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旱地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旱地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数, 最终提高产量 。
关键词 : 旱地小麦 ; 休 闲期深翻覆盖 ; 氮磷肥 ; 群体动态 ; 籽粒产量
中 图分 类 号 : S 5 1 2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4) 0 3 — 0 2 4 2 — 0 5
产量 1 8 . 9 2 %; 施氮量为 1 8 0 k g / h m 时, 各生育期群体茎数 、 单株 叶面积 、 成穗率 、 穗长 、 可育小穗数 、 不可育小穗数 、
干物 质量 以氮磷 比为 1: 0 . 7 5最高 , 1: 1 居中, 1: 0 . 5最低 ,其 中 ,氮磷 比为 1: 0 . 7 5较 1: 0 . 5提 高成 穗率 1 1 . 4 3 %, 提高穗数 1 9 . 3 5 %, 提 高穗粒数 4 . 9 5 %, 提高产量 1 7 . 3 1 %; 施氮量为 1 8 0 k g / h m 时, 氮磷 比为 1: 0 . 7 5 对各 生育期群体 茎数 、 叶面积 、 成熟期农艺性状 、 产量及其构成 因素 的影 响较施氮量为 1 5 0 k g / h m 2氮磷 比为 1: 1 时效 果更好 。相关分析表 明, 各生育期群体茎数与穗数 、 穗粒数密切相关 , 且与穗数关系更密切 ; 生育中后期 单株叶面
Ef fe c t o f De e p Ti l l a g e a nd Mu l c h i n Fa l l o w Pe r i o d a nd Ni t r og e n a nd Ph o s p ho r us Fe r t i l i z e r b e f o r e So wi ng o n Ch a ng e o f Gr o u ps Ti l l e r ,Le a f Ar e a a nd The i r Co r r e l a t i o n wi t h Yi e l d i n Dr y l a nd W he a t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有机农业逐渐受到关注。

有机肥作为有机农业的核心要素,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化学肥料的有效途径。

在旱地小麦
种植中,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氮利用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改善旱地小麦水氮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
质和微生物,在施用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并促使土壤中固氮
细菌活动增加。

这些因素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氮性,减少氮肥的淋失和挥发,提高
水氮的利用率。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施用后土壤中氮素的积累速度较慢,能够满足小
麦幼苗的生长需求,减少土壤中的氮素损失。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小麦的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有机肥的使用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还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够促
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小麦的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小麦的叶面积和籽
粒产量。

有机肥施用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也会增加,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营养元素
的吸收。

这些因素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有机肥替代化肥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和挑战。

有机肥的施用需要成本较高,并且施用后
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有机肥中养分的释放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需要根据土壤的特点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

有机肥的供应量有限,无法满足
大规模农田的需求,可能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对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施氮量的调控效应

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对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施氮量的调控效应
中图 分 类 号 :5 21 S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2 8 (0 2 0 — 9 0 0 10 — 4 12 1 )9 0 5 — 5
Efe to e Pl wi g M u c i tFa l w a e o y a d W h a o h f c fDe p o n l h ng a lo St g n Dr l n e tGr wt a d t e Re u a o y Efe t fN plc to t s n h g l t r f c s o Ap i a i n Ra e
W E e- e , UN n, N - i , HAO Ho g me , IG a g GAO Z i q a g N F ifiS Mi RE Ai x a Z n - iL u n , h - in
( oee f g nm ,hni gclr n e i ,a u 38 1C i ) Clg r o ySaxA ruu l i rt Ti 00 ,h a l oA o i t aU v sy g 0 n
果表明 , 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 、 深施有机肥后 , 起垄覆盖可提高越冬 期 0 0e ~6 m土壤蓄水量 , 显著增加高 可 氮 ( N) H 条件下越冬期株高 、 分蘖数 、 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量 , 可增加 HN条件下越冬期幼苗根系活力 和 植株含氮率 , 且与不起垄覆盖 、 不覆盖处理间差异显著 ; 起垄覆盖和全膜覆盖可显著降低越冬期植株 可溶性
旱地小麦休 闲期深翻 覆盖对 幼苗生长特性 的影 响 及 施 氮 量 的调 控 效 应
温斐斐 , 孙 敏 , 爱 霞 , 红 梅 , 任 赵 李 光 , 志 强 高
(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 山西 太谷 0 0 0 ) 3 8 1

