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课后知能检测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湘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1水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14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1水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14

25) 80%2.1.,4 200 14%8 ;5555540%102 5005 000,1.7321,50050,35.5112025(25) 80%2.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 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 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 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 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 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 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 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物种的大量水藻, 形成一层“绿色浮渣” , 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 也会中毒致病。

在形成“绿色浮渣”后, 水下的藻类会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呼吸水内氧气,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水内氧气会逐渐减少, 水内生物也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

死去的藻类和生物又会在水内进行氧化作用, 这时水体也会变得很臭, 水资源也会被污染得不可再用。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_1水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1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_1水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1

第四单元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1水污染及其防治有关素材水污染的防治举措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致使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许放射性等方面特点的改变,进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许损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目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依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化学性污染污染杂质为化学物件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化学性污染依据详细污染杂质可分为 6 类:(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酸碱污染使水体的 pH 值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化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假如重金属等有潜伏长久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假如各样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芬芳烃等。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固,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批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假如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剩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特别大海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含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

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惹起的。

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阻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2)热污染:来自各样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纳举措,直接排入水体,可能惹起水温高升、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添等现象,进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_1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湘教版选修61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_1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湘教版选修61

4.1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 ) 知识与技术1.认识水污染观点、种类和我国水污染情况。

2.认识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常用的污水办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认识水污染的地区差别及解决的门路。

( 二 )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样手段采集水资源信息,学会对水资源进行监测,依占有关数据判断水污染状况。

2.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水污染的举措和方法。

3.能够将自己对水资源的认识,经过适合的方法传达给别人,并影响别人。

( 三 )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正确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

2.关怀我国水污染情况,关注我国水污染发展趋向,加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3.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养成节俭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优秀习惯。

水污染的种类、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多媒体课件1课时【新课导入】人类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饱尝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横流的污水、洋溢的烟雾、成堆的垃圾如何还地球以湛蓝的天空、清爽的空气、清亮的河水和如茵的草地【板书】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播放图片】播放黄河水污染、滇池蓝藻迸发、渤海赤潮等图片【板书】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事例展现】事例1—— 1956 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地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边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计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四周的乡村还(居)住着 1 万多农民和渔民。

“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分外兴盛。

1925 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 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 C2H5Cl),年产量不停提升,1956 年超出 6000 吨。

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办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 年,水俣湾邻近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病。

这类病症最先出此刻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木,甚至跳海逝世,被称为“自杀猫”。

浙江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湘教版

浙江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湘教版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考要求1.说明水污染产生的过程、原因和危害2.说出水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一、水污染的概述1.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引起天然水体污染的物质称为水体污染物,向水中排放或者释放污染物的发生源或场所称水体污染源。

3.水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4.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

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水生生物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我国的水污染,主要包括江河水和湖泊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

因水体污染物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现象,具体列表如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12月30日,天津海事法院正式受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引发的养殖户损害赔偿纠纷案。

备受关注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造成了大面积的海洋污染,给脆弱的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为何说渤海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2)大量的石油泄漏会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渤海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向渤海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巨大,二是渤海海域较为封闭,自净能力较差。

第(2)题,大量的石油泄漏会产生以下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海水污染,使海洋环境恶化;二是影响沿海地区气候,油膜覆盖在海洋表面,限制了海水的蒸发,使海洋上空的大气变得干燥,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三是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即油膜限制了氧气的溶解,使海水缺氧,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答案(1)环渤海地区大量的工业企业和海洋中的油气资源开发活动向渤海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渤海海域较为封闭,自净能力较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 第4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湘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 第4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湘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课后知能检测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湘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阅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1~3题。

1.四种大气污染现象中,污染源是天然污染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为减少图片④所示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②广泛利用煤炭资源③采用消烟除尘技术④家庭尽量使用小蜂窝煤炉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为减轻图片①所示硫氧化物的排放量,脱硫效率较低的方法是( )A.吸附法B.碱液吸收法C.氨吸收法D.石灰吸收法【解析】第1题,图片①~④描述的景观依次是工厂废气、火山喷发、汽车尾气和酸雨;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是大气的天然污染源。

