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88(含答案).doc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声现象专题(训练版+解析版)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分类汇编——1.声现象专题(训练版+解析版)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2.(2019·江苏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3.(2019·天津)演员弹奏钢琴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4.(2019·四川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
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5.(201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A.回声B.音色C.音调D.响度6.(2019·江苏泰州)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7.(2019·江苏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在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8.(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B.“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D.开会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2019·山东临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10.(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2019·湖南常德)请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军同学响应政府提倡的文明祭扫,在网上下载了已经录制好的鞭炮声,到墓地后用音响设备播放,音效特逼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播放出的鞭炮声保证了音色的逼真B.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C.音响设备消耗的电能属二次能源D.音响设备放出的鞭炮声不是振动产生的12.(2019·江苏扬州)扬州大力推进24 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 大,这是在______ 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_____ (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二○一三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答案:15.振动音调(2019年庆阳市)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9年武汉市)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答案:D(2019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振动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音调________。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019年安徽)1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答案: D(乐山市2019年)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答案: B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2019年苏州市)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泰州市二O一三年)33.将钢锯条以图6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而发出声音。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一、选择题。
1.(2019·东营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C2.(2019·青岛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答案】C3.(2019·淄博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4. (2019·烟台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答案】A5.(2019·枣庄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答案】B6.(2019·临沂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答案】B7.(2019·泰安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D8.(2019·潍坊5)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
专题01 声现象(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1 声现象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答案】C【解析】用力鼓掌与轻轻拍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即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D错误。
2.(2019·江苏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答案】A【解析】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3.(2019·天津)演员弹奏钢琴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答案】C【解析】钢琴的音色取决于钢琴自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与演员的弹奏无关。
力量相同时琴弦振动的振幅相同,振幅决定响度,弹奏的响度相同。
不同的按键对应不同振动频率的琴弦,振动频率决定音调,改变按键改变频率。
故选C。
4.(2019·四川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
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答案】A【解析】其他因素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拨动钢尺的力度,则钢尺振动的幅度会改变,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中考复习】2019年 中考物理 专项训练 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声现象一、单选题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4.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5.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6.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被可以传通能量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B. 江泉高架路两旁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D.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9.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1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12.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精选】声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精选】声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a30cf6a8956bec0875e30b.png)
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解析】【分析】【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2)不变;(3)变大【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乙距离相等,时间相等;(2)由于乙和甲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时间总是比甲晚一定的时间;(3)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离内,时间减少;解:(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2)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乙比甲远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3)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小,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增加,故时间差也会变大;故答案为:(1)0;(2)不变;(3)变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有关方面的内容,计算时要注意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的统一.3.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一: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一:声现象一、选择题1.(2019湘潭,17)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浮力B.紫砂壶属于连通器C.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D.正在发声的编钟在振动2.(2019徐州,1)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2019天水,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4.(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5.(2019益阳,2) 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6.(2019咸宁,14)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
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史。
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D.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7.(2019绵阳,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
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 响度变小C. 音调变高D. 音调变低8.(2019赤峰,5)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9.(2019东营,7)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正在进行航空物探试验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无人机匀速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地面操作人员通过超声波向无人机传递信息D.试验飞行中的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10.(2019东营,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2019年中考物理声学历年真题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声学历年真题解析2019年中考物理声学部分是考察学生对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2019年中考物理声学部分的历年真题进行解析。
题目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主要由介质的密度、弹性系数和温度决定。
一般来说,声音在密度较大、弹性系数较大、温度较低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题目2:什么是声波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解析:声波的频率指的是声音振动的频率,即声音在一秒钟内重复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题目3:请解释一下如何测量声音的强度。
解析:声音的强度可以通过声音的音量来测量。
一般来说,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越大。
题目4:请解释一下共鸣现象是什么。
解析:共鸣现象是指当一个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界声波的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产生更大的振幅。
这种现象在乐器演奏、声音放大器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题目5:请解释一下声音的反射是什么。
解析: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根据反射原理,声音在遇到硬的障碍物时会完全反射,而在遇到柔软的材料时会部分吸收。
题目6:请解释一下声音的折射是什么。
解析: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界面时,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性质不同,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声波的传播方向改变。
题目7: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声音干涉。
解析:声音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在相遇时叠加产生干涉现象。
当两个声波的波峰或波谷相重叠时,会产生增强干涉,声音会更加响亮;当两个声波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相遇时,会产生消减干涉,声音会减弱甚至消失。
题目8: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声音的多普勒效应。
解析:声音的多普勒效应是当声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声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比实际频率高,反之则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声现象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掌握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 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BC、美国的歌手Jessie•J与李玟同唱一首歌,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她们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C.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D.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来源】四川省广安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点睛:(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答案】B【解析】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该选项说法正确;C.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点睛:(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3)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5.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机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利用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关键。
6.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
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受处减弱;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来源】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声现象,涉及了声现象多个知识点,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
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解: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感觉到鼓面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会感到音叉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9.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音调高造成的D.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解:A.在岸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故A正确。
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是由于响度大造成的,故C错误。
D.船上的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结合它们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可做出辨别。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表示声音的特色。
10.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B.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噪声C.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解: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行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
B.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空气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属于噪声,故B正确。
C.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故C正确。
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11.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来源】广东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 音调一般由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决定,所以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不改变音调,故B错误;C.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故C正确;D.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分辨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从环保角度,一切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
故A错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14.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控制噪声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