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服药记录修改
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

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1为了全园幼儿安全用药,预防药物的误食或误伤。
依据国家对幼儿园相关的文件和法规,对因生病需在园内服药的幼儿及药品管理,我园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携带与登记1、幼儿在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等轻微身体不适的情况后,经正规医院诊断确诊幼儿无传染性疾病、无高烧的情况,且可以参加幼儿园正常的一日活动时,家长可为患儿携带符合国家药品监督部门认定的'口服药品来园。
2、家长将幼儿药品包好,并在服药包上认真填写幼儿姓名、所带药品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和喂药委托书,交由跟车教师或司机带给幼儿所在班级老师。
教师因生病带药上班服用时,必须放在房间,不得带进教室和幼儿的药物混淆。
3、早晨跟班老师接到药品后应如实认真填写好服药登记表:服药幼儿、药品名称、喂药时间剂量、服用方法、药品委托人等。
药品必须由专人保管,严禁放在幼儿能触及的地方,交接班时做好交接记录。
二、药品的服用1、跟班教师负责幼儿服药。
服药前看清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药品质量。
认真做好“三查五对”工作,(“三查”即查服药登记单上的姓名、药名,药袋上的姓名药名,呼叫幼儿姓名;“五对”即与服药登记单对幼儿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确定无误后方可服用。
2、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教师只喂幼儿当天中午一次药。
幼儿自己带药来园,又无家长口头或纸条交待的,一律不喂。
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不收不喂。
(体弱儿除外)三、服药期间注意事项1、教师应了解一些必要的掌握用药常识,如健胃药物宜饭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于饭后服用;磺胺发汗药物服后多饮水;止咳药物服后不宜立即饮水;易过敏的药物要询问有无过敏史。
2、服药后的观察:注意观察用药反应,要观察幼儿面色有无潮红、皮疹、口唇有无紫绀、睡眠有无盗汗、大、小便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
3、其它事项:服药幼儿离园后,要与家长交待幼儿用药后的情况及幼儿在园的精神状况,让家长对幼儿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早日康复。
幼儿园委托服药记录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姓名 服药原因 □咳嗽 服药内容 □颗粒 每次服药名称/剂量 喂服签字 备注: 1.即日起幼儿园不再提供任何药物(紧急外伤和外用药物外)。2.由上级规定,自即日起幼儿如需在园内服 药,需事先填服药委托书,以落实托药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性。3.若幼儿需在园内服药,请详填《幼儿服药委 托书》交给班上老师,如发生任何副作用,幼儿园不承担任何责任。4.家长若未签《幼儿服药委托书》给老师 或填写不清楚时,老师无法在园帮助幼儿服药,请见谅!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性别 □流鼻涕 □鼻塞 □药片 □白包 年龄 □咽痛 □药水 □腹泻 □中药 服药日期 □腹痛 □其它 □发热(体温 委托人签字 至 ℃) 备注
幼儿园用药委托书