第2题,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广泛利用煤炭资源将增加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小蜂窝煤炉具的燃烧率很低,没有尾气回收,硫氧化物的排放量更大。

第3题,碱液吸收法、氨吸收法和石灰吸收法等湿法脱硫的效率较高;吸附法属于干法脱硫,效率较低。

【答案】 1.B 2.C 3.A“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发生时,能见度极差,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

据此回答下题。

4.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和石油②夏季风的势力增强③城市规模不断膨胀④植被破坏严重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大气灰霾”是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而导致的现象。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城市建设都能产生悬浮颗粒物。

【答案】 B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回答5~6题。

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6.解决因大量使用家庭轿车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发展“绿色交通”②禁止家庭轿车的使用③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④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⑤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⑥鼓励“绿色出行”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解析】第5题,城市人口集中,车流量大,排放汽车尾气直接污染大气,降低城市大气质量。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湘教版选修6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湘教版选修6
13 _诱__发__癌__症___等。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 14 __农__作__物__物__种___ 发生 15 __变__异____,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 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 16 _水__生__生__物___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 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2)(多选)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探究 二 水污染防治
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4)题。
材料一 近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
材料二 近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 ________等。
【学法点拨】 根据杂质判断水污染的类型
2.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2018届广东省湛江市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苏、浙两省,湖泊面积2 427.8平 方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平均水深约为2米,最大水深不 超过3米。20世纪60年代以后,太湖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逐渐退 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简述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湖泊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什么情况下水体会发生污染? 【答案】当外界某些物质介入,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就破坏了水 体生态平衡,出现水污染。
二、水污染防治 1 . 水 污 染 防 治 的 原 则 是 17 ____预__防_____ 、 18 ___治__理______ 、 19 __管__理____。 2.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 量。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2.掌握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能够针对某类水污染事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一、水污染概述1.概念: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产生原因:污染源中的污染物通过一定方式或途径进入水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水体。

3.水污染的类型: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4.水污染的危害(1)饮用: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引发癌症等。

(2)灌溉: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3)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5.水体富营养化: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思考1.在什么情况下水体会发生污染?答案当外界某些物质介入,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就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出现水污染。

二、水污染防治1.原则及措施原则具体含义举例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到最小量清洁生产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加强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2.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

思考2.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尽量少产生污水?答案 节约用水,较干净的洗刷用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浇花等;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不随意丢弃可能造成水污染的废弃物;少购买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的工业产品。

探究点一 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探究活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讲义(含解析)湘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讲义(含解析)湘教版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情景导入先思考———————1878年英国泰晤士河发生造成640人死亡的游船沉没事件,事后调查却发现,大多数遇难者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霍加河曾因严重污染而多次着火;日本熊本和新潟的“水俣病”导致上千人死亡。

思考探究:结合上述事件,分析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哪些?提示: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农作物物种变异甚至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1.水污染的概念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它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水污染的原因污染源中的污染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进入水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水体。

3.水污染的类型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4.水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

(2)导致农作物物种变异,甚至会使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3)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使其变得简单和脆弱。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水体污染类型,对其含义、污染源、表现、危害等方面总结如下表所示:——————应用体验不可少———————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乡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

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废水④酸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从水污染的类型看,该乡镇的水污染最可能是( )A.物理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C.生物性污染D.自发性污染解析:1.C 2.A 3.B 第1题,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选择题
阅读漫画“胎儿绝不出生的N个理由”,完成1~2题。

1.导致漫画反映的水体污染的原因是( )
B.废热水的排放
A.水体富营养化
D.重金属的排放
C.寄生虫的大量繁生
2.湖泊出现漫画中的问题时,湖泊中( )
①种群数量增加②生态系统趋向复杂③鱼类大量死亡④生态系统变得简单
B.①②
A.①④
D.③④
C.②③ 【解析】第1题,第三幅图中的“老子是蓝藻”是题眼,说明漫画反映的是水体富营养化。

第2题,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的含氧量下降,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答案】 1.A 2.D 3.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

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
( )
B.防治水污染
A.推广节水技术
D.寻找新的水源地
C.大力开采地下水
【解析】上海水源地由黄浦江上游转向以长江为主,主要原因是黄浦江的水污染。

