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验三则
真武汤治验三则

真武汤治验三则真武汤始见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5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肾阳虚衰、水湿泛溢之水肿、小便或利或不利、腹痛下利、肢肿、体颤、肉跳及心阳虚衰、水气上凌之心悸等症。
临床中,笔者还用于治疗其他病证,疗效较好,现列儿则验案如下。
自汗案患者,女,37岁,2004年8月就诊。
患者自诉:自汗不止4月余,曾在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西医调节神经的药物不起作用,服其他中药效果也不明显。
3天前患感冒服西药及中成药后,汗出更多,低热(体温37(5弋)。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不振,头面部汗出如洗,筋脉拘急,身体觸动,舌苔口干,脉沉细,此系阳虚不固。
治以回阳固脱。
药用制附子30呂(先煎),生姜30g,白芍30名,白术20g,茯苓30go 1剂,煮取1000mlo频频饮之,1日饮完后汗出稍止。
改用小剂量。
炮附子、生姜、白芍、茯苓各12g,白术8g。
日1剂。
乂服4剂热退身凉,汗止神复。
半年后随访,自汗未再复发。
按:本病人素体表里阳气俱虚,阳虚不固常自汗出。
本次感冒服西药发汗更伤其阳,因此汗出不止;汗出过多,阴随阳伤,阴阳两虚,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身体腦动、精神疲倦。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可回阳气;茯苓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既助附子温阳祛寒,乂伍茯苓温散水气;白术健脾燥湿,可扶脾之运化;白芍既可敛阴和营以解筋脉拘急、身之腦动,乂可制附子刚燥之性引阳药人阴。
诸药相伍,使阳气得回,表气得固,故不汗出。
阴液得复筋脉得养,肢体腦动可解。
阴回阳复,阴阳平衡,病即可愈。
眩晕案患者,女,30岁,2004年11月18日初诊。
主诉:旋转性眩晕3天。
病史:平素自感体倦乏力,稍有不其即伤风感冒,且持续时间较长。
本次病发即感冒10天(基本痊愈)后,早晨起床时突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伴有恶心呕清水,头昏沉胀疼,心动悸汗出,不欲食,食入即吐,曾服西药及输液,病不见轻,才求服中药。
重用黄芪治验3则

重用黄芪治验3则
董顺明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06(23)5
【总页数】1页(P357-357)
【关键词】黄芪;治疗;经验
【作者】董顺明
【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董庄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
【相关文献】
1.重用黄芪治疗抑郁状态伴双目阵发性睁眼困难验案一则 [J], 张成
2.贾建伟教授重用生黄芪治疗肝衰竭临床验案 [J], 朱波;郭丽颖;沈南兰
3.重用生黄芪治疗疮疡久溃不愈验案一则 [J], 杜庆湛;欧阳秋伟;陈浩龙
4.重用黄芪治验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眩晕1例 [J], 卢冬初
5.重用黄芪治验三则 [J], 王正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疑难病治验三则

停 药或 减 药后 又下 降 。就 诊 时 服
复诊 ( 0 6年 4月 1日) 皮 好 , 肥胖之 形体也趋 正 常 。 20 : 其
强 的松 2 0毫 克 月余 , 血 小 板 一 肤紫 斑 已经 变淡 变小 , 见新 的 紫 但 未
体会
患 者 以 皮 肤 紫 斑 为 主
直在 1 5×1 L 以 下 , 见 精 神 斑 出现 , 血 小板 5 0/ 诊 查 1×1 L 0/ 。舌 症 , 故乃 中医之 “ 紫斑 ” “ 证 ” 、血 范
三诊 ( 0 6年 4月 2 日) 此 知 病 本 在 先 天 , 舌 苔 虽 薄 黄 但 20 0 : 其 胞 、 细胞 等正 常 ; 红 B超 肝 脾 不 大。 诊 因我 外 出故 由他 医接 诊 , 血小 润 , 查 且有 服激 素之 干扰 当舍 之 。综
