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光膜,覆膜温度为80~100 摄氏度,采取电加热。
(5)折页、配页:经过覆膜后的纸张通过折页机和配页机进行折页配页处理。
(6)装订:使用装订机将折页配页后的印刷品与封皮进行胶黏剂装成型。
胶装过程
中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产生。
(7)裁切:使用切书机将成型的印刷品按照产品尺寸要求进行剪裁处理,此工段会
产生下脚料(废纸屑);
(8)打包成品:使用打包机将剪裁好的教材、教辅产品打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待
销;。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在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涉及到油墨的使用、储存、调配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
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一、油墨的储存与保管1.1 确保储存环境:油墨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其质量。
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1.2 分类储存:根据油墨的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种类的油墨混合在一起。
同时,应将新购买的油墨放在旧油墨的前面,以便及时使用。
1.3 标记与记录:对每一种油墨进行标记,包括油墨的种类、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并建立相应的记录,记录油墨的进出库情况,以便及时掌握油墨的使用情况。
二、油墨的使用与调配2.1 合理使用:在印刷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油墨,避免浪费。
控制印刷机的油墨供应系统,确保油墨的用量和质量。
2.2 油墨调配: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油墨的调配工作。
确保油墨的颜色、粘度等参数符合要求,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2.3 油墨的清洗与更换:在印刷机停机时,及时清洗油墨槽、管道等部件,避免油墨的残留。
当需要更换油墨时,应彻底清洗油墨槽和管道,以免不同颜色的油墨混合。
三、废弃油墨的处理3.1 分类处理:将废弃油墨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不同种类的油墨混合在一起。
可通过专门的废弃油墨容器进行收集。
3.2 环保处理:废弃油墨应交由专门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可以考虑将废弃油墨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3.3 记录与报告:建立废弃油墨的记录,包括废弃油墨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等信息。
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废弃油墨的处理情况。
四、油墨质量的控制4.1 质检标准:建立油墨的质检标准,包括颜色、粘度、干燥时间等参数。
对每一批油墨进行质检,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要求。
4.2 检测设备:配备专业的油墨检测设备,对油墨的颜色、粘度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油墨印刷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油墨印刷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一、堵墨,滞墨现象:印品的墨色因为油墨的流动性变差,传墨辊无法完全传递油墨而逐渐变浅。
1、问题:油墨的丝头太短和缺乏流动性具体问题分析:连结料中胶质油太多,流质油太少,填充料太多造成流动性差。
解决方法:添加调墨油增加油墨的流动性。
2、问题:油墨是有触摸性的,不搅拌便会凝结具体问题分析:油墨搅拌时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油墨的流动性与剪切应力大小成正比,无外力作用时油墨会凝结流动性变差。
解决方法:检查搅拌,使油墨在墨斗内保持流动。
二、油墨干燥速度太慢:普通4色墨印后4-8小时不干,图文内容易擦掉1、问题:油墨的干燥剂含量不足具体问题分析:起不到催化的作用,氧化干燥速度不够快。
解决方法:适量添加干燥剂。
2、问题:油墨中含过多的抗氧剂具体问题分析:阻止油墨的氧化干燥速度。
解决方法:适量添加干燥剂和用干燥性能良好的连结料。
3、问题:油墨中含过多的非干性油或化合物具体问题分析:非干性油或化合物的氧化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解决方法:调整油墨配方或添加干燥剂。
4、问题:纸张的酸性太强具体问题分析: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与干燥剂中的金属物质反应使干燥剂的活性降低。
解决方法:印刷前检查纸张控制好PH值。
5、问题:纸张太湿具体问题分析:水分过多,吸收渗透慢,影响干燥。
解决方法:使用热风送纸或开印前把纸张放在干燥地方,增加纸张存放区的通风。
6、问题:印版水酸性过强具体问题分析:纸张吸收润版水导致PH值过酸影响干燥。
解决方法:调整润版水的PH值在合适范围。
三、油墨的粉化:油墨已干燥但一经摩擦即容易化成粉状脱落1、问题:油墨中含粘合剂不足具体问题分析:连结料加入量不足,颜料含量太多,干燥后连结料大部分被吸收不能在颜料表面形成氧化保护层。
