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塾学习看文言教学

合集下载

【教育讀書】古代私塾經驗

【教育讀書】古代私塾經驗

【教育讀書】古代私塾經驗【教育讀書】古代私塾經驗私塾一般分為家塾、族塾、村塾(亦稱社學)、義塾、散館。

前四者都是由組織者(如族長、約長)延請教師。

唯散館是教師自行開館,接納學生。

就今天的私塾復興來看,兩者並非涇渭分明。

許多私塾都是一位家長教子讀經,周圍鄰裏積極響應籌辦,然後又對外招生,可謂由家塾而村塾而散館。

但總體而言,私塾的存在,不論是因為家長的責任感,還是民間團體的職責,還是教師自身的生存需要……其產生皆來自民間。

《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鄭注:“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裏,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

”疏:“百裏之內,二十五家為閭,同共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謂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恒受教於塾,故雲家有塾”。

按宋以前,民皆居於閭中,沒有市肆林立的街道。

閭中出入,皆由閭兩側的大門。

《漢書·食貨志》載“春將出民,裏胥平旦坐於右塾,鄰長坐於左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

入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

”可見原本村塾的教育,是針對大眾的,且以宣化德行為主。

然後,閭中俊選,升於黨之庠,再選而入遂之序,再選而入國學,與世子及公卿大夫世子同學。

正是這些散落閭裏的私塾,與國家掄才大選一起,構成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選舉社會。

唐宋以降,人們所以把民間普遍的教育組織稱為“塾”,一方面是因為“家有塾”的教化淵源。

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從《儀禮》看,士之外門、廟門皆有兩塾;《尚書·顧命》,則天子路門亦有兩塾。

可見古時門側大都有塾,自天子達於庶人。

從這兩個意義上講,“塾”既是進入朝廷的最基層教育單位,同時又是各家各戶,裏甲廂坊力所能及的風化之源。

私塾的開辦與尊師之禮大明黃佐《泰泉鄉禮》具體記載了社學(就組織看,實際是鄉約組織下的村塾)的建立及禮儀:眾共推擇學行兼備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選,以為教讀。

約正率錢具禮,於正月望後擇日開學。

預期,遣人齎[ji 1,同赍]書聘之。

古代私塾的规矩

古代私塾的规矩

古代私塾的规矩1. “在古代私塾,读书可得认真啊,你要是不认真,先生会拿戒尺打手心的哟!”就像我上课走神被老师批评一样,那可不好受啊。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发呆,老师就严厉地说:“你在干什么呢?还不认真听讲!”2. “去私塾不能迟到,迟到了可是要被罚站的呀!”这就跟我每天早上必须按时起床上学一样,要是晚了,肯定得挨说。

记得有一次我起晚了,一路狂奔到学校,心里那个慌呀。

3. “在私塾里要尊敬先生,绝对不能对先生不敬啊!”这就好像我们要尊重老师一样。

有一次有个同学对老师说话不礼貌,大家都觉得他做得不对。

4. “私塾里大家都得乖乖听话,不能捣乱,不然会被惩罚的呢!”就像我们在教室里要遵守纪律,有一回几个调皮的同学在教室里大闹,结果被狠狠批评了。

5. “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说话,要保持安静呀!”这和我们上课要求安静是一样的。

我记得有次旁边的同学一直跟我讲话,我都不敢回应。

6. “在古代私塾,坐姿也要端正呢,可不能歪七扭八的。

”就好像我们现在要求坐得直直的,有次我坐得不好,还被提醒了呢。

7. “私塾里的功课一定要好好完成,不然先生会不高兴的。

”就跟我们得认真完成作业一样,有一回我没写好作业,心里特别忐忑。

8. “对同窗也要友好,不能欺负别人呀!”这不就跟我们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一样嘛。

有一次看到有同学吵架,大家都去劝解。

9. “在私塾里,要爱惜书本,不能乱涂乱画的哟!”就像我们爱护自己的课本一样,要是弄破了可心疼了。

记得有个同学把书弄破了,还被老师说了。

10. “古代私塾的规矩可多了,要一一遵守才行啊!”这多像我们在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要遵守呀。

每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还是现在好呀,但古代私塾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呢。