中医诊断为 紫斑 , 医诊 断 为原发 板 5 西 3×1 L 0/ 。处 方 : 黄 芪 2 g 上 所 述 , 病 实 乃 脾 肾两 虚 , 不 炙 0, 本 气 性血 小板减 少性 紫癜 ( 性型 ) 慢 。 当归 1 g 丹 皮 1 g 三七 粉 5 ( 5, 0, g 冲 摄 血之证 。治 当健脾 补 气 以摄 血 , 此为 中医之 “ 紫斑 ”、 血 证 ” 服 ) 鹤 草 1 g 赤 芍 l g 生 地 补 肾 温 阳 以 生 土 。 《 证 论 》 : “ , 仙 5, O, 血 云 乃 因先 天 不 足 , 天 失 养 , 肾 阳 lg 鸡 血 藤 l g 炙 甘 草 6 。 1 “ 之初胎 , 后 脾 O, O, g 0 人 以先天生后 天 , 人之 既 虚 , 摄 无 权 所 致 。脾 虚 不 能 统 剂 。 统 育, 以后 天生先 天 … , 治 血者 , 故 必 四诊 ( 0 6年 4月 2 日) 诉 治脾 为 主。 故取 归脾 汤 为主化 载 , 20 7 : ” 暗 ; 肾 阳 虚 , 门 火 衰 , 见 怕 进 上 方 后 恶 心 欲 呕 , 食 减 少 , 脾 命 则 进 诊 黄 芪 、 苓 、 茯 白术 、 参 、 枣 健 脾 党 大 血 , 妄 行 于 外 故 皮 下 紫 斑 色 淡 血 冷 、 胖淡 ; 虚血 少故 精 神不 振 、 舌 淡红 、 舌 气 苔薄 白 , 脉沉 细 ; 血小 板 益气 ; 查 因气 虚 不 能 生 血 , 之 离 经 加 8×1 L 0/ 。观上方 以补 血 凉血 为 之 血 必 有 血 虚 , 加 当归 、 面色无 华 。证 属气 虚血 少 , 肾 阳 2 脾 故 阿胶 以 虚 , 当健 脾 补 肾 , 气 摄 血 。方 主 , 于滋腻碍 胃 , 无 补 肾之 品 , 补血 ; 治 益 过 且 菟丝 子 、 骨脂 补 肾治本 ; 补 因 “ 血不去 则新 血不生 ” 故用 仙鹤 瘀 ,
当归龙荟丸治验三则

当归龙荟丸治验三则
沈维权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6(021)006
【摘要】@@ 例一:眼葡萄膜炎rn 肖某某,男,59岁,退休工人,1986年9月20日初诊,经上级医院眼科诊断为眼葡萄膜炎,住院治疗三个月未愈,而来中医诊治.自诉:三月前左眼赤痛,眼前有黑影浮动,视力下降,畏光流泪,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大.辨证:肝胆火盛,上攻于目.治则:清肝泻火,明目.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沈维权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康达医院,4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1
【相关文献】
1.临床治验局部汗证医案三则 [J], 王雪莹;张慧琪
2.升阳益胃汤杂病治验三则 [J], 邵霜霜;顾勤
3.大黄黄连泻心汤治验三则 [J], 张洁吉
4.归脾汤治验三则 [J], 方琪
5.邓德强主任医师经方治验三则 [J], 景芸; 邓德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
胃脘胀痛2年余,时轻时重。
10余天来因情志刺激,胃脘胀痛加剧,两胁及背部亦胀痛,伴恶心,嗳气频作,矢气腹胀。
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
此乃肝气横逆犯胃所致。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香附 12g,郁金12g,陈皮10g,延胡索12g,甘松12g,炙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 5剂后,胃脘胀痛大减,仍恶心、嗳气、胁痛,腹胀,舌苔薄白,脉弦。
效不更方,又进 5剂后,胃脘胀痛及恶心嗳气基本消失,胁痛减轻,仍有乏力、纳呆,原方加减继服6剂,诸症消失。
追访1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系由患者思虑日久,思则气结,致脾胃之气机升降失调,肝木乘机侮其所胜,脾胃受克,气机郁滞,故予疏肝理气和胃之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而收效。
胀因气郁,痛因血滞,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加活血利气止痛之良药延胡索,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加甘松开胃醒脾,温通止痛。
梅核气案屠某,女,34岁,2001年9月24日诊。
咽部有异物感1月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无碍,伴胸闷,时有嗳气。
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均未见效。
患者恐患食道癌,终日精神抑郁,时而哭泣,不思饮食,无法正常工作。
