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驱蚊有妙招,天然环保又省钱
古今中外驱蚊灭蚊方法大全 组图

古今中外驱蚊灭蚊方法大全组图我国古代最环保驱蚊三方法养防蚊植物燃烧艾草养青蛙从古至今,每逢盛夏,蚊子就一直侵扰人类,那么,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庄子说:“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
”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为了防止蚊子侵害,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
南宋诗人陆游也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的现象。
燃烧艾草驱蚊在民间很常用。
端午节时,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防止蚊子叮咬。
挂香囊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夏秋季节蚊子肆虐,人们发明了蚊帐和蚊香。
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
今天蚊帐仍是很多人的驱蚊首选。
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概与烧香祭祀习俗有关,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这应算是较早的“蚊香”了。
古人避蚊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灭蚊器”,就是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喜欢阴凉,一飞进缸里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足见古人的聪明智慧,避蚊也这么低碳环保。
古代的先人们是绝顶聪明的,驱蚊子的土办法很多很多,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类是烟熏法,即把蒿草、艾草湿润后点燃,发出的浓烟可以驱蚊;富贵人家有熏炉,即可芳香室内空气、又可驱蚊。
二类是帐帘隔离法,宫殿里层层帐帘就是为了防蚊子、飞虫。
后来加以改进,才简化到蚊帐。
三类是皮肤涂抹法,即把一些中草药熬出精华,抹在皮肤上驱蚊防蚊。
古人是如何驱蚊的?

还 有一种 办法就 是用灭蚊缸 养青蛙。小蚊子东躲西藏 。让人防 不胜 防 .但 古 人设计 了一种 神奇 的 灭蚊 利器 .就 是在 一个 盛着 水和 石 头 的大 缸里 养上 一些 青蛙 蚊 子喜 水 。不仅 需 要 解渴 ,而 且 还 必 须 在 水里产 卵 以繁殖 后 代 。如 此一 来 , 盛水 的大 缸 便 成 了最 吸 引它 们 的 去处。而它们一旦飞进来 。便会被 缸 中的青蛙 一 口吞 下
的办法就是在家里种 养一些 防蚊 的植物 .常见的有驱蚊草、藿香 、薰 衣草 、夜来香等 .这些花 草不仅能 驱蚊 。还可 以芳香空气 。观 赏起来 也赏心悦 目 烟熏也是古人驱蚊 的 一 种不错选择 .即把蒿草 、艾草编 织 成 草绳 。湿 润 后 点 燃 。散 发 出 的 独特 气味 可 以驱 蚊 子。
塑堡 ~
趣 竣 』
吉 蹙
人 彳
g医
蕊 麓
蛾
的
伴 随 着炎 热 的夏 天 一起 走 进 我 们 生 活 的 还 有 可 恶 又 可 憎 的蚊 子 ,在你 毫 无防备 的时候 来个 突 然 袭 击 。让 你 浑身 痛痒 难耐 。北 宋 文 学家欧阳修 在《憎蚊》一诗中说蚊 子 :“虽微 无奈 众 ,惟小难 防毒 。”无 论 古今 .小 小 的蚊 子 的确 成 了不 少 人 夏季 的 困扰 好 在如今 我们 有蚊 香 、蚊帐 和各 种 电子 灭蚊 器 可 千 百 年 前 。古 人 又 是 如 何 驱 蚊 、灭蚊 的呢?
跟古人学习驱蚊妙招

