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 师全军覆没告终。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总结词
推翻封建帝制
详细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局限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和轮番为治等特点,但也存在权力滥用、范 围狭隘和排斥妇女的局限。
D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习惯法的形成
《十二铜表法》
在罗马早期,习惯法是主要的法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文法。
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 诞生,对罗马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谢谢聆听
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中国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封建 帝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 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时代的开始。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推翻了清朝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02
法律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 课件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 课件 人教版
(第三次大统一时期)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C、②③④
D、②③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
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
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
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神权色彩浓厚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 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石器时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件ppt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件ppt课件ppt

近现代欧洲历史
01
02
03
0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近现代亚洲历史
01
02
03
04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与 亚洲人民的反抗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现代 化进程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 件与人物
亚洲地区合作与一体化 进程
近现代美洲与大洋洲历史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土著居民的反抗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政治变革
重复记忆法
通过不断重复复习,强化记忆 效果,防止遗忘。
思维导图法
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知识点 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网络,便
于记忆和复习。
考试技巧
审题技巧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避免答非所 问。
答题逻辑
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注意答案的连贯性和 逻辑性。
时间管理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答题进度与考试时间相 匹配,避免答不完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 件ppt大纲
目 录
• 引言 • 古代历史 • 中世纪历史 • 近现代历史 • 当代历史 •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历史学科的定位与意义
阐述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其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 重要性。
课程结构与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检查复查
完成答题后,留出时间检查
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 同发展。
06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学习方法与技巧
01
02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定义
1、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2、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主体化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指历史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一、坚持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
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
四、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从党的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二、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


第一PPT 2029.10
天生尤物非为福 蚌有明珠亦累身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优秀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优秀ppt

事件
领导人 结果或意义
1853年
1856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1祥8、5311年李8855开开31部3年始芳8年西5春派进3年 征定,林 行赖 ;顺凤 北都汉江英天东率京 伐。后下因占,孤1领军8太5南深5年平京入石,、天达改开国名西颁 给烈养牺突布度1为与权不牲8围天清。5《》足。2北征捷京政1,年8天;军后上。府5全春3潘 ,。朝进正 对年部,阳 进式 峙颁壮田 行湖 入建 的布口 江亩 北立 政了大 西制 伐。
A.均贫富 B.等贵贱 C.平分土地 D.推翻封建剥削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4、下列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相同点的是
A.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B.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C.代表先进中国人寻求真理探索救
国救民的道路
D.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天王
洪仁玕
天京变乱 韦昌辉
杨秀清
陈玉成
李秀成
石达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汉湘 口军
武昌
寿
淮军 清扬

