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对砷溶液的吸附特性

合集下载

硫酸盐-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材料及其形态结构分析

硫酸盐-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材料及其形态结构分析

硫酸盐-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材料及其形态结构分析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硫酸盐-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材料的原理、步骤以及形态结构分析方法。

硫酸盐-碳酸盐共沉淀法是制备氢氧化镁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溶液中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氢氧化镁的沉淀物。

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浓度和体积的镁离子溶液。

通常,可以选择硫酸镁作为起始材料,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水溶液中。

溶解时需要加热并搅拌,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接下来,将硫酸盐和碳酸盐溶液与镁离子溶液混合。

硫酸盐通常选择硫酸钠或硫酸铵,而碳酸盐通常选择氢碳酸钠。

这两种盐溶液与镁离子溶液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的酸碱度和温度。

一般来说,溶液酸碱度较高(pH>10)时,可以促进氢氧化镁沉淀的形成。

此外,适当提高溶液温度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产物结晶度的下降。

反应完成后,通过离心等操作将固体沉淀物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固体可以通过干燥或其他处理方式获得氢氧化镁材料。

同时,还可以对产物进行形态结构的分析。

形态结构分析是对所得氢氧化镁材料进行表征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形态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

SEM是一种可以对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和粒径分析的仪器。

通过对样品表面的电子信号进行扫描和检测,可以得到材料的形貌信息。

常见的SEM结果显示氢氧化镁颗粒呈现均匀的球状结构,大小在纳米到微米级别。

TEM是一种可以对材料进行内部结构分析的仪器。

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可以观察到材料的晶格和晶界结构。

TEM结果显示氢氧化镁颗粒具有晶格结构,晶界清晰且有序。

XRD是一种可以对材料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的手段。

通过射线和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材料的晶体衍射图谱。

XRD结果显示氢氧化镁材料为典型的结晶体,可以通过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其晶体结构。

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氢氧化镁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因此在吸附、催化和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研究进展。

1. 制备方法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化学沉淀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其具体步骤为:将镁盐水溶液加入含氧化剂的溶液中,搅拌反应一定时间,然后沉淀、洗涤、干燥而得到氢氧化镁气凝胶。

2. 形貌和结构特点氢氧化镁气凝胶的形貌和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上。

比表面积一般可达到200-500m2/g,孔隙度分布范围广,具有多种孔径大小。

3. 性质研究进展氢氧化镁气凝胶的性质研究主要包括吸附、催化和传感等方面。

具体来说,以下是各方面进展的概述:(1) 吸附氢氧化镁气凝胶对某些有机分子、重金属离子和气体等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例如,甲醛和苯酚等有机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氢氧化镁气凝胶吸附。

(2) 催化氢氧化镁气凝胶可用作催化剂,如对某些有机反应(如巴豆酯的催化加氢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此外,氢氧化镁气凝胶还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等。

(3) 传感氢氧化镁气凝胶对某些物质的传感也有很好的表现,如对氨气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同时,氢氧化镁气凝胶还可用于生化传感器的制备。

综上所述,氢氧化镁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且在吸附、催化和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氢氧化镁气凝胶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探讨摘要:纳米氢氧化镁是片状结晶,具有典型的纳米片层状结构,在340℃分解而生成氧化镁。

不溶于水,溶于酸和铵盐溶液。

该产品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可进行原位包覆改性等优异性能,能更均匀地分散于PA、PP、ABS、PVC等橡胶、塑料产品。

以硫酸镁和氨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反应条件下,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氢氧化镁,并分别考察了不同氨水浓度、硫酸镁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微波辐射间歇对氢氧化镁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XRD、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

