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

0 引言
近年畜牧养殖产业不断扩张规模,养殖的动物种类 越发多样,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动物疾病。为推动 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畜牧产 品,需要找出动物疾病的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
1 动物疾病概念及类型
1.1 动物疾病概念 动物疾病的产生有多重影响因素,动物机体受到外
部环境、自身因素的影响及一些致病因素的入侵,都会 出现一定程度的疾病,表现为机体的损伤。严重的动物 疾病会对动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影响动物器官的正 常运行,全身出现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变化,身体系 统逐渐失去作用,甚至会造成动物死亡[1]。部分动物疾 病还伴随着一定的传染性,通常会影响到一个种群的动 物,严重时会导致动物大量死亡。 1.2 动物疾病类型 1.2.1 传染病
农业信息,2013(7):142. [2] 刘安全.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黑龙
江科技信息,2013(22):281. [3] 李进.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J].农业与
技术,2019,39(6):127-128.
2021.18·
16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Veterinary Station of Zhaili Town,Laiwu District,Jinan City,Jinan Shandong 271100,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animal itself and environment,many kinds of diseases often appear in animals,which bring some damage to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ure animal diseases in animal husbandry,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animal disease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animal husbandry,animal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98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吴成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老君街道畜牧兽医站,四川高坪 637156)摘 要:我国居民重要的肉食来源是猪,牛,羊三种牲畜。

为了保证我国的物资充足促进畜牧业发展,减少因为流行病造成的大批量牲畜患病的可能,需要做好常规的疾病防治措施。

本文将浅析猪牛羊常见的疾病症状并对其预防治理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猪牛羊;常见疾病症状;防治方法0 引言做好猪牛羊的常规疾病防治工作有助于保证我国的肉类食品产量稳定,稳定我国的食物储备。

此外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健康,减少因为误食患病牲畜患病的可能。

因此需要及时发现病情,针对性的提出治疗方案,综合管理猪牛羊严防疾病扩散。

1 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原则1.1 综合性原则在集中养殖管理猪牛羊期间,牲畜出现患病的诱因和源头渠道较为广发。

常见的问题有猪牛羊养殖圈舍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圈舍存在空气流动性差通风不好的问题。

因为空间相对密闭使得室内温度较高,脏污严重,阴暗潮湿等环境卫生问题。

这种不卫生的环境会导致细菌滋生,加剧其在动物之间的传播。

养殖户在准备猪牛羊的饲料和饮用水的时候,因为操作不规范使得饲料饮用水中会存在超标的病原体微生物,病虫卵等患病因子,这些有害物质从口进入猪牛羊的身体内部会导致猪牛羊患病。

当引进外国的新猪牛羊品种时未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疫工作时会增加引入患病牲畜的可能。

当将患病牲畜放养于养殖区时,会引起大规模的突发性患病情况,缺乏及时防护的流行病一般会造成大规模牲畜患病。

当出现患病牲畜或者病死牲畜时,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管理精神,没有及时将患病动物和病死牲畜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形成潜在的感染因素。

为了实现猪牛羊疾病防治,要求养殖人员坚持综合性管理圈舍环境,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及时完成疫病检测,及时清除患病动物,实现系统全面的管理猪牛羊养殖活动。

1.2 针对性原则猪牛羊常见的疾病种类繁多,对应不同的疾病要有相应治疗方法,且同样的病症在不同动物身上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差异,这就使得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牛羊疾病的科学防治

