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老照片 绝对值得收藏

合集下载

在洛阳总要来趟瀍河吧

在洛阳总要来趟瀍河吧

在洛阳总要来趟瀍河吧翻开瀍河的历史,名人如炬,遗迹如星。

孔子与老子、李白与杜甫在这里相逢;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遗迹在这里展示;“洛阳八景”的诗意风光在这里重现;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在这里诞生……瀍河区,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

洛阳瀍河/CHANHE你好,瀍河///瀍河区北依邙山,南濒洛河,全区辖1乡1镇7街道,总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

这里曾是周、汉、魏晋、隋唐等朝代的京畿重地,拥有老子故居、孔子入周问礼碑、夹马营、九龙台、铜驼暮雨、勒马听风等名胜遗迹,如今在熙熙攘攘的热闹街巷里,还保留着千年韵味的古城青砖黛瓦。

这里人文资源丰富,有着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洛阳四绝”的“洛阳正骨”,这里众多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让人直呼“美食天堂”。

洛阳瀍河/CHANHE生活在瀍河可以触摸时间静止、岁月长河///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魅力。

那来到瀍河,到底要看些什么?首先要看厚度。

身处十三朝古都,洛阳人骨子里的矜持大气浑然天成。

就如家世显赫的贵族子弟,对祖上留下的财富习以为常,洛阳人对待历史赠予的诸多荣耀,譬如帝王遗迹,亦是泰然处之。

走遍瀍河区夹马营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的出生地,你能看到的宣传内容,只是路边墙上的帝王画像。

不过,如果你深入街巷,就会发现历史的遗存无处不在:夹马营路、双龙街、火烧街、八孔窑街的名字,皆和北宋这两位真龙天子有关。

街头巷尾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传说,洋溢着皇帝“老家人”独有的生动亲切。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也是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及欧美国家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国家AAAA级景区。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洛阳:城市相册老照片记录上世纪中国的风貌河南记忆

洛阳:城市相册老照片记录上世纪中国的风貌河南记忆

洛阳:城市相册老照片记录上世纪中国的风貌河南记忆
70年代的龙门桥
80年代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80年代的关林集贸市场
80年代的关林集贸市场
80年代的金谷园路口
80年代的龙门桥
80年代的洛阳东站
80年代的洛阳火车站
80年代洛阳文峰塔
80年代中州路
90年代的西苑路
90年代洛阳站
1938年航拍的洛阳城
1985年的西工体育场
1989年的西关花坛
1993年9月7日,洛阳兴华街
百货楼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改建的中州路解放路口
老城八角楼金街
老邮电局大楼
老中州路
龙门
龙门公路
龙门石窟的“之”字形步梯
洛阳第一高级中学
洛阳东站
洛阳市公安局
洛阳市政府
七里河
七里河的友谊商店
纱厂南路上的洛阳手表厂
王城公园的牡丹仙子
西工鸟瞰图
西工市政府
以前的七里河
邮电大楼、旋宫大厦、工贸大楼中州西路
最初的洛阳站。

洛阳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洛阳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洛阳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文化旅游胜地,洛阳经历了许多风雨岁月,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与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洛阳的建城初衷、历史风云、文化瑰宝、城市规划等方面,探索洛阳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一、建城初衷洛阳作为古代的都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

据记载,洛阳最早建设于公元前207年,当时西汉王朝为了推动中原地区的统一,决定在洛阳设立都城,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统治。

洛阳地处黄河流域中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这也成为了建设都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历史风云洛阳历史上经历了许多风云变幻的时期。

在东汉时期,洛阳成为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无数政治家、文化名流和商贾前来。

在这一时期,洛阳出现了无数重要事件和名人。

比如著名的《三国演义》中,洛阳就是曹操的都城,而董卓的辟阳台更是洛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历史的演进,洛阳逐渐衰落,城市的中心地位逐渐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直到北魏时期,洛阳再次成为都城,这一时期的洛阳又迎来了一次繁荣期。

北魏时期的洛阳规模宏大,格局宏阔,留下了众多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然而,历史的车轮继续滚动,洛阳再次经历了动荡和变迁。

在唐宋时期,洛阳逐渐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位,文化中心也转移到了其他城市。

洛阳虽然重新崛起为省会城市,但由于历史原因,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三、文化瑰宝洛阳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化瑰宝。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著名的白马寺就坐落在洛阳,白马寺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佛教圣地。

