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大学生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培养

大学生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培养
设, 经过 五年 的教学实践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教学效果 。很 多学 生在 学完这 门课程后 , 恋恋不舍地说 :大学英语》 《 在大学里要 开设 四
首先 ,大学语文》 学可 以培养他 们的 民族 自豪感 和 民族 《 教
自 信心 , 坚定他们探索未来 的信 心。如安徽大学 20 级 电子 信 08
第2 9卷
第 1期


与 世

21 0 2年 1月
【 教育研究】
大 学 生 视 野 下 的大 学 语 文教 学 与大 学 生人 格 培 养
魏 世 民
( 安徽 大学 据学生平 时作业 中的记载谈 《 根 大学语文》 学和大学生人格 培养- N的关 系, 教 e . . 透过 学生的视 野看《 大学语 文》 学对 教
《 大学语文》 课群 , 分门别类地介绍各方面 的专业知识 , 学生们 让
更细致 、 更深入地 了解 中 国文 学和 传统 文化 。从 这些 表述 中可
以看 出, 学生对 自己的母语 、 自己 的传 统文化 十分 留恋 、 热爱 , 对
从这 段文字 可 以看 出 , 同学在 学 了一 段时 间 的《 该 大学 语 文》 后认识到 , 门课不 仅 可以 帮助他 获得 中国文 化 的系统 知 这 识, 而且还能提高他 的人文素养 , 增强他 的民族 自豪感和 民族 自
好地适应社会 , 务社 会。对此 前人 多有论 述 , 里无须 赘 言。 服 这
的起 源和 创作 , 到汉 字的 古今 变化 , 领略 的是 中国的历 史, 感慨 的是 中国人 民的智慧 , 惊愕 的是老 师渊博 的知 识…… 下课 的铃
声预 告今天的课程 就此 告一段 落。这暮 秋 的风 明显 有些 凉意 , 但 并不能 削弱我 内心的暖意 , 着明媚 的阳光我迈 向明天。 踏

语文学科与人格培养

语文学科与人格培养

语文学科与人格培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一门学科,它与人格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塑造良好的人格特质。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对人格培养的影响、语文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以及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

语文学科对人格培养的影响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目标远不止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人文知识,从中汲取养分并进行思考。

这种文化沉浸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此外,语文学科还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演讲、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

这种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意识。

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具有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

首先,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描写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细腻性和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讨论,引导他们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其次,语文学科可以通过学生写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思考能力。

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与思维整理的方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清思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师可以设定不同主题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力。

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培养要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培养,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师者父母心,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人格发展的榜样。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情感支持。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健全人格之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健全人格之培养
的 人 文 类 通 识 教 育课 程 。 二、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必 须 担 负 起 培 养 大 学 生 健 全 人 格 的
重 任
达 的处世 态度 : 注重 熏 陶大 学生美 好 、 丰 富的情 感 ; 注重培
养大 学生健 康 、 高雅 的审美情 趣 。限于篇 幅 , 本文将 重点 阐
充分 发挥大 学语文教 学 的育人 功能 ,让大学 语文 教学承 担
起那份不 可推卸 的培养大学 生健全人格 的重任 。
三、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培 养 大 学 生 健 全 人 格 的 途 径 要 充 分 发 挥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在 培 养 大 学 生 健 全 人 格 方 面 的功 能 . 需 要 教师 在大 学语 文 教学 中注重从 以下几 个方
情感 、 思想 、 态度 、 价值 观 的影 响是 像 春雨 一样 润 物 细无声
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 培 养 既 具 备 专 业 知 识 与 技 能 又 具 备
健 全 人 格 的 真 正 人 才 。在 当 今 科 技 飞 速 发 展 、 专 业 分 工 日新 月 异 、 就 业 竞 争 愈 发 激 烈 的时 代 , 我 们 尤 其 要 深 刻
神世界 。 正 因为大学语 文课程 具备 这样 的天然优 势 ,它的育人 功能是其 他课程根 本无法替代 的 。所 以 , 我们 必须想方设法
的教 育 。 大 学 教育 必 须是 “ 人” 的教 育 , 大学 教 育 对 学 生做 人的道德 、 思想 、 情操 、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熏 陶 和 引 导 至 关
尊 严 的生 活 , 虽 然 通 过 专 业 教 育 可 以使 一 个 人 成 为一 部 有用 的机器 . 却无 法 造就 其 和谐 的人 格 。虽然 大 学教 育 的 专业性很强 , 肩 负 着 为大 学 生 未来 就 业 做 好 充 分专 业 设 计 和专 业锻 造 的重要 使命 , 但 大学 教育 的终 极 目标 绝对 不

