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1、独有宦游人,。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忽闻歌古调,。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3、,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4、,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5、画栋朝飞南浦云,。

(王勃《滕王阁》)6、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7、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

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1、玉户帘中卷不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2、,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送》)13、不堪盈手赠,。

(张九龄《望月怀送》)14、,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5、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16、,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7、水落鱼梁浅,。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19、摐金伐鼓下榆关,。

(高适《燕歌行》)20、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21、,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22、边庭飘摇那可度,。

(高适《燕歌行》)23、,寒声一夜传刁斗。

(高适《燕歌行》)24、,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25、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6、脚著谢公屐,,,。

,。

27、,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8、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9、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0、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31、,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32、,。

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3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34、千年铁锁沉江底,。

人世几回伤往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35、,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36、,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7、尘世难逢开口笑,。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五言绝句部分)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五言绝句部分)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五言绝句
部分)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五言绝句部分)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次默写将挑选一些五言绝句,要求学生理解并默写出相应的内容。

以下是默写内容和答案。

第一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第二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第三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第四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答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五题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六题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答案: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第七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以上是《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些五言绝句默写题目及参考答案。

希望本次默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佳作。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1.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临川人(今属江西),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婉约派诗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2.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3.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出了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蒙,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唐诗宋词选读》三四单元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三四单元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雨霖铃》理解性默写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诗句:“,,。

”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心痛苦的诗句:,、,4.《雨霖铃》中“,。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雨霖铃》下片中“,、”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6.《雨霖铃》词中表现主题的诗句:,、。

7.《雨霖铃》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

8.《雨霖铃》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诗句:?。

9.《雨霖铃》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诗句:,。

10.《雨霖铃》词中“,?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定风波1.轼的《定风波》作于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2.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3.轼《初入庐山》诗中写道“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他想图个清净逍遥.自在旷达的生活,即使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唐诗)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唐诗)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唐诗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6、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10、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15、寒山转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2)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2)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将进酒》1、《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2、《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3、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4、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

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6、《将进酒》接着曹植痛饮为例,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7、诗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的以表面的这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8、诗情渐致狂放,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表现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的是:,,,。

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的呼喊。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次北固山下》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名句默写
柳林县汇丰中学高二语文教研组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必背篇目:
唐五代词:
1、温庭筠《菩萨蛮》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4、
李煜《浪淘沙令》
北宋词:
1、晏珠《破阵子》
2、欧阳修《蝶恋花》
3、范仲淹《苏幕遮》
4、
柳永《八声甘州》5、苏轼《定风波》6、苏轼《江城子》7、苏轼《水龙吟》8、苏轼《卜算子》
9、晏几道《临江仙》10、黄庭坚《清平乐》11、秦观《踏莎行》12、贺铸《横塘路》
南宋词:
1、李清照《醉花阴》
2、岳飞《满江红》3 、陆游《卜算子》4、
姜夔《扬州慢》
6、辛弃疾《水龙吟》
7、辛弃疾《青玉案》
5、辛弃疾《菩萨蛮》
一、必背篇目名句填空
唐五代词:
1、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菩萨蛮》)
2、日日花前常病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o
(冯延巳《鹊踏枝》)
3、菡萏香销翠叶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堪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o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吹彻玉笙寒。

,o
(李璟《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 ,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另I」时容易见时难。

,o
(李煜《浪淘沙令》) 北宋词: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日长飞絮轻。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

(晏珠《破阵子》)。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住。

(欧阳修《蝶恋花》)
翠。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范仲淹《苏幕
遮》)
明。

6.
7.碧云天,
, 秋色连波,波
睡。

8.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番洗清
秋。

(柳永《八声甘州》)
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0. 。

不思量, 自难忘。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苏轼《江城子》)
1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苏轼《水龙吟》)
12.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
鸿影。

(苏轼《卜算子》)
13. 。

去年春恨却来时。

琵琶弦上说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晏几道《临江仙》)
14.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
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庭坚《清平乐》)
15.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砌成此恨无重数。

,。

(秦观《踏莎行》)
16. ,彩笔新题断肠句0若问闲情都几许?,。

(贺铸《横塘路》)
南宋词:
17.. ,瑞脑销金兽。

有暗香盈
袖。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清照《醉花阴》)
1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
歇。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莫等闲、白了少
年头,空悲切。

, 笑 谈 渴 饮 匈 奴 ^血 0 , , 0
(岳飞《满江红》)
19.
无 意 苦 争 春, 一 任 群 芳
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陆游《卜算子》)
20.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程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自胡马窥江去 后,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工,。

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 中间多少行人。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
21.
22.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簪螺髻。

_________ , _________ ,江南游子。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 , ________________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
泪!
(辛弃疾《水龙吟》)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吹落,星如雨。

笑 语 盈 盈 暗 香
(辛弃疾《青玉案》)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韦庄《菩萨蛮》)
2
、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李煜《乌夜啼》)
3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
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 ? 去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
人 好,
二、选背名句填空
尽 说 江 南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
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欧阳修《踏莎行》)
4沙上并禽池上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先《天仙子》)
4、舞低杨柳楼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晏几道《鹧鸪天》)
5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
^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五月渔郎相忆否。

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8、马作的卢飞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了去卩君王天下
事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