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江永县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为例

合集下载

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中国江永女书

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中国江永女书

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中国江永女书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中国江永女书女书,作为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南部湖南省的江永县,所以又名江永女书。

以前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

在广东、湖南和广西交界的边陲之地——江永,在岭南山脉和萌诸岭山脉的山谷深处,几股深山峡谷中清凉的溪水汇成了潇江源头。

在源头上方,有一处四面环水的人间仙岛,在长年与外界隔绝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说。

这个令人惊叹的小岛保留着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

这里也是一个女性的心灵家园,据说,这个岛屿对女性特别钟爱,从踏上小岛的第一步起,女性便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女书园是女书岛上的核心,它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女书园设有女书学堂、女红厅、女书书画厅等展示厅。

關於女書的起源,學者眾說紛紜,民間傳說也不是一種,在江永流傳較為廣泛的有四種:第一種:相傳女書是瑤姬借用天書改編過來的。

瑤姬是誰?瑤姬是王母娘娘的幺女,名叫幺姬。

後因下凡遊覽人間,迷戀上江圩普美村的秀麗風光,便偷偷地住了下來。

因王母娘娘的仙境叫瑤池,因此她告訴凡人:她的名字叫瑤姬。

瑤姬不僅花容月貌,而且聰明伶俐,深得王母寵愛。

平時瑤姬的言行舉止,活潑任性。

她要做的事,誰也不敢阻攔,就是王母也得讓她三分。

一天清晨,宮女們都未曾起床,瑤姬卻早已梳洗完畢。

掀開霞帳,推窗啟戶,只見人間一派明山凈水,鳥語花香,田園阡陌,泉美林秀,炊煙嫋嫋,人流熙熙攘攘,比起天宮要自由得多。

瑤姬早想離開煩悶的天宮,尋一清靜處逍遙自在。

如今下界的美景展現在眼前,撩得她心神激蕩。

她決計到那裏去探個新奇。

於是瑤姬離開了天宮,足踏祥雲,飄飄然下到一個地方,原來是一個地廣人稀的都龐嶺腹地、風光迤麗的水鄉,這就是普美村。

瑤姬與下界的人語言概不相通,可是凡人待客特別講究禮儀。

尤其是姑娘們人人心靈手巧,個個聰明能幹。

保护女书文化的视角和策略_试谈江永妇女节日文化及歌舞习俗的传承

保护女书文化的视角和策略_试谈江永妇女节日文化及歌舞习俗的传承

第27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7 No.2 2006年2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06保护女书文化的视角和策略——试谈江永妇女节日文化及歌舞习俗的传承赵荣学(永州市文物管理处 / 永州市博物馆,湖南 永州 425000)摘要:作为一种独特地域性别文化现象的女书,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是女书流传区域内的独特妇女文化传统,而对江永上江圩等地传统妇女节日文化尤其是歌舞习俗的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越来越成为原生态保护和传承女书文化的关键和当务之急。

关键词:女书;江永;妇女;节日文化;歌舞;原生态保护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6)02-0031-02湖南江永的“女书”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现象。

其核心是作为一种独特字样的妇女文字,而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则是女书流传区域内的独特妇女文化传统。

这个传统建立、生长、托附在一个个活生生的妇女身上,在一个个当地独有的妇女文化习俗中孕育和流转。

妇女们在女红工艺的习得和训练中描摹女书,在女书学堂的唱合应答中传诵女书,在独处“高楼”的寂寞孤苦中吟读女书,在斗牛节的热闹中比试女书,在吹凉节的姊妹相聚中歌咏女书,还在花山庙、龙母庙的乐神曲和女书传人亡故后的登仙乐中焚化女书。

相思泪在《三朝书》中滴落成一朵朵纤巧的花蕊,织锦和花带掩饰不了女人的卑微和自恋。

姑娘要出嫁了,歌堂便热闹起来,火塘的柴薪便笑将起来,年长者的歌声从没有过的快活起来,姊妹、妯娌的嗓子通宵达旦地嘹亮、清越而又哽咽、悲伤起来,笑了又哭了,痛苦过后又欢乐开了……二十四抬的花轿颠了一路一山一水,十八姑娘的盖头红了前前后后几多个时辰!而那绣在帕上的、写在纸上的和画在扇面上的女书,就在陪嫁的挑箱内跟定了新嫁的姑娘,播撒到了远远近近的地方……就在这样一幅奇异而秀美的湘南民俗画卷中,女书千百年的流传了下来,顽强而奇妙。