幼儿园用药委托书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孩子们接触病毒病菌比较多的环境之一。
有时候,孩子会生病需要服用药物,但由于幼儿还没有能力自我嗅出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所以需要家长书写委托书,授权幼儿园工作人员帮助管理孩子所服用的药物。
用途本委托书的用途是授权幼儿园工作人员为我孩子管理符合医生建议和正常治疗流程的药物。
此委托书包括但不限于给予药物、监督药物效果、记录药物用量和作息时间等。
委托内容1.本次授权的内容仅限于孩子的病情出现必须用药的紧急情况,具体药品种类和用量情况已根据医嘱告知幼儿园工作人员。
2.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务必按时按量给予孩子药物,同时监督其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3.在给药前和给药后,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记录药物名称、规格、用量、给药时间、服药效果以及异常反应等情况。
4.对于在幼儿园内自带的非医生开具的药物,幼儿园工作人员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并使用,如有异议,需要及时通知父母或其他紧急联络人。
5.如药物效果不佳或使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父母或其他紧急联络人,并配合将孩子转移到医院治疗。
6.按照医学与法律规定,幼儿园工作人员需对药物的管理保密,防止给孩子和其余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和安全隐患。
重要提示1.在书写本委托书之前,家长或其他委托人应充分检查并核实孩子所需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并仔细阅读医生给出的药品说明书,确保给幼儿园的信息正确及时。
2.本委托书只针对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实际情况,一旦孩子离开幼儿园,所有权利和义务将由家长和孩子的医疗保健者承担,与幼儿园工作人员无关。
签字确认我/我们知晓且同意以上内容,并已确认药品类型、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无误。
同时,我/我们授权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根据以上条款为我的/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内使用相应的药物,并遵循以上条款。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注意:本委托书完整有效的前提是,家长或其他委托人已经全面披露与药物有关的信息,孩子虽然处于幼儿园的实际监管下,但是药物治疗仍需家长或委托人积极配合,共同把孩子的健康管理好。
幼儿园吃药安全教育记录(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幼儿园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幼儿在生病时需要服用药物,如何确保幼儿用药安全,成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幼儿用药安全意识,本园特制定以下吃药安全教育记录。
二、安全教育内容1. 药物常识教育(1)向幼儿介绍常见的药物种类,如抗生素、感冒药、止痛药等。
(2)讲解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3)教育幼儿认识药物标签,学会查看药物名称、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 药物安全常识教育(1)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摸、品尝、分享他人的药物。
(2)提醒幼儿在服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或家长的指导进行。
(3)讲解药物副作用,让幼儿了解在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3. 药物误食预防教育(1)教育幼儿不要将药物放在易触及的地方,如床头、桌面上。
(2)提醒幼儿不要模仿他人服药,尤其是成人药物。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因不洁的手指触摸药物。
4. 药物储存教育(1)教育幼儿将药物放在安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高温等不良环境。
(2)提醒家长定期检查药物,及时清理过期、变质药物。
(3)教育幼儿不要将药物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误食。
5. 药物过敏教育(1)了解幼儿及家庭成员的药物过敏史,做好记录。
(2)教育幼儿在服用药物时,如有不适,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3)提醒家长在购买药物时,注意查看药物成分,避免过敏。
三、安全教育实施1. 每月开展一次药物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医生或药师为幼儿讲解药物常识、安全常识等。
2. 定期组织幼儿观看药物安全教育视频,提高幼儿的药物安全意识。
3. 在幼儿园内部设立药物安全角,摆放药物安全知识宣传资料,让幼儿随时了解药物安全知识。
4. 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药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幼儿都能掌握药物安全常识。
5. 加强家园沟通,向家长宣传药物安全知识,共同保障幼儿用药安全。
四、安全教育效果评估1. 定期对幼儿进行药物安全知识测试,了解幼儿对药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服药情况记录登记表--

xx幼儿园 年
日期
幼儿姓 名
病因
是否带药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Leabharlann 否: 是:否: 是:
否: 是:
否:
期
建议
班幼儿服药情况记录表
服药说明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家长签 名
喂药人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喂药时间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早: 中: 午:
备注:需要在幼儿园服药的幼儿,请家长务必分餐分包装好,并在每包药品注明幼儿的姓名和具体的服药钟点,有水剂的,请标明 每次剂量,填写好服药登记把药品交给保健老师检查后,放到孩子所在班级的药盒。喂药人要认真查核幼儿姓名、服药时间,剂量 后,才能给幼儿喂药,并在此表相应格内填写自己的名字和喂药时间。
2023年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

