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鞍山传统文化内涵,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品牌

合集下载

鞍扇上苑的意思

鞍扇上苑的意思

鞍扇上苑的意思
鞍山,位于中国辽宁省中部,是该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鞍山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这为其赢得了“钢铁之都”的美誉。

鞍山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风景名胜。

鞍扇,顾名思义,是一种与鞍山有关的工艺品或装饰品。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铁矿制作的扇子,其特点是扇骨和扇面均由铁制成。

鞍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坚固耐用、散热效果好,因此在夏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上苑,则是指古代皇家园林或贵族私家园林中的一处建筑或景点。

这些园林通常用来供皇室成员或贵族们休闲娱乐、宴请宾客或举办各种庆典活动。

在园林中,上苑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园林中的高雅和文化。

将鞍扇和上苑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鞍扇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或装饰品,被引入到上苑中,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

这样的结合不仅展现了鞍山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手工艺水平,同时也丰富了上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鞍扇上苑”的表述是一种将地域特色与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概念,它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的完美结合,也彰显了人们对传统工艺和艺术的尊重与珍视。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赏地域文化的机会。

传承辽宁六地文化校园活动策划书

传承辽宁六地文化校园活动策划书

传承辽宁六地文化校园活动策划书传承辽宁六地文化校园活动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辽宁地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地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为了传承和推广辽宁六地(沈阳、大连、丹东、鞍山、营口、锦州)的文化,我们计划组织一系列校园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辽宁六地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素养。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辽宁六地文化展览在校园内设立展览区域,展示辽宁六地的文化艺术品、传统手工艺品等。

通过展览,让学生亲身观察、接触和了解辽宁地区的文化,增加对辽宁六地的认识。

2. 辽宁六地文化主题讲座邀请辽宁六地的文化专家、学者等来校园开展主题讲座,介绍辽宁六地的历史、地理、传统娱乐活动等。

学生可以通过讲座了解到更多关于辽宁六地的知识,并深入探讨相关话题。

3. 传统民俗活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辽宁六地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跳大秧歌等。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体验辽宁六地的民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4. 辽宁六地美食品鉴活动设立美食展览区域,展示辽宁六地的特色美食,并提供品尝活动。

学生们可以品尝到辽宁六地的传统美食,了解辽宁六地的饮食文化,增进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5. 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其他地区的学生到校园进行文化交流。

辽宁六地的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一起,通过游戏、演出等形式互动交流,共同感受辽宁六地的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三、活动具体安排1. 时间:活动时间定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

2. 地点:活动地点设在XX学校校园内,具体活动区域将根据参与人数确定。

3. 参与对象: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全校师生,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报名参加。

4. 策划方案:(1)准备工作:确定活动目标、筹备所需物品、联系相关人员等。

(2)宣传推广:通过校内海报、校园电视栏目、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和关注。

老鞍山的故事

老鞍山的故事

老鞍山的故事
一、老鞍山的历史
老鞍山,是辽宁省鞍山市的一个老城区,是鞍山市的中心城区。

其历
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

当时,老鞍山是一个小渔村,主
要以渔业为生,是鞍山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

二、老鞍山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鞍山经历了很多的变迁。

到了20世纪初,老鞍山
开始发展工业,成为一个工业城区。

当时,老鞍山主要有制鞋、制药、化肥、食品等多个行业的企业,成为鞍山市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之一。

三、老鞍山的建筑
老鞍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区,有着众多的历史建筑。

其中,最著名
的就是老鞍山的“四环八街”,是一个以清代建筑为主的街区,保存有
大量的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和庙宇。

