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轻声词语规范问题探讨
汉语轻声规则

汉语轻声规则
《汉语轻声规则》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汉语轻声规则。
这轻声啊,可有意思啦!
啥是轻声呢?简单说呀,就是有些字在特定情况下读得特别轻、特别短。
可别小瞧了这轻声,它的作用老大了呢!
咱先说允许的行为哈。
有些词语里就得读轻声,像“妈妈”“爸爸”,后面那个“妈”“爸”就得轻轻带过,要是读得重重的,那可就别扭啦。
还有“桌子”“椅子”,这里面的“子”一般也读轻声,这样读起来才自然顺溜呀。
再比如“看看”“走走”,后面那个字读轻声,感觉就很轻松活泼呢。
那禁止的行为呢,可别乱读轻声哦。
比如说一些单字,你可别瞎给它读成轻声,那就错啦。
还有一些词语,它本身就不是轻声词,你硬要读轻声,那也不行呀。
为啥要有轻声规则呢?这可太重要啦!轻声能让我们说话更自然,语气更丰富。
比如说“我想试试”,读对了轻声,就能感觉到那种有点犹豫又有点好奇的心情。
要是读错了,那感觉可就全没啦。
而且轻声还能区分一些词语的意思呢,像“东西”,读轻声的时候表示物品,不读轻声的时候那意思可就不一样喽。
咱平时说话可得注意轻声,这样才能说得地道、好听。
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把轻声读对了,人家一听,嘿,这人汉语说得真地道!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轻声,它能让你的汉语水平一下子就上一个台阶呢。
所以呀,咱得好好记住这些轻声规则,该读轻声的地方读轻声,不该读轻声的地方可别乱读。
多练习练习,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也注意注意,慢慢地咱就掌握好啦。
这样咱的汉语说得就更棒啦,那可老有面子啦!哈哈,大家加油哦,把轻声规则玩转起来!。
普通话轻声现象探析

普通话轻声现象探析作者:彭瑾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摘要:轻声是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一种复杂的音变现象,本文拟从轻声的性质、成因、功能与作用等角度对轻声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轻声性质成因功能作者简介:彭瑾(1980-),女,四川大学2006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普通话轻声研究对于增强语言规范化意识、促进语言教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轻声的性质关于轻声的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轻声是一个独立的调位;另一种观点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再一种观点认为轻声属于轻重音。
徐世荣等认为轻声是一个独立的调位。
徐世荣在《试论北京语音的“声调音位”》一文中指出:“北京语音若按实际调值来说,有两大类,一类是正常音节里的‘正常声调’,一类是弱化音节里的‘短弱声调’,就是一般所说的‘轻声’。
”[1]罗常培、王均等认为轻声是一种变调。
许多现代汉语教科书采纳了这一观点,“变调说”在国内比较有影响。
罗常培、王均指出“如果联系汉语所有的方言来看,应该认为轻声也是变调的一种”。
[2] 罗常培、王均先生在1957 年出版的《普通语音学纲要》中指出,轻声是一种变调,但变调只受声调环境影响,而轻声除此之外还跟音高、音长和音强有关系,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变调。
厉为民等认为轻声属于轻重音系统,指出“汉语存在词重音,情形与英、俄两种有词重音的语言相类似”。
“重音念得不对,有时会引起误会——一部分同形词因重音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dui·tou (′对头,名词) : dui′tóu (对′头,形容词) ,′tiao·li(′调理) : tiao′lǐ(条′理)”[3] 。
二、轻声的成因(一) 为了发音省力现代汉语拥有大量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
对待这些双音节和多音节词(特别是人们口头语言里常用的那些词) 的各个音节,人们不会平均用力。
只要对方听得明白,能省力的地方就省点力气。
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问题

轻声 只在语 流 中才 会发生 , 即“ 一定 体现 在词语 和句子 中” 。
是特殊 的 ‘ 音变’ , 比方词 语 中过 度的 ‘ 弱化 ’ 音节 ( 听起 来含 糊不清) , 随着 一些 土词 而发 生 的读音 变化 , 至今保 留在 一 些老北京人 的 口中 , 这却 不是我们 所要采 用 、 推广 的。凡琐 细的语音 区别 , 不成规律 的声音 变化 习惯 , 只能给北 京一个
关键词 : 普 通 话 水 平 测 试 轻 声 问题 把 握 策 略
