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单极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鲤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鲤鱼的养殖过程中常常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影响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常见的病害方面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防治方法,帮助鱼农更好地进行养殖。
一、造成病害的原因1. 污染环境:鲤鱼养殖池塘中堆积的污水和底泥等杂物容易污染水质,导致水体的氧气含量下降,细菌等病原体滋生,从而引发各种病害。
2. 饲料不当:鲤鱼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比例要求严格,如果饲养人员未掌握饲料的科学配比和投喂的时间和量等方面,就容易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病害。
3. 外界环境因素:水温、气温、日光照射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鱼体产生影响,过低或过高的水温容易导致鱼体感染细菌病毒,气温过高则容易引发藻类等病害。
二、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1、伤口感染病鱼只身体表面出现伤口,细菌污染导致细菌性病害,表现为身体表面的溃烂,出现小坑洞,严重的还会有腐烂的现象。
治疗时需使用消毒液,将水质保持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2、贝壳类动物病鱼体表面附着贝壳类动物,一旦感染病毒会引发贝壳类动物病,病害表现为鳞片掉落、表面充血甚至进行性消耗等。
防治方法是选择防治性强的消毒液治疗,同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3、真菌病鲤鱼身体表面出现白色绒毛,是真菌病的常见症状。
防治方法为投放消毒剂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4、寄生虫病鲤鱼身体上附着寄生虫,会引发寄生虫病,表现为身体发阴暗、运动缓慢、食欲减退等。
治疗时可以使用消毒剂消毒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同时治疗时也可以投入对寄生虫有一定杀伤作用的药物。
总结:鲤鱼养殖过程中面临各种病害的挑战,养殖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定期清理池塘,加强水质控制、饲料配比和投喂管理、强化养殖场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消毒剂和药物等都是防治鲤鱼病害的关键措施。
此外,鱼农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病害预防意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升鲤鱼的免疫力,确保鲤鱼养殖有良好的效益和发展。
鲤鱼苗种阶段主要病害及防控措施

鲤鱼苗种阶段主要病害及防控措施鲤鱼是目前我国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云南等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全国鲤鱼养殖产量达200多万吨,约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1/5。
鲤鱼苗种在培育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大,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现介绍几种对鲤鱼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属鲤疱疹病毒3型(CyHV-3)。
本病于1998年首次在以色列暴发,并于2002年传至我国,是目前我国鲤鱼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
流行季节主要是春秋季节,水温在18℃~28℃易发病,23℃~28℃时易暴发流行,发病后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该病在临床上的特征性症状是发病鱼头部皮肤、眼睛凹陷,鳃丝局部溃烂(见图1),肠道发红(见图2),脾脏、肾脏肿大。
一般发病后3天达到死亡高峰。
对于锦鲤疱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病的防控应该以综合预防为主。
1、加强对鲤鱼苗种的检测,避免购买的苗种携带病毒;2、发病高峰期避免诱发因素(如注井水,使用杀虫药等);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L Y-生命素”、“低聚糖-500”等提高免疫力;4、保持水质环境稳定,适时调水、改底,防止水变;5、发病时,切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抗生素、杀虫药等。
可内服“L Y-生命素+银翘板蓝根”,外用“激活”。