跟古人学习驱蚊妙招吴迪/文盛夏时节,阳光炙热,草木葱茏,一切似乎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每到这个季节,许多小动物也活跃了起来,用它们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点缀着热烈美好的夏日。
而在这众多活泼欢腾的小动物中,有一种却不那么可爱,甚至总是令我们避之不及,它就是蚊子。
蚊子对人类来说是绝对的“害虫”。
它们虽然体型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破坏力和危害性却十足。
被蚊子吸一口血、叮一个“包”,足够让人难受好一阵,更可怕的是,它们能够传播严重的疾病,甚至致人死亡,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杀手”。
正因如此,人类与蚊子的斗争古已有之,从未停止。
早在先秦典籍《庄子》的《天运》篇中就有记载:“蚊虻噆(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
”这里的“噆”是“叮咬”之意,而“昔”在古文中同“夕”,指夜晚。
这句话意思是说,被蚊子叮咬皮肤,一整晚都不能睡觉了。
这简直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以语言平易通俗著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以蚊子作为诗的主题写过一首《蚊蟆(má)》,其中生动描写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的“噩梦”般的场景——“咂肤拂不去,绕耳薨(hōng)薨声”,蚊子猖狂地向你的皮肤发起“攻击”,赶也赶不走,挥也挥不去,只听到它们环绕在耳边,传来一阵阵令人愤怒又无奈的“嗡嗡”声。
一不留神,我们就成了蚊子的“手下败将”,连大诗人也忍不住感慨“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如有肤受噆,久则疮痏(chuāng wěi)成”。
蚊子虽然很小,看起来力量微弱,人被它叮咬一下,起初也只有轻微的感觉,但时间久一点儿,“蚊子包”的威力就显现出来,皮肤上也出现了明显的伤痕。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则更为直接地以“憎蚊”为题,痛陈蚊子的可恶。
“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蚊子个头虽小,但架不住数量多,而正因其小,才更容易让人忽视它的毒。
古人不惜以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蚊子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读起来令我们现代人很难不产生共鸣,让人联想起无数个夏天的夜晚里,那些被蚊子骚扰的恐惧。
现代人已经有了各种对付蚊子的有力“武器”,比如蚊香、蚊帐、电子灭蚊器等。
在古代如何用天然香料驱蚊

在古代如何用天然香料驱蚊夏天除了潮湿而闷热的天气,最让人头痛的应该就是蚊子了。
从古至今,人们与蚊子的斗争一直没停过。
人们想尽办法驱赶蚊子,避免被蚊子叮咬。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把他们饱受蚊子叮咬的苦写入诗词曲赋中。
晋代学者傅选曾写过一篇讨伐蚊子的檄文《蚊赋》:“众繁炽而无数,动群声而成雷,肆惨毒于有生,及餐肤以疗饥。
妨农工于南田,废女工于机杼。
文中历数蚊子的罪恶,人人都恨不能亲手诛之而后快。
与蚊子的长期斗争中古人创造了各种防蚊的方法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防蚊的“翠纱之帱”。
当时有钱人会在帐的色彩、缀饰、纹样、质地、造型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彰显身份地位。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帷帐四角还有挂香囊,像这种讲究的“蚊帐”只有贵族才会有资格享用。
没有蚊帐的人家,会使用青蛙制作的“灭蚊器”。
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一飞过,就成了青蛙的猎物了。
还有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防蚊虫的植物,像楝树和凤仙花,虽然没有香气,但它们分泌的苦楝素,是一种天然杀虫剂。
古代驱蚊最普遍的做法是烟熏法,东南亚国家燃点制干的柠檬香茅熏屋,而澳洲的土著则用当地特产尤加利。
古印度将传统草药苦楝叶晒乾后焚烧,作为薰香以驱蚊。
常被中国古人用来焚烧驱蚊的植物,就是很早用于“辟疫”的菊科植物艾草,诗人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写道: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蚊,只好“燔艾”,就是燃烧艾草来驱蚊。
除了熏燃艾草,在宋代已经有了专门驱蚊的“蚊香”,宋代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 这算是较早的蚊香,其形态为有芯的棒香。
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专门制作蚊香的作坊,宋人制作的蚊香被叫做“蚊烟”。
宋人华岳有诗《苦蚊》:“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陈藻《乐轩集》中有“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
可见,蚊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日用品。
秘古人夏天的驱蚊秘方,你一定不知道!

