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开发鼓山遗址的调研报告
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报告

一、景区概况福州鼓山风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闽江北岸,南北长9. 21 km, 东西宽 5. 30 km. 范围包括:东南至磨溪与茶阳山为界,东北包括南洋、东岭,北面包括牛道山、半岭、北垄,西北面包括牛蹄湾、鳝溪,与东山苗圃为界,西至山麓公路,南至魁岐、龙门,总面积达到49.7平方公里。
福州鼓山风景区根据景区内资源条件、景源特征、区位条件、土地利用现状、景点分布、交通联系等因素,风景区分为6个景区:鼓山景区、磨溪景区、凤池白云景区、长田———鳝溪景区、南洋安安溪景区、鼓岭景区。
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已有1100 年历史,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苍松滴翠、奇葩流红、岩秀谷幽,名胜古迹遍布全山。
鼓山风景区的性质是以摩崖石刻、古寺名刹、天风海涛、瀑潭溪泉、山林风石为景观特色,为开展健身、游憩、度假等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鼓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有四处:一处分布在鼓山景区,从廨院至涌泉寺到喝水岩、以及十八景一带;一处在柯坪水库周围的大片林地;另外一处在三是鼓岭的柳杉王周围;一处在四是长田———鳝溪。
在核心景区内,应按照分类保护和分级保护的保护措施进行重点保护。
二、景源分析鼓山旅游发展迅速,然而,其在国内的名气远远不如武夷山、厦门鼓浪屿大。
这个每年有着250-300多万游客的旅游地很大程度上只是福州市民的自娱自乐。
因此,对鼓山旅游资源质量现状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分析,优化旅游环境质量乃当务之急。
鼓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其间的峰、峡、岩、洞260 余处,溪涧瀑布山泉50 余处,动植物物种繁多,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鼓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千姿百态,水乳交融。
其中自然景观环境和谐幽雅, 景色瑰丽奇特。
2.1自然景观——环境和谐幽雅, 景色瑰丽奇特自然景源可以分为地景、水景和生景。
地景:景区内峰、峡、岩、洞260 余处, 有绝顶峰、白云峰、狮子峰、香炉峰、钵盂峰、石伞峰、喝水岩、蟠桃林、八仙岩、忘归石、仙迹石、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正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福州市的著名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为今后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相关文献、规划文件、管理制度等资料,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2.实地考察:组织调研成员实地考察鼓山风景名胜区,了解其景点布局、道路交通情况、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现状。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针对游客、居民、景区管理者等不同群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认知、评价及需求意见。
4.专家访谈: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处福州市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水体、植被等。
2.鼓山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鼓山是福州的历史文化名山,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诗词、书画等文化遗产。
3.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鼓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鼓山公园、海峡风情街、福州大帽山等景点。
4.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如导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
5.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现状: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现状较为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卫生、秩序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
6.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潜力:鼓山风景名胜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旅游品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调研建议1.提升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品质:加强景点保护和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等。
2.加强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和优势,增加游客的认知度和吸引力。
3.加强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监督: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景区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福州市的核心旅游景区之一。
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目的⒈了解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主要景点等。
⒉调查游客的来源和满意度,并分析各类游客的特点。
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⒋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为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内容和方法⒈调查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景区面积、景点数量、游客容量等。
⒉实地考察主要景点,了解当前的管理状况。
⒊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评价和需求。
⒋参观其他同类景区,对比分析鼓山风景名胜区与其他景区的差异和优势。
⒌进行与相关部门的座谈会,了解政策支持和协调机制。
⒍数据分析和整理,撰写调研报告。
四、调研结果分析⒈鼓山风景名胜区是福州市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年吸引游客数量稳定增长。
⒉游客主要来自福州市及周边地区,外地游客占比逐年增加。
⒊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优美,但在服务设施和管理方面存在待改进之处。
⒋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游客意见较多。
⒌相比其他同类景区,鼓山风景名胜区在宣传力度和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⒍目前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
五、发展策略与建议⒈加强宣传推广,提高鼓山风景名胜区知名度。
⒉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⒊合理规划景区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⒋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⒌多方合作,促进鼓山风景名胜区与其他景区的联动发展。
⒍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
六、附件⒈鼓山风景名胜区平面图。
⒉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问卷调查结果。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中国的一部旅游行业标准性法律,主要用于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保护旅游者的权益。
鼓楼调研报告范文

鼓楼调研报告范文鼓楼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了解和保护重要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我市的地标性建筑,鼓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鼓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对鼓楼进行了调研研究。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1)了解鼓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了解鼓楼的保护状况和存在的问题;(3)提出保护和利用鼓楼的建议和措施。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调研: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报告,以了解鼓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实地考察:参观鼓楼,了解其现状和保护情况。
