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阳光下 教案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本站推荐]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本站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3246ea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a.png)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本站推荐]第一篇:在灿烂阳光下教案[本站推荐]在灿烂阳光下作品简介:《在灿烂阳光下》是为了庆祝国庆五十三周年而作。
是一首四声部混声合唱的大型作品,是歌颂体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曾经苦难、几经风雨,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了和平稳定和繁荣。
是由我国音乐家印青创作的,作品采用了一种南北方音乐融合为一体的创作手法,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魅力。
一举夺获了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金钟奖。
教学内容:欣赏《在灿烂阳光下》合唱。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音乐听赏中领会到其中的情感及表现内涵,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通过欣赏印青的两部耳熟能详的作品《走进新时代》、《天路》导入新课。
(约5分钟)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这里有两首歌曲,先放给大家听一听,猜到歌名的请举手哦!(师播放《走进新时代》,能唱的就唱一段。
)生:——师:对,这首《走进新时代》词作者是蒋开儒,曲作者是印青。
[板书词曲作者](播放《天路》,能唱的唱几句。
)生:——师: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更为熟悉,它的词作者是屈塬,曲作者是印青,演唱者是谁呢?[板书词曲作者] 生:韩红。
师:这两首歌曲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生:曲作者都是印青。
师:这两首歌曲都是由印青作曲的。
印青是我国总政歌舞团的团长、著名军旅作曲家。
20多年来,他先后创作了1000多首讴歌党的领导、讴歌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军人的主旋律作品,其中《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等多部作品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全军文艺新作品奖”和“解放军文艺大奖”。
接下来,咱们再欣赏一首印青的作品。
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1、师播放《在灿烂阳光下》。
(整体欣赏)师:好听吗?这首歌曲是第五单元的第一首欣赏曲目,在《在灿烂阳光下》。
[板书] 请把书本翻到40页。
(师发翻印的歌词)2、简介作品:《在灿烂阳光下》是近年来印青所创作的优秀的合唱歌曲。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
教案标题: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 通过参与户外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锻炼身体的意识与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
教学资源:
1. 操场和周边自然环境。
2. 阳光、空气等自然元素。
教学内容:
1. 感受阳光的温暖和舒适,在操场上进行阳光浴。
2. 进行户外运动活动,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
3. 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搬运比赛等。
4. 环境保护教育,进行垃圾分类、植树等活动。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介绍即将进行的户外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操场上集体进行阳光浴,让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与舒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 进行一些简单的户外运动活动,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让学生锻炼身体。
4.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搬运比赛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
5. 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植树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结束活动,让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并进行总结性讨论。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评估学生的投入程度。
2. 听取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了解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互助能力。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doc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执教老师: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歌以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穿插进父辈的教诲和几代人对党的深情,唱出了人民群众热爱党的真实心声,也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歌颂和眷恋,全曲充满朝气,音乐语言优美、深情,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各族人民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教学目标: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2、通过对二部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艺术处理,学生在合唱中能注意声音和歌曲情感的处理,达到声部的和谐。
3、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对个人嗓音的控制、协调能力,综合运用欣赏、示范、模唱等教学法,力争达到唱歌教学的高效目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部合唱的声音控制与调节,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教学准备: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进入音乐室,教师播放音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把学生按男、女分组。
二、歌唱实践1、导入:同学们,你们对刚才听到的歌曲熟悉吗?(生答)对!它是我们在六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著名作曲家印青根据这首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了一首充满朝气的歌曲,它就是——《在灿烂阳光下》(出示课题)。
2、听范唱(课件同时播放开国大典,香港、澳门回归,世纪大检阅等庄严神圣的图片,利用画面和音响的冲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教学氛围)。
3、二声部合唱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看指挥手势,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做到声部均衡、统一)。
1=F 2/43 3 1 2︱3 -︱3 -ˇ︱1 2 3 3 3︱1 2 3 3 3︱1 2 3 5 3ˇ︱5 -︱3 -‖哎呀来咳!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哎咳!0 0︱0 0︱1 1 5. 6.︱1 -ˇ︱6. 1 1 1 1︱6. 1 1 1 1ˇ︱3 -︱1 -‖哎呀来咳!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哎咳!4、识谱(课件出示歌谱)①学唱主旋律(歌曲的前四个乐句,男女声齐唱)区别旋律异同,并分别找出它们在歌曲中的位置A、3 1 2 3︱2 1 6. -︱2 2 2 3 1︱2 1 6. 1︱5. - -‖B、3 1 2 3︱2 1 6. -︱2·2 23 5.︱6. 1 2 3︱5 - -‖C、3 1 2 3︱2 1 6. -︱2·2 23 5.︱6. 1 2 3︱1 - - -‖(设计意图:通过找相似的旋律让学生熟悉歌谱,再唱一唱,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 教案教案1000字