牛羊疾病的科学防治
3 防治牛羊疾病的措施
3.1 改善牛羊生存环境 牛羊的健康 生长主要依靠生长环境,因此良好的生 存环境是降低牛羊染病几率的关键,这 也是科学防治牛羊疾病的主要措施之 一。改善牛羊生存环境,首先要确保饲 养牛羊的环境卫生干净,因而定期的卫 生清洁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定期检 查牛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生病的牛 羊,并设立隔离区域,单独喂养生病的 牛羊,避免给健康的牛羊传染病菌。再 次,对于已经患病的牛羊要改善生存环 境,可以有效防控牛羊疾病的传染,并 促进染病牛羊改善病情或者康复。最 后,相关管理部门和疾病防控中心应该 多沟通学习,实时学习并改善牛羊生存 环境,了解最新的牛羊疾病和防控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牛羊生存健康问题。除此 以外,对于我国牛羊疾病防治工作来说, 强化规范我国牛羊疾病防治措施可以促 进我国牛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生物防治 在传统的牛羊疾病防 治措施中,最常用的方法便是药物防 治,但是,是药三分毒,大剂量的药物 不仅会影响牛羊的正常生长,还会影响 牛羊产品以及相关副产品的质量,进而 对整个牛羊养殖业的发 (下转 47 页)
我国牛羊养殖业的发展迅速,而在 疾病防治方面,传统治的进步和医 疗技术的发展,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促 进我国牛羊疾病防治工作的展开。
1 防治牛羊疾病的重要性
1.1 科学防治是当代社会的要求 对 于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牛羊养殖 产品的流通发展很快,然而,如果牲畜 染上疾病,不但会影响我国牛羊养殖业 的发展,导致牛羊养殖减产、牛羊养殖 副产品产量降低,甚至还会对农业的生 产和发展产生影响。不法贩卖不合格 牛羊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威胁到我国 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随着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 好,因此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也正是由于这点,对于牛羊养 殖疾病的防治也有更新的要求,科学防 治才是牛羊养殖疾病防治的根本要求。 传统的防治方法对于预防牛羊养殖疾 病的产生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不 能限于过去的防治方法,而是要寻求更 科学、有效的牛羊养殖防治措施。只有 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预防我国牛羊养 殖疾病的产生,从而提高牛羊养殖健康 质量,以此保证牛羊养殖业正常发展, 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寻求和创新 科学的防治方法对于我国牛羊疾病的 防治非常重要,也能有效预防牛羊养殖 疾病的产生,从而促进牛羊养殖产业安

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0.1870摘 要:本文阐述了牛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针对腹泻、牛流感、牛肺疫等不同疾病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分析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案,提出了如增强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工作等建议。

关键词:牛常见疾病;发病特征;防治方法1 前言牛作为生命力、免疫力较强的家畜,在面对常见病来临时,也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生活环境较差或饲料搭配不合理都是影响牛生命健康的因素。

根据不同疾病的病因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给予其生命健康的保障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2 牛的常见疾病病因、症状及治疗2.1 腹泻2.1.1 病因。

误食已变质饲料或料草搭配不当、食用过多精料、生活环境不适应都会引发腹泻疾病。

2.1.2 症状。

当牛腹泻时,会出现精神不振、低头摆尾、食欲下降等症状。

2.1.3 治疗。

可利用消炎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将0.9%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盐水混合给予静脉注射。

口服则用肌注六茜素注射液1~2ml两次或2~5ml的庆大霉素注射液皆可。

如因过量饲养导致的腹泻疾病,则在料草中添加60mg/头的瘤胃素,5d后若无好转,需继续添加直至200~300mg/头。

2.2 牛流感2.2.1 病因。

牛流感一般由病毒引发的热性传染病,发生在春季居多,因春季温度不高,且昼夜温差大,牛在抵抗力低下时,易因温度不适感冒。

2.2.2 症状。

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烧、不时颤抖、咳嗽并伴有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

2.2.3 治疗。

发现牛染病及时隔离观察,采用中药治疗法则需搭配金银花、生姜、陈皮、连翘、羌活、牛蒡子各40g左右不得超过50g,进行灌服。

也可利用青霉素等可注射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根据症状轻重酌情添加药物含量。

2.3 牛肺疫2.3.1 病因。

此病又称传染性胸膜肺炎,一般由丝状霉形体所引发。

2.3.2 症状。

由于患病牛的个体差异较悬殊,导致症状不同,大致分为肺炎型、水肿型、急性败血型,其中患急性败血型表现特征有脉搏频率加快,体温升高到40℃以上。

探讨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探讨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探讨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对于养殖业的破坏性非常大,不仅会导致养殖动物的死亡率增加,还会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在畜牧养殖业中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一些建议:1. 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意识:养殖者需要加强对动物疫病的了解,定期进行养殖动物的健康检查,并建立详细的养殖记录。

要求养殖者遵守相关的养殖规定和标准,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 实施强制疫苗接种:根据畜牧养殖业常见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养殖者必须对养殖动物进行强制性的疫苗接种。

