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厌氧、好氧语文

合集下载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污水处理是一种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无害化排放的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下面将对这两种处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1.处理原理:-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厌氧发酵分解,产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好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2.适用范围:-厌氧处理:厌氧处理适用于高浓度、高有机负荷、低COD/COD比等特点的废水,如厨房废水、餐饮污水等。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适用于低浓度、低有机负荷、高COD/COD比等特点的废水,如生活污水、化工废水等。

3.处理效果:-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质,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能够更全面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且产生的排泄物较少。

4.能耗和运营成本:-厌氧处理:厌氧处理相对于好氧处理来说,能耗和运营成本较低。

由于不需要供氧设备,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投入。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相对于厌氧处理来说,需要较多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供氧设备的运行和氧气的投入成本较高。

5.产物利用:-厌氧处理: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可以用作能源利用,如燃烧产热或发电。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可以直接回用,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6.操作要求:-厌氧处理:由于厌氧条件下对环境要求不高,操作比较简单,不存在氧化反应,适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物质。

-好氧处理:好氧条件下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供氧设备,操作较为复杂,适用于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总之,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在具体的污水处理中,应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污水处理A2O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A2O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以及优势。

一、A2O工艺原理A2O工艺是指将好氧、缺氧和厌氧处理结合在一起的生物处理工艺。

它通过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有机负荷分配,使有机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降解,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目的。

二、A2O工艺流程1. 预处理:将进水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等。

2. 好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好氧区,通过曝气装置提供氧气,促使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 缺氧处理:将好氧区出水引入缺氧区,通过减少曝气时间和氧气供应,创造缺氧环境,使缺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

4. 厌氧处理:将缺氧区出水引入厌氧区,通过彻底消耗有机物的厌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同时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5. 深度处理:将厌氧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残存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6. 出水处理:对深度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除臭等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三、A2O工艺设备1. 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曝气头温和体供应系统,用于提供氧气和搅拌污水,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有机物。

2. 混合池:用于混合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水,使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和交换。

3.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净化水质。

4. 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和处置等环节,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利用。

四、A2O工艺优势1. 高效去除污染物:A2O工艺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2. 节能环保:A2O工艺利用好氧、缺氧和厌氧处理结合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减少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占地面积小:A2O工艺流程紧凑,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适合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空间有限的场所。

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

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

帮你区分理解:什么是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出水水质较好,主要应用于处理中低浓度废水或者作为厌氧处理的后续处理,但能耗高。

厌氧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逐步成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核心方法,但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器容积较大。

兼氧处理技术可发挥厌氧去除有机物绝对量高、好氧对有机物去除率高的各自优点,提高总体有机物处理效率。

兼氧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兼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兼氧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提高兼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效能研究、兼氧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在利用兼氧方面,水解酸化工艺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工艺,多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兼氧处理技术因能克服好氧处理连续曝气能耗高、厌氧处理条件苛刻等缺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釆用兼氧+好氧生物技术处理屠宰废水效果良好,同时具有污泥量少、投资省、运转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兼氧微生物可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条件, 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整体效果。

目前,对好氧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对兼氧微生物的研究较薄弱。

本文比较此三种技术的原理,梳理技术开发的思路,以期为未来的污水处理技术研发提供借鉴,进一步加强兼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污水处理效能。

1 好氧处理技术污水的好氧处理过程见图1。

有机物被微生物摄食之后,通过代谢活动,有机物一方面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或称细胞质)的组成部分,即微生物自身繁殖生长,这就是污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

图1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示意图好氧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以好氧性异养菌为主)和原生动物,此外尚有酵母菌、丝状霉菌、单胞藻类、轮虫、线虫等。

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90%,数量约为108~109个/mL,它们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主力军。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是根据污水的性质、水质要求、处理能力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工艺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将进入处理系统的原污水进行一些物理处理,如格栅过滤、砂沉淀等,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坏。

2. 厌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池中,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再利用的产物。

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降低有机物的浓度,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3. 好氧处理: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好氧池中,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生物体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好氧菌进行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曝气装置或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提供氧气。

