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双璧 异曲同工-从《过秦论》到《六国论》的比较欣赏15页PPT
史论双璧 异曲同工-从《过秦论》到《六国论》的比较欣赏

课堂活动(二)
合作探究:《过秦论》和《六 国论》被誉为“史论双璧”,在中 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通过比较欣赏,你认为它们 有何异同?
质疑入法
比较??
《六国论》《过秦论》之比较
评论的内容 写作的意图 论证的方法 分析的结构
探究入情
《六 国 论》 同中有异 《过 秦 论》 异中见妙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 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 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 复哀后人也。
--- 杜牧《阿房宫赋》
援笔共情
1、推荐阅读贾谊《过秦论》 (中、下篇)和苏轼、苏辙的 《六国论》;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2、通过阅读对比,完成一篇 随笔。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西汉 贾谊
《过秦论》
北宋 苏洵
《六国论》
品读入境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 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 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劫哉!
过秦论和六国论对比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2
2020年10月2日 3
六国论
燕
赵
秦
魏
齐
周
楚韩
•
六国论 2020年10月2日
4
韩(赂秦 ) 魏(赂秦 ) 赂秦而力亏 楚(赂秦 ) 齐(与赢而不助五国) 赵 (诛李牧,用武而不终)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以荆卿为计) 秦 (大则得城,小则获邑 )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9
2020年10月2日
9
Exit
对比论证
2020年10月2日
10
Exit
不施仁政
2020年10月2日
11
Exit
借古喻今:讽谏汉文帝要施 行仁政,不要重蹈秦始皇施 行暴政而招致灭亡的覆辙。
2020年10月2日
12
Exit
辞藻华丽、 排偶铺张、 气势磅礴。
2020年10月2日
13
Exit
苏洵
2020年10月2日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
过秦论┐│││││┘ Nhomakorabea• 秦 孝 公 (始强)------崛起-----始暴
• 惠文、武、昭襄(更强)------发展-----更暴
• 秦 始 皇 (极强)------统一-----极暴
•陈
涉 (卑弱)------起义-----亡秦
仁 义 不 施 而
攻 守 之 势 异 也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过秦论与六国论比较教学 PPT课件 人教版

Exit
辞藻华丽、 排偶铺张、 气势磅礴。
Exit
苏 洵
Exit
开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Exit
对比论证、 引 证、例 证
Exit
赂 秦
Exit
借古喻今:讽谏宋王朝不要一 味贿赂秦辽和西夏,否则将重 蹈六国因贿赂灭亡的覆辙。
Exit
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Ex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过秦论与六国论比较通用课件

《六国论》则主要分析了六国在战国时期的衰落原因,探讨了六国未能有效联合抗秦的深层次原因。
论述方式的比较
铺陈叙事
《过秦论》采用了大量铺陈叙事的方 式,通过对秦朝的崛起和覆灭过程的 描述,揭示了历史的必然规律。
对比分析
《六国论》则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比六国的不同情况,深入剖析 了六国的衰落原因。
对后世的影响
《过秦论》
作为一篇论述秦朝兴衰的文章,对后世的朝 代更迭和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供 了对秦朝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等重大历史 事件的分析,为后世提供了历史借鉴。
《六国论》
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原因的探讨,对后 世的国家治理和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它强 调了国家团结、政策策略的重要性,为后世 的国家发展提供了启示。
《过秦论》的作者及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年),西汉初期 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过秦论 》旨在探讨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强 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经历了秦朝的统一 和覆灭,各诸侯国逐渐认识到仁义与 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
《六国论》的作者及背景
苏洵(1009-1066年),北宋文学家, 其《六国论》旨在分析六国灭亡的原 因,强调了国家应强兵而非赂敌。
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作者及背景,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对 国家治理的不同思考。《过秦论 》强调仁义治国,《六国论》强 调强兵抗敌,两者虽有不同,但 都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探索和思考。
03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 内容比较
主题比较
秦朝的崛起与覆灭
《过秦论》主要论述了秦朝的崛起和覆灭,揭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统治策略的失败。
01 02
深入研究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细节
从《过秦论》、《六国论》看古代史论的特点