江永女书的女性主义

江永女书的女性主义

江永女书中的女性主义摘要女书在独特的人文环境下,形成一种极为纯粹又具有独特行的女书文化。

不管女书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女性创造而来反映女性内心环境。

本文分别从“陌生人”“边缘视角”“性别文化”与“女性在‘父权制’下的反抗”这几个方面来论述江永女性主义。

江永女性被主流社会排除在外,可以向“陌生人”诉苦排忧解难,而不向“本地人”倾诉。

她们在自己的边缘地区发出自己的声音,女书文化主体运用“女书”在构造一个与主体文化相分离的亚文化,一个自己精神王国。

性别与文化的构成,因为她们是女人,所以就得服从,顺从父母,丈夫的意思。

她们生活在于男性隔绝的世界里,女书中尽是她们对情感生活的哭诉,对自由的吁求。

当然,在男权主义与“父权制”的观念下,她们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她们没有自由,甚至没有尊严,没有人格可言。

而这种男权主义与“父权制”正好充当创造女书的催化剂,为形成女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女书;女性主义;陌生人;边缘视角;性别Feminist women's scriptAbstractIn the unique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ming a unique culture, produce the extremely pure Nvshu culture. No matter how Nvshu evolved, their common point is Nushu is created by women and to reflect women's inner environm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nger" and "the b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culture and female in 'patriarchal' revolt "this a few discuss Jiangyong feminism. Jiangyong women were excluded from the mainstream society, can to "stranger" complain to solve problems, and not to "local" talk. They in themselves to the edge of the area issued their own voice, "fema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in cultural and phase separation using the subject of Nvshu culture subculture, a her spiritual kingdom. The constitution of sex and culture, because they are women, so they have to obey, obedient parents, husband's meaning. They live in isolated male world, full of emotional life Nvshu they cry, call for freedom. Of course, in the patriarchal and patriarchal concept, their social status is extremely low, they are not free, and even without dignity, no personality. And the male chauvinism and "patriarchy" just as catalyst for creation of women's script, creating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female.Key words Stranger; feminism; gender; female marginal perspective;目录一绪论 (4)二女书的由来:女性主义的萌发 (5)三女性主义 (6)(一)“陌生人”:女性对自我的审视 (7)(二)“边缘视角”:女性在边缘的发声 (10)(三)性别与文化的构成 (10)(四)女性在“男性主义”压迫下的反抗 (12)四结论 (14)五参考文献 (15)六致谢 (16)七附录A (18)八附录B (19)一绪论《中国女书合集》将90%的女书原始资料都收集入编,这本书是赵丽明与周有光、李学勤和季羡林一起合编了《女书习俗》,这些文集有助于我们研究江永女书文化,也为我们更能了解这一文化。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一、引言二、湖南江永女书传承现状分析女书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其传承与发展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湖南江永县作为中国女书流传的重要地区,有着丰富的女书传统文化资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传统女书传承方式单一。

在过去,女书的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和师徒传授,这种传承方式使得女书的传承范围受到限制,传承人群有限。

在当今社会,这种传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女书传承的需求。

女书传承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部分女书传承资料丢失或损坏,这对女书传承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传统女书与现代社会脱节。

传统的女书内容和形式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传统女书的传承困难重重。

湖南江永女书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寻找新的传承策略,推动女书的传承发展。

三、数字化语境下女书传承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数字化语境下女书传承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技术为女书的传承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

借助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女书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女书。

数字化技术为女书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女书传承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整理,为女书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数字化技术为女书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多样化、更富有创意的女书传承形式,满足现代社会对女书传承的多样化需求。

数字化语境下女书传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女书文化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融合需要时间。

由于传统女书与数字化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融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精力。