洛阳还有著名的龙门石窟,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造像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

此外,洛阳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庙宇、古迹和博物馆,如洛阳博物馆、关林等,这些都是洛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四、城市规划洛阳的城市发展也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

洛阳历史小知识

洛阳历史小知识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个“之最”。

以下是一些关于洛阳的历史小知识:1.洛阳是中国古代龙脉聚集地,自夏朝至宋朝,洛阳不是
首都即使陪都,直至异族元朝入侵。

2.夏都斟蟳,二里头遗址的皇宫,是世界第一座规划的城
市,有明确中轴线。

3.白马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官办
寺庙,有“释源”和“祖庭”之称。

白马寺的一处高台,即清凉台,相传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由石砖砌成,经年未毁。

4.洛阳的老君山,是中国唯一一个不许外国人进入的景
区,原因是老君山周边有军事基地。

5.中国第一根火腿肠诞生在洛阳,名为春都火腿肠。

6.洛阳人爱喝汤,特色汤品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
不翻汤等,这主要是因为洛阳地处盆地,四周环山,空气干燥,喝汤可以补充水分。

7.洛阳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并且是
十三朝古都,是中国所有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城市。

8.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

9.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出土
于宝鸡的何尊铭文上的“中国”指的就是洛阳。

10.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长流爵,出土于偃师二里头
遗址。

11.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而洛阳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是
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12.司马光因不支持王安石变法,退居洛阳十数年修编《资
治通鉴》。

13.洛阳辖7区7县共14个县级行政区,是河南省辖县
级行政区最多的地级市。

14.洛阳是中国牡丹之都,栽培牡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
时甲于天下。

100张照片看遍你不知道的老洛阳

100张照片看遍你不知道的老洛阳

100张照片看遍你不知道的老洛阳今天,这100张老相片带你看遍几度兴废,百年沧桑的洛阳城…也许会看到记忆里的风景也许会看到记忆里的房子也许会看到记忆里的老人....记忆·龙门20世纪20、30年代的龙门石窟奉先寺。

据记载,1910至1949年,龙门石窟遭遇空前劫难,不少珍贵的壁画、石刻、佛像都遭毒手。

比如,曾出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壁画名作《皇帝礼佛图》、《皇后礼佛图》,就遭遇盗窃被辗转卖到美国。

20世纪初的龙门西山,黑白影像里的残破遗迹,见证着洛阳千年历史的兴废变幻20世纪30年代的龙门,那时候的城墙还残破不堪20世纪70年代的龙门石窟,已然重新焕发生机,绿树成荫,伊河清清,景色宜人上个世纪80年代的龙门石窟,那时可以随意抱~佛~脚~ 今天 de 洛阳卢舍那佛,笑迎八方宾客曾遭重创的石窟造像如今已得妥善修复记忆·白马寺1907年,白马寺。

于战乱兵火之中,白马寺两度败落,墙颓殿倾,野草没膝,一片荒凉景象,此景一直持续至解放前夕。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位妇女在白马寺门口怀抱孩子今天 de 洛阳千年古刹妥善保护香火繁盛更修建了泰国殿、印度殿,全面地展现世界佛教文化。

记忆·牡丹花会洛阳人民绕不过去的牡丹,绕不过去的牡丹花会。

1983年4月15日,首届阳牡丹花会开幕,自此,“牡丹花会”正式作为洛阳一项节日盛会保留下来成为数百万洛阳人民的集体记忆。

1983年,市民在首届花会期间留影。

你的记忆中,是否还有花会的影子?1984年,第二届牡丹花会盛况游人如织,更有爱好者现场写生作画92年第10届牡丹花会,当时还流行双排扣西服93年,第十一届牡丹花会,如此这般的留影在洛阳基本是人手一张今天 de 洛阳“牡丹花会”早已升格为国家级节会,迄今已举办了36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厚重的历史底蕴让洛阳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拥有浓重特色的牡丹文化节更是在世界的舞台上闪烁耀眼光彩牡丹娇艳富贵,以花为媒,通达世界。

关于洛阳的介绍

关于洛阳的介绍

关于洛阳的介绍洛阳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也是河南省的重要城市。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以下是对洛阳的介绍。

1.历史文化洛阳有着55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商代,它就成为了商代商人的贸易中心。