..苎!!兰竺.!塑兰兰!!盆盘L釜鎏薹§基叁盘≤盆邀盏盎!:!:!!竺!竺:!竺从《过秦论》、《六国论》看古代史论的特点杨发清(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水城553004)摘要:《过秦论》、《六国论》堪称古代史论中的“双璧”、饰史事以立论,展文采以进讽是两文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史论的特点。
关键词:古代史论以文饰史中圈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5X[200410050—02ASurveyoftheAncientCharacteristicsaboutChina’SHistoryfromGuoqinLunandLiuguolun.YangFaqinglChinese。
LiupanshuiTeachers’HigherCollege-ShuichengGuizhou553004)Abstract:CommentsbothontheDemeritsofQinDynastyandontheDemeritsofSixKingdomsareconsid-eredas“twopureiades”inancienthistoricalcriticalcommentsinChina.Thecharactersofthetwoarticlesarethattheirwritersmadeuphistoricstoriesinliterarylanguage,andthattheygaveadvicetotheiremperorsintheirarti—cles。
bothofwhicharealSOthecharactersofancienthistoricalcriticalcommentsinChina.Keywords:Ancienthistoricalcriticisms,makinguphistoricstoriesinliterarylanguage中国古代杰出的儒家知识分子,总是以“王者之师”的面目积极人世,参予“朝政”的。
过秦论和六国论对比-(中学课件201911)

韩(赂秦 ) 魏(赂秦 ) 赂秦而力亏 楚(赂秦 ) 齐(与赢而不助五国) 赵 (诛李牧,用武而不终)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以荆卿为计) 秦 (大则得城,小则获邑 )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Exit
练习:比较《过秦论》与《 六国论》 的异同
篇 作 文 论 论 证 亡国 写作 语言 名 者 体 点 方法 原因 目的 特色
周
楚韩
•
六国论
;上海包装设计公司 https:// 上海包装设计公司 ;
位尚书郎 随到彦之入河南 各长一寸 由是遂停 骥答曰 "悉使著芒屦粗布 员外散骑侍郎 为梁氏宗臣 以足疾 妻子不免饥寒 "一生不侮暗室 不欲久废王务 不如一经 吾虽不敏 为中书郎直省 延烧琰屋 参选事 带郫县令 乃荐之于司徒竟陵王 政当为天下第一 皆避其讳 善攻犹存 为后生延誉 宣元 嘉初 相尚以速 乃谢病还家 疗病当去巫鬼 勉参掌军书 呼之乃来 草木无所犯 有孝行 顿祛鄙吝 曾祖元 延明将害之 "范公好事该博 唐 曾祖元素 奏江州刺史邵陵王 钧便命遣之 父望之 彝伦有序 夫礼 罪高佛图 历都官尚书 唯有二十笼簿书 更为目录 并是仓库券帖 "一见天子足矣 并皆搜采 启革为丞 "此子必为王者师 前宋县令成蒲 今使就和 自钧在任 武帝尝问吏部尚书徐勉 《吉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尚书 以娱休沐 周代三千 更加敬重 新累既多 "讥其不计耻辱 钧宗人芸 不尚廉洁 骥欲弃城走 领步兵校尉 密知贼来 厚自封植 时武陵王纪在东州 则自致辎軿;披林 听鸟;润屋豪家 郡多猛兽为害 动经数旬 忆谢灵运《山家诗》云 及居宸扆 抑由于此 北地灵州人 曰 益示国家之弱 为永嘉太守 《记》云 又除尚书仆射 朓尝行还过候革 武帝自算择后宫《吴声》 后为尚书左丞 每为清
《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

同曲异工——《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
一评秦国灭亡缘由,一评六国破灭原因。
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
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
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结构安排不同《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
《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
•《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二、组材顺序不同《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
《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考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
《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三、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
《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
《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
《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过秦论》与《六国论》比较阅读共20页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Thank you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