曾在某医院作心电图、胸透及食道、胃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
舌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为肝气不舒,横犯脾胃,脾不化湿,湿聚生痰,痰气郁结变生本病。
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12g,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2g,枳壳10g,川芎6g,半夏10g,竹茹10g,郁金12g,厚朴12g,威灵仙10g。
水煎服,日1剂。
服5剂后胸闷、咽喉阻塞感明显减轻,心情转佳,信心大增,上方连服10剂,诸症消失。
王晞星运用地黄饮子治验三则

王晞星运用地黄饮子治验三则赵剑锋;孟动玲【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王晞星;地黄饮子;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失眠;重症肌无力【作者】赵剑锋;孟动玲【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院,太原030012;山西中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王晞星,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三十余年,擅长中医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地黄饮子是王老师临床中常用的方剂,现将其典型病案3则分享如下。
患者,男,53岁。
因“双手颤抖10余年,加重半年”就诊,平素有吸烟、饮酒嗜好,每日饮酒量半斤以上。
症见:双手不自主颤抖,食欲差,睡眠一般,大便干,后背怕冷,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处方:熟地黄20 g,山萸肉15 g,石斛15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石菖蒲15 g,远志15 g,茯苓15 g,肉苁蓉15 g,肉桂6 g,制附子6 g,巴戟天10 g,白芍30 g,钩藤30 g,僵蚕20 g,全蝎6 g,地龙15 g,服药7剂。
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上方巩固治疗,三诊时患者双手颤抖基本控制,精神好转,食欲可,二便调,诸症状缓解。
按语: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原因尚不清楚,多数观点认为维生素B族耗竭与乙醇毒性本身都可诱发神经变性[1]。
长期大量饮酒不仅可以损害人体肝脏,也可以损害人体的中枢和周围神经,常出现肢体的麻痹和震颤,西医治疗以营养神经为主,效果一般。
中医认为本病为长期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肝胆疏泄失常,身体新陈代谢功能减退,日久出现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的状态,治疗予滋阴柔肝熄风、平衡阴阳,地黄饮子为其首选,临床中加用一些虫类药可以加强熄风止痉的效果,而大剂量的白芍、钩藤也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
同时,大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饮子有改善和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因此本案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儿童便血治验三则

儿 清洁 灌肠 , 肛周局 麻松肛 , 肛镜 下将 息 肉用 鼠齿 钳引 出肛 在
外, 在息 肉蒂部肠粘 膜用细 丝线贯 穿缝合结 扎 , 息 肉剪除 , 将 嘱
清 淡饮 食 , 便 通 畅 , 防 缝 扎 部 位 受 伤 而 过 早 脱 落 , 出 现 大 大 以 而
玄 明粉化液清洗伤 口, 痔疮膏等 药物护 理创 面 , 日后 痊愈 。 上 数
截石位 6点方向有 一厘米 多长裂 口。拟方 : 黄连 6 , 子 6 , g栀 g 知 母 6, g 木香 6 , g 柏子 仁 6 , 石膏 8 ( g生 g 先煎 ) 桑 椹子 1 g 山药 , 0, 8, g 炙甘草 4 , 日 1剂 , g每 煎水 10 L 分 3次 口服 。3日后大便 5m , 通畅 , 质软 , 门疼痛减轻 , 肛 未见出血 , 口渐渐愈 合 , 用冰片 、 裂 另
1 1 大肠 液亏 型 .