1.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熟悉演唱技巧。
2.学生可以尝试查找其他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其背景和特点,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对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演唱效果。
2.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3.学生合唱排练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3.歌曲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在灿烂阳光下》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歌曲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歌曲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歌曲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视频资源:
-《在灿烂阳光下》歌曲的演唱视频
-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视频
-合唱排练的示范视频
-我国音乐教育的纪录片
2.拓展要求
(1)学生应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上述拓展内容,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如改编歌词、创作旋律等。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教授了《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背景及意义讲解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导致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刻。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对歌曲背景的介绍,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涵。
在灿烂阳光下(混声合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在灿烂阳光下(混声合唱)-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混声合唱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2.掌握《在灿烂阳光下》曲目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基本要素;3.学习混声合唱的歌唱技巧和演唱技巧;4.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类型;2.向学生介绍混声合唱的概念,简述混声合唱的风格和表演特点;3.播放一段混声合唱的演唱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混声合唱的魅力。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曲目《在灿烂阳光下》,让学生听一遍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2.通过声乐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3.分组排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合唱演唱。
三、学习演唱技巧(30分钟)1.深入学习混声合唱的歌唱技巧:呼吸、发声、共鸣、节奏等;2.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歌唱技巧;3.分组排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技巧的练习和表演。
四、注重细节(20分钟)1.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调整音量、掌握舞台表演技巧等;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3.分组排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技巧的练习和表演。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2.分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表演的精彩瞬间;3.调整音调和舞台,合唱演唱《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在灿烂阳光下》为例,说明混声合唱的基本要素和学习方法。
这种形式的合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歌唱技巧和表演技巧,如呼吸、发声、共鸣、节奏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尤其要注重表演的细节问题,比如调整音调、掌握舞台表演技巧等。
此外,通过分组排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结合不同课程知识进行合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音乐感受力和表演能力。
在灿烂阳光下-作文

在灿烂阳光下作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在灿烂阳光下》的作文教学。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反映在党的关怀下的幸福童年,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爱国之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在党的关怀下的幸福童年,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表达自己在党的关怀下的幸福童年。
难点:如何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具有感染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作文本、文具盒、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己在党的关怀下的成长历程的照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思考在党的关怀下的成长经历。
3. 范文讲解: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党的阳光照耀我成长》,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结构、事例选择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4.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典型的事例和细节来表达自己在党的关怀下的幸福童年。
5. 学生写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创作。
6.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在灿烂阳光下党的关怀幸福童年具体事例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请以《党的阳光照耀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党的阳光照耀我成长我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党是妈妈,温暖的怀抱,让我在困难面前充满信心。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住院,妈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一直陪着我。
那时,我感到很孤独,很害怕。
然而,在我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是一位党员护士阿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给我送来了温暖和希望。
在灿烂的阳光下教案

在灿烂的阳光下教案在灿烂的阳光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阳光的成因、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阳光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阳光的成因和特点。
2. 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告诉他们其实所有季节都有阳光的芬芳陪伴。
2. 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关于阳光的视频,让学生对阳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阳光的成因和特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4.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以观察阳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让学生互相搜集实验结果。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6. 总结归纳: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整理为概念。
7. 拓展活动:让学生提前为夏季到来做准备,制作防晒护肤品等。
8. 检测评价:布置小练习或编写调查问卷,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在灿烂的阳光下1. 阳光的成因- 太阳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2. 阳光的特点- 明亮、温暖、柔和3. 阳光的作用- 照明、生物合成、调节气候等五、教学反思此教案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实验、小组讨论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阳光的成因、特点和作用。
其中实验活动尤为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验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到阳光的重要性,并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扩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选听 在灿烂阳光下-鲁教五四学制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在灿烂阳光下-鲁教五四学制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I. 教学目标1.了解《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主题;2.掌握歌曲的曲调、歌词、节奏、唱法等基本要素;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唱歌技巧;4.帮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人生哲理、感悟美好情感。
II.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教学难点:通过歌曲,让学生领悟人生哲理,感悟美好情感。
III. 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在灿烂阳光下》歌曲原版;3.《在灿烂阳光下》歌曲歌词。
IV. 教学内容与方法1. 导入新课教师为学生播放《在灿烂阳光下》歌曲,在学生欣赏的同时,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歌曲欣赏请学生闭上眼睛,在听歌的过程中,回想自己成长的点滴、身边的亲人朋友、美好的事物等,让学生内心体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歌曲分析根据歌曲节奏、曲调、歌词等,逐一分析歌曲中存在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的曲调、歌词、唱法等要素,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韵律的理解。
4. 歌曲演唱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和唱法,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歌曲的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呼吸、韵律等技巧。
5. 反思与总结在学生演唱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这首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主题是什么,自己在唱歌中的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等等。
V.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听歌,试唱歌曲,并尝试体验歌曲中主题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需要在下次课时准备好对歌曲的分析和演唱。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欣赏听歌,并尽可能多地感受歌曲内涵,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
VI. 教学反思通过音乐欣赏、歌曲分析与演唱等多个环节,本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唱歌技巧,同时让学生能够动情地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内涵,领悟人生哲理。
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多加欣赏不同类别的音乐,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阳光下》
兴泰中心小学孟辉
教学内容:
欣赏:《在灿烂阳光下》
拓展:《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教学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创编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3、自信地参加课堂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节奏创编。
2、《在灿烂阳光下》作品分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啦”,那雄壮嘹亮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成长在灿烂阳光下,倍受呵护。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在欣赏的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三、欣赏《在灿烂阳光下》
1、初听,感知。
2、再听,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分段欣赏,分析作品。
四、拓展《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1、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是令人难忘的,我们正在幸福的童年时代,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最美的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2、听赏,跟唱。
注意唱准(断音、切分)。
3、师:老师都被美妙的歌声陶醉了,你能谈谈你对这首歌感受吗?
4、师:童年的歌最美,但我们还可以让这首歌更美,更丰富,大家能为这首歌配点节奏吗?用手拍出来?可以配一句试试。
(学生创作)
5、师:老师也配了些节奏,我们来看看(逐句练习)。
6、学生分两组合作,一组打节奏,一组演唱。
7、师:童年是美妙的,除了这样的歌词,你还可以创编些什么样的歌词啊?老师这里创编了一组歌词,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在灿烂阳光下》,并对《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进行了创编,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
我们现在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那是我们祖辈一代代人奋斗出来的。
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期盼明天因你们而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