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二〇一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 题 号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岁月是永不停息的旅人,在现实和未来中chu ān 流不息;岁月是生命的使者,使良种变成大树让劣根变成泥土;岁月也是无私的工匠,把善恶美丑均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①chu ān ②镌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提出的这一艰深命题,需要整个 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 。
②董存瑞、雷锋、张海迪……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 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③正是由于基础薄弱、违法违规生产、监管不利等原因, 了矿难事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后果。
A .解答 演绎 造就B .破解 演示 造就C .解答 演示 导致D .破解 演绎 导致3.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4.名著阅读。
(2分)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
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
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
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 、 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得 分评卷人5.填空。
(5分)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助类比,以“ , , ”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 , ”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解析: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详解】契合:qì hé,相合。
光谱:guāng pǔ,当一束受到色散后的辐射能量被聚焦,并使其诸分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时所成的一系列像。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_________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王维
《使至塞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志向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辞官归乡,诗人仍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
B. “夏”,原本指中原地区的人。《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夏”是象形字,表示堂堂正正、高高大大的人。
C.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D. 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打好碳达峰这场硬仗》,强调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A
二〇二二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二〇一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总分0分 考试时间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岁月是永不停息的旅人,在现实和未来中chu ān 流不息;岁月是生命的使者,使①chu ān ②镌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提出的这一艰深命题,需要整个 教育界 ②董存瑞、雷锋、张海迪……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③正是由于基础薄弱、违法违规生产、监管不利等原因, 了矿难事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后A .解答 演绎 造就B .破解 演示 造就C .解答 演示 导致D .破解 演绎 导致3.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 分)4.名著阅读。
(2分)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
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
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5.填空。
(5分)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②《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助类比,以“ , , ”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 , ”坦露了诗人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寄寓了虽已辞官⑤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 , ”,对人事与自然作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6.仿照画线的部分再写两个句子。
(2分)理想,在饥饿面前,它是食粮; ; 。
7.综合性学习。
(4分)材料一 据报道,第24届汉堡世界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地球上灭绝,死于非命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材料二 据科学研究发现,由于噪音,城市中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材料三羡慕 陷阱 ①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详细试卷解析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2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向黑暗深邃的土地探寻,你理想的根基变得坚如pán石;与暴虐的狂风搏斗,你的品格变得刚韧倔.强;从阳光雨露中汲取精华,你生命绽放的光彩愈益绚烂夺目。
①pán②倔。
2.(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捍卫聚集B.传递保全凝聚C.传递捍卫凝聚D.传播保全聚集3.(2分)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4.(3分)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5.(5分)填空。
①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
②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③杜牧《赤壁》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④正如孔子所说“,”,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6.(2分)名著阅读。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让春来到人间;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奉献给温晴的济南;人迹罕至的百草园,藏着童年鲁迅毫不吝啬地喜爱……①cù________ ②贮________2. 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着家风传承的魅力。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公民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引领。
④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A.彰显权利滋养虽然B.彰显权力养育即使C.显露权利滋养虽然D.显露权力养育即使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盛开的郁金香芳香四溢,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地前来采蜜。
B.今天又吃蛋炒饭,小明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C.班主任根据每个同学的长处安排相应的工作,让同学们各得其所....,都能为班级做贡献。
D.老城街夜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仅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题初中会考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

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题初中会考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目】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岁月是永不停息的旅人,在现实和未来中chuān 流不息;岁月是生命的使者,使良种变成大树让劣根变成泥土;岁月也是无私的工匠,把善恶美丑均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①chuān ②镌参考答案:答案: ①川 ② juān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本题2分)【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提出的这一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 。
②董存瑞、雷锋、张海迪……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 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③正是由于基础薄弱、违法违规生产、监管不利等原因, 了矿难事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后果。
”b”:”解答 演绎 造就,破解 演示 造就,解答 演示 导致,破解 演绎 导致参考答案:8(本题2分)【题目】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助类比,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二零一一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手录:黄庆峰一、积存与运用(共20分)1. 依照拼音写岀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美是zhdn蓝的天空中雁飞翔的一抹风光,美是溪边翠鸟与流水唱和的一种韵味,美也■是水池中荷尖立蜡蜓的一个特写……①____________ zhdn ________________ ②和2. 依次填入以下句中空缺处的词语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①咱们以隆重 ___ 中国共产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________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②接连显现的恶性食物平安事件_____ 咱们,必需踊跃推动道徳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平安,并从全然______ 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11恶和腐败行为为滋长的土壤。
A.祝贺歌颂警告剔除B.庆贺赞颂警告铲除C.庆贺歌颂警示铲除D.祝贺歌颂警示剔除3. 右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认真观看主体部份(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讲解文字。
要求:说明内容包括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英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4. 名著阅读。
(2分)“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间,如此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
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龙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挖苦作家_____________ 写得《_____________ K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________ 、 _______ 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址。
5. 填空。
①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内心矛盾。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___________ , _________ ”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③李淸照《武陵春》中“_________ , __________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繁重。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二〇一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岁月是永不停息的旅人,在现实和未来中chuān流不息;岁月是生命的使者,使良种变成大树让劣根变成泥土;岁月也是无私的工匠,把善恶美丑均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①chuān ②镌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提出的这一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
②董存瑞、雷锋、张海迪……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③正是由于基础薄弱、违法违规生产、监管不利等原因,了矿难事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后果。
A.解答演绎造就 B.破解演示造就C.解答演示导致 D.破解演绎导致3.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4.名著阅读。
(2分)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
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
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写的长篇小说《》。
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5.填空。
(5分)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助类比,以“,,”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一五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向黑暗深邃的土地探寻,你理想的根基变得坚如pán石;与暴虐的狂风搏斗,你的品格变得刚韧倔强;从阳光雨露中汲取精华,你生命绽放的光彩愈益绚烂夺目。
①pán ②倔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捍卫聚集B.传递保全凝聚C.传递捍卫凝聚D.传播保全聚集3.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4.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5.填空。
(5分)①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
②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③杜牧《赤壁》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④正如孔子所说“,”,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6.名著阅读。
(2分)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方案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写的长篇小说《》,文中A外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7.综合性学习。
(4分)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 有计划11% 写得怎样10% 每读必做0%一般48% 有时有计划32% 怎么写的14% 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 没有计划57% 写了什么76% 从不做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活动: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一、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二)(8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④禽:通“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勍(qíng):强而有力。
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分)(三)(8分)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14.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2分)“”:“”:(示例)“贴”:向往与期待15.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分)16.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3分)(四)(14分)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加拿大)普林格尔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
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
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
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
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
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
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
”这是创造力起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的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的远祖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
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
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
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有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
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
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
“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
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
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
“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
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
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
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
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
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
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
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
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却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