四、老鞍山的文化底蕴
老鞍山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区。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如老鞍山狂欢节等,还有着许多的文化遗址,如千佛洞、将军屯等,
都是鞍山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五、老鞍山的特色美食
老鞍山的特色美食也非常有名,如糖芋、糖葫芦、老鞍山扯面、鞍山
奶糕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六、老鞍山的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老鞍山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建设了众多的现代化建筑,如港湾广场、银湖广场等,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老鞍山的未来
老鞍山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老鞍山的投资力度,努力打造老鞍山成为一个现代化、文化化、宜居化的城市。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鞍政发〔2020〕10号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鞍政发〔2020〕10号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文:----------------------------------------------------------------------------------------------------------------------------------------------------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鞍山市人民政府2020年6月21日附件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申报地区或单位1台安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台安县文化馆2锡伯族萨满舞传统舞蹈铁西区社会事业发展中心3单氏珠算算法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千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4鸡毛笔国画石皴法传统美术鞍山市东创服务科技有限公司5金氏福寿文化传统美术铁东区政府事务服务中心6海城民间剪纸传统美术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7辽东古瓷烧制技艺传统技艺鞍山城市礼品展示中心有限公司8老铁壶鎏金技艺传统技艺鞍山城市礼品展示中心有限公司9杨氏道缘葫芦雕刻传统技艺铁西区社会事业发展中心10董氏机绣技艺传统技艺立山区文化馆11 杨氏北派银茶器打造技艺传统技艺立山区文化馆12海城孤山玉雕传统技艺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13海城黄家草编手工制作技艺传统技艺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14台安炖大鹅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台安县文化馆15台安杨府回民大包子传统技艺台安县文化馆16台安古建筑彩绘技艺传统技艺台安县文化馆17台安糖画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台安县文化馆18张氏祖传膏药制法传统医药千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9韩氏针雕技艺传统医药千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吴氏软组织损伤复位传统医药千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1海城古法银针针刺疗法传统医药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22岫岩满药玉枕传统医药岫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束——。

鞍山民俗文化网络发展及传承研究

鞍山民俗文化网络发展及传承研究

鞍山民俗文化网络发展及传承研究
鞍山是一个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因此,对于鞍山民俗文化的网络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鞍山民俗文化的特色
鞍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鞍山三绝”——锅盔、馍馍和芝麻糕。

这些美食代表着鞍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鞍山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这些节日体现了鞍山人民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承。

首先,网络传承能够实现民俗文化的广泛传播。

通过网络,可以将鞍山的民俗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鞍山文化。

其次,网络传承可以为鞍山的民俗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文化的跨界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民俗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在网络传承鞍山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

首先,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进行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发布民俗文化知识、图片和视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鞍山文化。

其次,可以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如线上比赛、线上展览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人们对于鞍山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让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体验和感受鞍山文化。

谈鞍山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谈鞍山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1 .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

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 1 .鞍山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是连接以沈阳为腹地, 大连为前沿, 营口、锦州、丹东为两翼的辽宁中部城市群要冲,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发达便利。

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也是旅游的有利条件。

铁、温泉、玉石等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51种。

其中铁矿石储量逾百亿吨, 是全国储量的1/4; 中国三大名玉储量居全国第一, 占世界玉石储量的60%, 已经被确定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

此外, 鞍山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尤以热矿泉闻名遐迩。

有地热反应的达40多处, 汤岗子温泉和千山温泉早已成为全国康复和疗养中心, 部分地热资源已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这些自然资源的特别意义在于已经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2 .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

鞍山于1937年12月31日置市。

虽然建制较晚, 但历史却很久远。

从考古发现的海城按照“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T18972——2003) 及其本研究的需要, 笔者认定鞍山景观文化旅游资源、水域文化旅游资源、遗址遗迹、设施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六个主类。

地文景观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综合景观文化和石文化两个亚类。

其中综合景观文化的代表性旅游资山、药山、白云山、清凉山、仙人台; 矿石化石文化性资源有岫岩玉矿、梨花峪38亿年古老岩石区、大孤矿、市郊猛犸象门齿化石。

在水域文化资源主类中主泉文化这一亚类,代表性旅游资源有汤岗子温泉、泉、东四方台温泉、仙人嘴温泉、沟汤温泉等。

在遗这一主类中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迹两个亚类。

其中史前人类活动场所以海城小孤山仙主要代表,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的代表性旅游海城皇瓦窑、海城营城子山城、岫岩娘娘城山城。

建筑与设施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综合人文旅游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地和交通建筑六个亚类。

其中综合人文旅游地的代表有鞍钢、汤岗子温泉度假区、千山中会寺等五大禅林八观十二茅庵、玉佛苑、岫岩玉石批发市场、海城服市场、南台箱包批发市场。

鞍山物流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初探——以鞍钢博物馆为例

鞍山物流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初探——以鞍钢博物馆为例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2.02鞍山物流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初探文/于沅芷欧文雨吴志成随着当今城市的迅速发展,鞍山工业遗产保护逐渐往数字化方向转型。

现鞍钢集团博物馆作为鞍山为数不多的数字化工业遗产,为保护以及带领更多的鞍山工业遗产数字化有着很高的价值。

本文对鞍钢博物馆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鞍钢博物馆的背景、历史传承、技术手段、数字化展厅的展示方式、如何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观展体验和视觉享受等进行进行数字化保护。

