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合集下载

3金属切削机床

3金属切削机床
6.精度保持性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保持机床所要求的精度,称之为 精度保持性。影响精度保持性的主要因素是磨损。磨损的影 响因素十分复杂,如结构设计、工艺、材料、热处理、润滑 、防护、使用条件等。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部件
一、传动系统
1.主传动系统
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分级变速传动和无级变速传动。
电主轴一般工作在两个转速 范围内。在基本转速范围内 (0至额定转速),驱动电机运 行在恒转矩状态,并且功率 随转速呈线性增长。超过了 额定转速,则电机工作在调 磁区以恒功率运行,转矩随 转速增加而下降。
主要特点
③ 在电主轴轴承及润滑方面,高速电主轴轴承已 经普遍采用先进的油汽润滑技术;对于超高速 电主轴采用动、静压液(气)浮轴承 (瑞士IBAG 等)和磁浮轴承,保证主轴的高速使用性能。
2.运动精度
运动精度是指机床空载并以工作速度运动时,主要零部 件的几何位置精度。如高速回转主轴的回转精度。对于高速 精密机床,运动精度是评价机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 结构设计及制造等因素有关。
第一节 概述
3.传动精度
传动精度是指机床传动系各末端执行件之间运动的协 调性和均匀性。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传动系统的设 计,传动元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
主要特点
① 在电主轴的低转速大转矩方面,低速段的输出 转矩可以达到300Nm以上,有的更是高达 600Nm(如德国的CYTEC),满足加工中对低速 扭矩的要求;
主要特点
② 在高速方面,用于加工中心电主轴的转速已达 到75000r/min(意大利CAMFIOR),其它用途的 电主轴,已经达到了260000r/min(日本SEIKO SEIKI),满足高速加工需要,提高生产率。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首先,结构设计是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的关键部分。

机床的结构应
该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切削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结构设
计还应考虑机床的组装和拆卸,以便于维护和保养。

其次,动力系统设计是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力
系统包括主轴、主轴驱动装置和进给装置等。

主轴的设计应考虑到高速运
转和高切削力的要求,并具备必要的刚性和散热性能。

主轴驱动装置提供
动力源,通常采用电机或液压系统。

进给装置负责将工件和刀具相对运动,通常采用导轨滑块和螺旋传动等。

控制系统设计是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的关键环节。

根据加工要求和
切削过程的特点,控制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常用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和精确的加工
操作。

总之,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应考虑结构、动力、控制和安全等方面
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机床的切削性能和加工效率,满足不
同金属材料的加工需求。

机械装备制造-第三章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

机械装备制造-第三章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

(4)运动精度
指机床空载并以工作速度运动时,主要零部件的几何位置精 度。
(5)工作精度
加工规定的试件,用试件的加工精度表示机床的工 作精度。
(6)精度保持性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对规定试件切削加工,坚 持加工精度、耐磨性。
二.刚度(静刚度)
(一)概述
抵抗静载荷能力:静刚度 刚度
抵抗交变载荷能力:动刚度
(1)提高机床的刚度。如构件的材料选择,截面形 状、尺寸、肋板分布、几个尺寸等。 (2)提高阻尼。 (3)激振频率远离固有频率,将不出现共振。
四.热变形
(一) 概述 定义:机床部件受热温升之后,其形状位置的热畸
变,影响几何精度。 (二) 减少热变形措施
减少发热量 减少温升 减少温升不均 热补偿
五.噪声
2.包括几何精度、传动精度、运动精度、定位精度及精度保持 性。
3.精度等级:普通精度级、精密级和高精度级。 4.提高机床精度的措施:从机床的精度分配、元件及材料选
择。
5.名词定义
(1)几何精度 机床在空载、静止(主轴不转或工作台不 移动)或低速时各主要部件的形状、相不动 弹簧使从动件受力,储能。 F弹<F静,从动件静止,但F弹 (2)主动件运动,从动件加速运动 当F弹>F静,静摩擦变为动摩擦,F动<F静,
摩擦系数µ降低。从动件加速运动. 当加速到V从>V主,F弹
(3)主动件运动,从动件减速
当F弹<F动,V从减小 ,F动 ,V从

直至停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 理论
本节主要讨论引起刀具、工件之间相对位 移误差的因素。机床是用来生产其它机械 的工作母机,因此在刚度、精度及运动特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分级变速设计课件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分级变速设计课件