关键词:氢氧化镁;直接沉淀法;纳米Abstract: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is flaky crystal, with a typical slice layer structure. Magnesium oxide is generat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Nanomagnesium hydroxide at 340 ℃. It is insoluble in water, soluble in acidand ammonium salt solution. The produc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as high purity, small particle size, modified in situ coating. It can bemore evenly dispersed in the PA, PP, ABS, PVC and other rubber andplastic products. With magnesium sulfate and ammonia as rawmaterials i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conditions, nano magnesiumhydroxide is generated using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Nanomagnesium hydroxide particle diameter size is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sulfate,reaction time, microwave radiation frequency. The structure andmorphology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examined using XRD andTEM.Keyword:Magnesium hydroxide; direct precipitation; Nano1引言1.1纳米氢氧化镁的物化性质纳米氢氧化镁是指通过特殊方法和工艺制备的粒径介于1~100nm的新型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吸附水中三价砷的实验研究

氢氧化镁吸附水中三价砷的实验研究

氢氧化镁吸附水中三价砷的实验研究
实验方法:
1、先将氢氧化镁粉末放入小瓶内;
2、在小瓶内加入水并将pH值调节至7;
3、把水中的三价砷溶解在pH值为7的水中;
4、将此水溶液加入到瓶内,加热并搅拌,使砷分子与氧化镁发生吸附反应;
5、然后采用离心机把沉淀剥离,最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分析,测定氧化镁对水中三价砷的吸附效果。

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氢氧化镁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有效吸附水中的三价砷,最终达到水中砷的净化目的。

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对砷溶液的吸附特性

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对砷溶液的吸附特性

图 3 As 去除率与吸附剂用量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adsorbent dosages and removal
rate of As
在含砷废水的处理过程中,pH 值的大小会影响
物种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 As(Ⅲ)和 As(Ⅴ)的表
面电荷的存在形式。[16] 图 4 为在不同 pH 值下
色安全水处理剂”。 砷是一种具有类金属特性的原生质毒物,具有
广泛的生物效应,已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国际防 癌研究机构确定为第 1 类致癌物。[5] 砷在水中的主 要存在形式为 As(Ⅲ)和 As(Ⅴ),[6] Penrose 等[7]研究 表明水中的 As(Ⅴ)比 As(Ⅲ)易于去除。目前,一般 采用离子交换、吸附以及共沉淀等技术用于含砷废 水的处理,[8] 据 Guha 等[9]报道,可以用作砷吸附 剂的材料有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膨润土、红泥、 沸石、椰子壳、涂层砂以及天然或合成的金属氧化 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等。
As2S3 + 6NaOH→2Na3AsO3 + 3H2S↑ (1)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气体可使湿润的 pH 试 纸变蓝色。取一定量的砷储备液,配制成所需浓度 的系列含砷废水。然后转移到烧瓶中,搅拌状态下 加入一定量的吸附剂,搅拌程序参见文献[10],静 置、过滤。取过滤后的滤液进行检测。 1.3 分析方法 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的 D/max–γB 型 X 射线衍射 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对氢氧化镁样品的晶 体结构进行分析(Cu 靶,λ 为 0.154 06 nm,管电压为 40 kV,管电流为 100 mA,衍射速率为 4°/min,扫 描范围 2θ = 10°~70°);采用日本理学 Model H–800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电 压为 10 kV)观察样品形貌。 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 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As(Ⅴ)浓度。

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火性、难燃性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等性质,因此在化工、电子、建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性能研究。

一、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化学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方法。

1. 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镁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镁的过程中,通常是以镁盐与碱、碱式氧化镁或氧化镁等制备。

这些镁盐包括:氯化镁、硝酸镁、碳酸镁及镁硫酸盐等。

以氧化镁为例,其制备过程如下:(1)将氯化镁热解制得氧化镁;(2)将氧化镁与水反应制备得到氢氧化镁;(3)经回流反应或煮沸得到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镁。

在制备氢氧化镁的过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对于产品的纯度及其它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物理法制备氢氧化镁物理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燃烧法、水热法、超声波法、溶液法等。

