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条例》今年9月实施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社会救助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社会救助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社会救助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而提供的一种临时救助制度。
作为民政部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及其操作指南,对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民政部社会救助政策进行解读,并提供实际操作指南,以期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引。
一、社会救助政策解读1. 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社会救助政策以基本人权和公平正义为基础,坚持兜底线、防止脱贫返贫原则,积极实施精准施策,旨在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生活困境。
2. 适用对象的界定社会救助政策适用于经济困难、生活无着或在生活中遭受灾害等重大困难的公民。
其中,贫困家庭、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和环境灾害受害者等群体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
3. 救助内容及标准社会救助内容包括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
对于基本生活保障,需确保救助对象的食品、居住、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医疗救助则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救助金;临时救助则是在临时困境下提供必要的帮助。
4. 救助程序及申请流程救助程序包括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参与、先救助后核查、救助资金统筹分配等环节。
救助申请流程一般为提供身份证明、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申请材料、经办人员审核和审批等。
二、操作指南1. 正确认识救助对象的需求工作人员要真实客观地了解救助对象的需求,通过与其有效沟通,了解其实际困境,作为评估和提供救助的依据。
2. 注重精准识别和分类根据社会救助政策的要求,工作人员应对不同困难群体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
在认定困难程度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内部合作与协同民政部工作人员需要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协作,形成社会救助工作的合力。
如与扶贫部门合作,共同推动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实现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衔接。
4. 建立健全的救助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对救助对象的个人信息及救助记录进行妥善保存,建立便于查询和统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概述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社会救助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救助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两个方面。
一、社会救助保障中国的社会救助保障包括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优抚和扶助等五大类别。
1.低保:低保制度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石,旨在保障最低生活水平。
根据国家规定,低保救助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无劳动能力或无劳动条件的居民。
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享受经济补助,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3.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是对突发性困难造成经济困难的人员提供的一种短期救助制度。
主要针对因灾难、疾病、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的短期经济困难情况。
4.优抚:为中国的军烈属(军人和烈属的配偶、子女等)提供的一种特殊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退伍军人、烈士家属、抗战老兵、革命伤残军人等。
5.扶助:扶助是指对特别困难和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的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援助,如孤儿、残疾人、白血病患者、艾滋病人等。
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机制,包括救助标准、救助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
1.救助标准:救助标准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是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的基础。
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对象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救助渠道:救助渠道是指救助对象获取救助的方式和途径。
现在,大多数救助渠道主要包括社会救助机构、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等。
3.监督管理:社会救助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救助工作的公正公平。
政府需要加强对社会救助机构和救助工作人员的监督,确保救助资金的公开透明。
除了以上的社会救助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中国还实行了其他一系列的社会救助政策,如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6.20•【文号】民发[2014]135号•【施行日期】2014.06.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民发〔2014〕1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教育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建设局、卫生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4年2月21日以国务院649号令颁布,自5月1日起施行。
为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办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和保障,关系到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实现和执政根基的稳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办法》的颁布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社会救助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主体责任、制度安排、基本程序等,既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政府各部门依法救助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法规依据,明确了行为规范,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新形势下社会救助事业迈上了法制化、体系化、规范化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办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办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9月起施行

o s g u nvri P i sp ya dSc l c ne) 20 f i haU i sy( hl oh n oi i cs ,0 3, Tn e t o aSe
1 ( ) 2 -1 8 4 :5 3
tr t A uct nadPo oi f a t C l r[ ] h a ueWi d oai n rm tno f y ut e J .C i h o o Se u n
[ 2 刘铁民. 1] 玉树地震灾害再次凸显应急准备重 要性[ ] 中国安 J.
全 生 产科 学 技术 ,0 0,( )57 2 1 6 2 :-
L U Ti- n I e mi .Th i n f a c f e r e c r p r d e s h g - e sg i c n e o me g n y p e a e n s i h i
e tf po lms n meg n y rp rd es y tm.J un l f nic rbe o e re c pe ae n s sse i o ra o
Sft S i c n eh o g [ ]20 5 6 :-0 ae ce eadT cn l y J .0 9,( )5 1 y n o [ 2] 徐德蜀 , 金磊. 倡导 安全文化 , 提高全 民安全素质 [ ] 中 国安 J.
sos [ ]Junl f a t S i c n eh o g ,0 84 5 : pne J .o ra o f y c neadT cnl y20 ,( ) S e e o
1 —9 3 1
[ 刘铁 民. 9] 重大 事故动力 学演化 [ ] 中 国安全生 产科学 技术 , J.
