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按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16年)
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8 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018年)

单位:个
项
目
合计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内资 国有 集体 股份合作 联营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 其他 港澳台商投资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港澳台商独资 港澳台商投资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 外商投资 中外合资经营 中外合作经营 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 有限公司 其他外商投资法人单位数合计 38221
34537 4046 508 316 24
13905 1552
13816 370
1452 419 70 920
37 6
2232 646 57
1462
49 18
按隶属关系分组 中央 地方
按机构类型分组 企业 事业单位 机关 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3722 34499
34729 3064 2 11 415
2017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17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17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183元,与2016年的72326元相比,增加6857元,同比名义增长9.5%。
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020元,同比名义增长9.8%。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7 %。
(见图1)图1 2005-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名义增速分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山区、西翼、东翼,分别为83477元、65514元、60037元和5689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区9.9%、西翼9.6%、珠三角9.4%和东翼8.2%。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1.47,比上年扩大0.02(见表1)。
表1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区域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49936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039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5634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9倍、1.86倍和1.59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0926元,住宿和餐饮业4645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3418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2%、59%和67%。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6,与2016年的3.73相比差距缩小0.07。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以及教育,分别增长15.9%、14.7%和14.3%。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0.7%、4.7和5.6%。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2)。
表2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单位类型分别是股份有限公司102436元,国有单位98074元,股份合作77117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9倍、1.24倍和0.97倍。
2017年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2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81.12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39亿元,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50.7∶44.2调整为4.6∶50.2∶45.2。
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金融业增长4.8%,房地产业增长24.0%。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511.36亿元,增长14.4%。
民营经济增加值1685.64亿元,增长10.0%。
全市人均GDP42025元,增长8.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8万人,增长12.8%;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
三、工业与建筑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2%下降为45.6%。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296.73亿元和51.75亿元,增长10.7%与11.7%。
完成工业总产值4874.41亿元,增长9.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86.07亿元,增长10.3%。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7.7%。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8%、集体企业下降1.6%、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944.55亿元,增长8.1%;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652.87亿元,增长10.3%;完成出口交货值438.37亿元,增长4.2%;工业产品销售率96.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3个,其中亏损企业113个,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利润总额291.73亿元,增长10.0%,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4.22亿元,增长47.3%。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17-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主要指标(2012-2018多年分析对比)

1365.5 150.3
1339.9 70.5 18.6
1214.8 36.0 1.8
341.6 139.0
39.3 154.2
1306.1 93.9 10.6 2.2 1.2 0.8 0.1
563.6 62.1
501.5 64.0
569.9 40.9 10.2
501.7 17.2 0.7
11090.5 933.8 67.5 13.3 8.3 6.1 1.0
5963.3 666.7
5296.6 550.1
3551.7 101.4 25.8
3343.0 81.5 2.4
1569.8 667.6 113.0 760.5
4469.6 280.7 26.2 6.3 3.5 2.5 0.1
2331.4 209.8
106.9 41.7 14.1 48.2
72.8
2329.5
60.0
1985.1
5.1
190.4
0.5
21.8
0.1
4.3
0.1
2.9
2.0
0.2
27.3
935.2
3.9
94.6
23.5
840.5
10.0
76.3
16.8
753.2
1.2
28.4
0.3
8.1
14.5
698.6
0.7
18.1
0.1
1.0
法人企业 (个)
年末从业 人数(人)
营业额
#客房收入
20614
1780363
4059.7
2130.6
19829 1283 217 46 18 9 4 6501 464 6037 474
关于公布2016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的通知

2016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2326元发布日期:2017-06-08 来源:人口处阅读数:2372016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2326元,与2015年的65788元相比,增加6538元,同比名义增长9.9%。
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2848元(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71元),同比名义增长9.9%。
扣除物价因素,2016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3%。
(见图1)图1 2005-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名义增速分区域看,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山区、西翼、东翼,分别为76288元、59630元、54789元和52576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区10.6%、珠三角10.2%、西翼8.6%和东翼8.0%。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1.45,比上年扩大0.03(见表1)。
表1 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区域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地区2015年2016年名义增长率合计65788723269.9珠三角692017628810.2东翼48691525768.0西翼50450547898.6山区539025963010.6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5859元,金融业13541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1233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8倍、1.87倍和1.54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431元,住宿和餐饮业46149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9297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0%、64%和68%。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73,与2015年的4.37相比差距有较大缩小。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17.1%、16.5%和15.3%。
中国统计年鉴2019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就业基本情况