• (一)拟定转速图和结构式 • 1. 转速图 • 转速图是设计、分析机床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时用的一种特殊线图。 • 转速图是由“三线一点”即传动轴格线、转速
格线、传动线以及转速点所组成。
a)
b)
图3-13 卧式车床主变速传动系统图和转速图
a)传动系统图 b)转速图
• 转速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出在主传动系统中传动 轴的数目,传动轴 之间的传动关系, 主轴的各级转速值 及其传动路线,各 传动轴的转速分级 和转速值,各传动 副的传动比等。
• 对照分析 6 种不同结构式所对应的结构网,不 难看出,第 1 种方案较其他 5 种方案为好。
• 因此,在设计主变速传动系统时,应尽可能做 到变速组的传动顺序与扩大顺序相一致。
• 从结构网中可发现,当变速组的传动顺序与扩 大顺序相一致时,传动线为“前密后疏”特征 规律分布。
• 3. 变速组的降速要“前慢后快”,中间轴的转 速不宜超过电动机的转速。
• 在设计主变速传动系统时,为改善其传动性能,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1)传动链要短; • 2)转速和要小; • 3)齿轮线速度要低; • 4)空转件要少。 • 综上所述,主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要点是: • 一个规律,两个限制,三条原则,四项注意。
• 例 拟定卧式中型铣床的主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 已知主轴的转速范围为30~1500r/min,异步电
• 2)无级变速传动 • 能在一定的变速范围内实现连续变速,以得到
最有利的切削速度; • 能在运转中变速,便于实现变速自动化; • 能在负载下变速,使切削速度恒定,以提高生
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 无级变速传动可由机械摩擦无级变速器、液压 无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电动机实现。
• 机械摩擦无级变速器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常 用在中小型车床、铣床等的主传动中。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总体设计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总体设计

二、几何运动设计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与运动
4)范成法(又称展成法) 切削刃是发生线共轭的切削线,刀具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作相对运 动时所形成的包络线,即所需的发生线。
范成法 需要2个运动 ,两个运动 之间必须保 持严格运动 关系,不能 独立,共同 组成一个复 合的运动。
二、几何运动设计
3.机床运动的分类
1)表面成形运动 直接形成被加工零件表面的运动,称之为表面成形 运动(简称成形运动)。
4.机床整机综合评价
对机床的功能、性能、工艺性、经济性等进行评价。
第二节 机床总体设计
不同类型的的机床,总体方案设计的侧重点有所不 同。一、型谱制定 对于专用机床,侧重于工件分析和工艺分析; 对于通用机床,侧重于同类型机床的调查、分析、 二、几何运动设计 改型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机床品种的系列化、零部 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
(2)刚度
指机床及重要零部件在载荷的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 力。 在载荷的作用下,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影响加工精度。机床的静刚度是动刚度的基础。 影响机床刚度的主要有支承件及主要零部件的刚度、 部件间的连接刚度和接触面的接触刚度。局部的薄弱环 节对整机的刚度影响极大。
一、机床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几何运动设计
1.几何表面的形成
2)成形表面的发生线 形成表面的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形成表面的母线 和导线可以互换的表 面,称为可逆表面。 母线和导线不可 互换表面称为不可逆 表面。 一般说来,可逆 表面可采用的加工方 法多于不可逆表面。
二、几何运动设计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与运动
1)轨迹法 理论上将切削刃与工件视为点接触,切削刃沿着发 生线作轨迹运动。 采用轨迹法形成一条发生线,需要一个独立的运动。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1.功能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功能设计是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需要明确机床的主要加工任务,例如车削、铣削或者钻孔等。

在明确加工任务后,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切削工具和切削刀具,确保其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加工任务。

2.结构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机床的稳定性和刚性。

为了保持机床的稳定性,应该采用合适的材料,使得机床具有足够的刚性,并配备足够强度的支撑结构。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机床的工作台、切削刀具夹持装置等细节设计,以满足加工的精度要求。

3.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金属切削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运行稳定性和加工效果。

传动系统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者蜗轮蜗杆传动等,以实现所需的速度和转矩传递。

此外,还需要合理布置传动系统和传动元件,确保机床具有良好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平稳性。

