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及实现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三·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1·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⑴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 ⑵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 ⑶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 ⑷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⑸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⑹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⑺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节约型社会

2·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⑴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⑵推进农业节水 ⑶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循环经济的产生


二.循环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成果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 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探 索新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二·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1· 坚持全面贯彻“3R”、减量化有限的原则 2·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原则 3· 坚持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的原则 4· 坚持科技创新、猪肚创新并重的原则 5· 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 则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近期目标——到2010年,力争到2012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第二阶段 :中期目标——2011年至2020年。


第三阶段 : 长期目标——2021年至2050年。全面建成人、自然、 社会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农业

⑶农业新技术,科技成果的推进离不开标 准化理论体系

⑷标准化在循环型农业发展中具有引导示 范作用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

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

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

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

循环经济理论实践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

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循环经济近期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

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
收 稿 日期 :0)- 2 1 2( 1— 5 9
市 场经 济体 制 下 的主体 作 用 ,充分 发挥 全社 会 每
作 者 简 介 : 爱 丽 ( 9‘ )女 , 东安 丘 人 , 坊 学院 马 列 部 副 教 授 , 学硕 士 , 究 方 向 :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 楚 16 卜 , 山 雄 法 研 中

循 环 经济概 念 的误 用 与泛 化
目前 国 内专 家对 于循 环经 济 概念 比较 一 致 的
看 法 是 : 统 经济模 式 是线 性 的 , 传 即资 源一 产 品一 废物 ; 循环 经 济模式 是 封 闭性 的 , 即资 源一 产 品一 再 生 资源 。但 对于循 环 经 济 内涵 的理解 则 各有 千 秋。 因此这 一概 念在 一 些场 合 出现 了泛 化 、 隘化 狭
关键词 : 循环 经 济 ; 念 ; 学运 用 概 科
中图分 类 号 :0 9 F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1 4 8 (0 00 — 0 1 0 1 7 — 2 82 1 )1 0 9 — 4 垃圾 经济 只 注重对 生 产 、生 活后废 弃 物 的 回收 利
2 0世 纪 9 代 中 期 , 环 经 济 ( 文 是 te 0年 循 英 h
认 为循环 经 济是 一种 垃圾 经 济 、把循 环 经济 视 为
纯粹 经济 问题 、认 为 发展 循环 经 济 限于 工业 生 产 领域 、 为是 环保 部 门 的事情 等 等 。 认
确实 ,对 生产 中和 消费后 的 固体 废 弃物 和生
活垃 圾进 行 回收利 用 , 是循 环 经 济 的重要 内容 , 但

91 ・
c clr eo o y i ua cn m )这一 词 汇在 我 国开始 出 现 , r 之 后 , 环 经济 概念 和理 论 在我 国开始 广 为使用 。 循 从 20 0 2年 后 , 内关 于循环 经 济 的研究 文 章 大 量 出 国

从系统科学角度认识循环经济

从系统科学角度认识循环经济
CHEN n Lia
( ol eo s o m n ai , h nh nU i ri , h nhn5 8 6 ,G agog C l g f e Mas m u i t n S eze nv sy S eze 10 0 u ndn ) C c o e t
Ab t a t De eo me to i u a c n my I t e i h r n e u r me to ce t c d v l p n o c p .I c n a h e e sr c : v l p n fcr l re o o S h n e e tr q ie n fs in i e eo me tc n e t t a c i v c ’ i f
t r l t n h p o y tm n n i n n n t e b sso y t m c e c .De eo me t f i u a c n my s o l rm h e r ai s i f se a d e vr me t h a i f s se s i n e e o s o o v l p n r l e o o h u d fo t e occ r
c n my d v lpme t o o e eo n.
Ke r s s se s in e i ua c n my ce t i d v lp n o c p y wo d : y t m ce c ;cr l e o o ;s in i c e eo me tc n e t c r f
并指 出发展循环经 济应从 系统 角度把握 ,注重循环 经济发展 的整体性 、要素塑造 、环境 营造和层 次性要求。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观
中 图 分 类 号 :F 6 . 0 13 文 献 标 识 码 :A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相关立法
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法律,即:
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
由于清洁生产属于循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后者通过并实施后,将会和前者产生一些矛盾,有人认为应废除 前一个法律。例如,前者规定,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后者规 定,国务院发改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循环经济工作。而2003年机构改革后,国家经贸委已经撤销,地方各 级政府部门却没有撤销该部门。这就产生了发改委和地方经贸委的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问题。
立法原则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它将对环境的 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机制 的主体,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管我国各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01 内涵与定义
03 支撑体系 05 主要体现
目录
02 实施原则 04 基本原则 06 主要途径
07 发展历程
09 立法原则
目录
08 相关立法 010 传统区别
011 社会基础
013 文件内容
目录
012 行为准则
循环经济,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 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_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 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 小的程度。