其中,高温燃烧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为:将碳酸镁高温烧成氧化镁,再将氧化镁与水反应制备得到氢氧化镁。

此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便,但由于其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会对产品的晶型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生物法制备氢氧化镁生物法制备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兴的制备方法。

其主要的制备原料为藻类等微生物,首先通过培养和处理等方法得到菌体,进而将其进行热解或真空干燥等破壁处理得到裂壁细胞膜。

在其后续的研磨、分类、性能分析等环节也与化学法及物理法有所不同。

二、氢氧化镁的性能研究1. 物理性能研究氢氧化镁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性质,如其硬度、压缩强度、耐磨性和抗蚀性等,都是非常出色的。

在震动等剧烈运动下,氢氧化镁对于各种电子元件具有良好的抗震动性能。

几乎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破裂。

此外,氢氧化镁也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2. 化学性能研究氢氧化镁在化学性质方面也有很高的稳定性,不会因为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也不会因为氧化或者腐蚀而失去其性能。

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而言,涉及利用氢氧化镁粉体制备的多孔粒子及其吸附活性物质和应用。

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包括混合材料,所述混合材料由氢氧化镁粉体及其他可塑粒子组成,所述可塑粒子具有可塑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多孔粒子;所述多孔粒子具有孔径大于等于20 nm的大孔,所述大孔的总孔积在1 .5-2.5 m3/g之间;所述多孔粒子的表面具有负离子,且酸度低于pH 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镁粉体和可塑粒子混合搅拌,使得氢氧化镁粉体和可塑粒子完全混合;
2、将混合材料加入冷却剂,保持温度在-20°-40°C之间;
3、将混合材料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热处理,使得混合材料变形形成多孔粒子;
4、将多孔粒子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使多孔粒子的表面形成负离子。

本发明的用途:
该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可以用于吸附一些毒性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有毒气体等,进而将这些毒性物质有效地从环境中除
去。

此外,该材料也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用于催化一些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均相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