同时,通过与管理人员和周边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鼓楼保护的态度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鼓楼历史和文化价值(1)鼓楼是我市的人文地标和城市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作为古代城池的防御设施,鼓楼还具有独特的军事价值。
(3)鼓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2. 鼓楼的保护状况和存在的问题(1)鼓楼的整体保护较好,基本保持了原貌。
(2)但鼓楼周边存在的商业化经营现象严重,严重破坏了鼓楼的历史风貌。
(3)部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对鼓楼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3. 保护和利用建议(1)加强对鼓楼周边商业化经营的管理,保护鼓楼的历史风貌。
(2)加大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提高游客的文明素养。
(3)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鼓楼的保护和管理。
四、调研结论针对鼓楼的现状和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加强对鼓楼的保护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遗址公园调研报告遗址公园是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的一种形式,通过展示历史遗址的文化内涵,研究历史文化的特点,开展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等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遗址公园的情况,我对本市的一座遗址公园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遗址公园的基本情况,包括规模、历史背景、保护措施、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公园的运营管理、景点设计、游客服务等内容进行评估。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参观遗址公园,了解公园的规模、布局、景点等情况。
2. 问卷调查: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遗址公园的评价和需求。
三、调研内容1. 遗址公园的规模和历史背景:该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20亩,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遗址,承载着该地区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
2. 遗址公园的保护措施:公园对遗址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和修复古建筑,清理和整治周边环境。
3. 遗址公园的景点设置:公园内设有多个景点,包括展览陈列区、文化教育区和休闲娱乐区等,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
4. 公园的运营管理:公园建设了完善的管理机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
5. 公园的游客服务:公园提供了多种游客服务,包括讲解服务、导游服务、停车服务等,方便游客的参观和游览。
四、调研结果1. 遗址公园的规模和历史背景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认为公园的规模适中,历史背景丰富。
2. 遗址公园的保护措施得到游客的一致赞扬,认为公园对遗址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3. 遗址公园的景点设置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认为景点设计合理,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4. 公园的运营管理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认可,认为公园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
5. 公园的游客服务得到了游客的好评,认为公园提供的服务满足需求,为游客带来了良好的体验。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遗址公园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遗址公园应继续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保持原始的历史风貌。
鼓山调研报告

鼓山调研报告鼓山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厦门市中心,是厦门市区内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鼓山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厦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鼓山区的发展现状和潜在问题,本次调研对鼓山区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调研团队对鼓山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鼓山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以旅游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其中旅游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鼓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海滩、岛屿和历史古迹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鼓山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土地利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其次,调研团队还对鼓山区的社会事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在医疗卫生方面,鼓山区配备了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但同时也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方面。
在教育方面,鼓山区建设了一批优质的学校和教育设施,如高中、中职学校和图书馆等。
然而,教育资源的供给仍然滞后于需求,尤其是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
此外,调研团队还对鼓山区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进行了调查。
据调研结果显示,鼓山区的城市规划相对有序,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地区。
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山区的城市规划仍然存在不足。
在环境保护方面,鼓山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城市绿化、生活垃圾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等。
然而,由于市民环保意识的不足和管理不到位,鼓山区的环境保护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最后,调研团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来促进鼓山区的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好有限的资源。
其次,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和创业,推动鼓山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应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报告气、水、土、石、植物、动物自然现状分析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 景源分析上位规划、区位分析、外部交通、周边用地背景分析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 人文景观分析目录,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总结与建议0201040305l上位规划l区位分析l外部交通l周边用地上位规划分析《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提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目标是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Array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绿化系统。
“一环”:以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
重点要加强保护福州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鼓山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青芝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和植被群落。