吕某 , ,2岁 ,00年 3月初诊 。其体 格健壮 , 男 1 21 略胖 , 长 家 代述其 便血两年余 , 偶有间断 , 血色鲜红 , 血液粘 在大便表 面 , 手
纸上可见血迹 , 大便干燥 时带血 稍多。两年 来曾到几 家 医院求 诊 , 只给予 打针 消炎 、 均 口服 消炎 、 肠 片、 血 等。但 反 复发 润 止
12 . 湿 热 下 注型
出血的危险 , O天 , 7—1 肠粘膜部修复完好 , 指诊 和肛镜 检查均正 常。
按 : 肉, 常人 体组 织 多 出来 的肿 物 。《 文 解 字》说 : 息 正 说
“ , 息 寄肉也 。 息字有多 出盈余 的意义 J ” 。小儿 直肠 息 肉, 多为
单 发性息肉 , 称儿童性息 肉, 又 因其 基 本 上 属 于 良性 , 恶 变 , 不 医
辩证论治疑难病验案三则

辩证论治疑难病验案三则发表时间:2009-02-19T13:53:00.37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供稿作者:柴会立[导读]柴会立涿州市中医院(河北涿州072750)【关键词】辩证论治疑难病临床医案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11-0085-02在临床治疗疑难病离不开辩证,它是有规律可循,祛邪而不伤正,便脾胃生机常存。
笔者就中医药选择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兹就其治疗特点,略陈管见,庶同赐教。
案一:患者张××,女45岁,病历04161号,2005年3月6日来院求治,自去年5月就诊肝区胀痛不适,呈阵发性加剧,伴有呕吐、消瘦。
曾在当地作CT等检查诊为“多发性肝癌”,但因考虑经济和病灶广泛,终止治疗,求中医治疗。
来院体检:形体消瘦,肝区叩击痛明显,肝大肋下3厘米,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紧。
实验室检查;麝浊8单位,麝絮(+++),锌浊18单位,澳抗1:620。
B超:肝右叶上下斜径14.5厘米,右叶大小101×45厘米,右后叶见色块,大小9.8×9.3厘米,边缘不整。
四医诊断:1、多发性肝癌:2、乙型肝炎。
中医诊断:症瘕,证属瘀15g、川贝10g、蛰虫6g、水蛭6g、干漆6g、桃仁10g、大黄10g、杏仁10g、黄芩10g、二地各12g、白芍10g、甘草6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并辅以养肝护肝中西药。
服用1个多月后,肝区疼痛基本消失,停服元胡止痛片。
消瘦乏力、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肝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麝浊4单位,麝絮(+),锌浊16单位,谷丙转氨酶正常,澳抗1:68。
B超:肝右上下斜径11.2厘米,右叶9.4×7.2厘米,病情好转后,继续服中药一个月后复查稳定,追访一年病情稳定。
按:本案肝癌病人服用消瘰丸合大黄蛰虫丸加减,效果明显,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肝脏和肝癌缩小肝功能明显好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欣 然 。
8 0
健噱 小知识
在温水中加入 3 5滴精油, 同的精 油有不 同的作用 , - 不 要么使你变得精神, 要么使你放松。橙 子、 柚子、 生
姜和薄荷油有提神作用; 而董衣草 、 天竺葵、 玫瑰和橙 花油有镇静作用, 可使 你放松 、 平静 。
维普资讯
致 肾气 不足 也 , 补 津 气 , 肾气 , 宜 益 当
能与 用散 剂有 关 。 现代 用 此 方 , 多 采 用 水 煎 服 , 所 以 剂 量 有 明 显 增
黄芪 1 5克 , 芎 5克 , 草 3克 , 剂 。另 取 牛 川 甘 五 黄解毒 片 6 0片 , 天 2次 , 次 5片 , 服 。 每 每 吞 二 诊 ( 0月 1 日 ) 上 方 服 3剂 , 腋 下 肿 1 4 : 右 块 即见缩 小 , 几 天 已渐 消散 , 之如 枣粒 , 近 按 大 便 每 日行 , 神 佳 , 纳 增 。 效 不 更 方 。 拟 守 上 精 胃 方加海 藻 1 0克 , 剂 , 黄 解 毒 片 减 半 。 十 牛
王 × × , , 9岁 , 诊 ( 0月 5 日 ) 女 3 初 1 。