秘古人夏天的驱蚊秘方,你一定不知道!夏天和各种蚊虫简直是生死大战,喷雾剂、电蚊香、文章等等统统用上。
但喷雾之类化学成分还是会损害到人体健康,不妨采用一些具有芳香性气味的中草药和植物自制成驱蚊香囊,不但可以和蚊香、喷雾剂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更健康、环保,还可以起到抗病毒、抗流感的作用。
所谓驱蚊香囊,就是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也可以挂在车里、家里。
驱蚊香囊想要真正发挥驱蚊功效,配方和比例极其关键。
而且小孩和大人的配方有区别,小孩剂量少,大人需要增加剂量才有效。
1儿童驱蚊香包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5克。
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能和中固表,驱除蚊虫。
2成人驱蚊香包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8克。
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金银花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能和中固表、清热解毒,驱除蚊虫。
附:但是,驱蚊香囊虽好,孕妇却要忌用,对本方中药过敏者禁用。
另外,驱蚊香囊的香气一般维持10~15天,一旦香味没有了,驱蚊效果就消失了,此时需要换新的香囊。
市民可以购买一些具有驱蚊效果的中药自己在家DIY,只要用剪刀将中药剪碎或磨成粉,再用沙布包起来,放置在房间内就可以了。
如果嫌麻烦,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烧艾叶。
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只要将艾草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就可以迅速将蚊子熏跑。
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条,同样也能驱除蚊子、飞蛾、虫子。
或者用5枚八角煮水,擦洗皮肤,也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
另外,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室内可安装橘红色灯泡驱蚊。
这是我国古代的驱蚊方法,绿色安全,无毒。
这么好的方法,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请把它传播出去,弘扬国粹,不要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我们手上失传了!。
古代人,夏天如何防蚊驱蚊

古代人,夏天如何防蚊驱蚊这些天,气温是噌噌噌地向上升,乐坏了蚊子,愁坏了人。
才与蚊子交手两三个回合,我就对蚊子恨得牙痒痒,立即去超市,寻找对付的武器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超市货架上的灭蚊产品琳琅满目,除了平常人家用的蚊香片、电蚊液、防蚊喷雾、驱蚊液等,还有年轻人喜欢的驱蚊精油、驱蚊贴(扣)、驱蚊手环、防蚊手表等,更有与高科技搭界的驱蚊软件、超声波驱蚊器、灭蚊灯等,想想蚊子生活也是不易。
杀鸡不用牛刀,我买了电蚊液,用它来对付蚊子应该没有问题。
转念一想,古时候,蚊子多不多呢,我们的先人是用什么办法与蚊子斗智斗勇的呢。
翻开书本查一查,原来蚊子已经在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种类有三千多。
《庄子·天运篇》就有“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说是蚊叮虫咬,让人整夜没法入眠。
这情形与现在没有两样,那么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烟熏法再强的对手,也有他的软肋,蚊子也不例外。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蚊子怕烟熏,还害怕艾草、蒿草的气味。
于是,人们就将艾草来驱蚊,为了便于存放,就把艾草编成“火绳”,挂在家里,夏天睡觉的时候,就将它点燃,效果不错。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会在我们吃晚饭时,煨草屑来驱蚊子,常把我眼泪都薰出来。
蚊香蚊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那时的蚊香是在火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格物粗谈》里有蚊香的制作方法,说端午时节,采集浮萍,将其阴干,然后加雄黄,制成纸缠香,点燃后,能够驱蚊虫。
因为雄黄有驱蚊的作用。
时代在进步,经验在积累。
蚊香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的变化出新。
晚清的时候,有个英国人,在中国住了一段时候,就写了一本关于华人生活的书,其中提到蚊香的里面含有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硫黄等。
驱蚊香囊明清的时候,香囊开始流行,驱蚊香囊也应运而生,成为文人雅士和贵族的最爱。
香囊里装有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味道比较重的中药材。
蚊帐南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关于蚊帐的记载,唐宋时代蚊帐得到了普及。
北宋时的张耒在诗中说道,早晨起来煮饭防止饥饿,晚上睡觉张帐子来驱蚊子。
古人驱蚊有妙招

古人驱蚊有妙招
夏季来临,蚊虫也逐渐多了起来,总是让大家很苦恼。
现今我们用的驱蚊手段主要有花露水、驱蚊灯、蚊香等等,那么千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呢?
1、烧烟驱蚊
“浮萍阴干加雄黄少许烧烟去蚊。
”——《千金月令》
“木别川芎二味均,雄黄减半共调匀。
用蜜为丸烧一粒,自然蚊虫不相侵。
”——《琐碎录》
2、抹粉驱蚊
“苦楝叶屑、桂屑、菖蒲,以粉扑身避蚊。
”——《灵奇方》
3、蚊帐驱蚊
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其蚊有知礼者,不食公之肉而退,其蚊有知足者,觜公而退;其蚊有不知足者,遂长嘘短吸而食之,及其饱也,腹肠为之破溃。
——《金楼子》
清代已制出精巧的铜制吸蚊灯,锥形的灯身上张开一个喇叭形的“大口”,灯捻被点燃后,气流从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灯盏内。
我曾在孔夫子旧书上寻获一版金瓶梅,其中记载着一种灭蚊的“蚊子灯”应该就是这种。
5、挂香囊
用软帛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老等式。
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
——《帝京岁时纪胜》
最牛的是在院子里放口大缸,盛着水和石头,养几只青蛙。
蚊子一飞进水缸就被青蛙的长舌卷入口中。
虽然古代科技没有如今这么发达,但古人也十分有智慧,对付蚊子的方法也是丰富多样,多点开花~
饱受蚊子折磨的真相,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炎热的夏天除了驱蚊消暑,还需要给心灵来点清凉舒爽的享受,寻找最适合心灵休憩的场所,点击最适合雕刻时光的微信号,精选五分钟,送你一份淋漓畅快的夏日消暑大餐。
古人避蚊驱蚊灭蚊有妙法