鼓励养殖者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和兽医进行动物疫苗接种,确保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3. 加强兽医监管:组建专业的兽医队伍,加强对兽医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兽医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

加强兽医部门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并进行有效的处置。

4.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根据不同的传染疾病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如限制动物交通、封闭养殖场、消毒和隔离措施等。

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防止疫情扩散。

5. 加强国际合作:动物疫病往往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国际合作在防治动物疫病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殖业关注国际动物疫病形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研究、预防和控制疫病,以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是保障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养殖者、兽医部门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预防意识、疫苗接种、兽医监管、防疫措施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降低养殖业所面临的风险。

畜牧养殖动物饲养疫病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动物饲养疫病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动物饲养疫病防控措施1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种类动物疾病是指养殖类动物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机体受到损害的不利影响,导致机体以及细胞结构不能正常变化,从而导致恶化或死亡。

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部分能从外部分辨,而另一部分肉眼难以识别,这就对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的出现主要是寄生虫的存在引起的,主要引起疾病的寄生虫有3种,属于内寄生虫种类的原虫、蠕虫以及属于外部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无论哪种寄生虫都需要依赖宿主提供营养进行生存,且可以在直接接触中进行传染。

1.2传染病。

病毒、真菌等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微生物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并且每种传染病的发病反应并不相似,但无论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传染速度都很快,不仅仅可以在直接接触中传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所以其传播范围极广,感染性极强,防治难度也更大。

1.3其他普通病。

普通病相对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手段更多,治愈率更高,但其在动物中的发病率也更高。

普通病包含骨科、眼科、产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并且有些普通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表现也不同。

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病因2.1畜牧养殖中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动物健康生长,与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周围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

动物健康与否主要是由生长环境的优劣决定。

当环境中出现不利于畜禽机体运行的因素时,就会导致畜禽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使畜禽的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调节,造成体内的生态失衡,在临床上呈现一种病理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畜禽发生疾病。

2.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的人为原因。

首先,养殖体系不规范,在动物批量养殖的环境下,易出现疾病交叉感染,动物死亡率上升的情况。

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应有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措施,定期检查动物身体健康状况,在出现一例病因的情况后,相关人员应注意周围是否有传染的情况,并将周围环境进行记录,以预防发生重复的情况。

布鲁氏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

布鲁氏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

布鲁氏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布鲁氏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其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尤其是畜牧业中常见的牛、猪、羊等家畜中。

布鲁氏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探讨布鲁氏病的防控技术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风险评估是布鲁氏病防控的基础。

通过对患病动物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评估布鲁氏病的潜在风险和传播途径。

在防控策略制定中,风险评估的结果能够帮助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其次,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布鲁氏病防控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畜牧业和经济动物的布鲁氏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疫情。

监测系统需要包括动物检测和人群专业领域监测,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抗体检测,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加强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布鲁氏病防控的重点。

兽医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养殖管理、疫苗接种、病例监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加强动物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有效控制布鲁氏菌在动物中的传播。

同时,建立兽医信息系统,可以对兽医进行培训和监督,提高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防控技术方面,研究布鲁氏病疫苗和药物的开发是重要的任务。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疫苗和药物用于布鲁氏病的防治,但是其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临床验证,以提高疫苗和药物的效果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布鲁氏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使其得到广泛应用,降低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另外,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也是布鲁氏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通过向公众普及布鲁氏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布鲁氏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能力,增强防控工作的技术力量。

综上所述,布鲁氏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近几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猪业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猪的疾病防控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篇1浅析猪病预防及对策【摘要】猪病的种类很多,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猪病预防及对策,以及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猪病;原因;对策1.猪病发生的原因1.1病原菌感染在猪群中存在一些常驻病原菌、条件性病原菌或病原菌,通常为隐性感染,使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持续向外界排毒。

一旦外界刺激,如应激、不合理的动物保健方案或不合理的防疫方案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而且会继发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

1.2消毒不严兽医和猪商贩消毒意识不强,兽医到一家看了猪病后,又到另一家进行防疫;猪商贩经常走村串巷,出入都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消毒,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性疫病发生,兽医或猪商贩将成为传播途径。

