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表
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现在/将来/异常 现在/正常
坍塌伤害 高坠
员工 员工
按土质开挖相关方案及安全措施进行施工,从上而下分 层及台阶开挖,按设计及时坡面防护。 加强作业人入场教育,危险作业场所(高边坡)配备“ 三宝”,对松动和虚碴进行清理及早防护 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维修、保养和日常教 育培训,现场专人监护及指挥,15m范围内严禁站人。 落实填筑质量责任,专人旁站及指挥,上到工序未完成 严禁下道工序施工。 专人指挥,施工运输便道日常维护,驾驶员必须遵照《 道路安全交通法》进行管理和驾驶。
将来/紧急 将来/异常 现在/正常
员工人群 员工 员工人群 员工 员工
食堂操作间未设油烟抽排设备 将来/异常 采购食品未检验 现在/异常
制表:
调查人员:
审核:
审批:
年
月
日
序号 17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时态/状态
可能导致的事故 火灾、人身伤害 窒息、职业病 物体打击、人员 伤害 火灾、爆炸 煤气中毒、火灾 中毒、爆炸、火 灾 烫伤、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 触电、火灾 职业病 河道环境污染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坠落 灼伤 人员伤害
坍塌、机械伤害 员工人群 机械伤害 坍塌和倒塌 机械伤害 尘肺
员工 员工人群 员工 员工人群
制表:
调查人员:
审核:
审批:
年
月
日
序号 49 50 51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土石方工程施 机械设备施工和挖土堆放与槽 工 边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 土石方工程施 工 钻机作业噪音
时态/状态 现在/正常 现在/正常 过去/将来/紧急 过去/紧急
触电、火灾
员工人群
9
办公
触电、火灾 交通事故 火灾、人员伤亡 害 触电、火灾 物体坠落、倒塌 人员伤害 职业病 食物中毒,传染 病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10、531、5注意17呼吸不畅纸屑作业人员3113注意18灰尘作业及来访者保持室内干净及湿润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名称:办公部分序号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因素涉及相关方作业条件风险评价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备注LECD19办公其他伤害雷击计算机等电器作业及周围人员1111大雷雨天禁止用或注意20划伤窗、柜玻璃、玻璃板等损坏作业人员1236注意21视力下降屋内光线暗作业人员及来访者3216暗时开灯,亮时关灯22砸伤桌、凳摔倒作业人员周围人员2214注意23摔伤夜晚加班楼道灯不亮作业人员1339及时维护24其他伤害复印机等的使用作业人员36118加强室内通分25影响身体健康办公设备噪声作业人员36118注意26人员、设备伤害办公空间不足作业人员1313注意27出差(自带车辆)交通事故车辆制动、方向、灯光机件不灵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667252出车前检查,车辆机件不灵严禁出车重大28疲劳驾驶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集中精力,注意监控,加强培训教育29违章驾驶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集中精力,注意监控,加强培训教育30驾驶人员判断错误、处理失当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集中精力,注意监控,31山区等道路陡坡、危桥、窄路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集中精力,注意监控32突遇大风、落石、倒树、暴雨洪水等突发事件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加强监控、及时停车或避让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名称:办公部分序号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因素涉及相关方作业条件风险评价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备注LECD33出差(乘车)财产损失偶遇盗窃、抢劫作业人员1339注意34交通事故交通作业人员注意35出差中暑高温作业人员66136加强防暑工作36皮肤伤害日晒作业人员66136注意37冻伤低温作业人员66136加强防冻工作38其他伤害自然灾害作业人员6613639火灾住宿作业人员66136注意40财产丢失作业人员66136注意41中毒食物不洁作业人员66136注意42上下班伤害行人、非机动车违章或遇交通事故作业人员3139注意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序号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因素涉及相关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备注LECD1高处作业高处坠落未使用安全带等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高处作业人员367126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重大2不正确使用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3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有缺陷高处作业人员定期试验,用前检查4防坠落防护用品移为他用高处作业人员禁止5登高作业人员不按要求着装,穿软底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穿软底鞋6遇有雨、雪、冰、霜时较滑高处作业人员采取防滑措施,高度警觉7高处作业人员身体原因高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检8爬塔时失误高处作业人员精力集中,超高塔使用攀登自锁器9物体打击随意乱抛物下面作业及检查人员33763禁止,下方不得站人。
加油站各岗位危害因素调查表(模板)

电脑中毒
21
办公区 人身伤害 电器辐射
22
财产损失 抢劫、盗窃
打印机粉尘扩散 文件或软件有病毒 显示器、电气电离辐射
外来人员抢劫、盗窃
23
污染土壤、 水质
废弃油墨
使用打印机
24
人员触电、 伤亡
防护不当