军州

天京

三河镇




上海 慈溪
1864年夏,洪秀全在 天京病逝。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1851年,《 海 国 图 志 》传入曰本,六十卷本被翻译成日文 ,日本人惊为天 书,认真学习之,通过此书了解西方的长处,它被奉为加强海防的经典著作,为 不久后开展的明治维新做出了贡献 。
——严孟达 《甲午再现风云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上谕档”是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 廷寄谕旨的薄册,以备随时查考。
但是有关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 却不见于“上谕档”。军机章京将之誊 录于另一种军机处档册——“剿捕档”。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1.传统中国的文化心理:华夷观
贵 华 夏 , 贱 夷 狄
中国人的“天下体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这种文化心理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是什么?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 《乾隆御制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梦 境
鸦片战争
——从文化心理角度的解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世界潮流:近代化
经济Leabharlann 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文化
科学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2.官员无知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请概括两段材料的关系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图片中三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组织基础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
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
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活:改变称呼,断发易服,取消缠足。
1.成功的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 (2)经济: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改变了不少封建习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 建政治体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况
时间 1894年 1905年8月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33张PPT)
7、时代主题: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
第10课 鸦片战争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国内形势:
英国工业革命: 1765年—1840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英国: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美国:1844. 中美《望厦条约》; 法国:1844. 中法《黄埔条约》。
知识链接
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英国公民在中国通商口岸犯罪后, 中国官员不能按照中国法律进行惩罚,而必须把他们交给英国驻 华官员(即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
(1943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谈判时,已宣布废除所谓“领事裁判权” 的不平等关系。)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 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英国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
探究1: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 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 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鸦220500片0000 )掠流夺白毒银于:天3—下4亿,元则/420为0年33害1 甚巨,法当
从几严 无。可11055000若以000000犹御4泄 敌00泄 之0 7兵视88,之9 且,125无是76可使以数充十饷年之后银,中。原”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两党互有牵制,浪费资源,降低效率,使职责模糊,降低
办事积极性,稳定性变差。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热点材料: 2012 年 10 月 22 日 ( 北京时间 23 日 ) ,美国总统 选举“终极辩论”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林恩大学闭幕。
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就外交政策等一系列国
①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美国成为 联邦制总统制 共和国。 (4)影响 ③保证了美国 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联邦政体的确立与巩固
(1) 确立: 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联邦法律 是全国最高法律。 (2) 斗争: 1861年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
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
(2) 中央集权原则: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 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 的地位。 (3) 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
制衡的原则。
(4)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 制,并对选民负责。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局限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1.识图 图1 反映英国政体的漫画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思考1:从图1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
处于“统而不治”的虚位,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第4课时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 陆上的新体制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山东考纲】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
确立。
【课标提示】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 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说出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 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011江苏单科:18世纪未到19世纪初英国政治发展的特征
的口号,维护了联邦统一。 (3) 巩固: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第 13和第 14 条修正案, 废除奴隶制,肯定了 联邦法律 的至上性。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3.两党制 (1)形成: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萌芽,19 世纪最终形成。
(2)基础: 南北战争 后, 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 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 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 治上共进退。
(4) 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近五年高考命题角度
1.2010年第15题考查光荣革命的内涵及影响
2.2009年第34题考查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意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重难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内容
史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
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 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4.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3)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联邦宪法的制定 ①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背景②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和保护 国家利益与主权。 (2)制定:1787 年费城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史料印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意义
(1)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 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2) 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 政治民主化道路。
际问题分别宣布自己的设想,并且相互攻击对方,陈述自己 的政策。 思考: 美国两党的政策具有差异,其本质是否也有着差 异?
提示:没有。两党对国内政治、经济及外交政策虽然有
一定的差异,但是都代表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上海单科:美国联邦制的特征 ◆2012上海单科: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①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2原则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 台,但首相也有权宣布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3.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 责任内阁制 为核心。 (2)英王是 国家元首 ,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拥有 行政权 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 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任期
国家元首权力 国家权力中心

国家象征、“统而 总揽国家的行政权、
不治”
议会
知识整合
军权
总统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会的 关系
首相
议会选举 内阁对议会负责, 首相对议会负责
总统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
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
与国会是制约与平衡的 关系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分权制衡 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两党制是美国 (3)影响 ②美国的政治选举都受两党操纵。
,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英国的制度创新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与发展。 两大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内 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导读:史料表明18世纪中期,英国首相的职位已确立,责任
内阁制形成,英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责任内阁
制的确立,使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重难点二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原则及评价
1.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基本原则 (1) 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限时规范训练
思考3:美英两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
级与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 (2)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普遍厌恶欧洲的专制统治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党制的实质和作用
(1)实质: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2)作用 ①两党不仅控制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 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两党权力制衡,互有竞争,有利于提高廉政水平,加强监 督力度;增强革新力量和速度。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英国的制度创新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大宪章 》签署,逐渐形 ①历史渊源:13世纪初,《 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阶级基础:进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日 1背景益强大。 ③政治前提: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 统治。
制宪会议 制定了联邦宪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① 联邦制原则 :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 联邦制政体,包括总统、议会和联邦司法体系, 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3原则② 分权制衡原则 :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 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 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四个阶段:政治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法律基础—《权
利法案》、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完善—1832年 议会改革。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英国国王的权力变化 英国国王成为 “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议 会制约。但是当时英王还掌握着较大的行政权,可以依法行
政,领导议会和内阁。只是在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后,内阁成
为权力中心,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虚位。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美国新政体可归纳为“一、二、三、三、三”
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
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 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总统行 使行政权。 三个制度: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