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历史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A卷)实战演练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训练测试 自助学习自助餐 阅览题浏览题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训练测试 自助学习自助餐 阅览题浏览题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训练测试自助学习自助餐阅览题浏览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

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郑和7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地中海沿岸。

故选D。

2.郑和率领的船队,就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一般的商船队。

他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换取海外的奇珍C.开拓海外贸易D.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向外示富,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明末农民战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军B.张角起义军C.黄巢起义军D.李自成起义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农民战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李自成起义军。

最后,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

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故A不符合题意;张角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故B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发生唐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C.徽商和晋商D.晋商和徽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是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

江南新安指的是安徽,是商帮的中心所在,山右则是山西。

故C符合题意;ABD项在古代的称谓均与材料不符。

故选C。

点睛:明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精题分解】中考复习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2.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A、东南亚一带B、中国南部沿海地区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3.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反映了他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4.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5..下列中午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6.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曾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7.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8.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

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A.闭关锁国政策B.大兴文字狱C.设军机处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9..加强思想统治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内容,请列举秦朝、汉朝、明朝和清朝在这一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并分别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但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3分)明朝: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

文库上传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文库上传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考命题规律总结本单元时段从1368~1840年(472年历史),为明朝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

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总体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巩固同时,又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从文明的发展而言,它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积累越来越多,所以达到了“繁盛”时期;从社会发展而言,文明的发展中也可能出现“危机”,尤其是在与西方各国相比较时,面临着西方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挑战,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缓慢发展的生产技术,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缺乏活力的统治机制,更显现了它的落后,于是,这种潜在的危险也就酿成了社会的全面危机。

本单元要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对于明清的文化史重点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史实即可。

◆考点梳理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考点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考点2: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史实考点3:了解明清两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考点4:了解明清经济的发展,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和历史影响表一:明清经济的发展表二:“闭关锁国”考点5:知道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中考典题高频考点──知道怎样考【典题1】明朝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设三省六部②设三司③设转运使管地方财政④设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解析】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考点多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措施这一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①在隋朝时,③在北宋时,②和④才是明朝时。

对于此类组合型选择题,最好采用排除法去解决。

中国古代政治史实考查的重点,但近几年重经济文化的考查,故对于此类问题,稍加重视即可。

【答案】D【名师归纳】明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有利有弊,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中考历史复习系列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温馨提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立丞相,分管行政。

明太祖即位后,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丞相的设立与废除,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方法技巧】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措施可概括为:朱元璋,废丞相;除行省,君主强;锦衣卫,监臣民;八股文,控思想。

郑和下西洋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到明朝中期,倭寇(即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反击战【易混警示】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没有归附当时的政府——清朝于1684年设台湾府后,台湾才隶属清政府。

【温馨提示】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边疆出现危机,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标志之一。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朝设臵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设驻藏大臣。

2.历史上与新疆有关的重要史实: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汉时,设臵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臵伊犁将军。

【易混警示】设臵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属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措施,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属于抗击外来侵略。

“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温馨提示】唐朝时期对外开放,如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促进了盛世经济的繁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清朝对外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是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原因之一。

命题点一明清抗击外来侵略1.(2013·安徽)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①岳飞②戚继光③郑成功④林则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我们应如何看待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雅克萨之战?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雅克萨之战为代表的反侵略斗争,都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战争,其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7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实战演练(A卷,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7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实战演练(A卷,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7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实战演练(A卷,含答案)A卷一、选择题1.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 1 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是( )A.丞相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科举制度2.(2015·槐荫模拟)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强化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强化3.(2014·市中模拟)“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2015·历城模拟)名言警句彰显民族气节,在抗倭斗争中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豪迈诗句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5.(2014·山东临沂)有关右图中“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行政区当时隶属福建省②该行政区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③该行政区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④该行政区由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6.(2015·山东烟台)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西藏B.东北C.新疆D.台湾7.(2015·历下模拟)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

下列不属于其“十全武功”的是( )①收复台湾②开始设立军机处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赐予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8.(2015·山东烟台)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0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练习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0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练习

主题05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 (17·东营)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C)A. 提高行政效率B. 扩大统治基础C. 加强君主权力D. 避免藩王割据2. (17·威海)汉武帝、明太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他们两人都(A)A.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B. 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或藩王的势力C.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 是开国皇帝3. (17·百校联考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C)①汉初分封同姓王②元朝设立行省制度③明朝罢丞相,权分六部④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 (17·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A. 派鉴真东渡日本B. 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 派张骞通西域D. 派郑和出使西洋5.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C)A. 小强和小华B. 小华和小明C. 小明和小强D. 小明和小刚6. (17·百校联考四)下图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对外交往,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论,正确的是(B)①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②将世界各大洲连成一个整体③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④开通了东西方重要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 (17·扬州)郑成功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揆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

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B)A. 香港B. 台湾C. 澳门D. 新疆8. (17·福建)1684年,清政府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中考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共23张PPT)

中考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共23张PPT)

考点直击
6.(2015· 厦门市)《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 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 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 最不可能 ( D )
A.了解科举考试
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查阅《尼布楚条约》
考点直击
7.(2016· 厦门市)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 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2015年诺贝 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 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D )
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点直击
图1
图2
考点直击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图2所示 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①图1主要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 闭塞、停滞、落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图2主要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了我 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促进了 我国经济的发展。
9.“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 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B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习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考点直击
10.(2016· 厦门市)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 管辖的措施不包括( A )
A.抗击匈奴 B.册封达赖和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2.(2015· 福州市)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 制度废除于( D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考点直击
3.(2015· 三明市)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 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 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D ) A.设置进士科 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设置明经科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课件1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课件1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归纳比较
应用示例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 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地区
措施
①达赖: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班禅: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西藏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③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 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归纳比较
应用示例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 5 “闭关锁国”及其影响
1.原因 (1)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 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 (2)根本原因: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 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直接原因:防止外国势力入侵以及与沿海人民交 往从而危及自己的统治。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归纳比较
应用示例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2.过程: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 政策→清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澳门 、漳州、宁波、云台山)→后来,一口通商(广 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归纳比较
应用示例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聚焦
考点 1 明、清加强君权
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1)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朱 元璋就是明太祖。 (2)统一: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 国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A卷
一、选择题
1.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 1 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是(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2.(2015·槐荫模拟)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强化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强化
3.(2014·市中模拟)“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5·历城模拟)名言警句彰显民族气节,在抗倭斗争中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豪迈诗句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5.(2014·山东临沂)有关右图中“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行政区当时隶属福建省
②该行政区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③该行政区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④该行政区由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6.(2015·山东烟台)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
区是( )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7.(2015·历下模拟)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

下列不属于其“十全武功”的是( )
①收复台湾②开始设立军机处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予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15·山东烟台)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对外自由开放
9.(2015·山东东营)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
读(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10.(2014·山东滨州)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郑和,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写出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以及下西洋的目的。

(2)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3)结合材料二的航行图示,请你写出郑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三在现在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山、三宝井、三宝庙;印度有三宝石刻像,称郑和为“中国圣人”;索马里有“中国村”“郑和屯”,传说郑和曾访问过此地。

(注:郑和小字三宝)(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参考答案
A卷
1.A
2.D
3.A
4.C
5.D
6.C
7.D
8.B
9.D
10.C
11. (1)1405~1433年。

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3)太平洋和印度洋。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