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总规中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范围、规划性质、规划期限、风景名胜资源概况、分级保护、游赏规划、设施规划、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相关规划协调等做了详细介绍,统筹了风景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分区保护规划图游览设施规划图游赏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分区保护规划图上位规划分析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南北长,东西宽,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生态景观, 距市区仅7.5km,风景区内还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其范围东南至磨溪与茶阳山为界东北包括南洋、东岭,北面包括牛道山、半岭、北垄,西北面包括牛蹄湾、鳝溪,与东山苗圃为界,西至山麓,包括廊院南至魁岐、龙门,总面积为49.7km2,本次分析地点为西南角的鼓山景区。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1.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现状与发展潜力,为相关部门制定旅游发展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调研背景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福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吸引了大量游客。
二、鼓山风景名胜区概况2.1 地理位置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州市中心,东临海域,西接闽江,地理位置优越。
2.2 自然环境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势起伏,山峰绵延,绿树成荫。
区内有多条河流和湖泊,水质清澈,可供游客游玩。
2.3 文化遗产鼓山风景名胜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建筑、碑刻、寺庙等,展示了福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旅游资源分析3.1 自然景观鼓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山水相映的美景、秀丽的湖泊和清澈的河流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休闲体验。
3.2 文化景观鼓山风景名胜区内有众多文化景观,如古建筑群、碑刻和寺庙等,展示了福州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
3.3 旅游设施鼓山风景名胜区建设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观景台等,方便游客的游览和休息。
四、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4.1 机遇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旅游需求增加,为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4.2 挑战鼓山风景名胜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旅游环境保护问题、旅游品质提升等,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五、发展策略和措施5.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加大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
5.2 提升旅游品质改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提高游客满意度。
5.3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附件:1、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图2、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介绍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旅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开发鼓山遗址的调研报告1993年发掘的武穴鼓山遗址是一处反映5500-4500年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聚落遗址墓地,位于XX市四望镇栗木村鼓山。
鼓山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史前人类聚落具有很高的价值,如何充分挖掘鼓山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规划建设具备遗址保护与经济开发双重效益的文化遗产典范,是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报告如下:鼓山遗址位于XX市四望镇栗木村花园垸北约800米处,红石湖东南面的台地上。
遗址现存面积约4000平方米。
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3年“京九”铁路纵贯该遗址,“京九”铁路考古队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黄冈之最。
鼓山遗址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出新石器时代墓葬238座。
是XX市目前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最多的一处古文化遗址。
该遗址文化层厚1—米,均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
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皿、装饰品和食物遗存共四大类随葬品1685件。
省级重点。
XX市境内目前仅有郑公塔、鼓山遗址和龙表山墓群等三处遗址属于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穴唯一。
XX市博物馆为鼓山遗址建立了专门展馆,展示了出土文物,再现了新石器晚期人类生活场景。
鼓山遗址的开发,既有保护遗址文物的历史意义,又有提升武穴文化内涵的深远意义,还有拉动四望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开发势在必行:是保护鼓山遗址文化的需要。
“京九”铁路的建设促进了鼓山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文物得到了抢救,都被送到省市馆藏保护。
近年来,虽然省政府立了一块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遗址地区还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鼓山遗址同南京的北阴阳营遗址和安徽的薛家岗遗址,同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遗址,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具有很高的价值,北阴阳营遗址和安徽的薛家岗遗址都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而鼓山遗址却还在“沉睡”,急切需要我们用开发利用来保护。
是提升武穴文化内涵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每座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个性,塑造自己独有的性格,避免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
而文化遗址是城市永恒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符号,镌刻着时代的兴衰繁盛,守望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关系到城市化浪潮中地域文脉的传承与延续,关系到全球化浪潮下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振兴,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鼓山遗址就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文化遗址,它年代久远、影响深远,一旦得到挖掘和开发利用,一定能管长远,武穴在世人眼中的历史厚重感一定会陡增。
是拉动四望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旅游业对一个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显,特别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遗址,更是具有强大的旅游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拉动力。
一直以来四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强大的主导产业支撑。
鼓山遗址座落在四望境内应该是历史给予四望的最好的馈赠。
如果合理加以开发利用,一定会给四望带来不小的发展后劲,甚至能提升武穴乃至黄冈的旅游档次。
虽然XX市博物馆为鼓山出土文物建设了专门的展馆,但是鲜为人知,少人问津,如果在遗址原地实行开发利用,加上大力宣传,一定能吸引国内外很多考古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
开发绝对可行:有开发可依靠的政策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文物保护法规规定,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针,为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完善各项保护措施和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了可依靠的法律依据。