4.控制系统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

合理的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稳定性。

传统机床采用的是机械控制系统,而现代数控机床采用的是电子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加工过程,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5.安全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设计是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床的操作面板设计,合理布置各个控制按钮和指示灯,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操作机床同时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的操作状态。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急停按钮、防护罩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任务和要求来确定功能、结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并兼顾安全性。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设计要求,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金属切削机床。

3.3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3.3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 一)运动功能分配设计 1、运动功能分配设计是确定运 动功能式中“接地”的位置,用“· ” 符号表示,“· ”符号左侧的运动由 工件完成,右侧的运动由刀具完成。 2、机床的运动功能式中添加上 “· ”接地符号后,称为运动分配式。
3、示例: 铣床的运动功能式: W/Xf,Zf, Yf, Cp/T 其运动分配式有: ①W/· f,Zf, Yf, Cp /T X 即沿X、Y、Z三个方向的进给运动, 绕Z轴的迴转主运动全部由刀具来完成。 ②W/ Xf · f , Yf ,Cp/T Z 沿X方向的进给运动由工件完成,其 余由刀具完成(即沿Z、Y、方向的进给 运动,绕Z轴迴转主运动由刀具完成)
标准规定:平行于主轴的坐标轴为Z轴, 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正向(+Z),X 轴为水平方向,且垂直于Z轴。 ①局部坐标系固定在运动部件上。 ②当各个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机床坐 标系轴线平行时,取各局部坐标系与机床 坐标系方向一致。 ③当有斜置式运动时,可混合选取,即 与机床坐标系轴线平行的运动,其坐标按 机床坐标系选取,斜置的运动取运动方向 为Zi 轴,为了与总体坐标区分可用Z、γ表 示。
(一)主参数和尺寸参数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大 小及反映机床最大工作能力的一种 参数。《GB/T15375-94 金属切削机 床型号编制方法》 如CA6140 40— 主参数(最大车削直径400mm) 尺寸参数—指机床的主要结构 尺寸参数,包括
①与被加工件有关的尺寸: 如:卧车刀架上最大加工直径, 摇臂钻钻头与立柱间的空间。 ②标准化工具或夹具的安装面尺 寸: 如:卧车主轴锥孔(装刀杆) 主轴前端尺寸(装卡盘)
§3.3 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
一、机床系列型谱的制定
1、基型系列:用途最广,需要量较大 的机床系列 2、变型系列:根据用户需要派生出的 变型系列 3、机床的型谱:基型+变型构成了机 床的型谱 4、系列型谱:综合地表明机床产品① 规格参数的系列性②结构相似性 表3-1

机械制造技术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制造技术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上式为深入研究切削过程动力学(机床动刚度和稳定性)提供了基 本概念。
五、机床型号的编制 自学。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部件 一、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一般由动力源 (如电动机)、变速装置及执行件 (如主轴、 刀架、工作台),以及开停、换向和制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动力源 给执行件提供动力,并使其得到一定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变速装 置传递动力以及变换运动速度;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3.支承件的材料
支承件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钢板和型钢、天 然花岗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凝土等。
近年来,具有优异力学、声学性能的轻质材 料(如多孔材料)的应用研究相当活跃,并已 尝试在高速机床中应用。
轻质材料:增强纤维聚合物基、蜂窝铝、泡沫金 属(含铁、镍、钴等)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驱动部件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由伺服驱动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伺服
驱动部件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直线伺服 电机等。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直线伺服电动机是一种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的 电力驱动装置,是适应超高速加工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 新型电动机。
直线伺服电动机传动示意图 —直线滚动导轨 2—床身 3—工作台 4—直流电动机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机床刚度相应地分为静刚度及动刚度,后者是抗振性的一部分,习 惯所说刚度一般指静刚度。
如加工系统的动刚度(传递函数的倒数):
Y (s) G(s) Gc (s)Gm (s) 1

式中,Gc (s)为切削过程的传递函数;Gm (s)为机床传递函数。
4.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是指机床的定位部件运动到达规定位置的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4-9 5