1.3滥用抗生素病畜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统统使用抗生素,美其名曰“防止继续感染”。

却不知家畜消化道内均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细菌,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和平共处,维持着平衡状态。

滥用抗菌素后,敏感菌群会受到抑制,平衡被破坏,而耐药菌群(多为致病菌)却因失去抑制,乘机过度繁殖,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1.4用药疗程不够一旦病畜症状消失,食欲恢复,就认为病已治愈,停止用药,可停用药物后病又复发。

这种现象多是治疗了病表,而未治其本,症状消失,但病源仍未消除。

1.5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配合不当有些兽医对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全面,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盲目混合用药;也有些兽医喜欢用大处方,以大幅度提高治疗费用。

1.6对病死猪的处理不当对病死猪的处理虽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国家赔偿的配套措施至今未出台,造成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很难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4期113畜牧科学饲养
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急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养殖品种也不断增加,越大的产业规模就会有越大的风险存在,在养殖过程中,动物会因为自身体质或者是外部环境而出现疾病,这些疾病浅层来看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深层来看,一旦发生疫情,就会很难控制,对人体造成伤害就更加的严重,能够熟练的掌握并运用动物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日常的预防措施,进行科学饲养,最大程度的降低养殖损失。

现对其疾病种类以及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1畜牧养殖业中常见动物疾病的种类
畜牧养殖业中的疾病主要包括寄生虫病,普通病和传染病几种,多是由本体不适应外界环境,被病菌侵袭等引起的,会导致动物的疾病甚至死亡,接下来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病。

1.1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动物身上最常见的一种病,主要的寄生虫包括蠕虫,原虫和节肢动物,都寄生于动物体内或体外,节肢动物一般是寄生在体外,原虫和蠕虫则寄居在体内,依靠宿主的营养进行维持生命,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寄生虫大多是通过水,土壤等介质,在接触之后实现传播。

1.2 传染病
提到传染病这几个字,大家都会产生恐惧,确实,传染病的威力特别的大,是指动物机体被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侵袭所导致的,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真菌,病毒,细菌都是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会通过间接或者直接接触以及空气等方式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动物在感染了病菌后都会产生持续的,不正常的生理反应,严重会导致死亡。

1.3 普通病
把普通病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这种病的危险系数最低,很好治愈,但是其发病率较高,也经常能遇到,大致可分为外科,内科,骨科,产科等,外科中以眼病,蹄病和外伤感染最为常见,最复杂的疾病就是产科,动物的产科并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怀孕期,分娩期,产后护理等都很难处理,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动物身体造成伤害。

2动物疾病的病因分析
畜牧养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行业,动物的疾病产生原因也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个是自身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另一个是人为因素致病。

接下来对两种致病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2.1 环境因素
由于生长环境致病食动物生病的主要原因,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适应同一个生长环境,畜牧养殖过程中,每个动物原本的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当环境中出现了不适合动物生存或者是对动物机体产生影响的因素时,就会导致动物机体内出现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造成机体内的生态失衡,呈现出病态,据不完全统计,因为环境因素导致动物疾病事件在所有的疾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说,环境因素是引发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

2.2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造成动物疾病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养殖场建筑设计和设施建设不完善,因为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也不像国外有着悠久的养殖业发展历史,选择的养殖处也不一定科学,所应用的设施相对不齐全,养殖场脏乱差现象存在大多数养殖场中,给细菌创造了温床,极其容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和细菌性疾病。

在我国养殖业发展阶段,会盲目的进行一些卫生防疫,养殖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卫生防疫知识,在配置药物时对剂量掌握可能也没有很精确,会出现药物药性损失甚至混乱,严重引发药物中毒。

养殖管理人员存在漏洞,分配不清,一人兼数职,也没有专业负责消毒的人员,就会使养殖场收到污染,引发大量的动物疾病。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方法研究
陈 超 陈 明 谢月球
(雷州市雷城中心畜牧兽医站,广东 雷州 524200)
摘 要:在畜牧养殖业中,养殖者最担心的就是动物由于自身原因或者外界因素,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可控不可控的疾病,一般有普通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

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控制,就会有可能危及动物的生命,出现死亡或者,给养殖者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一旦引发疫情,就会更难控制,很有可能对人身体产生威胁。