解决方法:增加连结料的比例,降低油墨浓度,使用干燥快的油墨,干燥后连结料在颜料表面形成保护层。
2、问题:油墨的粘性低具体问题分析: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力太小,油墨中的颜料容易脱落。
双色印刷机操作规程

双色印刷机操作规程
《双色印刷机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要点:
1. 操作人员需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并且务必戴上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2. 在操作双色印刷机时,必须注意保持机器周围的清洁,防止杂物进入机器内部。
3.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专心致志,以免发生意外。
4. 如果发现机器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二、操作流程:
1. 打开电源,确认机器正常工作后,加注印刷油墨。
2. 根据印刷作业要求,调整印刷机的速度和压力,确保印刷质量。
3. 导入印刷文件,根据需要调整双色印刷机的颜色和位置。
4. 完成上述调整后,启动印刷机,并进行试印。
5. 根据试印效果,对印刷机进行进一步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印刷效果。
6. 完成印刷作业后,关闭印刷机,并将机器进行清洗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双色印刷机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机器的工作参数。
2. 在进行印刷作业时,确保所用的印刷油墨符合印刷要求,并且不得将不同颜色的油墨混合使用。
3. 在印刷机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印刷品的质量和颜色的一致性,确保印刷品达到客户要求的标准。
4. 定期对双色印刷机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机器的良好状态,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双色印刷机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印刷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油墨换色及清洗
在胶印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单色胶印机,无论Y、M、C、BK四色印刷,还是商标、包装装潢往往经常需要洗墨换色,对整个胶印机的输墨系统进行清洗,然后再换上新墨。
洗墨装置刮墨器是由橡皮刀、收墨槽、紧松调节螺丝组成。
洗墨的过程:在墨辊上面浇上汽油和洗车水,将刮墨器安装在洗墨的位置槽里,拧紧调节螺丝,使橡皮刀呈40°角度与胶印机相对应的串墨辊表面接触,串墨辊纵向和横向运动,将输墨系统上的旧墨和汽油源源不断地通过橡皮刀刮洗到收墨槽里面。
洗墨换色清洗得干净彻底,对于印刷色相的准确把握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洗墨印品才能色相正,墨色鲜艳准确,在实际洗墨换色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洗墨的刮墨器装置,必须是在洗墨换色的时候,或者由于其它因素需要清洗墨辊时才能将其安装到胶印机上,安装时将收墨槽两端的偏心销轴搁置在固定于胶印机墙板上的支承轴的开口槽中,将调节螺母固定在墙板上的方铁块的开口之中。
然后开动胶印机,并且拧动调节螺母,使橡皮胶刀的刀刃缓慢地向串墨辊的表面接触,左右两端的调节螺丝接触压力要求均匀,橡皮刀与串墨辊每一个部位均匀接触,能够全面地刮除油墨。
2.在清洗墨时,为了彻底而干净地清除掉所有墨辊上的积墨和墨色痕迹,最好从输墨部件上部,在靠近墨斗区的墨辊上浇撒汽油,这样,清洗焉的废墨便从橡胶刀口上部流入收墨槽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洗,就能把墨辊洗干净。
3.输墨部件墨辊和墨斗清洗干净之后,要揩擦干净,用干净、柔软、整洁无纤维绒毛并吸水性能好的布头进行清理。
4.清理洗墨机构的刮墨器安装位置要准确,将橡皮刀片与串墨辊的表面之间保持相等距离和相同的接触压力。
5.清理干净后,拿擦布要稳揩擦的速度要快捷,胶印机在运转情况下切莫让擦布卷入墨辊之中。
6.洗墨换色要求操作者从上部墨辊浇撒汽油时,要保持均匀适量,切不要使汽油四处飞溅。
7.车间严禁吸烟和明火,防止洗墨换色时发生火灾。
8.胶印机运转状态,擦洗墨辊必须注意安全。
①当心上衣的袖口、手和衣角,被墨辊或者滚筒卷入,造成人体伤害。
②操作者上衣工作服口袋里禁止携带盒尺、钥匙、硬币、铅笔、钢笔和其它硬物及墨铲和修机的工具等,以防止其落入墨辊而造成事故。
9.洗墨换色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浅色油墨换成深色油墨,另外一种是深色油墨换成浅色油墨。
①浅色油墨换深色油墨的方法
浅颜色的油墨换成深色油墨就显得比较容易,对于墨辊清洗相应也省时、省力。
首先要用墨铲将墨斗的浅色墨铲出来,只要用刮墨器清理干净墨辊上浅色油墨,同时清理遗留在墨辊上的墨皮、纸毛等杂物即可。
②深色油墨换成浅颜色油墨
胶印洗墨换色
深色油墨换成浅色油墨,此时对于墨辊的清洁要求较高,清洗时比较困难,对墨辊清洁程度较高,它要求浅色墨不能被深色墨所污脏,假若清理墨辊上旧墨不彻底干净将会影响色彩和色相不准确,浅色墨中会有深色墨的影子,因此,必须对墨斗、墨辊、墨铲等洗得干净,再用墨铲将浅谈色墨涂布到墨辊上,启动胶印机,让墨辊上都均匀粘上浅色墨,然后再浇上汽油清洗掉。
如果不干净的话,也可以重复一次,直到墨辊干净。
本文由中国标识网收集整理,更多信息请访问标识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