机床抵抗变形的能力
K=
F y
K:机床刚度(N/µm) K: N/µm) F:作用在机床上的载荷(N) y:在载荷作用下,机床或零部件的变(µm)
6
抗 振 性
受迫振动:机床及其零部件都是弹性系统, 受迫振动:机床及其零部件都是弹性系统,当受到随时间变化 的外力、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激振作用时, 的外力、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激振作用时,产生 振动 自激振动:在没有周期性外力的作用下, 自激振动:在没有周期性外力的作用下,由系统内部激发及反 馈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稳定的周期性振动 振动影响因素:机床的刚度、阻尼特性、 振动影响因素:机床的刚度、阻尼特性、固有频率
主运动电机功率的确定
P主 = P切 + P空 + P辅
调查、统计、类比法 — 常用 计算法 — 情况复杂、载荷难定、摩擦损失难定(研究不够),此法作参考。
P切:消耗于切削的功率,有效功率(KW) P空:空载功率(KW) P辅:机械摩擦损耗功率(KW)
2012-4-9 32
动力参数
1. P空的计算
标准数列
2012-4-9
29
例:根据表3-3,查转速数列。 根据表 ,查转速数列。
n = 30 rpm , n = 1320 , ϕ = 1.41 = 1.06 n = 30,42 .5,60,85,118,170 ,236 ,335,475,670 ,950 ,1320 .
6 min max
公比的选用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用途、生产率、性能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用途、生产率、性能指标、主要参数 驱动方式、 驱动方式、成本及生产周期 总体方案设计:运动功能设计、基本参数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运动功能设计、基本参数设计、传动系统设 计、结构布局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结构布局设计、 总体方案综合评价与选择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2012-4-9
34
铣 床 主 变 速 传 动 系 统 图
2012-4-9
35
分 离 传 动 主 变 速 传 动 系 统 图 图 3-12 3-12 3-12 3-12
2012-4-9 36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拟定转速图和结构式(图3-13)
转速图表示: 主轴各级转速的传动路线; 传动组,传动副数; 传动组级比指数。主动轴上同一点,传往被动轴相邻两连线 与被动轴交点之间相距的格数,上例:Xa=1,Xb=3,Xc=6. 级比:传动组内相邻两传动比之比称级比。 级比指数:传动组内相邻两传动比相距的格数称级比指数
2. P切的计算
3. P辅的计算
η床为机床总机械效率。主运动为回转运动时,通常,η床=0.7 ~ 为机床总机械效率。主运动为回转运动时,通常, 0.85;主运动为直线运动时,η床=0.6~0.70。 主运动为直线运动时, 主运动为直线运动时 ~ 。
2012-4-9 33
第四节 主传动系统设计
主传动系统种类:交流电机驱动、直流电机驱动 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 分级变速传动、无级变速传动 主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式:集中传动(图3-11) 分离传动(图3-12)
2012-4-9 20
机床主要参数的设计
机床主要参数:尺寸参数、运动参数、 机床主要参数: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 1、尺寸参数 、
如摇臂钻床: 如摇臂钻床: 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 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 第二主参数——最大跨距 最大跨距∆ 第二主参数 最大跨距 其他——主轴端到底座工作台面 其他 主轴端到底座工作台面 最大H,主轴工作行程h。 最大 ,主轴工作行程 。 上述主要结构尺寸定后, 上述主要结构尺寸定后,就限 制了被加工零件的尺寸。 制了被加工零件的尺寸。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第一节 概述
机床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工艺范围、柔性、与物流系统的可亲性、刚度、 工艺范围、柔性、与物流系统的可亲性、刚度、精 噪声、生产率和自动化、成本、生产周期、 度、噪声、生产率和自动化、成本、生产周期、可靠 性、造型与色彩
机床设计的步骤
2012-4-9
1
机床设计步骤
总体设计
2012-4-9
21
2、运动参数
主运动参数
1000 v n= (r ( r / min) πd
n—主轴转速(r/min); 主轴转速( v—切削速度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m/min); d—工件(或刀具)直径( 工件( 工件 或刀具)直径( mm). ) 确定n 确定 min和nmax
2012-4-9 22
2012-4-9
37
卧式车床主变速传动系统图和转速图 a)传动系统图 b)转速图
2012-4-9 38
转速图表示
基本组和扩大组. 基本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为1。 前例:Xa=1=Xo, Pa=Po=3 Pb=2 Xb=Xa×Pa=1×3=3 Xc=Xb×Pb=3×2=6 即Xi=Xi-1×Pi-1——级比规律 传动组变速范围: ——即传动组中最大与最小传动比的比值 Ri=(umax)i/(umin)i
n
max
n ϕ =
1
z −1
min
n
= ϕ
1
z −1
φ=
(Z −1 )
R
lg R
n
=
(Z
n
n
− 1 ) lg φ + 1
lg R Z = lg φ
进给量的确定
变速形式与驱动方式的选择
2012-4-9
31
动力参数
调查、统计、类比法 — 常用 计算法 — 情况复杂、载荷难定、 摩擦损失难定(研究不 够),此法作参考。
非成形运动:切入、分度、辅助、 非成形运动:切入、分度、辅助、控制等运动 独立运动 复合运动: 复合运动:与其它运动间有严格关系要求
2012-4-9 13
机床运动功能方案设计
工艺分析 选取坐标系
X、Y、Z、A、B、C 、 、 、 、 、 x、y、z、α、β、γ 、 、 、 、 、
写出机床运动功能式:运动功能式表示机床的运动个数、 写出机床运动功能式:运动功能式表示机床的运动个数、
2012-4-9
26
标准公比和标准转速数列
ϕ −1 × 100% ≤ 50%则ϕ ≤ 2 A = ϕ ∴1 < ϕ ≤ 2
max
φ为2或10的某次方根 ,表3-2,表3-3 为 或 的某次方根 表 , 便于采用双速电机;便于记忆。
2012-4-9
27
表3-5
标准公比φ 标准公比
2012-4-9
28
2012-4-9
4