除此之外,洛阳还是中国最早的首都之一,有过13次首都之称。

这也使得洛阳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还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窟之一,内部精美的雕刻艺术更是历史留存的珍贵遗产。

2.经济发展现在的洛阳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它活跃着制造业、冶金、汽车等多个领域,还是中国四大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特别是洛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其投入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这让更多的人们开始对洛阳有了新的认识。

3.美食文化洛阳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

它以“三绝”和“二百老菜”著称。

三绝指的是洛阳水席、豫菜和馍馍,每一样都别有特色。

而二百老菜则是洛阳独特的风味小吃,如豆腐脑、冰糖葫芦、油糕等等,口味独特,值得品尝。

4.旅游景点洛阳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

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都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景点。

此外,洛阳还有许多能够吸引人们的景点,如洛河公园、关林景区、金谷园等等。

总之,洛阳是一个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着坚实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人文风景。

如果你有机会到洛阳一游,相信会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惊奇之处。

汴洛铁路修建时期洛阳人过得怎样

汴洛铁路修建时期洛阳人过得怎样

汴洛铁路修建时期,洛阳人过得怎样■开栏语首届中国洛阳古城国际摄影大展以“百年老城洛阳底片”为主题,包含19个大主题50余个小主题摄影展,共展出作品1600余幅(组),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洛阳老照片。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带领大家从这些黑白的“洛阳底片”出发,重温一段段洛阳的人文历史,也试图走进那个年代真实、普通的百姓生活。

首届中国洛阳古城国际摄影大展正在举行,其中一组聚焦汴洛铁路的老照片成为影展的亮点。

这些摄影作品出自一位名叫约瑟夫·斯卡尔贝克的法籍波兰人之手。

1906年,他以比利时公司铁路隧道工程师的身份参与了汴洛铁路的修建工程。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用相机记录了汴洛铁路的修建情况,还拍下了许多洛阳民俗照片。

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能够对那个时代下老洛阳人的生活日常窥得一二。

1 汴洛铁路的建成,是洛阳铁路建设发展的开端如果说洛阳铁路建设是一条曲线,那么于1910年建成的汴洛铁路,可以算作这条曲线的一个开端,对于洛阳铁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于这条铁路,约瑟夫·斯卡尔贝克无疑是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1903年,清政府在上海与比利时铁路合股公司签订《汴洛铁路借款合同》和《汴洛铁路行车合同》,并于1905年开始与比利时合股修建汴洛铁路。

1906年的秋天,27岁的约瑟夫·斯卡尔贝克得知比利时要招聘一名铁路隧道工程师去中国修铁路,他尝试着报了名并被录取。

能去遥远又神秘的东方国度,当时作为摄影爱好者的约瑟夫·斯卡尔贝克很兴奋。

临行前,他特地购买了一台昂贵的相机,希望能为自己的这次旅行做好记录。

就这样,他来到了中国,并且一呆就是三年。

其间,他除了用相机记录下汴洛铁路的修建情况,还把洛阳老城、洛河、关林、白马寺及市民日常生活等珍贵画面都收入自己的镜头。

2 抗日战争时期,汴洛铁路被破坏殆尽据《洛阳市交通志》记载,汴洛铁路是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动工修建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步竣工。

洛阳规划展示馆观后感作文

洛阳规划展示馆观后感作文

洛阳规划展示馆观后感作文《洛阳规划展示馆之旅》去洛阳规划展示馆之前,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对洛阳的规划那是一窍不通,就觉着洛阳嘛,古老的城市,到处都是古迹,还特多好吃的。

可真到了那展示馆,好家伙,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进馆,那感觉就像钻进了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把洛阳的过去、现在都一股脑地摆在你面前。

我眼睛瞅见一面墙,上面都是洛阳的老照片,那照片里的街道、建筑、人群,透着一股浓浓的历史韵味。

我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趴在那看,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我。

照片里是个小胡同,狭窄的过道两边有那种老式的灰瓦房子,一个老大爷穿着汗衫,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还拿着个蒲扇,旁边还有只花猫懒洋洋地趴着。

这画面一下把我拉到小时候我住的老街坊那儿,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再往里头走,就是各种现代化的洛阳展示。