其 研究 进 展 [] 中 国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术 ,08,( :31 J. 20 4 5) 1 . 9
法政新知

救 助 措 施 : 织 自 然 灾 害 救 助 捐 赠 活 动 组
范 围 内从 事 支 付 业 务 的 .其 注 册 资 本 最 低 限 额 为 1亿 元 人 民 币: 在 省 、 拟 自治 区 、 直辖 市 范 围 内从 事 支付 业 务 的 , 注 册 资 其
本 最低 限 额 为 3 0 0 0万元 人 民 币。 注 册 资 本 最低 限 额 为 实缴 货 币资本 。 根 据 办 法 . 金 融机 构 支付 服 务 主 要 包括 网 络 支付 、 付 非 预
《 营养改善工作 管理 办法》
为促 进 营 养 改 善 工 作 。提 高 居 民 营养 质 量 与健 康 水 平 , 卫 生 部 出台 了《 养 改 善 工 作 管 理 办 法 》 营 。根 据 管 理 办法 , 国将 我 建 立 营 养监 测 制 度 。 居 民膳 食 状 况 、 养 改 善 效 果 以 及 营 养 对 营
《 自然 灾 害 救 助 条例 》
I ’
办 法 细 化 了公 开 的 范 围和 内容 。将 涉及 学 校 基 本情 况 , 发 展 规 划 , 生招 生 考 试 、 位评 定 、 业 资 助 , 学 学 就 学科 专 业 与教 学 ,
《自然 灾 害 救 助 条 例 》 9月 1 日起 施 行 , 进 一 步 规 范 自然 将 灾害 救 助 工 作 . 障 受 灾人 员基 本 生 活 。 保 条例规 定. 自然 灾 害发 生 并 达 到 自然 灾 害 救 助 应 急 预 案 启
第 一 阶段 : 今 年 9月 1日起 , 面 实行 新 增 电 话 用 户 实 名 登 从 全
法 政 新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正式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正式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正式文》分析与解读目录一、引言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概述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主要内容3.1 社会救助对象3.2 社会救助标准3.3 社会救助程序3.4 社会救助保障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实施与影响五、个人观点与总结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于XXXX年正式通过,并在XXXX年XX月XX日正式施行。
该法律旨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和实施对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正式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以便读者全面了解该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立法,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体现了国家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关怀。
该法律共有XXX条,涉及社会救助对象、标准、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主要内容3.1 社会救助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明确了社会救助的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失业人员等。
对于不同的救助对象,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救助标准和程序。
3.2 社会救助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各地应当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合理确定社会救助标准。
法律还规定了对于特殊困难群体的额外救助政策,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3.3 社会救助程序社会救助的程序包括申请、审查、认定和发放等环节,法律明确了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
法律还规定了对于虚假申请和骗取救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4 社会救助保障为了保障社会救助的落实,法律规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及时、足额地享受救助权利。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实施与影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落实了该法律的相关政策。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亮点与焦点

事业建 设 一 事一 议财 政 奖补 试 点省 份 以 来, 各地精 心组 织 , 密部署 , 周 积极 调整 财
政支出结构 ,努力增加一 事一议 财政 奖补
俗话 说有备无 患。与 以往更强 调 灾后 救援 工作 的相关 条例 比较 , 该《 条例 》 显然对 前期 的救 助准备工 还 个人贷 款且 对应 的还款 合 约 尚未 终』 的银 行 I - 作给予 了高度的重视 。 账 户( 用卡 账户 除外 ) 信 。意 见要 求 商业 银行 国务院法制办 负责人将 《 条例》 同 一 账 户 不 得 同 时 收取 年 费 和 小额 账 户 管 理 中的救助 准备归纳 为 “ 县级 以上地 费 。此 外 业银 行 办 理 代 收 水 、 、 气 、 商 电 燃 电 方人 民政府 、有关 部 门应 当根据 自 话 、有线 电视 等费 用 以及代 付 工资 、社 会保险 然灾害风 险调聋 睛况 ,制定 自然灾 金 、 房公 积 金 等代 收代 付业 务 . 按 照 “ 委 害救助 应急预案 ;建 立健全 应急指 住 应 谁 挥技术 支撑系统 ,为 自然灾 害救助 托 、 付 费” 谁 的原 则 收取 手 续 费 , 得 向委 托 方 不 工作提 供交通 、 信等装 备 ; 通 统筹规 以外 的其 他 单位和 个人 收取 费用 。口 划设立 并公告 自 灾害的应 急避难 然 场所 、加 强 自然灾 害救助 队伍 建设 -= ! 和业务培训。” 而当灾 害降临 , 条例》 中应 急 届 喜 《 救 助措施 即开始启 动——县级 以上 l 人 民政府 或 自然灾 害救助应 急综 合 ¨”
电子银 行提 供的 境 内本行 查询 服 务 ; 通过 P S、 O A M、转账 等 电子 终端 提供 的境 内跨行 查询 服 T 务; 密码 重 置服 务相 关 费 用纳 入 账 户 、 密码 、 电 子证书 等挂 失费处 理 , 不得单 独 收费 。 自 20 0 9年我 区被 国家 列人 村 级公 益