古代教育教学漫谈

古代教育教学漫谈

第二步:背书 学生下去自己复习。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 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其中有些是要背过的,有些是要理解的。
古人背书和今人也是不同的。唱书,吟诵,吟咏。创造性,陶 醉式。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总是微 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推荐阅读
朱熹(宋) 《白鹿洞书院教条》 陈宏谋(清)《五种遗规》 程瑞礼(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钟茂森博士 《中国精神》 徐健顺教授 《我所理解的古代教育》
闹学图

生活教育 1.洒扫应对 2.孝敬存心 3.知礼乐群
教他做事,教他怎样奉侍父母,怎麽样跟 兄弟姊妹相处,所以它是属于生活的教育。 从小就培养他,他懂孝悌。
学业教育 1.识字 2.读书 内容:经典 方法:诵读——读、背、涵泳 3.明经 4.举业 5.专业
教学方法与方式
1.一对一授课 从孔子到民国,中国所有的私塾、官学,都是一对一授课。老师从来不 会面对两个以上的学生讲课。老师的授课,从来都是一对一。——这是 真的。哪怕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头一天一起入学,第二天,两个人就不一 样了。一个人性急,就读《中庸》吧。一个人性慢,就读《孟子》吧。 2.会讲:所谓会讲,也就是讨论课,是上大课。 3.班级设置——纵向混合班。现在我们都是横向混合班,是跟西方学的。 纵向混合班,就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蒙馆学馆从3岁到18岁都在 一个班上,县学府学从15岁到50岁都在一个班上。 4.强调出声诵读。每个人都要出声,但又不能大声。多感官 潜移默化
第三步:复讲 这又是中国教育天下第一的秘诀之一。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 举手告知学生,于是再次上去先生那里,要检查。检查通过,就可 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决定着学习的进度。那么什么是复讲呢? 是不是老师再讲一遍呢?不是。是学生讲!老师刚才怎么讲给你的 ,请你再复述一遍。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

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传统的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

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又不广泛,因此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学文言文无用,反正考试不会再写文言文,知道一点词句就可以了,故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的学习。

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

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当教学中的某种遗憾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教学现状时,其原因之纷杂自不待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开启智慧,放开眼光,大胆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她的魅力。

从教师这个角度讲,虽然近年来有很多教师一直在探索文言文的教学,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文言文究竟怎样上才能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乐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如何教好文言文呢?我觉得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消化与吸收。

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构想与尝试文言文整体阅读是指在课堂组织阅读教学时观照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对文章的结构、思路、主要内容作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的串讲。

它着眼于“整体”,即整体的初步感知,再借助“整体”的“完形”去鸟瞰“部分”,把握关键的词语和语句;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着力于“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理解。

二、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的优越性我认为实施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有以下的优越性:(一)整体阅读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只会对正确理解语义提供背景,有助于语义的理解。

开始我担心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会导致学生对文言语词、语句的理解发生问题,尝试下来我们认为整体阅读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中国古代书院与私塾的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书院与私塾的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书院与私塾的教育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教育,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开始出现。

古代学校主要有书院和私塾两种形式。

书院和私塾都是古代中国的教育机构,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与作用,但同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独特的教育特点。

下面将着重从教师、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目标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古代书院与私塾的教育特点。

一、教师中国古代的书院和私塾的教师都通常是士人或退休官员,而且要求师生要有相互认识和信任的关系。

从职业角度来看,教师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但是却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师生之间有着一种非常紧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的教育中至今仍然保持着。

二、课程书院和私塾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的不同,书院的课程设置比私塾要宽泛很多,除了七经和四书之外,还需要教授史、地、天、数、礼、乐等等,课程非常繁重。

而私塾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私塾的专业化教学非常明显,教材都是自己搜集编写,对于所教授的科目非常熟练。

三、教学方式书院与私塾的教学方式各有特点。

书院的教风以“讲学”为主,教学形式多以语言授课为主,注重教材讲授和教育理念的灌输。

私塾则以“示图”为主,讲述重点则以图画、例子或是应用方面详尽说明,十分注重实际应用和实际体验。

同时,私塾中还设置了“勉诫”课程,借助益于后代诸子的前辈的示范作用来启迪后代。

这些教学方式都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并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教育目标最后,书院和私塾的教育目标也有所不同。

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思想,鼓励学者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有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学者的品德教育。

私塾则以“行动”和“学习”为核心,教育的目标是强调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侧重于技能的磨炼和知识的运用。

总之,中国古代书院与私塾在教育上都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尤其在教师、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目标方面都各有特点。