浅析大学语文对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浅析大学语文对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浅析大学语文对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化、艺术、人文科学以及健康、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不仅包括了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修养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灌输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阅读、写作和演讲等各种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大学语文对于学生的修养和人格魅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使自己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和深刻。

大学语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行为,学生可以借鉴其中的正面形象和行为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还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语文能力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语文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无论是从事教育工作、文化传媒行业还是从事管理工作、市场营销工作,语文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素质要求。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胜任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

大学语文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思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审美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格魅力;通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作用探析

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作用探析

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作用探析作者:刘焕芬杜梅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91-01语文学科在对学生渗透善的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一、课前采用三三模式启发诱导善的教育课前三分钟是我校的教学特色,我们采用三三模式(课前三分钟。

三阶段即诵读一段文字、讲述一个故事、总结一个启发)进行启发、诱导,发挥三分钟最大的功效。

开展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品德课程生活化的研究》以来,我坚持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有时还会让学生讲述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而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教材。

学生讲完故事后,再让其他学生谈谈对自己的启发,结合生活实际,明白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向善的教育。

二、课上运用情景教学法体验感悟善的教育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能顺应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在指导诵读中感悟课文,陶冶情操。

在《小珊迪》一课的教学中,随着渐起的音乐,通过课件出示:小珊迪身上只穿一件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

通过读把小珊迪的“可怜”渲染到了极点的时候,小珊迪身上美好的品质就会自然而然地凸现了出来,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一切,完全是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到的。

语文教学常常通过品味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但在这里,老师不用过多地让学生“讲”,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小珊迪的可怜,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是与他可怜窘迫的处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格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言辞、文章、意象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浅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优缺点等,形成独立而积极的自我认知。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从中反思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是否恰当。

同时,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等,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这种自我认知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对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读一首感人的诗歌,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阅读一篇描写友谊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通过这些情感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现代诗歌、小说等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例如,阅读古代文言文中的儒家经典,学生可以学会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阅读当代作家的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学会正确认识和衡量现实中的是非善恶。

通过这样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的不 同程度 上 。
掌握一门工具 , 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功 能 特别是多年来 。 中学的语文教学基本是为高考 应试服务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 语文学习异 化为“ 习题训练”语文教学被肢解为分层分段 、 , 总结 段意、 写主题思想 、 某个词某句话有什么作用等等 ,
人之所 以为人 , 就在 于人 有 自己的人 格 。人 格 的形 成是 由多方面 因素台 力作 用 的 , 先天 的 , 有 有 更
任何丰富美妙 的语文作品或文学作品经过这样 的分 析, 都被抽 出一根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什么什么 , “ 说 明什么什 么 ”从 而使语 文教 学 流于形式 、 步僵 化 , , 逐
最终使 学生 只学 到皮毛 和影 子 , 买椟 还珠 ” 是“ 。
爱 国主义是一种政治态度, 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 它是一个健康人格所应具备的重要质素。古今许多 成大事者都是因为确立了爱 国主义 的精神信念 , 才 使 人生有 了方向, 生命有了目的, 生活有了意义。没 有爱 国主 义 , 个 人很 难 形 成持 久 的强 劲 的 心理 动 一 机, 一生事业也很难做 出成就。针对现在大学生 中 存在的一方面妄 自 尊大 、 一方面崇洋媚外的心理 , 以 及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 以后 , 不要讲爱 国主义 的糊 涂认识 , 更要向大学生强调这一命题。一个 民族不 能没有灵魂和脊梁 , 国主义永远不是一句空话 , 爱 也 不会过 时 。 同时 还 应使 学 生 认 识 到 只有 祖 国 强盛 , 才有个人 的前途。只有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统 使个人价值变为社会价值 , 个人活着才是有意 一 义的。历史证 明, 个人 的生命只有融人 为国为民的
v 4 N . d. D 1 M且 . 0 r2 吆