4. 深度处理: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虽然有机物质已经大幅降解,但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有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深度过滤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

5. 消毒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虽然有机物质已经降解,但仍然可能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

为了确保出水的安全性,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照射、臭氧氧化、氯消毒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的组合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需要注意工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污水性质和水质要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对污水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特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1. 处理原理污水厌氧处理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

厌氧处理通常包括厌氧消化和厌氧反硝化过程。

厌氧消化是通过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同时产生有机酸和酒精等物质。

厌氧反硝化是利用厌氧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好氧处理则是在充氧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处理通常包括好氧消化和好氧硝化过程。

好氧消化是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好氧硝化是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2. 适用污水类型厌氧处理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处理,如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城市污泥等。

由于厌氧菌对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高,能够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此外,厌氧处理还可以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好氧处理适用于低浓度有机物质的处理,如生活污水和轻度工业废水等。

好氧菌对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污染物。

3. 能耗和投资成本厌氧处理相比好氧处理,能耗较低。

由于厌氧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供氧,节省了供氧设备的能耗。

此外,厌氧处理还可以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进一步降低能耗。

好氧处理相比厌氧处理,投资成本较低。

好氧处理过程中需要供氧设备,但供氧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好氧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操作和维护成本也较低。

4. 污泥处理厌氧处理产生的污泥相对较少,且污泥稳定性较好。

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为甲烷等气体,产生的污泥量较少。

此外,厌氧处理的污泥稳定性较好,适合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业用途。

好氧处理产生的污泥相对较多,且污泥稳定性较差。

好氧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污泥量较多。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电气、检测与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53 10 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CJ 302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T 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24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HJ/T 251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罗茨鼓风机1HJ/T 25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微孔曝气器HJ/T 27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HJ/T 27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推流式潜水搅拌机HJ/T 283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HJ/T 33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厌氧、好氧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厌氧、好氧

(六)厌氧流化床
厌氧流化床工艺是借鉴流态 化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它以小粒径载体为流化粒 料,废水作为流化介质,当 废水以升流式通过床体时, 与床中附着于载体上的厌氧 微生物膜不断接触反应,达 到厌氧生物降解目的,产生 沼气,于床顶部排出。
厌氧流化床特点
➢ 载体颗粒细,比表面积大,床内具有很高的微生物浓度, 有机物容积负荷大,一般为10~40kgCOD/m3·d,水力 停留时间短,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
(二)厌氧滤池
废水从池底进入,从池上 部排出,称升流式厌氧滤 池;
废水从池上部进入,以降 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从 池底部排出,称降流式厌 氧滤池。
填料可采用拳状石质滤料 ,如碎石、卵石等,也可 使用塑料填料。
厌氧滤池的特点
优点 ✓填料为微生物附着生长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池中微生 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 ✓废水与生物膜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有机物去除 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 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时间短。
工业污水好氧处理技术
(一)活性污泥法 (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原理: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 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 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过程:吸附阶段、氧化阶段、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阶段 组成:活性污泥法通常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
➢ 载体处于流化状态,无床层堵塞现象,对高、中、低浓度 废水均表现出较好的效能;
➢ 载体流化时,废水与微生物之间接触面大,同时两者相对 运动速度快,强化了传质过程,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净化速 度;
➢ 床内生物膜停留时间较长,剩余污泥量少; ➢ 结构紧凑、占地少、基建投资省。但载体流化耗能较大,

厌氧加好氧加mbr工艺操作规程

厌氧加好氧加mbr工艺操作规程

厌氧加好氧加mbr工艺操作规程
厌氧-好氧-MBR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操作规程如下:
1. 预处理: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和初沉池等,以去除大颗粒物和浮渣。

2. 厌氧处理: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在此进行厌氧消化,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3. 好氧处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器,在此进行曝气、混合和搅拌等操作,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好氧降解。

4. MBR膜过滤: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膜过滤系统,通过膜组件的截留作用,将活性污泥等杂质与清水有效分离。

5. 排放:经过MBR膜过滤后的清水可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或回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好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的温度、pH值、溶解氧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2. 定期检查和清洗膜组件,防止堵塞和污染。