数字化技术的传播方式对女书传承产生了新的影响。

传统的口口相传和师徒传授方式与数字化传播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会对女书的传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江永女书的传承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江永女书的传承
《长江丛刊 》2019.06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江永女书的传承
■肖文翔 孙艺源 邱玉辉 钱 黎 范 玲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摘 要:本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 今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实现活态传承,通 过对新媒体环境的分析,以江永女书为 例,探究及总结江永女书在新媒体环境 下文化传承的规律,以期对相关研究提 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 境 江 永 女 书 年 轻 化 传承 传播
为应对 当 下 日 益 加 快 的 生 活 节 奏 和信息的碎片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 传播趋向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多元
化发展。 在 整 个 环 境 中 年 轻 受 众 占 主 要地位,使 得新 媒体 环 境趋 于年 轻 化。 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自我主体意 识增强,受众的娱乐、猎奇、消费心理得 到了前 所 未 有 的 满 足,大 量 的 影 视 综 艺、商 品 广 告 充 斥 网 络,受 众 更 容 易 接 触到生活以外的世界。
针对江 永 女 书 面 临 的 传 承 及 传 播 问题,将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博物馆式展存“传”下去 传承,泛 指 对 某 学 问、技 艺、教 义 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而 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维持师徒间的 传承方式较困难,师徒相授确保了文化 技艺的能够继续存活下去,可是却很难 达到该 文 化 技 艺 在 大 众 间 广 为 流 传。 解决这一问题,多采用“博物馆”式传承 方法。 其主要做法 不外 三种:(1)收集保 存,用文字、影像等等方式放到图书馆、 博物馆,留存百世;(2)传授教习当地的 非遗 传 承 人,开 设 通 俗 易 懂、体 验 性 强
(三)江永女 书 非遗 传承 情况令 人 堪忧
从江永女 书 的 受 众 来 看,其 所 在 地 多在湖广,年龄 30岁者以上居多。从女 书话题讨论度来看,近年来在大众中拥 有较大反应的话题至多三项,2014年 6 月 4日 谭 盾 新 作 《微 电 影 交 响 诗:女 书》;2017年 09月 03日光明日报刊载 《文化深山里的野玫瑰———传奇女书的 濒危与重生》;2017年 10月 31日无锡 女书传人 尤 秀 渊 登 央 视 《开 门 大 吉 》闯 关。从女书关联性来看:唯一具有强关 联性———电影《雪 花 扇》。从 女 书 自 媒 体运营情 况 来 看:以 微 信公 众 号 为 例。 据统计,与女书为名的公众号有 22家, 与女书传播相关的有 14家,多 为个人 号,目前尚不存在保持活跃度的账号。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承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以湖南江永女书为例,探讨数字化语境下女书传承的策略。

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将江永女书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

可以将江永女书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电子档案、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将其推广给更多的人。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使用,可以使江永女书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并将其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要积极开展数字化技术在女书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江永女书的表演形式进行数字化再现。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个虚拟的江永女书表演场景,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江永女书的魅力。

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江永女书的表演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给学习者更科学、系统的学习材料。

要注重数字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结合。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为了保守而固守,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陈出新。

在数字化语境下,可以创造性地将江永女书与其他形式的文化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表演形式。

可以将江永女书的音乐配合现代舞蹈表演,或者将江永女书的故事内容进行改编,制作成由动画或影视化的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要加强女书传承者的培训与交流。

数字化技术的创新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指导。

应该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和交流平台,为女书传承者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也要加强女书传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数字化语境下的女书传承策略,促进女书的传承与发展。

数字化语境为湖南江永女书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注重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结合,以及加强女书传承者的培训与交流,可以使江永女书在数字化语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江永女书,一个被女人守护了千年的秘密--女人生命中那一盏温暖的心灯

江永女书,一个被女人守护了千年的秘密--女人生命中那一盏温暖的心灯

同 时
1 蓄 9
i_


一 量
维普资讯
弃 在外 的秘密 的女 人天地 。在这 个天地 里 ,她们虽 然也 还 是 人之女 、人 之妻 、人之母 ,但 同时 ,她们 更是她们 自己
了 。 她 们 用 绘 写 在 毛 边 纸 、折 扇 、手 帕 、花 带 上 的属 于 女