图1 感染锦鲤疱疹病毒的鲤鱼眼睛凹陷,鳃丝溃烂图2 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鲤鱼肠道发红二、鲤春病毒血症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 SVCV),属于弹状病毒科,水泡性口炎病毒属的一种。
主要引起鲤鱼幼鱼和成鱼全身出血和腹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于春季水温8℃~20℃,尤其是在13℃~15℃时流行,春季成为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当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
论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论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是保障鱼类健康发展和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1200字以上关于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的一份综述:一、鱼类病害的诊断方法鱼类病害的诊断方法可以分为临床观察法和实验室检测法两大类。
临床观察法是根据鱼类的病症以及感染部位等进行初步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鱼类外观观察、行为观察、病症描述以及病死鱼的尸检等。
实验室检测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确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存在或种类。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病原微生物DNA分子检测、寄生虫的孢子观察等。
二、鱼类病害的预防措施1.保持水质卫生:定期检测水质,并保持水质的稳定。
合理管理水质参数,控制水温、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在合适的范围内。
2.饲料管理:合理饲喂,避免过度、不足饲喂。
选择优质饲料,并根据鱼类生长的需要进行适当的配制和投喂。
3.消毒和隔离:消杀物品,消毒水族箱、器具和设施等,防止病菌和寄生虫的传播。
对新购入的鱼类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鱼进入养殖系统。
4.物理隔离:通过物理隔离控制病害的传播。
例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将病鱼单独隔离,避免与健康鱼接触。
5.鱼类检疫:引进鱼类之前进行全面的检疫,确保无病鱼类进入养殖系统。
检疫可以包括外观检查、生理指标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等。
6.增强鱼类的免疫力:通过饲料添加和免疫接种等方式,增强鱼类抗病能力。
常见的方法包括添加免疫增强剂、疫苗接种等。
7.定期检测和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测和监测养殖水体和鱼类的健康状况。
及时查明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鱼类病害的防治策略1.针对已知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进行防治。
通过研究已知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加强科学养殖管理。
合理设置养殖密度,保持底层水体通气、导水等。
定期清理底泥,预防细菌的滋生。
3.合理使用药物和化学药剂。
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鲤鱼单极虫的防治程序

渊 2冤 尽 量 不 从 黏 孢 子 虫病高发区引进鱼种袁鱼种 放养前用硫酸亚铁尧敌百虫 和硫酸铜合剂浸洗袁以防黏 孢子虫随鱼种进池遥
渊 3冤 平 时 发 现 因 黏 孢 子虫发病和死亡个体及时 焚烧或深埋遥
: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2援06.115
奏鲤
1援
2援
关 辽辽
键 词
宁宁
省省
单
极 辽灯
虫 阳塔
鱼 单
纵 市市
极 黏
孢
宏佟孙
伟二
虫 子 区 堡 柏
虫
纵 动动柱
流 物物
1
的 行
情
卫 生
卫 生
踪潘
防 况
纵 诊
监监继 督督峰
断 所所
2
治 纵 踪 踪
防 辽辽春季 鱼种驯化完成后袁进行第一 次内服药饵袁 连续投喂 5d曰 投喂药饵 3d 后泼洒一次外 用药曰 第 5 天药饵投喂完袁 再泼洒一次外用药遥 隔 15~ 20d 进行第 2 次用药袁 方法 与第 1 次相同曰相距第 2 次 用药结束 15~20d 后袁 进行 第 3 次用药袁方法与第 1 次 相同遥 注意院3 次内服药袁一 定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袁以免 因产生耐药性而影响预防 效果遥
水产消息
单极虫是黏孢子虫中的一种袁 黏孢子虫属于黏孢子虫 门袁黏孢子虫纲遥 目前报道的种类有 1200 多种袁全部营寄生 生活袁除少数寄生于蠕虫尧两栖类尧爬行类外袁绝大部分寄生 于鱼类遥 最早此病发现于匡鲤尧鲫鱼袁现在已发展到鳞鲤尧镜 鲤尧鲫鱼尧草鱼尧武昌鱼等袁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遥 现将 如何诊断与防治单极虫方面的经验与体会综述如下袁以供广 大养殖户参考遥 1 流行情况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鲤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大产业,目前已成为水产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养殖鲤鱼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鲤鱼病害的防治,提高鲤鱼的健康水平,已成为鲤鱼养殖的一个重要问题。