浅谈在语文教育情境下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浅谈在语文教育情境下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 德育渗பைடு நூலகம் 】
浅谈在语文教育情境下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凌建 艺 ( 广西省崇左 市高级 中学 , 广西
崇左 520 ) 3 2 0
摘要 : 文课程具 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和人文 内涵 , 学生的成长过程 中, 语 在 对其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形成和理 想 人格 的塑造 , 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 , 承担 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责任。 文教 学对学生理想人格 的塑造 语 也 语
情 的熏陶 , 实现人格 的完美 和心灵 的和谐 , 是语 文学科

心灵得 到洗 涤和净化 ; 可以促进学生 的责任感 、 荣誉感 、 自觉性 、 知识性 等心理品质 , 使学生追求真善美 。 如果教 师在语 文教学情境 中能很好 地运用语言感召力 、 榜样 的 示范力 、 文学 的感染 力 , 么 , 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理想 那 语 人格的影响和促进作 用会更 加的明显 。 2培养和形成作用 。 文教学能间接培养学生理想 . 语 健康 的人格 。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学科 教育 与实践 活动 的沟通 、 合作 、 交流 , 重视通 过发展性的研究活动使学生 获得知识 的 自学和补充 , 提高学 生的知识水 平 , 培养创 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 且在这多渠 道 的平 等 、 并 民主的实 践合作 中 , 要求 人与人 之间互相 尊重 、 谦让 、 竞争 , 这必 然有利 于学 生人格 的健 康发展 和形成 。语 文学科 由于 其外 围的广阔性 , 开展 活动有其 独特 的条件 , 丰富多 在 彩 的教学情境 中, 学生 的认识能力 、 方式 、 构 、 言组 结 语 织表达能力 、 理解力 、 断力和 自我教育 能力都 能得到 判 定的提高 , 教师 良好的指导和学生积极 的参与程度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也凸现了在新的形势下 , 加强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
人格 已刻 不容缓 。
从教育 的角度看 , 这些现象的 出现, 与我们长期 忽视人文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 人 文教 育一直 处 于中心 的地位 。然 而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 科 技 的进步 , 自然科 学 越 来 越受 到 人 们 的青 睐 , 而 从
人 格是在 一定 的生理 基础上 , 在社 会实 践活 动 中形成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培 养的现状与
反 思
当代社会 , 语文教育 的现状不容乐观 , 大学生人
当代大 学生 由于学 习压 力 、 济 压力 、 经 就业 压 力 等多 方面 因素 , 造成 了心 态 消极 和 心 理 不适 应 , 以至 于有相 当 比 例 的 大 学 生 对 生 活 及 未 来 感 到迷 茫 、 困
教材 , 特别是《 大学语文》 浓缩 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 , 精 华 , 着哲 理与智 慧 的光芒 。学 习传统 文化 对 提 闪烁 高 学生 的人 文 素质 , 帮助 学 生 体悟 人 生 , 造 人 格有 塑 着不 可忽视 的作用 。我 们常 说 : 家养德 , 家 养身 , 儒 道 佛家养心。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修身养性 , 如儒家 的仁 道 尚德 , 德载物 , 厚 刚正 不阿 , 诚信 仁爱 , 己宽人 等 ; 严 道家 的顺 应 自然 , 泊 名 利 , 率 旷达 , 怀 若 谷 等 ; 淡 真 虚 佛家 的宠辱 不惊 , 退从 容 , 进 自然清静 等 , 都是 值得 批
( 州职 业技术 学院 , 南 郴 州 郴 湖