切 ,与从前 的世 界 ,保 持着 亲密 的联 系 。姑娘 出嫁前 的那 个 晚上 ,要 与知 心的女 伴互赠 女书 ,以示 友谊长存 ,永不
多具有相似的家境 、身份 、背景、志趣和爱好,她们笃守 实是很寻常的事。女人结了婚就得离开父母,离开朝夕相
毳 嚣

结交信条, 相亲相爱, 情同骨肉。 乐于结拜的风俗使女人 处的女伴和熟悉的环境, 去过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女书可
从各自 狭小的家庭中走了出来, 共同构筑了一个将男人摒 以帮助她们在转变了人生的角色之后 , 仍然与过去的一
- ■ ; ■

l髓


删 舾■
。_ . 1 l } _
唧螈孤 砌


簟 ~一 隧 一 芦 一 r


传 千 年 的 江 永 女 书 ,在 强 大 的男 权 文 化 的 统 治 下 ,
这 种 习 俗 之 上 的 那 个 独 立 而 封 闭 的 女 性 王 国 是 孕 育 、维 系
同的女性结为伙伴;岁数不同的则叫 “ 结姊妹”。结拜的 境殷实的人家 ,但由于女书作品是吟唱的,不识女书的跟

礼仪很庄严, 且要互赠 《 结交书》。人数多为7 个,也有 着唱也能学,并且在传口中还可能认识一些字。因 昌 此, 女 3 个、 个或5 4 个的。结为 “ 老同”或 “ 姊妹”的 女性, 子一边做女红、置嫁妆, 大 一边唱女书、 学女书在上江圩委

江永女书的兴盛

江永女书的兴盛
在清代 中期 ,当时的女书作品数量极少 ,写作水平也低 。清末 民初 ,女书作 品数量逐渐增 多,内容 日渐丰富 ,写 作水平也得到提高 ,达到兴盛期。 关键词 :江永女书 i女书文字 ; 女书 文化 ;女书研究
中图分类号 :K2 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5—9 2 2 1 6 5( 0 2)0 2—0 7 0 0—0 2
Rie O h “ e ae Sc it i in on s ft e F m l rp ” n Ja gy g Coun r ty
一 一 一 一 一
江永女书的兴盛
文 /郑慧 Zh n e g Hu
接要 :湖南省 江永县 的女 书是 目前所知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 ,女书文化是珍稀 的文化遗产 。女书文 字大约 出现
正领 导湖南的农 民运动 ,在 12 年的 《 97 湖南农 民运动 考察报 告 》中,他 说到 : “ 至近年 ,农村 经济 益发破
产 ,男子 控制女 子的基本 条件 业 已破坏 了 。最近 农 民 运动 二起 , 许多地方妇女 跟着组织 了乡村女界联合会 , 妇女抬头的机 会已到 ,夫权便 一天一天地动 摇起来 。” 湖南省 的女权 运动也 影响到 江永县 。城 关镇 的义文英
达数 十万字 ,一般为七言 ( 也有五言 ) 诗体 唱本 ,大多
是 妇女 自传和妇女 之 间的来往信件 。这些女书作 品都
要 按土话读音 去理解意 思。此后 女书便在荆 田村妇 女
中流传开 来。荆 田村 至今有 “ 书楼 ”遗址 。 《 明 御 永
是 手抄本 ,有的是扇 面书 , 的是布 帕书 ,较 多的是 有
女书作 为一种女 性社会秘 密使 用的文字 ,主要流 行 于湖南 省江永县 东北部 的潇江两 岸 ,被认为 是文字 史 上 唯一 的女性文 字。现存 的用女书 文字创作 的作 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TU2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8)10-0059-05 收稿日期 2017-12-14摘 要 瑶族女书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以建筑形式传承瑶族女书文化是表达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鲜明的方式。

该文溯源瑶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居类型、建构材料、装饰特色,结合江永县瑶族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设计,探索新时期瑶族地域建筑的手法与新范式,具体分析设计项目的选址及建构内涵,以“尊重”和“传承”并重的理念呈现空间、功能与文化和谐并存的建筑体,以达到传承和发扬瑶族女书文化的愿景。