1.红斑病红斑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
患病鱼体呈现鲜红色出血斑点,鱼鳃上面有血肿,侧线上出现出血痕迹,体表暗红或黑褐色。
治疗疑似患病鱼必须隔离。
提高养殖水温有利于病鱼的治疗。
对于轻度病鱼,可以将墨鱼墨放入水中进行药浴,而对于重度病鱼,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2.白点病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鱼体表现出白色点状,皮肤粗糙松弛,呼吸急促,并且患病的鱼体出现了白色的粘性物质。
药物治疗是白点病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有多环芳烃类药物,药物需要在阴暗和停水情况下进行使用。
3.霉菌病霉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
病鱼体表被白色霉菌覆盖,鱼鳃上也有白浊物质。
治疗方法是使用孔雀石绿和其他抗真菌药物,同时也要注意增加水质。
4.鳃丝虫病鳃丝虫病是一种严重的鱼体寄生虫病。
患病的鱼体上出现大量的鲜红色鳃丝虫,造成鱼体上的严重创伤。
治疗方法是在淡盐水中药浴或者用毛细管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病的鱼体中。
5.口腔溃疡病口腔溃疡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因素引发的一种疾病。
患病鱼口腔部分肿胀变形,出现白点或者溃疡,食物摄入困难。
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或者醋酸盐药物进行药浴,并且增加养殖水的换水频率,保持水质的清洁。
总之,加强鲤鱼病害的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增加养殖密度适度,提高鱼体抵抗力,对于保障鲤鱼健康养殖是非常关键的。
养殖户要定期对鲤鱼进行检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鲤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养殖。
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水质污染加重等因素的影响,鲤鱼养殖面临着多种病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鲤鱼病害,并分析其主要防治方法。
一、鱼癣病鱼癣病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病害,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症状是鱼体出现粉红色或深红色的丘疹和膨胀,由于这些病变部位容易产生黏液,因此易于滋生其他病原微生物,并继发炎症、溃疡等症状。
防治方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2、注意清洁养殖场环境,定期更换水体并做好消毒工作。
3、在发病初期即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
二、硫化水铜病硫化水铜病是由硫化水铜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其主要症状是鱼体呈现暗色或灰色,有时伴有背鳍和尾鳍变黑。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鱼体还会发生溃疡、下颌肿胀、白化等症状。
1、定期清洁养殖场环境,保持水质清洁。
2、注意消毒,可使用马拉硬煤、过氧化氢等药剂进行消毒。
三、黏液细菌病黏液细菌病又称内脏成核病,是由黏液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其主要症状是鱼体表面呈现白色或浅红色,同时鱼鳞脱落,容易感染其它细菌,引起继发性感染等症状。
2、勤换水,加强清洁养殖池,保持透气性好。
3、在发现病变早期,即应采用专门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四环素、氨苯青霉素等。
四、钩体细胞病钩体细胞病又称气瘤病,是由钩体细胞寄生引起的病害,在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易发生,其主要症状是鱼体表面出现多个球形或圆锥形小肉瘤,深受养殖户的痛恨。
2、定期进行清池、换水、消毒等工作。
3、在发现症状后,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亚甲蓝、乙酰明胶、碘酸丙酯等。
总之,鲤鱼养殖面临诸多病害威胁,为了遏制这些病害,养殖户应该加强对鲤鱼病害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和消毒,保证鲤鱼的生长和健康。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摘要】鲤鱼养殖是一个重要的养殖业,但常会面临各种病害问题。