鼬e 结
病 史 : 浮 睑 肿 1年 , 累 即 头 痛 已 半 年 。 面 劳 近旬来 , 腋 下淋 巴结肿 为核 桃 大 (. 米 × 右 25厘 25厘 米 ) 不 红 不 痛 , 寒 热 。 纳 可 , 便 3 4 . , 无 胃 大 ~
{
{
久 同病 , 宜 兼 顾 。采 用 疏 肝 补 肾 、 血 攻 坚 消 治 活 肿 剂 , 托 法 的 变 化 运 用 。果 然 一 诊 即 见 效 机 , 为
f 停药 易反复 , 用 四神 、 中 、 茱 萸 汤温 补脾 肾 , 改 理 吴 连
续服之终 于痊愈 。
J
j
维普资讯
j _
学点 中医药
口 副教 授 江 克 明
一 绍
晒 参, .. I
潘 × × , , 4岁 , 诊 ( 1 男 3 初 1 月 1 日 ) 8 。
一
主 诉 : 腹 痛 3个 月 , 便 2 3天 1次 , 稀 。 小 大 ~ 清 病 史 :去 年 1 1月 份 曾 昏倒 过 1次 , 2月 份 起 大 1 便 2 3天 1次 , 稀 不 成 形 。 时 常 头 昏 、 ~ 清 口干 、 气 , 嗳
按 : 右 腋 下 淋 巴结 肿 旬 余 ,大 便 干 结 3 4 - 日一 行 , 示 积 热 郁 滞 所 致 。面 浮 睑 肿 1年 , 显 劳 累 即 头 痛 , 腿 酸 、 带 多 , 属 肝 肾不 足 。 新 腰 白 显
: 诊 因 口角炎去 温热之 品 , 马齿 苋解毒 消炎 。三诊 因 加
日一 行 。 曾 3次 人 流 , 经 匀 , 累 即 股 腿 酸 , 月 劳 白带 多 。脉 缓 、 苔 白腻 。证 属 肝 肾 不 足 , 气 舌 经
郁滞 。拟予 疏肝 、 肾 、 郁滞 剂 。 补 行 处 方 : 胡 、 归 、 白芍 、 术 、 山 甲 、 柴 当 赤 莪 穿
皂 角刺 、 蓉 、 首 乌 、 壳 、 寄 生 各 1 苁 何 枳 桑 0克 ,
脂 、 味子 、 豆 蔻 、 榴皮 各 1 五 肉 石 0克 , 芪 2 黄 0克 , 吴 茱 萸 、 桂 、 甘 草 各 6克 , 剂 。 肉 炙 七
四 诊 ( 年 2月 1 日 ) 上 方 服 后 , 即 痛止 , 来 0 : 随 大 便 成 形 。 药 数 日又 反 复 , 上 方 续 服 , 即 有 效 。 停 将 随 舌
苔灰腻 , 原方 加诃子 、 壳 、 朴 各 1 守 枳 川 0克 , 剂 。 七 五诊 ( 4月 1 日) 舌 苔 灰 腻 已化 , 1个 月 大 便 4 : 近 正 常 , 腹 部 按 之 隐痛 。嘱 其 守 方 连 续 服 1 2个 月 以 脐 ~
资巩 固。 按 : 诊 用平 胃 、 中 、 附丸温 中化 湿 为主 , 初 建 良 二
小 便 频 , 小 腹 痛 拒 按 , 小 腹 稍 轻 。 × ×医 院 内 窥 左 右 镜检查 : 炎 、 窦炎 、 肠炎 , 软缓 , 苔 薄腻 。 胃 胃 结 脉 舌
辨 证 : 胃虚 寒 , 阻 气 滞 。 脾 湿 治则 : 中祛寒 , 湿行滞 。 温 化 处方 : 枝 、 术 、 桂 苍 白术 、I 、 壳 、 复 花 各 1 川朴 枳 旋 0
克 , 芍 1 白 5克 , 香 、 皮 、 姜 、 甘 草 各 6 克 , 木 陈 干 炙 七 剂 。 另 : 附 丸 1瓶 。 良 二 诊 ( 1月 2 日 ) 左 少 腹 痛 消 失 , 腹 部 按 之 1 5 : 小 痛 ,大 便 间 日行 ,能 成 形 , 小 便 仍 频 。 右 口角 炎 3 天 。 颌 下 有 皮 下 脂 肿 如 豆 粒 大 1枚 。 脉 缓 , 舌 苔 净 。守 上 方 去 苍 术 、 良附 丸 ,加 大 腹 皮 1 0克 , 齿 马 苋 3 0克 。 七 剂 。 三 诊 ( 2月 9 日 ) 停 药 几 天 脐 腹 又 痛 , 便 稀 , 1 : 大 改 用 温 补 脾 肾法 。 处 方 : 参 、 术 、 芦 巴 各 1 克 , 姜 、 骨 党 白 胡 5 炮 补
曩
0j
j
百姓砻房 专
生 脉 散 , 出 李 东 垣 《内 外 伤 方 辨 惑论 》 由人 参 、 冬 各 1 5克 , , 麦 . 五
味 子 7粒 组 成 。 原 方 剂 量 很 轻 , 可
发 凉 , 微 欲 绝 者 , 气 虚 致 阳 气 脉 为 也 弱之候 , 加制 附 片 1 宜 8克 , 再 或 加 干 姜 9 ; 气 津 两亏 , 见 消 渴 , 克 ⑥ 又 饮 水 多 而尿 亦 多者 , 气 津 虚 弱 并 导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