关键词 江永县瑶族 女书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传承 保护Abstract Nvshu culture of Yao nationality has its special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style to express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to inherit the Nvshu culture of Yao in architectural form. Tracing to the source of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dwelling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decorative features, which combined with Jiangyong County Tourist Service Center project design, we explore the new era Yao regi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the new paradigm,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 the 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respect" and "inheritance" to create the space, function and culture coexist in harmony of construction, so a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Nvshu culture of Yao's vision.Keywords The Jiangyong Yao nationality, Cultural female script, Tourist service center, Inheritance, Protection杨 帆 | Yang Fan谷春田 | Gu Chuntian唐菲儿 | Tang Fei'er瑶族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江永县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为例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Female Literature:A Case of Tourist Service Center Project of Female Script in Jiangyong County1 江永瑶族建筑与女书文化1.1 瑶族民居概况瑶族民居在历史上受到宗教崇拜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从史前对盘王的信仰到原始社会对自然的信仰、再到阶级社会中受到汉化对道、佛、萨满的信仰、最后封建时代明朝后期土司制度的推行,同时还有“瑶老制”的民主自治习俗的存在。

这都使得瑶族民居建筑具有了丰富的特性[1]。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西南部,据2017年统计现有瑶族人口约为17.2万(图1)。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凸显以山丘地为主,平、岗、丘俱全的喀斯特地貌;中部地势平坦,盆地相连,四周有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

最令人称道的瑶族女书文化就发源于此。

1.2 江永瑶族民居建筑类型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瑶族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平地瑶因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建筑形式较多接近于汉族建筑。

过山瑶选择依山而居,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一般单体建筑较多,复合式院落组合较少,通常采用木架式结构筑造房屋,以达到通风、防潮、防腐、防野兽的目的。

按照瑶族现存的建筑来分析,主要有以下类型:干栏式建筑类型。

以吊脚楼的形式呈现,常建于坡度较陡的山岭区域,少量建于坡度较小的平缓区域,是一种木结构建筑。

外部表现为上下结构,上层作为居住空间,下层作为饲养空间通常采用木材料作为建构的原料。

多层建筑类型。

此处的“多层”多指两层,也包括含有夹层的三层。

两层布局则上层为居住空间,下层为混合空间,含有夹层的通常作为杂物放置,且内置楼梯可供上下(图2),下层饲养空间还单设小门供以进出。

通常选用石木材料混用的方法,用石块砌成地基,用黄泥夯成土墙,用木材搭置间架结构。

自由组合式单体平面建筑类型。

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复合平面常呈“一明两暗”的形式(图3),布局上体现了“礼、全、用”的特点[2]。

“礼”是以轴线对称布局的汉化建筑形式;正房位于主轴线,厢房则设置在两侧,前厅做祭祀、会客之用,后厅则为长辈起居之用;“全”是指功能齐全,依据其建筑功能布局可分为生活区、沐浴区和饲养区等;“用”是适应当地环境和符合居民使用,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均可体现。

综上所述,瑶族的建筑体现出注重功能,形式多元,上下层次丰富鲜明等特征。

1.3 瑶族女书文化永州瑶族女书最初作为女性之间交流的文字,是一种特殊表音文字,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字体结构为斜体和菱形,且右高左低,字形秀美,恰似少女的亭亭玉立①。

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图4~5)。

现存确定的女书文字总数约1200个,但常用的只有约800个字[3]。

有研究表明:女书不仅蕴含了鸟图腾文化遗迹,还有些勾勒出水稻不同生长阶段,以稻作农业工具和稻米食品组合物的形象构成的。

"女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②,除了是一种文字上的奇特创造,更是女性心灵世界的投影。

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及经济条件禁锢使当地女性读书识字,瑶族女子通过这种神秘的女书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婚姻家庭、社会交往等内容,刺绣、刻划、戳印,书于纸扇巾帕女红,表达了渴望自由、平等、文明的愿望。

这种隐密性较强的女书作品,多随主人去世后焚化或掩埋,只有很少一部分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间遗存珍贵。