本文从合理饲养管理、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和监控、科学用药四个方法来进行鲤鱼养殖的病害防治分析。
首先介绍了鲤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包括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然后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控制饲料质量和投喂量。
其次强调了保持良好的水质对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包括定期清洁换水和监测水质指标。
同时建议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引入科学用药作为最后手段,详细介绍了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病害防治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鲤鱼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鲤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分析、合理饲养管理、水质管理、定期检测、科学用药、总结1. 引言1.1 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概述鲤鱼是我国养殖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证鲤鱼养殖的顺利进行,及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
本文将对鲤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鲤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细菌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真菌性病害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导致鱼群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还会影响鱼体质量和养殖水质,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养殖户需要注意合理饲养管理、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和监控、科学用药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鲤鱼养殖的成功率,降低发病率,保证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
通过本文对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分析,相信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鲤鱼养殖工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正文2.1 鲤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鲤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等。
细菌性疾病是鲤鱼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等。
真菌性病害则主要有白色病、霉菌病等。
黑龙江省镜鲤患吉陶单极虫病的特点及防治

黑龙江省镜鲤患吉陶单极虫病的特点及防治陈树森;戴朝方【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56-57)【作者】陈树森;戴朝方【作者单位】黑龙江宾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150400;鹤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正文语种】中文黑龙江省驯化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当属镜鲤,在养鱼最集中的肇东市、绥化市、密山市、哈尔滨市镜鲤占到驯化养鱼面积的80%以上。
其次是超级鲤和俄罗斯鲤,再次是草鱼和鲫鱼。
目前镜鲤的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全鳞的超级鲤、俄罗斯鲤和其他杂交鲤(池边售价德国镜鲤为10.40元/千克,其他全鳞鲤鱼为7.80元/千克)。
镜鲤凭着售价高、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越冬能力强的特点,在黑龙江省的驯化养鱼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
在很多几百亩至上千亩的水面驯化养殖中,镜鲤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美中不足的是该鱼在抗病能力方面较差,除了易患鳔炎病、红头病这类病毒、细菌病以外,还易得寄生虫病,特别是危害最大的四种寄生虫:孢子虫、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都易感染。