绝缘手套老化失效、绝缘脚垫破损或 未按规定放置使用
25
配电室
电器短路、 生物性危害
火灾
因素
老鼠啃咬线路
7
8
大气、环境 油气挥发、 加油机及部件损坏、破裂漏油漏气,
污染
滴漏
油枪油气蒸发
可能
环境污染
3
9
大气、环境 污染
油气挥发
油手套、油抹布
可能
环境污染
3
10
火灾爆炸 无防护
吸烟,接打手机、未熄火加油
可能
人员伤亡
7
11
设施损坏 人身伤害
设施缺陷
罩棚年久失修
可能
人员伤亡
5
12
加油区 财产损失、 人身伤害
跑单
55
财产损失、 其他危害因 自助加油客户误操作、遭遇逃单、抢
人身伤害
素
劫、偷盗、打砸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性小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环 境污染、人员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新闻危机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声誉影响
人员伤亡 人身伤害 人员伤亡
固体垃圾
员工生活产生的污水及固体垃圾
36
中毒
生物性危害 因素
老鼠、蟑螂啃咬食物,人食用后得病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用人单位负责人培训情况:是否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情况:是否
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培训人数:人。
是否进行了申报:是否
是否进行了年度更新:是否
3 年内新改扩建及技术改造、引进项目情况:有无
当前工作阶段: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阶段
竣工阶段
预评价开展情况:全部部分否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全部部分否
控制效果评价开展情况:全部部分否
未检测检测
未体检体检体检总人数人;
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
防护效果: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防护效果: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防护效果: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发放情况:有无
佩戴情况:有部分无
发放情况:有无
佩戴情况:有部分无
发放情况:有无
佩戴情况:有部分无
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设置情况:有部分有无。
20种岗位危险因素分析

1火焰喷出伤人 2工件摆放无护栏造成灼烫 3防护用品穿戴不合格造成伤害 4热冲时不穿防护用具
6
灼
烫
5热冲零件摆放不齐、摆放超高 6操作者使用焊接工具不当 7砂轮打磨零件不戴防护镜,造成灼烫
6
灼
烫
8钢管圈弯加热时防护用品穿戴不和格造成灼烫 9电焊产生火花造成灼烫
1工作时操作不当 2天然气管道泄露引起火灾 3天然气压力达不到造成管道爆炸发生火灾 4装配作业使用易燃易爆清洗剂使用造成火灾 5加热作业时操作不当发生火灾 6焊接场区有易燃物品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1喷头甩开伤人2放置零件时倾斜造成砸伤3锤柄飞出4使用角磨机防护用具穿戴不当5使用手锤扁铲去毛刺飞溅造成伤害6安装模具无托架模具坠落造成砸伤7吊装模距零件时坠物砸伤8运转工件时造成坠物伤害9毛坯零件超高摆放造成坍塌砸伤10机床零件松动造成物体打击11搬运零件造成伤害12运转过程中坠物砸伤1车辆刹车仪表等出现故障造成人员伤害2驾驶人员未经培训未持证驾驶3厂内车辆行驶过快造成人员伤害1操作者失误造成伤害2炉门升降机构不灵活造成机械伤害3与天车配合不当造成伤害4操作者失误造成伤害5炉门升降机构不灵活造成机械伤害6与天车配合不当造成伤害7运送工件小车异常造成车辆伤害8翻转工件无支垫造成伤害9机床异常未检修10多人操作配合不当11剪刀机无防护栅栏12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伤害13电气开关失灵造成连冲发生伤害14传动装置失灵造成伤害序号12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产生的原因15未使用专用工装器具造成机械伤害16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造成机械伤害17不按规定操作18模具安装不当造成机械伤害19剪板机刀片安装不牢造成机械伤害20砂轮机无托架21多人操作配合不当22钻床戴手套23立转固定板不牢造成伤害24立转高速铁屑飞溅造成伤害25虎钳夹工件不牢造成伤害26装夹调整工件不紧27装夹材料过长甩弯28高速切屑铁屑飞溅29切屑时不戴防护目镜30防护用具穿戴不当31安全装置损坏失灵32砂轮破损伤人33磨削量过大砂轮裂纹破损伤人34限位调正不当35平磨电磁盘失磁造成机械伤害36冷却液飞溅造成机械伤害37换砂轮平横调整不到位造成机械伤害1钢丝绳磨损超标断裂2起重设备吊装工件时钢丝绳断裂3压床卷扬失灵造成起重伤害4行车吊物不稳5吊物超重6重物下落7工作现场周围环境乱8翻转工件斜拉歪吊造成机械伤害34机械伤害起重伤害9操作失误造成伤害10钩头磨损造成伤害11吊物时站在工件下方12吊装工件时倾斜造成起重伤害13吊物上面站人1电器设备路线短路2电源开关漏电造成触电3小车无接地保护造成触电4接地线外露5开启墙壁照明灯时触电6操作者未穿绝缘鞋造成伤害7驾驶室照明触电8手电动工具防护装置失灵9开启墙壁照明灯时发生触电10设备电器线路松动老化11焊机接地线松动漏电12焊机电路线绝缘老化漏电造成触电13工作地潮湿漏电造成触电14焊把损坏造成触电15未穿绝缘鞋绝缘手套造成触电16机床线路老化17机床地线松动18电源开关损坏19假设临时线路无人监护无良好接地措
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4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5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6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7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8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9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11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2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13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4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15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16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7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8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19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1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2 