轻声是 普通话语 音 中的一 种语 流音 变现 象 .却是 语流 音变 中最缺 乏规范 性带来的一 种 ,常 常给普 通话水 平测试 的评 判带来 困扰 ,更重 要的是 给方言 区人员 学习标 准规范 的普 通话带来 困难 。因此需要 对普通话 水平 测试 中的轻声 问题进 行重新认识 , 进一步辨 清轻 声音节 的特质 。
语言文学研究
。
试 论 普 通 话 水 平 测 试 中 的 轻 声 问 题
吴 月 芹
( 南京 特殊教育职业技 术学院 国教院 ,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3 8 )
普通话轻声规则

普通话轻声规则轻声不是普通话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只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得比原来又轻又短。
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变调。
轻声是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语音特点,轻声说不好,普通话就说不地道。
南方方言中一般没有轻声现象,所以轻声是南方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
难在发音和识别。
因此,要学好轻声,一是要掌握轻声的读法,二是要清楚哪些词语读轻声。
(一)轻声的特点和读法轻声音节的音高、音长、音色、音强都发生了变化。
但轻声最主要的语音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轻声音节的音长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
二是轻声音节的调值(音高形式)已经改变,与原有声调不同,形成了独特的轻声调值。
根据轻声的语音特点,在练习轻声词时可以适度拉长前面的重读音节,尽量缩短后面的轻声音节,读出类似于附点音符的前长后短的节拍。
如果只是缩短音节时长,听起来仍然是怪怪的,并不是标准的轻声。
在缩短音长的同时,还必须改变原有调值,读出轻声调值。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是由其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的,共有两种形式:1.阴平、阳平、去声后面的轻声,是一个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调值下加短横线表示音长短,下同)。
例如:阴平+轻声先生xiānshenɡ 衣服yīfu 东西dōnɡxi 耽误dānwu阳平+轻声学生xuéshenɡ 人家rénjiɑ 明白mínɡbɑi 便宜piányi去声+轻声笑话xiàohuɑ 客气kèqi 护士hùshi 太太tàitɑi2.上声后面的轻声,是一个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
例如:老婆lǎopo 买卖mǎimɑi 眼睛yǎnjinɡ 喜欢xǐhuɑn(二)哪些词语读轻声轻声词多为口语中的常用词语。
书面色彩很浓的词语和新词、科学术语里一般没有轻声词。
在词典中,大部分轻声音节是不标调号的,比如“窗户chuānɡhu、朋友pénɡyou”。
这类词语称为必读轻声词,就是说必须读轻声。
如何让学生掌握哪些词语后面的音节应读轻声

如何让学生掌握哪些词语后面的音节应读轻声学生怎样掌握哪些词语后面的音节应读轻声,可以随着教材中出现的词句让学生掌握轻声音节。
还可以帮学生总结一些规律。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在词尾的语气词“ 啊、呀、吧、呢、吗、哪、哇、了”要读轻声。
例:唱歌的、慢慢地、望着、读过、来呀、对吗等词尾的字读轻声。
2、虚词素“子、头、化”和表示复数的“们”读轻声。
例:房子、桌子、孩子、兔子、罐头、尾巴、什么、我们、孩子们,这些后缀的字要读轻声。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重迭形式后头的字,读轻声。
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读读、写写;明明白白辛辛苦苦,等这类词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4、方位词“上、下、里、边、间”等读轻声。
例:楼上、家里。
5、有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例:客气、衣服、萝卜、玻璃、耳朵、关系、先生、刺猬、狐狸。
轻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点。
说话时该念轻声的地方不念轻声,不仅听着别扭,而且容易使人误解。