所以,对畜牧养殖业加强疾病控制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将会对动物疾病进行研究,分析病因,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动物疾病;病因 ;防控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7-04-0113
·113·
1142017年第4期畜牧科学饲养
3.对动物疾病防控具体措施
3.1 制定安全防控制度
从观念上,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检疫制度,对于新引入的种群,要进行消毒和疫苗注射,和病菌携带检测,对养殖人员,饲养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在进出入生产车间进行严格消毒,尽量避免在养殖场内的商品交易。

3.2 加强对动物饲养管理
动物生活环境一定要保证卫生安全,以防治为主,对于动物的食物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安全,也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大范围消毒,定期给动物进行疫苗注射,或者是野外放风来保证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

3.3 防疫措施
日常生活中注重消毒和空气流通,防止微生物病菌繁衍,据调查显示,一部分的病原体是由空气携带进行传播的,空气的传播范围广,有较高的发病率,适当的通风可以相对减轻病菌的传播和繁衍,所以对空气流通要进行重视,作为日常卫生防疫的重要手段。

3.4 提高养殖人员的防范意识
寄生虫是动物身上最普遍存在的病原,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会爆发疾病,比如在饲养耗牛上,要注意观察,定时使用有机药剂进行杀虫,通常在10月份进行杀毒为最佳时期,同时要保证圈舍清洁,防止出现疫情。

4总结
由于中国的畜牧业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面对动物疾病的复杂化性和动物病因的多样性,在畜牧养殖场发展过程中,养殖户要结合自身经济和养殖经验,还有个人素质,对养殖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并严格执行,不能单纯的依靠疫苗和有关部门的阶段性消毒等工作,而是通过各方面的改进,革新,实现养殖动物本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动物疾病。

参考文献:
[1]韩金枝,等.畜牧养殖小区急待规范化[J].河南畜牧兽医.2002(02)
[2]高天宇,等.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11)
[3]申兰.动物防疫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08)
然后是防治方法,发现有口蹄疫的患猪之后,需要立即将患猪与该猪群进行隔离,然后将症状明显的患猪与未发现症状的猪进行隔离,对于未发现症状的进行检查,对于患者需要进行治疗。

在确定疫情消失之后才能解除隔离,解除隔离之后仍然需要定期接种疫苗,防止感染。

综上所述,对于猪口蹄疫的防治而言,需要先预防后治理,针对症状采取正确的预防方式,根据病理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猪口蹄疫的危害与防控措施[J]. 龚杰. 当代畜牧. 2015(29) 
[2]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策略[J]. 斯朗拥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5) 
[3]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 王定高.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10) 
[4]浅述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心得[J]. 高祚文. 农技服务. 2014(01) 
(上接第115页)
犊牛健康。

3.2 治疗
针对犊牛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饥饿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

(1)饥饿治疗,主要是停止喂养,及时对犊牛进行补液,选择补液为口服补液,具体配制:C6H12O6,25g,NaCl,3.5g,KCl,1.5g,NaHCO3,2.5g,水1000ml。

(2)药物治疗,主要选择抗生素治疗,选择灌服链霉素治疗的方式,0.5 ̄1g,间隔6`8h进行一次灌服。

经过治疗后,50头犊牛均恢复健康。

由此可见,针对犊牛腹泻选择控制牛舍环境,加强消毒和饲料管理等均可有效预防犊牛腹泻。

借助饥饿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犊牛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犊牛腹泻原因分析及腹泻防治方法[J]. 吉国君. 今日畜牧兽医. 2017(04) 
[2]大肠杆菌性犊牛腹泻的治疗[J]. 李佳怡,蔺旭光,超克,杨景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04) 
[3]一种中草药制剂对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观察[J]. 魏玉明,魏炳成,胡立国,王增学,杨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17(02) 
[4]犊牛腹泻的病因与防治[J]. 李彬,王开拓. 中兽医学杂志. 2017(02) 
[5]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冬春季犊牛腹泻[J]. 夏道伦. 农村新技术. 2016(12) 
[6]犊牛腹泻病的治疗[J]. 阿继春,郭占宏. 山东畜牧兽医. 2016(11) 
(上接第116页)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