页GLZ/E/S4.3.1-01 工程名称:填表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编码::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3 页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4 页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5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6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7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8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29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1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32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3 页生活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第 34 页生活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5 页生活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6 页生活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7 页生活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领导审核签章: 第 38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

作业人员
1
2
100
200
架体安拆前编制专项方案经分公司主管审批后方可实施
Ⅲ
22
坍塌
架体基础不符合要求
架体倾斜、倒塌、伤亡
作业人员
1
2
100
200
基础按图纸要求施工高架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素土夯实浇c20砼厚300mm
Ⅲ
23
坍塌
架体安装后垂直度偏差大于规定
架体倾斜、倒塌、伤亡
作业人员
1
2
100
200
最大不超过架体高度1.5‰多次使用重新安装时不超过3‰不得超过200mm
按JGJ120—99《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执行
Ⅰ
87
基坑放坡
坍塌
基坑放坡的坡度不符合要求
基坑坍塌伤人
现场相关人员
3
6
40
720
Ⅰ
88
土方开挖
机械伤害
机械挖土时配合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
机械伤人
现场相关人员
3
6
15
270
Ⅲ
89
挖土机作业
机械伤害
挖土司机无证操作
机械伤人
现场相关人员
3
6
15
270
按JGJ120—99《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执行
序号
工序
作 业
活 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
相关方
作业中危险性评价
现 有
控制措施
危险等级
类别
具体描述
L
E
C
D
1
垂直运输
使用物料提升机
倒塌
架体设计、制作未按《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以下称《规》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危险、有害物质及特性1)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柴油、油漆、二甲苯、压缩空气。
本项目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情况见表3-1表3-1 危险物品状态一览表2 各物质主要危险特性1、柴油柴油属于第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扩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柴油理化特性表见表3-2。
2、油漆油漆属于3.3类可燃液体,危规号是33646。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油漆理化特性表见表3-3。
3、二甲苯二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燃烧。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片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其理化性能见表3-4。
4.压缩空气中文名:压缩空气;英文名:CompressedAir。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有助燃性;熔点:-213℃。
沸点:-195℃;临界温度(℃):-140.7℃;临界压力:3769KPa。
燃烧热:气化热:205.2KJ/Kg;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与易燃气体、油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受热时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有助燃性。
压缩空气危规号22020,危险性类别为第2.2类不燃气体。
压缩空气由于具有一定的压力,在其能量意外释放时,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空压机、压缩空气储罐及压力管道等密闭容器可能因破损、故障或操作失误而导致超压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