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物体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探究兴趣。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胀冷缩现象(如热水膨胀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热胀冷缩的原理。
3.分析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胀冷缩原理。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的胀气、热水袋的使用等。
5.总结: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现象:物体受热膨胀,受冷缩小•原理:分子间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热胀冷缩的现象

热胀冷缩的现象什么是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物理学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指的是在温度变化时,物体大小、体积和体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物体的固有属性。
热胀冷缩的分类:1. 热膨胀:指物体受热时,物体从冷状态转换成热状态时,其大小、体积和形状会变大,也就是物体体积变大。
2. 冷缩:指物体处于冷状态时,物体大小、体积和形状会变小,也就是物体体积变小。
热胀冷缩的原因:1. 一般的物体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孔隙,其大小不变,随着温度的变化,分子振动在特定范围内对物体的表现形式产生微小的变化。
2. 热胀冷缩与体积变化有关。
当物体加热时,分子振动加速,分子间距变大并增加体积;而当物体受冷时,分子振动减缓,分子间距变小并减少体积。
热胀冷缩的现象:1. 热水瓶、热水枕:当热水瓶或热水枕经受加热作用时,其温度和体积都会预期地上升,这就是热膨胀的现象。
2. 汽车轮胎:当汽车轮胎经受加热时会随之膨胀,并且当轮胎冷却时体缩相应减小,这也是热胀冷缩的现象。
3. 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具有比较大的热胀冷缩率,它们在温度变化时会变形变大或变小,根据温度变化而呈现出弧线变化的规律。
受热胀冷缩影响的行业:1.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体积改变与温度有关,因为热胀冷缩会导致渠道中的水位变化、流速的变化,从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
2. 地铁领域:当地铁运营中受温度影响时,地铁轨道的热胀冷缩会影响轨道的精度,从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3. 电子行业:热胀冷缩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和体积,使其受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
热胀冷缩的预防措施:1. 材料的选择:应选择体积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以加强储存和运输环境中在不同温度下的可控性。
2. 材料和结构的改变: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以缓解热胀冷缩性能。
3. 避免温度不稳定:应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避免室内受温度变化较大,使物体尺寸因温度变化而变化。
总结:热胀冷缩是物理学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物体受温度变化时,物体的大小、体积和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固有属性,使其受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
热胀冷缩现象

热胀冷缩现象热胀冷缩现象是物体在温度变化下发生尺寸改变的现象。
它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的,与物体的材料性质以及温度的改变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探讨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应用和相关实例。
一、热胀冷缩原理热胀冷缩现象是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由于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变化而产生的尺寸变化。
具体而言,当物体受热时,其内部分子的能量增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导致物体的体积膨胀,出现热胀现象。
相反,当物体受冷时,内部分子的能量减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使物体的体积变小,出现冷缩现象。
二、热胀冷缩应用1. 建筑领域: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
例如,在桥梁的设计中,为了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通常会设计伸缩缝来允许材料的热胀冷缩。
2. 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材料也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例如,发动机缸套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高温下的热膨胀,以避免机械故障。
3. 温度测量:热胀冷缩现象常被应用于温度测量装置中。
例如,温度计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
而热电偶则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的热胀不同来产生电势差,从而测量温度。
三、实例分析1. 铁路扣件:铁路线上的扣件广泛应用于固定铁轨的连接,扣件通常由钢材制成。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变化,铁轨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铁轨断裂,扣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热胀冷缩现象。
2. 架空电线:架空电线由于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受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
为了避免电线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杆塔倾斜,设计中通常预留一定的空间,允许电线的热胀冷缩。
3.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在温度变化下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例如,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可能出现裂缝,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添加缓和剂来减缓材料的热胀冷缩速度。
综上所述,热胀冷缩现象是随着温度变化物体发生尺寸改变的自然现象。
它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建筑领域、汽车制造和温度测量等。
了解和掌握热胀冷缩现象对于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设计和生产更可靠和稳定的产品。
热胀冷缩系数

热胀冷缩系数1 热胀冷缩系数的概念热胀冷缩系数是物体的物理参数,是物体温度变化时它的容积变化率的物理量,是物质做温度变化时它的体积和密度变化的比率。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增加,称为“热胀”,而降低温度时,物体的体积会减小,称为“冷缩”。
2 热胀冷缩系数的单位热胀冷缩系数是一种物理比率,通常以“1/℃”和“1/K”为单位,其中1/℃表示每摄氏度温度变化1℃时物质体积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之比,1/K表示每开尔文温度变化1K时物质体积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之比。
3 热胀冷缩系数的表现热胀冷缩系数是物质体积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它的数值往往受到物质的状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它在多种物质中有不同的表现:(1)对于晶态物质,热胀冷缩系数的值相对较小,一般在10-6~10-5之间,但也有例外:镁玻璃的热胀冷缩系数约为4×10-6,塑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大约在2×10-4至3×10-4之间。
(2) 对于非晶态物质,热胀冷缩系数的值相对较大,平均在10-4至10-3之间。
液体的热胀冷缩系数一般比固体小,而汽体的热胀性比液体的大,比固体的大得多。
4 热胀冷缩系数的应用热胀冷缩系数是我们研究物质物理性质、进行物理计算所必需的一个物理量,其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热传导问题、变形分析问题、流变学问题等,可以用热胀冷缩系数来分析物体在温度变化下其体积变形规律,从而有效地求解出热变形问题,开展各种工程设计工作。
另外,热胀冷缩系数还可以用来建立气压表、测量压力,用于确定温度的变化也可以利用它,同样也可以用它来解释一些高温腐蚀现象等。
总之,热胀冷缩系数是不可或缺的物理量,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我们研究物质物理性质和更好地运用物理规律提供了帮助。
2、热胀冷缩第二课时