2018
80567 77586 20258 21390 35938
43419 34167
5740 347 66 12
6555 1875 1153 1212
13952 10440
7424 5597
974 3.80
返回 目录
工资总额变动较大,系将原属于乡镇企业的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纳入劳动工资统
4-1 就 业 基 就业人员 (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城乡分就业人员(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 乡村就业人员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非私 营单位就业人员 (万人) 国有单位 城镇集体单位 股份合作单位 联营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外商投资单位 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个体 就业人员 (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 城镇个体 乡村私营企业 乡村个体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
6389 1798 1344 1446
11180 7800 5215 3882 966 4.05
2016
80694 77603 21496 22350 33757
41428 36175
6170 453 86 18
6381 1824 1305 1361
12083 8627 5914 4235 982 4.02
79690 77253 22790 23099 31364
39310 37943
6312 537 103 22
6315 1751 1393 1562
9857 7009 4533 3575
952 4.09
2015
80091 77451 21919 22693 32839
40410 37041
年鉴目录

目录一、行政区划、地理、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概况 (3)1-1 行政区划 (4)1-2 地理、自然资源 (5)1-3 主要山脉 (6)1-4 主要河流 (7)1-5 建市以来气候与森林资源情况 (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二、综合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1)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数(上年=100) (19)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3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33)2-5 建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 (35)2-6 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49年=100) (38)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指标 (4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5)三、国民经济核算3-1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49)3-2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0)3-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1)3-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2)3-5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3)3-6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4)3-7 总产出(2016年) (55)3-8 收入法GDP构成项目(2016年) (56)3-9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 (57)3-10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 (58)3-11 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59)3-12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60)3-13 民营增加值 (6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1)四、人口4-1 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 (65)4-2 常住人口情况表(1990-2016年) (66)4-3 各镇(街道办事处)年末户籍人口数 (67)4-4 建市以来户数、人口情况 (6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72)五、劳动工资5-1 全社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5)5-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6)5-3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77)5-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78)5-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79)5-6 各县(市、区)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与工资 (8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2)六、固定资产投资6-1 固定资产投资 (85)6-2 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类 (87)6-3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88)6-4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情况 (89)6-5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90)6-6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面积情况 (91)6-7 房地产待售面积和销售情况 (92)6-8 建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9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6)七、能源7-1 能源平衡表(2016年) (101)7-2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2016年) (103)7-3 各县(市、区)能源平衡表 (105)7-4 2016年分行业产值能耗表(等价热值) (106)7-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量 (107)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107)7-7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 (108)7-8 能源加工转换情况(2016年) (10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9)八、财政、金融、保险8-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8-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4)8-3 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15)8-4 金融机构数 (117)8-5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18)8-6 建市以来财政、金融保险主要情况 (1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22)九、物价9-1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125)9-2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 (127)9-3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 (129)9-4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比指数 (131)9-5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33)9-6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环比指数 (135)9-7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比指数 (137)9-8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期比指数 (139)9-9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比指数 (141)9-10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43)9-11 建市以来物价指数 (14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5)十、人民生活10-1 阳江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49)10-2 阳江市分县(市、区)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5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1)十一、农业11-1 农村基本情况 (155)11-2 农田水利建设 (156)11-3 水利建设投资及化肥农药施用量 (157)11-4 林业情况 (158)11-5 农业总产值 (159)11-6 农业物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 (160)11-7 水果、桑、茶叶、蚕茧、橡胶面积及产量 (161)11-8 牲畜存栏、禽蛋产量及水产品产量 (162)11-9 各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163)11-10 