要保证水资源的
质量,最主要的措施应是防治水污染,而不是寻找新的水源地。

【答案】B
泉州市作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创模”期间,先后建立了印染、电镀、制革等10个工业
集中控制区,对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并实行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专业化经营。

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BOT(建设——运营——移交)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泉州市已经摸
索出一条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模式。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泉州市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这一措施说明泉州市( )
A.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均进行控制,实行清洁生产
B.集中控制管理实际上就是即将取缔这些工业
C.注重了工业生产的末端处理
D.拿大笔资金打“水漂”,搞的是形象工程
5.建立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说明( )
A.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B.说明泉州市的工业都实行清洁生产
C.各企业间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式的生产
D.该市环境污染不再有【解析】第4题,对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不一定是对每个环节都采取防治对策。

污染大的企
业集中控制,是为方便管理和污水处理,而不是取缔。

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等处理的是工厂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不让废弃物污染环境,应当是末端处理。

末端处理取得很大成效,尤其是环境效益显著,并不是形象工程。

第5题,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做原料,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水及其他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进行销售或作为其他工厂生产的原料,具有循环经济的特点,并节约、充分利用资源。

泉州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工厂是针对生产后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不能说明生产是清洁生产,也不能说明该市的企业已形成生
态工业园区式生产,同时也不代表该市环境污染不再有。

【答案】 4.C 5.A
6.为减少酸雨对我国水体的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增加钢铁、有色冶金等产业的比重②推广清洁煤技术
③回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④强制安装除尘装置
B.②③
A.①②
D.①③
C.③④ 【解析】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氧化物;清洁煤技术可以减少煤炭燃烧产生
的酸性气体;“尘”是大气污染物。

【答案】B
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色,并对海
洋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 )
A.海水综合治理差
B.海水中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
D.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红壤进入海洋
8.防治海水富营养化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可取( )
A.研制“无磷洗涤剂”
B.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江河中
C.及时打捞收获快速生长的水藻
D.关闭生产洗涤剂的工厂【解析】第7题,赤潮是由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过度繁殖造成的。

第8题,海水富营养化污
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关闭生产洗涤剂的工厂太绝对化。

【答案】7.B 8.D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涸”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9~10题。

9.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B.古河道残遗而成
A. 大湖萎缩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 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 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 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分析:月牙泉位于图中古河道上,根据题意,该月牙形聚水洼地
的成因主要为古河道残遗而成。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第10题,根据题目叙述:月牙泉的形成是泉水在洼地汇聚,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所以导致泉水干涸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

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答案】9.B 10.D
二、综合题11.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海面的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
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对相关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这次石油堵漏和后期的清污工作持续到八月份还未完成,被称为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5月19日,专家警告说,污染带可能在6天内到达佛罗里达群岛,导致污染带到达佛罗里达半岛的
是 ________。

(2)受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影响,美国5月25日宣布将当地禁渔区域扩大2万平方公里,实行禁渔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石油泄漏能造成哪些危害?【解析】第(1)题,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污染带向东北方向移动。

第(2)题,石油的有毒物质进
入海洋生物中,人类食用海洋生物容易产生危害。

第(3)题,从破坏海洋生态、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
体健康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洋流(墨西哥湾暖流) (2)在污染海区,石油中的有毒物质会直接或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中,此举可防止有毒物质通过食用
海产品进入人体,对人类产生危害
(3)破坏海洋生态;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等。

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苏州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1.溶解氧(DO) 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挥发性酚 4.氰化物 5.化学需氧量(铬法)(CODcr)
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

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

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狭窄了。

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

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绝迹。

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
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

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
源外)。

(2)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3)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解析】本题以苏州河为例,主要考查水污染与治理,综合性很强。

考查水污染原因、来源以及生
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本题难度不大,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包含了地理教学中乡土
地理方面的知识,实用性较强。

【答案】(1)C 来自岸上和水上的人们生活废弃物的污染;内河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
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

(三个即可) (2)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

由于人为因素对水域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严重破坏了其生态平衡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导致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3)①苏州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太大;②苏州河流量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