氮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

氮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

氮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农业生产中,氮肥施用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实践,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氮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关键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可以提供充足的氮源,从而加速小麦的生长速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小麦的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速率,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其次,氮肥的施用还能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

氮肥可以刺激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的分布范围和根毛的数量,提高小麦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增加水分的吸收和输送,从而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

另外,氮肥施用还可以调节小麦植株的营养分配。

通过合理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小麦植株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并将碳水化合物优先分配到穗粒中,增加谷粒的灌浆速率和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机制氮肥施用对小麦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

氮元素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充足的氮肥供应可以促进小麦植株中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其次,氮肥的施用还可以影响小麦的淀粉含量和品质特性。

适当的氮肥施用可以提高小麦颖花中淀粉的积累速率,增加淀粉含量,并影响淀粉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研究表明,氮肥施用可以增加小麦淀粉的白度、透明度和软化度,改善小麦面粉的加工性能,提高小麦制品的质量。

最后,氮肥施用还可以影响小麦的品味。

研究发现,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可以降低小麦中的苦味物质含量,改善小麦的风味品质,使小麦口感更加香甜,并提高小麦制品的口感和风味,满足人们对于食物口感的需求。

三、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休闲期深翻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休闲期深翻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休闲期深翻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年度为2014—2015,试验地点为山西省运城市闻喜邱家岭试验基地,采取大田试验的方法,对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配合不同氮肥量对生育期耗水量、养分、植株氮素吸收积累、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探索旱地小麦水肥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显著提高了播种期100—3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尤其是提高了200—3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全生育期耗水较对照在240—300 cm土层显著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全生育时期耗水量逐渐增加,结合施氮量180kg·hm-2时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加强;(2)休闲期深翻条件下配施氮肥,提高了拔节—开花等关键生育时期根层的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且各土层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施氮量为180 kg.hm-2使有利于小麦根系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同时有利于土壤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再增加施氮量则效果不显著.(3)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条件下,随着施氮量增加各生育时期植株含氮率逐渐增加,同时提高了成熟期籽粒的含氮率,各生育时期植株含氮量、各阶段氮素吸收量、积累量、开花前、后氮素积累对成熟期籽粒氮素贡献率提高,结合氮肥量180 kg.hm-2效果最佳。

(4)休闲期深翻配施氮肥促进了旱地小麦拔节—成熟期分蘖成穗,有利于形成构建形成最大产量的群体和生物量,穗大粒重,为高产奠定基础。

旱地小麦夏闲期深翻技术结合氮肥量为180 kg.hm-2小麦成熟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含量提高,籽粒蛋白及其质组分含量、蛋白质产量和籽粒产量达到最高.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采用提前深翻技术结合氮肥量180
kg.hm-2为有利于改善旱地麦田土壤水肥条件,为小麦生长发育阶段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了物质代谢,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 NO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 NO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4):754-76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收稿日期: 2004-06-23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KZCX3-SW-42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资助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2004BA508B15) 作者简介: 郭胜利(1969-),男,河北栾城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与土壤生态方面研究。

E-mail: slguo@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NO 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郭胜利,党廷辉,郝明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 712100)摘要:依据长武站长期田间试验(1984~2001年)的结果,分析了不同施肥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对照、有机肥(M)、氮肥(N)、氮磷肥(NP)、氮肥+有机肥(NM)和氮磷肥+有机肥(NPM)处理冬小麦的17年平均产量依次为1.5、2.6、2.0、3.3、3.4和4.0 t ·ha -1;冬小麦地上部17年累计吸收的氮量依次为509.0、854.6、781.9、1 199.8、1 067.5和1 430.9 kg ·ha -1;2001年0~300 cm 土层NO 3--N 储量依次为52.2、113.1、1 064.8、254.5、535.4和512.1 kg ·ha -1,N 处理的NO 3--N 分布于0~300 cm 土层,NP、NM、NPM 处理的NO 3--N 主要分布于0~180 cm 土层。