数年前危害最大、感染率最高的是三代虫,只要养殖镜鲤,肯定会感染三代虫,一般养殖商品鱼全年外泼杀三代虫专用药2~3次,鱼苗养殖全年泼洒1~2次。
外泼药多数为甲苯咪唑溶液。
相比三代虫而言,孢子虫、指环虫和车轮虫危害要小。
这几年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水质恶化加剧,孢子虫病成了镜鲤养殖的第一杀手,特别是肠道寄生的吉陶单极虫给养鱼户造成了很大损失。
一、吉陶单极虫的生物学黏孢子虫种类很多,仅寄生在海、淡水鱼类的就有1000余种。
我国北方地区鲤鱼养殖常见的孢子虫为圆形碘泡虫、异型碘泡虫、吉陶单极虫和鲤鱼肠道球虫。
黑龙江养殖的鲤鱼特别是镜鲤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是吉陶单极虫。
笔者2012年在黑龙江鲤鱼主产区的肇东市诊治肠道孢子虫几十例,无一例外都是感染吉陶单极虫,发病池塘感染率在10%~90%。
患吉陶单极虫病的鲤鱼前期体表一般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萎缩,由此使消化功能受到阻碍,鱼类得不到充足 的 养分,体质消瘦 、变弱 ,最后衰竭而死 。第三,鱼类单 极虫病并发的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烂鳃病、败 【症等疾病 缸
都 是造 成鱼 类 大量 死 亡 的疾 病 。 五 、结论 根据镜 检 之后 可 以确 定此 次导致 疾 病 的病原 体为 单
多白色胞囊,主要集中在后肠部分。胞囊有的粘连,有 的不粘连 ,充塞于整个肠道中,导致肠壁变薄、透明。
生殖腺发育不正常,并且鲽也被挤压变形。在显微镜下 镜检观察鲤鱼肠道 中的胞囊 ,孢 子长为2 . 2 . ~ 4 2(2 8 2.) 7 0 微米 、宽为93 8 5 O3 微米,充满黏液。通 . (. ~l. ) 过对病鱼的观察、解剖 、镜检发现鲤鱼肠道 内有大量的
治 疗 前死 鱼 数 量 × 10 0%
、
发病 症 状
发病初 期病龟 无明显症状 ,无离群 现象,稍微变 黑,体瘦,但不明显,发病中后期病鱼出现离群独游的 现象,体色明显变黑,背部肌 肉内凹,背部突 出呈刀棱 状 。腹部膨大并且伴有腹壁变薄变软的现象,当稍稍用 力捏按腹部时能感受到腹部内有明显的硬质物质,并且 有黏液从肛门处流 出。剖开鱼腹,肠道 已经充满胞囊, 有胞囊处肠管粗大 ,肠道内有黏液 。肝胰脏 、脾和胆囊 等器官发生粘连 ,不易剥离。由于单极虫的大量繁殖, 导致肠壁黏膜脱落 ,肠细胞坏死 ,并且 易继发细菌感 染,进而导致大量肠细胞的坏死脱落,功能紊乱,鱼类
单 极 虫 寄生 。对 网箱 状 况 观 察 , 发现 病 鱼 表现 食 欲 下
极虫,针对此病,使用敌百虫、硫酸亚铁 、硫酸铜,内
服敌百虫和诺氟沙星取得 了较好效果 。说明这几种药物 对于此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 治疗期间,要
降,常呈团球状集结于水面,对其施以噪音干扰 ,鱼群 不因惊动而散群 。鱼体背部消瘦 ,个别鲤鱼在网箱边离
的 消化功 能受到 了严 重 的破坏 ,导致 病 鱼摄 食量 减少 甚
用药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首
先外泼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能够有效去除网箱 内 和 网箱附近水域中的单极虫,以及鱼体表面 尚未被鱼类 吞食的单极虫及单极虫虫卵,从根源上阻断 了单极虫的 进一步感染。内服敌百虫可以杀死体 内已经寄生的单极 虫,诺氟沙星 的使用 ,可 以有效抑制细菌 的继发感染 , 防止 了单极虫病造成的后期病变 。
至不摄食 ,进而病鱼体质变得更弱 ,直至最后衰竭而
死。
二 、疾病 诊 断
捞取病鱼,揭开鳃盖,病鱼鳃丝充血腐烂 ,肛门红 肿,腹部膨大,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液体流出。解剖病 龟,腹腔 内有大量淡黄色腹水,肠道 内无食物,前肠、 中肠 以及后肠均有块状突起,大小不一。剪开肠壁,前
肠上皮细胞严重坏死、脱落,并 F L 在整个肠道中可见很
四、病 因分 析
根据整个疾病的观察与治疗我们可以看见,单极虫 病并不能造成鱼类的大量死 亡。鱼类主要死亡原因 首先 由于单极虫的大量增殖,产生大量胞囊 ,阻塞肠道 ,对 肠壁造成机械损伤,致使肠壁的黏膜细胞脱落,肠细胞 坏死 ,进而细菌感染 ,导致细 菌病 暴发 ,引起鱼类 死 亡。第二,大量 的胞囊阻碍 了肠道的血液循环,使肠道 堵塞 ,由于长期积压肝胰脏等脏器 ,导致后期造成肝胰
_日 蟹 拦 旦堡 墨 旦塑 夔
单极虫是鲤鱼常见的一种寄生粘孢予虫 。鲤鱼肠道 单极虫病,已经严重危害鲤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笔者 于2 1年4 0 0 月对吉林省农安县太平池水库 的病鱼调查中
为0 3 . 克、0 5 ,连续投喂5 .克 天。同时外用硫酸铜、硫
酸 亚 铁 、9 % 0 晶体 敌 百 虫 ( 度 分 别 为 0 5 / 3 . 浓 . 克 米 、0 2
克/ 、0 7 米。三合剂全池泼洒 ,每隔3 米。 . 克/ ) 天一次,连 泼2色胞囊 ,取胞囊压片显
微镜观察,经光学显微镜镜检后 ,鉴定为单极虫。并对 该病进行了治疗,取得 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
应用此方法后计算治疗后的治愈率,公式如 下: 治愈率 () 治疗前死鱼数量一治疗后死鱼数量) % 一( /
群缓慢独游 。这些现象都是鲤鱼感染单极虫后的叫显症
状,因而认定鲤鱼已感染上 了单极虫病。
三 、防 治方 法
内服 药 饵 , l 千克 饲 料添 加 敌 百 虫和 诺氟 沙 星 分别
5 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