可见,“合理利用”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有效方式。
有开发可拓展的足够空间。
鼓山遗址面积2万多平米,面积宽,为开发提供了足够的现实空间,同时,因为它是史前文化遗址,一旦开发利用,具有足够的空间,供开发者去拓展,供游客去遐想,当然,这种拓展是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掘报告上面的,而不是凭空臆造。
有开发可依据的考古资料。
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武穴鼓山——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一书,详细地记载了鼓山遗址发掘的内容,为鼓山遗址开发利用提供了可依据的科学的考古资料,为还原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场景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有开发可借鉴的成功典范。
同属长江中下游地区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北阴阳营,被认为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居住地,被视作南京城市文化的起点,已经被开发利用。
安徽潜山的薛家岗遗址开发项目也已经提上了招商开发利用的议事日程。
这些都是鼓山遗址开发利用可借鉴的例子。
要实现鼓山遗址开发,形成保护和利用双赢的局面,建议如下:一要成立鼓山开发建设协调指挥部。
鼓山遗址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落户,要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要协调项目建设等等,需要一个高效的指挥部一以贯之地指挥协调。
二要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鼓山遗址同南京的北阴阳营遗址和安徽的薛家岗遗址,同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遗址。
而其它两家遗址都已经申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唯独鼓山遗址没有申报。
这就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加大申报力度,为它的开发利用打基础。
三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政策支持。
争取到好的产业政策等于成功了一半。
要吃透国家关于文化遗址保护上面的优惠政策,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上多下功夫。
四要邀请专家进行科学策划、规划。
如何确定文化主线,串联武穴历史遗存,释放遗址文化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地标,是项目的关键所在。
市政府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科学策划和规划,形成鼓山遗址开发可依据的纲领性文件。
五要加大遗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加强通往遗址区域的道路建设,加强遗址区域内的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遗址开发利用打基础。
六要科学打造鼓山文化产业园。
综观世界文化遗址的旅游开发,呈现出公共开放性、休闲驱动性、创意激活性和动态保护性的特点,已经从被动的展示游览转化为主动的文化体验。
同时结合城市休闲、主题商业、文化复兴等热点诉求,更倾向于复合化、综合型的开发,出现了文化旅游综合体的业态。
鼓山遗址开发要走“出土文物博物馆+史前人类生活再现馆+游客生态体验馆”的遗址文化开发模式的路子,科学打造鼓山文化产业园,全面提档XX市旅游品位。
根据《20**年XX市政协调研视察计划》安排,6月14日至30日,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由市政协副主席谭剑锋带队,先后赴XX县、XX县、XX县、XX县、XX区,就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汇报。
同时,到文物、党史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其余县、区进行了书面情况汇报。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1919 年“五四”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西南、在黔北开展的革命活动,使遵义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红军长征转战遵义,四渡赤水,两进遵义城,对遵义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战以后,遵义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
浙江大学迁遵办学,更为我们带来丰厚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财富。
1949年,遵义解放,为巩固人民政权,无数外乡英雄儿女血洒热土,使遵义这块土地遗留下非常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成为振奋和教育我们的最现实的立体教材。
1、遗址遗迹基本情况:2010年底,党史工作部门统计,全市有革命遗址遗迹508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64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50个,革命领导人故居18个。
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
2、保护与利用情况:近年来,全市投资4亿多元,恢复修建红军警备司令部、四渡赤水纪念馆、苟坝会议旧址等20多个重点红色景区景点;完善了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配套基础设施。
各县、区采取建烈士陵园、修烈士纪念碑亭、瞻仰祭扫烈士墓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彰显烈士丰功伟绩,鞭策激励后人。
至2011年一季度,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不足,重申报、轻保护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对革命遗址保护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对革命遗址不甚了解,无保护的自觉性。
一些部门认识不到革命遗址的重要性,面对大量流失损毁的现实,听之任之,或持等待态度。
重申报,轻保护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2.管理体制不顺,保护管理不到位,革命遗址毁损严重。
遵义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譬如,烈士纪念建筑物由民政部门管理;遗址文物由文化部门管理;革命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由党史部门负责。
对于一些重要场所,宣传部门也似乎在管。
但是部门之间各行其是,没有很好地配合进行保护和管理。
而乡、村级既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也没有资金对其进行保护管理。
如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广场,应该是一处庄严肃穆的场所,是凭吊烈士、参观游览的地方。
但却被晨练的人们占用,跳舞的、打羽毛球的、打腰鼓的、遛狗的,一片嘈杂拥挤,而且乱扔垃圾。
一些人甚至在红军雕塑上乱涂乱画。
外地参观者对此很反感。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规划和措施,因自然灾害和城乡建设影响,我市革命遗址遗迹毁损严重。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完全损毁,无迹可寻。
如罗庄红一军团司令部住址等。
二是损毁严重,行将消失。
如红花冈战斗遗址、XX县回山乡革命委员会旧址等。
三是损毁比较严重,遗迹残缺。
如木兰坝毛泽东宿营地等。
一些地方还盲目地对旧居遗址改建拆除,使遗址、文物失去真实的价值。
调研中发现,XX县茶山关红军战斗遗址700米的乌江渡口古道去年已被水泥路覆盖。
3.资金短缺,保护工作无法开展。
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从普查到资料挖掘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据调查,除国保、省保文物单位有少量维护经费外,全市15个县、区革命遗址保护经费基本没有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虽然对一些革命遗址进行了认定挂牌,但由于经费缺乏,使保护流于形式,没有实施有效保护。
4.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我市革命遗址保护重点在城区,忽略了农村。
如XX区巷口镇八卦村众多红军烈士墓淹没在荒草丛中无人问津,1953年立的墓碑有的已不知去向。
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没有规划,处于低层次开发。
没有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统筹考虑,没有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特别是基础设施这一块。
如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游客倍增,但其周边却没有大型停车场,旅游大巴在洗马路排成长龙,甚至还停到红军山下、雨水路口,严重影响城区交通,游客们更是怨声载道。
5.文物征集不全面,场馆展示缺乏厚重感。
革命遗址、文物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征集整理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长期性。
我市在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收集整理以及展示方面表现为不及时、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