收获期0~300 cm 土层多年平均水分含量为CK>N>M>NP>NPM。

播种期NP、NPM 处理200~300 cm 土层水分出现亏缺。

施肥是黄土旱塬区土壤生产力提高、土壤深层水分亏缺和土壤NO 3--N 累积的驱动力。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施肥;土壤水分;NO 3--N 累积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Wheat Yield, NO 3--N Accumulation andSoil Water Content in Semi-Arid Area of ChinaGUO Sheng-li, DANG Ting-hui, HAO Ming-de(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experiment at Changwu 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winter wheat yield, nitroge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nd soil water cycle under continuous wheat cropping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average of wheat yield over 17 years,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1.5, 2.6, 2.0, 3.3, 3.4, and 4.0 t·ha -1, respectively. For total N uptake by wheat after 17 years,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509.0, 854.6, 781.9, 1 199.8, 1 067.5, and 1 430.9 kg·ha -1, respectively. For NO 3--N level in 0-300 cm in 2001,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52.2, 113.1, 1064.8, 254.5, 535.4, and 512.1 kg·ha -1, respectively. Fertilizer N use efficiency ranged from 15% to 36% among fertilizer N treatments. For NO 3--N accumulation, N treatment was high in depth of 0-300 cm,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high in 0-180 cm. Soil water content at harvest follows this order: CK >N >M >NP >NPM. For NP, NPM treatments, subsoil water deficit produced at planting.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P <0.05) enhanced crop yield, increased soil productivity led to subsoil water deficit, the soil-water deficit retarded NO 3--N movement down and accumulated in the soil profiles. Fertilization is a common drive to increase crop yield, subsoil water deficit and nit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soil profiles of continuous wheat cropping system on the Loess Plateau.Key words: Semi-arid; Wheat; Yield; Fertilization; Soil water; NO 3--N accumulation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型农业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为400~600 mm ,干旱和贫瘠一直是该区土壤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1]。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在土壤肥力不同的两块高产田上,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肥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小麦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成熟期小麦植株积累的氮素73.32%~87.27%来自土壤,4.51%~9.40%来自基施氮
肥,8.22%~17.28%来自追施氮肥;随施氮量增加,植株吸收的土壤氮量减少,吸收的肥料氮量和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显著增加,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率显著降低;小麦对基施氮肥的吸收量、吸收率和基施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残留率均显著小于追施氮肥,基施氮肥的损失量和损失率显著大于追施氮肥;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植株吸收更多的土壤氮素,吸收的肥料氮量较少,土壤中残留的肥料氮量和肥料氮的损失量较高,不同地块肥料氮吸收、残留和损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施氮肥上.2.当施氮量为105kg/hm2时,收获后0~100cm土体内未发现硝态氮大量累积,随施氮量增加,0~100cm土体内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施氮量大于195kg/hm2时,小麦生育期间硝态氮呈明显的下移趋势,土壤肥力较高地块,硝态氮下移较早,下移层次深.3.随施氮量增加,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氮量过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不再显著增加,甚至降低;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所需施氮量较低.
于振文,YUZhen-Wen(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泰安,271018)。

休闲期耕作配施肥料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休闲期耕作配施肥料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3):357-361休闲期耕作配施肥料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邢军,孙敏,高志强,雷妙妙,薛玲珠,任爱霞(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为探索实现高产的最适耕作方式,研究施肥条件下,休闲期深松、深翻、免耕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休闲期免耕处理相比,深松、深翻处理可以提高施肥后开花前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2014—2015,2015—2016年穗数分别提高4%~9%,6%~9%;产量分别提高9%~18%,19%~2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14%,14%~19%。