2 瑶族、女书元素符号提取与解读2.1 瑶族特色元素符号解读(表1) 2.2 瑶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表2)瑶族建筑强调实用性,鲜见装饰元素,但其特有的建筑构件却体现纯朴的艺术感。

例如门框装饰,从现存的瑶族民居来看,主要有栅栏门和门簪,栅栏门通常不做繁杂雕饰,作为辅助小门设置在正门前。

门簪是将安装门扇上轴所用连楹固定在上槛的构件,常采用镂空和浮雕并用的手法,见于圆形、方形、六图1 永州瑶族分布图图2多层式建筑1瑶族织锦瑶锦是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在色彩运用上亦极富民族特色,使用鲜明而强烈的原色,斑斓多采,古朴厚重,应用也较普遍,常用于床毯、被面、腰带、头巾、背带芯、绑腿等方面。

其富有几何形式的花纹和图案,可作为建筑装饰表面元素;其色彩的运用可作为建筑点缀颜色。

2永州瑶族女书女书是一种特殊表音文字,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字体结构为斜体和菱形,且右高左低,字形秀美,恰似少女的亭亭玉立。

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

女书形态修长,不同于汉字体态,识别度高,可作为建筑表面机理中的运用。

3永州瑶族建筑群此为永州瑶族汉化较重的建筑群,青瓦白墙,较为普遍,陡坡坡面屋顶结构形式显著。

瑶族建筑的形式为游客中心的整体把握提供了原始的建筑基底。

表1 瑶族特色元素符号解读表2 古代建筑门簪形式圆形门簪方形门簪表3红砖叠砌方式示意图边形木桩上。

图案的取材很广泛。

因瑶族信仰盘王的缘故,龙犬和太阳的图腾比较常见[4]。

3 女书文化传承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探索3.1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的整体内涵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女书旅游景区内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其选址、构成到功能的满足都需要反复考量。

首先是选址。

江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且一般是山区多于平岗区,故本案选址在夏能通风清凉,冬能避风保温之地,建于平岗雨量少的地域。

第二是功能。

景观建筑应具备观赏和实用两大基本功能,包括旅游管理、观光、餐饮、传承民族文化的综合服务功能。

建筑平面的功能布局尊重当地传统的内院式布景,还原女性生活与交流的场所,使女书的文化传承有一个载体空间。

图3 “一明两暗”布局图第三是构成。

景观建筑构成要素包括人文要素、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指建构的材质和施工工艺等;人文要素是指建筑所承载的历史、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等,其中还包括了整个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5]。

建筑所承载的是一个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承载着某一民族、某一区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品质与内涵。

故而在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形式上与山形地势相呼应,建筑内外部的材料选取当地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塑造出似于土生土长的建筑,表现江永地域特色。

3.2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策略(1)“尊重”与“传承”的并重“尊重”即尊重瑶族地域特色和尊重受众的感知体验。

为充分营造富有瑶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及其环境,需从多方位的整体性把握,将整个地域系统的特色纳入到建筑设计中,尊重受众的全方位感官的合理而舒适的体验,通过建筑材料营造的感知空间感染人,引导人。

“传承”即传承女书文化。

以建筑为载体,将女书文化的传承形式具体化,以各种形式,如石雕刻、木雕刻,物质元素的隐喻以及各种形式的展出,将女书文化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瑶族女性的精神灵魂生动地展示在受众面前。

(2)“空间”和“功能”的对应整体把控场地实际地形地域情况,充分考虑设计与自然地域的纵轴关系。

46795游客中心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图6),北侧为游客服务区,分别为女字广场和游客中心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坐落在女书大道北侧,呈现出坐北朝南的朝向,在通风采光上处于优势位置。

建筑北面与永明河相接,引水入庭,生动地表达出瑶族女性柔美和包容的特点,一层建筑空间采用半围庭院形式。

主体建筑东侧的女字广场和主体建筑南侧的集散广场相连,视野开阔,可满足大批量人流集散。

南侧为游客停车区,采用完全的人车分流。

停车场用地面积为8114.16m 2,设计小型汽车停车位120个,大巴车位1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