均相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
1 . 实验方 法 2
1 . 分 析表征 3
采用 B 一 0 2型 激 光 粒 度 分 布 仪 测 定 氢 氧化 T 20 镁 的粒径及 粒度 分 布。采用 B 3 0生物 显微镜 观察 K0
氢 氧化镁 的形貌 氧化 镁沉 降速 率 的检测方 法 为 : 氢
将 除杂后 的 晶浆置 于带有 刻度 的试 管 中 ,每 间 隔一 定 时间测 量上 清液 高度 。
Pr p r t n o p r n g e i m y r x d y h m o e e u r c p t to e h d e a a i f u e f ema n su h d o i eb o g n o s e i i i n m t o o s i p a
Ab t a t S p r n g e i m y r xd a r p r d b o g n o sp cp tt n me d wi g e i m h o i ea d sr c : u e f e ma n su h d o i ew sp e a e yh mo e e u r i i i  ̄o t ma n su c lr n i e ao h d s d u h d xd srw trasI f e c fdf r n ip r a t o r d c i l n a t l ie a d t e if e c f o i m y r i e a a ma e l. l n eo i e e td s e s ns n p o u t ed a d p ri e s , n n u n e o o i nu f y c z h l df r n i e s n s ma n s m h o d o c n r t n a dt mp r tr t .n s t e n t f g e i m y r xd r i e e t s ra t , g e i c lr ec n e tai , n d p u i o e e au ee co et me t a eo n s l r ma u h d i ewe e o iv sia e . a wh l ep d c at l ie n il s r o  ̄e i ewae n t a o e e s lc e ste n e t t d Me n i t r u t ri esz sa d y ed ec mp dwh l t t r d eh n l r ee t da h g eh o p c we eh a w r a t n me i e p ci eyRe u t h we h twh n t e gu o e a ip ra ta d u d rt e c n i o s o .5 mo/ e ci d a r s e t l. s l s o d t a e h l c s s ds e s n n n e h o dt n f0 7 l o v s i L ma e im h o d o c n r t n,n 0 o e c in t mp r t r , g e im y r x d r d ci n r t sh g a d t e n g su c lr e c n e t i a d 6 r a t e e a u e ma n su h d o i e p o u t ae wa i h, n h i ao C o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以蛇纹石制备的硫酸镁为镁源,以氨气为沉淀剂,常压下采用一步法制备氢氧化镁。对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砷(Ⅴ)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 氢氧化镁用量、pH 值、吸附时间及砷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砷(Ⅴ)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废水中砷(Ⅴ)的去除 率为 76.45%,氢氧化镁对水溶液中砷(Ⅴ)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模式,而吸附量随砷起始浓度的变化则符合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模式。
第 38 卷第 1 期
柴多里 等: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对砷溶液的吸附特性
· 115 ·
采用自制的氢氧化镁处理含砷废水,对废水中 砷(Ⅴ)的去除率为 76.4%,考察了影响氢氧化镁对含 砷溶液吸附过程的因素,探讨了可能的吸附作用机 理。
1实 验
1.1 原 料 工业硫酸镁(铜陵金山化工公司),氨气,氢氧
图 1 氢氧化镁样品的 XRD 谱 Fig.1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 of Mg(OH)2 sample
表 1 XRD 的分析数据 Table 1 Data summary from the XRD analysis
2θ/(°)
32.94 38.06 50.88 58.70
图 2 氢氧化镁样品的 TEM 照片 Fig.2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photograph of
Mg(OH)2 sample
2.2 吸附剂的用量和 pH 值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吸附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吸附剂粒径
的大小、吸附剂的特性、吸附搅拌的模式、溶解物 水解的状况及其电离常数和溶液的温度等。[12–13]
图 3 As 去除率与吸附剂用量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adsorbent dosages and removal
rate of As
在含砷废水的处理过程中,pH 值的大小会影响
物种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 As(Ⅲ)和 As(Ⅴ)的表
面电荷的存在形式。[16] 图 4 为在不同 pH 值下
2Na3AsO4 + 3Mg(OH)2→Mg3(AsO4)2↓+ 6Na合形成较大粒径的 Mg3(AsO4)2,利于沉降,去除效 果更好。
图 4 不同 pH 值对 As(Ⅴ)吸附效果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pH value on As(Ⅴ) adsorption
Co. Ltd., He County 238251, Anhui, China)