段 新
网名:duanxinxyz
摘 要
• 本 PPT 讲述我国古人避蚊 驱蚊灭蚊的奇妙方法:1.古代蚊 帐;2.古代蚊香;3.古代“灭蚊 器”; 4.佩带香囊驱蚊; 5.艾草 燃烧驱蚊;6. 家养防蚊植物。
目 录
• • • • • • 1.古代蚊帐 2.古代蚊香 3.古代“灭蚊器” 4.佩带香囊驱蚊 5.艾草燃烧驱蚊 6. 家养防蚊植物
4.佩带香囊驱蚊
• 这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 • 许多香囊卓中的药材也具有 驱蚊的功效,比如霍香、薄 荷、八角茴香等。 • 这就相当于今天把“风油精” 戴在了身上。
5.艾草燃烧驱蚊
• 南宋诗人Biblioteka 游诗句:“泽国故 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 却,燔艾取一块。” • 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 一个道理,都利用了蚊子在一 定气味下不能生存的原理。
6. 家养防蚊植物
• 古人家里常种植一些植物, 如驱蚊草、食虫草、藿香、 紫罗兰、薰衣草等。 • 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 以净化空气。
感 想
• 足见古人的聪明智慧,避蚊 驱蚊灭蚊也讲究低碳环保。 • 令人叹为观止!
1.古代蚊帐
• 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 “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 入内。 • 这是今天蚊帐的雏形。
2.古代蚊香
• 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 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 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 香,烧之,能祛蚊虫。” • 这应算是较旱的“蚊香”了。
3.古代“灭蚊器” • 古人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 大缸里养一些青蛙。 • 蚊子喜欢阴凉,一飞进缸里, 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驱蚊有妙招,天然环保又省钱
天气渐渐热起来,蚊子也开始多起来。
好在如今我们有蚊香、蚊帐和各种电子灭蚊器。
那么,回到科技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古人驱蚊,虽然不如现今“高科技、上档次”,但他们却取材自然、想法奇妙,在有效驱杀了蚊子的同时,还能从中找出几分乐趣来!
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
南宋诗人陆游:“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
古人发现用蒿草、艾草等燃烧产生的独特气味来熏蚊子的效果不错,不仅可以驱蚊,产生的烟雾也不多,于是,备受古人喜爱的燃火绳便产生了。
用艾草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一个道理。
若是怕烟雾的味道,也可以选择钻进“蚊厨”中。
所谓蚊厨,便是蚊帐的雏形。
唐代诗人元稹用一句“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为躲避蚊子进入蚊帐,却又不堪闷热而将蚊帐卷起的情景。
不过在清代的沈复看来,蚊帐中却是乐趣无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他竟然将蚊子诱入蚊帐内,再用烟喷其取乐,此举虽然不太厚道,但在烦闷的夏夜想到此法解闷儿,倒也有趣。
挂香囊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
要说最有“技术含量”的,恐怕要数灭蚊缸了。
这种“神器”取法自然、环保低碳,甚至还能在家居内室享受到一番野趣,可谓一举多得!如此神奇的灭蚊利器,其制作却是相当简单: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里养上一些青蛙即可。
蚊子喜水,不仅需要解渴,而且还必须在水里产卵以繁殖后代,如此一来,盛水的大缸便成了最吸引它们的去处。
而它们一旦靠近,便会被缸中的青蛙一口吞下,如此水诱、蛙捕,便成就了灭蚊缸的神奇!足见古人的聪明智慧,避蚊也这么讲究低碳环保,令今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