那些个高楼大厦、现代化交通线路的模型做得细致得很。

我看着那些错综复杂又规划有序的线路,心里直嘀咕,这要是没点智慧可搞不定。

我就想起自己有次出门,因为一条新修的路走岔了,在那绕了半天,像只没头苍蝇乱转。

对比现在看到的洛阳城市规划布局,我就想以后出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走丢啦。

场馆里还有讲解员呢,他们就像是知识渊博的智慧星。

说起洛阳的规划是滔滔不绝,这区域以后怎么发展,那块地打算怎么利用,都讲得明明白白。

我跟着一大群人在后面听着,有个小朋友拽着他妈妈的手,时不时还接讲解员的话茬儿,那机灵劲把大家都逗笑了。

后来看到关于洛阳未来生态规划的部分。

满目的绿色,湖泊、公园啥的,感觉洛阳就像要变成一个超级大花园似的。

我就幻想未来在这样的洛阳生活,每天在公园里溜达,看湖水里的鱼,闻着花香,那可太美了。

出了展示馆,我对洛阳的认识就完全变了个样。

以前只是白天吃着水席喝着汤,晚上看着古城的夜景瞎逛悠。

现在我知道在洛阳这热闹繁华的表象背后,还有这么多精心的规划和美好的未来。

洛阳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沿着一条闪闪发光的大道大步向前呢。

以后再有人问我洛阳咋样,我能像个小专家一样细致地给他们讲讲,而且我也特别期待这座城市新的变化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的老照片绝对值得收藏
照片描述:魁星楼,在东关大街东头,孔子入周问礼碑东不远。

六十年代拆除。

拍摄于100年前。

一百年前的洛阳郊区居民。

100年前的洛阳城一景。

潞泽会馆,现民俗博物馆。

前面的文昌楼、魁星楼和琉璃墙,七十年代拆除
好像是周公庙。

大家知道这是哪的说一下。

这个偶也不知道…
这张是东大街或是南关
100年前的关林
好像有文峰塔,还有城墙城门,应该是解放前的照片了
三十年代的老城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龙门
旧社会的龙门石窟
1948年洛阳解放初期的市政府
58年前,市公安局交通队全体干警在老城十字街岗亭前合影留念。

那时的十字街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百货楼。

看看那时的岗亭,真像个老古董一样。

如果不贴那个横幅你能看出来那是当年的新华书店么。

五十年代初龙门西山全景也就是现在的西山石窟。

1953年,洛阳艺术家马金风与梅兰芳合影当年的马金凤真是年轻啊。

1957年的王城公园
“大跃进”过后,洛阳毛纺厂的扫盲班在上课多朴实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洛阳市游览图,多么简单啊!好多地方都是空白
河南洛阳市区,玩“克朗棋”的人们,跟现在打台球差不多
1964年,河南洛阳,中国的国际性运动“乒乓球”。

文革期间的洛阳拖拉机厂
三十多年前的洛阳东站
文革时期的潞泽会馆:(现在的民俗博物馆)
1973年,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龙门参观(周总理多自豪!!)
30多年前游览龙门石窟,那时可以随意抱佛脚。

30多年前的公安民警出警情况..
二十多年前的洛阳副食商店。

文革期间带“毛主席语录”的王城公园门票和1985年的入园证
首届牡丹花会时赏花图这张照片上赏花人的穿着现在看来真是土气,但在25年前应该算比较时尚的了!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了一些,但人们的精神面貌还是挺饱满的。

二十五年前的电影院
20世纪六十年代的龙门石窟
20世纪70年代的龙门,绿树成荫,伊河清清,景色宜人
以前的中州西路
30年前的真不同饭店。

邮电大楼和百货楼大概是80年代在现在工商行周围向东南方向最佳取景位置。

更古老的...
洛阳火车站八十年代被拆除。

龙门桥
当年位于市中心的政府大楼。

洛阳站
文革时期的老城商场改革开放时期更名为“东都商厦”,后来一把大火给烧了个净光
文革末期的广州市场百货大楼
文革时期的洛阳百货大楼
洛阳市邮电大楼~ 以前洛阳的标志建筑 04年建王城广场的时候被拆除。

1960年刘少奇视察洛阳老城敬事街小学
二十多年前的百货商店:
二十多年前的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家电柜台:
二十多年前的百货商店:
下载 (76.94 KB)
17 小时前
二十多年前的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家电柜台:
下载 (47.88 KB)
17 小时前
应该是七里河的友谊商店吧
30多年前的中州路,中间还有一片土路,可嗅到泥土的芬香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美陶公司
美陶公司开发的唐三彩
闻名中外的洛阳宫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