几何精度:机床空载条件下, 几何精度:机床空载条件下,不运动或运动速度较低时 各主要部件的形状、 各主要部件的形状、相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的 精确程度 运动精度:机床空载并以工作速度运动时, 运动精度:机床空载并以工作速度运动时,主要零部件 的几何位置精度 传动精度: 传动精度:机床传动系统各末端执行件之间运动的协调 性和均匀性 定位精度 工作精度 精度保持性:主要影响因素是磨损 精度保持性 主要影响因素是磨损
形式、 形式、功能及排列顺序
画出机床运动功能图: 画出机床运动功能图:图3-5、图3-6 、 绘制机床传动原理图: 绘制机床传动原理图:图3-7
2012-4-9
14
运动功能图形符号 a)回转运动 直线运动 回转运动b)直线运动 回转运动
201216
2012-4-9
2012-4-9
2
详细设计
技术设计:结构原理方案、装配图设计、 技术设计:结构原理方案、装配图设计、 分析计算或优化 施工设计:零件图设计、商品化设计、 施工设计:零件图设计、商品化设计、 编制技术文档
机床整机综合评价
2012-4-9
3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
精度 刚度 抗振性 热变形 噪声 低速运动平稳性
ϕ — 性能优、速度损失少、 结构复杂。 ϕ — 简化结构。
小 大
交换齿轮变速:既可满足相对转速损失少,又可简化结构。 交换齿轮变速:既可满足相对转速损失少,又可简化结构。
2012-4-9
30
变速范围R 公比 和转速级数Z的关系 公比φ和转速级数 变速范围 n,公比 和转速级数 的关系
= n R n
2012-4-9
25
= 1 − n = const A n n = const = 1 即 或写成: n ϕ n
j max j +1 j j +1 +1
j +1
=nϕ
j
即机床的转速应按等比数列分级,可控制生产率损失。 即机床的转速应按等比数列分级,可控制生产率损失。 等比数列同样适用与往复主运动、尺寸、功率参数。 等比数列同样适用与往复主运动、尺寸、功率参数。
2012-4-9
9
1、主动件
进给传动的力学模型 2、进给系统 3、被动件
4、支承导轨
2012-4-9
10
第三节
总体设计
机床系列型谱的制定:表3-1 机床系列型谱的制定 机床的运动功能设计
2012-4-9
11
2012-4-9
12
成形运动: 成形运动:完成一个表面加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运动
主运动(切削运动):消耗机床大部分动力 主运动(切削运动):消耗机床大部分动力 ): 形状创成运动:形成加工表面的发生线 形状创成运动: 形状创成运动=进给运动(创成运动中不包含主运动) 形状创成运动 进给运动(创成运动中不包含主运动) 进给运动 形状创成运动=成形运动(创成运动中包含主运动) 形状创成运动 成形运动(创成运动中包含主运动) 成形运动
17
机床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