虽然现代社会和思想已经与古代社会不同了,但是古代教育思想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需要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加以继承、发扬。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法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法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法文言文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古典特点和语法结构的复杂性,学生往往感到困难重重。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法,并提供一些可行的示例。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同时,文言文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材料、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将古代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解读经典诗词、故事或典故,展示文言文的魅力;还可以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文言文阅读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突破句意理解难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句意时往往遇到困难。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句意理解难点。

例如,可以通过解读文言文的词语含义、结构特点、上下文关系等,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句意;还可以通过举例、比喻、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四、加强课堂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参与和动手实践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和互动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写作文、翻译文言文、创作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结合其他学科文言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可以结合历史学科,讲解古代历史背景与文言文的关系;可以结合文学学科,分析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还可以结合语文学科,对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异同等等。

古代学塾教育

古代学塾教育

古代学塾教育关于古代学塾教育相关知识介绍如下:一、学塾类型在古代中国,学塾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私塾:私人设立的学塾,通常由一位主讲教师和若干助教组成,招收的学生数量有限。

2. 村塾:在乡村地区设立的学塾,通常由当地的乡绅或家族组织,为本村或本地区的孩子提供基础教育。

3. 家塾:家庭内部设立的学塾,通常由富裕家庭聘请教师到家教授其子女。

4. 族塾:宗族内部设立的学塾,主要为本族子弟提供基础教育。

5. 官办学塾:官方设立的学塾,通常由政府出资设立,为平民子弟提供基础教育。

二、教育目标古代学塾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具体而言,学塾教育的目标包括:1. 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识字、书法、经史、诗词等,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2. 培养道德品质:学塾强调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 培养生活能力:学塾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礼仪、社交、家务管理等。

三、教学内容古代学塾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字写字:通过教授识字和写字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

2. 经史知识: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

3. 诗词歌赋:学习诗词歌赋的创作技巧和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4. 算术几何:学习算术和几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5. 礼仪礼节:学习礼仪礼节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育方法古代学塾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讲授法:教师讲授经史、文学等知识,学生听讲并记笔记。

2.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3. 练习法:通过默写、写作、绘画等方式,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和技能,巩固记忆和提高能力。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化,文言文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言文通常被视为重要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象征。

因此,教授、学习文言文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的教学常常受到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语言难度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文言文教学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文言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授、学习文言文就像是一个学生更好地了解、爱国、尊重传统和民族文化的途径。

其次,文言文教学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形式,因此需要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表达。

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解释和写作才能真正了解文言文的语言技巧和特点。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教学来锻炼阅读能力,加深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和文化素养。

文言文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也会为学生们提供伟大品质、美德和行为规范的体系。

通过阅读、理解和呈现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思想和行为准则,逐步培养爱国、尊重、谦虚、勤奋等传统价值观。

文言文教学的挑战然而,文言文教学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学生的阅读难度和学习积极性上。

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形式,文言文实际上是一种学生很难理解和熟悉的语言。

学生需要仔细规划、解释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法和语境,这需要有很强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

此外,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通常比较消极,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创造更好的文言文教学体验那么,为了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私塾学习看文言教学
1988年,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对我们的古文化西方学者尚且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我们更应好好之学习积极之咀嚼消化。

古人给我们留下好多珍贵的东西,形式就是文言文。

外语难,文言文更枯燥,这是好多学生的同感。

那么怎么来教文言文呢?我们还是从教学文言文最古老最传统的私塾教育来汲取些东西吧。

私塾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

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

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

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老师点句领读、学生跟读之后,就是初步完成了教读的任务,然后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又一遍,大概读一二个小时,然后按规定时间到教师前放下书,背转身来背诵。

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培育了许多名人志士,留下无数的佳章名段。

期间必有可借鉴之处,那可借鉴之处是什么?我觉得首先是要学生背诵这一环节一定要落实好,讲解语法也好,探究文章内涵也好都应为背诵服务,因为背诵的意义绝非只是背过而已,这里面还有好多的益处我们还未认真静心的思考,比如它的益智,它的回升,它的语感,都是背的功效,私塾的背书还讲究速度,背得越快越熟练越好。

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自悟,私塾教育一般是先生领读一遍,然后就学生的自学。

90%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虽然方法简单,但确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是给学生必要的压力。

学习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枯燥性,要有所收获必须吃些苦头也是常理。

当然,私塾教育也存在诸多弊病,有借鉴的摒弃和继承才是科学的态度。

粗浅之见,恳请同仁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