4 30 ) 2 00
要: 人格培 养是我 国素质教育的基本 目标之 一 , 也是 当前教育现状提 出的迫切要 求 , 更是 大学语文教 学的重
要任务之一。《 大学语文》 浓缩 了中国传 统文化 的精华 , , 闪烁着哲理与 智慧的光 芒, 高校 对 大学生进行人 文精神教 是
作者简介 : 余新华(96一) 男, 南临武人 , 15 , 湖 副教授 , 究方向 : 研 中国文 学批评。 序式 微 , 整个 教 育 都 被 “ 学化 ” “ 治 化 ” “ 科 、政 、意 格 , 贵在以身作则 , 要时刻维护仁义 , 即使牺牲也在所 识形 态化 ” 形 式化 ” 笼罩 。语 文教育尤 其 是大 学 不惜的主张 ; 和“ 所 从孟子 “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与民同
育 , 造健 全人 格 的重 要 而有 效 的 途 径 。 塑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大学生; 格培 养 ; 人 人文精神
中图 分 类 号 : 6 1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13 2 1)1 15 4 17 87 (00 0 —01 —0
人 格 ( esnly P r at)一 词 源 于拉 丁文 的 pr n , o i e oa 原 判继承的宝贵精神遗产 , 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 的重 s 是
21 00年 2 月
湘南 学 院 学报
J un o a g a ie t o r ̄ f Xin n n Unv  ̄i y
F b. 2 l e .0 0
V0 . No. 131 1
第 3 卷第 1 1 期
论 大学 语 文教 学 在 大学 生 人格 塑 造 中 的作 用
余 新 华
文 学 习和 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 , 际和学 习过 程 为人 格 云 南大学 “ 交 马家 爵杀人 事件 ” 以及 复旦 大学 某研 究 生 ,
培养提 供了 相应 的环 境 和氛 围 。从人 文性 来说 , 文 “ 猫事 件” 语 虐 等等 , 是 引起 了全 社 会 的广 泛 关 注 , 更 同
指舞 台上扮演 角色所 戴上 的特 殊脸谱 , 它表 示剧 中人 要 资源 。
物 的身份 、 格 和 角色 特 点 。将 “ 具 ” 指 人格 , 性 面 来 包 含 了两层意思 : 即人 在生 活舞 台上表 现 出的种 种行 为 和一个人 的 真实 的 自我 。我们 通 常 所说 的人 格 是 指 人 的 性 格 、 质 、 力 等 特 征 的总 和 , 是 个 人 的 道 气 能 也
语 文教育 本来可 以起 到文理 渗透 、 文化与科 技 交融 的 乐 ” 的论述 中 了解 中国文化 的忧 患意识 和朴 素 的民本
导致语 文教 育主 导性地 位 的丧失 , 自然科 学教 育成 为 了教育 的主 流 。语文 教 育 受 到 自然 科 学 教育 的遮 蔽
收 稿 日期 :09 2 0 20 —1 —1
基金项 目: 湖南省教 育科 学“ 十一五” 规划重点研 究课 题( 0Ar o 1 ⅪK 8 o) M
惑、 苦闷、 焦虑和压抑 , 明显存在着不健康人格心理现 象。据有资料表 明, 2 在 0世纪 8 0年代末 到 9 0年代 初 ,5 2 %的大学生 有 心 理 障 碍 , 年 来 这个 比例 已经 近
从实践 性而 言 , 言 是 人 类最 重 要 的 交 际工 具 , 们 上 升到 3 % 一 0 语 人 0 4 %。尤 其 是 最 近几 年 不 断 发生 的大 听 、 、 、 能力 的培养都 离不 开语文 实 践活 动 。语 学 生人格裂 变 事 件 , 清华 学 生刘 海洋 “ 说 读 写 如 伤熊 事 件 ” ,
德、 思想 、 魂 、 为 、 灵 行 态度及 社会 责任等 方 面 的统 一 。 格缺 失 的现 象更是 令人 忧虑 。
和发展起来的 , 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社会 中的许 多 因素都 可 能 影 响人 格 的发 展 。所 谓 的 健康 人格就 是指 人格 和谐 、 面 、 康 的发展 。 全 健 语 文是 一 门人 文 性 、 践性 很 强 的学 科 , 提 高 实 对 学生 的人文 素质 , 培养学 生健 全人格 , 有重 要作 用 。 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