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1-4章)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1-4章)答案
1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摩尔质量的关系:
14、稀释定律: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二)常用的等量关系
1、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2、取出溶液前后:溶液的密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碳酸氢钠(NaHCO3)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易溶于水,放热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吸热
性质
碱性
碱性
热稳定性
稳定,但晶体Na2CO3•10H2O易风化,变成Na2CO3
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
与HCl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20、KI :KI=K++I―
21、NaClO4:NaClO4=Na++ClO4―
(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的有: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浓HCl与KMnO4的反应: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6H++10Cl-+2MnO4–=2Mn2++5Cl2↑+8H2O
(二)仪器装置:

高中化学新教材回归教材知识填空(共24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回归教材知识填空(共24页)

1.同素异形体P6高中化学必修一回归教材班级姓名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

2.物质的分类P7酸性氧化物:(举例)碱性氧化物:(举例)3.分散系P8简述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操作反应原理:将0.1mol FeCl3制成胶体,所得的胶粒数0.1N A4.P9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形成的。

5.干燥剂P12. 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有,可做食品干燥剂的有6.电离P13 - P15:1mol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常温下1mol/LNaHSO4溶液PH为,1mol/LNaHCO3溶液PH _______ 77.P23 - 24 氧化剂还原剂常用氧化剂:常用还原剂:8.汽车尾气处理P24反应原理:9.P26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简述其净水原理10.P2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按比例混合而成,简记为一硫二硝三木炭。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1.P32 钠质地,保存在或者中,,常温与氧气反应,加热与氧气反应。

2.P35 钠与水的反应:,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活泼金属时,用灭火。

3.P35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与CO2反应4.P36 实验2 - 4 碳酸钠溶于水热,碳酸氢钠溶于水热。

碳酸钠溶解度碳酸氢钠溶解度。

5.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离子方程式、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离子方程式。

6.P37 侯氏制碱法涉及的反应、先通气,再通。

7.P38 焰色试验焰色试验是变化,原理为。

简述利用焰色试验检验某待测液中是否含Na+。

若检验K +,还需透过观察火焰颜色。

8.P42 实验2 - 7 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火焰。

反应生成的H C l,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呈现状。

9.P43 氯气与水的反应。

10.P43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时,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然后涂上;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然后涂上;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不可用Na2CO3)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色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

3.过滤操作适用于别离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

它常由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操作适用于的别离,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一般由、、、等仪器组装而成。

应注意: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防止,造成液滴飞溅;接近蒸干前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5.蒸馏操作适用于提纯或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写出装置中各仪器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洁;冷凝水进出,以到达良好的冷却效果;烧瓶中盛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使用前要;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防止。

6.分液是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辅助性仪器还需、。

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而下层液体应。

7.萃取是利用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辅助性仪器还需、。

常见萃取剂:〔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大〕。

8.SO42-的检验: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酸化,目的是为了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假设有,说明原试液中有SO42-存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一、引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和化学量等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入门和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知识点总结1.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本章介绍了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为后续化学学习提供了基础。

2. 物质分类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章介绍了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如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等。

同时,也介绍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核心,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同时,也强调了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4. 化学量化学量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物质的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

本章介绍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单位,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三、重点难点分析1. 难点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本章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在后续学习中。

2. 重点注意事项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本章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并强调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需要注意物质的量的单位与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计算。

四、例题及解题方法1. 基础概念题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氧气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 (3)氯化钠________。

解答:氧气为O2;二氧化碳为CO2;氯化钠为NaCl。

这些基本概念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题(1)解释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号前后的物质分别代表什么:CuO+H2Cu+H2O;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类型。

高中必修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H)B. 氧(O)C. 钠(Na)D. 氯(Cl)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则是: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上述规则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CaOD. MgO4. 根据化学键的极性,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强的是:A. CO2B. CH4C. H2OD. N2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溶液中pH值最接近7的是:A. 0.1M HClB. 0.1M NaOHC. 0.1M CH3COOHD. 0.1M NH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多。

7. 根据电子排布图,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处于周期表的______区。

8.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9.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该反应中氧气的氧化态从______变为______。

10. 根据酸碱平衡原理,酸的浓度与______的浓度比值称为酸的pH值。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2. 解释什么是电子亲和能,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求10秒后A的浓度。

14. 计算下列平衡常数Ka的值,已知HA的解离常数Ka=1.8×10^-5,HA的浓度为0.01M,HA解离后溶液的pH为4。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铁和铜的化学活泼性,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六、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核心知识点,旨在检验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试题的练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因此,必须掌握好基础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中非常重要,并且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1.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它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摩尔、数量关系等。

基本计算方法包括摩尔的计算,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2.化学反应与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用反应方程式来描述,反应方程式是将反应中参与的化学物质及其相对数量写出来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式子。

3.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能力或倾向,而物理性质则涉及物质的状态、密度、溶解度等。

4.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原子组成的单种纯物质,而化合物则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

5.离子与离子化合物离子指的是带有净电荷的化学物质,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则是由离子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晶性固体,它通过离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保持其稳定性。

6.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分子间的间距和分子运动状态。

气体的体积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压力则是由气体分子碰撞所造成的。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速度。

而通过反应速率可以探讨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反应条件的影响。

化学平衡则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反应产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8.酸碱中和反应与盐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形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化学学习的基石,并且对于理解化学概念和进建立化学知识体系都至关重要。

建议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首先要学好这些基础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学习和掌握高级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

一、化学计算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物质的量的单位,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即n =N/N 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即n=m/M(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即C B = n 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恢复至室温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没有相等的规格时选略大)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二、化学基础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及其化学用语1.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分类方法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用思维方法,也是化学学习的一种,运用分类方法,能有效缩短我们的思维时间,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一、化学计量基础知识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约为6.02×1023个。

3、摩尔质量: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4、气体摩尔体积: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

二、无机化合物1、氢气:最轻的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3、氮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4、氯气: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6、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7、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放热。

8、硫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大,不易挥发。

9、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三、有机化合物1、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乙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3、乙炔:无色、无味,易溶于水。

4、苯:无色、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

5、乙醇:无色、有醇香味,易溶于水。

6、乙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7、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易溶于水。

8、油脂: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难溶于水。

9、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可溶于水。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3、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4、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5、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然后涂上;不小心沾上烧碱应
立即,然后涂上;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
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不可用Na2CO3)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
的实验有: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色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

3.过滤操作适用于分离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

它常由
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操作适用于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一般由、、、等仪器组装而成。

应注意: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
积的;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防止,造成液滴飞溅;接近蒸干前应停
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5.蒸馏操作适用于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写出装置中各仪器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①、
②、③、④、⑤、⑥()、
⑦、⑧。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
球,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
的馏分的纯净;冷凝水进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
效果;烧瓶中盛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使用前要;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
入,防止。

6.分液是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辅助性仪器还需、。

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而下层液体应。

7.萃取是利用的操作。

所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