前言:鞍山因为有着及其丰富的铁矿资源,铁矿已经作为鞍山的标志与象征,“钢都”也由此得名。

在早期鞍山就已经与其他发达国家展开友好交流,鞍山的发展和当时密不可分、与民族振兴紧紧相连。

通过工业遗产和多方面历史史料可以得出鞍山具有深厚的工业历史底蕴。

鞍山工业遗产有这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情感价值等。

鞍山工业遗产还与跟工业发展相关的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鞍山市乃至辽宁省甚至全国都有着重要作用。

具有非常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鞍山钢铁博物馆作为一座具有钢铁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展示和收藏具有鞍山工业遗产特色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和照片。

在2019年10月16日在“鞍山钢厂厂早期建筑”中鞍钢博物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以多媒体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出鞍钢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1一、工业遗产数字化概念。

工业遗产是在其工业活动所制造出的建筑以及结构,在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包含的工艺与工具,它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体,是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它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技术、社会、艺术、建筑或科学价值。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工业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将保护和传播有效的融为一体是我们将研究的课题。

随着我国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测绘的方式进行及有效又准确的图像收集。

千山区南果梨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千山区南果梨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园艺园林千山区南果梨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姜 楠(鞍山市千山区现代农业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二是要坚持“择优保留”的种植原则。

根据林地的生长状况和特点,仔细地对这些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挑选出对病虫害有很强的抗病力、生存率和成活率都很高的树木。

同时,尽量减少使用外来物种。

因为外来物种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态,以免影响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根据我国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尽量多采用一些先进的造林技术。

只有这样,既能稳进地推动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又能增强森林培育的环保价值,比如,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天敌对虫害的防治,从而达到无公害的防治目标。

3.8 优化森林培育管理措施在进行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提高我国森林培育工作的成效,必须加强和完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管理制度。

为此,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完善现有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努力让有关单位明晰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力求不断提升森林培育管理的水平。

一方面,在实施林业培育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者必须始终遵循林业的长效发展原则,加速改革与创新经营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夯实森林培育经营管理工作基础。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森林培育的调控和管理,尽快地发现和处理好林业生产中的各类问题,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

我国的林业资源并非无穷无尽的。

在开发森林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森林的保护,真正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

维护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对在森林中生活的动植物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会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

在开展森林培育的工作中,林业部门既要按照当地自然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栽种树木,又要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整体的美化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使森林培育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

千山区南果梨产业发展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调结构、创品牌、增效益,南果梨产业已成为千山区独特优势资源和鞍山面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挖掘鞍山传统文化内涵,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品牌
发表时间:2019-01-15T14:34:11.5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作者:汪海鸥[导读] 城市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城市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深入挖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是使一个城市永葆其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文章通过对鞍山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希望能通过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鞍山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鞍山,传统文化,内涵,特色,文化品牌
一、鞍山冶铁文化及冶铁文化品牌
鞍山的鞍钢,素有“共和国钢铁长子”、“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祖国钢都”之称。

“冶铁”文化作为鞍山的首要文化元素是毋庸置疑的,在鞍山城市建设中冶铁文化无处不在。

因此,在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品牌中冶铁文化无疑是是首要文化品牌之一。

那么如何根据鞍钢特有的钢铁文化打造冶铁文化品牌呢?近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第九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中对鞍钢的工业遗产品牌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和展示,让更多相关学术研究人士对鞍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鞍山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鞍山冶铁文化品牌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更为可行的道路。

除了有形的鞍钢工业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挖掘研究之外,鞍钢工业文化的无形资产——“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和鞍钢的英模文化也是冶铁文化品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凝聚鞍山智慧,传承钢都文明,彰显区域特色,创新鞍山文化”的重要作用,是鞍山区域的特有品牌。

二、鞍山岫玉文化和岫玉文化品牌
鞍山岫玉文化源于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盛产岫岩玉石得来,岫岩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将鞍山岫玉文化与打造鞍山岫玉文化品牌相结合,除了大力宣传鞍山的岫玉文化品牌之外,还应提升岫玉产品等质量和工艺水平,使鞍山岫玉产品同他名玉种一样成为精品玉的代言。

可喜的是,鞍山高校之一的辽宁科技大学开办了玉雕产品设计专业,依托鞍山地区岫岩玉石矿藏丰富的地域优势,与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合作成立辽宁科技大学玉雕学院,并入驻岫岩玉文化产业园,旨在通过高校平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弘扬岫岩玉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相信通过这种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会将岫玉文化品牌更加发扬光大,为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品牌添砖加瓦!三、鞍山千山文化和千山旅游品牌
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千山文化。