2023年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2023年幼儿园幼儿喂药制度1为了全园幼儿安全用药,预防药物的误食或误伤。
依据国家对幼儿园相关的文件和法规,对因生病需在园内服药的幼儿及药品管理,我园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携带与登记1、幼儿在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等轻微身体不适的情况后,经正规医院诊断确诊幼儿无传染性疾病、无高烧的情况,且可以参加幼儿园正常的一日活动时,家长可为患儿携带符合国家药品监督部门认定的'口服药品来园。
2、家长将幼儿药品包好,并在服药包上认真填写幼儿姓名、所带药品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和喂药委托书,交由跟车教师或司机带给幼儿所在班级老师。
教师因生病带药上班服用时,必须放在房间,不得带进教室和幼儿的药物混淆。
3、早晨跟班老师接到药品后应如实认真填写好服药登记表:服药幼儿、药品名称、喂药时间剂量、服用方法、药品委托人等。
药品必须由专人保管,严禁放在幼儿能触及的地方,交接班时做好交接记录。
二、药品的服用1、跟班教师负责幼儿服药。
服药前看清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药品质量。
认真做好“三查五对”工作,(“三查”即查服药登记单上的姓名、药名,药袋上的姓名药名,呼叫幼儿姓名;“五对”即与服药登记单对幼儿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确定无误后方可服用。
2、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教师只喂幼儿当天中午一次药。
幼儿自己带药来园,又无家长口头或纸条交待的,一律不喂。
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不收不喂。
(体弱儿除外)三、服药期间注意事项1、教师应了解一些必要的掌握用药常识,如健胃药物宜饭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于饭后服用;磺胺发汗药物服后多饮水;止咳药物服后不宜立即饮水;易过敏的药物要询问有无过敏史。
2、服药后的观察:注意观察用药反应,要观察幼儿面色有无潮红、皮疹、口唇有无紫绀、睡眠有无盗汗、大、小便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
幼儿个案记录表

幼儿个案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幼儿园:阳光幼儿园教师:张老师记录日期:2023年3月1日二、行为表现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经常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充满好奇心。
他喜欢与同伴们一起玩耍,但有时候会因为过于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集体活动中,他经常不遵守规则,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
三、发展目标根据小明的行为表现,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目标:1、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遵守规则和秩序。
2、培养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们友好相处。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四、教育措施为了帮助小明实现发展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1、为小明提供明确的指令和规则,引导他理解并遵守。
2、通过奖励机制激励他积极表现,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供一些安静、有序的环境,帮助他培养专注力。
4、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小明的成长进步。
五、观察与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措施,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他逐渐学会了遵守规则,注意力和自控力也有所提高。
在集体活动中,他能够积极参与并与同伴们友好相处。
以下是观察与记录的一些具体内容:1、在集体活动中,小明能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2、在玩游戏时,小明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不再因为过于兴奋而影响其他孩子。
3、在学习活动中,小明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并且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4、在与同伴们相处时,小明能够友好地与他们合作,分享玩具和食物。
5、在日常生活中,小明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观察与记录,我们发现小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并且在学习和社交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了进一步促进小明的成长,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为小明提供明确的指令和规则,强化他的规则意识。
2、逐步增加任务的难度和挑战性,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幼儿园喂药制度文件范本

幼儿园喂药制度文件范本一、制定目的为确保幼儿园内幼儿安全用药,预防药物误食或误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喂药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园内所有因生病需在园内服药的幼儿及药品管理。
三、药品管理1. 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应是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药品,并在药袋内写清楚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
2. 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需将药品交给本班老师,并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生病情况、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信息。
3. 幼儿园设立药品专用柜,由专人负责管理。
药品存放在专用柜内,标识清楚,分门别类,定期检查,确保药品安全。
4. 药品管理员需定期对药品进行清理,对过期、变质、损坏的药品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情况。
四、喂药操作流程1. 喂药前,老师应核对幼儿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信息,确保无误。
2. 喂药时,老师应观察幼儿服药情况,确保药品顺利咽下。
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3. 喂药后,老师需在《幼儿服药记录表》上填写服药时间、剂量、幼儿反应等信息,家长签名确认。
4. 喂药过程中,如有药品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喂药,并及时通知家长、园医,采取相应措施。
五、喂药培训与考核1. 幼儿园定期组织喂药培训,提高老师对药品管理、喂药操作的认识和技能。
2. 幼儿园对老师进行喂药操作考核,确保每位老师都能熟练掌握喂药流程。
六、家园沟通1.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药品管理、喂药制度等相关知识。
2. 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服药工作,如实告知幼儿病情、药品过敏史等信息。
3. 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服药情况,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幼儿园保留对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