3. 保证足够的进水量和稳定的进水水质,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如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曝气量等,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能耗。

5. 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和数据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以上是厌氧-好氧-MBR工艺的操作规程,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作用改变污水中溶解性有害物质的性 状,使之无害化,用于脱色、消毒、脱臭、去除重金属等 物质。
常见预处理方法
物理化学法
(一)混凝法 (二)浮选法 (三)其他处理方法(萃取、汽提、吹脱、蒸发、结晶)
(一)混凝
(二)气浮
(三)其他
蒸汽汽提法是将蒸汽通入汽提塔,使污水中易挥发的物 质被上升蒸汽夹带出汽提塔,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挥发 性污染物的方法,多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含硫废水等。
空气吹脱法是将空气通入吹脱设备(吹脱池、吹脱塔) ,使污水中挥发性物质(如NH3、H2S、CO2等)被空气带 出。
工业污水厌氧处理技术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浓 度高、多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 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 有机物;
厌氧工艺的突出优点是:①能 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沼气并加 以利用;②运行能耗低;③有 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少; ④污 泥产量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 低;等等;
载体处于流化状态,无床层堵塞现象,对高、中、低浓度 废水均表现出较好的效能;
载体流化时,废水与微生物之间接触面大,同时两者相对 运动速度快,强化了传质过程,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净化速 度;
床内生物膜停留时间较长,剩余污泥量少; 结构紧凑、占地少、基建投资省。但载体流化耗能较大,
且对系统的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置区进行预处理; 含有较高浓度易挥发有毒化合物的污水应进行预处理; 与其他污水混合易产生沉淀,、聚合或生成难降解物
的污水及含较高悬浮物的污水,应进行预处理; 含有较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污水应进行预处理; 含有较高浓度生物毒性物质的污水; 高温污水。
工业污水预处理
污水预处理 指污水进入传统的沉淀、生物处理之前对水质进
在消化池出水端设置污泥 沉淀池,将沉淀的厌氧生 物污泥回流入消化池中, 以此来提高消化池中的污 泥停留时间;
也可在消化池出水部 位安装固体分离膜以提高 污泥停留时间 。
厌氧接触法特点
优点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中温消化时,一般为2~
(七)两步厌氧消化
两步厌氧消化法是酸化和甲烷化 反应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中 进行,每一反应器完成一个阶段 的反应,两个反应器内可以采用 不同反应温度。 特点: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 稳定;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 器中进行,互相影响小;消化效 率高,适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缺点: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 杂
重,微生物不能与料液均匀接触,温度也不均 匀,消化效率低等缺点。
(二)厌氧滤池
厌氧滤池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是六十年代末 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滤池呈圆柱形,池内 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封。
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 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 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顶部排出。
反应流程 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厌氧污
泥床反应器,反应器底部的污 泥层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02。 由于气态产物的搅动,在污泥 层上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反 应器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 完成气、液、泥三相的分离。 沼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滑 落到悬浮污泥层,出水从澄清 区流出 。
(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六)厌氧流化床
厌氧流化床工艺是借鉴流态 化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它以小粒径载体为流化粒 料,废水作为流化介质,当 废水以升流式通过床体时, 与床中附着于载体上的厌氧 微生物膜不断接触反应,达 到厌氧生物降解目的,产生 沼气,于床顶部排出。
厌氧流化床特点
载体颗粒细,比表面积大,床内具有很高的微生物浓度, 有机物容积负荷大,一般为10~40kgCOD/m3·d,水力停 留时间短,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
行的预处理,包括凝聚、澄清、过滤、消毒等技术。 处理目的 ① 去除悬浮物,胶体物和有机物 ② 降低生物物质,如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 ③ 去除重金属,如铁、锰 ④ 去除钙镁硬度和重碳酸盐
常见预处理方法
① 物理处理法 调节、澄清、过滤、离心分离等
② 化学处理法 中和、氧化还原、分解、混凝、化学沉淀等
(三)澄清法—沉淀
沉淀法 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
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
(三)澄清法—沉淀
(三)澄清法—隔油
含油废水: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 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分馏物及动植物油等,其密度 多小于1,但重焦油的相对密度可达1.1。
存在状态 ① 浮油:占含油废水中含油量的60%-80%,易于从废水中
(二)厌氧滤池
废水从池底进入,从池上 部排出,称升流式厌氧滤 池;
