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2(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附答案

3.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能反映南北朝时期【A】
A.佛教盛行B.生产力水平高C.南北对峙局面D.科学文化繁荣
二、合作探究、展示
【重点精讲】1.《齐民要术》的价值
(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史和生物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女史箴图》:“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诫的意思。西晋惠帝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
【难点解疑】石窟艺术的艺术价值
(1)它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优秀遗产。
(2)是雕塑艺术和佛教艺术的结晶,对研究佛学有重大的作用
A.石窟B.书法C.山水画D.诗歌
2.龙门石窟驰名中外,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C】
A.陕西省B.甘肃省C.河南省D.山西省
3.“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目光。这里是著名农学家贾思緦的故乡,也是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诞生地。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本书记载的是【A】
(3)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凝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要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交融,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2.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字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吸收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附学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2新人教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李仕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预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②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
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从而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前提。
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又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及雕塑。
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3.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库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书圣”王羲之。
2、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1.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______。
2.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
3.书法:________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东晋的________,当时的人称他的________为古今之冠,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_________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后人誉为“_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4.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桌椅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设置展示区,供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学习。
6.教学反思表:准备教学反思表,用于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于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答案: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尊重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板书设计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农业工具的改进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医学体系的完善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诗歌的繁荣
-绘画的发展
-佛教的传入
3.著名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课程重难点】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自主学习】1.北朝贾思勰撰写的是我国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种植农作物必须,;要改进。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
这部农书对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上占有重要地位。
2.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和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
祖冲之与他人合著的数学名著,后来传到日本、朝鲜,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祖冲之为了完成海量的计算,借助了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
3.祖冲之还对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4.汉代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也为书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和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后人称锺繇的楷书为。
西晋设置,教学生学习书法。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
所作、、尤为精湛。
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笔势,。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被称为。
王羲之被后人誉为。
北魏统治者崇尚,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在世界中独放异彩。
【合作学习与探究】课堂探究一:读图分析题问题一:右图所示书影为哪一本书?作者是谁?哪朝人?问题二:本书记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关于农业生产有哪些观点?问题三:本书在其领域有何地位和意义?问题四:上图所示人物是?哪朝人?请结合他的数学成就,写一个简单的人物介绍。
课堂探究二: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图一图二图三问题一:图一所示的书法字体是();图二所示的书法字体是();问题二:图二的作者是谁?被后人誉为?时人对这幅作品有何评价?问题三:图三的碑刻书体是什么时期?在历史研究中属于第几手史料?课堂探究三: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附答案

4/4
②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4)评价:这部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
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5)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
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附答案
(1)圆周率:(重点) ①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 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 3.1416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 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 ②地位:这一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 ①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 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 50 秒。 ②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 年, 《大明历》正式颁行。 (3)机械制造:祖冲之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知识点●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形成条件: ①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注意: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3)曹魏时期: 钟繇和胡昭都是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未众家书法长, 都 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 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 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4)西晋时期: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5)东晋——王羲之:(重点) ①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②成就: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精行草书尤为精湛。他 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微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 冠,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③代表作: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④地位: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6)北魏时期: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字 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7)地位: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 独放异彩。 2.绘画 (1)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 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2)代表人物——顾恺之:(重点) ①时期:东晋。 ②地位:擅长人物画,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③作品特征: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④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目|标|我|明|确①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掌握王羲之与《兰亭集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
②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地位、内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________、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__,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__________等重要思想。
2.评价: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______________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1.简介:祖冲之是__________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1)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_____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祖冲之还对________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________秒。
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____》。
(3)祖冲之还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__________、千里船等。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你知道右图《兰亭集序》是谁的代表作吗?他的书法有何特点?后人是如何赞誉他的?1.书法成就(1)________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锺繇和______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________,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人教版七上历史学案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二、自主预习1.我国现存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撰写的《齐民要术》。
2.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数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还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等。
3.西晋设置,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4.东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和《洛神赋图》。
三、合作探究1.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有哪些相似之处?四、随堂演练1.“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
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 B.祖冲之C.郦道元 D.蔡伦2.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3.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A.钟繇 B.胡昭C.王夫之 D.王羲之4.“文章博洽,为儒者宗。
水经有注,禹贡同功。
”你认为这句话是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A.祖冲之 B.刘歆C.刘徽 D.郦道元5.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
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还可以参观()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秦陵兵马俑D.都江堰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最早贾思勰2.第七位《大明历》千里船3.书博士4.顾恺之《女史箴图》三、合作探究1.政治方面: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案2(含
答案)
第第20课课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科技与文化学习学习目标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
(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士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探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一任务一
【自学质疑】
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自学检测检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1)成就撰写_________。
(2)做法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
_________,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
(3)思想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_________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齐民要术(1)内容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丰富。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_________,对后世农学发展影响深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学家祖冲之科学家祖冲之1简介_________杰出科学家,在_________.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该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_。
(3)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_________.水碓磨.千里船等。
书法.绘画和雕塑书法.绘画和雕塑1书法(1)条件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时间_________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了。
(3)代表。
曹魏时的锺繇和胡昭都擅长行.草.隶书,_________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_________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为_________,被誉为“书圣”。
(4)地位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绘画(1)题材。
由于佛教盛行,_________画占了主要地位。
由于山水诗增多,_________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
_________和_________。
3雕塑(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世界上
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张仲景B贾思勰C顾恺之D祖冲之
2.他的书法独创一家,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们尊称他为“书圣”。
他是()A顾恺之B贾思勰C郦道元D王羲之
3.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贾思勰
4.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这部书是()A论语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发展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统一局面的形成
6.有人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是对当时社会特点的反映”作为课题来探究,请你找出下列能体现江南开发.经济发展的文化祖冲之的圆周率陶渊明的田园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建安文学
A.
B.
C.
D.
7.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民族融合的作用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作用科技文化的进步
A.
B.
C.
D.
8.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
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A民族融合加强B统治区域扩大C对外交流频繁D佛教影响削弱
9.在一次智力问答比赛上,主持人请大家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东晋人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后人尊称他为“书圣”小明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A.王羲之
B.欧阳修
C.柳公权
D.颜真卿
10.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奔马图清明上河图
A.
B.
C.
D.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
A.绘画的艺术
B.雕塑艺术
C.佛教的传播
D.社会稳定
12.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上图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上图中的文字介绍补充完整。
2大同.洛阳的这两处文化遗产都开凿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共同特色3针对如何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1.DDDBDCAAAAC
12.1云冈石窟龙门石窟2南北朝时期。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也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3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调动个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种植防护林以减少风沙的侵蚀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