Abstract: A magnesium hydroxide based on magnesium sulfate from silicate was prepared using ammonia as a precipitation agent by one-step method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adsorp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arsenic (Ⅴ) in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osages of magnesium hydroxide, pH value of the arsenic solution, adsorption time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arsenic solution) on the removing rate of arsenic (Ⅴ) were analyze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adsorption indicate that the removing rate of arsenic (Ⅴ) is 76.45%. The adsorption in the magnesium hydroxide adding water solution arsenic (Ⅴ)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adsorption time follows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The adsorptio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arsenic initial concentration follows the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化钠,硫酸,盐酸 和双氧水(含量 30%,质量分数, 下同),氯仿(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银,碘化钾,氯化亚锡(苏州化学有限公 司)。雄黄(As2S3 含量>90%)为普通市售药用级。 1.2 溶液配制 1.2.1 氢氧化镁的制备 工业硫酸镁加水溶解, 经过净化、除杂质,得到精制的硫酸镁溶液。通入 氨气(沉淀剂),经沉淀、过滤、干燥后,得到颗粒 状氢氧化镁。 1.2.2 砷溶液的配制 砷的储备液由雄黄溶解于 200 g/L 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并用 1 mol/L 硫酸中 和至中性,反应式如下:
As2S3 + 6NaOH→2Na3AsO3 + 3H2S↑ (1)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气体可使湿润的 pH 试 纸变蓝色。取一定量的砷储备液,配制成所需浓度 的系列含砷废水。然后转移到烧瓶中,搅拌状态下 加入一定量的吸附剂,搅拌程序参见文献[10],静 置、过滤。取过滤后的滤液进行检测。 1.3 分析方法 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的 D/max–γB 型 X 射线衍射 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对氢氧化镁样品的晶 体结构进行分析(Cu 靶,λ 为 0.154 06 nm,管电压为 40 kV,管电流为 100 mA,衍射速率为 4°/min,扫 描范围 2θ = 10°~70°);采用日本理学 Model H–800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电 压为 10 kV)观察样品形貌。 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 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As(Ⅴ)浓度。
Key words: magnesium sulfate; magnesium hydroxide; arsenic; adsorption mechanism
氢氧化镁作为绿色安全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 剂,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氢氧化镁具有 许多优点,如氢氧化镁溶液的 pH 值最高不超过 9, 易于安全操作且吸附能力强,无腐蚀性、无毒无害 和易于贮存等。[1] 制备氢氧化镁的主要方法有蛇纹 石酸浸沉淀法、[2] 水热反应法、反向沉淀法、微波 合成法、超重力技术制备法、常温固相法等。[3] 在 许多情况下,氢氧化镁是烧碱、纯碱、石灰等强碱 性物料的理想替代品。在环保领域氢氧化镁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酸性废水处理、印染废水脱 色处理、烟气脱硫和废水脱磷等方面,[4] 被称为“绿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米氢氧化镁的表征与分析 图 1 为氢氧化镁样品的 XRD 谱。样品相应的
结构参数和由 Debye–Scherre 公式[11]计算出的粒径 见表 1。图 1 中出现的峰值与 JCPDS No.7–239 标准 卡片对比基本相同(a0 = b0 = 3.147 nm,c0 = 4.769 nm; 六方晶型)。由于制备的氢氧化镁颗粒细小引起衍
· 116 ·
硅酸盐学报
2010 年
早期的研究表明:水溶液中 As(Ⅴ)的去除要比 As(Ⅲ) 的去除相对容易的多,[14] 因此采用 H2O2 将溶解中 的 As(Ⅲ)氧化为 As(Ⅴ),可能的反应式如下:
Na3AsO3 + H2O2→Na3AsO4 + H2O (2)
图 3 所示的是吸附剂 Mg(OH)2 的用量对 As(Ⅴ) 去除效果的影响。As(Ⅴ)的去除效果随吸附剂用量 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去除率接近 76.45%。在吸附剂 的表面还伴随有可能的沉淀反应,[15] 方程式如下:
色安全水处理剂”。 砷是一种具有类金属特性的原生质毒物,具有
广泛的生物效应,已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国际防 癌研究机构确定为第 1 类致癌物。[5] 砷在水中的主 要存在形式为 As(Ⅲ)和 As(Ⅴ),[6] Penrose 等[7]研究 表明水中的 As(Ⅴ)比 As(Ⅲ)易于去除。目前,一般 采用离子交换、吸附以及共沉淀等技术用于含砷废 水的处理,[8] 据 Guha 等[9]报道,可以用作砷吸附 剂的材料有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膨润土、红泥、 沸石、椰子壳、涂层砂以及天然或合成的金属氧化 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等。
第 38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硅酸盐学报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 38,No. 1 January,2010
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对砷溶液的吸附特性
柴多里 1,储志兵 1,杨保俊 1,刘元声 2,许 峰 2
(1.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合肥 230009;2.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和县 238251)
CHAI Duoli1,CHU Zhibing1,YANG Baojun1,LIU Yuansheng2,XU Feng2 (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2. Anhui Hua Xing Chemical
Mg(OH)2 对 As(Ⅴ)的吸附效果。从图 4 可以看出: 当 pH 值在 6~8 时吸附效果较好(吸光度 A 越小表
示吸附效果越好)。pH 值过高或是过低吸附效果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