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介绍

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孤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障孤儿的生存、发展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救助政策与法规。
本文将对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政策与法规,从而保障孤儿的权益。
一、国际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儿童权利保障文件,也对孤儿的权益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各国应为孤儿提供基本的福利和援助,确保他们享有与其他儿童相同的待遇。
2.《国际儿童劳工最低年龄公约》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也涉及到儿童劳工问题。
《国际儿童劳工最低年龄公约》规定禁止使用未满15周岁的儿童从事有害劳动。
这一公约保障了孤儿不被迫从事过重劳动,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发展。
二、中国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法》为孤儿的救助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该法明确规定了收养关系的建立和终止程序,保护了孤儿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了安定的家庭环境。
2.孤儿保障制度中国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孤儿保障制度,为孤儿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为孤儿提供生活费、教育费用、医疗保障等,并建立了孤儿救助机构,提供保育、教育等服务。
三、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的意义1.保护孤儿的合法权益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意义在于保障孤儿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了对孤儿财产的保护、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孤儿能够享有与其他儿童相同的待遇。
2.帮助孤儿获取良好的成长环境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能够协助孤儿融入社会,获取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些政策和法规不仅提供了经济援助,还为孤儿提供了教育、培训等发展机会,促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教育和人生发展。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孤儿救助政策与法规的实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为孤儿提供必要的生活和教育保障,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了因孤儿问题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l请对象 农 民集 体所 申
有或者凰家所森 依j洒 裳
水域 滩 涂 养 殖 注
发 布政 府应 对措 施 和 公 众 防 范措 施 :紧 急转
移 安 置 受 灾人 员 : 急调 拨 、 输 自然 灾 害救 紧 运 助应 急 资金 和 物 资 .及 时 向 受 灾人 员提 供 食
品 、 用 水 、 被 、 暖 、 时 住 所 、 疗 防 疫 饮 衣 取 临 医
养殖生产 的 由l包方 发 审
协商等方式承包用予养殖
等 应 急救 助 . 障 受 灾人 员基 本 生 活 : 慰 受 保 抚
灾人 员 . 处理 遇 难人 员善 后 事 宜 : 织 受 灾人 组
员 开展 自 互 救 :分析 评估 灾情 趋 Fra bibliotek 和 灾 区 救
需求. 采取 相应 的 自然 灾 害救 助措 施 : 织 自 组
然 灾 害 救 助 捐 赠 活 动 。 囵
一
6一
凭养 殖证享受 国家水产养
则 自然 灾 害救 助 工 作 实 行 各 级 人 民 政 府 行 殖 扶 持 政 策 的 权利 细化
政 领 导 负责 制 自然 灾害发 生 并 达到 自然 灾
害救 助应 急 预案 启 动 条件 的 .县 级 以上 人 民 政 府 或 者人 民政 府 的 自然 灾害救 助 应 急 综 合 协 调机 构 应 当及 时启动 自然 灾 害救 助 应 急 响 应. 采取 下列 一 项或 者 多 项措 施 : 即向社 会 立
制 宜 采 取 多元 化 安置 方 式 . 妥善 解 决 好 被 拆 迁 农 户 居 住 问题 ; 筹 规 划 有 序 推 进 征 统 地拆 迁 。囵
《助 例今 月 施 由 救 条 》 年9 实 羹
由 号 务 令 7 中灾 署 第 起实 施 5 院理 家 布月 旬 害救 助 国 国 院 宝 《自然 签 的 7 总温 公 7 务
,
誊
办法》已 予 、 争年7月 i日 《 域滩涂 养 殖 证 水 发
登记 办法 》 观确 了养 殖 户
条例 》 该 条例 自2 1 , 0 0年 9月 1日起 施 行 。 条
例规 定 . 自然 灾 害 救 助 工 作 遵 循 以 人 为 本 、 政
府 主 导 、 级 管 理 、 会 互助 、 民 自救 的原 分 社 灾
…
0 l
。
储; _ 晨g 謇
2J 车第s . o 期
I }
_
栏 目信 箱 :j c@16ci ng y 2 . n w o
征地补偿安置费要直接支付给农民
国 源发《 进步好地理作通》平 、要, 征 补新准施 保 一做实 到 管工的知《 》人 推 增 土 标实 确 补 偿 费落 征位 。 根 据经 济 发 展,知 求 进地 偿部出 于 资 关 通当地 均 收入 水
挪用 问题 本 着 “ 用 地 . 承担 ” 谁 准 的原 则 , 鼓励 各 地 结合 征地 补偿 安置 积 极 拓 展社 保
资金 渠道 。被 征 地农 民纳入 新 农保 的 . 还应 落 实 被征 地 农 民 的社 会保 障 , 不得 以新 农 保 代 替 被征 地 农 民 的社 会 保 障 切 实做 好 征 地 涉 及 的拆 迁 补 偿 安 置T 作 , 安置 后 先 拆 迁 . 决 制 止 和 纠正 违 法 违 规 强制 拆 迁 行 为 : 理 进行 住 房 拆 迁 的 补偿 安 置 , 地 坚 合 因
.
长 幅 度 等情 况 . 地 每 2至 3 对 征 地 补偿 标 准 进 行 调 整 , 步 提 高 征地 补 偿 水 平 。 各 年 逐 未 及 时调 整 的 . 予通 过用 地 审 查 . 照确 定 的征 地 补偿 安 置 方 案 , 时 足 额 支付 ; 不 .按 及
应支 付 给 被 征 地农 民的 补偿 安置 费 . 要直 接 支 付 给农 民 个人 , 防止 和 及 时 纠 正 截 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