它对于辨音别义,对于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哪些词语后面的音节应读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能干n 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 ùnqì(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 ùqi ([名]幸运)3、轻声的规律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③、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④、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⑥、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一年级的小朋友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能很快的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
试论普通话轻声的规范

除 了后 缀 以外 ,类后 缀 ” “ 也可 以作 为轻声 词 的形 式标记 。所谓 类后 缀 , 晓东 先生认 为 : 些“ 有 轻声 词 以
一
个相 同 的语 素作 轻声音 节” 这个 轻声语 素“ 汇意 , 词 ‘ 化意 义 ’ …具 有 构 词率 高 或能 标 志词 的语 法 功 类 …
义 一般 已经不 同程度 地虚 化 , 产生 了涵盖 一类事 物的 能等特 点” 晓东先 生从词 汇意义 、 词能力 以及所构 。 构 成 的词 的语 法 功能等 方面来 界定 类后 缀 , 这无疑 是正 确 的 。 是 , 列举 的“ 、 、 等“ 但 他 处 气 实” 类后 缀” 也能构 , 成 大量 的非轻声 词 , 应 当作为 轻声 词的标 记 。例 如 不 “ ” 既构 成 了“ 处 、 处 ” 1 处 , 短 错 等 0多 个轻 声 词 , 构 也 成 了“ 痛处 、 处” 1 绝 等 0个 非轻声 词 , 其两类 词数 量大
要 规 范 ” 。
这个方 面 的标记有 以下 三类 。 1 构词后 缀 。轻声 标 记 中最 明显 的标记 是后 缀 .
“ 、 、 ” 们” 有 这类 词缀 的双音词 和 以之 为基 子 头 么 和“ ,
础 构成 的 多音 词语 共 4 3个 , 如“ 面子 、 头 、 9 例 爱 锄 没 什 么、 你们 ” 。 等
括不 够和 遗漏 了较 多考察对 象 的现 象 。 文拟 在这些 本 研究 的基础 上探讨轻 声词 的规 范 。
一
、
依据形 式标 记的原 则
人们 常把 轻声 词分 为“ 规律 可循” 无 规律 可 有 和“
循” 两类 。从 普通话 水平测 试 中我们 发现 ,有 规律 可 “
循” 的轻声 词 由于其便 于理解 和记 忆 , 生容易 掌握 , 学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词1. 引言1.1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词轻声词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
在普通话中,轻声是指字音轻柔,没有声调的音节。
轻声词在语音中发音非常轻微,很容易被忽略或者发音不准确。
一些学生在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常常会因为轻声词的发音不准确而失分,甚至影响到整体成绩。
轻声词在普通话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它们虽然发音轻柔,但却是表达意思的重要部分,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对于提高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考生必须重视轻声词的发音准确度。
掌握轻声词的特点、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对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至关重要。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轻声词的练习,提高其发音准确度。
只有在轻声词的发音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达到高水平的普通话口音。
2. 正文2.1 轻声词的定义轻声词是指在汉语言中发音时声带振动较为微弱或完全不振动的音节。
通常在轻声词中,声调变化较平缓,发音较轻柔,不带有明显的强调或重音。
轻声词的音调较为柔和,音量较小,整体发音较为平和。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的正确发音至关重要,因为正确的轻声词发音能够体现出考生对于语音规范和语调的掌握程度。
轻声词通常出现在词语的末尾或者句子的结尾,起到连接语句的作用,使语调更加流畅自然。
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细致地分析轻声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的要领,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正确发音轻声词的关键在于细致且持续的练习。