休闲期深松、深翻后休闲期土壤蓄水效率、开花前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量、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量及对籽粒的转运率、穗数、千粒质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提高,以深松效果较好。

此外,施肥条件下休闲期深松、深翻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开花前土壤水分呈正相关,而与开花后呈负相关。

施肥条件下,休闲期深松、深翻有利于开花前土壤水分的蓄保,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及向籽粒的运转,实现增产,且以深松效果较好。

关键词:旱地小麦;耕作;土壤水分;干物质;产量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19)03-0357-05Effects of Tillage and Fertilizer on Soil Moisture and Yield Formationin Dryland Wheat Field during Fallow PeriodXING Jun ,SUN Min ,GAO Zhiqiang ,LEI Miaomiao ,XUE Lingzhu ,REN Aixia(College of Agronom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 :To find the optimal tillage method for high yield,the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ubsoiling (SS ),deep tillage (DT )and no tillage (CK )during the fallow period under the fertilization condition on soil moisture and yield.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 tillage treatment,after applying fertilizer ,subsoiling,deep tillage during the fallow period increased the soil water storage before anthesis,and increased post-anthesis assimilates accumulation amou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rain significantly,the number of panicles increased by 4%-9%,6%-9%,respectively,the yield increased by 9%-18%,19%-23%,respectively,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6%-14%,14%-19%,respectively,during 2014-2015and 2015-2016.Soil water storage efficiency of fallow period and soil water storage before anthesis,plant dry matter of different growing stage,post-anthesis assimilates accumulation amou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rain,the number of spike,1000-grain quality,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SS and DT compared with CK,and SS treatment was better.In addition,under the condition of fertilization adoption of SS and DT,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correlated with soil water storage before anthesis,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water storage after anthesis.Under the condition of fertilization,tillage during fallow period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oil water storage capacity before anthesis,which is favorable to accumulate dry quality into grain and increase grain yield.The effects of subsoiling treatment during fallow period is better.Key words :dryland wheat;tillage;soil moisture;dry matter;yield收稿日期:2018-08-31基金项目: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20143056);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7-068);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2016010505100230)作者简介:邢军(1988-),男,山西长治人,硕士,主要从事旱作栽培及作物生态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E N Ai Xi a , S U N Mi n , G AO Z h i Qi a n g , WANG P e i R u , XU E J i a n F u , X UE L i n g Z h u , L E I Mi a o Mi a o