各县(市、区)稻谷播种面积及产量 (164)11-11 各县(市、区)蕃薯播种面积及产量 (165)11-12 各县(市、区)大豆、花生、糖蔗、水果播种面积及产量 (166)11-13 各县(市、区)生猪饲养、存栏量及肉类、水产品总产量 (167)11-14 各县(市、区)海、淡水养殖面积及产量 (168)11-15 建市以来农业基本情况 (169)11-16 建市以来水利建设、化肥、农药施用、农村用电及机械动力 (172)11-17 建市以来农业总产值 (175)11-18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78)11-19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181)11-20 建市以来水果、茶叶、橡胶、蚕茧、水产养殖面积及产量 (184)11-21 建市以来牛、猪、羊存(出)栏及肉类总产量与乡镇企业主要情况 (18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90)十二、工业12-1 工业企业个数、人数、工业总产值 (193)12-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类) (194)1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行业分类) (195)1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主要指标 (196)12-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98)12-6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99)12-7 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2-8 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3)12-9 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5)12-1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7)12-11 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9)12-12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1)12-13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3)12-14 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215)12-15 2009-2016年全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217)12-16 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 (218)12-17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 (219)12-18 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220)12-19 分县区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及出口交货值 (221)12-20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行业分 (222)12-21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行业分 (223)12-22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财务主要指标 (224)12-23 规模以上产品产量 (225)12-24 建市以来工业企业单位数 (226)12-25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229)12-26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构成及指数 (232)12-27全市2000-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指数 (235)12-28 建市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3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40)十三、建筑业13-1 建筑企业个数和竣工产值 (247)13-2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248)13-3 建筑企业生产、财务基本情况 (249)13-4 建筑业总产值 (250)13-5 全市及各县(市、区)建筑业总产值主要情况 (25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52)十四、交通、运输、邮电14-1 公路、桥梁情况 (255)14-2 车辆拥有量 (256)14-3 客、货运量及客、货周转量 (257)14-4 邮政、电信情况 (258)14-5 建市以来交通及运输工具拥有量 (259)14-6 建市以来客、货运量及邮政、电信业务情况 (26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8)十五、国内贸易15-1 2016年按行业分贸易企事业单位数及从业人员数 (271)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3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4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分组情况 (273)15-5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5年) (274)15-6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6年) (274)15-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销存综合表 (275)15-8 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情况综合表 (278)15-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80)15-10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95)15-11 建市以来国内贸易业主要情况 (30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0)十六、对外经济与旅游16-1 进出口总额 (313)16-2 利用外资情况 (313)16-3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 (314)16-4 旅游部门基本情况 (315)16-5 接待旅游者情况 (316)16-6 旅游业经营情况 (317)16-7 各县(市、区)接待旅游者情况 (318)16-8 各县(市、区)旅游业总收入 (318)16-9 建市以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旅游主要情况 (3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22)十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17-1 学校及教职员工人数 (325)17-2 专任教师及招生人数 (326)17-3 在校学生、毕业生人数 (327)17-4 学生升学率及校舍面积情况 (328)17-5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329)17-6 取得技术职称人员情况 (330)17-7 文化事业机构、从业人员数及影剧院和藏书情况 (331)17-8 文物、档案、广播、电视、体育 (332)17-9 建市以来科技、教育主要情况 (333)17-10 建市以来文化、体育主要情况 (33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9)十八、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司法、市政18-1 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及工作人员数 (343)18-2 卫生工作人员分类 (344)18-3 各县(市、区)卫生、计划生育情况 (345)18-4 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346)18-5 工业“三废”排放、处理、利用情况 (347)18-6 律师、公证、基层司法 (348)18-7 社会福利、婚姻情况 (349)18-8 市政公用事业 (350)18-9 建市以来卫生、律师、公证、基层司法情况 (351)18-10 市政公用事业及供电情况 (35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7)十九、建市以来各县(市、区)主要指标19-1 各县(市、区)户数、人口 (361)19-2 各县(市、区)乡镇劳动力、耕地 (364)19-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367)19-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变价) (370)19-5 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373)19-6 各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19-7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379)19-8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388)19-9 各县(市、区)生猪存、出栏、肉类产量 (397)19-10 各县(市、区)水产品产量 (400)19-11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403)19-12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406)19-13 各县(市、区)客、货运量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 (408)19-14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411)19-15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收支 (414)19-16 各县(市、区)职工年末人数、职工工资 (417)19-17 各县(市、区)教育、卫生主要情况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