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考生可以逐渐提高对于轻声词发音的准确度和自信度。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发音、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等多种手段来加强对轻声词发音的掌握。
轻声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一项重要考点,掌握好轻声词的发音对于考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2 轻声词的特点轻声词在汉语中是一种特殊的音节,在发音时声音弱化,轻轻地读出来,没有明显的声调,不重音。
普通话语音教学中“轻声”的训练策略

普通话语音教学中“轻声”的训练策略轻声训练是普通话训练中一种常见的音变现象,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训练的难点之一。
轻声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情感,增加语言表达的音律美。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方言、语言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轻声的训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轻声的内涵,把控轻声语音教学的重点,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轻声语音训练的质量。
一、轻声相关概述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训练难度较大。
其中,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普通话语音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稿件信息准确的传达给观众,同时还需要让观众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字中所呈现的音律美,因此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中需要进行轻声训练。
每个汉字都对应不同的声调、声母和韵母,所以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当一大串音节集中在一起时就形成一句话,当训练者在阅读一句话时,由于受到语言习惯、阅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原本的音节、声调也会发生变化,而那些轻而短的声调就是轻声[1]。
在日常阅读和交流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的轻声,所以通过加强轻声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轻声训练主要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单个字音节中是不会发出轻声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下才会有轻声发音。
第二,在不同的语境中,轻声的语调变化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一个词组,大部分轻声发音都在后一个字上。
如果是一句话,那么轻声的发音可能会落在句尾。
第三,轻声在不同的音节中,音高也不一样,它会受到前一个音节的影响。
比如,若前一个音节是阴平调,则后面的轻声读中调3度,若前一个音节是上声,则后面的轻声读半高调4度,因此在训练轻声发音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保证轻声发音更加准确。
二、普通话语音教学中”轻声”的训练策略(一)掌握轻声训练的重点第一,掌握轻声读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轻声训练过程中受到自身原有说话习惯的影响,导致轻声训练的难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候使用 ;. 4 如何 区别等等 问题。本文 就此 提出规 范轻 声 词语 、 减少轻声词 语 的观点 , 学 习者学 好普 通 话提 供便 为
利。
一
场 )绰 ( 、 宽绰 ) 点 ( 、 打点 ) 掇 ( 、 拾掇 ) 和 ( 和、 、 暖 搀和 、 搅 和、 热和、 软和) 荒 ( 、 饥荒) 箕 ( 、 簸箕 ) 辑 ( 、 逻辑 ) (蓝 ) 蓝 、 量( 打量 、 量) 眍喽 ) ( 掂 喽( 喷 嚏喷 ) 趄 ( 、 趔趄 ) 散 ( 、 零散 ) 、
一
7 3个 ,普通话异 读词审 音表》 1 《 轻声 只涉及到 了 2 3个词 , 2 8个词语。可见在 数量方 面差距是很大 的。
( ) 声 词 语 表 内容 、 - 轻 目的不 一
种特殊的音变 , 即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得 又 轻 又 短 的调 子 。 读 ”