( 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 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g u 0 3 0 8 0 1 S h a n x i )
产量 的影响 。 【 结果 】 各 生育 时期 土壤 水分 、植株 氮 素积 累量 、 花 前 氮素转运 量及 其对籽 粒 的贡献 率均 以丰水
年 最高 ,欠水 年最低 ,丰水 年、平 水年 较欠水 年分 别提 高产 量 8 O % 、6 9 % ,提高水 分利用 效 率 7 % 、2 O % ,提 高
氮 素利 用 效率 6 % 、5 % 。夏 闲期覆 盖较不 覆盖 ,播 种期 O 一3 0 0 c m土壤 蓄水 量显著提 高,达 5 O 一6 2 m m ;花 前 各 生 育 时期土壤 蓄水 量 显著提 高 ,各 生育 时期植 株 氮 素积 累 量提 高,籽 粒氮 素积 累量 显著 提 高; 丰水 年和 平 水 年拔 节 后各 阶段 氮素积 累量 显著提 高 ,花 前叶 片和穗 氮素 转运 量对籽 粒贡 献率提 高; 欠水年花 前各 阶段 氮 素积 累量及 其所 占比例 提 高 , 花 前 茎秆+ 茎鞘氮 素转运 量对籽 粒 贡献率 显著提 高 ; 产量 显著提 高 , 达2 3 % 一4 1 % ; 水分 利 用效 率提 高 3 % 一1 5 % ; 丰水 年 和平水 年氮 素利用 效 率显著提 高 ,达 1 4 % 一2 6 % ,欠水 年低氮 条件 下也 显 著提 高,达 1 O % 。丰水 年 配施高 氮 ,平水 年和覆 盖条 件 下的欠水 年 配施 中氮 ,不 覆盖 条件 下的欠水 年 配施低 氮 ,孕穗 期 前土壤 蓄水 量 、产 量 和水分 利用 效率 均较 高。 丰水年 配施 高氮 ,花前 氮素 转运 量和花后 氮 素积 累 量均 最 高 ,且 各 处理 间差异 显著 ,主 要是 由于促 进花 前 叶片和穗 中氮 素 向籽粒 转运; 平水年 和覆 盖条件 下 的 欠水 年 配施 中氮 ,花 前 氮素 转运 量和籽 粒 氮素积 累量 最高 ,且各 处理 间差 异显著 ,平水 年主 要促进 叶 片和穗
Ef f e c t s o f Mu l c h i n g Du r i n g t h e F a l l o w Pe r i o d a n d Ni t r o g en F e r t i l i z e r on So i l Wa t er a n d Pl a n t Ni t r o g en Us e o f Dr y - - L an d Wh e a t
中国农业 科学 2 0 1 7 , 5 0 ( 1 5 ) : 2 8 8 8 — 2 9 0 3 S c i e n t 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S i n i c a
d o i : 1 0 . 3 8 6 4  ̄ . i s s n . 0 5 7 8 - 1 7 5 2 . 2 0 1 7 . 1 5 . 0 0 4
中氮 素 向籽 粒 转运 ,穗 >叶 片,覆 盖条件 下 的欠水 年 主要促进 茎 秆+ 茎鞘和 穗 中氮素 向籽粒 中转运 ,茎秆+ 茎
鞘> 穗 ; 不覆 盖条件 下 的欠水 年 配施 低 氮 ,籽 粒 氮素积 累量 最高 ,且各 处理 间差异 显著 ,花 前氮 素转运量 及
其 对籽 粒 贡献 率最高 , 茎秆+ 茎 鞘和穗 氮素 转运 量及 其 对籽 粒贡 献率 最高 ,且各 处理 间差异 显著 。【 结 论 】旱
地 麦 田夏 闲期覆 盖有 利 于蓄积 降水 ,有利 于促 进 丰水 年 和平水 年小 麦 生育 于促 进欠水年 生育前 中期氮素积 累,促 进 茎秆+ 茎鞘 中氮素 向 籽 粒转运。 丰水年施 氮 2 2 5
k g . h m 一 ,平水 年 和覆 盖条件 下 的欠水 年施 氮 1 5 0 k g ・ h m ,不覆盖 条件 下 的欠水年 施氮 量 7 5 k g _ h m 可实 现产 量 和水 分利 用效 率 的同 步提 升 。 关键 词:旱地小麦;夏 闲期覆盖 ;氮肥 ;土壤水分 ;植株 氮素利 用;产量
夏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 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氮 素利用的影响
任爱霞,孙敏 ,高志强,王培如,薛建福,薛玲珠,雷妙妙
( 山西 农业 大学 农 学院 , 山西太谷 0 3 0 8 0 1 )
摘要: 【 目的】 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降水少且分配不均、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 探索旱地小麦
覆 盖保水 和 氮肥施 用 的最佳 技术途 径 。【 方 法 】于 2 O 1 O 一2 O 1 3年在 山西省 闻喜县 邱家 岭村开 展试 验 ,主 区为 覆盖方 式, 设 夏闲期深翻 后覆 盖与不覆盖 2个水平 ,副区为施氮量 , 设低 ( 纯氮 7 5 k g ・ h m ) 、中( 纯氮 1 5 0 k g ・ h m ) 、 高 ( 纯氮 2 2 5 k g ・ h m 。 )3个水 平 ,明确年 际 问夏 闲期深翻 覆盖 配施 氮肥对 旱地 麦 田土 壤水分 、植株 氮 素利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