《学习循环经济心得(1)》

《学习循环经济心得(1)》

《学习循环经济心得(1)》第一篇:学习循环经济心得(1)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学习心得体会近来,通过三明电大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学习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课程,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态下,低碳发展、绿色增长成为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的主基调。

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要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低碳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从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安排好有关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表.必须从传统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零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型和资源循环型产业转变.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而是要求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如选用节能空调,夏天空调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家里所有灯泡均改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选用节能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出行;多使用环保袋等等。

(完整版)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完整版)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

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发展概况、理论发展、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从循环经济理念、具体实践形式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

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

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内容提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必然归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

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意义途径选择目录一、导论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相关文献综述 (2)(三)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5)(四)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二、循环经济概述 (7)(一)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7)(二)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与基本特征 (9)三、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11)(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循环经济的经典论述 (11)(二)生态经济理论 (13)(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5)(四)清洁生产理论 (17)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8)(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18)(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19)(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9)(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20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20)(六)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21)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23)(一)转变观念,搞好规划,调整结构 (23)(二)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23)(三)依靠科技,示范推广,宣传教育 (24)(四)鼓励民间组织的建立和开展活动 (25)(五)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 (26)参考文献 (28)论文摘要 (1)Abstract (1)一、导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当今世界,资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S t a t e K e L a b o r a t o r o H d r a u l i c s a n d M o u n t a i n R i v e r E n i n e e r i n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C h e n d u 6 1 0 0 6 4, C h i n a; y y f y g g, y, g 2 . I n s t i t u t e o E m e r e n c M a n a e m e n t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P o s t d i s a s t e r,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C h e n d u 6 1 0 0 6 4, C h i n a) - f g y g y, g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3卷 第6期 第3 J . U n i v e r s i t o f S h a n h a i f o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g y V o l . 3 3 N o . 6 2 0 1 1
摘要 :循环经济系统是 “ 人 -经济 -社会 -生态 ” 四维一体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从开放 、 高维 、 复杂 、 巨 量、 涌现等性质讨论其整体特性 ;从生产 、 物流 、 消费 、 能力支撑 、 社会生活 、 人工生态等系统分析其 框架结构 ;以微观 、 中观 、 宏观和超级的生态学尺度域讨论其时空结构 ;从清洁生产 、 多级联结 、 生 家庭沼气 、 商业回收等方面探索其运行模式 . 从集 成 思 想 、 集 成 基 础、 集成体系和集成创新 态农业 、 等方面 , 总结循环经济系统集成理论 . 基于综合集成思想 , 制 定 集 成 方 法 战 略、 构 建 集 成 系 统 模 型、 搭建集成技术平台 , 以构筑循环经济系统集成技术 . 针对循环 经 济 5 种 运 行 模 式 , 介绍模型群技术 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集成工程 . 在循环经济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循环经济系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集成理论 ;集成技术 ;集成工程 中图分类号 :Q 1 4;N 9 4 9 文献标志码 :A
9] 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循环经济 . 学[ .