综观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 轻声从声学上是 音高降低 , 时
《 普通话 异读词 审音表》由于轻 声问题 比较 复杂 , 去 除
《 初稿》 涉及 的部 分轻声 词之 外 , 表 一般不 予审定 , 删 本 并 去部分原审 的轻声词 , 以, 《 通话 异读词 审音表 》 所 在 普 中 的轻声词语 只有 : 臂 ( “ 胳臂 ) 膊 ( 膊 ) 、 胳 、卜( 卜) 场( 萝 、 摆
第3 0卷 第 3期
2 0 10年 3 月
成 宁
J u n lo o r a f
学
报
Vo . 0, 1 3 No. 3
Ma . Ol r2 0
Unv ri i e s
文章编 号 :0 6—5 4 (0 0 0 0 5 0 10 3 2 2 1 )3— 0 9— 3
授 的《 声 和 儿 化 》 商务 印 书馆 ) 轻 ( 中收 录 了轻 声 词 语 多达 1
调子 ” 。国家语 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普通话 培训 测试 中心 编
制的《 普通话水 平测试实施纲 要》 明确 提出“ 则 轻声 是一 种 特殊 的变调现象 ” 。鲁允 中教 授 的汉 语知 识丛 书 《 声 和 轻 儿化》 中说 :从 声学 的角度来 看 , “ 轻声 给人 的声 感是 音 高 幅度 的压缩和持续时 间的缩短 , 次是音强 的减 弱。 黄伯 其 ” 荣、 廖序 东主编 的《 现代 汉语》( 订本 ) 增 中对 于轻 声 的描 述 , 所谓轻声 , “ 并不是 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 , 而是 四声 的
普通 话 轻 声 词语 规 范 问题探 讨
尤 翠 云 , 贤德 2 赵
( . 宁学 院 , 1成 湖北 成 宁 4 7 0 ;. 苏技术 师 范学院 , 3 10 2 江 江苏 常州 2 3 0 ) 10 1
摘 要 : 广普 通话 的_作到今天 已历经半个 多世 纪, 推 Y - 现基本消灭 了方言的隔阂, 能够较为顺畅的 交流 , 但是在 学
的, 也是我们普通话 水平测 试要 考察 的内容。更 是我们培 训、 学习的标准 、 依据。各 方言区根据各 自的方言特征相应 的编写 了普通话培训教材 , 在各地 的培训教材中 , 我们发现 轻声词语的数量与国家标准有出入 , : 如 湖北邢福义教授主 编 的《 普通话培训测试 教程 》 修订 版) ( 湖北 省语言文 字工 作委员会组编 , 中轻声词语共有 4 9个词条 , 其 9 而鲁允中教
轻 声 词 语 过 程 中就 遭 遇 到 了 : 量 不 定 、 数 内容 不 定 个 方 面 来 难 读 本
探讨轻声词语规 范的必要性和迫切 性 , 出四个方 面的建议 , 提 为学 习者提供有 定的标 准, 学 习者便 于把握。 使
根据数字显示 , 轻声词语从数量来 看差距很大 , 那就 注
定其内容一定不 同。
值变短 , 音强变弱 ; 从人 们的 听感上是 轻而短 的调 子 , 一 是
种特殊的音变 现象 而不 是第五种声调 。这种轻而短 的调 子
如何 去 把握 , 普 通 话 学 习 者 的一 大 难 点 。 学 习 者 在 学 习 是 中遇 到 :. 音难 以 掌 握 ;. 量 不 知 到 底 有 多 少 ;. 么 1发 2数 3什
“
一 一
( ) 一 轻声词语数量不定 在普通话学 习过程 中 , 为方便学习者, 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普 通话水平 测试 中心出 台必 读轻声词语表 , 由中 华 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 语言文字 应用管理 司组织 审定 , 词语
表 中一 共 收 录 了 5 5个 词 条 , 是 普 通话 学 习者 必 须 掌 握 4 这
关键 词 : 声 ; 范 ; 讨 轻 规 探
中图 分 类 号 : 0 H 1
引 言 文献标识码 : A
轻声词语从 数量到内容都 给学习者带 来诸多不便 , 具体情
况:
对于轻声这一概念有不 同的描述 , 邢福 义教 授主 编的
《 现代汉语》 1册 中认 为轻 声是 音 节 的一 种弱 化 现象 , 全
习的过程 中, 仍存在 着不能克服的或很难克服 的问题 。如 : 方言 中的难 点音 ; 流音 变中的诸如儿化 、 声、 各 语 轻 语
气词 “ ” 啊 的变化 , 还有语调 、 字调 、 轻重音的变化等等 , 都给普通话 学习者 带来很大不便 。可是《 通话异读词 审 普
音表》 由于轻声 问题 比较 复杂 , “ 本表一般 不予 审定” 这就使 轻 声词语 处 于 自由发 展状 态 , 通话 学习者在 学习 , 普
个较强的音 由于所处 的地 位或受邻 近音 的影 响而变 成 个 较 弱 的音 , 普 通 话 中 , 音 、 音 和 声 调 的 弱 化 现 象 在 辅 元
都 出 现在 轻 声 音 节 中 , 音 的 弱 化 表 现 为 由 发 音 阻 力 较 大 辅
的清音、 塞音变成发音阻力 较小 的浊音 、 音 ; 擦 元音 的弱 化 表现为 由单元音变得含混 , 向央元音靠拢 , 或由复元音变 成 单元音 ; 声调的弱化表 现为原调丧失 , 变成一个 轻短模糊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