废水从池上部进入,以降 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从 池底部排出,称降流式厌 氧滤池。
填料可采用拳状石质滤 料,如碎石、卵石等,也 可使用塑料填料。
厌氧滤池的特点
优点 填料为微生物附着生长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池中微生 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 废水与生物膜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有机物去除 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 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时间短。
1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
问题; 混合液经沉淀后,出水水质好。
缺点
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即污泥难以沉淀 原因:污泥上附着有小气泡,且污泥在二沉池中还有活性,还会
产生气体,导致已下沉的污泥上浮 解决方法:脱气、超滤、投加絮凝剂。
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
活性污泥法
工业污水好氧处理技术
(一)活性污泥法 (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原理: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 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 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过程:吸附阶段、氧化阶段、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阶段 组成:活性污泥法通常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
厌氧滤池的特点
缺点: •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
水部位高。 •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
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解决方法: 出水回流; 部分充填载体; 采用软性填料。
(三)厌氧接触法
厌氧接触法 也称厌氧活性污泥法,
池径从几米至三、四十米,柱 体部分的高度约为直径的1/2,池 底呈圆锥形,以利排泥。 为使进 水与微生物尽快接触,需要一定的 搅拌。常用搅拌方式有三种:(a) 池内机械搅拌;(b)沼气搅拌;(c) 循环消化液搅拌。
(一)厌氧消化池
高速厌氧消化池 高温厌氧消化需要加温,常用
加热方式有三种: (a)废水在消化池外先经热交换器
工业污水好氧处理技术
好氧处理:指在有游离氧的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 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态与 胶体状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特点:反应速度较快,所需反应时间较短,且在 反应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臭气,较卫生,对中 、低浓度有机废水,或者BOD5浓度在600mg/L以下 的废水较为适用。
③ 物理化学处理法 混凝、离子交换、萃取、气提、气浮、吹托等
常见预处理方法
物理方法 (一)均和调节 (二)隔滤法和离心法 (三)澄清法
(一)均和调节
调节的目的:
适当缓冲有机物的波动以避免生物处理系统的 冲击负荷;
适当控制pH值或减少中和所需要的化学药剂投 加量;
当工厂间断排水时还能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连 续进水;
分离。 ② 乳化油: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③ 溶解油:呈溶解状态,溶解度约为5-15mg/l。
(三)澄清法—隔油
常见预处理方法
化学方法
(一)中和处理 (二)化学沉淀处理 石灰法:处理冶炼厂污水,如铅、锌、汞、镉等金属离子; 硫化物法:去除重金属的效率高,需加絮凝剂; 钡盐法:主要用于处理含六价铬的污水。 (三)氧化还原处理
预热到规定温度再进入消化池 ; (b)热蒸汽直接在消化器内加热; (c)在消化池内部安装热交换管。
(一)厌氧消化池
特点 ①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
料液; ② 厌氧消化反应与固液分离在同一个池内实现,
结构较简单; ③ 缺乏持留或补充厌氧活性污泥的特殊装置,消
化器中难以保持大量的微生物细胞; ④ 对无搅拌的消化器,还存在料液的分层现象严
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工业污水厌氧处理技术
(一)厌氧消化池 (二)厌氧生物滤池 (三)厌氧接触法 (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五)厌氧生物转盘 (六)厌氧流化床 (七)两步厌氧消化
(一)厌氧消化池
常用密闭的圆柱形池,废水定 期或连续进入池中,经消化的污泥 和废水分别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 所产沼气从顶部排出。 传统厌氧消化池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特点
优点 a)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 b) 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COD容积负荷
一般为10~20kgCOD/m3·d c) 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
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d) 无混合搅拌设备,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沼
工业污水厌氧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在断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 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 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处理对象: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 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 。
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
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 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 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 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 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