循环经济是 由 经 济 、 社 会、 生 态 集 成 的 开 放、 动 态的复杂系统 , 各子 系 统 之 间 根 据 循 环 流 程 不 断 进 行物质 、 能量 、 价值 和 信 息 的 流 动 和 交 换 , 本质上就 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因此 ,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
人类对自然的 8世纪6 0 年 代 工 业 革 命 以 来, 1 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 , 高度消耗资源 、 大量砍伐森 过度污染环境 , 出现了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土 林、 地沙漠化 、 水资源短缺 、 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全 球性的生态危机 , 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发展历程 , 寻找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 2 0 世纪 美国生 物 学 家 C 6 0 年代 . a r s o n于1 9 6 2年出版《 S i - 》 , l e n t S r i n p g 一书 对杀虫剂等 化 学 农 药 破 坏 生 物 链 美国经济学家 B . o u l d i n g于 “ ” ( 一 1 9 6 8 年最早提 出 循 环 经 济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y) , “ ” , 词 并提出 宇 宙 飞 船 经 济 理 论 对 传 统 工 业 经 济
: A b s t r a c t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s s t e m i s a n o e n c o m l e x i a n t s s t e m. T h e i n t e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y y p p g y g , , , o f t h e s s t e m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f r o m t h e a s e c t s o f o e n n e s s h i h d i m e n s i o n a lc o m l e x i t a s - - y p p g p y m , s i v e n e s s a n d e m e r e n c e .T h e f r a m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s t e m w a s a n a l z e d f r o m v a r i o u s v i e w g y y , , , , , o i n t s o f s s t e m s o f r o d u c t i o nl o i s t i c sc o n s u m t i o nc a a c i t s u o r ts o c i a l l i f ea n d a r t i f i c i a l p y p g p p y p p , , e c o l o . I n m i c r o m e d i u m, m a c r o a n d s u e r s c a l e e c o l o i c a l d o m a i n s t h e t i m e s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 - g y p g p a t t e r n s e r t h e s s t e m w a s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o e r a t i o n w e r e e x l o r e d w i t h t h e - p p y y p p , , , s e c t i v e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e n t e r r i s e s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a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f a m i l i e s a n d s o c i e t . p p g y , T h e i n t e r a t e d t h e o r i e s o f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w e r e d e v e l o e d b a s e d o n i n t e r a t e d i d e a i n t e r a t e d g y p g g f o u n d a t i o n, i n t e r a t e d s s t e m a n d i n t e r a t e d i n n o v a t i o n. T h e i n t e r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i e s o f c i r c u l a r e - g y g g g , c o n o m w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b d e v e l o i n i n t e r a t e d m e t h o d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i n t e r a t e d m o d e l s a n d y y p g g g g , b u i l d i n i n t e r a t e d l a t f o r m s . A c c o r d i n t o t h e 5 t i c a l o e r a t i o n a t t e r n s t h e i n t e r a t e d t e c h - g g p g y p p p g n o l o i e s w e r e a l i e d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i n t e r a t e d e n i n e e r i n o f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 g p p g g g y
[ 1]
基于实践需要的研究 , 没有从更深入 、 系统的角度对 这一经济形 态 展 开 研 究 . O d u m 称生态学是一门独 联结生命 、 环境和 立于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之外的 , 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 ;也是一门 认识天 人 关 系 的 系 统 哲 学 , 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
7 1 0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 0 1 1年 第3 3卷
: K e w o r d s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s s t e m; o e n c o m l e x s s t e m; i n t e r a t e d t h e o r i e s; i n t e i a n t - y y y p p y g g ; r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i e s i n t e r a t e d e n i n e e r i n g g g g g
] 1 0-1 1 项典型的系统工程 [ 它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理论 .
的恶果 进 行 了 控 诉
“ 资源 -产 品 -排 放 ” 的“ 开 环” 范式提出了批评
[ 2]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 集 成 , 这是2 与方法 , 0世纪8 0 年代末 9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系统科学 0 年代初 , 工作者所 提 出 的 解 决 开 放 的 复 杂 巨 系 统 的 有 效 方
T h e o r a n d t e c h n o l o f o r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s s t e m y g y y y s c i e n c e a n d i t s r a c t i c e p
12 2 X U J i u i来自n U Y i -p L g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