2热胀冷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①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②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
启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借助因受热膨胀而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气收缩,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管中或瓶中来发现。
·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
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
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等等。
(3.)评价:在此环节思维活跃的同学给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实验方案。
2.实验现象猜想。
3.按设计的方法完成实验。
4.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比较,我们的猜想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吗?
三.小结: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学生解释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2 热胀冷缩

1、加热铜球,铜球 不(能能/不能)通过
铁环。说明铜在温度升高时,体积
。 变大
2、把铜球浸入烧杯中的冷水冷却后,铜
球能
降低 通过铁环变。小说明铜在温度
时,体积
。
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金属的热胀冷缩
锑 tī 铋 bì
热缩冷胀
像铜、钢等这样大多数的金属具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锑和铋 除外)
二、判断
1.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 质。( × ) 2.冬天电线杆上的电线绷得紧,夏天电线就比 较松弛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 √) 3、铁轨之间留有缝隙是了为节约钢材。 (×) 4、把刚煮熟的鸡蛋浸入冷水中,再剥鸡蛋的
皮更容易。开吗?
液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气体(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固体(铜和钢)金属的热胀冷缩
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填空
• 1、不是所有金属都热胀冷缩,有些金
属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 ( 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1、常温下,观察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3-5分钟后, 观察它能否通过铁环; 3、将铜球放入冷水3分钟后,观察它 能否通过铁环。
实验温馨提示:
1.用过的火柴要吹灭并放入小碟子内; 2.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球不要碰到酒精灯; 3.铜球加热3-5分钟后,再将其移开; 4.用酒精灯灯帽从斜上方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再 重复盖一次。 4.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5.加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不要接触烧杯外壁。
小学科学人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热胀冷缩》 授课人:王聪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现象,即热胀冷缩。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度。
但是,对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从而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现象,即热胀冷缩。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
2.难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温度变化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现象。
3.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热胀冷缩的结论。
4.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胀冷缩的原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现象: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原理:分子运动导致物体体积变化•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和原理。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发现和应用热胀冷缩的知识。
3.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伴合作完成实验。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 热胀冷缩

2.热胀冷缩
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 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设计: 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 配套的瓶子。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 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3.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 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 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 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 就会绷断。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把瘪的乒乓球 放到热水里,乒乓 球内气体受热膨胀, 可使瘪的乒乓球重 新鼓起来。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气球鼓 起来了
气球变 瘪了
实验结论: 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问题: 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设计:
1.观察常温下铜球 通过铁圈的情况。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 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使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物体。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4.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 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得出结论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 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 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玻璃管越细,液柱高 度变化越明显。
使实验现象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语 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仔细想
想,也含有许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 科学是随处可见的。只要你细心观察, 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 多的科学奥秘!
课后练习
想一想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 地方运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课 后自己查找资料。
水 酱油 橙汁 牛奶
醋
红茶
我们的结论:
试验记录表
在热水中的发现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在冷水中的发现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结论: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烧开时为什么会溢出来呢?结合本 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怎样做才能让水不 溢出来。
这些瓶装饮料 都没有装满,这 是什么原因呢?
后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 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 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
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酱油、醋、 牛奶、橙汁,以及相关实验器材,请各 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 进行探究。
实验要求: (1)组长操作,记录员记录,其他成员观察,注
第二单元 热
液体的冷胀热缩
陶琼
为什么水烧开的时候会溢 出?猜想一下原因。
烧杯
锥形瓶
吸管
橡胶塞
红墨水 漏斗
记号笔
选择的材料 (试验对象)
水 酱油 橙汁 牛奶
醋
我们的结论:
试验记录表
在热水中的发现 (上升)
上升
在冷水中的发现 (下降)
下降
当水受热体积膨胀 当水受冷体积缩小
结论: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
意结合刚才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2)拿到热水后,先把装置慢慢放在热水中加热,
注意安全,观察前后要用记号笔标出水在吸管中的 高度,仔细观察实验对象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
(3)然后再把它放回冷水中冷却,观察实验对象 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4)注意重复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选择的材料 (试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