千山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它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三方面。

千山文化己成为鞍山旅游与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山旅游品牌现的确立现已初具规模,每年如期举办的的千山梨花节是鞍山市委市政府为增强鞍山旅游的知名度着力打造的生态旅游品牌。

“赏梨花、游千山”不再是鞍山本地人所独有,精彩的梨花盛宴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光,领略钢都鞍山钢铁外表下的绰约多姿,不断助推鞍山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此外,近年来举办的千山国际登山旅游节也逐步成为了鞍山的城市名片,为千山的宣传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鞍山将借助“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的品牌效应,不断把登山运动与旅游特色经济相结合,努力实现登山运动与相关产业互补发展,走出一条绿色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

四、鞍山温泉文化和温泉旅游品牌
温泉文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鞍山地区的地热水储量丰富、水温高、并且富含各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近年来,随着鞍山周边温泉文化的商业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大批以温泉康复疗养和温泉体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相继建成鞍山温泉文化由于地域位置不同,主要划分为汤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千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汤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全国四大康复理疗中心、省五十佳境景、鞍山五大旅游景区之一。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为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精湛医术的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制定了实施"外向牵动,开发国际市场"的方针和发展战略。

在国外,曾先后同亚洲、南美洲、中东等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国内也建立了多处保健中心,合作开发汤岗子温泉资源,扩大汤岗子温泉品牌效应,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这些举措对鞍山地区打造特色温泉文化品牌作出了有效的尝试。

五、古建筑群文化和古建筑遗址考古品牌
古建筑群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古代遗址。

主要有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帕岩北沟遗址、析木石棚、沙河羊草庄战国遗址、险读县遗址、新昌县遗址、营城子遗址、辽墓与辽代画像石刻、西鞍山古矿洞、陶官屯金代农家遗址、明代长城遗址鞍山境内段、崔源族墓、牛庄古城、“黄瓦窑”遗址等。

二是古代建筑。

主要有古塔、鞍山骚堡、牛庄太平桥、岫岩卧鹿山效圣寺、海城三学寺和海城琉璃影壁、千山无量观古建筑群、千山五大禅林建筑等。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古代建筑遗存和遗址打造古建筑遗址考古品牌,让更多的人深入遗址现场进行考察,参观及进行保护性研究。

通过这样的考古特色品牌打造,除了能提升鞍山本地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外,还可以增强大众对鞍山历史的了解,对鞍山城市历史文化品牌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鞍山近代建筑遗存及近代建筑遗址利用改造品牌
鞍山近代建筑遗存大多是日占时期以钢铁生产为中心兴建的工业生产建筑及与生活配套的建筑,也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以及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在鞍山市区与制钢所厂区周边地区由中国人主导设计和建造的一些建筑,以及早期的欧洲教会建筑、沙俄铁路建筑。

这些建筑,都是当前国内外重点关注的近代遗产,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但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鞍山的一些近现代建筑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竟然被随意拆除。

还有些老建筑虽然后期经过了维护和修整,但是在修护中却采用了很多现代的建筑材料,使得老建筑面目全非。

庆幸的是,对老建筑的保护,正在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切实保护好这些不可复制的近现代建筑,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也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参与。

近代建筑遗址利用改造品牌现已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些近代建筑遗存有的被加以改造修复延用至今,有的正在被改造成其他相关用途等待发挥其历史教育作用。

七、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非遗及民俗特色文化品牌
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鞍山地区汉、满、朝鲜等民族民间文化和技艺的活化石。

截至目前,鞍山市被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81项,其中,岫岩民间剪纸、皮影2项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此外,还有国家级项目11项、省级项目9项、市县级项目69项。

这些项目涉及广泛,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曲艺、医药、饮食等多个领域,除岫岩剪纸和皮影外,比较有名的还有鞍山评书、岫玉雕塑素活、海城高跷等。

发挥与之相关的非遗及民俗特色文化品牌对于保护地方的传统特色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唤醒现代都市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忆和追溯,也能够深化城市的历史积淀,增加城市魅力。

通过以上对鞍山地区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整理及打造与之相对应鞍山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措施,希望能对保护鞍山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增强鞍山城市居民的凝聚力,提升鞍山地区的文化品位,带动鞍山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那文忠.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与鞍山文化产业发展[J].理论界,2012.5
[2]那文忠.鞍钢精神文化解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
[3]韩露.鞍山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探析[J].明日风尚,2016.
注:本文系2018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重点课题《深入挖掘鞍山传统文化内涵,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品牌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s20182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